浅析吉林省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合集下载

农村非正规金融现状分析——以农村银会融资为例

农村非正规金融现状分析——以农村银会融资为例

金融天地285农村非正规金融现状分析——以农村银会融资为例郑小霞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教学发展中心 方 民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财金学院金融系张秋兰 厦门大学国际学院摘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农村地区非正规金融方式中的银会融资,说明农村银会融资运作流程和基本规则,以及透过分析银会融资,归纳出银会此非正规金融对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力较大的原因,并提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等金融科技技术研究解决农村信贷问题,对于客户进行信贷评级以降低非正规金融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非正规金融;银会融资;金融科技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33-0285-01一、引言随着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不断进行农村金融改革,因此,农村金融的发展有所改善,在多种信贷机构接连出现,农村资金链逐渐复苏甚至更加稳固的情况下,农村金融逐渐趋向于多元化。

但对于“三农”问题,依然是当前社会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农村金融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基础下愈加全面地改革,促进农村金融相关制度改革创新,在新纪元里,“贷款难”越发成为“三农”问题发展的瓶颈,农村金融除了进行存量方面深刻的改革和创新之外,还全面启动增量改革,我国中小型企业迅速发展,这一“黑马”力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已成必然趋势。

二、农村银会融资我国农户对于信贷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生存、发展和特殊三大方面上。

在农村地区,农户为了能够在短期内快速筹集到资金,并尽量避免银行等正规金融融资的长期性、严苛性,自发形成了许多以信用为担保的非正规金融,如银会融资。

农村农民为了融资购买农用机具,大多会以自己为银会庄头,又称为首会与村里农民一同组成众多位成员每人每月固定会金,为期五年的银会进行五年期得非正规个人信用融资。

银会一般以明标的方式决定下会,期间,若不准时交会金者,按每推迟一天应交滞纳金;其中,会员中有成员是由其他成员邀请进来的,则会金由此人交付;若有烂会,则由首会垫付。

浅析我国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

浅析我国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
第2 0 1 4 年第 2 期 ( 总第 4 3 9期 )
商 业 经 济
S HANG YE J I N GJ I
No . 2, 2 01 4
To t a l No . 43 9
【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 6 0 4 3 ( 2 0 1 4 ) 0 2 — 0 1 1 6 — 0 3
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 系; 加 大扶 持 中 小微 企业 力度 , 创 新金 融 产 品 , 从 而促 进 非 正规 金 融走 向 正规 化 发 展 道路 。
【 关键 词】 非正规 ; 金 融机构 ; 问题与原 因; 发展 趋向 【 中 图分 类 号】 F 6 2 0 【 文献 标 识码 】 A
Th e Gr o wt h o f I n f or ma l F i na n c i a l I ns t i t u t i on s i n Chi n a
浅析我 国非正规 金融机构 的发展
高文龙 ,辛立秋 ,朱雨桐
( 东北 农业 大 学 管理 学院 , 黑龙 江 哈尔 滨 1 5 0 0 3 0 )
【 摘 要】 近 些年来 , 非正规金 融机构在很 大程度上满足 了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 ,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资金供 求
矛盾 , 提 高 了资源配置效率 , 促进 了地方特 色产业的发展 。当前 , 由于相应的法律法规 不完善 , 对非正规金 融市场及其运行机 制缺 乏有效的监管 , 导致 了一系列 问题的产生。我国应确立非正规金融的法律地位 , 制定相关法规 , 完善金 融法律体 系及金 融
Ke y w or ds :i r r e g u l a r , in f n c a i n g i ns t i t u t i o n ,i s s ue nd a c a us e , d e v e l o p me n t t e nd e n c y

非正规金融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非正规金融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非正规金融成因的经济学分析作者:徐益言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03期【摘要】非正规金融以各种形式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广泛存在。

本文对国内外在非正规金融部门研究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梳理,并整理出各种非正规金融形成的原因。

最后,作者提出对于非正规金融存在原因的系统的理解。

【关键词】金融成因经济学一、前言非正规金融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属于普遍现象,而且非正规金融是这些地区企业创办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

本文主要就非正规金融处于正规金融外而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从一个更为综合的视角,对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原因,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二、非正规金融的存在的原因(一)金融抑制发展中国家为了以投资来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通常把银行利率压低到市场均衡以下的水平。

并且把这些廉价的资金配置到政府优先扶植的部门,从而使得支持中小企业或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的资金变得相对稀缺。

