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限界图集(最全)
铁道概论第二章铁路线路--线路标志限界
信号标志
信号标志是设在铁路沿线,用来表明该地点线路的状况,以便司机 和其它有关行车人员能够及时、正确地进行作业。
铁路系统常见的信号标志主要有: 1.警冲标
警冲标示意图
警冲标是信号标志的一种,设在两 会合线路线间距离为4米的中间, 用来指示机车车辆的停留位置,防 止机车车辆的侧面冲撞。
2.司机鸣笛标
2、线路标志的类型及设置地点
(2)曲线标
为曲线的技术参数,在上 面标明曲线的有关要素(曲线长 度、缓和曲线长度、曲半径、 超高、加宽)。
该标设置于圆曲线的中部, 示意图如下:
2、线路标志的类型及设置地点
(3)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始终点标 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始终点标:设在直线进入缓和曲线、缓和
曲线进入圆曲线、圆曲线进入缓和曲线、缓和曲线进入直线的 各点之处。标明所向方向或为直线、或为缓和曲线、或为圆曲 线。
得超过4.5米。
限界
1、概念
为保证行车安全,凡接近线路的各种建筑物及设备,必须与线路保持一 定的距离。对在线路上运行的机车车辆的横断面尺寸,也应有一定的规定。
2、种类 (1)机车车辆限界:规定机车车辆的高度、宽度; (2)建筑限界:对接近铁路线路的建筑物(含技术设备)的接近程度 作出规定; (3)超限货物最大装载限界:把超限货物的长、高、宽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3、限界图
机车车辆限界
信号机及水鹤 建筑限界 超限货物限界
新技规:v>160 km/h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基本建筑限界图)
1.5 限界
4、超限货物 当货物装车后,货物任何部分的高度和宽度超过机车车辆限界,称
为超限货物。按货物超限的程度,分为一级超限、二级超限、超级超限 三个级别。
本课小结
《铁路线路与战场》站场基础知识-限界
1. 机车车辆的中心最大 高度为4800mm。
2. 机车车辆钢轨水平面 上部1250-3600mm范 围内宽度为3400mm。
3. 距离钢轨水平面1250mm以内,机车车辆宽度逐渐缩减,因 此在此范围内建筑物和设备比较多。
(二)建筑限界
建筑限界是邻近线路的建筑物或设备(与机车车辆相互作业 的设备除外)不得侵入的最小横断面尺寸轮廓。
曲线地段的外轨超高(抬高外轨道的高度)使得车体 向曲线内侧倾斜,由于内部倾斜使得原来的安全空间 减少为了安全需增加内侧建筑限界的宽度。
2.外轨超高(W立)
W立 车体突 出点
S’
➢ 建筑物高于或等于车体 突出点高度H=3600mm, 采取3600.
➢ 建筑物低于车体突出点 高度采取建筑物的高度。
➢ S’---内外侧钢轨中心间 的距离,采用1500mm
3.B信号机位于曲线外侧,属于外侧加宽,有:
W外
44000 R
44000 800
55mm
B信号机至线路中心的最小距离=2150+55=2205mm
三、线路间距
1.定义:相邻两线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称作线路间距。(画 图试试)
2. 线路间距设置要求 1. 线路间距应保证行车和站内作业的安全; 2. 满足通行超限货物列车和两线间设置行车设备及客、货
2×(1700+100) +400=4000(mm)
② 直线地段线路间距速度比较大
当区间列车运行速度在140~160km/h时,双线区间直 线地段最小线路间距为4200mm; 客运专线列车运行速度在160~200km/h时,双线区间 直线地段最小线路间距为4400mm。
③ 直线地段线路有信号灯分类
最新版
铁路运梁限界数据及有关资料
铁路运梁限界数据及有关资料
一、铁路运输控制参数
1、通桥(2005)2101边梁装车重心高度为h=2385mm,2000<H≤2400时,铁路运32mT梁平板区间运输限制速度为50km/h;
2、运梁车通过曲线最小半径为145m;
3、侧向经过道岔时限制速度为15km/h。
二、梁车装车尺寸(见附图)
1、32m铁路T梁重139.3吨,长32.6m,最大梁宽2.5m。
2、轨顶至梁顶高度为:4.35米(轨顶至平板面1.128米,平板面至装梁底0.372米,梁高2.5米,挡砟墙0.35米);
3、平板宽度为3.146米(装梁梁宽2.5米,没有超过运梁平板宽度);
4、运梁采用的每榀梁装运车辆为两辆DL1型大吨位预制梁专用运输车和一辆DNX17K型平车作为游车的三车一组的运输方式,总长度为41.862米。
中铁二十局锡乌铁路项目部铺架基地制梁厂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
