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电化学腐蚀原理动力学1

合集下载

电化学腐蚀动力学

电化学腐蚀动力学

理想极化曲线/实测极化曲线分析可了解腐蚀的本质 极化曲线的合成/分解性
3.3 腐蚀极化图及应用
1. 腐蚀极化图
EeC ECorr S EeC ECorr
S
EeA
EeA
IMAX 电位——电流图
ICorr Evans图(简化的 电位——电流图)
EeC ECorr S
Ee
A
Evans图(简化的 电位——电流图)
Ecorr
Ecorr Ecorr
icorr
Ecorr
icorr
icorr
3.4 腐蚀电极反应基本步骤
金属腐蚀过程是典型的复相 反应, 最基本的步骤: 1.传质过程—浓度极化; 2.电化学反应-活化极化; 3.表面覆盖膜-电阻极化。
• 决定整个反应的速度的步 骤为控制步骤— 阻力最大
• 各步骤具有不同的特征和 规律性。
Cr2O72-。目的是消耗电子。
阴极过程更复杂/多种形式/多电子/多步骤。 主要类型: H++ e H H + H H2 (酸性)
——以氢离子还原反应为阴极过程的腐蚀。电位较 低的金属在酸性介质中易发生。 O2+ 2H2O + 4e 4 OH- (中性或碱性)
O2 + 4H+ + 4e 2H2O (酸性/有氧)
自习
• 电化学极化控制下的腐蚀动力学方程式 • 浓差极化控制下的腐蚀动力学方程式
• 实测极化曲线与理想极化曲线
3.5 混合电位
Wagner提出 腐蚀电位是金属的阳极氧化和去极化剂的还原过程共 决定的,是整个腐蚀体系的混合电位。 提出原因:实际环境下孤立的金属电极也会发生腐蚀 能很好地解释局部腐蚀和微观尺寸的均匀腐蚀

第3章电化学腐蚀动力学

第3章电化学腐蚀动力学

R O ne i
i0
则: A a A bA lg i A
C aC bC lg iC
lgi
二、活化极化控制下的腐蚀速度表达式
Zn Zn +2e
2+
i1
i2
H 2 2H +2e
i2
i1
i1 i2 i2 i1
1 0
假设极化电位远距离两个平衡电位,则 (极化电位 总是从腐蚀电位 corr开始)
iC 外
2 i0 exp[
i1
i2
可以忽略
2 2.3( 0,2 ) 2.3( 0,1 ) 1 i2 i1 i0 exp[ ] i0 exp[ ] bC 2 bA1 bC 2
1 0
或者
icorr
2.3( corr 0,2 ) 2.3( corr 0,2 ) i exp[ ] exp[ ] bC 2 bA 2
2 0
2.3 C 2 2.3 C 2 i exp( ) exp( ) bC 2 bA 2
2 0
如果 corr 远距两个平衡点位,则
i1 i2
可以忽略
icorr
2.3( corr 0,1 ) 2.3( corr 0,1 ) i exp[ ] exp[ ] bA1 bC 1
1 0
2.3 A1 2.3 A1 1 2.3 A1 i exp( ) exp( ) i0 exp( ) bA1 bC 1 bA1
0.0591 4
0.21 10 7 4
0.805V(SHE)

《电化学腐蚀动力学》课件

《电化学腐蚀动力学》课件
ERA
电化学腐蚀的定义
总结词
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发生 电化学反应,导致金属逐渐被破坏的过 程。
VS
详细描述
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 ,由于金属内部电子分布不均匀,形成电 位差,从而引发电化学反应。在反应过程 中,金属原子逐渐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 而电子则被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所接受 ,形成电流。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属逐渐 被破坏,表现为金属表面的腐蚀现象。
电化学腐蚀动力学是研究电化学腐蚀过程中反应速率和反应机制的学科,对于预防和控制金属腐蚀具有 重要意义。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电化学腐蚀动力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包括电化学反应 动力学模型、腐蚀速率预测、腐蚀产物形成机制等方面。
电化学腐蚀研究的展望
未来电化学腐蚀动力学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实际应 用和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如高强度钢、铝合金等 新型材料的腐蚀行为和防护技术。
环境因素的影响
氧气浓度
氧气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中重要的氧化剂,因此环境中的氧气浓度 对腐蚀速率有很大影响。
pH值
pH值影响溶液的电导率和腐蚀产物的溶解度,从而影响腐蚀速 率。一般来说,酸性环境更容易促进腐蚀。
温度和压力
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从而影响电化学腐蚀速 率。
电化学腐蚀的防护措施
电化学腐蚀的机理
总结词
电化学腐蚀的机理主要包括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两个 过程,其中阳极反应是金属失去电子的过程,阴极反 应则是氧化剂得到电子的过程。
详细描述
电化学腐蚀的机理主要包括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两个 过程。阳极反应是金属失去电子的过程,通常表现为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进入电解质溶液中。 这个过程释放出的电子则流向阴极反应区域。阴极反 应则是氧化剂得到电子的过程,通常表现为电解质溶 液中的氧化剂接受来自阳极反应的电子,发生还原反 应。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共同构成了电化学腐蚀的完 整过程。

