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视角下的美朝关系重点
朝鲜半岛局势的趋势
朝鲜半岛局势的趋势
朝鲜半岛局势的趋势是复杂且不确定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趋势:
1. 对话和和解:近年来,朝鲜与韩国和美国都表达了愿意进行对话和解的意愿。
这可能包括限制导弹测试、减少军事紧张局势以及推动朝鲜半岛的无核化。
然而,实现真正的对话和和解仍面临许多挑战。
2. 军事紧张局势:朝鲜的导弹和核武器计划引发了一系列的军事紧张局势。
例如,朝鲜的导弹测试和核试验引发了联合国的制裁和国际社会的谴责。
这种军事紧张局势可能进一步升级,导致地区不稳定和紧张。
3. 经济合作:韩国一直试图通过经济合作和援助来改善与朝鲜的关系。
就在2018年,韩国向朝鲜提供了几个经济援助项目,包括联合开发经济特区和改善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
这种经济合作可能有助于缓解冲突和增进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
4. 美朝关系:朝鲜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一直紧张。
虽然特朗普总统与金正恩举行了历史性的峰会,但由于无法达成一致的协议,这种关系又陷入了僵局。
未来,美朝之间是否会恢复对话仍存在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朝鲜半岛局势的趋势是不确定的,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朝鲜的军事行动、国际社会的制裁以及地区大国的政策和动向。
朝鲜战争的背后 ——从国际关系角度解析朝鲜战争的原因
朝鲜战争的背后——从国际关系角度解析朝鲜战争的原因马倩1 朝鲜战争的原因朝鲜半岛位于亚洲东北部,三面环海,北接俄罗斯和中国,南部与日本隔海相望,在东北亚格局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以北纬38度线为界,美苏各自扶植李承晚和金日成在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成立政权。
一北一南两个政权一直对峙至今。
无论是金日成还是李承晚都想结束南北对峙一直的局面,实现半岛统一。
朝鲜声称朝鲜战争是美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
事实上,随着苏联解体,相关档案解密,如今广泛认为历史并非如此,金日成是在苏联斯大林同意的情况下发动了统一朝鲜半岛的战争。
另外,朝鲜和韩国当时的军事对比也可以显示出,韩国根本没有发动战争的能力。
那么朝鲜战争究竟是怎样爆发的呢?金日成是怎样有恃无恐的对依靠美国的韩国发起进攻的呢?美国和中国又是因为什么而参加战争的呢?本文按照介入战争的先后顺序,从苏联、美国、中国三个国家各自的利益考虑来进行分析和说明。
1.1 苏联其实,从1949年6月美军撤出朝鲜半岛南部到1950年间,金日成一直想说服斯大林和毛泽东默许他对南方进行全面进攻,两人一开始都是拒绝的。
因为此时中国正着手解决台湾问题,而斯大林是同意先帮中国。
但是对此金日成却并不满意。
1950年1月份,斯大林突然联系朝鲜方,指出他愿意与金日成就“想对南朝鲜采取如此大的行动”进行会谈,并希望此事机密,不得告知他人或中国方面。
据此说明斯大林已经改变了立场,同意金日成的请求。
根据资料显示,斯大林立场改变的主要原因是斯大林得到消息,美国不会将朝鲜纳入防御范围,不会对南朝鲜安全负责。
这样一来斯大林就不用担心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国相遇。
除此之外,促使斯大林改变主意的次要原因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过程中暴露出的中苏之间的利益冲突。
这次会谈使斯大林意识到了毛泽东的强硬和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决心,中苏矛盾终有一天会爆发。
因此他支持金日成统一朝鲜半岛的计划,希望朝鲜会成为苏联忠实的盟友。
其实也正是中苏之间的矛盾和嫌隙,让金日成得以利用,争取到了苏联对于他的支持。
美朝关系
永久和平机制预设根据《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相互关系,秉持自主、和平、民主的原则。
第一,朝韩双方应该在现实意义上而不是在口头上放弃武力统一半岛的想法,承认半岛长期分离的历史事实。
第二,尊重对方的国家体制,承认对方的国家地位,承认对方政府的合法性,互不干涉内政,停止意识形态攻击等。
第三,建立正式的邦交关系,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结束对峙。
第四,实现半岛无核化和中立化,在朝鲜半岛发展出民族利益共同体来实现不同政体、地位对等的民族统一形式.南北关系大事件1980年10月召开的朝鲜劳动党“六大”上,金日成主席正式提出“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统一方案”,并提出了统一的三大原则,即自主、和平、民族大团结。
韩国的“韩民族共同体统一方案”是卢泰愚总统于1989年9月在国会正式提出来的,韩国的统一三大原则是自主、和平、民主。
1990年9月4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延亨默率领代表团,通过板门店前往汉城,参加9月4日至7日在汉城举行的朝鲜北南方第一次总理会谈。
这是朝鲜半岛分裂45年后南北双方举行的最高级别会谈,也是北方政府首脑第一次由北方一侧通过板门店进入朝鲜半岛南方。
1991年9月,南北达成协议,同时加入联合国1991年12月13日达成《南北和解、互不侵犯及合作交流协议书》,双方才同意将“自主、和平、民族大团结”作为统一的基本原则,但统一方案却难以达成一致。
2000年6月,韩国总统金大中赴朝鲜,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在平壤举行历史性会晤,双方签署了《北南共同宣言》。
此后,朝韩双方开始举行部长级以及将军级会谈,并实现了离散家属的互访。
两国间的贸易也逐步增加,文化科技方面的合作交流不断扩大。
卢武铉出任韩国总统后,于2007年10月徒步跨过朝韩军事分界线,由陆路前往朝鲜访问,与金正日在会晤后发表了《南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
11月中旬,朝韩总理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了15年来的首次会谈,签署了《北南总理会谈协议》等3份文件。
以经典现实主义视角从朝美双方浅谈朝核问题
以经典现实主义视角从朝美双方浅谈朝核问题杨世新(四川大学政治学院国际政治系四川成都610064)摘要:朝核问题是当前国际政治领域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试图用经典现实主义的观点从朝美的角度浅析朝核问题,并指出面临的一些问题。
