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梅花螳螂拳套路—梅花路

合集下载

莱阳太极螳螂拳的简介

莱阳太极螳螂拳的简介

莱阳太极螳螂拳的简介莱阳太极螳螂拳太极螳螂拳法是古传拳功,其拳功系依据《周易》之太极阴阳学说推演而成,有螳螂手摘要365手,八肘的八八64肘,讲究阴阳、刚柔、进退、虚实。

一是手法多;二是劲路奇。

核心理论中的短打紧要歌诀:进退虚实、蹿跳出入、闪赚腾挪、开合收闭、长短起落。

手法纲目:翻车辘轳捶、六六三十六、八打八不打、八刚十二柔、七势集连拳、总是十八凑、全身十二捶、闪赚双手扣。

莱阳太极螳螂拳的传承谱系一代李秉霄号李二钩,人称二钩爷,清乾隆年间小赤山史家河人二代赵珠字启禄,清嘉庆年间莱阳大赤山人三代梁学香1810_1905,字书圃,清道光年间发城乡榆山夼人四代姜化龙1855-1924字云生,莱阳黄金沟人五代宋子德1855-?,字耀坤。

莱阳赵格庄人六代王玉山1892-1976,字珍,莱阳崔疃人崔寿山莱阳诸路人臧玉山莱西仙洞人七代王元亮1926,6,2--2002,12,6,莱阳催疃人王元乾八代刘美杰山东莱阳逍各庄人,祖籍龙旺庄镇庙西村李飞林莱阳市崔疃人崔公寿山所著《太极螳螂拳谱》之《叙言》中写道:"拳勇有内外之称,外家起于少林,搏人为主,人亦得而乘之;内家则以静制动,犯者应手辄扑,其术盖传之张三丰。

宋艺祖马上得天下,技艺绝一时,然得自外家,其长拳独称最,以与螳螂较,则不如远甚。

明嘉靖年间,朝廷边疆多事,招勇敢,晋李通应募,为第一,其武术十八事皆能,然亦得之外家也。

满清定举,文武两途,咸以科举取士,而武术遂为之一振。

时海邑有附贡生李公文学士也,赴秋国不第,抛却毛锥子,匿迹林泉,其所与交游者,邂逅一时侠客,公得异人传,能取内外两家之长而兼之,独与螳螂之术。

得其精粹,然志在云游,不欲以姓名示人,人以故莫以识之。

得其术者,惟赵公讳珠,赵传之梁讳学香,梁传之姜讳化龙,姜传之我师宋先生子德讳耀坤。

道派渊源,去今已百余年矣。

先生以传授有自,深虞发坠,遂以是传之彭年诸同学,不敏未辜负我师子德先生之望,然与诸同学砥砺切磋,愿以得之先生者,后传之,慕先生之道者,则年之志也,兹恐或忘,故志之以自励云。

梅花螳螂拳——精选推荐

梅花螳螂拳——精选推荐

梅花螳螂拳梅花螳螂拳的文献记载始于清代李秉霄。

据莱阳县志所记,李秉霄是清朝乾隆莱阳赤山史家河人,是清朝顺治年间兵部右侍郎李赞元第十七代后人。

据李赞元的第十五支家谱载:「李姓是从福建迁至海阳县凤城西关,其子则分布莱阳、海阳各地。

」传李秉霄于乾隆年间随父宦游南中,有大盗某甲于狱中得危疾,已昏不知人,典狱以告官命出之,秉霄通医理,过试其脉,买药饮之,盗汗出而苏,夜半伺隙潜循。

其后大盗将生平所学传授,艺成而盗不复至。

而其艺正是王郎所创之螳螂拳,师承过程史无记载。

李秉霄原从文考取贡生,后弃文从武,苦练经年而成螳螂拳一代宗师。

因其使用双钩出神入化,故人称「李二钩」或「二钩爷」。

根据「县志」和「螳螂拳谱」记载及有关传说,李秉霄是螳螂拳的主要传播人。

李秉霄传于赵珠,字起禄,清嘉庆年间莱阳赤山村人。

赵珠自小攻文习武,文才横溢,武艺超群,尽得李秉霄真传。

赵珠的螳螂拳环环相绕,招招相扣,恰似梅花朵朵,瓣瓣相连,故此称为「梅花螳螂拳」。

据「莱阳县志」记载:「大赤山赵珠,其(李秉霄)高弟子也。

珠年老,尝跌坐床上。

剧盗卫三素耳其名,遽入爪探其睛,珠手挥之,跌床下,不敢少动。

」赵珠传艺于梁学香。

梁学香,字书圃,海阳县发城乡榆山夼人,生于清道光年间(1810年)。

外号「梁一眼」,家中堂号「德顺堂」。

其身材瘦小,但极为灵敏,因聪明勤奋,博学多才,故武学造诣非凡。

曾在比武中一拳置对方于死地,因此亦有「梁铁锤」之称,并从此声名大振。

梁学香半生以保镖为业,凭螳螂拳旗号闯荡江湖无敌手。

梁学香不但精通「梅花螳螂拳」,他对「太极拳」也有极深的研究。

他将「梅花螳螂拳」的主要技法与「太极拳」的精要融合,创编了「摘要」拳,「摘要」成了螳螂拳的精华,历代拳师不轻易外传。

从此时起,「梅花螳螂拳」又称为「太极梅花螳螂拳」或简称「太极螳螂拳」。

梁学香不但将「梅花螳螂拳」技法创新,同时也是「梅花螳螂拳」蓬勃发展的奠基人。

他打破螳螂拳单传习惯,传艺极广,先后在海阳、莱阳、栖霞、黄县、文登、芝罘、荣成、牟平等地授徒。

短打梅花螳螂拳

短打梅花螳螂拳

短打梅花螳螂拳梅花螳螂拳短打五连环是梅花螳螂拳中的一个短打套路,共分八路,每路五个攻防手法。

练习中要求步法扎实,手法刚柔相济,发力得当,动作连贯敏捷,一气呵成。

第一路:螳螂出洞预备式(小登山抱门式):两臂在体前自然弯曲,右拳在前,左拳在后,拳眼均向上。

前腿微屈扣裆,后脚跟抬起,重心在两腿间。

上体稍向左倾,抬头挺腰,沉肩垂肘,闭口聚气,两目平视(图1)。

一、螳螂双封下:身体右转,两拳变勾手,随转体向前、向右刁采于胸前,左勾在前,右勾在后。

同时右腿后撤一步,重心落于右腿成虚步;两肘弯屈,目视前方(图2)。

二、左封右匿肘:上体左转,左脚前上半步,右脚跟随成小登山式。

同时,左勾手向前,向左刁采,然后屈肘回收,使勾手回置于左面前。

随之,右勾手向前下方直臂顶腕(图3)。

三、凤凰三点头:1.右勾变掌(掌心向下)向前、向上、向右采抓,然后变掌收于腰间。

随之左勾手变拳向前直击,与头同高,拳心向下。

同时右脚前上一步,上身稍右转成大登山式(右弓步),目视前方(图4-1)。

2.重心后移落于左腿,上体左转成右歇步。

同时屈左肘,左拳向左后摆拨,停于头部左侧。

同时,右臂外旋,使右掌向前下方旋插击出,拳眼向下;目视前下方(图4-2)。

(3)重心前移,上体右转,右脚上前一大步,随之,拖拢左脚成小登山步。

同时,左拳向前经右臂下压,随即,右臂内旋屈肘,使右拳由下从左臂内向前上方撞击。

右拳面向上,左掌置于右肘下,掌心向内(图4-3)。

四、临行鸳鸯脚:重心后移落于左脚,右脚面绷直向右前方踢击,高与裆平。

同时,上体左转,右小臂随转体向左方击出,拳心向上,高与胸平;左拳背贴于右腕上(图5)。

五、急出双帮肘右脚前落,随即拖拢左脚成小登山式。

同时,左拳扶右腕,随右臂外旋向前滚推;右臂微屈,拳心向下(图6)。

第二路:螳螂寻路预备式:接图6或参照图1动作。

一、上步反仰掌右脚前上半步,左脚紧跟成小登山式,同时,左掌经右肘下按,掌心向下。

与此同时,右臂内旋,用掌背向前上方反击,手指向上(图7)。

太极梅花螳螂拳“梅花路”手法解(四)

