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疗效观察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fb8870ba76e58fafab00350.png)
发生率 为 5 . 6 6 %( 3 / 5 3 ) , 对照组为 7 . 5 5 %( 4 / 5 3 )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o . 0 5 ) 。 利用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手
术治疗 胆囊结石 , 在明确 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 , 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 且安全性较好 , 值得临床推荐 。 【 关键词】 双镜联合・ 保胆取石术 ・ 胆囊结石 ・ 临床疗效
・
技
术
交
流
・ Te chn i que Com m u ni c at i on ・
中 国 现 代
普 通 外 科 进 展
Ch i n J Cu r r Adv Gen Su r g
2 0 1 5年 1 0月
第1 8卷
第1 0期
O c t . 2 0 1 5 V o 1 . 1 8 N o . 1 0
【 中 图分 类 号 】R 6 1 5
【 文献标识码 】 B d o i : 1 0 . 3 9 6 9 4 i s s n . 1 0 0 9 — 9 9 0 5 , 2 O 1 5 . 1 0 . 0 1 3
【 文章编号 】 1 0 0 9 — 9 9 0 5 ( 2 0 1 5 ) 1 0 — 0 7 9 6 - 0 3
中 国现 代 普 通 外 科 进展
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均P < O . 0 5 ) o观察组的手术
成功率为 9 6 , 2 3 %( 5 1 / 5 3 ) , 对照组为 1 0 0 . O 0 %( 5 3 / 5 3 )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O O 5 ) 0 观察组的总并发症
管 造影 等 影像 学 手段 检查 确 诊 ,并 经 手术 证 实 ; 3 )
双镜联合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对比研究
![双镜联合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d02b07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c.png)
·技术交流·Technique Communication ·胆囊结石是常见疾病之一,在美国约6%的男性和9%的女性存在胆结石[1]。
在我国,有文献报道胆囊结石发病率约为15%[2]。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发生率为12%~21%[3]。
对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
传统手术方式为开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术,该术式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手术方式相对比较成熟,手术成功率高、疗效显著。
但开腹手术术中创伤大、出血多,切口大、瘢痕明显,术后疼痛明显,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慢、住院时间长[4-5],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微创”的要求。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臻成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已经被广泛应用。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花费等方面的差异,为选取最佳的外科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方式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东阿县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3例,平均年龄(63.38±13.10)岁,其中男性29例,女性34例,均行手术治疗,具有完整手术记录及临床病例资料。
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无肝内胆管结石;2)无全麻手术禁忌。
排除标准:1)存在急性化脓性梗阻双镜联合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对比研究于大鹏杨猛陈忠楠张岩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东阿医院(东阿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山东东阿252200)[作者简介]于大鹏(1976-07~),男,山东东阿人,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肝胆外科。
E-mail:**************[通讯作者]张岩(1978-08~),男,山东东阿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肝胆外科。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和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用于胆囊结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和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用于胆囊结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2112dfe0a5e9856a561260f1.png)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和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用于胆囊结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同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运用到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抽取2012年4月—2017年4月到我院诊治的胆囊结石患者500例,分为两组,250例对照组采用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250例试验组采用腹腔镜协同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胆囊壁厚度的改变状况、失血总量、肠蠕动恢复时长与住院时长等。
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经治疗后胆囊壁厚度的改变状况、失血总量、肠蠕动恢复时长与住院时长都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同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运用到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治疗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关键词】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胆囊结石【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121-02当前,腹腔镜胆囊清除术已经变成了对胆囊结石进行治疗的重要方式,普通的手术后并发症有肠道功能异常。
有资料表明,胆囊具备保存、排出胆汁这些作用,还具备调整肝部胆道压力、分泌等关键作用[1]。
文章讨论且分析了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同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运用到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治疗中的效果,并获得如下结论。