Abstract:The North Korean Nuclear Issue is a current international politics domain important question.This article attempts with the classics realism viewpoint from North Korea and US's angle brief analysis North Korean Nuclear Issue,and points out faced with some questions.关键词:朝核经典现实主义朝鲜美国key words:Korean nucleus classics realism North Korea US【中图分类号】D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10)-01-0021-01对外开放政治2009年5月25日,朝鲜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再一次给东北亚的地区增加了紧张。
对于经典现实主义者来说,朝鲜的行为应当用以”权力”为定义的利益标准进行系统性考虑。
一、朝鲜需求的砝码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朝鲜失去了它四十年来一直的依靠;如何在一个共产主义运动受到巨大挫折和西方民主化浪潮兴起的时代中保持朝鲜的独立和政治的稳定成为了平壤的优先议题。
朝鲜处在世界上地缘政治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
这样的客观环境影响了朝鲜的外交政策———在厌恶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同时也不愿意学习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金日成在这样的情况下创造了“主体思想”来指导朝鲜的发展。
具体来讲,通过一项发展核武的计划来实现以“权力”为核心的国家利益在朝鲜的决策者中是具有吸引力的。
朝美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朝美关系的发展和变化自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国家以来,朝美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经历了多次剧变和波折,但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外交努力和妥协的出现,两国关系开始出现积极的变化。
朝美关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期间。
当时,朝鲜战争的爆发使朝美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
朝鲜战争结束后,朝美之间一直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双方之间的交流非常有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朝美关系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
在1990年代,朝鲜半岛逐渐走向和平,朝美之间的对话逐渐增加。
双方进行了一系列的高级别会谈,探讨了解决朝鲜核问题和改善双边关系的途径。
2000年,朝美关系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朝鲜,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访问朝鲜的美国总统。
这次访问为朝美关系的改善奠定了基础,并为未来的对话铺平了道路。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朝美关系再次陷入了紧张局势。
尤其是在朝鲜进行核试验和导弹发射的时候,朝美之间的紧张关系达到了顶点。
美国对朝鲜的制裁措施加剧了朝美之间的对立,双方之间的交流几乎中断。
然而,2018年,朝美关系再次出现积极的变化。
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新加坡举行了历史性的峰会。
这次峰会标志着朝美关系的新起点,两国领导人就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和朝美关系的改善取得了初步的共识。
此后,朝美之间的对话进一步加强。
双方进行了多次高级别会谈,并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取得了一些共识。
然而,由于一些敏感问题的存在,朝美关系的发展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
尽管如此,朝美关系的积极变化仍然值得鼓励和期待。
双方继续就朝鲜无核化和朝美关系的改善进行对话,并采取了一系列务实的措施来缓解紧张局势。
这表明双方都有意愿解决问题,并在朝美关系的发展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朝美关系的发展和变化经历了多个阶段。
从紧张对立到对话合作,再到紧张局势的缓解,朝美关系的变化充满曲折和不确定性。
然而,通过双方的努力和外交交流,朝美关系正朝着更加稳定和和平的方向发展。
冷战遗留视角下的当代朝美关系跟踪分析
人 们普 遍 认 为 , 东 剧 变 , 苏 就标 志 着 冷 战 结束 。
作 为苏 联 的盟 国 , 鲜 民主 主 义共 和 国本应 该 随着 朝 冷 战的结 束而 走 出冷 战 的怪 圈 。 但是 , 自从苏 联解 体
以来 , 鲜仍 然 处 于 以 美 国 为首 的西 方 资本 主 义 阵 朝
苏联 的斗争 来体 现 。 朝鲜 半 岛 问题是 冷 战的产 物 , 朝
鲜人 民 民主主义 共 和 国是 冷 战 的重要 参 与者 。那 么 苏联 解体 之 后 , 鲜半 岛 问题 逐 渐 演化 为 以朝 核 问 朝
题 为核 心 的多边关 系和双 边关 系交叉 的难 题 。 中 , 其
当代美朝 关 系在缓 和与对 抗交 织 在亚 洲结 束 的显著 特 点 。
博 士 , 要从 事 国 际 关 系 研 究 和教 学 。 主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会 科学版) 社
第 1 卷 2
收 稿 日期 :0 91 —7 2 0— 20
基 金 项 目 : 苏 省 社 会 科 学 基 金青 年项 目 (9 CO8 。 江 O ML 。 )
作 者 简 介 : 维 敢 ( 9 4 , , 徽 定 远 人 , 国科 学 院 研 究 生 博 士 后 、 苏 省 行 政 学 院 国 际 问题 研 究 中 心 讲 师 , 学 钮 17 一) 男 安 中 江 法
