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概要共39页文档
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
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卡尔·马克思(Karl Marx)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间的差别》无疑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著作。
本文将通过对该论文的研究,探讨其思想的发展过程、研究方法和重要结论,并分析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自然哲学,批判,建构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他研究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重点探讨了这两位哲学家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差异。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深入挖掘,马克思揭示了机械决定论和自由意志之间的矛盾,为他后续的批判哲学思想奠定了基础。
在研究过程中,马克思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两位哲学家的自然观和伦理观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他指出,德谟克利特强调必然性和规律性,忽略了偶然性和自由意志,而伊壁鸠鲁则强调偶然性和自由意志,忽略了必然性和规律性。
这两种观点的矛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通过对博士论文的研究,马克思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首先,他认识到社会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其次,他提出了“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这一著名论断,强调了批判思维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最后,他指出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对当今社会仍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首先,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哲学视野,即从机械决定论和自由意志的矛盾出发,来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
其次,它强调了批判思维和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为我们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
最后,它告诉我们,理论和实践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这一原则对于任何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我们不能仅仅依赖马克思的原有理论,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因此,我们需要建构一种适应当前社会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以便更好地解释和解决当代社会的各种问题。
前提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独特理论贡献论文
前提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独特理论贡献论文《博士论文》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起点,是他最早、最具系统性的哲学研究成果,对于我们研究马克思后来的整个哲学思想、自由思想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下是店铺为打击精心准备的:前提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独特理论贡献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前提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独特理论贡献全文如下:摘要: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提出了自我意识主要关注于客体与自我的关系,实现了对希腊哲学的超越;提出了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完善了自我意识结构;提出了自我意识必然面对和解决不同的时代问题。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任务主要在于使人及人的自我意识高于神及宗教,从而使人从宗教中解放出来,使人具有真正的主体性并获得真正的内心的安定。
马克思博士论文主张自我意识哲学的基本问题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将之视为真正的自我意识之谜。
关键词:自我意识;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主义;怀疑主义一、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哲学的提出及其对希腊哲学的超越关于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主义、怀疑主义三大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定位,争议很多,在马克思眼中,主调显然是灰色的:希腊哲学看起来似乎遇到了一出好的悲剧所不应遇到的结局,即平淡的结局。
在希腊,哲学的客观历史似乎在亚里士多德这个希腊哲学中的马其顿王亚历山大那里就停止了。
但是,马克思认为,这样一种理解显然割裂了罗马哲学与希腊哲学的内在关联。
这正是他要刻意区别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和伊壁鸠鲁原子论差别的一个重要动机。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是外在的,只是量上的相互组合和凝聚,以这种眼光看待希腊哲学与罗马哲学,势必会得出上述的结论。
而伊壁鸠鲁的原子则是原子自身的各种变化,是原子的本质与存在的关系,是内在的关系,以这种眼光看待希腊哲学与罗马哲学,结论很显然,所谓的罗马哲学不过是希腊哲学的新的形式。
