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语_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策略及其文化依附性

合集下载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礼仪在我们的身边到处开花,那么你们知道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是怎样的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政治在很多西方人看来,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是极少谈论政治的。

曾经有很多美国人问过一位留美教师一个尴尬的问题:“你在你们国家可以随便说话吗?”一个简单的提问却反映出在美国人的眼里中国人很少谈及政治。

事实是否如此呢?当然美国朋友口中的“随便说话”指的应该是言论自由。

中国人当然有言论自由。

但拥有含蓄美的东方人,很多时候把自己对政治的态度隐藏在心底深处。

而中国素来有“沉默是金”的古训,凡事要紧闭口、慢开言,因为“言多必失”“、祸从口出”。

要适时地“三缄其口”,要学会“守口如瓶”,告诫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勿谈时局、淡漠政治,以免惹火烧身。

虽然在当今的东方,像日本、韩国、印度等多党制国家,媒体在批评政府、曝光领导人贪腐及绯闻等方面与西方并无多大差异,就是在中国,情况也非昔日可比。

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一般人对一些政治上的敏感问题保持沉默在东方国家确实极为常见。

在西方国家,人们认为政治是和自己的生活和利益息息相关的。

在美国,很多人直言不讳地批评历届政府发动的战争,认为战争给很多无辜的人带来了灾难。

对于总统大选,美国人也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甚至很多报刊也会披露一些鲜为人知的选举内幕。

商务谈判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在国际商务交往中,尤其是进行商务谈判(business negotiating)时,讲求以静制动,喜欢保持沉默。

以至于美方代表误认为中方代表缺乏热情,怀疑他们对谈判项目不感兴趣了,甚至抱怨中方代表为什么沉默不语老是只坐在那儿呢(“Why are theyjust sitting there?”)?相反,中方代表也常常对美国人的大声说话而恼火,有时误认为对方生气发火了。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认为,说话中间间隔一段沉默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对方思考问题,遇到棘手的问题就更要保持沉默。

语用学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应用———英汉礼貌原则与策略的对比思考

语用学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应用———英汉礼貌原则与策略的对比思考

2018-08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语用学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应用———英汉礼貌原则与策略的对比思考尹素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北京100029)摘要:礼貌是全世界共同的语言,礼貌用语的应用直接关系到日常的交际活动的效率,任何一种礼貌用语都能准确的反映出它所处社会的文化内涵,所以,如何克服地域文化差异以及语言障碍成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本文就英汉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克服文化差异,树立正确的礼貌原则提出相关的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英汉礼貌原则;策略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3-0082-02一、前言貌原则是存在于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共同的交际方式,但是它的实质却随着文化之间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甚至会大相径庭,如果不能充分的认识到这种差异,那么身处各社会群体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会显得不知所措,只要合理的分析存在的差异,才会有效的避免错误应用的现象,进而促进跨文化之间的交流。

二、中华文化的礼貌原则我国相关的著作中明确的指出了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应该牢记的礼貌原则:“自卑与尊人”的尊敬原则、“长幼有序”的称呼原则、“礼贤下士”的文雅原则、“面子”与“脸”的兼顾原则以及“德行兼备”的德行原则。

这几个原则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独特的礼貌原则体系。

三、英语文化的礼貌原则英国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以本国的文化特色为依据,同样列举出如下的礼貌原则:(1)在减少他人付出代价的基础上,为他带去更多的益处的“策略原则”;(2)在减少自己益处的前提下,让自己付出更大的代价的“慷慨原则”;(3)在缩小对他人批评的同时,给予他人赞美的“赞美原则”;(4)不以自己为标榜,增强自己的自我批评意识的“谦逊原则”;(5)尽可能的减少自己与他人不同意见的同时,夸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的“赞同原则”;(6)消除对他人的憎恶心理,转而为对他人的同情的“同情原则”。

跨文化视角下沉默的语用功能及文化内涵

跨文化视角下沉默的语用功能及文化内涵

跨文化视角下沉默的语用功能及文化内涵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下出发,首先对沉默语的共同语用功能进行了总结。

其次,以中美文化为例,指出沉默在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表现。

最后分析了其差异产生的原因。

通过该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层次的了解沉默,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提高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

一、引言沉默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虽然有着共同的表达形式,但是,处于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人们对沉默持有的态度和理解具有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失误。

为了保证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沟通的顺利,本篇论文总结了沉默的语用功能,深入的对比了中美在沉默语上的表现差异,分析了差异存在的原因。

二、沉默的内涵沉默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属于非言语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的一种方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来说,沉默泛指一切的非言语交际行为。

所谓非言语交际行为涉及对输出者或接收者来说具有潜在信息价值的一切非言语因素,包括面部表情、穿着打扮、身体的接触、手势、身势、眼神、和讲话人之间的距离等(李杰群2002:271)。

从狭义上来说,它是指在讲话或交谈中不作出有声的表示,而作出无声的反应或停顿(毕继万2001:46)。

本篇论文中主要从沉默的狭义方面进行讨论。

三、沉默的语用功能1.表露社会文化特征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行为一样,都可以通过某种交际方式来标识或体现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职业、地位和年龄。