第 1卷 第 2 2 期 2 1年 6 00 月
南京 航 空航 天大 学 学报 ( 会科学 版) 社
Jun l f aj gU iesyo A rn ui n s o af s S c l c ne) ora o N ni nvri f eo at sadA  ̄ n u c (o i i cs n t c i aS e
对中美关系的认识600形势与政策
中美关系是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随着我国和美国在全球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中美关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目前,中美关系正处于一个关键的阶段,双方之间存在着一些分歧和矛盾,但同时也有许多合作的机遇和空间。
正确认识中美关系,解读中美关系的形势与政策,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美关系形势的复杂性中美关系形势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双方经济实力对比。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中美两国经济实力的对比,使得双方在全球经济治理、贸易摩擦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分歧。
2. 涉及地区和国际问题。
中美两国在台湾、南海、朝鲜半岛等地区和国际问题上存在着一些分歧和矛盾。
这些问题往往直接影响到中美关系的发展和未来走向。
3. 双方意识形态差异。
中美两国在意识形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一些具体的国际问题上常常导致双方产生不同的立场和观点。
二、中美关系政策的主要特点中美关系的政策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和平共处、互利共赢。
中美两国在建立和发展关系的过程中一直秉持着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原则,寻求双方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
2. 高层交往频繁。
中美两国在推动双边关系发展的过程中,高层交往频繁,这有助于增进双方的了解和互信。
3. 对话协商、解决分歧。
中美两国在解决双边关系中存在的分歧和问题时,主张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避免通过冲突和对抗的方式解决问题。
4. 多方合作、应对全球挑战。
中美两国在国际事务中,愿意开展多方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维护全球和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三、正确认识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世界和平与稳定。
中美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我国家和发达国家,维护双边关系的稳定与和平,对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
2. 共同发展与繁荣。
中美两国合作发展,不仅有利于我国和美国自身的发展繁荣,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近代美朝关系论文
近代美朝关系论文朝美核武器争执与中国东北安全信息管理学院档案学20162424 王静朝美核武器争执与中国东北安全【摘要】从1999年开始朝鲜半岛形势在曲折发展中总体上趋于缓和。
在决定朝鲜半岛形势发展的两大基本力量中,美朝关系在先后经历了可疑地下核设施和朝鲜发射导弹所引起的危机后,从9月起逐步趋于缓和。
但在近年中,由于朝鲜一直在研究核武器,美朝关系十分紧张,美国宣称朝鲜的核导计划已经到了非常紧急的阶段,其对东京和首尔的核攻击威胁已成为现实,对美国的威胁也只是时间问题。
若现在不对朝鲜采取行动,灾难性的结果将会出现。
然而朝鲜半岛作为中国东北的天然屏障和战略缓冲地带,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历史上这里爆发的战争已数度将我国卷入。
朝鲜半岛近在咫尺的军事对峙是我国不管愿意与否都无法绕开的问题,久拖不决的朝核问题又恶化了我国周的安全形势,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关键词】朝核美朝关系中国东北安全前言朝鲜与中国在地理位置上犹如唇齿,在1950年的朝美战争中中国就派出志愿军来支援朝鲜,这也是出于保护我国东北安全的举措,而最近美国对于朝核的制压行动无异于威胁中国东北安全。
本文将探究朝美争议以及其对中国东北的影响提出几点问题与其解释。
一、朝核问题的历来解决办法在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以其拍摄的卫星照片为依据,怀疑朝鲜在平壤以北约80公里的宁边地区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扬言必须要对其实行检查。
而朝鲜则反复声明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
从此,美朝之间围绕朝核问题争执不断。
1993年3月,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鲜半岛第一次核危机全面爆发。
1994 年 10 月 21 日,朝鲜谈判代表团团长姜锡柱和美国首席谈判代表加卢奇在日内瓦签署了《美朝核框架协议》,第一次朝鲜核危机得以和平解决。
2002 年10 月,朝核危机再起并持续至今。
2003 年 1 月 10 日,朝鲜再次发表声明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朝鲜与美国
朝鲜与美国朝鲜与美国:历史、现状与前景展望引言朝鲜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全球关注。
这两个国家代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国家利益,他们之间的争议和紧张关系引发了许多国际关系的问题。
本文将回顾两国关系的历史发展,并探讨当前的现状和未来的前景。
一、历史背景1.1 朝鲜半岛分裂与冷战时期朝鲜半岛在二战结束时被分裂成北朝鲜和南朝鲜两个国家。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是联合国军队的主要成员,支持南韩抵抗北韩和中国的侵略。
战争以停战协议结束,但至今仍未签署和平协议,使得朝鲜半岛成为冷战的一个缓冲区域。
