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ath疗法痉挛期康复训练—子项目

合集下载

康复知识系列四:Bobath康复训练手法(痉挛期)

康复知识系列四:Bobath康复训练手法(痉挛期)

康复知识系列四:Bobath康复训练⼿法(痉挛期)紧接着上期软瘫期的康复训练⼿法介绍,本节主要介绍脑卒中患者痉挛期的Bobath训练⽅法。

此期的训练⽬的:⼀是抑制痉挛,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是促进正常运动和正常运动模式的出现;三是强化对肢体控制能⼒的训练。

1.通过对关键点的控制,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和肌张⼒,关键点的控制是治疗师通过在患者⾝体上特定部位的操作来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和肌张⼒,诱发和促通正常的姿势和⾃发运动。

关键点包括:中⼼关键点,如头部、躯⼲;近端关键点,如上肢的肩峰、下肢的髂前上棘;远端关键点,如上肢的拇指、下肢的拇趾。

(1)头部关键点的控制①头部的屈曲(前屈)②头部的伸展③头部回旋(2)躯⼲关键点的控制:躯⼲伸展,抑制全⾝屈曲模式;躯⼲屈曲,抑制全⾝伸展模式;躯⼲旋转可以破坏全⾝性屈曲、伸展模式。

偏瘫患者常⽤以下⽅法控制躯⼲的肌张⼒。

①患者取坐位,治疗师在患者⾝后,双⼿放在胸⾻柄的中下段,带动患者作出“∞”型柔和的弧形运动。

重复数次,环节躯⼲肌张⼒。

②治疗师⼀⼿放在胸⾻柄向下挤压,使患者塌胸,另⼀⼿放在背部向前上⽅推,是患者挺胸,重复数次,可降低躯⼲的肌张⼒。

(3)肩胛带及上肢关键点的调节①肩胛带前伸②肩胛带后缩③肩关节外旋④上肢⽔平外展⑤上肢的对⾓线伸展⑥拇指外展(4)⾻盆带及下肢关键点的控制①⾻盆带前倾②⾻盆后倾③下肢屈曲④下肢伸展位上外旋⑤脚趾背屈2.通过反射性抑制模式(RIP)抑制异常的运动和异常的运动模式针对偏瘫患者常见的痉挛模式么可以采⽤以下⽅式治疗。

(1)躯⼲抗痉挛模式:患者取健侧卧位,治疗师位于患者⾝后,⼀⼿扶住其肩部,另⼀⼿扶住其髋部,两⼿做相反⽅向的缓慢牵拉,在最⼤牵拉范围内停留数秒,可以缓解躯⼲肌的痉挛。

(2)上下肢抗痉挛的模式:患者上肢处于肩关节外展外旋,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伸展,⼿指伸展,拇指外展,可对抗上肢的屈肌痉挛;患者侧下肢处于髋关节轻度屈曲、内收、内旋,膝关节轻度屈曲,踝关节背屈外翻,可对抗下肢的伸肌痉挛模式。

Bobath疗法在痉挛型四肢瘫患儿中的应用

Bobath疗法在痉挛型四肢瘫患儿中的应用

Bobath疗法在痉挛型四肢瘫患儿中的应用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康复中心梁晓雅Bobath疗法是通过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肌张力及运动模式,易化各种正常的姿势反射、平衡反应,以建立和强化正常的姿势和运动。

训练中强调按照正常的运动发育顺序进行训练(如:抬头—翻身—爬—坐—跪—站—行走)。

痉挛型四肢瘫的患儿存在的主要问题:患儿缺少自发的躯干活动,脊柱后弯,头部前屈的静止姿势,坐位时不能自己调整姿势,体重不落在坐骨结节上而在腰椎下部,骨盆呈后倾固定,故躯干呈前倾,不能充分屈曲髋关节,踝关节跖屈。