附图1 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单位:mm 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①站台建筑限界(侧线站台为1 750 mm;正线站台,无列车通过或列车通过速度不大于80 km/h时为1 750 mm,列车通过速度大于80 km/h时为1 800 mm)。
②站内反方向运行矮型出站信号机的限界为1800mm。
各种建(构)筑物的基本限界,也适用于桥梁和隧道。
y为接触网结构高度。
曲线上建筑限界加宽办法1.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仅考虑因超高产生车体向曲线内侧倾斜的加宽,加宽量为:h HW 15001=式中 W1 —— 曲线内侧加宽量(mm );H —— 轨顶面至计算点的高度(mm ); h —— 外轨超高(mm )。
曲线上建筑限界的加宽范围,包括全部圆曲线、缓和曲线和部分直线。
加宽方法可采用下图所示阶梯形方式,或采用曲线圆顺方式。
2.曲线地段的站线两侧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站内反方向运行矮型出站信号机的建筑限界和站台建筑限界,需考虑曲线内、外侧的限界加宽。
加宽量为:曲线内侧加宽(mm ):h HR W 1500405001+=曲线外侧加宽(mm ):RW 440002=曲线内外侧加宽共计(mm ):h HR W W W 15008450021+=+= 式中 R ——曲线半径(m );H ——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mm ); h ——外轨超高(mm )。
h H 1500的值也可用内侧轨顶为轴,将有关限界旋转θ角(1500tan arc h=θ)求得。
加宽范围应包括全部圆曲线、缓和曲线和部分直线。
加宽方法可采用下图所示阶梯形方式,或采用曲线圆顺方式。
类别车型宽度(mm)高度(mm)长度(mm)地板距轨面高度(mm)运行速度(km/h)铁路客车YZ25G硬座车3104(扶手除外)4433 25500 1333 140 SYZ25B双层空调硬座车3105 25500 1333 140 RZ125Z软席座车3104 4050 25500 1275 160 25K空调硬卧车3105 4433 25500 1333 160 CRH1动车组3328 4040 25800 1250 200 CRH2动车组3380 3700 25000 1300 250 CRH3动车组3300 3890 25000 1260 350 CRH5动车组3200 4270 25000 1270 200。
铁路线路工基础知识——限界
限界
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定的的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线,称为限界
铁路基本限界可分为建筑限界和机车车辆限界
(一)建筑限界
建筑限界:为了保证列车运行安全,要求靠近铁路线路修建的建筑物及设备,不得入侵规定的线路中心线垂直断面的轮廓尺寸线
《铁路技术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技规》)规定:一切建筑物、设备,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侵入铁路的建筑限界
与机车、车辆直接相互作用的设备,在使用中不得超过规定的侵入范围
建筑限界包括:(1)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v≤160km/h)
(2)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160km/h<v≤200km/h)
(3)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装载限界及客货共线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建
筑限界
(4)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200km/h<v≤350km/h)
建筑限界的基本尺寸,必须符合《技规》的有关规定
(二)机车车辆限界
机车车辆限界: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要求机车、车辆本身及其装载的货物,不得超过规定的轮廓尺寸线称为机车车辆限界
《技规》规定:机车、车辆无论空重状态,均不得超出机车车辆限界
机车车辆限界:(1)机车车辆限界(V<200km/h)
(2)机车车辆限界(V≥200km/h)
机车车辆限界的基本尺寸,必须符合《技规》的有关规定。
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
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铁路建筑限界指的是以标准或特别规定的铁路轨距(称为“标准轨距”)建造铁路的范围。