1.2 融合与疏离受苏联和中国的支持,朝鲜在冷战时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并采取了大规模的计划经济政策。
然而,随着苏联的垮台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朝鲜逐渐陷入经济困境。
同时,美国通过外交制裁和战略遏制,致力于削弱朝鲜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发展能力。
二、现状分析2.1 核武器与导弹发展朝鲜核武器和导弹技术的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朝鲜的核计划违背了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多项决议,这导致美国及其盟国对朝鲜实施了严厉的制裁措施。
尽管外界对朝鲜的核威胁表示担忧,但朝鲜认为核武器是自卫手段,并为其国家安全感提供了保障。
2.2 外交对话与破裂近年来,朝鲜和美国进行了几次外交对话,包括展开核问题谈判和举行领导人峰会。
然而,由于意见分歧和相互猜疑,这些努力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9年,朝鲜宣布重新启动核导弹试验,使得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
2.3 地缘政治与其他因素除了核问题以外,朝鲜与美国之间的关系还受到一系列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
朝鲜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其地理位置对美国而言具有战略意义。
此外,朝鲜也涉及到东北亚的安全和稳定问题,而美国作为该地区的主要盟国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前景展望3.1 持续的紧张关系基于过去几十年的历史和现状,朝鲜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仍然充满着紧张和不确定性。
朝鲜的核计划和美国的制裁措施加大了两国之间的对抗性。
关于美朝关系的历史与当今的感想 季子禾
关于美朝关系的历史与当今的感想季子禾2016年初,朝鲜多次核试验的强硬举动,让国际社会措手不及。
为有效遏制朝鲜核导弹考法计划,联合国安理会于3月2日通过了史上最严的对朝裁决议2270号。
朝核问题很复杂,而美朝关系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要素,主要是美国政府自冷战之后坚持敌视的政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外部因素,甚至可以说“朝核问题本质是朝美矛盾”,因此改善美朝关系应该被置于朝鲜对外关系首位。
在奥巴马时期的美朝关系,经历了发射卫星、第二次核试验、朝鲜宣布退出“六方会谈”、与美国进入战争状态、第三次核试验、发射“光明星-3号”等诸多紧张态势,而奥巴马由于上台后首要精力集中于对内对外一些棘手问题上,则继承对朝“战略遏制”的理念,想要继续冷落、制裁朝鲜。
而朝鲜从2009年一度对改善美朝关系有很大期望,但“战略遏制”的政策使之非常失望,为了回应其冷落而制造了以上这些危机,也终于使美国调整为“接触管理”,在会谈后小有成效,但是美朝之间有着根深蒂固的矛盾,不可能消除所有分歧。
而这根深蒂固的矛盾事实上既是地区安全的问题,又与全球范扩散体制有关,更是和冷战遗产密切相关。
美朝关系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全面对抗阶段、相互寻求接触阶段、直接接触阶段与软硬较量阶段。
我们可以看出美朝敌对关系其实存在很久了,只不过美打击朝的战略意义一开始是作为打击苏联的手段。
而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了唯一超级大国,朝鲜半岛在美国抗苏的全球战略中的价值无疑已失去光泽。
但这并不意味着美朝关系的改善,而是让朝鲜半岛在美国眼中有了多重战略意义,即打击朝鲜半岛发展力量确保本土、盟国和朋友的安全,以对付来自对手的挑战。
这是冷战时期的浓厚敌对情绪以及朝鲜坚持走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及因长时期的自我封闭而带有的一种神秘色彩共同作用的结果。
朝鲜半岛在美国的外交词典里一直是典型的不可理喻的“无赖国家”。
无疑,冷战后美国对东亚政策以及美国将朝鲜看作是东北亚地区安全的主要威胁,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了朝鲜的不安全感并刺激了朝鲜对美国的敌对情绪。
冷战遗留视角下的当代朝美关系跟踪分析
美国 朝鲜
1999 年 5 月— 2001 年
1999 年 美国 国 防 部长 访 朝, 关 系 缓 和, 9 月美 朝柏林会 谈, 美同 意放松对 朝经济制
裁, 朝则承 诺在关于导 弹问题和 两国关系 正常化谈判举行前不试 射远程导弹。2000 年 3 月到 10 月, 美朝在 纽约、罗马、曼谷举 行 会谈, 两 国高 层进 行互 访会 晤, 达 成一
二、“缓 和与对 峙”是 当代 朝美 关系 的基本色调
苏联解体后, 美国失去了战略对手。但是, 朝鲜 仍然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美国对朝鲜的敌视政 策并没有减弱, 反而依恃强大的军事、经济、外交实 力在半岛上造成对朝的强大压力。朝鲜从谋求本国 生存和安全着眼, 因而力求拥有核武器及运载工具。 美朝矛盾激化, 造成朝核危机。冷战阴云仍然笼罩朝 鲜半岛, 集中体现在美朝关于核危机的谈判与对抗 上。
朝 宣布退 出《不 扩散核 武器条 约》, 宣布 全国进 入“准战时 军 事状态”, 警告美国“制裁即宣战”。
美国 朝鲜
1994 年
8 月美 朝日 内瓦 会议, 10 月达 成《美 朝核 框 架协议》: 朝同 意冻结核 计划, 以 美国主 导 的朝 鲜半 岛能 源开 发组 织为 朝建 造两 座轻水反应堆( 2003 年建成) 等相应补偿。
时 间
接 触
对 抗
6 月 美 朝 第 一 次 纽 约 会 谈, 关 系 缓 和; 7 1993 年 月, 朝 美在 日内 瓦第 二次 会谈, 就 朝 核问
题取得较大进展, 关系有所缓和。
3 月, 美韩恢复“协 作精神 93”联合军演, 美派军舰进入东亚水 域活动, 要求韩国和日本在 解决朝核问题前 不得与朝改 善关 系, 准备对朝制裁。
朝鲜
和平为贵——小议朝美关系
和平为贵——小议朝美关系摘要】近一段时间来,朝鲜屡次进行核试验、发射导弹,引起了美国的严重不满。
特别是美韩军事演习近在眼前,美国总统不止一次发出战争威胁。
对国际局势,特别是东北亚局势的复杂多变,不可掉以轻心。
【关键词】和平;朝鲜;美国殊不知近一段时间来,随着朝鲜屡次进行核试验、发射导弹,已引起了美国的严重不满。
特别是美韩军事演习近在眼前、美国总统不止一次发出战争威胁,似乎朝美之战的发生,近在眼前。
对国际局势,特别是东北亚局势的复杂多变,不可掉以轻心。