应抑制的运动模式:1.全身性屈曲、内收。

2.颈部、躯干前屈3.双侧肩胛带前突、上提。

4.上肢内收、内旋,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5.躯干侧屈。

6.踝关节跖屈。

应该促通的模式:1.坐位、抬头、头向两侧转动,头部的控制能力。

2.躯干抗重力伸展。

3.髋关节正常屈曲和外展、外旋的复合动作。

4.双上肢外展、伸展,支撑体重。

5.腕关节背伸和抓握动作6.躯干旋转和颈部、躯干肌群对身体中心转移的反馈。

7.为辅助坐位平衡,双足底着地,支撑体重。

训练的方法:1.把患儿放在长凳上,治疗师在其后方,从患儿双肩的前面用双手固定患儿的骨盆,并从后面抵住其背部,将肩胛骨固定在内收位,双下肢于外展。

在让患儿从坐位向后仰呈卧位,治疗师继续控制肩胛骨,然后双手绕到患儿的腰部,尽量使其脊柱伸展,并做小范围的旋转,扩大躯干的活动度。

2.当治疗师感到患儿躯干的活动度增加和上肢屈曲、内收抵抗减少时,再让患儿上半身慢慢坐起,由骨结节支持体重,在脊柱充分伸展的情况下,呈坐位姿势,并进一步做脊柱伸展、躯干前倾的练习,与躯干的活动相配合,抑制患儿两上肢屈曲、内收模式,让其双上肢上举的同时肘关节伸展。

在这种情况下,躯干双侧胸大肌都得到充分的牵拉,躯干腹侧的痉挛受到抑制;双侧肩胛带的后伸及上肢的伸展、外旋都较容易完成,反复进行这种训练是重要而且有效的方法。

3.继续训练的要点是治疗师的双手移到患儿双侧的肘关节,使患儿的双上肢向后保持在伸展位,一边施加小范围的躯干旋转,一边使后倾的骨盆呈垂直位。

Bobath疗法-康复治疗学

Bobath疗法-康复治疗学
运动模式的关节运动 进行各种运动控制训练,逐步过度到日常生活动作的训

Bobath的技术目的
减少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症状 增加患侧肢体或躯干及健、患两侧正常的
协调运动模式 促进患侧躯干和肢体进行功能活动,减少
代偿及适应性辅助工具或设备的使用
Bobath治疗技术
一、控制关键点手法
定 义:该手法指治疗师用手法控制患
Bobath 方法的原理,主要通过反射性抑制异常姿 势和运动,促进正确的运动感觉和运动模式,有 以抑制、促通手技,关键点的控制,刺激本体感 受器和体表感受器手技(以叩技为主) 等为重点。
Bobath的主要治疗原则 1.评价与治疗相结合 2.治疗中应避免采用可能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患侧肌张力或
异常反应的活动 3.治疗应以建立正常的姿势与运动模式为目
作用与手法
2、抑制痉挛
导致痉挛发生和发展的因素很多, 抑制痉挛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举例)。
作用与手法
3、阻止(或破坏)异常运动模式
在正常运动模式出现前必须对异常 运动模式进行抑制。具体方法根据患 者情况随时设计。
作用与手法
4、自主抑制训练
患者通过学习并掌握一些动作要 领,用以达到抑制联合反应、痉挛等 障碍的目的。
国内外资料证实,应用Bobath 技术早期康复锻炼疗效显 著。丹麦J rgensen 等对119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治 疗同时以obath技术康复,6 个月后除死亡250例外,95% 的病人功能恢复,80%的病人ADL 在发病第6 周达最好程 度。国内机构亦证实早期康复疗效显著
模式相结合用以降低肌张力和阻断异 常运动模式的治疗技术。 抑制技术包括静止性抑制手法(反射 抑制性姿势)和动态手法(反射抑制 运动模式)。