太极梅花螳螂拳“梅花路”手法解(四)
的裆 部 。
接上式 , 设敌 出右手招 我 右掌 的穿 击 ; 即用左 手 从右 手下 我 偷采 敌右手 腕 , 即右 腿前插 敌右侧 腿后 , 随 右掌 推敌胸 肋部 , 猛然 扭腰转 体蹬右腿 , 将敌跌 倒 ( 1 1 。要点 : 图 1) 右掌推 、 右脚 蹬 同时 反 向发力 , 力点在右 掌根和右脚跟 。 三十五 、 进步 辘轳靠得慌
动作 : 左手 向右封至脸 右侧 , 右前臂 自下 而上 向右划 圆外挂至脸 右侧 ,拳 心朝 内 ,右前 臂与左 手在脸前 相碰
后, 右拳 向右上 至右 肩外 上方 , 手 向左 下 至小腹 左侧 , 左
同时右脚 前进一 步 , 左脚前 掌拖地 在后跟进 一步 , 如此反
复快速封挂 进步一段 距离 ( 1 3 图 14) 图 0 , 0 。要 点 : 右前 臂 与左手相 碰时要脆 快发力 。

右脚 向前右方 落地时脚跟 猛力蹬击 , 步成 左登 山式 , 此为蹬扑 ( 图 18) 0 。要点 : 扭腰 、 右掌推 和右脚蹬 同时动作 。 用法 : 设敌 用右 手击 我 上部 ; 即用 右手 向左 封 出敌手 的同 二 我 时 , 左掌 以指尖穿 击敌咽 喉 ( 19) 图 0 。要点 : 掌随右手 封时 , 左
用法 : 敌用 右手 或左 手 击我上 、 设 中部 ; 即用左 手 我 封 配合右前 臂外挂将 敌手臂 开出我右侧 , 如此反 复封挂 , 同时进 步靠近敌 身 ( 15) 图 0 。要 点 : 右前 臂外挂 要有 刚
力, 力点 在近腕桡侧 。
三十 九、 转身左 闭手 收势 动作 : 盖步左 转身 一周 , 右 右手 向左 封 出至脸左 侧 , 掌从 右 左 手 下 向上 穿 出 , 掌心 朝右 , 与鼻平 , 掌 回至左 胸前 , 高 左 成左 虚 步

正宗少林梅花螳螂拳(全):招招势势神奇妙,踩勾刁打撩掠踢

正宗少林梅花螳螂拳(全):招招势势神奇妙,踩勾刁打撩掠踢

正宗少林梅花螳螂拳(全):招招势势神奇妙,踩勾刁打撩掠踢梅花螳螂拳使少林寺武僧综合梅花拳和螳螂拳的招势及技法精华而组合创编的,具有刚健朴实,结构紧严、形态逼真、实战性强的特点。

尤其表现在技法方面,除完全含有梅花拳的技法外,另增了刁、砍、踹、挂、掠等特殊技法,命名其拳技和风格独树一帜。

螳螂拳祖名王朗,拳招跨卓傅三江。

宋代传人嵩少室,众僧练此刻谱群。

七得拦截梅花路,白猿偷桃孝母娘。

白猿出洞亦献果,亦有螳螂盘大柱。

招招势势神奇妙,踩刁勾踢圈打忙。

千变万化智会技,学会螳螂闯八江。

梅花螳螂奇中奇,踩勾刁打撩掠踢。

三十九势贯长虹,一气呵成皆真艺。

起势冲捶蛇点睛,左右千里一霎时。

玉环步打阴阳势,刁手拿搓把出奇。

刀削铜脖箩圈势,虎吞小羊虚中实。

提膝吊捶打上下,巧打两边鹏展翅。

跳步千眼疾中疾,转身踢抓手并足。

猿猴摘桃攀天梯,燕子别翅胸侧击。

枯枝盘根拉山倒,螳螂吊足偷尧脐。

腋下藏花暗出箭,冲天捶打腔漏底。

停风挡箭挥巨掌,玉女拉网生擒敌。

金丝缠腕不可迟,格肘撩阴施价袭。

抵前顾后一胜十,金瓶玉挂取金鼻。

马步阴拳开胸膛,破身后犯回转珠。

梅花螳螂招势尽,恒志精炼年四季。

招招把把千百练,走遍天下无人欺。

(1)预备势两足微开半立,身胸挺直,两臂下垂,两掌五指并拢,附于大腿外侧,掌心向里,目视对方(图1)。

图1(2)转身冲捶左脚向左开一步,两脚碾地,体左转90度,抬右脚向前上一步,落左脚前成右虚步,同时两掌成螳螂爪由内向外撩刁,然后两掌变拳,右拳由下向上向前屈肘冲击,拳心向前,左拳由外向内屈肘横击,护于右肘之下,拳心向里,两腿微蹲,目视右拳(图2)。

图2【要点】起势前为柳叶掌,起势时变成螳螂爪,即拇、食、中指并拢在一起,拇指端齐食、中二指的末节纹路中间,无名指、小指微微内屈,屈伸变化要灵活。

(3)白蛇点睛两脚不动,两拳变成剪指手,合在胸前,然后右手向前抖腕屈肘点指,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左手由外向内抖腕屈肘点指,两腿微蹲,目视右手(图3)。

太极梅花螳螂拳论

太极梅花螳螂拳论

太极梅花螳螂拳论作者:柳国顺万广义来源:《少林与太极》2013年第08期螳螂拳宗师郝恒禄先生于1926年所作的《太极梅花螳螂拳论》,长期以来深刻地影响着太极梅花螳螂拳的传承发展。