标准轨距的定义是:指一个铁路段的公里标之间的铁路轨床及紧急过程的完整索引距离(称为“标准轨距索引距离”)。
所谓的“标准轨距索引距离”是指在指定标准轨距内,连接公里标之间的横断面精确定位所需要的距离。
标准轨距在铁路段上,横断面精确定位点之间的实际距离不得超过标准轨距索引距离。
一般而言,铁路建筑限界通常指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
它包括四个主要部分:道床限界、单轨最大曲率限界、保台限界与舌钩限界。
道床限界是指道床及其附属设施在指定标准轨距之内的有效范围,如铁路道堤、侧堤、行道桥和隧道入口,是铁路建造及运营范围。
单轨最大曲率限界是指在铁路上单一轨道建设曲率所允许的最大角度限制。
一般情况下,铁路的最大曲率限界一般设定在1500- 2000米,双轨最大曲率限界一般设在3000-3500米。
保台限界是指铁路段的节点和车站区域的范围。
保台的距离视路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可设定距离为200-300米。
舌钩限界是指铁路轨道曲线上架空的搭挂索用于保持运营安全的轨道施工索具有的最大跨径范围,一般设定舌钩限界在400—600米。
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是对铁路建设技术和安全规范,以及车辆总重量、牵引力等因素提出了苛刻要求。
主要是为了确保在安全状态下、符合结构要求情况下,站房及其附属建筑的正常建设及运营,此外,标准轨距是铁路大小型货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维修安全及联络接口的基础。
因此,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的准确计算和制定,是铁路建设的关键性过程。
这需要综合考虑地处特殊环境、地形属性及建设条件,以确保符合国家铁路界定建设标准和要求。
铁路信号限界测量
2
出站
三显示
8 500
1 700
5 200
2 900
2 700
2440
3
出站
四显示
10 00
2 000
4 700
2 900
2 700
2440
4
出站
二显示
8 500
1 700
5 300
2 900
2 700
2630
5
出站
三显示
8 500
1 700
5 200
2 900
2 700
2630
6
出站
四显示
10 00
6
或 2000+(X/440=1000/1500)=2220mm 如表中四显示带引导的进站信号机,在客专区段,最下方灯位高度 要求在>3500mm,图 3 中 1250mm 以上,4000mm 以下区域,限界均在 2440mm。 3、处于曲线地段的信号设备曲线加宽原则。 曲线内、外侧的信号设备建筑接近限界均需加宽,加宽量根据曲线 半径、设备所处的曲线位置决定,曲线内侧加宽值同时需要考虑外轨超 高。道岔区段内处于曲股上的信号设备建筑接近限界也需要根据相关道 岔的曲线半径、设备所处的位置进行加宽。 ⑴各类计算公式 ①根据信号《维规》技术标准,曲线内侧加宽公式
6
②带柄大型或无柄大型表示器安装在不通过超限列车之站线时,表 示器中心距所属线路中心的距离,不得小于 2275mm。 ③带柄小型或无柄小型表示器的中心距所属线路中心的距离,不得 小于 2020mm。 ④脱轨表示器的中心距所属线路中心的距离,不得小于 2020mm。
⑸继电器箱、区间设备箱、靠近线路侧的基础螺栓距线路中心 的距离,不得小于 2800mm。 ⑹变压器箱中心距所属线路中心的距离,不得小于 2100mm。 ⑺电缆盒中心距所属线路中心的距离,不得小于 1900mm。 ⑻扼流变压器箱中心距离所属中心不得小于 1900mm。
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
Structure gauge for standard gauge railways
UDC 625.11
GB 146.2—83
代替GB 146—9
1? 适用范围
本限界适用于1435毫米的标准轨距铁路。
2 定义
建筑限界是一个和线路中心线垂直的极限横断面轮廓。
在此轮廓内,除机车车辆和与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设备(车辆减速器,路签授受嚣,接触电线及其他)外,其他设备或建筑物均不得侵入。
3 使用方法
3.1 无论用新钢轨或旧钢轨(包括远期更换重轨加厚道床)。
从轨面算起的建筑限界尺寸,均应符合规定。
3.2 建筑限界图上的尺寸,是为水平直道上的线路制定的。
3.3 在曲线部分相邻线路中心距离以及线路中线至建筑物间的扩大距离,应按规定的公式计算。
3.4 在曲线部分由于外轨超高关系,建筑限界的垂直高度应自内外两钢轨最高点所组成的直线上算起。
水平尺寸应自加宽后的线路中心线算起。
3.5 车站及区间相邻路中心线距离,以及其他次要限界尺寸,均在铁道部各种技术设计规范或标准中规定之。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提出,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修订起草。