以上观点类似于 McKinnon提出的金融抑制假说。

但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种社会经济现象来看,金融抑制现象还有我国所特有的形式。

为了实现渐进的经济转轨,为了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金融资源被国家控制并配给国有经济。

同时其他经济部门(如民营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受到了来自正规金融系统的压制,因此它们只能依靠正规金融系统以外的融资渠道。

非正规金融也由此应需而生。

(二)信息不对称Akerlof在其工作中,将信息不对称的分析方法应用于信贷市场。

对比于正规金融系统的对借款人的经济和金融信息不仅缺乏,而且获得的成本高昂;而通过资金供求双方的人缘、地缘关系或其他商业关系发展起来的非正规金融却拥有相对的信息优势。

这种现象即便是在金融体系高度发达的经济体中也是存在的,因此也有学者通过实地研究发现在那些发达的经济体中大多数小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依然很少依靠正规金融体系。

林毅夫、孙希芳(2005)的工作表明一些当地的高利贷者通过对贷款者信息的充分了解,能有效地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甚至可以依靠这种信息上的优势索要较高的利率。

吉林省金融机构调研报告

吉林省金融机构调研报告

吉林省金融机构调研报告吉林省金融机构调研报告一、引言吉林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金融机构在吉林省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吉林省金融机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吉林省各级金融机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

三、现状分析1. 金融机构类型吉林省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等。

其中,商业银行是吉林省金融体系的核心。

2. 金融机构规模在吉林省,大型金融机构较多,这些机构在业务范围和资金实力上占据优势。

但小型金融机构也具备一定的市场份额,对于服务特定领域和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 金融机构业务吉林省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包括个人储蓄、企业贷款、金融产品销售等。

这些业务对吉林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并且不断创新,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

四、问题与挑战1. 金融机构风险在吉林省,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应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提高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2. 金融机构创新吉林省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缺乏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限制了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

应加强金融科技应用,提高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

3. 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的连接吉林省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的连接还不够紧密,一些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五、对策建议1. 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提高风险防控的能力。

加强内部管理,规范业务操作,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2. 推动金融创新吉林省金融机构应加强金融科技应用,推动金融创新。

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3. 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降低融资门槛,提供更灵活的融资方式,创造更有利于发展的金融环境。

浅谈吉林省民间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浅谈吉林省民间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浅谈吉林省民间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作者:徐莹文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18期摘要:文章结合实际分析了吉林省民间信贷发展现状,以及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吉林省;民间信贷;风险;对策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引言近年来,民间信贷已成为了社会的热点,其作为正规金融体系与中小企业、农村建设资金供给需求矛盾的产物,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在资本市场完善的国家也广泛存在。

尽管各国努力推广正规金融,但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及农村建设等仍无法获得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则处于重要位置。

吉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三农”问题较为突出,国内正规金融市场对于农村经营集体的不稳定性而对其有所保留。

同时,吉林省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等不断得到提高,民间闲置资金容量有所上升,而吉林省投资渠道的缺少,给民间信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孕育环境。

但民间信贷问题也就近几年在吉林省广泛开展实施,体制不健全,监督不完善等问题逐渐浮现出来。

本文从吉林省民间信贷的现状、风险与对策等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对如何改善吉林省民间信贷现状进行剖析。

一、吉林省民间信贷发展现状及分析与南方多个省市相比,吉林省的民间信贷规模并不大。

但随着吉林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等,吉林省民间信贷规模也不断在扩大。

截至2010年10月末,我省小额贷款担保公司注册资本为38.69亿元。

不仅如此,已经获得批准注册但未开业的小额贷款公司也有30余家。

目前,吉林省民间借贷利率所呈现的特点是利率水平的高低差异大,利率价格整体水平高,且不断攀升。

由于民间借贷利率的定价主要由借贷双方自行协商确定,取决于借贷双方之间的个人感情关系、投资回报率的高低、借款人的资金急需程度、借款人的诚信度、借贷人的社会关系等因素,所以民间借贷的利率浮动幅度比较大。

