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word复习学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碳及碳的化合物》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3.小组合作,设计一项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实验,要求实验方案合理、操作简便。学生需要将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整理成书面报告,并在课堂上分享。
4.针对课堂所学内容,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碳及其化合物性质、反应及应用的小论文,字数在500字左右。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举例恰当。
-知识讲解: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实践操作:设计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总结规律,提高实验技能。
-知识巩固: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2.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采取分层次教学,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如PPT、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或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对碳及其化合物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碳及其化合物研究领域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等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碳及其化合物这一章节的学习,既有知识储备上的基础,也有认知发展上的需求。然而,由于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反应和应用较为复杂,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六单元《碳及碳的化合物》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碳及碳的化合物》单元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次单元复习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掌握碳的基本性质、化合价以及构成有机物的特征; 2. 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主要类型; 3. 认识常见的碳的化合物,如烷烃、烯烃和炔烃,以及它们的命名规则; 4. 理解碳循环的重要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本次单元复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碳的基本性质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 碳的化合价和构成有机物的特征; 3. 化学键的概念和主要类型; 4. 碳的化合物: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结构、性质及其命名规则; 5. 碳循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1. 理解碳的基本性质、化合价和构成有机物的特征; 2. 掌握化学键的概念和主要类型; 3. 熟练掌握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结构、性质及其命名规则。
教学难点: 1. 碳循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的理解; 2. 碳的化合物命名规则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碳及碳的化合物的特性和性质;3.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学时安排: - 第一学时:复习碳的基本性质和化合价,介绍构成有机物的特征; - 第二学时:复习化学键的概念和主要类型; - 第三学时:复习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结构、性质及命名规则; - 第四学时:复习碳循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五、教学步骤与教学内容第一学时教学步骤: 1. 复习碳的基本性质:有多少个同位素、常见的存在形式等;2. 复习碳的化合价:介绍碳的化合价和稳定的化合价数;3. 复习构成有机物的特征:有机物的唯一来源及其特点。
教学内容: - 碳的基本性质 - 碳的化合价 - 构成有机物的特征第二学时教学步骤: 1. 复习化学键的概念:介绍化学键的定义和基本要素; 2. 复习主要类型的化学键: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不同类型化学键在碳的化合物中的应用和特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单元复习课【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巩固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装置依据及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学会复习总结归纳基本知识的方法。
(2)能用碳及其氧化物的基本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能用探究学习方法研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复习重点】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与用途。
【复习难点】探究实验室里制二氧化碳的装置。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引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碳的单质及化合物都有了哪些认识?仔细回顾并梳理一下。
2.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复习目标进行研究解读,如果学生解读不准确或不到位,教师再进行补充。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比较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找出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3.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知识模块二 碳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可燃性⎩⎪⎨⎪⎧完全反应:C +O 2=====点燃2CO 2不完全反应:2C +O 2=====点燃2CO 还原性:C +2CuO=====高温2Cu +CO 2↑ 知识模块三 二氧化碳的制取1.实验室制法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
实验装置:教材P115图6-12。
反应原理: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
操作步骤:参考过氧化氢制氧气。
检验方法: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验满方法: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2.工业制法:CaCO 3=====高温CaO +CO 2↑知识模块四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物理性质 常温下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常温下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掌握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并运用其性质解决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3.通过复习学会梳理知识,化零为整,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的学习方法。
【复习过程】知识梳理一:碳单质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拓展: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还有哪些?请完成它们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1.如何区分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请完成实验方案拓展:木炭述原氧化铜的实验后发现存在少量黑色固体,它可能是什么?存在儿种可能?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知识梳理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问题2.如何区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四种鉴別方案有关反应 的方程式思考:(1)若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应如何除去?(2)若一氧化碳屮混有少量二氧化碳,应如何除去?知识梳理三:碳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观察你所写的化学方程式,都涉及到哪些含碳的物质,请以二氧化碳为中 心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网络图表示出来,并注明反应条件。
知识梳理四:实验室制取C02问题3.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FeS)块状固体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发生反应制 取硫化氢(H 2S)气体。
常温下硫化氢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毒,能溶于水, 其水溶液称为氢硫酸溶液,硫化氢气体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请利用下列装置设计一套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装置。