Bobath疗法

Bobath疗法
7.治疗师坐于患儿后方,使其双上肢 后伸扶在凳上,上肢伸展支撑体位,提 高上肢支撑伸展能力,辅助双侧肩胛带, 控制屈肌痉挛。
痉挛型四肢瘫
8.治疗师手移至患儿肘关节,防止肘关 节屈曲,并使手指伸展,手掌支撑。
9.治疗师一手固定患儿姿势并转到其 侧方。
10.患儿骨盆保持垂直位,髋关节屈曲、 外展,内收肌群痉挛缓解,治疗师一手 使双下肢外展,双足着地,脊柱上肢保 持伸展位。
手足徐动型
具体方法 1.治疗师站在患儿后方,双手固定腹部、 骨盆,双上肢固定肩胛带,控制后伸, 用胸部固定头后部,控制躯干过伸展。 2、治疗师坐在长凳上,患儿躯干稍向 后倾,固定骨盆同时强迫头部前屈,抑 制胸、腰过伸展,调整上半身的姿势对 称。
手足徐动型
3.躯干侧弯的患儿,治疗师一手将弯曲 侧骨盆下压,一手固定双上肢,使内收, 并向对侧旋转,牵拉弯曲侧躯干,破坏 全身性伸展模式。 4.根据患儿反应,可作双侧旋转,改 善躯干活动度。
结果
利于脊柱伸展,头部调整,抗重力肌的 发育。
屈肌张力增高
[异常姿势] 全身屈曲、内收,头前屈, 躯干屈曲,肩前突,肘屈曲。
矫正姿势
[抱法]母一手放双腿之间,另一手从 一侧腋下通过,固定另一侧肩关节,利 用双手与母亲躯干形成合力,矫正全身 屈曲模式,髋、膝关节均呈伸展、外展 姿势。
矫正姿势
[俯卧位] 胸部下方垫楔形垫或枕头, 使屈曲的躯干呈伸展位,髋、膝关节呈 伸展位,踝关节背屈,上肢伸展。
抑制方法
抑制方法
患儿脊柱充分伸展后,治疗师移到其头 上方,使其同时关节支撑抬高头部,使 脊柱充分伸展,促进抗重力肌发育。
可一侧肘支撑,一侧上肢向上伸展,治 疗师轻轻上下抖动向上伸展的上肢,两 侧交替进行。

Bobath球在改善痉挛型脑瘫儿童运动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Bobath球在改善痉挛型脑瘫儿童运动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2 02: 53. 0 5
前晃动巴氏球 , 让患儿伸手去触 摸较低 的凳子或地 面 , 发患 儿 诱 出现保护性 伸张反射 , 或者 治疗师予其 缓慢俯 冲动作 , 促进 患儿
抬头。
2 3 促进 脊柱伸展 .
将患儿俯卧于 巴氏球上 , 使其 下肢伸直 、 外
展、 外旋 , 治疗师在患儿身后用腹部抵住患儿双足 , 两手 问断在其 臀部加压 , 刺激脊柱伸肌紧张。
注 意 保 护好 患儿 。 33 立 位 扶 持 站 立 平 衡 . 患 儿 立 位 , 手 及 胸 腹 部 支 撑 于 大 球 双 上 , 获 得 充 分 紧 张 度 后 , 疗 师 在 其 身 后 保 护 并 慢 慢 向前 推 开 在 治 巴 氏球 , 患 儿 离 球 站 立 。 使
予帮助 。

【 收稿 日期 】 21 0 一 8 00— 1 O
12 — 7
B bt 在 改 善 痉 挛 型 脑 瘫 儿 童 运 动 功 能 障 碍 中 的 作 用 oa h球
张 效 玮
广 州医学院从化 学院康复 医学教研 室( 东 从化 5 0 2 ) 广 195
【 摘要 】 痉挛型脑瘫是脑瘫 中最常见的一种 , 其运动功 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运动发 育滞后 、 异常姿 势、 腱反 射亢进 、 肌张力增 高等方
中 外 医 学 研 究
21 0 0年 4月 第 8卷
第 7期
C I E E A D F R IN ME IA E E R H H N S N O EG D C LR S A C
倚 j
矿 .薯 ≯
- ≯ 叠 曩 曩m - | ≯ ≥一| ≮
≯ ≯ | | 譬 ≥ . t|一 曩 ≯|l j
理是利用反射性抑制肢位来抑 制异常姿 势和运动 , 促进正确运动