截止2017年9月3日,朝鲜已先后进行了六次核试验,特别是金正恩上台以来,核试验次数及频率大大增加,严重威胁东北亚的安全态势,以及世界政治局势的和平发展。
长期以来,东北亚地区囤积了美国、韩国、日本的一大部分军事力量。
这部分军事力量始终处于军事对峙状态,每天都会花掉三国政府的不少钱财,长期以往,必成三国不可负担之重。
若及时解决朝鲜问题,则在进行新的军事调整的同时,节省出大量的国帑。
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是按常理出牌的人,且他没有多少战略忍耐性,做事往往出乎人意料。
在此判断下,他很有可能突然发动对朝鲜的军事打击,而此次朝鲜发射洲际导弹正是他面临内外交困下,给自己解套的一个绝佳关口,解决朝鲜问题,这时便显得尤为必要。
从上述理由来看,朝美之战似乎不可避免,只是早打或者晚打罢了。
然而,真正熟悉近几年东北亚局势变化的,认为中国在东亚地区有着不可替代作用的人,却认为:朝美之战并非不可避免。
理由是:第一,中国反对朝鲜半岛发生战争。
虽然朝鲜的肆无忌惮,及中国的容忍,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养虎成患。
但这头“老虎”面对越来越强大的中国,也只能继续收敛爪牙。
第二,以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内部发展问题、南海问题、统一问题等都比朝鲜问题重要,所以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必不会让朝鲜问题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第三,中国已成为世界性经济大国和地区性军事大国,在中国的家门口进行朝美之战,无论是美国,还是日韩,都必须考虑中国的态度。
从国际关系看朝鲜战争
从国际关系看朝鲜战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一直是我国史学界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随着大量档案文献的揭秘,对朝鲜战争的研究也变得更真实、更深刻。
对于朝鲜战争的评价问题也更多样化,很多学者也开始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和影响提出质疑。
这里我将从国际关系的角度,以朝鲜战争中,中苏、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影响方面,对朝鲜战争做出一定的评价。
朝鲜战争最深刻的起因还是在于战后形成的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格局,美国为防止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张而积极支援南朝鲜,而苏联也为了维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而施压于中国,并在幕后支持金日成政府作战。
中国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在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激烈交战后,终于在1953年7月26日迫使美军签订停战协定。
这场战争的主角原本因该是南北朝鲜人民,但随着美国的干涉,战争的重点则落在了中美苏三国的身上。
这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较量对三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中苏同盟合中生变中国在建国之初就宣布“一边倒”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但是实际上斯大林由于共产国际解散后中共的独立,延安整风后中共破除了对苏共的迷信以及中共的一些独立行动都让斯大林对毛泽东不信任,一种怀疑中国人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担心中国可能南斯拉夫化,最终倒向西方。
这种怀疑一直阻碍了中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而朝鲜战争就成了中苏关系的转折点。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在考虑自身国家安全、政治利益等方面以及在苏联的鼓动下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对美国开战让苏联确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倾向,打消了斯大林对毛泽东的疑虑。
在中国参战后为苏联对中国提供了大量军事物资,还决定援助中国141个项目,中苏同盟关系不断加强、巩固。
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这中友好的同盟关系之下,双方内部也暗生嫌隙,特别是毛泽东对苏联的不满。
朝鲜战争爆发前夕,金日成一直希望寻求苏联的援助,从1948年12月到1950年1月,金日成不断向斯大林提出希望得到武器援助和支持南进计划。
斯大林一直没有同意,但1950年1月底,斯大林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影响下,同意了金日成的武装南进,而这一行为正是中苏矛盾的起点。
朝美战略僵持期下的关系走向
朝美战略僵持期下的关系走向作者:李枏来源:《云梦学刊》 2020年第3期李枏(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北京100720)摘要:2019年2月以来,随着朝美对话陷入僵局,两国关系陷入战略僵持期。
一方面,美国维持对朝鲜的制裁,同时仍保持对话态势。
另一方面,朝鲜不满美国继续采取的敌朝政策以及回避朝鲜极为关切的诉求,也保持着对美国的施压。
自此,在朝美战略僵持下的半岛局势向不确定性方向发展。
朝鲜半岛南北关系陷入停滞,韩国对朝鲜的政策面临困境,围绕半岛的大国博弈日趋激烈。
关键词:朝核危机;极限施压与接触;自力更生;战略僵持中图分类号:D8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365(2020)03-0014-082019年2月第二次朝美首脑峰会以谈判“无协议”的方式收场,双方主要分歧还是停留在“全面无核化”方案与“分阶段、同步走无核化”方案上。
美国要求朝鲜把所有核设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化学武器都进行申报、验证,再解除制裁。
而朝鲜认为“走向完全非核化的路途上必然需要冻核的第一阶段”[1],而废弃宁边核设施以及东仓里的核导基地是重要的一步。
朝美第二次峰会以后,美国仍然坚持对朝鲜实行制裁,并试图增加新的制裁:在无核化方案上,美国并未做出任何妥协,仍主张“大交易”,而朝鲜在2019年4月召开的最高人民会议中明确了国内巩固团结、强化经济上的白力更生、对美施压但仍保持对话的立场。