比如:在东亚文化体系中,以中国文化为例。

年幼者在长辈面前应少言多听,而不应在年长者和地位高的人面前夸夸其谈。

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卑有序”和“讷于言,而敏于行”文化理念。

2.传达心理语言在交际过程中运用沉默语以表达交际者的心理活动过程。

例如当交际者在不了解跨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贸然问及一位美国女孩的年龄及婚姻状况时,对方在回答之前会出于尴尬和惊讶的沉默一会。

表现出了交际者此时紧张和惊讶的心理状态。

四、中美文化中的沉默1.态度差异在中国,沉默被赋予了一种积极意义。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语用学论文】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语用学论文】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礼貌原则是人们会话交际中的一条重要的指导原则, 礼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在人与人的日常交往中,我们要注意礼貌原则的运用,特别是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又影响着交际中的礼貌语言,因此我们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使我们在交际中做到语言得体。

美国哲学家P.Grice提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谈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他将这些原则概括为“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主要包括: 数量准则、质量准则、相关准则、方式准则。

但是在实际交流中人们并非严格遵守这些准则, 通常由于种种原因, 我们有话不直说。

1983年, 英国语言学家Leech提出礼貌原则, 更具体更详细的使我们知道如何礼貌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弥补了合作原则的不足。

Leech的礼貌原则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础上, 从西方人的风俗习惯出发, 概括了西方的礼貌用语的特点, 共分为以下六条准则:(一)得体准则( Tact Maxim)、(二)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三)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 、(四)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五)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六)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

汉语的礼貌用语和英美等西方国家有着较大的文化背景差异,因此礼貌原则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体现在:1.赞誉准则和谦逊准则谦虚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优良传统之一,在受到别人赞赏时,中国人多用“哪里哪里”、“不敢当”等来表达自己受之有愧的心情。

然而英美人在受到赞赏时一般会说“谢谢”来表示接受。

英美人会把中国人对自己的“否认”看作是对谈话对象的无礼,或者把表示谦虚的自贬看作是自卑或言不由衷的虚伪,而中国人会觉得英美人不够谦虚有所失礼。

可见如果大家都按照自己的语言文化习惯去与别人交流可能会造成交际失败。

2.得体准则和慷慨准则英语汉语中都有表示感激和歉意的词语。

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技巧与礼仪

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技巧与礼仪

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技巧与礼仪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无论是商务合作、旅游交流还是学术交流,我们都需要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

在这样的背景下,语言技巧与礼仪显得尤为重要,它们不仅能够促进交流的顺利进行,还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尊重。

首先,语言技巧是跨文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因此我们需要学会适应和理解对方的语言特点。

首先,要注意语速和语调。

有些文化喜欢快速而有力地表达,而另一些文化则更倾向于缓慢而温和的语调。

在交流中,我们应该尽量与对方保持一致,以避免造成误解和不适。

其次,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和文化敏感度。

有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有着不同的含义,甚至是冒犯性的。

因此,在交流中要避免使用具有歧视性或冒犯性的词汇,同时要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短语,以确保对方能够理解我们的意思。

最后,要注意语境的理解和运用。

有时候,即使我们使用了正确的词汇和语法,但由于不了解对方的语境,我们的表达可能会被误解。

因此,在交流中要善于观察和倾听,以便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思。

除了语言技巧,礼仪也是跨文化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不同的文化对于礼仪的要求和规范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并尊重对方的礼仪习惯。

首先,要注意身体语言的运用。

有些文化更注重身体接触和肢体动作,而另一些文化则更注重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姿态。

在交流中,我们应该尽量与对方保持一致,以避免造成不适和误解。

其次,要注意饮食礼仪。

不同的文化对于饮食有着不同的习惯和禁忌,因此在共进餐时要遵守对方的规范,以表达对对方文化的尊重。

最后,要注意礼貌用语和行为。

不同的文化对于礼貌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需要学会使用对方的礼貌用语和行为,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和友好。

在跨文化交流中,语言技巧和礼仪是相辅相成的。

语言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思,而礼仪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和友好。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技巧和礼仪水平,从而更好地融入跨文化交流的环境中。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有意沉默的交际功能及其文化依附性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有意沉默的交际功能及其文化依附性
第3 2卷
第 1期
哈 尔滨 学 院学 报
J OUR NAL OF HAR N U VE I Y BI NI RS T
Vo . 2 N0. 13 1
21 0 1年 1月
J n.2O1 a 1
[ 文章 编 号 ]04 55 (0 1 0 一O 0 — 0 10 - 8 6 2 1 ) 1 16 5
话 语 , 因为谈 话 双方 都 遵循 一 个 目的并相 互 是 配合 。他 把这种 共 同遵守 的原 则称 为 “ 作 原 合 则 ” 即语 言学界 众所周 知 的“ 个原 则 ” “ , 一 和 四 个 准则 ” 该理论 是 G i 会 话 隐含 研 究 的基 。 re c
础 。 人 类 交 际 是 一 个 非 常 复 杂 的 社 会 心 理 活
第 l 期
王 丽 : 文 化 商 务 谈 判 中有 意沉 默 的交 际 功 能 及 其 文 化 依 附 性 跨
17 0
依照 G i r e的 理论 , 不 遵 守 “ 作 原 则 ” c 最 合
的莫 过于 言语交 际 中的有意 沉默 。沉 默属 于广 义语 言 学 范 畴 , 本 质 是 一 种 非 语 言 符 号 。 其 Es r 16 ie _ 于 9 7年所 作 的调 查 结 果 显 示 , l 6 日常 会话 中沉 默 占总会 话 时 间 的 比例 一 般 在 4 O一 5 %左 右 。 “ 默 并 不 是 话 语 的绝 对 终 结 , 0 沉 它 伴 随话语 而存 在 , 相 对 于话 语 的 另一 种 表 达 是 思想 的方 式 , 构成 了人 们对 世 界 认 识 的一 部 它 分, 又渗透 于他 们 对 世 界 的认 识 中。 K r n ” uz o 根据社 会交 际 中沉 默 的特 点将 沉默 划分 为会 话 沉默 、 主体 沉默 、 本 沉 默 和 情 景 沉 默 。 会 话 文 沉默 可 以充 当一 个 言语 行 为 , 一 种典 型 的 非 是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普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可以确保有效的沟通,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成功。