浅谈现阶段中国的农村非正规金融

浅谈现阶段中国的农村非正规金融

地位 , 但一些典 当行 常常以经营典当业务 为名 , 事纯粹的 从
民间借款业务 , 脱离 了正规典当行 的经营范围。 4 民间票据 () 市场。这种市场是一种非银行间的票据流通市场 , 是票据持 有人 为了在票据到期之前取 得现 款 , 通过贴付一定 利息后进 行票据与现款的交易 ,其市场 主体一般为私营个体企业 , 交
2 1 年第 1 期 00 3
经济研究导刊
ECON0M I C RES EARCH GUI DE
No 1 . 0l .3 2 O S r lN . 7 ei a o8
总第 8 7期
浅谈 现 阶段 中国 的农 村非正规 金融
康 启 鸣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学院 , 北京 10 7 ) 0 0 0
二、 中国农村非 正规 金融现 阶段存在 的 问题
农村非正规金 融由于其经营环境约束性 , 所以农村 非正
规金融在当前的发 展过程 中存在诸多问题 , 这些问题主要表 现为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与发展的法律缺位 、 运作的非规范
性 及 风 险控 制 能 力 弱 。
金融包括非正规金融 中介 如货币经纪人 、 币贷款人 、 货 私人
对 以下几种 的非 正规金融形式 予以肯定 ,例如 民问 自由借
贷, 企业 内部 小范 围集资等。 总体来说 , 除了几种农村非正规 形式处于合法 地位 , 他大部分形 式诸如: 其 高利贷 、 合会 、 银 背、 未经批准的集 资 、 地下钱庄等农 村非正规金融 , 其存在与 发展面临着法规上 的禁止 , 存在明显的法律缺位 。 2 在与发展的非规范性。 . 存 其非规范性具有两个方面, 分 别是组织方面的非规范与经 营行为 的非规范。组织方 面, 农

吉林当今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吉林当今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吉林当今发展现状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是文章引言的开头,应该概括性地介绍吉林当今发展的整体情况。

可以从吉林省的地理位置、经济地位、人口情况等方面进行介绍,指出吉林省在国家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也可以简要提及吉林省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分析和论述做铺垫。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本报告的整体结构安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对本报告整体布局的概述,包括本报告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安排;其次是对各个章节的内容和重点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吉林经济发展情况、吉林社会发展现状、吉林文化和教育发展情况等;最后将概括说明本报告的目的和意义,以及阐明对吉林当今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和评价,以期为吉林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吉林当今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深入了解吉林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通过对吉林发展现状的研究,旨在发现吉林发展中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为吉林未来的发展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促进吉林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吉林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同时,本报告也旨在为相关政府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和信息,为他们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2.正文2.1 吉林经济发展情况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一个资源丰富、工业发达的省份。

近年来,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在国内有着重要地位,也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

吉林省的经济总量逐年增长,GDP稳步上升,2019年GDP总量突破了1.6万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茅。

吉林省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优势产业得到了持续发展,新兴产业也蓬勃发展。

汽车制造、农机装备、化工、电子信息、医药等行业成为了吉林省的支柱性产业。

特别是在汽车制造方面,吉林省拥有一批世界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形成了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成为了全国乃至全球汽车行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吉林省九台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吉林省九台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吉林省九台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吉林省九台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吉林省九台市的一家重要金融机构,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九台农商银行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本文将就九台农商银行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一、九台农商银行的发展现状九台农商银行作为当地金融体系中的一员,承载着一定的金融资源和信贷业务。

在服务中小微企业、农村农民和个体经营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九台农商银行在当地市场中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当地居民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九台农商银行也面临着一些发展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1. 业务结构单一。

九台农商银行的主要业务集中在存贷款和信用卡业务上,缺乏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影响了其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2. 风险管控不足。

在信贷业务中,九台农商银行面临着不良贷款率上升和风险控制不足的问题,影响了业务的稳健发展。

3. 人才短缺。

九台农商银行在金融人才储备和培养方面存在不足,严重影响了其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

4. 技术水平滞后。

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九台农商银行的信息化水平和创新能力相对滞后,影响了其服务效率和体验。

以上种种问题都制约了九台农商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对策研究1. 推动业务多元化发展。

九台农商银行可以通过拓展信贷业务和投资业务,加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发展多元金融产品,提高盈利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可以开拓个人理财、财富管理等业务领域,增加收入来源。

2. 加强风险管理。

九台农商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强化信贷审查和评估,加强不良资产处置,降低信贷风险,确保资产质量和健康发展。

3. 人才培养和引进。

九台农商银行应加大对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人才储备机制,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