Bobath疗法

Bobath疗法
❖ 是由于颈部肌肉和关节 的本体感受器受刺激而 引起的影响人的肌张力 及肢体姿势。
❖ 颈部扭转 面向侧上肢 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对 侧屈肌张力
精选课件ppt
18
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TNR
❖ 由于颈部的肌肉受到牵 拉所引起的本体感受性 反射
❖ 颈屈曲—上肢屈肌张力 增高,下肢伸肌张力增 高
❖ 颈伸展—上肢伸肌张力
❖ 特征:下肢伸肌张力增
高,踝关节跖屈,可引精选课件ppt
21
起膝反张。
5.交互性伸肌反射
❖ 患者仰卧,头中立,双下肢伸展,刺激一侧 足底,对侧下肢先屈曲后伸展。
❖ 应用:患者偏瘫侧下肢痉挛严重时可刺激健 侧足底使患肢屈曲来缓解痉挛。
精选课件ppt
22
(二)关键点的控制
精选课件ppt
23
精选课件ppt
48
精选课件ppt
49
新获得偏瘫侧肢体和躯干的正常运动模式是 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目标。
❖ 宗旨:使脑卒中患者重获正常的运动模式。
❖ 论点:使肌张力正常化,抑制异常的原始反
射。
精选课件ppt
4
❖ 2、训练方法
❖ 通过关键点的控制、反射性抑制模式、良肢 位的摆放等抑制患者肢体痉挛,痉挛缓解之 后。通过反射、体位平衡诱发其平衡反应, 再让患者进行主动的、小范围的、不引起联 合反应和异常运动模式的关节运动,进行各 种运动控制训练,逐步过渡到日常生活动作 的训练。
范围内。 ❖ 2.控住训练 ❖ (八)辅助器具
精选课件ppt
39
(九)患侧肢体的负重
精选课件ppt
40
患侧下肢的负重训练
精选课件ppt
41
偏瘫患者的训练目标和计划

Bobath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子项目课件

Bobath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子项目课件
常见的临床表现: (6)交互反复运动障碍:肌收缩和松弛的不
及时; (7)时间测定异常; (8)肌张力低下; (9)重量感觉障碍; (10)写字障碍,误写。
Bobath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子
12
项目
1、协调障碍
共济失调常见于小脑半球或其与对侧额叶皮质 间联系的损害(病变偶然在额叶内)
18
பைடு நூலகம்
项目
①单块肌肉协调性训练
要求患者把注意力集中到所训练的部位及 肌肉上。
治疗师给病人做被动运动时让患者去想象 这一运动过程,体会肌肉运动的感觉。同 时,治疗师配合声音刺激,喊:“用力, 再用力一点!”。
Bobath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子
19
项目
①单块肌肉协调性训练
当训练的肌肉能做有力的动作,并且能控 制运动时,治疗师应逐渐减少协助,直至 患者能进行正确的抗重力收缩。
16
项目
(2)训练方法
训练的基础是利用残存部分的感觉系统以 及利用视觉、听觉和触觉来管理随意运动;
训练的本质在于集中注意力,进行反复正 确的练习。
Bobath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子
17
项目
(2)训练方法
①单块肌肉协调性训练 ※②多块肌肉协调性训练 ※ ③具体练习项目
Bobath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子
Bobath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 患者的康复治疗—子项目3
主讲:马金
Bobath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子
1
项目
能力目标
1、能对恢复期的患者进行耐力训练 2、能对恢复期的患者进行协调性训练 3、能对恢复期患者进行改善步态的训练
Bobath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子

Bobath技术在痉挛型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Bobath技术在痉挛型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Bobath技术在痉挛型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王之庆;杨延平;任晓惠【摘要】@@ 脑性瘫痪,是指小儿从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常伴有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等.是小儿致残的主要疾患之一,严重影响了小儿的生长发育、生活自理和接受再教育的能力.我们采用Bobath技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52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40)006【总页数】2页(P751-752)【关键词】脑性瘫痪/治疗;Bobath技术【作者】王之庆;杨延平;任晓惠【作者单位】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校区,西安710613;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校区,西安710613;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9脑性瘫痪,是指小儿从出生前至出生后 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常伴有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等。