本文将详细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首先,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应该尊重多种文化,尊重他人的文化习俗。

一种文化可能在某种情况下是很普遍的,但也有可能会在另一种文化中被视为失礼或不可接受的。

举个例子,中国传统礼节中的鞠躬,在很多地方都被视为尊敬和恭敬的表现,但在一些文化中,比如英国,这种表现可能被视为不是很正式的表示方式。

因此,人们应该尊重不同文化中的习俗和礼节,而不是对其他文化中的习俗和礼节持批评态度。

其次,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需要谨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一些观点可能持不同的态度,比如一些观点可能在一些文化中被接受,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会被视为不恰当或不尊重他人。

因此,人们应该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要小心谨慎,以确保不会冒犯到任何一方。

此外,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应该多问多听,尽量不要过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了解他人的文化历史和习俗,让自己更了解他人,也可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率。

只有了解他人,才能更好地进行有效的沟通,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最后,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是无处不在的,不仅仅是跨文化交际中使用的原则,在生活中也是如此。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应该更加注重这些礼貌原则,这样才能确保有效的沟通,有效地建立双方之间的关系。

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达到跨文化沟通的最大效果。

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是极其重要的。

尊重多种文化,谨慎表达观点,多问多听,以及尊重他人都是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准则,也是一个有效的礼貌原则。

只有遵守这些原则,人们才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成功。

静默语_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策略及其文化依附性

静默语_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策略及其文化依附性

( 三) 静默语作为不施威胁面子的策略
际活动中希望自己的行为不受干涉、自己的自由不被侵
在人们的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 由于文化和习俗的
犯。不实施面子威胁行为是最礼貌的策略 ( 何兆熊, 差异, 交流过程出现分歧是在所难免的, 有时候处理不当
2000) 。而不实施面子威胁行为的方式就是沉默( Thomas, 的分歧还会导致双方伤面子, 阻碍交流的继续。然而, 如
所采取的一种维护方式。
“启示功能”, Mary 向 Peter 表明, 她不想回答有 关个 人隐
交谈者的一方保持沉默也有他可能期待正确答案的 私的问题。以上的例证再次说明, 适度的保持沉默是处理
倾向。有时候由于他们交谈过于仓促或者没有听懂对方 跨文化交际中礼貌原则的积极有效策略。
的谈话, 保持沉默不失为他们既能保全面子又能得到对
魂阵”。因为西方人不知道这种沉默到底意味着什么, 是 Brown begs his Chinese graduate students.
拒绝? 是默认? 还是犹豫不决呢“? 沉默”已使谈判陷入僵
No response.
局, 而他们又总想尽快打破僵局( break the ice) 达 到谈 判
“Then raise your hands if you disagree ! ”
[摘 要] 静默语作为非言语交流手段中的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 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人们交际
活动中的一种不礼貌的交际行为。然而, 随着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开展, 言语和
非言语交流手段成为人们在这一特殊交际环境中并用的交流方式。但把静默语作为一种礼貌的交
际方式却没有引起学者的广泛重视。从分析礼貌与静默语的关系为切入点, 具体讨论静默语作为

跨文化语境下礼貌用语比较思考

跨文化语境下礼貌用语比较思考

非洲礼貌用语与中西方差异
02 非洲文化强调团结和互助,不强调个人权利和谦虚。
非洲礼貌用语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03
有助于建立亲密和信任的关系,但也可能导致误解和
文化冲突。
03
跨文化语境下礼貌用语的冲突 与融合
礼貌用语冲突的产生原因
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貌用语存在差异,可能导致 误解和冲突。
语言障碍
重要性
礼貌用语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组 成部分,它能够维护和促进人际关系 ,增强社会凝聚力,同时也能体现一 个人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
跨文化语境下的礼貌用语差异
语言习惯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不同,导致礼貌用语的使用方式 和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例如,某些文化中,人们可能更倾 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而在其他文化中,人们可 能更倾向于使用委婉和含蓄的表达方式。
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礼貌用语的学习和比较,可以增强 个人的语言交际能力,提高在跨文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 沟通能力。
推动跨文化教育发展
对跨文化语境下的礼貌用语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跨文化 教育的发展,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 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02
不同文化中的礼貌用语比较
跨文化语境下礼貌用语比较 思考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跨文化语境下的礼貌用语概述 • 不同文化中的礼貌用语比较 • 跨文化语境下礼貌用语的冲突
与融合 • 跨文化语境下礼貌用语的未来
发展
01
跨文化语境下的礼貌用语概述
礼貌用语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礼貌用语是指在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 下,用于表达尊重、谦虚、感激等情 感和态度的语言形式。