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
c n sle t e d f c l sta in a d p o i e c u ty i e e o o e eo me t a ov i u t iu t n rvd o r sd c n my d v lp n . h i o n
Ke r s cu t sd n n i ;J i rvn e o nrs ee o o y wo d :o nr ie f a ca y i l in poic ;c u t i cn my l yd
发 生 的各类借 贷 行为 , 有 非 组织 特 征 ; 者 指银 具 后
背信用和私人钱庄 、 和会 、 民问集资 、 典当业信用 、 民问商 业信 用 、 村 合 作 基 金 会 等 非 正 规 金 融 组 农 织 的融 资 活 动 , 有 明 显 的 组 织 特 征 [ 由于 农 具 。
业 的产业 特 性 所 产 生 的收 入 的不 确 定 性 、 资 的 投
长期 性 、 收 益性 和生 产 的 分散 性 等原 因 , 村 金 低 农
需要大量资金进行生产建设 ; 另一方 面大 量的农
村资金却通过各种渠道外 流到城 市 , 农村金 融服
务弱 化现 象非 常 突出 。“ 融抑 制 ” 金 是指 , 由于政府
L o g a C I n y n , AO u h a g H Y s u n2
(. i gi lrl c ne n ehooyCIg Dpr etfEo mc ngm n,/n120 , h a; 1 Ji A r uua Si c adTcnl o ee eat n o cn /Maa e etJ / 3 11 C / l n ct e g Z m o / n 2 H nhnCt Se ngm m S t n H nhn130 , h a . ucu i e Maae e t i , ucu 330 C i ) y d ao n Ab ta tJl rv c i giutrl rv c ,a d cu t s ef a ca rbe r usa dn .O l sr c :i np oi ei abga r l a o i e n onr i n n il o l i n s c u p n yd i p msaeo tt ig ny n

《吉林省农村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研究》

《吉林省农村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研究》

《吉林省农村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研究》一、引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金融在支持乡村产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吉林省作为东北地区的农业大省,农村金融对乡村产业的支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目前吉林省农村金融支持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金融服务覆盖面不够广泛、金融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吉林省农村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为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提供参考。

二、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金融服务覆盖面逐步扩大,金融服务质量也有所提高。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金融服务覆盖面不够广泛,尤其是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民难以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

其次,金融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如贷款审批流程繁琐、贷款额度较低等。

此外,农村金融市场主体还不够丰富,缺乏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等问题也制约了吉林省农村金融的发展。

三、乡村产业振兴与农村金融需求分析乡村产业振兴需要金融资源的支持,尤其是在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领域。

针对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分析乡村产业的金融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需要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需要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三是需要支持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四、吉林省农村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针对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和乡村产业的金融需求,提出以下对策:1.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强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2.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

针对农民和乡村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发适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小额贷款、农业保险等。

3. 培育农村金融市场主体。

鼓励和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多元化的市场主体。

4. 加强风险防控。

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完善贷款审批流程,降低贷款风险。

同时,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

浅谈我国非正规金融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浅谈我国非正规金融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浅谈我国非正规金融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引言非正规金融是指不受正规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监管的金融活动。

在中国,非正规金融一直存在并发展迅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我国非正规金融进行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对经济的影响。

什么是非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是指那些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的金融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私人借贷、高利贷、地下钱庄、无牌放贷、P2P网贷等。

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存在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金融市场的不完善、金融机构的不够普惠等。

非正规金融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非正规金融制度经济学是一种研究经济制度及其效果的经济学分支。

非正规金融是制度缺陷的产物,它反映了我国金融制度的不完善。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反映了信息不对称、信任不完全以及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参与者在交易中拥有不同的信息,从而导致交易不产生最优结果。

在我国非正规金融中,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非常明显。

借款人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信用记录或抵押品来获得银行贷款,而非正规金融机构则对借款人的信息不够关注。

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非正规金融的高风险和高利率。

信任不完全信任不完全是指市场参与者之间缺乏相互信任的情况。

在非正规金融中,借贷双方之间的信任往往是建立在个人关系或口碑上的。

由于缺乏有效的信用评价机制,借款人很难证明自己的还款能力,而借款人也很难保证自己的贷款安全。

这导致了非正规金融市场的信任问题。

监管不到位监管不到位是非正规金融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监管机构无法及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监管框架和制度。

这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机会。

同时,一些非正规金融机构也利用监管漏洞来逃避监管。

非正规金融的经济影响非正规金融对经济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积极影响非正规金融满足了一部分人的融资需求,特别是那些无法通过传统金融渠道获取融资的中小微企业。

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农村经济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许多农村地区,非正规金融机构逐渐代替了传统银行和信用合作社等正规金融机构,成为了贷款和融资的主要来源。

虽然这些非正规金融机构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一、非正规金融机构的优点在许多农村地区,正规的金融机构并不普遍存在。