所以,希腊哲学的死亡就如英雄之死:英雄之死与太阳落山相似,而和青蛙因胀破肚皮而死不同。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浅析论文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浅析论文《博士论文》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起点,是他最早、最具系统性的哲学研究成果,对于我们研究马克思后来的整个哲学思想、自由思想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下是店铺为打击精心准备的: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浅析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浅析全文如下:摘要: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比较了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
肯定了伊壁鸠鲁反宗教的自由思想,这也是马克思自由思想的重要出发点。
后来,马克思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论,号召工人阶级反抗压迫,获得实现自由的客观条件。
可把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分为自我意识的自由和外在的自由两个方面,其博士论文是自我意识自由研究的重要文献。
在自我意识的自由方面,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研究探索还远远不够。
关键词:马克思;博士论文;自由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题目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这篇论文比较了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一些差别。
肯定了伊壁鸠鲁对原子偏斜运动和人的主观自由的论述。
马克思在论文中反驳了认为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相同的观点。
这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原子是否做偏斜运动。
结论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者对所研究的客观对象所采取的态度不同。
德谟克利特认为人对自然现象的判断是不可靠的,而伊壁鸠鲁则认为感性世界是可靠的。
正如马克思在文中所说,“当德谟克利特把感性世界变成主观假象时,伊壁鸠鲁却把它变成客观现象”[1]。
这种对自然哲学的态度还可以从伊壁鸠鲁遗存下来的基本要道中看出:“如果天空中的怪异景象不会使我们惊恐,死亡不令我们烦恼,而且我们能够认识到痛苦和欲望是有界限的,我们就根本不需要自然科学了。
如果不清楚地认识整个自然,一个人就不能在最关键的事情上消除恐惧,就会生活在神话造成的恐惧中。
所以,如果没有自然科学的话,就不会获得纯净的快乐。
”[2]德谟克利特试图获得对客观自然现象的认识,而伊壁鸠鲁的研究更多地服从其伦理学目的,使人克服对未知的恐惧,进而使人得到内心的平静。
关于马克思哲学论文
关于马克思哲学论文马克思的哲学是伴随着现代人文科学发展起来的一种批判理论,该理论对我们今天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仍具有重大意义。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马克思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马克思哲学论文篇一马克思与哲学马克思的哲学是伴随着现代人文科学发展起来的一种批判理论,该理论对我们今天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仍具有重大意义。
因为马克思的哲学超越了传统经院哲学的局限,与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系,构成了19世纪60年代以来十分重要的政治与历史力量。
即使在“后1989年代”的今天马克思依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历史、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伟大的综合性哲学以及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视角。
一、马克思哲学的诞生:一个革命的黑格尔派的生活和时代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出生在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城。
虽然他的父亲皈依了____,但马克思的祖先却是犹太人。
而威斯特法伦则给马克思引介了法国革命的激进思想家和乌托邦思想家。
直到1836年进入柏林大学,马克思才系统地研究黑格尔,并在青年黑格尔运动的热烈气氛中被卷入当代哲学的辩论。
从黑格尔那里,马克思收获了一种由启蒙理性改造而来的批判和反思方法,并借此抨击已经过时的思维与社会模式,同时建立自己的思维及批判方法。
在早期的文章中,马克思呼吁“实现理性”、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1]。
黑格尔认为理性在普鲁士已经实现,但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却声称,德国的现状极其落后、低劣、过时和非理性;对于黑格尔来说,君主和官僚代表普遍利益,而对于马克思来说,这些是虚假的普遍性。
因为只有无产阶级代表着解放者的普遍利益,其使命就是推翻资本主义。
对青年黑格尔派来说,个人和社会解放的关键是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因此,马克思和他同时代的进步青年把现代思潮和现代社会看做典型的非宗教。
他们深受施特劳斯(1835)圣经批判和费尔巴哈宗教人类学批判的影响。
因为施特劳斯对福音书的神性提出了质疑;马克思的好友布鲁诺·鲍威尔则对圣经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声称圣经故事是纯粹的神话;费尔巴哈则以其著名的投射说揭示了宗教的人类学起源。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构成(续)
1.【流传版】流传下来的论文不完整,缺佚第一部分的四、
五章,附录第二部分。在附注部分,有第一部分第四章的附 注,其中附注2较长(74-78页)。 2、附录第一部分“人同神的关系”三章正文缺佚,有注, 以及“总之……”(评谢林:早期进步,晚期反动,可以 1841年为界) 旧版《全集》第40卷中,有附录第二部分(244-6页),基 本是《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三)的85-87页(全集 第40卷)。【二、个人的不死】【1、论宗教的封建主义。 庸众的地狱】紧接着正文 据新版注1,这个部分曾作为附录的片段收入旧版,但不属 于博士论文,可能是马克思为另外一部著作写的,故新版未 收【另参鲁路:《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102-103页】。
2013-5-26 4
值得注意的有关伊壁鸠鲁的译著
伊壁鸠鲁:《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
学》,包利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詹姆斯· 尼古拉斯:《伊壁鸠鲁主义的政治哲 学》,浦林译,华夏出版社2004.