白此,朝美战略僵持期开启。
从战略意义上看,当双方资源不断加速投入、随心所欲地塑造自己战略环境的时候,冲突性质将转向升高的趋势。
而当双方加速逼近底线时,将形成战略僵持状态。
此时战略僵持将随时进入对抗的临界点。
为了避免进入实质性的对抗阶段,双方就需要保持战略忍耐,即维持底线之上的冲突高度,但又维持非对抗的对峙状态。
相反,若冲突危险再升高,就有可能进入战争危机。
因此,双方相互的战略意图理解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战略僵持的角度出发,分析朝美关系的战略意图以及走向,并作出评估。
美朝关系
第一阶段从1953年停战协定生效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为全面对抗 阶段。
这一时期朝美关系的背景是,由于朝鲜战争固化了半岛分裂,导致东 北亚冷战格局被确定和强化,对峙的朝韩军事分界线成为美苏两大阵 营在东方对抗的最前沿阵地。由美苏对抗衍生出美日韩、苏中朝对立, 但美朝虽为死敌,却几无直接的抗衡、过招,双方的相左与敌对都包 含在东西方两大集团对立之中,表现为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 的较量。这一时期的美国对朝鲜半岛政策,主要是通过在韩国驻军及 对韩军事与经济援助,把韩纳入美东亚安全体系之中,将韩打造成美 对亚洲大陆新月形包围中的一环。而同期的朝鲜对外政策核心,则是 拉紧与苏中关系,依靠以苏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保障自身安全,同时 为消除南方武力统一隐患,不懈努力铲除来自军事分界线美韩一侧的 军事威胁。朝鲜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提出“从朝鲜半岛撤出一切外 国军队,对维护远东和平最直接有关国家承担保证朝鲜和平发展的义 务”。[1] 此后,朝鲜一直坚持美军撤出半岛的立场。但朝鲜的类似建 议均遭到美国及其盟国的反对,美始终未对朝鲜的有关呼吁做出积极 回应。在这一阶段中,朝美一直处于政治上相互敌视、军事上高度对 峙的状态,双方惟一接触途径是设在板门店的军事停战委员会,但军 停会所处理的问题也仅限于军事分界线上违反停火协议的具体事件。
第三阶段自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至1994年朝美签署核框架协议,为双方实现并开始直接 接触阶段。 这一时期国际形势背景是,两极格局迅速变革并走向瓦解,东欧剧变、两德统一、前苏 联解体、美国称霸。形势的突变使朝美关系也迅速调整。美国认为冷战后东西方格局重 组的冲击,势必对朝在政治、经济、外交领域造成巨大影响和压力,朝将无法承受而在 数年内崩溃。美因此试图乘势对朝施加压力,争取以“软着陆”方式将朝纳入自己的战 略轨道。但从对地区整体控制需要出发,美又不希望看到朝鲜半岛南北统一进程发展太 快,同时还要防止朝鲜“核开发”干扰其主导的防扩散体系,避免刺激朝周边国家进行 核开发。因此美在这一阶段对朝政策重点,一方面是牵制朝韩和解、合作进程;另一方 面是抓住朝鲜“核嫌疑”向其施加压力。这期间,朝鲜不得不改变在政治、经济、军事 领域依靠社会主义阵营的传统政策基点,立足于直接与美抗衡。为此,朝将对美关系重 点放在一方面加大力度促美从半岛撤军,另一方面扩大与美接触、对话,以便通过缓和 双方关系减轻外部压力。为提高与美对话实质内涵,朝鲜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手段,包 括将美国所关切的核开发问题用作促美对话筹码。在上述背景下,朝美接触继续趋于活 跃。截至1993年初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双方先后共有二十多次接触。但是在双方接触 过程中,美希望加快对朝演变或期待朝不攻自溃的图谋更加急切,朝希望得到美安保承 诺的意向也越发紧迫,双方的深层利益相佐终于在朝鲜核问题上聚焦并引发了冲突。 1994年6月,朝核问题引发的紧张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朝美关系出现了朝鲜战争之后最 为激烈的对抗。危机之际,有关方面推动朝美重返对话取得成效。 1994年10月,朝美核 框架协议在日内瓦签署,标志着第一次朝核危机以对话协商方式得到解决。总体看,这 一时期朝美从各自不同需要出发,以核问题为载体,以两国历史上首个互相约束、互有 义务的条约为里程碑,使双方关系进入了直接接触和较量的阶段,从改善关系角度看, 也达到了历史上最好时期。
首脑外交视角下的朝美关系浅论
作者: 吕奕骅[1]
作者机构: [1]中共浙江省委党校,311114
出版物刊名: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页码: 75-80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期
主题词: 首脑外交;朝美关系;朝核问题
摘要:由于科技的进步为首脑外交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首脑会晤更有利于直接推动提出和达成有关解决地区危机方案的措施。
从朝美首脑外交的历史背景来看,朝美陷入信任困局的根本原因是利益冲突与实力不均等所产生的权力博弈。
随着半岛局势不断升级,以无核化为目标的朝美外交活动意图突破两国关系的结构性矛盾。
迄今为止,朝美两国的最高领导人举行了三次会谈——表明了朝美关系走向了新的阶段,但是依旧存在的信任困局阻碍了两国外交关系的正常化发展。
面对朝核问题,决定两国关系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国家利益。
尽管首脑外交在发展朝美关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但也应当看到目前存在的不足与隐患,有必要对朝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及时总结经验,营造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平发展的环境。
美国意识形态中的朝鲜:后冷战时代的知觉与议题
美国意识形态中的朝鲜:后冷战时代的知觉与议题
郭锐
【期刊名称】《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42)006
【摘要】围绕核争执,美国对朝鲜的意识形态认知历经了三次转换,即"无赖国家说"、"邪恶轴心说"和"失败国家说".难以协调的价值认同是美朝关系正常化的结构性障碍.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人权问题和政权问题被进一步"放大",是困扰和迟滞美朝关系发
展的症结.相对固化和稳定的意识形态信仰,使美朝之间相互敌视和冲突的认知变量
难以发生质变.只有设立共同目标,探讨共同规范,遵守共同规则,最终克服心理错觉,
才能实现美朝关系正常化.