由于地域和交通等原因,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一般只在城市和发达地区设立分支机构,而这些地区往往已经有了充足的金融服务。

而对于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来说,非正规金融机构能够给他们提供一定的金融支持。

非正规金融机构一般比较灵活,他们能够根据当地的情况和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并根据个人信用和还款能力来作出风险评估。

这一点与传统的银行或信用合作社不同,它们往往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无法针对个别客户做出灵活的服务。

此外,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比较低,因此对于一些缺乏抵押品的客户来说,能够得到更多的贷款支持。

再加上操作相对灵活,非正规金融机构能够更快更便捷地为客户提供所需的资金,这也为许多农村居民提供了许多便利。

二、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劣势尽管非正规金融机构的确为许多农村地区的居民解决了融资诉求,但其存在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首先,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并不透明,且能力和资质不完全得到监管,这容易引发一些暴利的黑色借贷行为。

这些非正规金融机构通常没有相应的法律约束和制约,他们常常利用人们的贪欲和急于求财的心理,获得高额的利润,对某些客户实施恶意强制和欺诈。

其次,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营销方式比较粗糙。

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业务操作规范,这些非正规金融机构经常使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进入某个农村市场,甚至采用欺骗的方法来自己引导客户。

一些营销员甚至会通过操纵、威胁、诈骗等方式强制推销,或是依靠家庭、亲戚、同事和政府机关等人的保荐来招募客户。

这种营销方式不仅伤害了客户的利益,也破坏了社会公平、纯洁、正义等方面的价值。

稳健货币政策下金融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吉林省松原市为例

稳健货币政策下金融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吉林省松原市为例

稳健货币政策下金融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吉林省松原市为例刘小新(中国人民银行松原市中心支行,吉林松原 138000)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

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规模小、信用程度较低、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中小企业融资仍存在很多困难。

2011年稳健货币政策的出台标志着银行信贷将逐步收紧,在此背景下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加。

因此,要从根本上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使之持续、健康和有序发展,必须多管齐下,拓宽融资渠道,针对不同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民间融资;非吸储类信贷组织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109(2011)02-0017-04吉林省松原市是一个以石油化工和农畜产业为支柱产业的新兴城市。

截至2010年底,松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0亿元,同比增长15%,增幅较2009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其中,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调查表明:大约99%以上的中小企业分布在松原市工业、商业、建筑业以及服务业等各个领域。

中小企业在确保松原市经济稳定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拉动民间投资、优化经济结构、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大作用。

随着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向稳健货币政策转变,银行信贷面临逐步收紧趋势,以间接融资为主的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将进一步显现。

如何化解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困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难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一、“十一五”期间松原市中小企业发展概况近年来,松原市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为支持地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刘小新,男,汉族,吉林松原人,本科,中国人民银行松原市中心支行,经济师,研究方向:农村金融。

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由2006年的2766户增加到2010年的5882户,增长了112.7%;其从业人员由2006年的15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8.5万人,增长了223.3%;实现营业收入由2006年的203.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63.6亿元,增长323.7%;实现税金由2006年的7.9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5.5亿元,增长了219.2%;2010年中小企业实现的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6%(参见表1)。

2024年非银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非银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非银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非银金融市场是指除了传统的银行业外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所构成的金融市场。

随着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发展,非银金融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显著增长。

本文将探讨当前非银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所面临的挑战和前景。

1. 非银金融市场的定义和特点非银金融市场是指除了传统银行业以外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所组成的市场。

这些金融机构可以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而金融产品则包括保险产品、证券产品、信托产品、基金产品等。

非银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为经济提供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和融资渠道。

非银金融市场的特点包括: - 多元化的金融产品:非银金融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满足了不同投资者和企业的需求。

- 高风险和高收益:非银金融市场中的一些金融产品具有较高的风险和收益,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参与。

- 创新和竞争:非银金融市场处于不断创新和竞争的状态,不断引入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2. 非银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非银金融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非银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产品种类也逐渐增加。

第一阶段:初期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初,非银金融市场开始崭露头角。

传统银行业以外的金融机构逐渐兴起,推出了一些新型的金融产品。

第二阶段:产品丰富到了上世纪90年代,非银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金融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保险产品、证券产品、信托产品和基金产品等开始充斥市场,满足不同投资者和资金需求。

第三阶段:市场规模扩大随着金融市场的壮大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非银金融市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大量的外资进入该市场,带动了市场的发展。