2013-5-26
5
博士论文的构成
献词(给燕妮的父亲),第9页。 序言,第10-12页。【新序言(片段),103-4页】
2013-5-26 23
新序言片断103-4页
理解自我意识哲学的时代到来了! 表明马克思与布鲁诺· 鲍威尔关系紧密。他曾经和鲍
威尔写过一些批判宗教的作品,为此还阅读了一大 批艺术史和宗教史的著作并摘要。 参照黑格尔哲学理解此时马克思的作为。在黑格尔 那里,艺术、宗教和哲学是绝对精神实现自身的三 个阶段、三种形式【直观和具体形象、情感和表象、 概念和思想】。可见马克思此时“还未达到”黑格 尔的水平,遑论批判、超越黑格尔,此时基本上是 青年黑格尔派中的一分子。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共40页文档
7.奥古斯特·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 一卷(1818-1844),刘丕坤等译,持平校 ,三联书店1965年。
30.06.2020
3
值得注意的有关伊壁鸠鲁的译著
伊壁鸠鲁:《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 学》,包利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
旧版《全集》第40卷中,有附录第二部分(244-6页),基 本是《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三)的85-87页(全集 第40卷)。【二、个人的不死】【1、论宗教的封建主义。 庸众的地狱】紧接着正文
据新版注1,这个部分曾作为附录的片段收入旧版,但不属 于博士论文,可能是马克思为另外一部著作写的,故新版未 收【另参鲁路:《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102-103页】。
30.06.2020
9
情况续1
2.马克思动笔撰写论文大概在1840年下半年,1841 年3月底完稿,4月6日寄给耶拿大学哲学系,4月15 日在未到场的情况下以这篇论文获得耶拿大学哲学 博士学位。
3.获得博士学位后,马克思再次试图发表他的博士
论文,有“新序言(片断)”为证,大概写于1841年7
月至1842年3月(序言前头给燕妮父亲的献词未做
30.06.2020
6
注意阅读《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
共七个笔记本。 1.第欧根尼·拉尔修:《圣哲言行录》第10卷:伊壁鸠鲁【有
中译本,马永翔,吉林人民出版社2019年;徐开来,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27-56页。 【诺尔曼·李莱佳德:《伊壁鸠鲁》,王利译,中华书局 2019】 2.塞克斯都·恩皮里柯,56-62页。【《悬搁判断与心灵宁 静》,包利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3.普鲁塔克(1)《论信从伊壁鸠鲁不可能有幸福的生活》, 62-91页。【《古典共和精神的捍卫——普罗塔克文选》, 包利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马克思学术论文
马克思学术论文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这一简单的历史事实却并没有使一些人辨证地对待非马克思主义理论。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马克思学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马克思学术论文篇一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摘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只是要反对教条主义,要成功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中国化,还包括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和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不能动摇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永远是我们党的指南。
但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可以完全断绝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不敢从其他学说中吸收真理的元素。
如果在封闭状态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那我们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 关系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对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严格的分析批判的基础上,创立自己的新学说的。
然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这一简单的历史事实却并没有使一些人辨证地对待非马克思主义理论。
特别是在我国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许多学者往往不能客观辨证地分析鉴别,而是简单化、片面化、形而上学地全面批判的态度。
其结果不是带来马克思主义的大发展,而是带来其严重的倒退。
对于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周恩来在1970年同文教部门的负责人谈话时指出:“一个人有问题,书就不能用了?它总有可取之处嘛: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是箔目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这三个来源还不是资产阶级的或受唯心史观限制的学说吗?可是它们都含有合理的因素。
任何思想的发屁都不是无根的,新社会是从旧社会脱胎出来的。
剥削阶级的出身不能改,思想却是可以改造的。
这就叫历史唯物主义。
要有点辨证法,不要一听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就气炸了,那叫形面上学、片面性。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者列宁也是一个能够辩证地对待资本主义文化的人。
马克思博士论文简析
“设想一下,如果把卢 梭、伏尔泰、霍尔巴赫、 海涅和黑格尔结合为一 人——我说的是结合,不 是凑合-——那么结果就 是一个马克思博士。”
• 《博士论文》的写作背景 • 《博士论文》的博士论文》的写作背景
结语
• 就马克思借助伊壁鸠鲁的 “救赎方式的哲学” 所拥有的超越宗教的批判视野而言,其哲学 的 “征服世界和绝对自由之心”还只是在自 我意识中跳动,只是以 “理性的自然之光” 照亮了幽暗诡秘的宗教世界,彰显了哲学的 救赎意志。这种批判仍然只是思辨式的批判, 依然局限于斯宾诺莎和青年黑格尔派的理性 精神启蒙,它本质上仍是以 “精神的批判” 来消灭或以 “自我意识”来消融宗教的 “幽 灵和怪影”,虽然批判的锋芒很犀利,但还 略显缺乏浑厚的根基,因为未寻找到合适的 中介让自身成为革命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从 哲学上批判宗教只是宗教批判的序幕,而不 是其最终的完成。这种批判无疑具有理性启 蒙的价值,其巨大的政治意义就是促成政教 分离,让国家尊重个人的宗教信仰自由以及 严格限定公共权力的支配范围。