3_腐蚀动力学

3_腐蚀动力学

活化极化:在阴、阳极均可发生
阴极浓差极化
混合极化
化学反应
阳极去极化
阴极去极化

极化程度的大小直接影响腐蚀速度
通常可以用极化曲线判断极化程度的大小

三、极化曲线与腐蚀极化图
极化曲线:单一电极(阴极或阳极)电 位与i的关系曲线 极化率:衡量极化程度的大小 2. 腐蚀极化图:为方便分析,把极化曲线 的电流密度坐标用实测的电流强度值表 示,并将阴阳极极化曲线画在一个图上。
V
W t

( Ec Ea )W 96500AR
2、极化的原因
阳极极化的原因
活化极化 浓差极化 电阻极化

阳极电化学极化(活化极化)
阳极过程控制步骤=电化学步骤
阳极浓差极化:阳极过程控制步骤=扩散过程
阳极电阻极化
阴极极化的原因
阴极电化学极化(活化极化)
阴极过程控制步骤=电化学步骤

]
ba
bc
∣E-Ecorr∣>(100/n)mv
ia icorr exp ic icorr exp
2.303( E Ecorr )

ba 2.303( E Ecorr )

bc
建立腐蚀电极上的动力学方程式
2 腐蚀电化学方法的基本原理
⑵线性极化技术
I icorr[exp
同一电极上各分反应的动力学行为之间的关系

所有反应都在同一电位(混合电位)下进行
整个电极外部测到的电流密度是各个分反应电 流密度的代数和
I I1 I 2 I i I n f1 ( E ) f 2 ( E ) f i ( E ) f n ( E )

电化学腐蚀原理

电化学腐蚀原理
第三讲 电化学腐蚀原理 Fundamentals of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1 电化学腐蚀概述 §2 电化学腐蚀热力学 §3 电化学腐蚀动力学
§5 金属腐蚀防护 §6 腐蚀与防护研究方法
§1 电化学腐蚀概述
电化学腐蚀概述
1、电化学腐蚀含义: 金属表面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发生电化学反应,使
0 0 -35184 0 G = iI = -35184 Cal
例3:Au在酸性溶液中: Au + 3H+ Au3+ + 3/2H2
0 0 103600 0 G = 103600 Cal
例2: Ni在酸性溶液中 Ni + 2H+ Ni2+ + H2
0 0 -11530 0 G = -11530 Cal
G = iI 可判断: Zn在酸中可能腐蚀 Ni在酸中可能腐蚀 Zn 腐蚀倾向性 > Ni腐蚀倾向性 Au在酸中不会腐蚀。
(2)由标准电极电位可判断腐蚀倾向性 标准电极电位与反应自由能变化关系:
G = -nFΔEo = -nF(Eo+ - Eo- )
(2.7)
— 电池所作最大功(电功)等于该体系自由能的减少。 (+)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IE
阴离

紧密层-
相间电荷转 分散层-

粒子热运

++++++ ++-
• 紧密双电层的定量描述 -平板电容模型:
a = q / C 或 C=q / a = / 4 d
(2.1)
• 考虑到分散层:
a = 紧密层 + 分散层 = a -1 + 1 式中a-相间电位;q-界面电荷;C-双层电容;-介电常数;d-双层距离。