跨文化交流中的文明礼仪使用技巧与策略

跨文化交流中的文明礼仪使用技巧与策略

跨文化交流中的文明礼仪使用技巧与策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常见。

在这种趋势下,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礼仪成为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明礼仪使用技巧与策略,帮助读者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环境。

一、了解目标文化的礼仪规范成功的跨文化交流起点是了解目标文化的礼仪规范。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交流方式、行为习惯和社交礼仪都有自己独特的要求。

因此,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之前,我们需要做足够的功课,了解他们的礼仪规范。

例如,在中国,传统的礼貌是尊重长辈和上司,以及避免直接拒绝别人的请求。

而在西方国家,个人隐私和独立性受到重视,人们更注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

二、尊重差异并保持开放心态在跨文化交流中,必须尊重差异并保持开放心态。

意识到不同文化对于相同行为的解读可能存在差异,是避免误解和冲突的重要一步。

我们需要理解并接受不同观念、信仰和价值观,并对它们保持尊重。

在与他人交往时,不应将自己的文化观念强加于对方,而是要积极倾听并试图理解对方的视角。

三、注意非语言沟通在跨文化交流中,非语言沟通同样重要。

人们的姿态、面部表情、目光接触和肢体语言等都能传递信息,并产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含义。

因此,在与跨文化环境中的人交往时,我们应该学会观察和理解他们的非语言信号。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非语言表达,尽可能做到言行一致,以避免交流误解。

四、适应各个场景的礼仪要求不同场景下的礼仪要求也有差异。

在商务交流中,正式、保守和尊重机构和个人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在社交聚会中,要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和文化习惯,避免过度亲密或失礼的行为。

在正式场合,如公共集会或庆典,对于礼仪仪式要有一定的了解,以避免尴尬或冒犯他人。

五、实践文化交融与学习最后,通过实践文化交融与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环境中的礼仪规范。

亲身经历和体验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他人的文化,并且逐渐融入其中。

我们可以参加跨文化交流活动、交流学习经验、与不同背景的人建立友谊,以提高自己的文化敏感性和适应能力。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礼貌策略及其语用理据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礼貌策略及其语用理据

文化背景 以及 自然环境等 因素 的影 响 , 因此造成 了不 同的语
言和文化 。
任何社会活动的重要核心 。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 , 人在进行
交际活动的过程 中分别 有得体 、 慷慨、 赞誉 、 谦 虚 以及 赞 同、
同情等几种表现 , 提倡 注重 自身 、 尊重他人 、 努 力维护和谐人 际关系 的观念 。事实上 , 在实 际 的跨 文化交 流过 程 中, 这些
研究 。

“ 利” , 该策略 的要求就是交 际行 为 的恰 当和得体 , 既指 语言
行为中要将利益 中心偏向对方 , 又指交际者应掌握好 彼此 的 文化背景 , 使用多种手 段参与 到不 同文化 的交 际活动 中去 ,
以 共 同 创 造 利 益 。互 让 原 则 是 指 交 际 双 方 的态 度 一 定 要 保
的 实 践 活 动 归 为 人类 的认 知 活 动 , 在 进 行 文 化 交 际 和 交 流 的
在跨文化交际时 , 礼 貌 的交 流用语 是促进 文化 、 贸 易进一 步
发展 的重要措施 。随着各 民族之 间的文化 开放 和多样 性 的文化交流不断增加 , 人们 在相互 交流 中互相 借鉴 、 互相 影 响, 各 国的文化也 正在走 向世界 , 因此 , 世 界文 化也呈现 出多

世 界 文 化 的 多元 性 与 跨 文 化 原 则 分 析
持互相宽容 、 忍让 和理 解 的心 态 , 这 不仅仅 是尊 重他人 的体
现, 更是全球人 民应拥 有 的品德 。正 如上述 所说 , 民族 是多 样性 、 语言是 多元化 的 , 要保 证文化 的多元 发展 同时促 进不 同文化问的沟通和理解顺 利进行 , 在 跨文化 交 际的过 程 中,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语言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语言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语言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语言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体现了个体的教养与修养,更能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互动。

以下是关于跨文化交际中礼貌语言的一些重要方面。

首先,关于问候礼节。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问候仪式的方式和方式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常见的问候方式是握手、微笑和说“你好”。

而在亚洲文化中,例如在中国和日本,人们经常以鞠躬的方式来问候。

其次,对待礼貌称谓的问题。

不同的文化对待礼貌称谓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例如,在中国,通常称呼年长的人或上级为“先生”、“女士”、“阿姨”或“叔叔”,而在西方国家,更常见的称呼方式可能是“先生”、“夫人”或者直接使用对方的名字。

除了称呼方式,对待食物和饮食习俗的尊重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方面。

例如,在穆斯林社会中,食物的准备和摆放、吃饭的手势和先后顺序等都需要特别注意。

同样,在印度,部分地区的人们是素食主义者,因此在与他们交往时,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饮食习惯。

此外,在跨文化交际中,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些社交习俗可能会因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