其子郝宾大师将该拳论收入他于1963年整理的拳谱中。

先师李德庆先生系郝宾先生的早期弟子,于“文革”初抄得拳谱。

现据李师的抄谱整理出该拳论,以飨读者。

绪论人皆知武术之统称曰功夫,叩其意则茫然。

盖勤习而不自欺,遇难而不生退,身作心唯,每日无辍,即为功夫之初步。

又确有心得,加以深造,山川都胜求师拜友,去己之非,效人之善,此又功夫中之功夫也。

夫前辈传留至今者,总计有七十二门,各有擅长,皆名门也。

每见世人忌刻倾轧,互相毁谤。

不知其门,何知其理?未悉其理,何得其妙?既未得其妙,乃竟评判他门之优劣,足谓功夫不纯、涵养未到耳。

要言之,术未精,道欠通,皆不足与论功夫也。

第一章初学须知初入武学者,莫不以身体灵活、手足敏捷且善于跳跃为自得,曾不知有心理作用之谓者。

此亦学者之通情也。

夫身体灵活、手足敏捷、跳跃轻便,亦非误也。

特须发之于心,而后于身手,始合于法也。

若用四肢浮力习之,不免则将生不符实用之弊矣。

故练术时,一经师之告诫,宜谨守力行。

凡一手一式,皆须有心神作用,而时习熟,而不忽受,而敬遵之关键,始可有成也。

第一节听受自束大要绪论规则者,纳束器也。

武术教授亦有之。

虽与塾校或异,而最贵陈(沉)定则一也。

然亦非是使学生如木偶也。

上课时,精神充镇,目不旁及,意不顾他,唯注视师之心力作用、手眼移动、身步适止,敬听指示与纠正,而默记之,使精神中稍印痕模,然后揣仿勤习,方可有所得也。

知乎此,则严守规则之益,可不自误,而知自爱自束矣。

第二节论学者有自治力与有急烈性之利害夫好胜之心人皆有之,故学贵能自强。

自强者,听受用心,温习无辍,其有胜于己者,力跻之,且弗厌懈之意也。

是以能自强者,其必自治也。

然往往有遇自强而生急烈之性者,其误大矣。

须知自强者责己之心切,急烈者虽能自治而不免失于强率不慎。

浅谈太极梅花螳螂拳

浅谈太极梅花螳螂拳

有较 高 的使 用性 , 、 、 、 、 、 、 , 漏 采 刁 推 崩 隔 劈 出手点睛 , 快利
轻捷 。 太 极梅花 螳螂 拳的步 法是 以小登 山( 步 ) 主 , 脚 为 同时
配 以其他各种不 同 的步法 , 身体在 两腿之 间 , 这
样 前后 、 左右移 动灵活 , 应 了太极 梅花螳 螂拳 适
千 变万化 的需要 。
太 极梅 花螳 螂拳具 有较强 的系统性 .从拳 术 到器械 ( 、 、 、 ) 刀 枪 剑 棍 的风格是一样 的 , 在拳
术 和器械 中的每 一个完整 的动作都具有 攻 防结 合 的内容 。 拳能够适应散打 、 此 技击 的主要原 因 是其具备 了较高 的科 学性 , 术到器械 套路 , 从拳 自始至终 运用了符合力 学 中的“ 动力学 ” “ 力 、静
残淡 太 极
身健体 的 目的。
“ 螂双封下 ”棍 术 中的“ 草寻蛇 ”剑 术 中的 螳 、 拨 、 “ 蜻蜓点 水” 枪术 中的“ 门解 带 ” 、 逆 等等 , 均有着 太极 梅花螳螂拳 具有符合 人体生长发 育的
广泛 的人物 、 动物在 大 自然生活斗争 中的形象 。
要求 , 长期习练此拳 能达到健五脏 、 理六腑 , 舒筋活血 , 调节
人体 中枢神 经 , 开发智 力 , 高免疫 力的作 用 , 而达 到强 提 从
2 l 3—
l 哥 一
百 家拳 精 华 l
打, 招打结合 , 主动打被动也 打 , 站着打 , 躺着打 , 、 、 、 肩 肘 膝 胯 、 、 、 、 皆打 , 头 拳 脚 腿 扑而再起 , 而再打 , 起 讲求 连环取 胜 。
因此 , 极梅花螳 螂拳 中有 “ 太 三连 环” “ 、 五连环 ” 之手法 , 具

太极梅花螳螂拳“梅花路”手法解(三)

太极梅花螳螂拳“梅花路”手法解(三)

用法: 设敌 用右手 击我上部 ; 即用右 手 向左封敌 右手 腕 , 开的 同时 , 我 左 双手 将敌 向右后放 出 ( 8 , 8 。要 点 : 图 2 图 3) 闪步时 , 胸
掌从右 臂下击敌 脸或颈 的左侧 。设 敌用左 手招 我的左 掌 ; 即用 腹内收 , 我 双手须 密切 配合 。
图 5) 左 即进 虚步 ,同时 双拳 相平 自胸前 拉 同时出右拳 圈击敌脸 左侧 ( 8 。要 点 : 手一粘 敌手 , 右脚踏 地发力 , 力点 在右拳背 。 推至 身右侧 ( 7 , 8 。要 右 圈捶 , 图 9 图 0)
5 I 3l
■■ 庚寅年伍期 l
右手向左上封出左掌从右臂下向前上方插进右掌回至左胸前同时向右侧身成右歇步紧接着进左步成左小登山式的同时向左扭身并左手握拳向左横拉至左肩前外侧右拳拇指朝上弧形向前左横击至左腹前图73图74


二十三、 回身孤雁 出群 去点睛
动作 : 双拳落于腰 间并左转 身 , 即出左拳 , 随 拳心朝右 , 向前一 方点击 , I - 高与眼 , 同时左 脚蹬地 右脚后撤 , 使身体
圈圈曩
二十六 、 起身 指眼下扫裆
动作 : 手 向左采 手 , 身 向左侧 身并 提右 膝成 右独立 式 的 左 起
同时 , 右拳上行 向左横圈至脸 左侧 , 手扶右腕 背 ( 6 。 左 图 9) 要点 :
侧身 、 膝与 圈击 同时完成 。 提
上动 稍停 , 右拳下 落 外旋 成 阳拳 向左 横 击于 身前 , 手扶 右 左
在右拳 背 。
用右拳击 敌裆部 ( 7 ) 图 2 。要点 : 右拳击裆 , 在拳背 。 力点

l j ll 0

梅花螳螂连环拳(三)

梅花螳螂连环拳(三)