3电化学腐蚀原理动力学0512

3电化学腐蚀原理动力学0512

Fe3+ + e → Fe 2+
NO3 + 2 H + + 2e → NO2 + H 2O
RO + 4 H + + 4e → RH 2 + H 2O
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极化
第 二 章 电 化 学 腐 蚀 原 理 当电极上有净电流通过时,电极电位显著地偏离了未 通净电流的起始电位值,这种现象叫极化。 举例
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第 二 章 电 化 学 腐 蚀 原 理
根据控制步骤的不同,极化分为两类: 电化学极化 ( 活化极化 ) 浓度极化 ( 浓差极化 ) (* 电阻极化)
如果电极反应的活化能很高,电化学极化步骤变得最慢,成为控制步 骤,由此导致的极化称为电化学极化或活化极化 如果反应物由液相向电极表面或产物自电极表面向液相深处运动的液 相传质步骤最慢,由此导致的极化称为浓度极化或浓差极化。
析氢腐蚀特征: 第 二 章 电 化 学 腐 蚀 原 理
(1)浓差极化可以忽略。 (2)与溶液的pH值关系很大
pH值减少,氢离子浓度增加, 析氢电位变正,腐蚀速度增加, pH值增大, 情况相反
(3)与金属材料的本身及表面状态有关
表面粗糙度和含杂质不同,析氢过电位不同
(4)与阴极面积有关
阴极面积增加,氢过电位减小
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2)浓差极化过电位 第 二 章 电 化 学 腐 蚀 原 理
液相传质过程的三种方式:
1 对流 物质的粒子随着流动的液体而移动。引起流动的原因可能是浓度 差、温度差(自然对流)和机械搅拌作用(强制对流)。在接近 电极表面的静止层(扩散层)中,对流传质的作用不大。 2 扩散 溶液中某组分存在浓度梯度,即使在静止溶液中也会发生该组分 的自浓度高向浓度低转移的现象。 3 电迁移 对于带电荷的粒子,如果溶液中存在电场,在电场作用下将沿着 一定方向移动。

第三章电化学腐蚀动力学

第三章电化学腐蚀动力学
极化现象几个重要的概念
极化现象:当电极上有电流通过时,电极电位E偏离 平衡电极电位Ee(对可逆电极)或稳定电位Es(对不 可逆电极)的现象称为电极的极化现象,简称极化。 极化值:电极电位的偏离值(包括阳极极化量和阴极 极化量),单位是电压,如:V。 过电位η(去正值):表征电极极化程度的参数。 极化率:电极电位偏移的速度,即单位电流引起的电 位偏移值(包括阳极极化率和阴极极化率),单位是 电压/电流,即电阻,如:Ω。
耗氧腐蚀:以氧的还原反应为阴极过程的腐蚀,叫氧 去极化腐蚀,也叫耗氧腐蚀。
大多数金属在海水、大气、土壤和中性盐溶液中所发 生的电化学腐蚀,其阴极过程主要是氧的还原反应。
二、阴极过程
常见的去极化剂发生的反应:
(2)溶液中氢离子的还原反应:2H 2e H2
析氢腐蚀:以氢离子还原反应为阴极过程的腐蚀称为 氢去极化腐蚀,也称为析氢腐蚀。
一 腐蚀电池的极化现象及分类
根据极化产生的原因分类
根据起控制作用的“瓶颈”部位,对极化现象分类
➢活化极化(电化学极化):因为界面电化学反应造成的阻碍, 其中因阳极反应引起的为阳极电化学极化,因阴极反应引起 为 阴极电化学极化。 ➢浓差极化:因溶液中离子运动太慢造成的阻碍。如果阻塞在 阳极附近溶液,称为阳极浓差极化,阻塞在阴极附近溶液,称 为阴极浓差极化。 ➢电阻极化:它们可以看作在整个主体溶液,甚至在电子回路 上的阻塞。
一 腐蚀电池的极化现象及分类
电化学极化
以氢离子在阴极上析氢反应为例,虽然氢平衡电位时反应可能 性已经存在,但反应实际发生需要活化能,电位应当比平衡电 位更负,以吸引氢离子在电极吸附和反应,析氢反应需提供额 外能量用氢过电位η表示。氢过电位就是阴极析氢反应的活化能。 析氢活化能强烈依赖电极材料和表面状态,光滑铂片上氢过电 位几乎为零,但Pb,Hg等金属表面析氢活化能十分可观,此外, 温度、溶液成分、电流等因素对过电位值也有影响。 阴极上金属沉积也需活化能,但数值一般小于析氢活化能

研究生-第三章 腐蚀动力学

研究生-第三章 腐蚀动力学
o e
o:活度系数
RT ln o c s 极化电位: nF
o e
19
§ 3.2 浓度极化
过电位:
ik nFD
co c s

co
id nFD
s

RT c e ln o nF c
ik c c c 1 o o id c c
o s s
Va K a cR Aa cRe
Vk Kk cO Ak cOe
Wk RT
cR、cO:反应物质R、C的浓度 Ka、Kk:阳极和阴极反应速度常数 Aa、Ak:频率因子(指前因子) 24 Wa、Wk:阳极和阴极反应活化能
§ 3.3 活化极化
W a ia nFVa nFAa cRe RT
31
§ 3.3 活化极化