【总页数】5页(P43-47)
【作者】郭锐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吉林,长春,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1
【相关文献】
1.后冷战时代美国输出民主、人权意识形态战略臆想病及其本质 [J], 廖胜刚
2.后冷战时代中日关于朝鲜半岛安全政策的比较 [J], 马伟涛;韩玉贵
3.跨界民族、错误知觉与大国对冲——后冷战时代俄格冲突特征再考察 [J], 刘毅
4.后冷战时代美国输出民主、人权意识形态战略臆想病及其本质 [J], 廖胜刚;
5.意识形态与美国的朝鲜政策:后冷战时代的视角与认知 [J], 郭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对朝政策的文化透视以美国的东方主义为例
美国对朝政策的文化透视以美国的东方主义为例
李东明
【期刊名称】《实事求是》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西方中心主义思想与美国惯有的“优越”传统文化使得美国的意识形态表现出了浓厚的东方主义,其基本特征是人为地构建了美国与东方的二元对立。
某种程度上,这种东方主义文化也影响到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其典型表现之一就是美国对朝政策的“单边主义”。
中国与朝鲜同属于东方国家,且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美国对朝政策的文化意蕴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
【总页数】4页(P87-90)
【作者】李东明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8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01
【相关文献】
1.美国对朝政策的文化意蕴:影响及启示——基于东方主义的视角 [J], 李东明
2.东方主义视角中的美国华工“他者”身份分析——以电影《金色道钉》为例 [J], 张愫涵
3.美国对朝政策的霸权逻辑--东方主义文化的影响与启示 [J], 李东明;阚道远
4.从文化帝国主义到文化转移——以美国文学艺术中的三个典型东方女性为例 [J], 程建梅
5.美国的香港政策:理想主义抑或现实主义——以美国老布什政府对港政策为例 [J], 沈本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念视角下的美朝关系——美朝关系的建构主义解读及其缺陷宋德星董庆安(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委党校,南京210093)【内容提要】建构主义理论对美朝关系解读的意义就在于,美朝这两个实力悬殊的国家所以建构起一种敌对身份,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传统的对权力的争夺,而是由于在两国间的互动模式及两国身份建构过程中存在着的文化结构、历史背景、观念差异等因素使然。
认同的缺乏使美朝两国对各自国家利益的界定存在明显不同,也使得两国在互动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积极因素积累,尤其使美朝两国对国际体系结构的认知相差甚远,进而根本性地导致了两国敌视关系结构的形成并长期化。
建构主义理论虽然有助于弥补以往许多传统的理论方法对美朝关系问题认识的不足之处,但它对美朝关系的解读是、且也只能是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同其它理论一样,这种视角不可避免地也有其自身缺陷。
【关键词】美朝关系朝核问题建构主义国际政治传统上,学术界对美朝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军事和战略等方面,而对在美朝关系中起到根本作用的国际态度、文化和认同等观念要素的研究却很少。
实际上,要探索影响美朝关系的深层因素,进而把握两国关系的本质性问题,对观念要素的认知和把握不可或缺。
为此,本文的目的并不是全方位展示战后美朝间进行的权势博弈,而是从重大事件中抽取出影响两国间的那种敌视互动的观念因素,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去分析美朝两国究竟为什么要采取这样而不是那样的政策,从而抓住美朝关系中最为本质的因素之一——观念或曰文化要素的重要作用,为我们理解当今复杂的美朝关系提供有益的学理依据。
当然,建构主义也和其他国际关系理论一样,不能解释全部复杂的国际问题,它自身也存在相当的局限性,而这在美朝关系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建构主义解读的必要性人们对国际关系和各国外交政策发展变化的研究往往会采取历史研究和战略研究的方法。
这不仅是因为国际关系本身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所谓“高级政治”,即主要涉及的是国家权势、国家安全和军事实力的消长,而且因为一国外交史、特别是国际关系史且又是国际政治理论思想得以哲理升华、从而用以指导国际关系实践的不可或缺的一大渊源。
为此,历史方法和战略考察自然地成为国际关系研究的一条主要路径,并长期以来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学术地位。
正如伯纳德•贝林指出的那样:“历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获得关于过去的、实在的知识,是人类对自身经验的扩大;人如果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现在又在何处,如何为将来定向,都离不开对过去的了解;一个社会要保持一种健康状态,也需要历史知识的作用。
”1所以,历史研究是人们得以获得各种经验教益和未来启示的重要方法之一。
然而,“从历史研究提炼出来的真实的历史经验和教益,对于当前的实践是否适用,并且在多大程度上适用,取决于这些经验和教益从中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状态同当前条件和状态有多大的差异。
”2此外,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不可能非常全面地分析国际关系中各种复杂的现象。
一般来说,历史研究的因果叙述性和文学艺术性同时也使之会缺乏应有的理论深度和宏观概括性;而战略研究则是从国际政治安全的角度去分析各国的各种政策行为,明显地忽视了所谓的“低级政治”的重要性。
作为当今国际政治的一大焦点问题,美朝关系可以说备受世界瞩目。
其实,美朝真正敌对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
特别是随着美苏冷战的展开,美国在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东北亚实行全面渗透和军事控制,并直接导致了朝鲜半岛的分裂,从而埋下了美国和朝鲜敌对与冲突的种子。
这种敌对在朝鲜战争后进一步被强化,以致于整个冷战期间这种敌对关系成为两国关系的主线,至今仍没有太大的改观。
特别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双方围绕核问题展开了各个层面的博弈,两国关系因此时而紧张,时而稍有缓和,结果是陷入了紧张—危机—缓和—再紧张—再危机—再缓和的恶性循环。
如何看待以朝核问题为核心的美朝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
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两国关系发展与演变的探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历史研究和战略分析两大类。
3显然,除现实的安全问题外,美朝关系的背后还有着复杂的观念要素的作用,例如两国战略文化的差异,思想观念的冲突,乃至于冷战后国际体系文化的不同影响(包括国际社会的基本规则规范、日益强化的国际法意识、世界主流舆论和基本潮流)。