组装顺序 ___________思考:(1)若想获得比较平稳的气流,你对发生装置如何改进?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发生装置类型:固液常温型 检验方法: 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满方法:DE氢訛潯 w- H(2)硫化氮气体有毒,若想进一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下列哪种装置能达到目的?_________________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下列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_________查阅资料: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和似,会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学案(新版)新人教版(I)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常见碳的单质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2).会选择适当的反应制取气体;能根据反应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制得的气体。
(3).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知识的网络化。
学会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2)培养知识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碳及碳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学法指导复习――归纳总结――练习二、自主学习(一)、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1. 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主要有、、。
由此说明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
2. 木炭具有结构,它具有能力,的吸附能力比木炭强,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来吸附毒气。
C60分子是由构成的,它形似足球,常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
6.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
(1)CO(CO2)(2)CO2(CO)7. 知识网络:本单元的知识联系可用下图表示,请写出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8.已知X是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Z是不溶于水的固体,X、Y、Z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X Y Z⑴出X的化学式。
⑵出Z和稀盐酸反应生成Y的化学方程式:。
⑶气体X、Y都含有元素和元素,但他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不同。
请举出X、Y性质不同的例子。
【中考链接】9.(xx•铜仁)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1)实验仪器a、b的名称是a 、b 。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将装置A和C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目的是:。
10.(xx.大连市)用以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抽取和性质实验。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1.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2.掌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能独自操作及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法、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的有关探究实验,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以及创新能力。
二、知识网络(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的物质,可用于制、、等。
2.石墨(C)是最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
可用于、、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3.活性炭、木炭具有性,焦炭用于,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3.还原性:现象:,。
应用:(三)、二氧化碳的制法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2)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3)气体收集方法:(4)验证方法:,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2.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CaCO 高温CaO+CO2↑(四)、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 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用途:灭火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温室气体肥料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
(五)、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1)可燃性:(2)还原性:现象:,。
三、当堂练习1.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A.金刚石 B.石墨 C.焦炭 D.活性炭2.以下结构示意图表示C60分子的是()A B C D3.下列变化过程中不能..产生CO2的是()A.碳还原氧化铜 B.碳酸钙加热分解C.碳酸钠和石灰水反应 D.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4.下列所示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A.我能在灭火中大显身手B.我承认“温室效应”主要是我惹的祸C.我能帮助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D.我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6.取四朵用石蕊试剂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操作,能够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A.喷石灰水 B.直接喷水C.直接放入CO2中 D.喷水后放入CO2中7.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设计了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根据其研究过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洗气瓶A中的实验现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教案(1)(人教版九年级上)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案学习目标:掌握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及方法,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知识疏理:1、氧气、二氧化碳制取比较氧气二氧化碳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检验方法验满方法2、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性质与用途比较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题例解析:1、不少科学家认为地球表面变暖及一些异常气候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所形成的“温室效应”有一定的关系。
(1)下了反应都能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试分析判断,会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反应是:①C+O2CO2②CH4+2O2CO2+2H2O ③CaCO3+2HCl CaCl2+H2O+CO2④石油+氧气二氧化碳+水⑤2NaHCO3Na2CO3+H2O+CO2(2)下列反应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试判断,对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①CO2+2NaOH Na2CO3+H2O ②6CO2+6H2O C 6H12O6+6O2③CO2+H2O H2CO32、已知X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Z是不溶于水的固体,X、Y、Z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X Y Z(1)写出X的化学式:(2)写出Z和稀盐酸反应生成Y的化学方程式:(3)“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着物质的性质”是重要的化学思想。
气体X、Y都含有元素和元素,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不同。
请举出X、Y性质不同的一个例子:。
课堂反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109种元素,这些元素组成的单质只有109种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2.CO与CO2在性质上不同的原因是()A.CO2比空气重B.CO难溶与水C.分子结构不同D.制法不同3.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A.灭火B.制干冰C.做化工原料D.温室中做气体肥料4.地球大气中CO2含量增多,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若继续增加CO2的含量,后果不堪设想。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知识网络来增强对知识认知的方法;(2)能对单元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归纳总结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信心;【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碳单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2.教学难点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知识网络构建;【教学策略】单元复习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归纳单元知识,增强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在单元复习过程中,采用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由学生自主地归纳出本单元的知识点,再在教师的引导下构建出知识网络,将各知识点联系起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明确学习目标〗1.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2.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CO2的反应原理及装置,以及制取气体的思路、方法及温室效应。