梅花螳螂连环拳(三)此为梅花螳螂连环拳的第三部分,七至九路的动作说明。

第七路一、左叠肘接第六路“玉环牵丝手”。

1.身体右旋180°,带动右手由左向右、向前上方内旋横拨,掌心朝右,高与眉齐。

左手由上而下,俯掌护于左腰际。

此时,身体重心置于左脚,成左实右虚步。

目视右掌(图1)。

2.前式不停,右脚略离地外摆,复前踏落地。

左脚跟进,屈膝置于右脚后,身体右旋下蹲成右歇步。

同时,右拳抓握成拳,外旋回拖,置于胸前,拳心朝内,距身约一个拳头。

(注意沉肘撑臂,保持绷劲);左掌由腰际出,掌心朝左,外旋前穿,在手臂将直未直时,抬肘滚膀转腕变拳,发力下压。

(注)目视右拳左臂。

(图2)。

注:左臂发力下压时,须和身体下蹲,右拳回收同时进行。

二、左顶肘身体微起,重心移至右脚,左脚前跨一大步。

右脚横滑步跟进,成高左弓步式。

同时两臂猛然上挑,两肘同时向前,后方向顶撞。

两拳心均朝下,目视左肘前方(图3)。

三、右叠肘1.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左脚虚踏地面,成右实左虚步式。

同时双拳变掌,左掌以左肘关节为活动点,由小臂带动向前,偏左上方横拨,掌心朝左,高与眉齐。

右手俯掌护于右腰际,目视右掌(图4)。

2.动作详述可参阅“左叠肘”②动的文字说明唯左、右式不同(图5)。

四、右顶肘可参阅“左顶肘”的文字说明,唯左、右式不同(图6)。

五、进步右盘肘身体右转至面南,重心后移至左脚,右脚提起回收,复前跨一大步,左脚滑步跟进,两脚相距约一脚为宜。

右拳在右脚回收前跨的同时变掌向前,由上向下抓握成拳后,复向上、向前盘肘挑击,拳心朝下,置于右肩窝处。

左拳变掌,在右肘上挑时于右腕处击响,复握住右手腕部。

目视右肘(图7)六、吞步左盘肘1.右脚后撤一步,右拳变掌前推,塌腕竖掌,由上向下,向前顿抹(注)。

左手俯掌护于左腰际,目视右掌前方(图8)注:塌腕,腕部朝前顶,竖掌,掌指须向上竖起。

“顿”系武术技击术语,即掌根前顶时有一顿挫动作,“抹“,术语,即顿挫时还有上下移动的瞬时动作。

太极梅花螳螂拳论__

太极梅花螳螂拳论__

相成。

动作时要立身中正,含胸拔背,双臂撑圆,松腰沉髋。

虽然身体转动幅度大,但身体重心移动并不十分明显,要注意在做动作时身体重心的左右虚实变换要恰如其分,以保证转体时身体保持平稳,以转体为主宰,带动上、下动作协调进行。

为了使左脚内扣动作自如,右脚前脚掌的落点相当重要,要随体转右脚提起,在与左脚相距一脚远处着地,也就是双脚的距离与肩同宽,给左脚的内扣留有比较恰当的空间,此时身体重心在左腿。

如果双脚距离大于肩宽,则极易产生重心向右偏斜、身体向右倾倒。

如果距离小于肩宽,左脚内扣就相当困难,会影响动作的继续完成。

扣脚转体时,重心要微移于右腿,当转体动作完成时,要在重心稳固在左腿后,右脚再向前(东南方)迈出。

在动作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虚领顶劲、尾闾中正、含胸拔背,只有这样动作才能圆活、连贯。

正如拳谚所云:“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知之。

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右玉女穿梭4右玉女穿梭5右玉女穿梭6螳螂拳宗师郝恒禄先生于1926年所作的《太极梅花螳螂拳论》,长期以来深刻地影响着太极梅花螳螂拳的传承发展。

其子郝宾大师将该拳论收入他于1963年整理的拳谱中。

先师李德庆先生系郝宾先生的早期弟子,于“文革”初抄得拳谱。

现据李师的抄谱整理出该拳论,以飨读者。

绪论人皆知武术之统称曰功夫,叩其意则茫然。

盖勤习而不自欺,遇难而不生退,身作心唯,每日无辍,即为功夫之初步。

又确有心得,加以深造,山川都胜求师拜友,去己之非,效人之善,此又功夫中之功夫也。

夫前辈传留至今者,总计有七十二门,各有擅长,皆名门也。

每见世人忌刻倾轧,互相毁谤。

不知其门,何知其理?未悉其理,何得其妙?既未得其妙,乃竟评判他门之优劣,足谓功夫不纯、涵养未到耳。

要言之,术未精,道欠通,皆不足与论功夫也。

第一章初学须知初入武学者,莫不以身体灵活、手足敏捷且善于跳跃为自得,曾不知有心理作用之谓者。

此亦学者之通情也。

夫身体灵活、手足敏捷、跳跃轻便,亦非误也。

太极梅花螳螂拳 “摘要一段”的捶法

太极梅花螳螂拳 “摘要一段”的捶法

紧 接 着 在 进 右 小 登 山步 的 同 时 ,左 侧 身 出右 拳 直 击 敌 身 中音 。 B
“ 齐捶 ” 双 ,是 敌 在 闪 身 躲 避 上 路 攻 击 而 中 盘 露
空 时 ,于 进 右 小 登 山 步 的 同 时 ,用 双 拳 并 力 齐 出直
“ 展底 漏圈 ” 偷 ,是 用 左 手 从 右 手 臂 下 向 左 上 采 敌 左
合式 。
入 ”,是 在 右 侧 身 重 心 后 移 左 腿 成 拗 虚 步 的 同 时 , 用 右 手 叼 出 敌 从 上 路 攻 来 的右 手 , 并 出左 错 捶 击 敌 脸 部 。下 接 “ 鞭过 耳 ” 缠 ,构 成 上 路 连 击 的 组 合 式 。 挑 捶 ,类 似 上 勾 拳 , 是 用 拳 面 向 上 击 敌 下 巴颏 的捶 法 。如 “ 天 一 炷 香 ” ( 称 挑 抱 肘 ) 是 用 朝 又 ,
的 圈 捶 ,是 先 将 敌 攻 来 的 腿 勾 出 致 敌 上 身 后 仰 ,再
以左 脚 蹬 地 腾 空 前 跳 攻 击 敌 头 部 ,落 步 时 顺 势 向 下
格 击 敌 腿 ,完 成 此 式 整 过 程 。 下 接 阴 ” 构n , ' - 2上 下 连 击 的 组 合 式 。 “ 打 海 底 撩 随
“ 封 右 外崩 ” 左 ,构 成 上 而 中 的
“ 封 右外 崩 ” 以 击侧逃 之敌 ,构成 上 击 下挂 、打 左
“  ̄- ,是 在 击 敌 上 盘 后 , 即 于 进 右 小 登 山步 插 .” - j
跌 结 合 的组 合 式 。 再 如
“ 步 燕 子掠 水 ” 下 ,是 勾
的 同 时 ,左 手 封 住 敌 招 架 之 手 ,右 拳 从 上 回 下 内旋

太极梅花螳螂摘要拳详解(第一段)

太极梅花螳螂摘要拳详解(第一段)

太极梅花螳螂摘要拳详解(第一段)太极梅花螳螂摘要拳详解(第一段)文/郝宾柳国顺整理(《太极梅花螳螂摘要拳详解》一文载于郝宾大师于1963年修撰的郝家的《太极梅花螳螂拳谱》中。

六段摘要拳属太极梅花螳螂拳的精华主干部分,而该文系郝宾大师的武学结晶。

文中对本门的六段摘要拳作了动作、体用诠释,为六段摘要拳的传承提供了极重要的指导和依据,也是深入研究螳螂拳真髓的珍贵历史资料,是拳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长期以来秘不示人。

先师李德庆先生是郝宾大师的早期得意弟子,于文革初在郝宾大师的授意下抄得该拳谱。

为使该文的武学价值不致于后人的传抄失真愈来愈多,为让喜爱摘要拳的习练者依此获得长足的进步,现据李师抄谱将该文整理出,奉献给同道。

尚望同道、同门师友批评指正。

——柳国顺)一、预备式1、立正动作:身体自然直立,两腿并拢,两臂下垂,二目向前平视,双唇紧闭,舌尖顶上齿龈,用鼻呼吸,胸松背紧,腆腰洼肚。

体用:身体自然直立,能以放松全身肌肉;二目平视,能以集中精神;闭唇用鼻呼吸,能口内生津,呼吸处于自然;不挺胸,腆腰洼肚,可以使气不上升。

2、沉气抱肘动作:小胳膊向前平起与肘平,手心向上,用意吸气充满肺部,双手由前向后收缩握拳、顺外胁垂下变掌,掌尖朝下,塌肩压气-,气沉入丹田,而后双手提起,抱肘在腰部两侧。