1.一般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把2012年4月-2017年4月到我院诊治的500例胆囊结石患者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成两组,试验组250例,男性137例,女性113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50±2.18)岁;试验组采用腹腔镜协同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
对照组250例,男性178例,女性72例;年龄37~73岁,平均年龄(55±3.19)岁;对照组采用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
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试验组采用腹腔镜协同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气管插入管道并全身性麻醉,借助普通方式依据四孔法腹腔镜胆囊清除术放入Trocar,检查腹腔同胆囊的实际状况,先缝线吊起胆囊底,并依据手术以前的B超显示,借助电钩以恰当的切口尺寸全层分离胆囊,放入胆道镜取石网篮拿出结,一次取完,再借助4~0可吸收线持续扣锁闭合胆囊创口,闭合期间防止胆囊壁内翻,以防减弱胆囊黏膜的光洁度,以防止结石复发。
比较双镜联合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
![比较双镜联合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5387170ea58da0116d174979.png)
比较双镜联合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双镜联合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107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5例)。
对照组采用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7例出血,4例胆漏,并发症发生率为21.2%;治疗组患者术后出现2例出血,1例胆漏,并发症发生率为 5.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镜联合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推广。
关键词胆囊结石;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双镜联合胆囊结石属于临床肝胆外科常见病,临床主要采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近年来,人们愈发关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和术后消化功能情况。
随着不断深入的病例生理及疾病与各重要脏器之间关系的研究,“保胆”手术成为外科医生和广大患者的共同关注点。
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的应用与发展,逐渐被临床认可和信任,但有关双镜联合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不同临床应用效果的文献报道较少[1]。
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7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5例)。
对照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3.6±8.2)岁;病程6~26个月,平均病程(13.6±5.1)个月。
治疗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4.8±8.1)岁;病程7~24个月,平均病程(12.8±5.2)个月。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作用研究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作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6d12014240c844768eaee7e.png)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作用研究摘要:目的:对腹腔镜与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联合治疗方案在胆囊结石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52例,依据患者手术先后顺序进行分组治疗,其中包括观察与对照两组各26例患者,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与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联合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开腹保胆取石术;并将最终两组治疗方法的作用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发生的并发症均较少,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腹腔镜与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联合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有效性较高,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身体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胆结石;腹腔镜;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价值分析胆囊结石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若治疗不及时,极易发生感染性中毒休克、败血症以及胆囊穿孔等危险并发症,因此威胁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1]。
临床针对胆囊结石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临床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为探寻最佳的治疗方案,本篇文章详细研究了腹腔镜与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联合治疗方案在胆囊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病例选取时间:2017年8月-2019年8月,病例类型:胆囊结石,病例数:52例,将所有患者共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每组患者各有26例,观察组患者男15例、女11例,中位年龄(42.0±3.0)岁;对照组患者男14例、女12例,中位年龄为(42.5±3.1)岁。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数据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对照组行开腹保胆取石术治疗,手术行全麻处理及仰卧位,手术切口在患者上腹部位置,并通过纤维胆道镜进行取石,针对较小的结石采用负压吸引方法,完成取石腹腔用生理盐水冲洗,确定结石完全冲洗干净后,采取切口缝合处理,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手术采取静吸复合麻醉以及仰卧位,在患者脐部以下位置进行10mm的Trocar操作孔,常规建立气腹后置入腹腔镜,对腹腔情况进行详细探查,在剑突下与右锁骨中线分别取10mm和5mm横向切口,并将1号丝线悬吊置入胆囊内进行胆囊牵引,随后导入胆道镜进行取石处理,最后进行切口缝合,术后给引流和抗感染治疗。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36例临床分析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36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1453cd5fbfc77da369b100.png)
823 . < 005 .