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较为注重个体空间,常常保持一定的距离。

而在亚洲国家,人们更习惯于较为亲密的接触和沟通。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并尽量适应对方的习惯。

最后,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习俗和禁忌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语言的重要方面。

了解对方社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宗教信仰和道德规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对方进行沟通和交往。

避免触犯对方的文化禁忌,不仅可以更好地维护双方的关系,还能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总之,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语言是促进理解和谐的重要手段。

通过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问候礼节、称呼方式、食物和饮食习俗、个人空间和避免触犯文化禁忌等方面的注意,我们可以有效地跨越文化壁垒,并与不同文化的人们建立起互信和友谊。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这些礼貌语言的重要性,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交流与融合。

跨文化交际技巧和礼仪知识

跨文化交际技巧和礼仪知识

跨文化交际技巧和礼仪知识在当今的全球化世界中,跨文化交流越来越普遍。

人们不仅要理解其他语言和文化,还需要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和礼仪知识,以确保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现得得体、尊重和友好。

以下是一些有关跨文化交际技巧和礼仪知识的建议,以帮助您成功地应对跨文化交流。

尊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意味着不同个体和团体之间的交流,这些个体或团体可能有着不同的文化习惯、价值观和信仰。

在跨文化交流中,尊重和欣赏文化差异至关重要。

无论您在哪里、与谁交流,始终要保持开放、好奇和尊重的态度,尝试理解和接受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避免文化冲突除了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外,避免文化冲突也非常重要。

在跨文化交流中,您需要避免言语或行为,可能会触犯其他文化的规范或价值观。

例如在西方国家,当您与某人交谈时,通常会保持直视地看着对方的眼睛,因为这被认为是一种表现诚实和自信的姿态。

而在日本或其他亚洲国家,直视他人眼神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您应该遵循当地文化的惯例,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或误解。

了解礼仪和文化传统在跨文化交流中,掌握当地礼仪和文化传统是非常重要的。

向某人道谢、问候或打招呼的方式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完全不同。

在一些文化中,握手、拥抱或在脸颊轻轻地亲吻对方也被认为是正常的。

而在一些文化中,这些行为可能被认为是不礼貌的或者是超越了某些边界。

还有些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餐桌礼仪和交际规则。

在日本,当你享用美食时,要确保别吃完所有的食品,后面留一点也被认为是一种礼貌的交际方式。

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确保您知道当地的礼仪和文化传统,并在交流中尊重它们,这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关系并避免误解。

学习其他语言学习其他语言是跨文化交际中关键的一步。

即使您不会说当地人的语言,学习一些常用语和基本单词也是非常有用的,因为这将让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表现得更得体和友好。

当您学习新语言时,不仅可以加深您对当地文化的理解,还可以使您更好地融入当地社区。

学习另一种语言并不容易,甚至可能会有一些挑战,但是它会带来长期的好处,不仅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还包括在您自己国家内的日常生活中。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策略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策略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策略研究在如今全球化的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变得越来越频繁。

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了解和运用适当的礼貌策略至关重要。

礼貌策略是指人们在交际中为了取得互相认同和尊重而使用的一系列技巧和方法。

不同文化在礼貌语言和行为上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习惯,因此了解并遵守对方文化的礼貌策略,可以有效减少误解、增进友谊、提升交际质量。

首先,对待对方文化的尊重是跨文化交际中礼貌策略的基础。

尊重对方文化并使之成为交流的出发点,可以打开心灵之门,使交流更加顺畅。

为了表达尊重,我们可以主动了解对方文化的习俗、礼仪和价值观。

例如,在与日本人交流时,我们可以避免直接说"不",而应该善于使用含蓄和委婉的方式表达意见。

在欧洲一些国家,为了表达尊重,我们应该在见面时与对方握手,注意保持适当的眼神接触。

其次,适当的称呼和用语是跨文化交际中礼貌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文化对待人的称呼和用语有着差异。

对待长辈和上级时,许多亚洲国家重视尊称和敬语,而西方国家更加注重直接和简短的称呼。

因此,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要注意使用对方习惯的称呼和用语,避免冒犯。

例如,对于年长的中国人,我们应该尊称为"先生"或"小姐",对于日本人,则可以使用敬语(如在姓名后加上"先生"或"女士")。

此外,在使用语言时,避免使用过于直接或带有贬义的词汇,以免引起误解和冲突。

在跨文化交际中,另一个重要的礼貌策略是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和隐私。

不同文化对待个人空间和隐私的看法和观念有所不同。

在与西方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私人领域,保持适当的距离。

而在一些亚洲国家,对于熟悉的人,可以保持更为亲密的身体接触。

此外,不随意触碰对方的隐私话题或敏感话题,包括个人财产、家庭问题等。

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和隐私,可以建立起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从而促进交际的顺利开展。

静默语的概念

静默语的概念

静默语的概念静默语是一种非语言交际形式,指的是通过非语言手段来传达信息、表达意思或进行沟通的方式。

它是人类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身体姿势、声音音调和音量等。

静默语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交际现象,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的人们都会使用非语言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意思。

在一些情境下,静默语比语言更加有效和准确地表达出人们的想法和情感。

例如,在观看一场音乐会时,观众通过鼓掌来表示欣赏和支持,通过点头或摇头来表示同意或不同意演奏者的表演,这些都是静默语的表现形式。

静默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跨文化性:静默语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方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通常都可以理解和表达静默语。