体用:提小胳膊向上,便于吸气入肺;两手握拳下垂,这时两肩自然下垂;塌肩压气,就必然使气沉入丹田。

这时足下生根,全消浮躁之气、轻飘之态。

二、叶里藏桃动作:右手握拳向右方伸去(拳心朝内,肘尖下垂)向左画弧;右脚向右迈出,右腿成弓形(小登山式),全身重心在右腿;左拳拇指朝下,胳膊微弯,肘尖朝外,向右方平击;双目看左拳,右手抱肘,拳在右胁。

体用:设敌人用左手从我右方打上中部。

我即用右手隔出我中门与左肩齐,在我上右步的同时,出左拳打敌面门。

右手为叶,左手为桃。

三、框手打动作:接上式,左拳收回外挂,过眉尖三寸;右手手背向下,朝右方平行打出,右手打出后手背朝上;全身向左弹,左腿成弓形(猴式),全身重心在左腿。

[精彩]太极梅花螳螂拳套路—梅花路

[精彩]太极梅花螳螂拳套路—梅花路

[精彩]太极梅花螳螂拳套路—梅花路拳谱:螳螂双封下,左封右臂肘,缠龙护眼打,左擒右蹬踏,霸王摘盔,擒发搓嘴巴,双叫双帮肘,左封右崩点,偷展磨盘打中堂,凤凰三点头,临行鸳鸯脚,转身回马鞭,右采迎面圈,隔肘伏地下,肋锤<>反仰掌,偷展打中堂,刁采回马鞭,擒拿护眼斩腰剑,缠龙锁口撩阴脚,劈打中门压当顶,双封闭门脚,右采肋锤迎面圈,孤雁出群去点睛,提膝隔肘往下打,起身护眼下扫裆,偷展磨盘打中堂,白鹤亮翅两边打,粘手入手擒身旁,缠鞭过耳刺肋脚,进步双帮,下步翻车,进步辘轳锤,左右引针变蹬扑,双封双闭,双封剁子脚,侧身鸳鸯脚。

各式动作分解、用法及力点:(一)预备式:双脚并拢,脚尖朝前,直腿站立。

两臂自然下垂,双手是掌,掌指朝下,掌心朝内。

目视前方。

(二)螳螂双封下:1.动作分解:(1)右脚向右跨一步,脚尖朝前,左腿微弯。

头向左转,目视左方。

(2)向右转腰调膀,双手随着转腰调膀屈肘向左一上一右方划弧摆动变钩,右钩位于头的右侧,比头稍高,左钩位于头的右前侧,高与肩平,双钩尖朝右前方,双肘尖朝下;同时,左脚向右跨一步,位于右脚内侧,成左丁步。

目视左方。

2.用法:敌方用右手直着向我上部打来,我向右闪身,用右手刁他的手腕,左手拿他的肘部。

3.力点:力点在双手五指。

(三)左封右臂肘:1.动作分解:(1)左脚向左跨一步,腿成四六步。

向左转身90º,左钩变掌,随着转身向前左方划弧,摆动到身前左侧变钩,钩尖朝左后方,高与肩平,肘部微弯,肘尖朝左。

目视左钩。

(2)向左转腰拧胯调膀,身向前探。

右钩内旋转,随着转腰探身直臂向前方冲出,钩尖朝右,高与眉平,左钩变掌,外旋转,屈肘收到右肘内侧,腕向拇指边弯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右,肘尖朝左下方;同时,腿变左麒麟步。

目视右钩顶。

2.用法:敌方用手向我上或中部直着打来,我左手采他来手之腕或小臂,用右手击打他面部。

3.力点:采敌方的腕或小臂时,力点在左手五指,击打敌方面部时,力点在右钩顶。

太极梅花螳螂拳“梅花路”手法解(一)

太极梅花螳螂拳“梅花路”手法解(一)

太极梅花螳螂拳“梅花路”手法解(一)太极梅花螳螂拳“梅花路”手法解(一)一、螳螂双封下动作:立正预备,双手自下向右上弧线封采至胸前成螳螂勾,同时向右侧身后撤右步,右脚落地成右小登山式(图1,图2)。

要点:双手的封采动作要柔而速,右脚落地时脚跟宜沉实。

用法:设敌出右手击我上、中部;我即以右手采敌右手腕,以左手采敌右肘部,向我右后侧顺来势下拉(图3)。

要点:双手采敌手臂下拉时,上身要随向右侧身贴近敌身侧,以利进击。

二、左封右臂肘动作:左手向左上横采至左耳侧成勾手,勾尖朝外,右手勾顶(腕背)向前下击出,同时进左步成左小登山式(图4)。

要点:做动作时,要上身略左侧发腰力,右手勾顶的击出要脆快。

用法:接上式,设敌回抽右臂的同时,出左手击我上部,其下部露空;我即用左手向左封采敌左手腕的同时,用右手勾顶击敌阴部,左腿扣敌右腿后(图5)。

要点:右勾进击须借助向左扭腰之力,力点在右腕背。

三、缠龙挖眼打动作:右手随上身右侧向右缠采至胸前成勾,勾尖朝外,左横掌掌心朝下向前上打出,)。

要点:右手缠采、左掌前击和右膝提起须同时高与眼平,同时提右膝成右独立式(图6动作。

用法:设敌出右手击我上、中部;我即用右手缠采敌右手腕,同时出左横掌沿敌右臂上方击敌眼,并提起右膝护住裆部(图7):要点:做动作时,须随右侧身以防避敌来手的同时,出左横掌击打,力点在左掌尺侧。