4.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知道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及使人中毒的原因。
〖温故知新〗1.金刚石、石墨和C60(1)物理性质与用途比较(2)、、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由于它们的不同,因此它们的存在着很大差异。
(3)木炭具有结构,它具有能力,的吸附能力比木炭强,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来吸附毒气。
(4)C 60分子是由构成的,它形似足球,常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
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①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A .充分燃烧生成CO 2,化学方程式为B .不充分燃烧生成CO ,化学方程式为(在氧气中燃烧时现象为。
)③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能与Fe 2O 3等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
Fe 2O 3 + C ===____ + ______1.二氧化碳制取: (1)实验室制法:①反应原理:利用或和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注意:不能用纯碱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是因为 ;不能用稀硫酸,因为会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某某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也不能用浓盐酸,因为其会挥发出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复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全面复习碳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归纳、总结形成全单元的知识网络,通过讨论和交流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
(2)通过建立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碳酸的化学反应网络,培养自己概括、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学会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2•过程与方法:(1)从知识归纳整理建立网络,再到知识的应用,理解复习整理。
(2)能够提炼出对零散知识进行复习的有效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知识Z间的联系,能有意识的思考知识Z间的联系并以网络图的形式展现出来。
(2)通过讨论,交流,改进的过程,体验分工合作在小组活动中的作用。
复习重点: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复习难点:建立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碳酸的相互转换网络。
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延伸到课前,给每个学生充分思考的吋间,课堂上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质疑和改进,让每个学生建构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璀璨夺目价值连城的钻石和黑黑的铅笔芯的主要成分石墨都是相同的碳元素组成,为什么物理性质有这么大的差异性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这部分内容。
听讲,激发复习的兴趣。
I7自我诊断请同学们首先明确复习目标,讲述本单元近几年在中考中的地位O请同学们根据复习目标回顾碳单质的相关性质。
根据学牛的复习情况及时反馈。
出示气体鉴别题,现有两瓶气体,分别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请你用所学知识来区别它们,并解释所利用的原理,请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设计方案,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设计成阅读目标,根据目标进行碳单质的知识梳理。
完成跟踪练习1.226z合作交流果。
出示方法指导,根据方法指导,我们可以知道这类题目的设计要遵守的原则。
同学们在设计方案时用到了很多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C 、CO 、CO2、H2CO3、CaCO3等物质的性质、用途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建立以二氧化碳为中心的化学反应网,并能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 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
3. 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懂得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习重点:C 、CO 、CO2化学性质的复习。
复习难点:1、使本单元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2、本单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准备:装石灰水的试剂瓶、烧杯、稀盐酸、水教学方法:比较归纳、讨论交流、探究法等教学过程: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碳及碳的化合物》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3.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想:
-创设互动式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如利用化学软件模拟化学反应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定期进行学习反馈,通过作业、测验等形式,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b.碳捕捉与储存技术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应用。
c.碳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此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碳的化学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盐等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4.碳及碳的化合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4.教学评价的设想: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实验操作、书面作业、口头报告、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参与度和进步情况。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采用生活情境引入法,激发学生对碳及碳的化合物的兴趣。首先,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含碳物质,如木炭、金刚石、石墨等,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质有什么共同点吗?”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接着,我会简要介绍碳元素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如二氧化碳在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中的角色,碳酸盐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等。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将初步认识到碳及碳的化合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碳及碳的化合物》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课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课导学案一、课前导入•通过提问学生对于碳的认识,引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提示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有关碳的知识,为今天的复习做好准备。
二、知识回顾1. 碳的性质•提示学生回顾碳的原子结构和基本性质,如碳的原子序数、原子量等。
•引导学生回忆碳的外层电子结构和价电子数。
•探讨碳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沸点等。
2. 碳的同素异形体•提醒学生回忆有关碳的同素异形体的知识。
•列举并解释几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
3. 碳的化合价与键型•复习化合价的概念并解释碳的化合价。
•引导学生回忆碳与其他元素的化合物中的单键、双键和三键。
•通过举例让学生区分不同键型的碳化合物,并解释其键的特性。
4. 碳的氧化物•提醒学生回顾碳的氧化反应。
•探讨碳的氧化物的种类和性质。
•引导学生理解碳的氧化物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三、能力提升1. 理解碳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引导学生探讨碳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碳的运输与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 拓展思维:碳循环•提醒学生回顾碳的循环概念,并了解碳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碳的排放和吸收如何影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引导学生探讨碳的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四、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整理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和概念,形成思维导图。