2.3RT 2.3RT o a lg i o a lg i 或 (1 )nF nF
2.3RT 2.3RT b 或 b (1 )nF nF

2.3RT 2.3RT lg i o lg i (1 )nF (1 )nF
4
§ 3.1
极化
(2)电流:阳极极化电流Ia (+) 阴极极化电流Ic (-) (3)极化的有益作用:降低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速度 (4)去极化作用:消除或减弱电极极化作用的过程
去极化剂:能减少电极极化的物质
促进腐蚀 例如:锅炉给水中的溶解氧
5
§ 3.1
2. 极化曲线
极化
电极电位与极化电流密度的关系曲线 阳极极化曲线 阴极极化曲线 极化值
2.3RT 2.3RT o lg i lg i (1 )nF (1 )nF

第三章电化学腐蚀动力学(精品文档)

第三章电化学腐蚀动力学(精品文档)

第三章电化学腐蚀动力学§3-1 电化学腐蚀过程——电极过程动力学基础一. 电极过程的特征[1]电化学腐蚀本质上是一种电极过程。

电化学反应是在两类导体界面上发生的有电子参加的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电极本身既是传递电子的介质,又是电化学反应的反应点。

为了使这个反应在一定电位下得以在电极与溶液界面间顺利进行,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某些与之有联系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通常将电流通过电极与溶液界面时所发生的一连串变化的总和,称为电极过程。

在两类导体界面上发生的电极过程是一种有电子参加的异相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相当于异相反应的催化剂。

因此,电极过程应当服从异相催化反应的一般规律。

首先,反应是在两相界面上发生的,反应速度与界面面积的大小和界面的特性有关。

其次,反应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电极表面附近微薄液层中反应物和产物的传质过程(溶液中朝着一定方向输送某种物质的过程)的影响。

如果没有传质过程,则反应物来源断绝或产物疏散不出去,反应自然不能持续地进行。

此外,这类反应还与新相(气体、晶体等)生成过程密切相关。

但是,电极过程除了具有一般异相催化反应的共性外,还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界面电场对电极过程速度具有重大作用。

界面间电位差只要改变0.1V左右,就足以使反应速度成十倍地增加。

根据对电极反应历程的分析研究得知,它是由一系列性质不同的单元步骤组成的。

除了接续进行的步骤之外,还可能由平行的步骤存在。

其中包括三个必不可少的接续进行的单元步骤。

1. 反应物粒子自溶液内部或自液态电极内部向电极表面附近输送的单元步骤,称为液相传质步骤;2. 反应物粒子在电极与溶液界面间得电子或失电子的单元步骤,称为电子转移步骤;3. 产物粒子自电极表面向溶液内部或向液态电极内部疏散的单元步骤,这也是个液相传质步骤;或者是电极反应生成气态或晶态(例如形成金属晶体)的产物,这个步骤称为新相生成步骤。

有时在步骤1与步骤2之间,还可能存在着反应物粒子得失电子之前,于界面附近液层中或电极上进行的某些变化,称为前置的表面转化步骤。

电化学腐蚀1ppt课件

电化学腐蚀1ppt课件
实例二
在桥梁防腐中,采用外加电流法对被保护钢构桥梁进行阴极保护。通过在桥梁基础部位设置辅助阳极和参比电极 ,并连接外加电源负极和正极,组成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通过调整外加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使桥梁钢构 处于阴极保护状态。
04 表面处理技术在电化学腐蚀防护中应用

涂层技术种类和选择依据
涂层技术种类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探讨目前新型抗电化学腐蚀材料研究所面临 的挑战,如材料性能与成本的平衡、制备工 艺的改进等,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发展
建议。
06 实验方法与检测设备在电化学腐蚀研究中应用
实验方法设计思路和实施步骤
设计思路
根据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和影响因素,设计合 理的实验方案,包括电极材料的选择、电解 质的配制、实验条件的控制等。
05 新型抗电化学腐蚀材料研究进展
耐蚀合金材料研究进展
1 2 3
耐蚀合金材料的种类与特性
介绍常见的耐蚀合金材料,如不锈钢、镍基合金 、钛合金等,并分析其耐蚀性能及适用环境。
耐蚀合金材料的制备工艺
阐述耐蚀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如粉末冶金、电 镀、化学镀等,并探讨不同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 响。
耐蚀合金材料的应用领域
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和分类,提取有效信息。
结果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揭示电化学腐蚀的规 律和影响因素。结合实验现象和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 进行解释和讨论。
THANKS 感谢观看
速率较慢。
潮大气腐蚀
在潮湿的大气环境中,金属表面 水膜连续且较薄,氧的扩散和金 属氧化物的形成加速,腐蚀速率
增加。
湿大气腐蚀
在湿润的大气环境中,金属表面 水膜较厚,氧的扩散和金属氧化 物的形成进一步加速,同时水膜 中可能含有腐蚀性离子,导致腐