四、左擒右蹬塌动作:左手采抓成拳向左侧拉至左肩外,同时右掌掌心朝上向左横推,右脚随左侧身时向前右发力下蹬,左腿弯,右腿直,成左登山式(图8)。

要点:身体的左转扭身要猛而快,右掌推和右脚蹬要同时反向发力。

用法:接上式,设敌用左手接我的左横掌;我即用左手采敌左手腕,用右掌根推击敌身中部,同时右腿插入敌腿侧后发力蹬击,将敌跌倒(图9,图10)。

要点:左扭身、右掌推和右脚蹬要同时发力,力点在右掌根和右脚跟。

五、霸王去摘盔动作:右手随上身右侧时向右滚采至右耳侧成拳,拳心朝外;同时左手向前上采抓成拳,高与脸平,拳心朝内,左膝提起成左独立式(图11)。

太极梅花螳螂拳擒摔十法

太极梅花螳螂拳擒摔十法

太极梅花螳螂拳擒摔十法作者:姜越太极梅花螳螂拳是一种技击性非常强的拳种,在实战中以招也打,不招也打,连招带打。

其打中有拿,拿中有擒,擒中有摔,擒摔结合。

现介绍螳螂拳擒摔十法,以供同好参考。

一、螳螂盘肘动作说明:1.甲方(着白衣者,下同)以螳螂格斗式,成右寒鸡步站立;乙方(着黑裤者,下同)以自由格斗式站立(图1)。

2.甲右脚向前迈进,左脚跟进半步成右麒麟步,右手随进步向乙方面部或喉部击出,乙方必然出手招架(图2)。

3.甲上左脚,同时左拳沿右臂下方变勾手叼采乙的左腕或肘部(图3)。

4.甲方上右脚在乙方的右腿外侧落步,同时用右肘击打乙的左肋部(图4)。

要点:叼采乙的手腕或肘部要有力,并旋腰调膀,使乙的身体向右转动,使乙势背;上步一定要贴住乙方腿外侧,叼采腕、上步、击肘要同时完成,乙被击后必仰面摔倒。

二、螳螂别肘动作说明:1.乙方用上勾拳向甲方胸腹或下颏击来;甲方胸微含,顺势以左扣手压之,并随势上翻(图5)。

2.甲方右手从乙肘外侧下穿,拍击乙腹部,逼迫乙肘内拐(图6)。

3.甲右手随下拍之势上撩,进右步身体左转,右脚向身后撤步,乙必仰面跌倒(图7)。

要点:甲方左手扣乙手腕上翻与右手下穿同时讲行。

三、阳钩底叫踹腿摔动作说明:1.乙方上右脚出右仰掌击打甲方头部(图8)。

2.甲方上右脚用左手托住乙的仰掌(图9)。

3.甲方顺势用右掌勾住乙的来手之腕,左掌搓乙方的手背,双掌同时向右下方拖拉(图10)。

4.甲抬右脚蹬踹乙的膝弯处(图11)。

要点:托乙方仰掌与勾乙方手腕同时进行,拖拉时先向左、向下,再至右下,弧形拖拉,使乙肘部受制;如乙方欲转身解脱,甲方马上起右脚蹬踹乙的膝弯处,整个动作要快、准、狠。

四、蹚螂摘花动作说明:1.甲方上右步用右肘向乙方头部或胸部砸击;乙方用右掌托顶甲方来肘(图12)。

2.乙方上步,右脚落在甲方的两腿中间,左手采住甲方的右腕,往下按,同时右手往上推肘(图13)。

3.乙方身体左转180度,左手带、右手推,右脚撞击甲方右腿(图14)。

梅花螳螂拳第一段摘要(动作分解、用法用力点)

梅花螳螂拳第一段摘要(动作分解、用法用力点)

第一节第一段摘要一、拳谱(一)预备势(二)框手打(三)叶里藏桃(四)左封右崩捶(五)鸳鸯脚(六)闭手挺身(七)左搓捶右掩肘(八)进步乘(九)拗步人(十)缠鞭过耳(十一)鸳鸯脚(十二)探捶(十三)闭手挺身(十四)爬山手(十五)偷展底漏圈(十六)右隔肘(十七)双齐捶(十八)白猿偷桃(十九)反尖脚(二十)燕子掠水(二十一)双封锁口(喉)捶(二十二)偷展斜身盘肘(二十三)急打燕子投井(二十四)起身鳌鱼侧身脚(二十五)霸王甩鞭(二十六)回身翻车至底(二十七)朝天一炷香(二十八)插肘(二十九)崩点变玉环(三十)回身崩点变玉环(三十一)起身隔肘至膝(三十二)海底取宝(三十三)进步玉女绣花(三十四)阳钩底叫(三十五)插捶护眼打(三十六)搓掌打(三十七)闭手挺身(三十八)玉女过桥双封双帮肘(三十九)左封右崩捶(四十)钩打掌手雷(四十一)电张手(四十二)霹雷掌(四十三)顺风扫叶(四十四)仙人取(四十五)收势。

二、动作分解、用法及力点(一)预备势【动作分解】1.双脚并拢,直腿站立,脚尖朝前;双臂自然下垂,两手为掌,掌指朝下,掌心朝里;平视前方(图4-1-1)。

2.双掌外旋,同时直臂各向身前托起,双臂在腕处交叉,右臂在上,双掌指朝前,掌心朝上,高与肩平;目视双掌(图4-1-2、图4-1-2附图)。

3.双掌变拳,屈肘,各向后下方划弧,收至腰间抱拳,拳面朝前,拳心朝上,肘尖朝后;同时,头向右转,目视右方(图4-1-3)。

4.双拳变掌内旋,两臂向下伸直,双掌指朝下,掌心朝里;同时,头向左转,目视前方(图4-1-4)。

(二)框手打【动作分解】1.接上势。

右掌变拳,头向右转;同时,右拳外旋,直臂向右上方划弧,摆动至肩高,拳面朝右,拳心朝前;口视右拳(图4-l-5)。

2.双腿屈膝半蹲,紧接着向左转腰调膀;右拳外旋,肘部弯曲900,前臂竖起,随着转腰调膀向前左方划弧,摆动至身前,拳面朝上,拳心朝后,高与眉平,肘尖朝下;同时,左掌变拳外旋,屈肘收至腰间抱拳,拳面朝前,拳心朝上,肘尖朝后;目视右拳(图4-1-6)。

太极梅花螳螂摘要拳详解(第二段)

太极梅花螳螂摘要拳详解(第二段)

太极梅花螳螂摘要拳详解(第二段)太极梅花螳螂摘要拳详解(第二段)文/郝宾柳国顺整理一、预备式与一段一式同。

二、转身左指路动作:双臂在胸前竖起,微曲成太极半圆形,两肘下垂,两拳拳背朝外与眼平,左侧身45度,同时左脚向前方伸出做登山式;左拳由右手腕内里翻变反拳(大拇指向下)朝前打出立即收回,左脚也同时收回,脚尖着地(寒鸡式);左拳在前与肩平,右拳在后较左拳矮5寸,双手抱门,全身重心在右腿。

体用:设敌人由左侧用拳向我上部打来。

我即左侧身,用双臂隔出,同时伸出左脚(大登山式),右手采住敌人大臂,左拳从右手腕内变反拳打敌人面部(挖二目)。

三、鳌鱼侧身连环脚动作:接前式,左拳变掌由上向左下方勾采,右拳变掌在胸前护门,身向右侧,提左腿绷脚面向右前方踢出,高与裆平,踢出后立即收回;在左脚未落地前,立即左侧身,提起右腿绷脚面向左前方踢出,高与裆平,同时右掌变弥肘,自下而上打弥肘与腮平,左手也同时由下而上扶住右小臂,全身重心在左腿。

体用:设敌人用左手打我上中部。

我即用左手采敌人手腕,向左下方按去,同时右侧身用左脚踢敌人阴部。

设敌人转身或撤步逃避。

我即收回左脚,向左侧身起右脚踢敌人阴部,同时用右弥肘打敌人左腮。

四、右封左腆肘动作:接前式,右弥肘变掌,掌心朝上,自左而右向右上方封采至额角前;同时右侧身右盘腿,左掌变拳,拳背朝外,大拇指向下,收回在左耳后,左肘腆起与肩平,全身重心在两腿。

体用:设敌人用右拳打我上中部。

我即用右手采住敌人外肘弯,向右上方猛拉,同时右侧身盘腿,左肘腆出,顶住敌人胁部。

五、左采右盘肘动作:接前式,左手自中门向左前方采手,而后握拳(拳背朝上)回至左乳房,左肘端平;右拳(拳背朝上)靠右乳房,右肘端平,上左步左侧身,向左方盘出右肘;左腿在前成弓形(大登山式),全身重心在两腿。