是小儿致残的主要疾患之一,严重影响了小儿的生长发育、生活自理和接受再教育的能力。

我们采用 Bobath技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52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5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其中男28例,女 24例,年龄 1~ 12岁,平均 7.6岁。

本组病例均符合 2004年昆明全国小儿脑瘫研讨会制定的脑瘫痉挛型的诊断条件,其中合并智力低下者 46例、语言障碍 8例、其它合并症 6例。

患儿入住本院前均在外院进行过临床治疗。

2 方法①控制关键点:Bobath把患儿身上一些特定的部位称为关键点,治疗师在患儿身上特定部位进行调节,纠正或减轻患儿的异常姿势,促进正常姿势和运动模式的发生。

患儿的主要关键点有:头部、肩部、肘关节、腕关节、躯干、骨盆、髋关节、膝关节、足踝关节。

②头部控制训练:头部的控制运动是运动发育中最早完成的运动,不能控制头部是难以完成其他运动的。

脑卒中康复Bobath疗法

脑卒中康复Bobath疗法

脑卒中康复Bobath疗法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您将能:1. 通过识记bobath疗法的治疗原则,对bobath疗法有大概的了解2. 复述常用治疗技术有哪几种3. 以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为例,掌握bobath疗法的应用4. 掌握弛缓期、痉挛期和相对恢复期的特点,为各期患者制定训练计划一、治疗原则导读Bobath技术是最早用于脑瘫和其他神经瘫痪康复的技术。

主要提出按婴幼儿运动发育规律进行训练,其主要治疗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强调患者学习运动的感觉(二)强调患者学习基本姿势与基本的运动模式(三)按照运动的发育顺序制定训练计划(四)将患者作为整体进行治疗二、常用治疗技术(一)反射抑制性模式常用治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射抑制性模式是专门针对抑制异常运动和异常的姿势反射而设计的一些运动模式。

异常运动主要包括痉挛模式动作、异常的姿势反射活动和联合反应等。

仔细分析RIP可以发现,他们几乎与偏瘫患者的痉挛模式完全相反。

偏瘫患者常见的痉挛模式是上肢屈肌亢进,下肢伸肌亢进。

针对常见的痉挛模式,偏瘫患者的RIP方法如下:1.躯干抗痉挛模式由于患侧躯干背阔肌、肩关节下降肌的痉挛和患侧躯干的感觉丧失常常导致患侧的躯干短缩,牵拉躯干患侧屈肌将缓解异常的肌张力而矫正患者的姿势。

因此躯干的抗痉挛模式应是牵拉患侧躯干使之伸展。

其方法是患者健侧卧位,治疗师站立于患者身后,一只手扶住其肩部,另一只手扶住髋部,双手做相反方向的牵拉动作,在最大的牵拉范围内停留数秒,便可缓解患侧躯干肌的痉挛。

2.上下肢的抗痉挛模式根据偏瘫患者常见的异常痉挛模式,如上肢屈曲痉挛占优势、下肢伸肌痉挛占优势的特点,上下肢的抗痉挛模式如下:(1)使患侧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伸肘,前臂旋后,伸腕或指、拇指外展的位置,可对抗上肢的屈曲痉挛模式。

(2)使患侧下肢轻度屈髋、屈膝,内收、内旋下肢,背屈踝、趾,可对抗下肢的伸肌痉挛模式。

3.肩的抗痉挛模式由于菱形肌、斜方肌尤其是背阔肌、肩胛周围肌肉的痉挛,将导致肩胛带出现后撤、下沉等。

bobath

bobath

Bobath又称易化技术。

易化是处于阈下兴奋状态的神经元(A)只表现为兴奋性的增高并不发生兴奋,但对其他处于阈下兴奋的神经元(B)的传入冲动比较敏感,A、B单独存在时并不能引起兴奋,但当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综合时,就能使A、B易于达到兴奋阈而产生兴奋的现象。