第三章 电化学腐蚀动力学

第三章  电化学腐蚀动力学

二、腐蚀极化图
★ 极化现象是由于电极反应存在阻力 造成 的,对金属腐蚀有重要影响。
★ 电极电位随电流密度变化而改变, 通常把电极的电位与电流密度的关系绘 图来表示,称为腐蚀极化图。
1、极化曲线的测量
腐蚀电池的阴阳极 电位随电流的变化
腐蚀电池极化曲线测量装置示意图
电流随着电阻的减小而增大, 同时导致阴极和阳极发生极化, 即使阳极电位升高,阴极电位降 低,从而使两极间的电位差减小。
腐蚀金属的理论极化曲线与表观极化曲线

理论极化曲线: 金属腐蚀原电池的阳极、阴极过程极化曲 线。 表观极化曲线: 正在腐蚀的金属施加外电流或电位后会发 生极化,表示外电流与金属的电极电位的关 系的极化曲线。

表观极化曲线的测量方法有两种.恒电流法和恒 电位法,恒电流法是控制电流,测量电位,表示电 极电位是电流的函数E=f(I);恒电位法是控制电位, 测量电流,表示电流是电极电位的函数I=f(E)。目前 腐蚀极化图,多半采用以电位为纵坐标,以电流(或 电流密度)为横坐标。电流有普通直角坐标与对数坐 标两种。
3、 去极化
★消除或减弱引起电极极化的因素,促使电 极反应过程加速进行,习惯上称为去极化作 用。 例如存在浓差极化的情况下,搅拌溶液 可以加快相关物质的扩散,减小浓差极化; 提高温度可提高电极反应速率和物质的扩 散速率,从而降低活化极化和浓差极化; 溶液中的氧化剂如H+、O2等可使阴极极 化减弱,这些氧化剂也叫去极化剂。
(a)阴极控制
b)阳极控制
(c)混合控制
(d)欧姆控制
E
E Eea
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Pc
Eea
Icorr
(a)阳极初始电位负移
I

c03-电化学腐蚀动力学

c03-电化学腐蚀动力学

第三章电化学腐蚀动力学§3-1 电化学腐蚀过程——电极过程动力学基础一. 电极过程的特征[1]电化学腐蚀本质上是一种电极过程。

电化学反应是在两类导体界面上发生的有电子参加的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电极本身既是传递电子的介质,又是电化学反应的反应点。

为了使这个反应在一定电位下得以在电极与溶液界面间顺利进行,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某些与之有联系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通常将电流通过电极与溶液界面时所发生的一连串变化的总和,称为电极过程。

在两类导体界面上发生的电极过程是一种有电子参加的异相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相当于异相反应的催化剂。

因此,电极过程应当服从异相催化反应的一般规律。

首先,反应是在两相界面上发生的,反应速度与界面面积的大小和界面的特性有关。

其次,反应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电极表面附近微薄液层中反应物和产物的传质过程(溶液中朝着一定方向输送某种物质的过程)的影响。

如果没有传质过程,则反应物来源断绝或产物疏散不出去,反应自然不能持续地进行。

此外,这类反应还与新相(气体、晶体等)生成过程密切相关。

但是,电极过程除了具有一般异相催化反应的共性外,还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界面电场对电极过程速度具有重大作用。

界面间电位差只要改变0.1V左右,就足以使反应速度成十倍地增加。

根据对电极反应历程的分析研究得知,它是由一系列性质不同的单元步骤组成的。

除了接续进行的步骤之外,还可能由平行的步骤存在。

其中包括三个必不可少的接续进行的单元步骤。

1. 反应物粒子自溶液内部或自液态电极内部向电极表面附近输送的单元步骤,称为液相传质步骤;2. 反应物粒子在电极与溶液界面间得电子或失电子的单元步骤,称为电子转移步骤;3. 产物粒子自电极表面向溶液内部或向液态电极内部疏散的单元步骤,这也是个液相传质步骤;或者是电极反应生成气态或晶态(例如形成金属晶体)的产物,这个步骤称为新相生成步骤。