本标准修订起草人余建军。
铁路宽高要求界限
铁路限界铁路限界(railway clearances)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定的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线。
铁路基本限界包括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
以下所列的现行铁路限界是“标准轨距铁路限界。
”建筑接近限界是一个和线路中心线垂直横断面,它规定了保证机车车辆安全通行所需要的横断面的最小尺寸。
凡靠近铁路线路的建筑物及设备,其任何部分(和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除外)都不得侵入此限界之内。
在客货混用铁路线上(v≤ 160km/h),直线建筑接近限界1(建限-1,建限-2)、隧道建筑限界(隧限一1隧限一2)、桥梁建筑限界(桥限-1,桥限-2)如图1~图6 所示。
建限—1图1 直接建筑接近限界图建限—2图2 直线建筑接近限界图(车库门等)遂限—1图3 隧道建筑限界图(蒸汽及内燃牵引区段)遂限—2图4 隧道建筑限界图(电力牵引区段)桥限—1图5 桥梁建筑限界图(蒸汽及内燃牵引区段)桥限—2图6 桥梁建筑限界图(电力牵引区段)机车车辆通过曲线线路时,其车体纵向中心线和线路中心线不一致,车体中部向曲线内侧偏移,车体端部向曲线外侧偏移。
为了排除偏移所造成的障碍,可以按照偏移的程度将附近建筑物挪远,使机车车辆处于运行在直线线路上的状态,这种方法称作建筑限界的曲线加宽。
计算方法为:曲线内侧加宽(mm)曲线外侧加宽(mm)曲线内外侧加宽共计(mm)式中,R为曲线半径(单位:m);H为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单位:mm);h 为外轨超高(单位:mm)。
在客运专线铁路线上(160 km/h<v≤200 km/h),铁路建筑限界基本尺寸如图7 所示,该建筑限界也适用于客运专线的隧道和桥梁。
客运专线铁路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应考虑因超高产生车体倾斜对曲线内侧的限界加宽,其加宽量为:图7 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基本尺寸式中,W为曲线内侧加宽量(单位:mm);H为轨面至计算点的高度(单位∶mm);h为外轨超高直(单位:mm)。
《铁路线路与战场》站场基础知识-限界(减缩版)
✓ 一是为 “超限货物列车” ; ✓ 二是为适应运行中的列车横向晃动偏移和竖向上下震动,
防止与邻近的建筑物或设备发生 。
建筑限界包括直线建筑限 界、曲线建筑限界、隧道建筑 限界和桥梁建筑限界。 (1)直线建筑限界 (2)曲线建筑限界
高速铁路
《技规》对高速铁路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 间的最小距离规定见表3-1-3。
5.曲线地段线路间距
和 直
1. 轨距加宽(W平)
线
比
2. 外轨超高(W立)
较
多
出
3. 车体两端外摆( W外)
内侧 加宽
外侧 加宽
【例】 图中,Ⅰ、Ⅲ道间设有宽为410mm的高柱信号机,
且两曲线半径均为1000mm,Ⅲ道外轨超高60mm,Ⅰ道外轨 超高为40mm,试确定Ⅰ、Ⅲ道间的线间距。
3、举例
第三节 线路连接形式
一、线路终端连接
相邻两平行线路 合并成一条线路
1、普通式线路终端连接
• R--连接曲线半径,不应小于连接道岔的导曲线 半径,根据道岔辙叉号码不同,分别选用200m、 300m和400m。
• 直线段g——连接曲线轨距加宽过渡;使固定轴 距较大的机车顺利通过曲线。取决于S、R、N、 岔枕类型
思考:角度越大越安全还是越小越安全?道 岔号越大越安全还是越小越安全?
2、道岔辙叉号码选用
①要求:占地短、过岔速度高、运行平稳 根据列车运行方式和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
确定 ②侧向过岔速度受限原因
③N与道岔各因素关系
N↑ α↓ R0↑ L全↑ V侧↑ 占地↑ 工程费用↑
④选择规定
一、道岔辙叉号数的选用
限界
4.桥梁净空 桥梁净空包括桥下净空和桥上净空。 (1)桥下净空 桥下净空是指为满足通航、通行排筏和流 木流冰灯所必需的净宽和净高。
(2)桥上净空 在下承式桥梁两主梁之间,轨顶以上必须 留出适当的宽度及高度,以保证列车安 全通过,此项桥上净空为桥梁建筑限界。
二、桥涵的设计 荷载 桥涵结构设 计所用的荷载为 设计荷载。 桥涵荷载分为: 主要荷载、附加 荷载、特殊荷载。
预习
桥梁基本组成
限界
复习
1、桥梁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2、桥梁如何分类 ? 3、隧道建筑物由哪几部分组成? 4、隧道建筑物 如何分类?