•布置学生用课本和其他参考资料进一步拓展与深化对碳和碳的氧化物的了解,并撰写一份简短的读书报告。
•鼓励学生参与碳减排、环保等相关活动,并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
五、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思考下节课的改进措施。
•记录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为后续评价提供依据。
注意:本导学案仅为参考,具体的教学内容还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展开。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1.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2.掌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能独自操作及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法、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的有关探究实验,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以及创新能力。
二、知识网络(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的物质,可用于制、、等。
2.石墨(C)是最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
可用于、、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3.活性炭、木炭具有性,焦炭用于,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3.还原性:现象:,。
应用:(三)、二氧化碳的制法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2)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3)气体收集方法:(4)验证方法:,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2.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CaCO 高温CaO+CO2↑(四)、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 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用途:灭火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温室气体肥料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
(五)、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1)可燃性:(2)还原性:现象:,。
三、当堂练习1.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A.金刚石 B.石墨 C.焦炭 D.活性炭2.以下结构示意图表示C60分子的是()A B C D3.下列变化过程中不能..产生CO2的是()A.碳还原氧化铜 B.碳酸钙加热分解C.碳酸钠和石灰水反应 D.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4.下列所示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A.我能在灭火中大显身手B.我承认“温室效应”主要是我惹的祸C.我能帮助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D.我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6.取四朵用石蕊试剂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操作,能够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A.喷石灰水 B.直接喷水C.直接放入CO2中 D.喷水后放入CO2中7.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设计了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根据其研究过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洗气瓶A中的实验现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复习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说课稿一、课程背景和概述本节课是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的复习课,主要内容是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知识点复习。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包括碳元素的基本性质、碳的同素异形体、碳元素的化合价和氧化物的性质等。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希望学生能够巩固相关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复习并巩固碳元素的基本性质、碳的同素异形体及其特点。
2.复习并掌握碳元素的化合价和氧化物的性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能够通过简单实验观察和判断物质的性质。
4.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碳的同素异形体及其特点。
2.碳的化合价和氧化物的性质的复习。
3.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步骤一:复习碳元素的基本性质1.随堂小测评测学生对碳元素的基本性质的掌握情况,如碳的原子序数、原子量、电子排布等。
2.梳理和复习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如石墨、金刚石、天然气等。
步骤二:复习碳的同素异形体1.复习并比较石墨和金刚石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差异。
2.指导学生根据石墨和金刚石的结构来解释它们的性质差异。
步骤三:复习碳元素的化合价1.复习碳元素的化合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给出一些简单的化合价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并互相讨论。
步骤四:复习氧化物的性质1.复习氧化物的概念、分类和常见氧化物的名称。
2.指导学生通过简单实验观察不同氧化物的性质,如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氧化铁的性质等。
步骤五:综合训练和小结1.给学生提供一些综合训练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
2.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1.教学方法:讲述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讲解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简单实验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运用课本、教辅和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学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走近新课标三维点击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C60的分子结构和应用;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掌握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初步解释选择所用试剂的原理;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掌握两种气体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它们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知道自然界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2.初步认识结构与性质及用途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提高收集、加工信息的能力;认识开展科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重要途径,探究中培养集体协作精神和互动学习能力;通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对比,领悟量变可引起质变的思维方法。
3.领悟物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碳的单质;认识一氧化碳的毒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了解温室效应对人类可能产生的危害,形成热爱地球、保护家园的观念。
命题指津1.对单质碳物理性质的考核侧重于它们的用途,尤其是活性炭的吸作用,更是中考中的热点。
另外金刚石的硬度,石墨的各个物理性质及用途也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而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的考核侧重于碳的还原性,常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分值较大。
另外碳的稳定性在历年的中考中都出现,基本上是选择题,比较容易。
2.二氧化碳制取是历年中考的热点,2010年中考也不例外,与二氧化碳的制取密切联系的碳酸根离子的检验,也在历年中考中频频出现,2010年也不例外,基本上都是选择题,分值随省份不同,一般在1—3分。
3.预测一氧化碳的重要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还将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还原性主要是以实验题的形式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可以是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反应现象以及尾气的处理等多方面。
分值较大,中等难度。
关于一氧化碳的毒性,历年中考中常出现,今后仍是中考的热点。
教材精梳理知识清单(1)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如:金刚石和石墨(2)金刚石、石墨、C60的性质比较及用途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相似的化学性质(3)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用在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4)碳和炭的区别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用“炭”字(1)常温下的稳定性(2)随着温度的升高具有:①可燃性②还原性(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CaCO3+2HCl====CaCl2+CO2↑+H2O(2)装置的设计与选择(3)收集的方法及验满(4)操作顺序(1)CO2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化合物(总复习)》教学设计