• 马克思认为,对于哲人来说, “人的自我 意识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 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 列。”“神学化的理智”和宗教比哲学更 重要的描述是极端错误的。
研究方式选择及原子偏斜理论的本体论 意义
•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一方面生动地 描绘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两者的 研究方式、生活方式的不同,映现出 两个不同的思想家形象; 另一方面也 详述了两者学说上的差异与对立,着 重强调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的理论把 伊壁鸠鲁同德谟克利特思想的实质区 别。深刻凸显出伊壁鸠鲁的自由意志 哲学能够挣脱众人的意见与宗教精神 的限制,甚至能够征服世界,实现绝 对自由的本体论意义。
马克思博士论文简析
• 1839年到期1840年,马克思致力 于研究古希腊晚期的伊壁鸠鲁主 义、斯多葛主义和怀疑论哲学。 写了7册《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 记》。因为在马克思看来,这三 个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都是“自 我意识哲学家”,而自我意识哲 学是当时马克思和青年黑格尔派 的思想武器;伊壁鸠鲁的无神论 思想也正适合马克思批判封建专 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宗教神学 的需要
三 《 博 教士 思论 想文 》 的 宗
• 马克思在序言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 表达了自己彻底的、战斗的无神论 的思想的观点,反对一切神灵,反 对把哲学与宗教调和起来。“哲学 并不隐瞒这一点。普罗米修斯的自 白:‘老实说,我痛恨所有的神。’ 这是哲学自己的自白,是哲学自己 的格言,借以表示它反对一切天上 的和地上的神。”
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
• 深受青年黑格尔派,特别是鲍 威尔自我意识哲学的影响。
• 人的自由问题是青年黑格尔派 最为关注的问题。 • 罗森指出:“几乎所有的研究 马克思的专家都一致辞认为, 鲍威尔对马克思博士论文主题 的选择以及对该文所提出的见 解是有影响的。”
• 鲍威尔认为晚期古希腊哲学是普遍自我意 识发展的一个较高阶段,这些哲学流派强 调应当在政治上及思想上收押知识,强调 要维持内心的自由活动。正是他的这一研 究成果促使马克思注意到古希腊哲学史中 的这一在当时并不太引人注意的阶段。
马克思博士论文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 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设想一下,如果把卢 梭、伏尔泰、霍尔巴赫、 海涅和黑格尔结合为一 人——我说的是结合,不 是凑合-——那么结果就 是一个马克思博士。”
• 《博士论文》的写作背景 • 《博士论文》的内容 • 《博士论文》的宗教思想
一、《博士论文》的写作背景
• 对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关怀精神(中学马克 思) • 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概要
注意阅读《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
共七个笔记本。
1.第欧根尼· 拉尔修:《圣哲言行录》第10卷:伊壁鸠鲁【有
中译本,马永翔,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徐开来,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7-56页。 【诺尔曼· 李莱佳德:《伊壁鸠鲁》,王利译,中华书局 2005】 2.塞克斯都· 恩皮里柯,56-62页。【《悬搁判断与心灵宁 静》,包利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普鲁塔克(1)《论信从伊壁鸠鲁不可能有幸福的生活》, 62-91页。【《古典共和精神的捍卫——普罗塔克文选》, 包利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参考材料2
5.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三
卷(主要是第一期第一阶段从泰勒士到阿那 克萨戈拉和第二期独断主义和怀疑主义), 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 6.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罗 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1993年,下 卷)。 7.奥古斯特· 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 一卷(1818-1844),刘丕坤等译,持平校, 三联书店1965年。
2018/11/22 10
情况续1
2.马克思动笔撰写论文大概在1840年下半年,1841
年3月底完稿,4月6日寄给耶拿大学哲学系,4月15 日在未到场的情况下以这篇论文获得耶拿大学哲学 博士学位。 3.获得博士学位后,马克思再次试图发表他的博士 论文,有“新序言(片断)”为证,大概写于1841 年7月至1842年3月(序言前头给燕妮父亲的献词未 做改动,燕妮父亲于1842年3月2日去世,故新序言 当在这个日期前写成)。【流传下来的是誊清稿, 马克思委托别人抄写,自己在上面做了修补。手稿 未流传下来】 2018/11/22 11
实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范文
实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范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马克思思想整体结构论略摘要:本文以改变世界统摄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以实践思维作为改变世界的唯一有效思路,从实践思维的必然要求推究出改变世界必做的课题,根据课题相应把马克思全部思想分为人道主义社会学说、唯物主义历史学说、资本主义经济学说、无产阶级革命学说。
又从思想表述的角度将马克思着述分为理论主导和实践主导两大系统。
文章认为,实践思维不仅是理解马克思,而且也是批判和超越马克思唯一正确的思路。
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笼盖四十年的总纲领1845年春,马克思写下了文前引录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最后一条,表明了改变世界这个支配了他的思想研究工作的总纲领,此时已然确立。
三十八年之后,当他的全部工作划上句号时,恩格斯在他的墓前总结道:以某种方式参加****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赖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1]。