第一部分 桥涵的布置与有关规定
一、桥梁的孔径与净空 1. 洪水频率 设计排泄洪水的桥涵,必须选择适 当的流量作为设计流量。 洪水频率——是指每年可能出现某一 洪水流量的机会,其倒数是这种洪水流 量出现的平均重现期。
第二部分 限界 (二)曲线上的建筑限界 在曲线上建筑限界内外侧都需要进行加宽。 其加宽值计算公式如下: 曲线内侧加宽值 W1(mm) W1=(40500/R)+(H/1500) ×h 曲线外侧加宽值 W2(mm) W2=44000/R 式中 R—曲线半径(m); H—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mm); h—外轨超高(mm)。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规定标准:
2.桥梁的孔径 桥梁的孔径是指出现设计频率水位时的桥 下水面净宽度 。 单孔桥的孔径是指沿设计频率水位量取的 两桥台间的净距。 多孔桥的桥孔为各桥孔在设计频率水位时 的水面净宽度之和。
3.标准跨度 桥跨的跨度——是指桥跨相邻两支座中心 之间的距离。 梁长——是指梁两端面之间的距离,即桥 跨结构的全长。 桥梁全长——指两桥台台尾之间的距离。
第二部分 限界 (一)单线内外侧加宽量。W 内、W外 以电力牵引限界考虑时:
铁路线路种类及线间距
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
1.曲线加宽 (1)计算标准
客车车体长C=26m;转向架中心销距Z=18m,路段旅客 设计行车速度 vk :140km/h、120km/h、 100km/h、 80km/h; 外轨最大允许超高h=150mm。
(2)计算公式
①平面内侧加宽
z W z2 2 2 RW W 2 z 2R W 4 2
五、限界
3.限界图 (3)具体限界尺寸 机车车辆限界 1600:机车一侧汽缸最外侧距线路中心的最大距 离。
在钢轨水平面上1250毫米高度以下,机车车辆宽 度应逐渐减少,因为这个范围内,建筑物和设备较 多,如站台、道岔转辙机、电气装置等,为了防止 与这些设备接触,所以规定不同的限界要求。
五、限界
乘降作业。
货车到发线满足不了
一、线路种类
2.站线
(2)调车线DC和牵出线QC
①调车线又称编组线,供进行列车的解体、编组作 业并停放车列或车组的线路。 ②牵出线供车列、车组转线、转场用的线路,为尽 头式,其端部设有土挡。 ③这些线路没有出站信号机,更没有其它如站台、 横越设备等。
一、线路种类
二、线路种类判断
三、股道编号
为了作业和维修管理上的方便,站内线路和道岔 应有统一的编号。 站内正线规定用罗马数字编号(Ⅰ、Ⅱ……), 站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1、2、3……)。 1 .单线铁路
三、股道编号
2 .复线铁路
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按单线铁路车站内线路编号办法, 由靠站房的线路起向站房对侧递次顺序编号。
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
2.曲线车站线间距计算 (2)站线设缓和曲线
站线设置缓和曲线以后,无论站线与正线或站线与 站线相邻,一般均利用其缓和曲线移动量之差来调整两 曲线间的线间距,以满足加宽的要求。缓和曲线移动量 的计算公式为: 2
铁路建筑限界测量
铁路建筑限界测量自从动车组开通以后,铁路建筑限界的测量监测工作便成家常便饭的工作,而且基本上要在晚上“天窗点”进行测量。
线路等级不同,执行安全标准也不同,现编辑汇总铁路建筑限界测量标准,供大4仝.廿豕参考。
第十一章建筑限界(部分摘自铁道部146号部令)11.1限界测量要求11.1.1安全测量时穿好防护服,必须实行专人防护,做好瞭望,注意过往机车车辆,确保安全。
11.1.2工具测量线时注意不能使用导电材质的测量工具,防止出现红轨。
测量站台限界使用标准轨距站台尺,测量线间距应采用非导电尺规(如皮尺)测量。
11.1.3要求11.1.3.1现场测量建(构)筑物最外点或最高点距线路中心的水平距离以及从轨面算起的垂直高度,与限界图或限界表对照,计算是否侵限。
11.1.3.2按线路指定面向站方向依次测量,每个站台至少测量6个点,测量点位置宜采用红色油漆在站台墙上用阿拉伯数字标示。
测量点1为斜坡站台与平面站台的交接处,测量点2为平面站台的中间,测量点3为另一端斜坡站台与平面站台的交接处,测量点1、2、3必须测量该点处线间距。