体用:设敌人来左拳打我上部。

我即用左手采敌人手腕,同时出左腿扣住敌人后脚跟,右臂用盘肘,在左侧身时发出腰劲,用横劲打敌人胁上部,敌人如后退必然被我左腿摔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拳谱:螳螂双封下,左封右臂肘,缠龙护眼打,左擒右蹬踏,霸王摘盔,擒发搓嘴巴,双叫双帮肘,左封右崩点,偷展磨盘打中堂,凤凰三点头,临行鸳鸯脚,转身回马鞭,右采迎面圈,隔肘伏地下,肋锤<>反仰掌,偷展打中堂,刁采回马鞭,擒拿护眼斩腰剑,缠龙锁口撩阴脚,劈打中门压当顶,双封闭门脚,右采肋锤迎面圈,孤雁出群去点睛,提膝隔肘往下打,起身护眼下扫裆,偷展磨盘打中堂,白鹤亮翅两边打,粘手入手擒身旁,缠鞭过耳刺肋脚,进步双帮,下步翻车,进步辘轳锤,左右引针变蹬扑,双封双闭,双封剁子脚,侧身鸳鸯脚。

各式动作分解、用法及力点:(一)预备式:双脚并拢,脚尖朝前,直腿站立。

两臂自然下垂,双手是掌,掌指朝下,掌心朝内。

目视前方。

(二)螳螂双封下:1.动作分解:(1)右脚向右跨一步,脚尖朝前,左腿微弯。

头向左转,目视左方。

(2)向右转腰调膀,双手随着转腰调膀屈肘向左一上一右方划弧摆动变钩,右钩位于头的右侧,比头稍高,左钩位于头的右前侧,高与肩平,双钩尖朝右前方,双肘尖朝下;同时,左脚向右跨一步,位于右脚内侧,成左丁步。

目视左方。

2.用法:敌方用右手直着向我上部打来,我向右闪身,用右手刁他的手腕,左手拿他的肘部。

3.力点:力点在双手五指。

(三)左封右臂肘:1.动作分解:(1)左脚向左跨一步,腿成四六步。

向左转身90º,左钩变掌,随着转身向前左方划弧,摆动到身前左侧变钩,钩尖朝左后方,高与肩平,肘部微弯,肘尖朝左。

目视左钩。

(2)向左转腰拧胯调膀,身向前探。

右钩内旋转,随着转腰探身直臂向前方冲出,钩尖朝右,高与眉平,左钩变掌,外旋转,屈肘收到右肘内侧,腕向拇指边弯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右,肘尖朝左下方;同时,腿变左麒麟步。

目视右钩顶。

2.用法:敌方用手向我上或中部直着打来,我左手采他来手之腕或小臂,用右手击打他面部。

3.力点:采敌方的腕或小臂时,力点在左手五指,击打敌方面部时,力点在右钩顶。

(四)缠龙护眼打:1.动作分解:向右转腰调膀。

右钩变掌,外旋转,随着转腰调膀屈肘向右一后一下左方划弧,摆动到腹前变拳,拳心朝下,肘尖朝后,左掌变拳,内旋转,直臂向前上方冲出,拳面朝前,拳心朝下,高与眼平;同时,起身,右脚提起,位于左膝前右侧,脚尖朝下,脚掌朝后,左腿微弯,成左锦鸡独立势。

目视左拳。

2.用法:敌方用手直着打我上或中部,我右手采他来手之腕或小臂,用左拳打他的双睛。

3.力点:采敌方的腕或小臂时,力点在右手五指。

打敌方的双睛时,力点在左拳面。

(五)左擒右蹬踏:1.动作分解:(1)右脚向前进一步落地,腿变左登山势。

紧接向左转身90º,右拳随着转身向左前方冲出,腕向拳背边弯曲,拳心朝前,拳面朝上,高与鼻平,肘部微弯,肘尖朝下;同时,左拳屈肘向左一下一后右方划弧摆动,位于右肘下方,拳面朝右,拳心朝下,肘尖朝左下方。

目视右拳。

2.用法:敌方用手直打我上部或中部,我用左手采他来手之腕或小臂,然后将右腿插到腿的右侧,用右拳击打他胸部。

3.力点:采敌方来手之腕或小臂时,力点在左手五指。

击打敌方胸部时,力点在右拳心。

(六)霸王摘盔:1.动作分解:接前式,向右转身90º,向右转腰拧胯调膀。

双拳变掌,随着转腰调膀右掌内旋转,屈肘向右一下一后左方划弧,摆动到身前变钩,钩尖朝前,高与肩平,肘尖朝右后方,左掌外旋转,直臂向左一上一前右方划弧,摆动到身前变钩,钩尖朝上后方,高与肩平;同时,腿变右麒麟步。

目视左钩。

2.用法:右手按着敌方的头顶,左手托着敌方的下颏,双手向相反的方向用力。

是一种拿法。

3.力点:力点在双手五指。

(七)擒发搓嘴巴:1.动作分解:(1)接前式,左钩变掌,内旋转,向前伸出变拳,拳面朝前,拳心朝下,高与鼻平。

目视左拳。

(2)向右转腰调膀,吞胸吸腰。

随着转腰调膀右钩变掌,外旋转,直臂向前下方推出,腕向掌背边弯曲,掌指朝前上方,掌心朝前下方,高与肩平,左拳外旋转,屈肘向下后方划弧,摆动到右小臂下方,拳面朝右前方,拳心朝上,高与胸平;同时,起身左脚提起,位于右膝前内侧,脚尖朝下,脚掌朝后,膝尖朝前上方,右腿微弯,成右锦鸡独立势。

目视右掌。

2.用法:左手采着敌方的头发向后拖拉,同时右手按着他的嘴巴向前推搓。

3.力点:采敌方的头发时,力点在左手五指。

搓敌方的嘴巴时,力点在右掌心。

拳谱:螳螂双封下,左封右臂肘,缠龙护眼打,左擒右蹬踏,霸王摘盔,擒发搓嘴巴,双叫双帮肘,左封右崩点,偷展磨盘打中堂,凤凰三点头,临行鸳鸯脚,转身回马鞭,右采迎面圈,隔肘伏地下,肋锤<>反仰掌,偷展打中堂,刁采回马鞭,擒拿护眼斩腰剑,缠龙锁口撩阴脚,劈打中门压当顶,双封闭门脚,右采肋锤迎面圈,孤雁出群去点睛,提膝隔肘往下打,起身护眼下扫裆,偷展磨盘打中堂,白鹤亮翅两边打,粘手入手擒身旁,缠鞭过耳刺肋脚,进步双帮,下步翻车,进步辘轳锤,左右引针变蹬扑,双封双闭,双封剁子脚,侧身鸳鸯脚。

各式动作分解、用法及力点:(八)双叫双帮肘:1.动作分解:(1)接前式,向左转腰调膀,左拳变掌,右掌外旋转,双掌随着转腰调膀屈肘向上一后一左方划弧,摆动到头前左侧,双掌指朝上,掌心朝后,高与头平,双肘尖朝下;同时,左脚向前进一步落地,成左麻花步。