显然, 这毕生使命的内容,就是马克思早年所定目标即改变世界的具体化。
如果只是看到马克思在二十七岁上一语定平生,而忽视他人生抉择的理性思考依据,那就把马克思神化了:他一个主观动念,居然能够发展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事实上,马克思1843年开始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通过批判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并运用经济学解剖市民社会,完成了社会结构分析、现存社会价值批判、人生及未来社会价值确定,以及历史转化必然性的初步认定,改变世界的整体思路於1844年已初具轮廓。
这就是马克思于1845年做出人生抉择,1846年便投身社会实践运动的理性心理基础。
由此看来,改变世界这一轮太阳在马克思心中升起,整整照耀了他四十个春秋的人生行程。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从古代哲学史的角度看
治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的启示
03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为
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对未来研究和发展的启示
跨学科研究的启示
01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对未来跨学科
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理论创新的启示
02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提出了许多创新的理论观点,为
从哲学角度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01 哲学可以揭示现实世界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哲学可以揭示现实世界的本质,因为 哲学可以探究世界的本原和规律。
02 哲学可以指导人类的行为
马克思认为哲学可以指导人类的行为,因为哲学 可以提供人类思考世界和人生的智慧。
03 哲学可以促进人类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哲学可以促进人类的发展,因为哲学 可以激发人类的思考和创新精神。
激发了社会变革的思潮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对古代哲学的重新解读,激发了当时 的社会变革思潮,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哲 学基础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阐述的思想观点,为后来的社会主 义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哲学基础,影响了社会主义理论的 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方法论分
05
析
比较分析方法
罗马哲学
共和国时期的罗马哲学
注重实践和政治,探讨了法律、政治和社会等问题,代表人物有西塞罗等。
帝国时期的罗马哲学
关注宗教、神秘和形而上学等问题,代表人物有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普罗提诺等。
中世纪哲学
经院哲学
以圣经和传统教义为基础,探讨了上帝、灵魂、自由意志等问题,代表人物有安瑟伦、阿奎那等。
神秘主义
02 通过对古代哲学代表人物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 的探讨,揭示哲学思想的社会意义和政治价值。
马克思唯物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论文
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及其当代意义·31·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及 其 当 代 意 义*刘同舫【内容提要】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列宁阶段。
列宁提出了战斗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与革命任务,树立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及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典范。
厘清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辨析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哲学的党性原则”与“社会存在范畴”,无疑有助于把握列宁哲学思想的精髓。
深入理解列宁的哲学思想,必须注重其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全球化时代的共产主义事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列宁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作者刘同舫(1966-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广东广州 510631)。
列宁生活和战斗在不同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时代,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他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强大理论武器,批判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哲学,并在概括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和总结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新经验之基础上,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由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崭新阶段——列宁阶段。
一、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具有卓著的贡献。
第一,在唯物论方面,列宁提出了“物质”的经典性定义,论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第二,在认识论方面,列宁阐明了客观真理、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提出了生活、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的论断以及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原理。