测量点4、5、6为其他测量点(如站台最高点、最大侵限点等),可不测线间距。
11.1.3.3处于曲线的站台必须注明曲线半径,曲线半径、外轨超高详见线路上工务石碑。
线别指正线或到发线,判别正线、至憔线可咨询各车站相关部门。
11.1.3.4测量要求做到数据准确、记录完整、判断无误。
11.2侵限判定11.2.1严重侵限:实测值V二级超限限界+ W [曲线内(外)侧加宽]凡已侵入《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规则》的二级超限建筑接近限界者,为严重侵限,防碍行车安全,应立即进行处理。
11.2.2 一般侵限:实测值V建筑限界+ W [曲线内(外)侧加宽]凡侵入《技规》建限而未侵入《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规则》规定的二级超限建筑接近限界者,为一般侵限,可根据轻重缓急有计划进行处理。
表11.2 :站台、雨棚、天桥建筑限界表(铁运[1999]146号)*4占笑G附件一:限界标准1.建筑限界标准(摘自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十版)(1) 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v < 160km/h ) @ll.t 单陆 mm貼只一垮~博和膛就限界(正独不适Jfl)・ 十站會建卿店(疋践彼用)■ -------- 各脛剜5的基郴專.-------- 适用干电力李引册叽专桥及而帽等建疣驹・m “・”—也力車釧的J 觸慚在園难-#申T 的・■ ■' SX *上城美建乱撫更站台©t 不小于班範勵亞站言逆朮不小于耳国rm 燕碍分为论就趴3&站埶 300 jm< 5<H)nm 鋼台駅为10皿 舲或訓离幼11仙皿 在非电吒北区騒I 丰站匕 掠谨 动鴉螯嵌話劫乩天桥的哥用不卜fMW 商.魏翩會谡庠廣道用干觴働一常」在离出臥雨贬霄I 血眄解00顾闻•柜辦中町轍曲离可雷带。
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Structure gauge for standard gauge railways
UDC 625.11 GB 146.2—83 代替GB 146—9
1 适用范围
本限界适用于1435毫M的标准轨距铁路。
2 定义
建筑限界是一个和线路中心线垂直的极限横断面轮廓。
在此轮廓内,除机车车辆和与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设备(车辆减速器,路签授受嚣,接触电线及其他)外,其他设备或建筑物均不得侵入。
3 使用方法3.1 无论用新钢轨或旧钢轨(包括远期更换重轨加厚道床)。
从轨面算起的建筑限界尺寸,均应符合规定。
3.2 建筑限界图上的尺寸,是为水平直道上的线路制定的。
3.3 在曲线部分相邻线路中心距离以及线路中线至建筑物间的扩大距离,应按规定的公式计算。
3.4 在曲线部分由于外轨超高关系,建筑限界的垂直高度应自内外两钢轨最高点所组成的直线上算起。
水平尺寸应自加宽后的线路中心线算起。
3.5 车站及区间相邻路中心线距离,以及其他次要限界尺寸,均在铁道部各种技术设计规范或标准中规定之。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提出,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修订起草。
本标准修订起草人余建军。
铁路限界图集(最全)
铁路建筑界限图集(最全)1.铁路建筑接近限界(v≤160 km/h)(1) 建限—1直线建筑接近限界图信号机、水鹤的建筑接近限界(正线不适用)。
站台建筑接近限界(正线不适用)。
各种建筑物的基本接近限界。
适用于电力机车牵引的线路的跨线桥、天桥及雨棚等建筑物。
电力机车牵引的线路的跨线在困难条件下的最小高度。
旅客站台上柱类建筑物离站台边缘至少1 500 mm,建筑物离站台边缘至少2000 mm。
旅客站台为低站台时其高度为300 mm,专为行驶旅客列车的线路上可建1 100mm的高站台。
货物站台的高度为1 100 mm。
在非电气化区段的车站上,车辆调动频繁的站场内,天桥的高度不得少于5 800 mm。
货物高站台边缘(只适用于线路的一侧)在高出轨面距离1 100~4 800 mm间,距线路中心线距离可按1 850 mm设计。