P
漏等 , 观察胆囊是否有增厚 、 变硬 、 萎缩 等。经此孔用腹腔镜抓钳
3 讨 论
胆囊结 石是 临床上 的常见病 、 多发病 , 其发病率 占人 口总数 的 8 ~1 % , % 0 随着生 活水平的提高 , 患病率有增高 的趋势 , 诊断 并不 困难 , 首选 手术 治疗目 。传统即切除胆囊 , 去除结石 , 胆囊 但
采取 S S 1. P S20统计 软件 , 计量 资料 以 ( ±s表 示 , 用 t ) 应
检 验 , 数 资 料 应用 X 验 ; <00 差 异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计 检 尸 . 5为
随机选择胆囊结石患者 8 4例 ,经病史 、 B超或 C T拟诊 , 胆 囊 功能 良好 , 经药物治疗无效 。按手术方法不 同, 8 将 4例患者分
X
3 2 6 5 4.7±8 7 2 5 . 7 4 . 6± 1 . 3 86 4 2 .7±2 2 .5
1 .5 34 < 0.5 O 95 .6 < O.5 0 76 .7 < O.5 0 63 .4 < O.5 0
() 1观察组。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取仰卧位 , 常规消毒铺 巾, 经脐下戳孔置 tm 0 m戳 , 造气 腹后插入腹腔镜探查 , 逐层分离进
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医疗设备不断更新 , 胆囊结石治疗开始 多样化 , 腹腔镜作为治疗胆囊 良性疾病 的方法之一 , 其微创优势 已得到 了充分肯定Ⅲ 我 院 2 0 年 1 ~20 。 07 月 0 9年 1 2月采用 腔镜
漏 ,退 出器械 ,逐层缝合切 口。术后常规给予静滴 6 4 2扩张 5— O ds d i括约肌促进胆汁排泄 , 降低胆囊 内压力 。( ) 2 对照组应用传
双镜联合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比较
![双镜联合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ceb0500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0.png)
双镜联合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比较李驰;吴刚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
【年(卷),期】2014(034)002
【摘要】目的探讨双镜联合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该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09例,其中50例行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对照组),59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而肠蠕动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1/59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7/50例)(P<0.05).结论腹腔镜与胆道镜结合保胆取石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更加安全和科学,创伤更小,为腔镜微创治疗范围的扩大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总页数】2页(P390-391)
【作者】李驰;吴刚
【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肝胆减肥科,辽宁锦州 121001;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肝胆减肥科,辽宁锦州 1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4+2
【相关文献】
1.双镜联合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对比 [J], 马东波
2.双镜联合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 [J], 伍华飞;何海清
3.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 [J], 祁夫魁
4.比较双镜联合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 [J], 杜春兵;欧阳红飞;李敏;潘永传;李金乾
5.探讨双镜联合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胆囊结石的效果 [J], 王聪;阳丹才让;王海久;樊海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09764bceaa00b52acfc7cac6.png)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摘要】目的对双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进行对比。
方法 2006年9月——2012年10月行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观察组)5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49例,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差异。
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两组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手术平均时间缩短(p0.05)。
两组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安全可行,但其术后的远期疗效尚待深入研究和对比观察。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胆囊切除术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55-01胆囊结石病是常见的肝胆外科疾病,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治疗胆囊结石的手术方法有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scop ic cholecystectomy,lc)和微创保胆取石术(mini-cholecystectomy,mc)三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既保留了胆囊,又可彻底取净胆囊结石,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目前,临床上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开展的较多,但将mc和lc实际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的很少。
我院收集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与lc的相关临床资料,比较分析这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总时间、出血情况、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讨论mc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 2006年9月——2012年10月我科治疗的胆石病患者共102例,按具体手术方式分为2组,53例行mc的作为观察组,性别构成为男21例,女32例,年龄36岁-72岁,平均年龄56岁,合并症为高血压病10例,2型糖尿病6例。
49例行lc作为对照组,性别构成为男22例,女27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61岁,合并症为高血压病5例,2型糖尿病10例。
1.2 手术适应征①无显著右上腹痛病史或者疼痛较轻者,伴胆囊积液、胆囊壁萎缩及反复发作者需排除;②经超声检查确诊胆囊结石,个数少,单发结石为佳,胆总管无扩张,无胆囊壁增厚,胆囊的收缩功能较好;③患者保胆意愿强烈。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分析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65b831ba0d4a7303763a54.png)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于胆囊结石患者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胆囊结石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2组间对比差异P<0.05。