第三,在辩证法方面,列宁阐发了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规律、范畴;论述了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相互关系,从总体上建构了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雏形。
马克思《博士论文》导读共35页文档
《博士论文》的主要内容
➢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 然哲学的一般差别.·
➢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伊壁鸠鲁的原子 论在细节上的差别 .·
《博士论文》的卓越创新
➢ 在哲学、自我意识与现实关系问题上。 ➢ 在“自由”问题上 。 ➢ 在对待宗教问题上 。
哲学、自我意识与现实的关系
• 黑格尔提出的“绝对观念”,是实体、主体,黑 格尔哲学,看不到哲学在预见未来、改造世界中 的作用。把哲学与现实分离开来。
罗森指出:“几乎所有的研究马克思的专家 都一致辞认为,鲍威尔对马克思博士论文主题 的选择以及对该文所提出的见解是有影响的。”
鲍威尔认为晚期古希腊哲学是普遍自我
意识发展的一个较高阶段,这些哲学流派 强调应当在政治上及思想上收押知识,强 调要维持内心的自由活动。正是他的这一 研究成果促使马克思注意到古希腊哲学史 中的这一在当时并不太引人注意的阶段。
• 马克思研究伊壁鸠鲁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 人的自由问题。
• 德认为:原子在虚空中作直线运动,并且 互相碰撞,这一切都是必然的,没有任何 自由的可能。
• 伊认为:原子除了作直线运动外,还脱离 直线作偏斜运动。正是偏离运动这种偶然 性,表现了原子自身的独立和自由。
• 马克思不同意德谟克利特对自由的否定,很 重视伊壁鸠鲁的自由观。
• 另一方面,马克思又突破了伊壁鸠鲁个体 心脏跳动的绝对自由,将人的自由或自我 意识投到天上和地上,他要做现实的普罗 米修斯,“痛恨所有的神,”“反对一切 天上的和地上的神”因为“这些神不承认 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不应该有 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这天上 的和地上的神恰恰就是直线决定的宗教神 学和直线决定的专制制度。
• 青年黑格尔派把自我意识凌驾于现实之上,认为 自我意识是主要的历史创造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范文(精选4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范文(精选4篇)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以下是我整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1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160多年了,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其生命力却不断增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产生导致了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而它的思想,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历史的延续继续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世界上马克思主义者将会越来越多。
在接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之前,“马克思主义”这个名词在我脑海里恐怕是最独特的一个词了,非常熟悉但却无法对其做详细恰当的解释,这让我无法了解它的精髓所在,继而也无法得到它对于我的有利影响。
所以,我带着对它的好奇,积极地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领略它的魅力。
这篇论文,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在这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的继承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大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大学论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大学论文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大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本文是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论述课题。
文中在分析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阐述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当今社会经济的重要现实意义,并强调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关键词:价值经济发展意义参考文献:中国期刊杂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至今,已经过去了一百五十多年,经济社会与人类劳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揭示商品内在矛盾的科学理论,它所揭示的市场经济规律是指导我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经济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指针。
但由于在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而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使劳动价值论成为人们近年来讨论的热点。
因此要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全面把握它的主要观点,了解其重要现实意义,并使它在指导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观点(一)使用价值与价值马克思从分析商品二因素入手分析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内在联系,指出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人的具体劳动和物质资料是形成使用价值财富的源泉;人类的抽象劳动则是形成价值财富的唯一源泉;劳动者的一定体力和脑力的凝结则是构成价值的实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二)价值源泉人的生产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是指一切加入商品生产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非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