有时在步骤1与步骤2之间,还可能存在着反应物粒子得失电子之前,于界面附近液层中或电极上进行的某些变化,称为前置的表面转化步骤。

3电化学腐蚀原理动力学0512

3电化学腐蚀原理动力学0512
速度控制步骤 在稳态条件下,各步骤中阻力最大的步骤决定了整个电极反
根据控制步骤的不同,极化分为两类: 电化学极化 ( 活化极化 ) 浓度极化 ( 浓差极化 ) 〔* 电阻极化〕
如果电极反响的活化能很高,电化学极化步骤变得最慢,成为 控制步骤,由此导致的极化称为电化学极化或活化极化
如果反响物由液相向电极外表或产物自电极外表向液相深处运 动的液相传质步骤最慢,由此导致的极化称为浓度极化或浓差 极化。
外电流为阴极极化电流时,其 电极电位向负的方向移动,称 为阴极极化
a
a k-a
k
k
阳 极 极 化
k-a
阴 极 极 化
通路前 通路后
t
*阳极极化和阴极极化的极化程度和 方向都不相同。
k - 阴极开路电位,伏 a - 阳极开路电位,伏
*混合电位〔腐蚀电位〕(思考题?)
过电位 为了表示电位偏离平衡电位的程度,把某一极化电流密 度下,极化电位与平衡电位之差的绝对值称为该电极反 响的过电位, 。 阳极极化时, a= - e 阴极极化时, k= e-
3
吸氧腐蚀
影响因素: 1 溶解氧浓度的影响 2 温度的影响 3 盐浓度的影响 4 溶液搅拌和流速的影响
nFD
iL C
1 溶解氧浓度的影响
随着溶解氧浓度的增加, 极限扩散电流密度增大, 吸氧腐蚀速度增加。 但如果腐蚀金属具有钝化 特性,氧浓度增加反而使 金属转化为钝化态,腐蚀 速度会显著降低。
过电位类型 〔1〕活化极化过电位 〔2〕浓差极化过电位 〔3〕混合极化过电位 〔4〕电阻极化过电位
〔1〕活化极化过电位〔电化学极化过电位〕 过电位不仅与电极系统有关,与电极反响的电流密度之 间还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
1905年,Tafel发现许多金属在很宽的电流密度范围内, 析氢过电位与电流密度之间呈半对数关系,称为Tafel关

第三章 电化学腐蚀动力学

第三章 电化学腐蚀动力学

3.2.2极化曲线
为了使电极电位随通过的电流强度或电流密度的变化情况更清
晰准确,经常利用电位一电流图或电位一电流密度图。例如, 图3.2中的原电池在接通电路后,铜电极和锌电极的电极电位随 电流的变化可以绘制成图3.4的形式。
电位对于电流密度的导数dφa/dia和dφk/dik分别称为阳极和阳
3.1腐蚀电池的电极过程
3.1.1阳极过程
在金属M1和M2和水溶液构成腐蚀原电池后,
电极电位较低的金属M1作为阳极发生氧化反 应,电极电位较高的金属M2作为去极化剂D 的阴极载体发生还原反应,如图3.1所示。
图3.1两种金属材料组成原电池示意图
通常金属的阳极溶解至少由下面几个步骤组成: (1)金属原子离开晶格,转变为表面吸附原子,即 M晶格 → M吸附 (2)在溶剂分子的作用下,表面吸附原子失去电子
3.2腐蚀速率及极化作用

腐蚀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金属腐蚀程度的大小,在任意时刻单位面积上 金属溶解失去的质量与该时刻通过腐蚀电池的电流密度遵守法拉第定律。 如果腐蚀速率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金属溶解失去的摩尔数表示,则根据 法拉第定律(1-4)得

W MIt i v MSt MnFSt nF
应为阳极反应,当电极反应按逆向即按还原方向进行时,我 们称这个电极反应为阴极反应。根据法拉第定律,在任何电 极反应中,反应物质变化的量与转移的电量之间有着严格的 等当量关系。因此,电极反应的速度(即相界面上单位面积 上的阳极反应或阴极反应的速度)可用电流密度表示。通式 中的i+和i-分别称为该电极反应的阳极反应电流密度和阴极反 应电流密度,简称阳极电流密度和阴极电流密度。任何一个 电极反应都有它自己的阳极电流密度和阴极电流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a+blni
a: 电化学极化过电位
a、b:Tafel常数 i:电流密度
常数a与电极材料、表面状态、溶液组成及温度有关 物理意义是单位电流密度时的过电位 常数b与材料关系不大,对于大多数的金属来说相差 不多,在常温下接近于0.050 V
作业:Tafel 关系式,并说明从Tafel 常数a、b的中获取那些信息?
O2 2H 2O 4e 4OH O2 4H 4e 2H 2O
高价离子还原
Fe3 e Fe2
氧化性酸还原
有机物的还原
NO3 2H 2e NO2 H2O