第四阶段:创新和监管当前,非银金融市场正处于创新和监管的阶段。

金融机构和产品不断创新,同时监管机构也加大了对非银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

3. 非银金融市场的挑战和前景非银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同时也有着广阔的前景。

挑战 1. 风险管理:非银金融市场的金融产品往往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是重要的挑战之一。

非法金融活动 分析报告

非法金融活动 分析报告

非法金融活动分析报告很高兴能够帮助你完成写作。

下面是根据你提供的格式,为你撰写的关于非法金融活动分析报告的文章:非法金融活动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1. 引言:非法金融活动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本报告将对非法金融活动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2. 定义非法金融活动:非法金融活动是指以非法途径获取利益,通过伪造、欺诈等手段从事金融活动,严重危害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作。

3. 重要性:非法金融活动的增加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还对整个金融系统稳定产生了威胁。

二、非法金融活动类型及特点1. 非法集资:非法集资是非法金融活动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形式,其危害性极大且隐蔽性强。

非法集资常以高回报、低风险的承诺为噱头,吸引投资者参与,并逐渐形成庞大的资金链条。

2. 非法网络借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非法网络借贷也日益猖獗,成为非法金融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法网络借贷平台通常以低门槛、高利息的方式吸引投资者,然而其中往往掺杂着各种风险。

3. 非法外汇交易:非法外汇交易往往通过虚构平台、欺骗性广告等手段进行,吸引投资者以较低的成本参与,然而却存在操纵汇率、挪用资金等风险。

三、非法金融活动的影响1. 经济影响:非法金融活动的盈利模式往往依赖于不正当手段和欺骗行为,这对正常的经济运行造成了严重阻碍,并可能引发金融泡沫和经济危机。

2. 社会影响:非法金融活动容易导致社会不稳定,损害社会信任度,给人们带来巨大损失,甚至引发社会不公平现象。

3. 法律风险:非法金融活动违背了金融监管法规和道德准则,相关人员一旦被发现将面临法律责任。

四、应对策略与建议1. 加强金融监管: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对非法金融活动进行打击和打压,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2.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投资者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辨别能力,并提醒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

3. 加强国际合作:非法金融活动普遍具有跨国性,加强国际合作,分享情报和信息,加大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力度。

浅析我国农村的非正规金融

浅析我国农村的非正规金融

浅析我国农村的非正规金融作者:张冬冬卞浩来源:《时代经贸》2011年第03期【摘要】我国的农村金融可以分为正规金融、非正股金融和准正规金融三个类别,在有正规金融的情况下农户为什么要选择非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存在的理由和作用又是什么?本文从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关系和非正规金融地位以及作用等方面阐述了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必然性。

【关键词】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金融发展一、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构成分析沿用亚当斯和费奇特的界定方法,可以把受到中央货币当局或者金融市场当局监管的那部分金融组织或者活动称为正规金融组织或活动,主要是指四大国有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

把所有处于中央货币当局或者金融市场当局监管职务发生的金融交易、贷款和存款称为非正规金融组织或活动,主要以金融服务社、基金会、私人钱庄和各种合会、亲友借贷等民间金融机构形式存在。

把介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之间的形式称为准正规金融。

中国的特殊性在于,有些监管虽然来自政府部门,只是部分受制于中央货币当局或者金融市场当局监管(如农村合作基金产生后,在中国农业部合作经济指导司的指导下不断壮大,但其借贷活动却受到中央银行的禁止)。

此类金融也可看作是准正规金融。

由此,可以把中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根据其正规程度划分为三类: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和准正规金融。

(如下表)中国农村金融组织或活动类型(部分)和监管方式正规金融准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组织或活动类型四大国有银行、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小部分当铺等亲友借款(包括计息或者不计息)、高利贷、各种合会、私人钱庄等农村合作基金(1999年清理关闭)、小额信贷等监管方式中央银行监管一般由政府部门批设,有所监管(如利率限制)无监管,除亲友间无息借款之外,基本上视为非法二、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原因1、农村民营经济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并由此推动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在经历了20余年的改革开放以后,县和县以下中小型工商业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农村企业或微型、中小型工商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浅析吉林省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浅析吉林省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浅 吉 省乍规 融 发 析 林 正 金 的 展
徐 晶
( 长春 大学经 济学 院 , 吉林 长春 100 ) 30 0
摘 要: 非正规金 融是指 非法定 的金融机构( 非正规金 融部 门) 所提供 的间接融资以及个人之间、 个人和企业之 间的直接 融资。近年来 , 随着吉林省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 断调整与变化, 农村经济 日 益活跃 , 民对 贷款 的需求 农


