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员工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本文从“创新”和“变革”的概念入手,从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实际挑战和机遇出发,以国际服务业巨头ibm 公司为例,详细阐述了企业内以员工为驱动力的创新模式,分阶段分析了员工驱动创新的影响因素和机制,以中国企业的创新机制研究提供管理建议。
【关键词】创新机制;员工驱动;企业战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越来越趋于全球化、信息化与多元化,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这使得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来改变目前不利的局面,而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是企业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因此,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学者们对员工创新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大多数侧重于研究员工创新行为的内涵以及目标导向、组织气候、工作特性等因素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而对员工驱动创新机制的研究则较少。
一、第一阶段:起步阶段——创新先锋
(1)把握公司与个人共同成长的切入点。ibm应向互联网领域转型,这不仅仅有助于ibm向新的领域转型,改善现状,也有助于个人兴趣的发展以及专业技能的提升,进而实现了个人与公司共同成长。(2)建立小组,确立此次创新变革的愿景和定位,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patrick、grossman和david基于对互联网前景的看
好组建了ibm中最初的团队,并建立共同的愿景—ibm应成为internet business machines company(互联网商业机器公司)。小组成员们多领域知识的交叉也为互联网在ibm的推动起到关键作用。他们建立了内部局域网,还制定了“保持沟通”的六条可行的办法,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这也为日后提升团队凝聚力提供了保障。
二、第二阶段:稳步推动阶段——团队雄心
(1)团队知识的共享。团队成员对互联网知识进行跟踪,并且及时共享。这不仅是团队成员提升自身技能的有效方法,更是紧密沟通的渠道。(2)共同愿景的进一步明确。在互联网推动的过程中,团队可以成为一个独立部门,但是canavino并不赞成,原因在于在团队建设的初期,团队是为了吸引更多ibm人的加入以及促进ibm 向互联网的转型全面渗入而存在,而非只是作为一个单独的部门贡献互联网的作用。patrick作为“保持沟通”团队的领导者明确这一共同愿景,并由此统一成员们的行动方向。
三、第三阶段:快速扩张阶段——合作无疆
(1)团队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团队内一直注重对团队成员知识和技术的提升,以及对研发出的产品的跟踪改进。不论团队形式如何变化,团队成员们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愿景,也就是让互联网渗透整个ibm。他们与其他部门人合作以及部门间的人员互相调动、学习。(2)事件营销的实施。互联网部门对人机对弈大赛、奥运会等重大事件的承办,标志着ibm向互联网领域转型的不可逆转的趋势。
这两次营销事件的成功实施,为ibm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和潜在的收益,ibm高层将“ibm向互联网领域转型”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此时,ibm发展互联网的硬件基础也在这些过程中建设较为完备了,而且,电子商务的雏形也随之诞生了。
四、第四阶段:整合发展阶段——战略转型
(1)优化团队管理,注重团队文化建设。由于项目的需要,团队不仅经常会吸收别的部门的员工,也会有自己团队内的部分队员调动。patrick作为团队的领导人始终强调互联网渗透在ibm各个部门,团队的队员总是保持着独立和合作的统一。团队愿景的统一是优化团队管理的第一步。grossman和patrick总结了建设ibm互联网团队的经验,制定一系列研发软件需遵循的原则,如用于承担风险、不怕犯错、及时补救等。这一系列的原则为团队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2)深入互联网渗入。员工们一直无私地致力于推动ibm 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他们挑战ibm长期以往的规则,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整合,使得互联网的作用充分发挥,从而一步步深入互联网在ibm的渗入。
ibm的员工们从起步阶段到整合发展阶段一直用他们的智慧、热情创造性地推动着ibm向互联网转型,颠覆了ibm传统的变革模式——由上至下、由内至外,成功地实现这一变革。
参考文献
[1]scott s g,bruce r a.determinants of innovative behavior:a path model of individual in the
workpla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4,37(3):580~607
[2]seijts g h,latham g p.learning goals or performance goals:is it the journey or the destination?[j].ivey business journal online.2006(3):1~7
[3]卢小君,张国梁.工作动机对个人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2007,21(12):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