RO 4H 4e RH2 H 2O
极化
当电极上有净电流通过时,电极电位显著地偏离了未 通净电流的起始电位值,这种现象叫极化。
i1
举例:析氢过程的阴极极化曲线
析氢腐蚀
基本步骤: 1.水化氢离子脱水
H nH2O H nH2O
2.氢离子放电成氢原子
H e H
3.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
H H H2
4.氢分子形成气泡从表面逸出
析氢腐蚀特征:
(1)浓差极化可以忽略。 (2)与溶液的pH值关系很大
0
OH / O2
lg OH pH 14
E
0
OH / O2
1.229 0.059 pH
吸氧腐蚀
特征:
1 电解质溶液中,只要有氧存在,无论在酸性、中性和 碱性溶液中,都可能首先发生吸氧腐蚀。
2 吸氧腐蚀速率受氧浓差极化控制
3 氧具有双重作用
吸氧腐蚀
基本步骤:
(1)氧穿过空气/溶液界面进入溶液

活化极化
0.059 i i T c (a ) lg(1 ) lg n iL i0
lg i
浓差极化
iL
(4)电阻极化过电位
电极表面可能存在氧化膜、盐膜和钝化膜等物质,由此产生的极化
r iR
T
iR
i
极化曲线
极化曲线是表示电极电位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可分为阳极极化曲 线和阴极极化曲线
第一步 金属离子离开晶格转变为表面吸附原子 M晶格——M吸附
第二步 表面吸附原子越过双电层进行放电转变为水合阳离子
M吸附+mH2O——Mn+ + ne 第三步 水合阳离子从双电层溶液侧向溶液深处迁移
(2)阴极过程
在阴极区吸收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主要有: 析氢反应 吸氧反应
2H 2e H 2
浓差极化过电位a
iL E0,C
a
0.059 i lg(1 ) n iL
lgi icorr
只有当还原电流i增加到接近极限电流iL时,浓差极化才表现出来。
(3)混合极化过电位
i0 在一个电极上同时出现活化极化和浓差极化。 在较低反应速率下,常常表现为活化极化为主; 在较高反应速率下,则表现以浓差极化为主。 T
举例
r
K
A
高阻电压表 V
Cu
Zn
3%NaCl 参比电极
极化作用使电池两电极之间电位差减小、电流密度降低,从 而减缓了腐蚀速率。 极化是决定腐蚀速率的主要因素
- a
外电流为阳极极化电流时,其 电极电位向正的方向移动,称 为阳极极化 外电流为阴极极化电流时,其 电极电位向负的方向移动,称
能够消除或抑制原电池阳极或阴极极化的过程被称做去极化。分 为阳极去极化和阴极去极化两类。
在阴极去极化过程中,典型的两种去极化反应 (1)析氢去极化 (2)吸氧去极化。
析氢腐蚀
定义:以氢离子还原反应为阴极过程的腐蚀。 必要条件: 1. 电解质溶液中必须有氢离子存在; 2. 金属的电极电位Em必须低于氢离子的还原电位(-0.413V)
如果反应物由液相向电极表面或产物自电极表面向液相深处运动的液
相传质步骤最慢,由此导致的极化称为浓度极化或浓差极化。
过电位类型
(1)活化极化过电位
(2)浓差极化过电位
(3)混合极化过电位
(4)电阻极化过电位
(1)活化极化过电位(电化学极化过电位)
过电位不仅与电极系统有关,与电极反应的电流密度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函数 关系 1905年,Tafel发现许多金属在很宽的电流密度范围内,析氢过电位与电流 密度之间呈半对数关系,称为Tafel关系:
(2)浓差极化过电位
液相传质过程的三种方式:
1 对流
物质的粒子随着流动的液体而移动。引起流动的原因可能是浓度 差、温度差(自然对流)和机械搅拌作用(强制对流)。在接近 电极表面的静止层(扩散层)中,对流传质的作用不大。 2 扩散 溶液中某组分存在浓度梯度,即使在静止溶液中也会发生该组分 的自浓度高向浓度低转移的现象。
阴极极化原因
1 阴极活化极化
当阴极还原反应速率小于电子进入阴极的速率 电子在阴极堆积,电子密度增高 使阴极电位向负的方向移动,产生阴极极化
2 阴极浓差极化
*为什么阴极浓差极化比阳极浓差极化更加显著?(问题)
二、极化现象的本质
电子迁移的速度大于电极反应及相关步骤完成的速度 在阳极上,电子迅速转移,致使金属离子过剩从而在阳极上积
腐蚀极化图的应用
腐蚀极化图是研究电化学腐蚀的重要工具。 例1,在阳极极化率较小,阴极反应相同的情况下,金属平衡电位越负, 腐蚀电流越大。
腐蚀极化图的应用