结论胆囊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不仅减少了手术出血量,还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胆囊结石;保胆取石术;胆囊切除术;胆道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发生胆囊结石的机率增大。
胆囊结石属于胆石症的一种,是胆道系统中常见的病变,因为各种原因致使胆囊内形成结石,而引起一系列的病变[1]。
当症状较重时以手术治疗为主,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是最大程度上清除胆囊内结石并完好保留胆囊的手术方式,为验证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优越性,本文展开探讨,以我院胆囊结石患者为实验观察对象,在分别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不同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6例观察对象均选自于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普外科就诊的胆囊结石患者,根据住院号分为2组。
观察组43例,其中男:女=19:24,年龄22~58(42.37±10.54)岁;其中单发结石25例、多发结石18例。
对照组43例,其中男:女=17:26,年龄24~64(45.67±11.36)岁;其中单发结石28例、多发结石15例。
入选标准:(1)经彩超检查符合胆囊结石诊断;(2)空腹及高脂餐后患者彩超检查下胆囊收缩容积在30%以上;(3)胆囊位置正常;(4)未合并胆管结石。
排除标准:(1)胆囊炎;(2)联合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3)胆囊癌或慢性胆囊炎;(4)出现严重的腹部感染症状。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c185ef80a0116c175f0e4869.png)
4 参考文献
【 1 ]中 国医 师 协会 内镜 医师 分 会 行 业 . 内镜 下 微 创 保 胆 手 术 取 石
( 息肉) 技术规范胆囊结石微创保胆治疗规范 [ s 】 . 中国现代医学杂
志, 2 0 0 9 , 1 9 ( 1 8 ) : 2 .
[ 2 】 许 建 平, 刘 衍 民, 简 峰, 等. 腹 腔镜 与开 腹保 胆取 石术 治疗 胆囊 结
间 、恢 复进 食 时间 、住 院时 间均 少于 对 照组 ,差 异均 有统 计学 意 义 ( P<0 . 0 5)。两组 均无切 口感 染 、 出血等并 发 症 。详 见 表 l 。
患者依从性较差。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及操作技巧的完善 ,保胆
取 石术 渐 引起 临床重 视 ,选 择恰 当方 案提 高手 术 质量 是改 善预 后 的关 键 …。 选 择 2 0 1 0 年6 月 一2 0 1 2 年6 月 收 治 的 胆 囊 结 石 患 者 8 0 例 ,随机 按 观察组 和 对照 组各 4 0 例 划分 ,对 照 组采 用传 统开 腹 胆 囊切 除术 治疗 ,观察 组采 用腹 腔镜 辅 助胆道 镜 治疗 ,回顾两 组 临床 资料 ,现将 结果 报告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法 1 . 1 一 般资 料 :本 次研 究选择 的对 象共 8 0 例 ,男 3 2 例 ,女4 8 例, 年龄 3 5 —7 3 岁 ,平 均 ( 5 7 2 ± 2 . 7 )岁 。均具 备下 列手 术 指征 :胆 囊 结 石 经B 超检 查 证 实 ,胆囊 收 缩功 能 良好 ,结石 数 量少 ,最 好 为单 发结 石 ,胆囊 壁 薄 ,胆总 管不 扩张 ;上 腹痛 疼痛 较 轻或无 明 显 疼 痛史 ,排 除胆 石 病症 反复 发作 ,胆 囊萎 缩 、胆囊 积 液 、胆绞 痛者 ;患 者保 胆取 石 强 烈 。合 并糖 尿 病 l 2 例 ,高 血压 9 例 ,随机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和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用于胆囊结石患者治疗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和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用于胆囊结石患者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17845114aa00b52acec7ca1a.png)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和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用于胆囊结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7-09-30T12:20:57.45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作者:张冬福[导读]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用于胆囊结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优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安全性、简便性等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常宁市中医院湖南省衡阳市 421500)摘要:目的探讨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和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用于胆囊结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胆囊结石患者中抽取104例作研究对象,并遵从随机抽签方式分组,治疗组(n=52)应用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对照组(n=52)则采取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就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3.85%,平均手术时间是(52.17±7.68)min;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15.38%,平均手术时间是(66.72±12.29)min;2组并发症、手术时间指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用于胆囊结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更佳,且操作简便,值得借鉴。
关键词:胆囊结石;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并发症现阶段,伴随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在国内医疗领域上的广泛应用,其凭借结石清除率高、保留胆囊功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广受患者青睐[1]。
本研究为明确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和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用于胆囊结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对52例胆囊结石患者应用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并以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作为参考方案,现报道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胆囊结石患者共104例,均在2015年7月到2016年9月期间就诊,随机对上述样本人群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均52例。