例如,笑容通常表示友好和喜悦的情感,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都普遍存在。

2.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静默语中最常见和重要的一种形式。

人类的面部表情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心理状态,例如笑容可以表示喜悦、皱眉可以表示疑惑或不满等。

3. 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指通过手势、动作和姿势来传达意思和信息的方式。

例如,拥抱在大部分文化中都表示亲密和友好的意思,挥手表示告别或打招呼等。

4. 眼神交流:眼神交流是一种直接而有效的静默语表达方式。

人们可以通过眼神的接触、注视时间的长短以及眼神的亮度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意思。

例如,通过眼神的交流,人们可以表达出爱慕、欣赏、警惕等情感。

5. 声音音调和音量:声音的音调和音量也可以被视为一种静默语的形式。

人们可以通过声音的高低、轻重来传递出信息的重要性、情感的程度等。

静默语在人类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弥补语言的不足,使人们能够更加准确和直观地理解和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情境,无法使用语言进行交流,例如会议中的示意动作、演讲者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等。

在跨文化交流中,静默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会受到语言障碍的限制,而静默语可被广泛理解。

然而,静默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跨文化视角下沉默的语用功能及文化内涵

跨文化视角下沉默的语用功能及文化内涵

跨文化视角下沉默的语用功能及文化内涵作者:祁佳来源:《知识文库》2017年第12期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下出发,首先对沉默语的共同语用功能进行了总结。

其次,以中美文化为例,指出沉默在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表现。

最后分析了其差异产生的原因。

通过该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层次的了解沉默,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提高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

一、引言沉默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虽然有着共同的表达形式,但是,处于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人们对沉默持有的态度和理解具有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失误。

为了保证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沟通的顺利,本篇论文总结了沉默的语用功能,深入的对比了中美在沉默语上的表现差异,分析了差异存在的原因。

二、沉默的内涵沉默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属于非言语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的一种方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来说,沉默泛指一切的非言语交际行为。

所谓非言语交际行为涉及对输出者或接收者来说具有潜在信息价值的一切非言语因素,包括面部表情、穿着打扮、身体的接触、手势、身势、眼神、和讲话人之间的距离等(李杰群 2002:271)。

从狭义上来说,它是指在讲话或交谈中不作出有声的表示,而作出无声的反应或停顿(毕继万 2001:46)。

本篇论文中主要从沉默的狭义方面进行讨论。

三、沉默的语用功能1.表露社会文化特征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行为一样,都可以通过某种交际方式来标识或体现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职业、地位和年龄。

比如:在东亚文化体系中,以中国文化为例。

年幼者在长辈面前应少言多听,而不应在年长者和地位高的人面前夸夸其谈。

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卑有序”和“讷于言,而敏于行”文化理念。

2.传达心理语言在交际过程中运用沉默语以表达交际者的心理活动过程。

例如当交际者在不了解跨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贸然问及一位美国女孩的年龄及婚姻状况时,对方在回答之前会出于尴尬和惊讶的沉默一会。

表现出了交际者此时紧张和惊讶的心理状态。

跨文化交际中礼貌用语初探

跨文化交际中礼貌用语初探

跨文化交际中礼貌用语初探跨文化交际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种交际方式,尤其是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国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

在跨文化交际中,礼貌用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涉及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及文化间的尊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礼貌用语的重要性、礼貌用语的种类以及礼貌用语的实际运用。

一、跨文化交际中礼貌用语的重要性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习惯和礼仪,礼貌用语也因此有所不同。

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对方文化礼仪和习惯非常重要,以免因不当的言行而引起对方的反感。

比如,日本人非常注重对称美,给对方礼物要包装得漂亮,右手递交,同时鞠躬礼节繁琐,而且对应该使用的礼仪用语也有严格的规定。

而在西方国家,礼仪比较简单,礼貌用语大体分为请和谢两种,但在各个国家中仍有其具体的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礼貌用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取得对方的信任:使用得当的礼貌用语可以让对方感到被尊重和受到关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2.避免误解:由于文化差异,有些表述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可能会被误解或产生歧义,而使用得当的礼貌用语可以减少这种误解。

3.表达自己的态度:礼貌用语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态度,比如感谢、道歉、祝福等等,使对方感到更受到关注和关怀。

二、礼貌用语的种类礼貌用语是跨文化交际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类别:1. 感谢类:包括谢谢、多谢、感谢等等。

表示感谢是跨文化交际中最常用的一种礼貌用语,也是表达关心和尊重的一种方式。

2. 道歉类:包括对不起、抱歉、打扰了等等。

当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发生了误会或不当行为时,使用适当的道歉类礼貌用语可以恢复对方对我们的信任。

3. 祝福类:包括祝福、祝贺、恭喜等等。

在节庆或重大场合,使用祝福类礼貌用语既可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也可以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关心和祝福。

4. 请示类:包括请问、不好意思打扰一下等等。

当我们需要询问对方某些事情时,使用请示类礼貌用语可以让对方感觉到更受到关注和尊重。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策略及其培训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策略及其培训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策略及其培训研究跨文化交际是当今社会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种交流方式。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作为交流的主要媒介,如何运用语言策略才能更有效地进行交际,是很多人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策略及其培训研究。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策略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策略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为了更有效地进行交际而使用的语言行为策略。