曲线上建筑接近限界加宽办法曲线内侧加宽(mm)曲线外侧加宽(mm)曲线内外侧加宽共计(mm)式中R——曲线半径(m);H——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mm);h——外轨超高(mm);的值亦可用内侧轨顶为轴,将有关限界旋转θ角求得。
(2) 建限—2直线建筑接近限界图(车库门等)适用于新建及改建使用蒸汽及内燃机车、车辆的车库门、转车盘、洗车架、专用煤水线、洗罐线、加冰线、机车走行线上各种建筑物,亦适用于旅客列车到发线及超限货车不进入的线路上的雨棚。
适用于使用电力机车的上述各种建筑物。
X的值根据接触网的高度(有或无承力索)决定。
(3) 隧限—1隧道建筑限界图(蒸汽及内燃牵引区段)直线建筑接近限界。
隧道建筑限界。
(4) 隧限—2隧道建筑限界图(电力牵引区段)直线建筑接近限界。
隧道建筑限界。
隧道加宽办法曲线内侧加宽(mm)曲线外侧加宽(mm)式中R——曲线半径(m);H——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mm);h——外轨超高(mm)。
(5) 桥限—1桥梁建筑限界图(蒸汽及内燃牵引区段)直线建筑接近限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建筑界限图集(最全)
1.铁路建筑接近限界(v≤160 km/h)
(1) 建限—1
直线建筑接近限界图
信号机、水鹤的建筑接近限界(正线不适用)。
站台建筑接近限界(正线不适用)。
各种建筑物的基本接近限界。
适用于电力机车牵引的线路的跨线桥、天桥及雨棚等建筑物。
电力机车牵引的线路的跨线在困难条件下的最小高度。
旅客站台上柱类建筑物离站台边缘至少1 500 mm,建筑物离站台边缘至少2
000 mm。
旅客站台为低站台时其高度为300 mm,专为行驶旅客列车的线路上可建1 100
mm的高站台。
货物站台的高度为1 100 mm。
在非电气化区段的车站上,车辆调动频繁的站场内,天桥的高度不得少于5 800 mm。
货物高站台边缘(只适用于线路的一侧)在高出轨面距离1 100~4 800 mm间,距线路中心线距离可按1 850 mm设计。
曲线上建筑接近限界加宽办法
曲线内侧加宽(mm)
曲线外侧加宽(mm)
曲线内外侧加宽共计(mm)
式中R——曲线半径(m);
H——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mm);
h——外轨超高(mm);
的值亦可用内侧轨顶为轴,将有关限界旋转θ角求
得。
(2) 建限—2
直线建筑接近限界图
(车库门等)
适用于新建及改建使用蒸汽及内燃机车、车辆的车库门、转车盘、洗车架、专用煤水线、洗罐线、加冰线、机车走行线上各种建筑物,亦适用于旅客列车到发线及超限货车不进入的线路上的雨棚。
适用于使用电力机车的上述各种建筑物。
X的值根据接触网的高度(有或无承力索)决定。
(3) 隧限—1
隧道建筑限界图
(蒸汽及内燃牵引区段)
直线建筑接近限界。
隧道建筑限界。
(4) 隧限—2
隧道建筑限界图
(电力牵引区段)
直线建筑接近限界。
隧道建筑限界。
隧道加宽办法曲线内侧加宽(mm)
曲线外侧加宽(mm)
式中R——曲线半径(m);
H——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mm);
h——外轨超高(mm)。
(5) 桥限—1
桥梁建筑限界图
(蒸汽及内燃牵引区段)
直线建筑接近限界。
钢梁建筑限界。
(6)桥限—2
桥梁建筑限界图
(电力牵引区段)
直线建筑接近限界。
钢梁建筑限界。
2.客运专线铁路建筑接近限界
(160 km/h<v≤200 km/h)
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基本尺寸
建筑限界基本尺寸及轮廓
各种建筑物的基本限界。
适用于困难条件下利用承力索中央部分的弛度的跨线桥、天桥等建筑物。
站台建筑限界。
正线站台限界宽度为1 850mm,到发线站台限界宽度为1 800mm。
本建筑限界也适用于客运专线的隧道和桥梁。
客运专线铁路曲线上建筑限界
加宽办法
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应考虑因超高产生车体倾斜对曲线内侧的限界加宽。
其加宽量为:
式中W——曲线内侧加宽量(mm);
H——轨顶面至计算点的高度(mm);
h——外轨超高值(mm)。
曲线上建筑限界的加宽范围,包括全部圆曲线、缓和曲线和部分直线,采用下图所示阶梯减加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