4.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提高复习效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
2.树立环保意识,关注碳在环境、能源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参与低碳生活的实践。
3.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3.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练习题类型: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简答题等。
3.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碳及其化合物性质、反应方程式等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化合物(总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碳及其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变化规律和相关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了解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理解碳的重要性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3.掌握碳的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60等)及重要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变化规律、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2.难点:
-碳单质与碳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二氧化碳在环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及影响。
-实验操作中的安全规范和技巧。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碳单质1、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等,由此说明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的物质。
3、碳单质的化学性质①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靶向练习1、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 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B .金刚石、石墨和C 60都由碳元素组成,结构相同 C .木炭具有还原性,常温下可以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D .石墨很软,不能用于制石墨电极2、(6分)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
(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名称是 ,图③单质的名称是 ,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 。
(3)C 为+4价,Cl 为-1价,由C 和Cl 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学习任务二 碳的氧化物及相互的转化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物理性质 色味态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 比空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溶解性 溶于水溶于水 化 学 性 质可燃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一般不燃烧也不还原性 不具有还原性 毒性 有 ,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 无毒,在空气中含量超过1%对人体有害与水的反应 不反应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不反应 用途2 ⑥① ① ⑤ ② ② ③ ⑧ ③ ④ ⑦ ④ ⑤ ;⑥ ⑦ ; ⑧点拨提升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
C CO 2 H 2CO 3CO CaCO 31. 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兄弟,这是因为____(填序号)。
A. 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B. 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C. 它们都有毒D. 它们都能溶于水2. 也有人认为,二者化学性质相差甚远,请给出一条支持他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其实,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过程:CO→CO2 __________________ CO2→CO __________________靶向练习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B.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2、两个软塑料瓶中分别充满CO和CO2两种无色气体,下列试剂不能将二者鉴别出来的是()A.澄清石灰水B.水 C.紫色石蕊试液D.氯化钠固体3.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复习目标
1.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2.掌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能独自操作及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法、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的有关探究实验,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以及创新能力。
二、知识网络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的物质,可用于制、、等。
2.石墨(C)是最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
可用
于、、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3.活性炭、木炭具有性,焦炭用于,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
的。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
3.还原性:
现象:,。
应用: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2)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
(4)验证方法:,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2.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
CaO+CO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用途:灭火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温室气体肥料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
(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
(1)可燃性:
(2)还原性:
现象:,。
三、当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A.金刚石B.石墨C.焦炭D.活性炭
2.以下结构示意图表示C60分子的是()
A B C D
3.下列变化过程中不能
..产生CO2的是()
A.碳还原氧化铜B.碳酸钙加热分解
C.碳酸钠和石灰水反应D.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
4.下列所示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
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
...客观事实的是()
A.我能在灭火中大显身手B.我承认“温室效应”主要是我惹的祸
C.我能帮助绿色植物光合作用D.我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
6.取四朵用石蕊试剂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操作,能够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
A.喷石灰水B.直接喷水C.直接放入CO2中D.喷水后放入CO2中
7.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设计了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根据其研究过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洗气瓶A中的实验现象。
(2)小余同学认为此装置有待优化,如尾气可先储存在瓶内,然后再处理。
如图乙是他设计的贮气瓶,尾气应从(选a、b填空)口通入。
(3)小徐同学质疑: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进行设计:在CO通入CuO之前先通过澄清石灰水(即在盛CuO的硬质玻璃管的左端再接入一个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来确定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请判断小徐的设计是否有必要,并说明理由。
8.下面是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
甲乙丙
(1)在物质甲的结构中,每个碳原子最多连有个碳原子。
(2)根据乙物质层与层之间能发生滑动,具有滑腻感的特点,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__。
(3)图中物质丙的化学式为C60,已知硅的一种单质也有与物质丙相同的原子数和类似的结构,有科学家尝试把物质丙的一个分子放进硅的这种单质的一个分子中,反应形成一种新型分子,该分子的化学式为。
9.A、B是初中化学学过的两种黑色物质,将它们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
请根据图中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