语言策略具有多种形式,可以是语言显性策略,也可以是非语言显性策略。

1.语言显性策略语言显性策略包括礼貌语、语用规则,以及跨文化调整等。

礼貌语是社交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貌语并不相同。

比如,在中文文化中,人们常使用“您好”、“请”等礼貌用语,而在英文文化中则常使用“hello”、“thank you”等。

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貌用语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不同文化背景下普遍存在着不同的语用规则,如何运用语用规则更好地进行交际也是语言策略的重要方面。

跨文化调整,则是指在跨文化交际时,运用不同的语言策略来应对不同的文化背景。

这需要交际者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以及灵活的语言运用能力。

比如,在与日本人交流时,交际者应注意到日本人注重礼节,因此在交流中应多使用礼貌用语,并遵守日本人的礼仪规范。

2.非语言显性策略非语言显性策略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声音语调等,这些因素都可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面部表情的含义也不尽相同。

比如,在中国,微笑通常是表达友好、欢迎的一种方式,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有可能表示讽刺、不满等负面情绪。

此外,肢体语言和声音语调也同样需要得到注意。

比如,在德语文化中,人们常常比较严谨和正式,因此在声音语调上,应尽量显得严谨、正式,否则可能会产生不好的交际效果。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策略培训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策略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策略运用能力,是各行各业人所关注的问题。

在此方面,教育和培训机构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就极为讲究。( 2) 表露社会文化特征的间歇行为( social 交际活动中, 希望自己的形象和个性得到保持、自己的言
[收稿日期] 2007- 09- 12 [作者简介] 林俊峰( 1982- ) , 男, 山西偏关人,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 128 ·
论思想和行动得到肯定和赞赏。消极面子是指人们在交
沉默施加言外影响。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指的沉默 则观, 面子维护观。但就本文讨论的静默语与礼貌策略在
与礼貌的关系将沉默定格为带有特定意图的沉默。
跨文化交际的关系而言, 考虑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社
静默语的交际功能大体上有三种:( 1) 交流中的停顿 会传统的交流者很难在社会规范和传统习惯方面达成一
和 讨论 及演讲 中的 间歇 行为( interactive silence) , 讲究 说 致, 所以我们只从面子观的角度去探讨二者的关系。面子
有 效 策 略 , 而 这 正 是 言 语 交 际 所 无 法 避 免 的( Jaworski, 人感情、思想和观点;对某种看法提出反对或同意的意见;
1997) 。广义上的静默语包括体态语 ( kinesics) , 体距学 表现思想作用, 包括体现缺乏思考或深思的过程。
( proxemics) 和副语言( paralanguage) 。狭义上我们根据它
跨文化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说某种语言的人与 “静默语”交际意向的识别与解读, 于是, 他采用简单有效
非本土语言者交流的过程。他们交流中的沉默现象实际 的 补救措 施将“冷场 ”的尴 尬气 氛敷 衍 过 去 。 同 时 , Mary
上就是他们不想因为自己憋足的交际语言能力而丢面子 “静默语”的交际功能也得到了实现。此处的静默语, 具有
( 一) 静默语与礼貌的关系
间。同时 Jenson( 1973) 认为静默语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
尽管人们一直认为静默语是言语交际中的次要交际 具有两面性, 即积极或者消极的交际效果。如它可以联结
方式, 但是它却在人们的交流中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和作 或分离交际双方的关系;表达敬仰、友善、认可或冷淡、敌
用。在社会交往中它被人们用作避免对质、窘迫和尴尬的 意和仇恨等情感倾向;表达理解对方、自我意识或掩饰个
( 三) 静默语作为不施威胁面子的策略
际活动中希望自己的行为不受干涉、自己的自由不被侵
在人们的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 由于文化和习俗的
犯。不实施面子威胁行为是最礼貌的策略 ( 何兆熊, 差异, 交流过程出现分歧是在所难免的, 有时候处理不当
2000) 。而不实施面子威胁行为的方式就是沉默( Thomas, 的分歧还会导致双方伤面子, 阻碍交流的继续。然而, 如
第 24 卷 第 11 期 2007 年 11 月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Vol.24 No.11 Nov 2007
静默语: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策略及其文化依附性
林俊峰
( 西南大学, 重庆 北碚 400715)
声处听惊雷 ”, 英语 中“语 言是 银, 沉 默是 金”等 名谚 都反 谨慎。“讷于言, 而敏于行”指的是应少说话, 多做事, 夸
映了不同文化的人对“静默语”交际功能的一致认可和高 夸其 谈的 人往 往被 视 为“ 说 大 话 ”,“ 无 诚 意 ”或“ 肤 浅 ”。
度重视。随着与世界各国交往的不断加深, 不同文化的交 ( 3)“沉默”的第三个语用特征表现为传达心理语言过程
话的“抑扬顿挫”是演讲与口才学的重要一课。话语中短 指的是社会成员在公共场合要求的自我形象。Brown and
暂的停顿往往可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其本身也预示话 Levinson 认为面子同样可以划分为积极的面子和消极的
题的转换或更为重要的信息。所以成功的演讲者对“顿” 面子。根据人们交际的不同目的积极面子就是指人们在