其中,治疗组中男26例,女26例;年龄为37~75岁,平均年龄为(50.74±3.92)岁;合并症:高血压20例,糖尿病16例,冠心病16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为37~74岁,平均年龄为(50.77±3.90)岁;合并症:高血压21例,糖尿病15例,冠心病16例;2组患者平均年龄、合并症和性别等基线资料的统计学对比结果提示其无差异(P>0.05)。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793584383d049649a66584d.png)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中的65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胆囊结石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保留胆囊组33例和切除胆囊组32例。
切除胆囊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保留胆囊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
就两组患者结石取净率、操作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胃肠蠕动时间和胆汁返流、腹泻腹胀、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结石取净率均为100.0%。
保留胆囊组胆汁返流、腹泻腹胀、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切除胆囊组,P<0.05。
保留胆囊组患者操作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跟切除胆囊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保留胆囊组患者术后胃肠蠕动时间短于切除胆囊组,P<0.05。
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性更高,并发症更少,可加速患者术后康复,保留胆道完整性和胆囊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胆囊结石为常见肝胆外科疾病,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但随着人们对胆囊结石认识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治疗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治愈结石,还要求保留胆囊功能,以发挥胆囊正常生理功能[1]。
本研究探讨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65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胆囊结石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保留胆囊组33例和切除胆囊组32例。
所有患者胆囊均有收缩功能,胆囊位置正常,无右上腹手术史。
除外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胆囊壁增厚等患者。
切除胆囊组男17例,女15例。
年龄32岁-77岁,平均年龄为50.61±2.36岁。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分析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ccdb98af1ffc4fff47aced.png)
·76·临床研究 Clinical Research 大医生 2021年第 6卷第 4期 2021 Vol.6 No.4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分析刘连宝 (淄博市高青县中医医院,山东淄博 256300)【摘要】目的 分析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淄博市高青县中医医院收治的5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观察组患者实施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结石完全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而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 (P <0.05);观察组结石完全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05)。
结论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可改善胆囊结石患者的手术指标,提高手术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取石术;胆囊结石;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6-2665.2021.04.076.02作者简介:刘连宝,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外科疾病诊断治疗。
胆囊结石是一类临床常见疾病,与患者身体功能逐渐减弱密切相关,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果任由胆囊结石的病情发展将危及生命[1]。
临床以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为主,在手术方式中,又以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最为常用,而相比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而言,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治疗术更加科学有效。
原因在于,在双镜的支持下,可使术野更加清晰、创口更小,更能改善手术指标,提高手术成功率,且更加安全可靠;此外,该手术方式还可满足患者的保胆愿望,患者接受度和认可度更高[2]。
本研究将对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如下。
双镜联合和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对比
![双镜联合和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5a1b43b128ea81c759f57801.png)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 第18卷 第61期43投稿邮箱:sjzxyx88@·临床研究·双镜联合和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对比张蕾,杨金峰,李敏(潍坊市坊子区心脏病医院,山东 潍坊 261200)0 引言胆囊结石是肝胆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与患者饮食、肥胖等因素具有密切联系,临床治疗胆囊结石采用保胆取石术,能够降低对患者消化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其预后效果较好[1]。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所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84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n =42)与参照组(n =42)。
其中,男48例,女38例。
患者年龄为32-67周岁,平均(49.6±10.3)周岁。
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P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麻醉后于脐上部做1 cm 切口,对患者实施气腹操作,随后置入腹腔镜探头,定位胆囊位置后于囊底做切口,采用取石钳取出患者胆囊内结石,先后缝合胆囊、肌肉及皮肤[2]。