常用的易化技术有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本体感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f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和Rood技术。

治疗原则:强调患者学习运动的感觉,强调患者学习基本姿势与基本的运动模式,按照运动的发育顺序制定训练计划,运动发育顺序,将患者作为整体进行治疗常用治疗技术一)反射抑制性模式(RIP)异常运动:痉挛式动作、异常的姿势反射活动、联合反应。

偏瘫性痉挛模式: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相关反应)是指用力使身体的一部分肌肉收缩时,可以诱发其它部位的肌肉收缩。

联合反应的害处:偏瘫姿态强化→挛缩,妨碍运动恢复。

固定模式→使功能活动更加困难(穿衣、洗手、穿鞋等),不能保持平衡。

检测方法:让患者做感到困难的功能活动。

健手用力握一件物体-观察患侧肢体情况,打哈欠,咳嗽或喷嚏时观察。

紧张情况-遇到陌生人,言语障碍,语言困难,平衡差,害怕摔倒等。

治疗时应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当集中训练行走→上肢和手的情况就变得更坏。

专心致力于上肢和手的活动时→下肢痉挛加重。

集中语言改善时→上、下肢痉挛加重二)促进正常姿势反射:翻正反射、平衡反射三)床上良好体位保持和体位转换:健侧卧位(右侧偏瘫)、患侧卧位(健侧在上)仰卧位,枕头置于患侧臀部和肩胛下面,保持整个患侧向前及上下肢的正确体位。

头转向患侧患者仰卧时,韩侧上肢的变换体位。

该体位可在白天短时间应用错误体位!!(可强化痉挛模式)四)关键点的控制:中心控制点、今端控制点、远端控制点五)推-拉技巧:压迫性轻推、轻微牵拉六)拍打、七)肢体置放和控制、八)辅助器具、九)患侧肢体的负重临床评价直接观察、病史、患者的适当着装、肌张力、关节活动度、肌力评价、记录评价修订的Ashworth痉挛评定级:0级无肌张力的增加1肌张力轻微增加,进行PROM检查时,在ROM之末(即在肌肉接近最长位置时)出现突然卡住,然后释放或出现最小的阻力。

简单了解Bobath治疗技术

简单了解Bobath治疗技术

简单了解Bobath治疗技术Bobath治疗技术主要采用抑制异常姿势,促进正常姿势的发育和恢复的方法治疗中枢神经损伤的患者,包括偏瘫、脑瘫,本次介绍主要以针对偏瘫患者的治疗方法为主。

偏瘫患者常常表现为异常的姿势和运动模式,严重影响了肢体的正常运动。

Bobath训练方法主要是通过关键点的控制及肢体的良肢位摆放来抑制肢体痉挛,然后通过反射和体位平衡来诱发患者的平衡反应,继而使患者进行主动的关节运动。

Bobath训练方法要和患者的发育水平相适应,也就是说,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要根据人体发育的特点和顺序进行治疗。