[摘 要] 静默语作为非言语交流手段中的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 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人们交际
活动中的一种不礼貌的交际行为。然而, 随着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开展, 言语和
非言语交流手段成为人们在这一特殊交际环境中并用的交流方式。但把静默语作为一种礼貌的交
际方式却没有引起学者的广泛重视。从分析礼貌与静默语的关系为切入点, 具体讨论静默语作为
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Mary:( silence)
( 二) 静默语作为维护积极的面子的策略
Peter: Well, you don' t have to tell me
交流者在交际的过程中通过维护自己积极的面子来
Peter 将 话轮转到 Mary, 但她并未接过话头而造成
谋求和谐的交际关系和既定的交际目标是他们理想的交 “冷 场”。因 为 Peter 的 提问 侵 犯 了 Mary 的 隐 私 权 , Mary
系进行分析, 进而剖析其文化依附性并推动跨文化交流 的沉默会使气氛很紧张, 且给主考官留下思维不够敏捷
的深入和发展。
的 印 象 。所 以 面 试 者 往 往 会 有 意 无 意 地 发 出“ 嗯 ”或“ 本 人
一 、静 默 语 作 为 跨 文 化 交 流 中 的 礼 貌 策 略 的 表 现
觉 得 ”,“ 众 所 周 知 ”等 过 渡 语 来 打 破 沉 默 并 争 取 思 考 的 时
于对方思考问题, 遇到棘手的问题就更要保持沉默。所谓 己的面子和继续他们的交谈。这种现象在课堂交流中更
“三思而后行”, 即要冷静地思考。然而, 有时东方人故意 为明显。看下面的例子:
采取这种保持沉默的方式给西方谈判对手留下一个“迷
3)“Raise your hands if you agree! ”Dr. William N.
喜欢保持沉默。以至于美方代表误认为中方代表缺乏热 的请求或表明自己的态度是跨文化交际中最不可取的表
情, 怀疑他们对谈判项目不感兴趣, 甚至抱怨中方代表为 达方式。( 陈治安, 2005:106) .相反, 明智的交谈者往往采
什么沉默不语老是只坐在那儿呢 (“Why are they just sit- 用迂回的方式而不是公开直白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在来
与 沉 默 有 密 切 关 系 的 礼 貌 策 略 , Fraser( 1990) 通 过
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 临时性或经 大量的观察和分析日常交流中礼貌用语现象把人们对礼
常性的回避交谈中的冷场现象; 躲避某种言语行为; 通过 貌的观点概括为四类: 社会规范观, 会话合约观, 会话准
their hands, or break the silent vigil they' ve kept since pri- 云:“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善者不
操母语的人的交谈, 有的时候他们会借助沉默来掩饰自 听到了 Peter 的问话, 但不愿回答或正在思考如何应答。
己的二语障碍带来的焦虑。这种情况在交流比较频繁的 显 然 , 信 息 意 向 1) 对 Peter 而 言 没 有 任 何 交 际 价 值 和 意
社区和课堂讨论中尤其比较常见。比如亚洲的日本学生 图。因此, Peter 结合当时的语境以及储存在大脑中的知
“静默语 ”属广 义语 言学 范畴 , 其本 质是 一 种 非 言 语 cultural silence) , 不同社会文化团体的成员对沉默的态
符号。静默语可以独立于语言行为而存在, 但它在语言交 度是不 同的 。如中 国是礼 仪之 邦, 历 来重 视“礼 貌准 则”
际过程中确实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交际现象。汉语中“于无 ( Leech 1983) , 追求的是宁静以致远, 对语言的态度较为
流和碰撞逐渐提高了人们的相互理解的程度, 静默语作 中 的 间 歇 行 为( psycholinguistic silences) , 用 以 反 应 交 际
为人们在跨文化交流中避免误解的礼貌策略受到了人们 者的心理活动过程。比如面试时回答主考官的提问, 通常
的重视。本文就静默语和礼貌策略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关 面试者允许有思考的时间, 但是长时间 ( 如超过 10 秒)
的目的。东方代表正是靠着这种文化的差异及西方人积
Still nothing.
极图快的性格, 迫使他们在商务谈判中做出让步。
“How about raising your hands if you’re awake?”
· 129 ·
Some glance about awkwardly, but none dare raise 门。”可见, 言辞实在是受人鄙视和怀疑。《道德经》中老子
魂阵”。因为西方人不知道这种沉默到底意味着什么, 是 Brown begs his Chinese graduate students.
拒绝? 是默认? 还是犹豫不决呢“? 沉默”已使谈判陷入僵
No response.
局, 而他们又总想尽快打破僵局( break the ice) 达 到谈 判
“Then raise your hands if you disagree ! ”
和 Levinson 认 为“沉 默”之 所以 是最礼 貌的 策略 , 是因 为 因为亚洲人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与他们迥然不同。例如
它不实施面子威胁行为, 即不威胁听话者的积极面子也 下面这则对话:
不威胁听话者的消极面子。由此可见静默语与礼貌二者
Peter: How much do you earn at this new place?
ting there?”) ?相 反, 中 方代 表也 常常 对 美 国 人 的 大 声 说 自不同的国家的人之间的交流中, 有时候需要其中的一
话而恼火, 有时误认为对方生气发火了。以中国为代表的 方表态, 面对自己没有把握的问题, 来自亚洲的人由于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