实验组行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手术前部操作与参照组相同,胆囊切开后探入胆道镜,通过胆道镜与取石网取出患者胆囊结石,取净后逐层缝合。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组间数据,实验组与参照组胆囊壁厚度、术中出血量、胆囊排空指数及肠蠕动时间数据行t 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2组保胆取石术治疗临床效果情况行χ2检验,采用(n ,%)表示。
差异性较高(P <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胆囊结石患者保胆取石术治疗相关参数比较。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相关参数,实验组患者胆囊壁厚度(1.37±0.11)mm 、术中出血量(8.63±1.64)mL 、胆囊排空指数(63.74±5.47)%、肠蠕动时间(26.07±3.61)h ,参照组患者胆囊壁厚度(2.56±0.15)mm 、术中出血量(14.73±2.84)mL 、胆囊排空指数(46.51±6.03)%、肠蠕动时间(29.76±4.07)h ,数据对比t 值为41.4604,P 值为0.0000、t 值为12.0548,P 值为0.0000、t 值为13.7155,P 值为0.0000、t 值为4.3956,P值为0.0000。
腹部B超下双镜联合保胆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
![腹部B超下双镜联合保胆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3058ad6fab069dc50220192.png)
腹部B超下双镜联合保胆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作者:王强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08期摘要目的:观察腹部B超下双镜联合保胆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7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平分两组。
研究组行腹部B超下双镜联合保胆手术,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记录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术中并发症(血管损伤、胆管损伤、肠损伤)和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腹腔感染、术后腹腔内出血)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关键词腹部B超下双镜;保胆手术;胆囊结石胆囊结石主要为胆固醇性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任何影响胆固醇胆汁酸和磷脂浓度比例和造成胆汁瘀滞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胆囊结石发病率也相应升高。
大多数胆囊结石患者无明显症状,但该疾病是最常见的慢性胆囊炎危险因素,可能引起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
对于出现疼痛反复发作、胆囊结石逐渐增大、炎性反应较早等情况的患者,目前多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效果良好。
随着人们不断认识胆囊的生理功能,一定程度上腹腔镜下腹腔外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得到了重视[2]。
对此,本研究观察上述术式在胆囊结石中的应用情况,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胆囊结石患者7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术前经影像学诊断确诊为胆囊结石者;B超下胆囊收缩功能试验良好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合并恶性肿瘤或严重脏器疾病者;肝、胆系统恶性病变及胆道蛔虫、息肉等病变者;化脓性胆囊炎、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磁化胆囊及胆囊癌者;精神智力障碍者。
方法:研究组行腹部B超下双镜联合保胆手术。
全麻,术前B超对肝脏和肝外胆管进行扫查,确定结石的分布、部位和数量;四孔法建立气腹,放人手术器械;对腹部相关状况利用腹腔镜探查,将胆囊底部用腹腔镜抓钳提拉出腹壁,于胆囊底切开切口,约1cm;放入硬性胆道镜,将胆汁吸尽后,将较大的结石用网篮套石进行取出,对于较小结石和泥沙样结石则用吸引法或微型取石篮取出;探查达胆囊管开口,进行反复探查以确定结石残留不存在后,对胆囊底部切口进行连续缝合;对胆囊创面进行腹腔镜探查,发现无渗漏、腹腔内无积液后,对脐旁腹壁切口及脐缘下切口进行间断缝合。
双镜联合与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比较
![双镜联合与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d5181c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9.png)
双镜联合与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比较黄尚辉【摘要】目的:比较双镜联合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 99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给予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与治疗后12个月的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9. 17 ±2. 10)mL、手术时间(53. 00 ±4. 55)min、肠蠕动恢复时间(28. 81 ± 3. 02)h,较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12. 06 ± 2. 51)mL、手术时间(61. 20 ±5. 10)min、肠蠕动恢复时间(31. 05 ± 2. 64) h相比明显降低,治疗后,观察组的胆囊壁厚度(1. 43 ±0. 62)mm较对照组的胆囊壁厚度(2. 20 ±0. 60) mm明显更薄,胆囊排空指数(61. 87 ±6. 04)%较对照组的胆囊排空指数 (49. 02 ±6. 12)%明显升高 (均P <0. 05).结论: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近期效果明显优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期刊名称】《现代临床医学》【年(卷),期】2018(044)003【总页数】2页(P197-198)【关键词】双镜联合;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胆囊结石;效果【作者】黄尚辉【作者单位】来宾市人民医院肝胆胃肠外科, 广西来宾 54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4+2胆囊结石为较常见的肝胆外科疾病,临床治疗主要采用胆囊切除术,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可能对患者消化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还可能出现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等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器官、病理、生理的深入认识,保胆手术在临床上有了较广泛的应用。
全腹腔镜下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
![全腹腔镜下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https://img.taocdn.com/s3/m/caedc71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6.png)