பைடு நூலகம்
朋友 或 出于扶 持 目的而发 生 的小 额 筹措 学 费 、 国劳务 费用 、 额 医疗费 用 、 包他 人耕 富裕户 借 给亲戚 、 出 大 转
第 高息借 款 。 此类借 款 主要 是一 些资 金 富裕 地 费用 . 等等 。 值得 注意 的是 , 还有 人在农 闲 时因为赌 借 贷 。 二 。
资赊 购赊 销等初 级形 态 为主 。 事找 熟人 的观念使 民 遇
间直 接 借 贷这 种 最 原始 的金 融 形式 成 为 吉林 省农 户


在 民间融 资时 的首 选 。 由此 . 民间 直接借 贷也 成为 了 了扶 持组 织成 员 的生产 经营 。由合作 组织 出面筹 措 。
吉林 省农 村最 普遍 、活动最 频繁 的非正规 金 融形式 。 在本 组织 内进 行 资金协 调 。还有 集体 、 企业 和个人 之 近几 年 . 户 及经 营者 赊购 赊销 农用 生产 资料 的变 相 间 。 农 以职 工集 资 、 股等 形式 进行 互 助 , 合 此类 借 款 的利 借 贷行 为在 吉林 省农 村广泛 出现 。 在规 模较 大 的种 养 率基 本上 和金 融机 构执 行 的贷款 利率 水平 相一 致 . 这
算 ,06年 至 20 20 0 8年 3月 ,吉林 省 民间金 融 累计 规 组织 形式 。 由于 它们开设 时 间较 晚 。 在 吉林 省农 村 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吉林省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摘要:非正规金融是指非法定的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部门)所提供的间接融资以及个人之间、个人和企业之间的直接融资。

近年来,随着吉林省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农村经济日益活跃,农民对贷款的需求也在增加。

但由于受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的范围和额度的限制,很多农户对资金的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这促使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的快速发展。

规范吉林省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对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非正规金融;问题;对策
一、吉林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基本情况
第一,非正规金融活动活跃。

吉林省虽是一个农业大省,但农村经营方式却具有明显的传统化特点,乡村农业从业人员占乡村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高。

这导致农户应对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能力弱,往往需要金融支持。

由于缺乏有效的担保人、合适的抵押物等原因,农户往往被正规金融拒之门外,只能转而求助非正规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监测数据表明,吉林省农村地区民间融资普遍比较活跃,有的地区融资的发生比例高达80%。

据中国人民银行估算,2006年至2008年3月,吉林省民间金融累计规模为2185亿元,存量资本规模为1000亿元。

第二,融资的用途广泛。

吉林省农户通过非正规金融途径融入的资金除用于生产经营外,还用于款项大一些的消费支出。

例如,建房、婚嫁、为子女上大学筹措学费、出国劳务费用、大额医疗费用、转包他人耕地费用,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人在农闲时因为赌博欠债而去高息借款。

第三,组织形式以民间直接借贷、银背、集资、农资赊购赊销等初级形态为主。

遇事找熟人的观念使民间直接借贷这种最原始的金融形式成为吉林省农户在民间融资时的首选。

由此,民间直接借贷也成为了吉林省农村最普遍、活动最频繁的非正规金融形式。

近几年,农户及经营者赊购赊销农用生产资料的变相借贷行为在吉林省农村广泛出现。

在规模较大的种养殖户中,这种情况尤为普遍。

银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吉林省银背的组织人员多为社会闲散人员、某些手握权力的公职人员及二者的组合。

他们或通过非正规渠道,以高于银行的存款利息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或利用手中的权力及关系,以低利息从银行取得贷款。

融得资金后,再以较高的利息转贷给他人,赚取非法的暴利。

吉林省农村集资行为多发生在中小企业,主要表现形式是企业向其职工筹募生产性资金。

由于吉林省农村私营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故此类融资规模不大。

此外,还存在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组织形式。

由于它们开设时间较晚,其在吉林省农村非正规金融中只占有较小的份额。

第四,利率差异较大。

农村普通农户通过非正规金融途径融资时发生的民间借贷大致有3种情况:第一,互助性的无息或低息借款。

此类借款主要是资金富裕户借给亲戚、朋友或出于扶持目的而发生的小额借贷。

第二,高息借款。

此类借款主要是一些资金富裕户为谋取高利息而发生的借贷行为,这类借款的年利率在8%—20%,少数特殊用途的借款利率高达25%—30%。

有的地方则是按月计息,且是利滚利。

第三,一些经济组织内部调剂。

一些经济合作组织(协会)为了扶持组织成员的生产经营,由合作组织出面筹措,在本组织内进行资金协调。

还有集体、企业和个人之间,以职工集资、合股等形式进行互助,此类借款的利率基本上和金融机构执行的贷款利率水平相一致,这类借贷在民间借贷中所占比例很小。

二、吉林省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问题
农村非正规金融虽然在弥补正规金融不足和促进金融机构改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其自身内在缺陷的存在,使得它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规模较小、形式单一。