目视双掌。

(2)右脚向前上一步,腿成右麒麟步。

紧接向右转腰,身向前探,双掌变拳,各内旋转,左拳面顶着右腕,随着转腰探身向前下方冲出,右腕向拇指边弯曲,拳面朝左,双拳心朝下,高与鼻平,双肘微弯,肘尖各朝自边。

目视右拳。

2.用法:敌方用手直打我头部,我用双掌向上托他来手之腕或小臂,然后进步,用双帮击打他腹部。

3.力点:托敌方腕或小臂时,力点在双掌心。

击打敌方腹部时,力点在右拳轮。

(九)左封右崩点:1.动作分解:(1)接前式,向右转腰调膀。

左拳变掌,随着转腰调膀向前下方划弧下按变拳,腕向拇指边弯曲,拳面朝右,拳心朝下,高与胸平,肘部微弯,肘尖朝左;同时,右拳屈肘收到腹前,拳面朝左前方,拳心朝下,肘尖朝右后方。

目视左拳。

(2)右脚向前进半步,左脚跟半步,腿仍是右麒麟步。

紧跟着向左转腰拧胯调膀,右拳外旋转,随着转腰调膀向前上方崩出,腕向拳心边弯曲,拳面朝上,拳心朝后,比头稍高,肘部微弯,肘尖朝下;同时,左拳屈肘向下后方划弧收到胸前,拳面朝右前方,拳心朝下,肘尖朝左后方。

目视右拳。

2.用法:敌方用拳直打我中部,我用左手向下封他来拳之小臂,用右拳崩打他头部。

3.力点:封来拳之小臂时,力点在左手五指。

崩打敌方头部时,力点在右拳背。

(十)偷展磨盘打中堂:1.动作分解:(1)接前式,向右转腰拧胯调膀,身向前探,腿变右麻花步。

左拳外旋转,随着转腰探身向前上方冲出,腕向拳心边弯曲,拳面朝上,拳心朝右,比头稍高,肘部微弯,肘尖朝下;同时,右拳屈肘向下后方摆动收到腹前,拳面朝前,拳心朝左,肘尖朝后。

目视左拳。

(2)左脚向前上一步,腿变左麒麟步。

紧跟向左转腰调膀,身向前探,左拳变掌,内旋转,随着转腰调膀屈肘向左后方划弧,摆动到头前左侧变拳,拳面朝前,拳心朝下,比头稍高,肘尖朝左后方;同时,右拳向左前方冲出,位于身前左侧,拳面朝前左方,拳心朝上,高与腹平,肘部微弯,肘尖朝下。

目视右拳。

2.用法:接前招,我用“左封右崩点”击打敌方的头部时,他定抬手招架,我趁机进左步到他腿的左侧,用左脚扣住他的脚,将左手插到他颈的右侧,向左方采拉,同时,用右拳向左前方击打他腹部。

3.力点:采拉敌方颈部时,力点在左手五指。

击打敌方腹部时,力点在右拳面。

(十一)凤凰三点头:1.动作分解:(1)接前式,身向后坐,向右转腰拧胯调膀,腿变四六步。

左拳变掌,外旋转,随着转腰调膀向右后方划弧,摆动到头前,腕向拇指边弯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右,高与头平,肘部弯曲,肘尖朝下;同时,右拳内旋转,向右后方划弧,摆动到腹前,拳面朝前,拳心朝左,肘部弯曲,肘尖朝右下方。

目视左掌。

(2)向左转腰拧胯调膀,身向前探。

右拳变掌,随着转腰探身向前一上一左方划弧,摆动到头前左侧,腕向拇指边弯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左,高与头平;同时,左掌屈肘向右一下一后方划弧摆动到腹前,腕向拇指边弯曲,掌指朝前上方,掌心朝后,肘尖朝下。

目视右掌。

(3)向左转腰拧胯调膀,腿变左麻花步。

双掌各内旋转,随着转腰调膀同时向下后方划弧,摆动到身前,右掌在左掌前,双腕朝掌背边弯曲,双掌指朝前,掌心朝下,高与胯平,双肘微弯,左肘尖朝后,右肘尖朝右后方。

目视右掌。

(4)腰向右转。

双掌变拳,右拳外旋转,双拳随着转腰向后一上一前方划弧,摆动到身前,右拳腕向拳心边弯曲,拳面朝上,拳心向后,高与头平,肘部微弯,肘尖朝下,左拳位于右肘下方,拳面朝右前方,拳心朝下,肘部弯曲,肘尖朝左下方;同时,右脚向前上一步,腿成右麒麟步。

目视右拳。

2.用法:敌方用双拳连击我面部,我用双掌左右里合,招出来拳,然后进右步,用右拳击打他头部。

3.力点:招敌方来拳时,力点在左右掌心。

击打敌方头部时,力点在右拳背。

(十二)临行鸳鸯脚:1.动作分解:(1)接前式,身向后坐,腿变右寒鸡式。

随跟向左转腰拧胯调膀,双拳外旋转,随着转腰调膀齐动,左拳屈肘向左一上一后方划弧摆动到身后,小臂竖起,拳面朝上,拳心朝右,高与头平,肘尖朝下,右拳屈肘向左一后一下方划弧,摆动到左耳左侧,小臂竖起,拳面朝上,拳心朝右,高与耳平。

目视前方。

(2)向右侧身,右脚脚面绷直,随着侧身向前上方踢起,脚尖朝前,脚掌朝下,高与腹平。

目视右脚。

2.用法:接前招,我用“凤凰三点头”击打敌方的头部,他定仰身闪躲或抬手招架,此时中部必露破绽,我趁机用右脚踢他的腹部。

3.力点:力点在右脚尖。

(十三)转身回马鞭:1.动作分解:接前式,右脚向下后方落地,向左转身180º,腿变左麒麟步。

紧跟向左转腰拧胯调膀,左拳内旋转,随着转腰调膀向下一后一上方划弧,摆动到身后,拳面朝后,拳心朝左,比头稍高,肘部微弯,肘尖朝下,同时,右拳外旋转,直臂向前上方冲出,拳面朝前,拳心朝上,高与眉平。

目视右拳。

2.用法:敌方从背后用手或脚击打我中部,我转身用左拳打他来手或来脚,然后用右拳打他面门。

3.力点:打敌方的来手或来脚时,力点在左拳轮。

打敌方的面部时,力点在右拳面。

拳谱:螳螂双封下,左封右臂肘,缠龙护眼打,左擒右蹬踏,霸王摘盔,擒发搓嘴巴,双叫双帮肘,左封右崩点,偷展磨盘打中堂,凤凰<>三点头,临行鸳鸯脚,转身回马鞭,右采迎面圈,隔肘伏地下,肋锤反仰掌,偷展打中堂,刁采回马鞭,擒拿护眼斩腰剑,缠龙锁口撩阴脚,劈打中门压当顶,双封闭门脚,右采肋锤迎面圈,孤雁出群去点睛,提膝隔肘往下打,起身护眼下扫裆,偷展磨盘打中堂,白鹤亮翅两边打,粘手入手擒身旁,缠鞭过耳刺肋脚,进步双帮,下步翻车,进步辘轳锤,左右引针变蹬扑,双封双闭,双封剁子脚,侧身鸳鸯脚。

各式动作分解、用法及力点:(十四)右采迎面圈:1.动作分解:接前式,向右转腰拧胯调膀,腿变左寒鸡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