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二首(其二)》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鉴赏方法,结合陶渊明生平,感受诗中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情怀。

过程与方法师生梳理诗意,品析诗人写作缘由,探究诗人的情感归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从而为自己的人生选择提供参考。

教学重点朗读品味诗句意思,理解诗中抒发的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悲寂之情。

教学难点探究诗人选择归隐的必然性,从而感受陶渊明抒怀诗的质与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他便是陶渊明。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让我们带着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再次走进陶渊明。

2.陶渊明曾在市俗纷乱歌舞升平的纸醉金迷里,舞着一曲对荣华享乐的淡泊,以轻蔑的步伐,踏出桀傲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也曾在硕果累累田间丰收的满目金色中,舞着对谷物满仓的淡泊,以轻盈的步伐,踏出悠然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请同学为我们朗读《归园田居》。

3.他确实是一个自由的真挚追求者,人性的坚决守卫者,幸福的终极向往者,中国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他的肩膀上负着炎黄子孙精神的月

亮,守护了无数人心中最纯净的角落,可是他却在归隐后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请同学为我们朗读《杂诗十二首》(其二)。

4.请几位同学说说听完之后的感受。

背景补充介绍:这首诗是陶渊明50岁时写的,共12首,此首为其中之二,这离他归耕园田已10年之久了,在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他心情舒畅,然而他终非浑身静穆,这首诗正透漏出个中情思。

提问:我们不难看出,诗中最直接地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是什么?明确:悲悽(悲伤)。

二、品一品

1.合作探究:既然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悲伤,那么请同学们通读全诗,思考,诗歌的每一句都是怎样透漏出这种悲伤的感情的?

分小组讨论:四句为一组。前三小组讨论,后两组做总结。

第一组: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阿者,山丘。素者,白也。荡荡者,广大貌。景通影,辉与景,皆指月光。起笔四句,展现开一幅无限廓大光明之境界。日落月出,昼去夜来,正是光阴流逝。西阿东岭,万里空中,极写四方上下。古往今来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此一幅境界,即为一宇宙。而荡荡辉景,光明澄澈,此幅廓大光明之境界,实为渊明襟怀之体现。由此四句诗,亦可见渊明笔力之巨。日落月出,并为下文“日月掷人去”之悲慨,设下一伏笔。西阿不曰西山,素月不曰明月,取其古朴素淡。不妨比较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虽然境界相似,风格则是唐音。那“明月”二字,便换不得“素月”。

第二组: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上四句,乃是从昼去夜来之一特定时分,来暗示“日月掷人去”之意,此四句,则是从夏去秋来之一特定时节,暗示此意,深化此意。夜半凉风吹进窗户,枕席已是寒意可感。因气候之变易,遂领悟到季节之改移。以不能够成眠,才体认到黑夜之漫长。更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种种敏锐感觉,皆暗示着诗人之一种深深悲怀。

第三组: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和念去声,此指交谈。挥杯,摇动酒杯。孤影,即月光下自己之身影。欲将悲怀倾诉出来,可是无人与我交谈。只有挥杯劝影,自劝进酒而已。借酒浇愁,孤独寂寞,皆意在言外。这种痛苦的孤独感,并不仅为夜深无人语而来,我们从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从阮籍的“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以至后来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等等诗句中,都不难找到共鸣。他们都比世俗之人有更高远的志向,不愿随波逐流,因而都难容于世,也更深的体会到“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的痛苦,这是不可解脱的、刻骨铭心的痛苦。

掷人二句,直抒悲怀,为全诗之核心。连生命须臾不可脱离的时间也无情地抛弃了它,自顾自地奔向前方,把人播种在时间田野上的愿望连根拔走。人生的好戏还未正式开场,时间的舞台已匆匆撤走了,增加生命密度与质量的愿望也将落空,焉能不“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呢!光阴流逝不舍昼夜,并不为人停息片刻,生命渐渐感到有限,有志却得不到施展。志,乃是志士仁人之生命。生命之价值不能够实现,此实为古往今来志士仁人所共喻之悲慨。诗中掷之一字,骋之一字,皆极具力度感。唯骋字,能见出志向之远大;唯掷字,能写出日月之飞逝。日月掷人去愈迅速,则有志不获骋之悲慨,愈加沉痛迫切。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终晓,谓从夜间直到天亮。念及有志而不获骋,不禁满怀苍

凉悲慨,心情彻夜不能平静。上言中夜枕席冷,又言不眠知夜永,此言终晓不能静,志士悲怀,深沉激烈,一篇之中,三致意焉。一结苍凉无尽。

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完成下列与陶渊明的对话,分学习小组完成。

⑴第一、三句:我在你的图景中,读懂了你的悲悽。

⑵第二句:我在你的图景中,读懂了你的悲悽。

⑶第四句:我在你的感受中,读懂了你的悲悽。

⑷第五句:我在你的举动里,读出了你的悲悽。

⑸第六句:我在你的呼喊中,读出了你的悲悽。

示例:我在你日月更迭、四季交替的图景中,读懂了你年华逝去的悲悽;我在你浩荡空阔、万里辉煌的图景中,读懂了你孤苦的悲悽;我在你寒风冷席枕的感受中,读懂了你志业未成的悲悽;我在你邀影独酌的举动里,读出了你的悲悽;我在你日月掷人去,壮志不获骋的呼喊中,读出了你壮志难酬的悲悽。

三、议一议

结合陶渊明生平,探究作者生发悲戚之情的原因。

1、陶渊明生平:

29岁之前,家居读书——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十二岁庶母辞世,渊明后来作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祭程氏妹文》)。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可证:“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

29-36岁,时官时隐——29岁徙家柴桑,先后出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彭泽令上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最终彻底离开官场。

42-63岁,隐居田园——辞官之后,从此“躬耕自资”,直至62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