在浙江省和江苏省等国内农村经济发达地区,非正规金融有着悠久历史,并成为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

非正规金融的规模日趋庞大,形式多样化,由低级化向高级化纵深发展,出现了民营金融机构和民间信用担保机构。

与这些地区相比,吉林省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较小、形式单一。

第二,部分融资用于非生产性资金缺口上。

在吉林省,由于农户应对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能力弱,加之彩礼等地方民俗陋习的长期存在,使得吉林省部分农户从非正规金融融到的资金用于非生产性资金缺口上,如婚礼丧俗费用的支付,建房、子女上学升学费用、出国劳务费用、大额医疗费用、偿还赌债等。

这无疑加大了借款人的还款压力,使部分贫困农户陷入越穷越借、越借越穷的窘境。

第三,部分地区形成了正规金融资金“体外循环”的局面。

受非正规金融高息揽储的影响,部分人员利用自身较好的贷款条件,从正规金融机构取得低息贷款,再将其以高息贷出,以银背的身份充当了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双重角色。

银行和农信社的大量资金转入非正规金融,获利者的示范效应使越来越多的银行资金非银行化,形成了正规金融资金“体外循环”的局面。

这一现象在白山、通化地区比较明显。

据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的数据显示,吉林省农村民间金融中来自正规金融的贷款占比高达58.5%。

第四,很多农民成为诈骗性非法融资活动的受害者。

由于一些农民不了解现行法律法规,在夸大的宣传和高比例利息回报的诱惑下,贪图眼前利益,最终成为一些诈骗性非法融资活动的受害者。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海天案、吉林赛诺斯案、万里大造林案等非法融资案件中,受害者主要来自东北三省。

三、规范吉林省农村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的对策
第一,加强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自身建设,改善金融服务。

农村信用社一直是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中坚力量,这在吉林省尤为如此。

要给予农村信用社财政金融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其摆脱困境,更好地为农村经济服务。

同时,农村信用社也要加强自身建设,改善金融服务。

农村信用社应该根据本地特色,根据本地农村信贷需求状况,围绕农业结构调整,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提高贷款限额,扩大信贷范围。

同时,增加贷款种类,创新品种,满足农户多层次、全方位的资金需要,更好地为农业结构调整服务。

第二,关注吉林省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吉林省是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门槛的6省(区)试点之一。

目前,吉林省已拥有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3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它们的成立给吉林省农村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一项创举,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矛盾。

第三,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将非正规金融纳入法律监控范围。

由于没有合法的地位,非正规金融一直处于法律边缘,存在一定的制度风险。

为此,应尽快出台《吉林省非正规金融管理办法》,并报请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条例,对非正规金融的组织形式、业务范围、财务制度、市场准入与破产清算等制定明确的法律依据,将隐藏于地下的非正规融资活动纳入法律监控范围。

对于具有诈骗性质的非法金融活动,必须严厉打击,坚决取缔,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民事、刑事责任,以净化金融环境,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第四,加快利率改革。

央行应加快存贷款利率改革步伐,实行存贷款利率浮动机制,增强正规金融利率的市场适应能力。

建议央行选取吉林省农村为金融改革的试点,允许农信社等农村正规金融组织根据吉林省民间金融利率现状上浮存款利率,并确定较大范围的贷款利率浮动空间,以信用或联保信用为贷款的主要担保,提高小额信贷的额度。

第五,积极倡导农村移风易俗,引导农民合理消费。

倡导农村婚事新办,丧事从简,杜绝封建迷信活动,严禁赌博行为,减少农民对非生产性资金的需求,同时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产,把有限的资金用好。

参考文献:
[1] 郭沛.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估算[J].中国农村观察,2004,(02).
[2] 王震.吉林省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形式与运作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2009.
[3] 王晓文.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形式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04).
[4] 徐传谌、刘振强.非正规金融与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完善[J].税务与经济,2005,(02).
[5] 郭艳云.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及其规范[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