例2,极化阻力越小,腐蚀电流越大
腐蚀控制因素
(a)阴极控制
(b)阳极控制
(c)混合控制
(d) 欧姆控制
电极的极化率由极化曲线的斜率决定,斜率越大极化越大,腐蚀速度越慢。
移;如果是固体或气体,则有新相生成。
速度控制步骤 在稳态条件下,各步骤中阻力最大的步骤决定了整个电极反
应的速度,称为速度控制步骤,简称控制步骤,记为RCS或者RDS。
根据控制步骤的不同,极化分为两类: 电化学极化 ( 活化极化 ) 浓度极化 ( 浓差极化 ) (* 电阻极化)
如果电极反应的活化能很高,电化学极化步骤变得最慢,成为控制步 骤,由此导致的极化称为电化学极化或活化极化
E0c和E0a分别表示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的起始电位 S点为混合电位,即自腐蚀电位Ecor 腐蚀电位对应的电流密度为腐蚀电流密度Icor
差数效应
正常情况下,随着外加 电位的提高或外加电流
密度的增大,阴极反应
速率减少,阳极反应速 率增加,如Fe,Zn等。
把这种阴极反应速率的
减小现象被称为差数效 应。反之,如果阴极反 应速率增加,被称为负 差数效应,如Mg,Al等
阴极极化时, k=e-
过电位总为正值,与极化电流的大小密切相关
二、极化现象的原因
阳极极化原因 1 活化极化 2 浓差极化 3 电阻极化(钝化)
+ + + + +
- -D --D
阳极活化极化(电化学步骤)
当金属离子进入溶液的反应速度小于电子由阳极通过导线流向阴极 的速度,则阳极就会有过多的正电荷积累,从而改变双电层的电荷 分布及双电层间的电势差,使阳极向正方向移动。
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分为暂态法和稳态法
暂态法极化曲线的形状与时间和测试频率有关。 稳态法是指测量时每一个给定的电位对应的响应信号(电流)完全达到
稳定不变的状态。控制方式分为恒电流法和恒电位法
(*最为常用的方法是恒电位法)
腐蚀极化图(Evans图)
腐蚀极化图是一种电流-电位图,在腐蚀极化图中,忽略电压随电流变化 的细节,将极化曲线画成直线,称为伊文斯(Evans)图
电化学步骤的基本动力学参数——交换电流密度
金属电极上只有唯一的一种电极反应,并且该反应处于动态平衡 时,其阴极反应速率与阳极反应速率相等,即:
ic ia i o
I0称为电极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反映了电极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
*交换电流密度本身是在平衡电位下电极界面上出现的电荷交换 速率的度量值,所以既可以表示氧化反应的绝对速率又可以表示 还原反应的绝对速率,没有正反方向。
阳极浓差极化(扩散步骤)
阳极溶解产生的金属离子,首先进入阳极表面附近的液层中,使 之与溶液深处产生浓度差。由于阳极表面金属离子扩散速度制约,阳 极附近金属离子浓度逐渐升高,相当于电极插入高浓度金属离子的溶 液中,导致电势变正,产生阳极极化。
阳极电阻极化
当金属表面有氧化膜,或在腐蚀过程中形成膜时,膜 的电阻率远高于基体金属,则阳极电流通过此膜时,使电 势显著变正,由此引起极化。 *通常只在阳极极化中发生
a k-a k
阳 极 极 化 k-a 阴 极 极 化
k
通路前 通路后
t
*阳极极化和阴极极化的极化程度和 方向都不相同。
k - 阴极开路电位,伏
a - 阳极开路电位,伏
*混合电位(腐蚀电位)(思考题?)
过电位
为了表示电位偏离平衡电位的程度,把某一极化电流密度下,极
化电位与平衡电位之差的绝对值称为该电极反应的过电位,。 阳极极化时, a=-e
累,导致阳极电位正移。
在阴极上,电子迅速流入,来不及与溶液中的氧化剂反应而消 耗,致使阴极上电子过剩,导致其电极电位负移。
*极化减小了腐蚀电流,对减缓电化学腐蚀有益。而对于原电池则希望尽
可能减小极化。
电极反应的步骤
一个电极反应至少需包括如下连续步骤: (1) 液相传质:溶液中的反应物向电极界面迁移。 (2) 电子转移(放电)或电化学反应:反应物在电极界面上发 生电化学反应,放出电子(氧化)或得到电子(还原),转 变为产物。 (3) 液相传质或新相生成:产物如果是离子,向溶液内部迁
2.5 电化学腐蚀动力学
热力学回答腐蚀原因及腐蚀倾向的问题 动力学解决腐蚀速度问题 相对于腐蚀倾向,人们更关心腐蚀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