正常的发育顺序一般为仰卧位—翻身—侧卧位—肘支撑卧位—坐位—手膝位—双膝位—立位,功能恢复也是从近端到远端,所以治疗中首先要注意头颈的运动,然后是躯干和四肢。

Bobath技术的基本概念Bobath治疗技术主要包括控制关键点、反射性抑制、感觉刺激、促进姿势的反射和整体治疗。

1、控制关键点控制关键点主要是通过控制患者身体上的某些部位来抑制痉挛和异常姿势反射。

关键点主要包括中心控制点:胸骨柄,近端控制点:头部、骨盆、肩胛部等,以及远端控制点:手指,足部等。

通过这些关键点分别控制躯干、肩胛部、上肢、手部及足部的张力。

2、反射性抑制利用与痉挛模式相反的体位来抑制痉挛。

3、感觉刺激通过感觉刺激来抑制异常姿势并诱发出正常运动,包括兴奋性刺激和抑制性刺激。

如在肢体活动的主动肌的部位进行叩击可以诱发出肢体的运动。

4、促进姿势的反射在治疗中利用肢体的某些特定活动来引导主动功能活动的姿势。

5、整体治疗治疗中除了要针对特定肌肉进行治疗外,还要通过全身活动来提高患者的整体功能。

具体治疗操作方法(一)关键点控制1、头部①前屈:头部前屈,全身屈曲模式占优势,抑制了伸展模式,可以在卧位,坐位和立位进行。

②后伸:头部伸展,则全身伸展模式占优势,屈曲模式得到抑制,继而可完成伸展姿势。

③旋转:主要运用于全身屈曲模式和全身伸展模式的患者,但是如果患者的肌张力过高呈僵直样,治疗中就不能盲目采用头部控制来进行治疗,应利用肩胛带和胸骨柄关键点来控制头部的体位。

抗痉挛联合Bobath治疗痉挛型脑瘫观察

抗痉挛联合Bobath治疗痉挛型脑瘫观察

抗痉挛联合Bobath治疗痉挛型脑瘫观察程明高; 王俊辉; 罗丽【期刊名称】《《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1)006【总页数】3页(P789-791)【关键词】痉挛型脑瘫; 抗痉挛; Bobath; 解痉; 运动功能【作者】程明高; 王俊辉; 罗丽【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3脑性瘫痪(脑瘫)是一种非进行性脑损害综合征,患儿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痉挛型脑瘫是脑瘫患儿中最常见的一种,占脑瘫患儿的60%~70%[1]。

目前临床对于脑瘫的治疗,主要采用物理疗法、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

在痉挛型脑瘫的临床治疗中,传统的治疗较为单调,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亟待发现一种更优的治疗方案。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改良,神经生理疗法(Bobath)应用于脑瘫及其他肢体运动障碍者治疗康复训练中,具有较好的效果[2],而传统的抗痉挛手法通过对患儿患病部位的锻炼,从而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3],两种方法取长补短,可使治疗更加有效。

本研究应用抗痉挛联合Bobath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治的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符合以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4]中小儿痉挛型脑瘫的诊断标准。

②家属和患儿均能积极配合治疗。

③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肺等重要脏器损害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②合并脑肿瘤、病毒性脑炎等其他脑部疾病者。

③合并精神性疾病者。

按随机对照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4(2.1±1.2)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0个月~4岁(2.2±1.0)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obath疗法痉挛期康复 训练—子项目2
能力目标

1、能用上田敏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上肢、下 肢、手功能评定 2、能用Berg平衡量表对痉挛期的患者进行平 衡功能评定 3、能对偏瘫患者常见的异常步态进行分析


能力目标

4、能对痉挛期的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能与分离运动、抑制痉挛、定位放置、控住等 训练有机地结合

任务4:膝手位、跪位平衡训练
任务4:膝手位、跪位平衡训练
任务5:站起坐下训练
任务6:站立平衡和行走训练

站立平衡训练: 1、杠内平衡训练 2、杠外平衡训练 3、利用手杖的立位平衡训练

任务6:站立平衡和行走训练
任务6:站立平衡和行走训练
任务6:站立平衡和行走训练

行走训练:不宜过早进行,应在具备一定的 坐位、立位平衡功能后进行。 常见的异常步态 划圈 膝关节过伸 患侧负重不充分 髋膝屈曲
任务1:关节活动度的改善训练

1、被动伸张训练:
2、辅助主动伸张训练: 3、主动伸张训练: 4、抗阻力主动伸张训练:



1、被动伸张训练

徒手伸张法; 器械法; 自我被动伸张法



关节松动技术。
器械法被动伸张

弹簧和橡胶带法:轻度关节挛缩的患者 重锤法:将砂袋、哑铃等重物放在患部和利用 滑轮牵引两种方法。 石膏固定法:适用于四肢中间关节严重挛缩的 患者
康复目标

抑制痉挛(降低肌张力) 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 促进关节分离运动,以正常的运动模式完成基 本动作 。


康复训练计划

1、关节活动度改善训练 2、抑制痉挛、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KP、 RIP、负重等) 3、促进分离运动,促进正常的运动模式