要解答这些因素对美朝关系的影响,无疑需要全新的分析模式和分析框架。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以国际政治社会学为研究范式的建构主义理论,可以说为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提供了有别于历史方法和战略考察的又一新视角。
应当说,有关国际关系理论的社会学观点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方向,并没有从国际关系的研究中完全消失。
相反,只是强调国际政治的共有观念、国际社会、社会秩序、身份认同、国际制度等具有社会文化内涵的理论,没有被过分强调国家对物质权力追求的现实主义等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所认同,因而长期处于国际关系理论界的边缘。
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冷战格局突然戏剧性的和平终结为国际政治研究的社会学视角提供了强大动力。
鉴于随着冷战和平结束和全球化发展而来的国际关系日益组织化、制度化和社会化,一些学者开始对国际政治中的核心概念——权力、利益、国际体系以及国际体系结构的变迁等重新解读,并开始赋予其社会文化的内涵。
建构主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批判和继承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作为分析国际政治一个重要维度,文化观念因素在确定一国对外政策目标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对一国的对外政策手段、方式和风格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一因素对美朝这一在文化观念上有着重大差异的特殊双边关系的影响尤其巨大。
在某种程度上,对于美朝这一具有巨大实力差距和特殊性质的双边关系,单纯对双方物质力量的对比分析不足以理解其关系中最核心的因素。
就冷战后围绕核问题展开的美朝关系来说,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美国在对朝鲜施加军事压力的同时,非军事要素的互动严重影响了双边关系的发展,例如,美国给朝鲜贴上的“支持国际恐怖主义国家”、“邪恶轴心”、“无赖国家”、“暴政的前沿国家”等标签,以及朝鲜一贯固有的“帝国主义扩张论”等。
尽管美朝都相信对方对自己的安全造成威胁,但对它们来说,这种安全威胁的来源主要不是建立在实力概念的意义上,而更多是建立在对方的意图即理念上(对美国来说尤其如此)。
当1999年9月佩里从平壤返回美国时,有人问他朝鲜为何发展远程弹道导弹。
佩里指出:“我相信他们的主要理由…是威慑”。
“他们要威慑谁呢?他们打算威慑美国。
我不认为我们对北朝鲜是一种威胁,但我真诚地相信他们视我们为威胁。
”4可见,“安全是有形因素同无形因素的混合物。
它既依赖于一个国家的自身能力,又依赖于其他国家的意图。
”5所以,一个国家在对外政策上具有什么样的意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国际互动中形成怎样的共有观念。
当然,这种共有观念既可以是敌视冲突的,也可以是认同合作性质的。
认同合作性的共有观念不会认为对方对自身具有威胁,即使它的军事力量足够强大,如英国之于美国。
而敌视冲突性的共有观念,即使对方的军事力量非常小,其他国家也会觉得具有威胁性,朝鲜之于美国就是如此。
所以,我们对美朝关系的理解,共有观念、认同、价值观、政治体制等因素更具有意义。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对美朝关系进行解读的意义就在于此。
二美朝两国对国家利益的建构国家利益历来都是各国对外政策和行动的指南。
正因为国家利益如此重要,相关研究成果也异常丰富,各种理论都有自己不同的解读,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等理论流派无不给出了自己的经典论述。
而作为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建构主义则认为,国家利益是观念的产物,它是由国家身份来界定的,一个国家对自身身份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追求的利益和目标。
6所以,在美朝这一双边关系结构中,两国对各自身份的不同认知就导致了它们对各自国家利益的不同界定,进而导致了两国国家利益的巨大差异。
根本上,正是美国和朝鲜对各自国际利益的不同界定,建构了二战后美朝关系的基本框架,并进而决定了其基本发展态势。
与以往的国家利益观不同,建构主义对国家利益分析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国家利益的观念观。
温特在《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中指出,国家利益很大程度上是由观念和认知决定的,7观念和利益两者密不可分,不能做二元分割,利益成分中含有观念,观念中有利益的驱动。
为此,所谓国家利益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而且还应加上精神利益,尤其是国家自尊应成为国家利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建构主义还认为,国家利益虽部分来自于生物性动机,但主要是通过社会化习得而来,并不是由人性赋予的。
国际社会的机制、制度、规范等观念因素对国家利益具有构成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是外在的,而是被内化到行为体属性之中,不仅影响国家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影响国家的属性,进而影响到国家的利益。
这就决定了国家利益不像以往理论表述的那样是给定的、不变的。
相反,在很多情况下国家利益常常是行为体在互动进程中习得的结果。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要了解美国的国家利益,必须首先分析美国的国家身份是如何确定的。
利益以身份为基础,正如在一个公民社会中的个人会根据自己的社会身份来确定自己的利益和目标一样。
美国对国家身份的认知是根植于在社会进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强大的综合实力。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其先辈不堪忍受欧洲旧大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宗教迫害,离开故国,漂洋过海来到北美这块乐土,寻求自由和幸福。
由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和比旧大陆更多的平等竞争机会,这块大陆成为受迫害者的“避难所”和追求自由的“希望之乡”。
更重要的是,经过拓荒时代艰苦生活的早期移民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来到这里是上帝的安排,他们是与上帝签了誓约的人,来这里寻求自由和民主是为完成上帝赋予的神圣使命,“在神的指导和保护下,他们将致力于把光明和拯救带给世界其他地区。
”8所以,对于一个缺乏共同血缘和集体记忆的移民国家来说,追求自由和幸福的移民把“自由的捍卫者”作为其独特的身份,并一直贯穿美国的整个历史。
当然,这种自由捍卫者的身份也塑造了它的国家利益,并成为美国民众和领导人的普遍信仰。
正是这种对自由和民主身份的认同,捍卫自由几乎是美国历届总统的口头禅,是美国政治话语中出现频率最高、最能打动公众舆论的政治词汇之一。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受到恐怖袭击的当天,布什不是称美国受到袭击,而是称美国的自由、生活方式、正义与和平受到了袭击,因为“美国成为袭击的目标是因为我们是世界上自由和机会的最闪亮的灯塔。
没有人能阻止它闪闪发光。
”9美国“天赋使命”的责任感和自由捍卫者的身份使其不仅要捍卫本国的自由,而且要对上帝承担一种特殊的责任,那就是促进普世的自由。
“仅仅被动地成为自由相关的美德的避难所并非美国革命的使命,美国应该主动拥护自由事业,在全世界扩大自由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