任务引入:



任务1:关节活动度的改善训练 任务2: KP、RIP抑制痉挛训练 任务3:坐位平衡训练 任务4:膝手位、跪位平衡训练 任务5:站起坐下训练 任务6:站立平衡和行走训练 任务7:体位转移训练 任务8:患侧肢体的运动控制训练


任务6:站立平衡和行走训练





1、患侧下肢负重 2、患侧下肢迈步训练: (1)膝关节屈曲训练: (2)髋膝屈曲训练: (3)髋内收、膝屈曲: (4)迈步前训练:屈膝,踝背屈。 (5)迈低步训练:膝关节轻度屈曲,来引导 下肢向前方迈步。 (6)足跟着地训练
任务8:患侧肢体的运动控制训练

1、上肢 2、下肢

1、上肢控制训练

分离运动 定位放置、控住 不同体位


1、上肢控制训练
1、上肢控制训练
1、上肢控制训练
1、上肢控制训练
1、上肢控制训练
2、下肢控制训练




髋关节控制、膝关节控制、足背屈训练对站立 行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体位下的训练:(分离运动、控住) (1)负重 (2)髋伸展、膝屈曲 (3)髋膝同时屈曲 (4)髋膝同时屈曲,髋内收 (5)足背屈
3、主动伸张训练

主要用于因疼痛、僵直而发生的肌短缩或轻度 的关节挛缩。
4、抗阻力主动伸张训练

适用于具有较强肌力的关节挛缩患者。 PNF:放松技术(收缩—放松;保持—放松; 缓慢逆向运动—保持—放松)p21 原理:利用肌肉最大收缩后出现最大放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任务3:坐位平衡训练
患侧上肢负重 小范围屈伸肘关节
躯干前驱,双足负重
任务3:坐位平衡训练
患足负重
任务3:坐位平衡训练
引出平衡反应
任务3:坐位平衡训练
引出平衡反应
任务3:坐位平衡训练
患者双腿负重
任务4:膝手位、跪位平衡训练

对于偏瘫患者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用 于抑制下肢伸肌痉挛模式及上肢支撑平衡训练。 但高龄患者和体重过重的患者不宜在此体位下 进行训练。

5、能对痉挛期的患者进行平衡训练
6、能对痉挛期患者进行站立及行走训练 7、能对痉挛期患者进行体位转移训练


知识目标

1、掌握近端、远端关键点 2、掌握反射抑制痉挛模式 3、熟悉翻正反应和平衡反应



4、共同运动的模式
痉挛期患者特点




患侧肢体肌张力过高,出现异常的姿势反射, 异常的运动模式。 痉挛一般在几天之内或几周之内。 此阶段痉挛是永久的,出现典型的痉挛模式。 坐位时身体重心放在健侧臀部。 此阶段,患者通常能站立,但几乎将身体所有 的重心均放在健侧,不能再较小的支撑面上站 立,常常会用一种异常的运动模式学习行走。
病例

患者,男性,60岁,因左侧肢体瘫痪入院治疗 28天,CT显示右侧基底核区有0.5×1.0cm的高 密度灶,诊断为右侧基底核区脑出血。

患者目前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呼吸、血压、 脉搏正常,左侧偏瘫体征不再进展。
病例



运动功能检查: 患肢肌张力增高,至于耳旁的上肢仅能触碰到 脐,不能触及对侧腰,坐位手不能转及背后; 手呈钩状抓握; 下肢仰卧位膝关节伸展状态下屈髋达10度,坐 位髋膝屈曲90度足平放地面不能。


器械法被动伸张
重锤法
器械法被动伸张
石膏固定 法
器械法被动伸张
衬垫补加
自我被动伸张法
自我被动伸张法
自我被动伸张法
2、辅助主动伸张训练

指当关节出现挛缩时,利用短缩肌的拮抗肌主 动收缩,同时利用治疗师、器械或患者自身的 力量予以辅助扩大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方法。


徒手训练法; 器械训练法; 自我辅助主动伸张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