全腹腔镜下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曾和平;李桢;刘海龙;叶朕雄;王云峰【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全腹腔镜下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62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出血及胆漏,2例出现胆囊积血.术后随访3-26个月,2例患者出现胆囊结石复发,结石复发率3.2%.结论全腹腔镜下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技术可行,手术安全,效果可靠,是治疗胆囊结石的一种有效手段.【期刊名称】《外科研究与新技术》【年(卷),期】2013(002)002【总页数】4页(P94-96,98)【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保胆取石;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者】曾和平;李桢;刘海龙;叶朕雄;王云峰【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杨浦中心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90;同济大学附属杨浦中心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90;同济大学附属杨浦中心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90;同济大学附属杨浦中心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90;同济大学附属杨浦中心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4+2慢性结石性胆囊炎(chronic noncalculous cholecystitis,CNC)是临床最为多见的肝胆系统慢性疾病之一。
在国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在成年人已达10%左右,上海70 岁以上年龄组结石病的发病率已达26.0%以上(2000年),接近西方国家水平[1]。
胆囊结石以手术治疗为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的金标准。
近年来,随着对胆囊功能认识的深入及内镜技术与影像技术的发展,国内外许多学者逐渐接受并运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来治疗胆囊功能良好的胆囊结石,且取得了肯定的效果[2,5]。
我院于2010年起开展了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2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均来源于2010年10月—2012年9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普外科,其中男性18例,女性44例,年龄18-62岁,中位年龄42.3 岁。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ab266a2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3.png)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王汉长【期刊名称】《中国临床新医学》【年(卷),期】2018(011)001【摘要】目的比较双镜联合保胆取石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1~2015-06该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36例,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EMIC)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各68例,EMIC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LC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各项观察指标.结果术前,EMIC组和LC组生理功能状态、主观症状、心理情绪、日常生活状态、社会活动状态及总分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EMIC组生理功能状态、主观症状、心理情绪、日常生活状态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MIC组和LC组社会活动状态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MIC组和LC组临床疗效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IC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复发率与L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短于EMI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胆结石均安全有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选用.【总页数】4页(P61-64)【作者】王汉长【作者单位】515154广东,汕头潮南民生医院普外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4+2【相关文献】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 [J], 林正清;林彬生2.微创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J], 杨一唯;鲁斌3.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比较 [J], 刘国正4.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疗效对比分析 [J], 张振胜;陈升;肖洪伟;苏学良5.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与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对比研究 [J], 王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镜联合在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微创治疗中的应用及可行性分析
![双镜联合在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微创治疗中的应用及可行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a4e05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1.png)
双镜联合在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微创治疗中的应用及可行性分析胆总管结石和胆囊结石是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许多困扰。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存在创伤大、术后疼痛强烈、恢复缓慢等问题,给患者带来了不便和痛苦。
而双镜联合微创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对双镜联合在胆总管结石和胆囊结石微创治疗中的应用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胆总管结石和胆囊结石的治疗现状胆总管结石和胆囊结石是十分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主要以腹痛、黄疸、恶心呕吐等症状为特征。
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创伤大,恢复缓慢,术后疼痛强烈,对患者身体和精神都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腹腔镜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手术视野狭窄、操作困难等。
二、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和胆囊结石的原理双镜联合治疗是将内镜和腔镜结合起来进行手术治疗。
具体操作步骤为,在内镜下插入导丝和引导导管,将腔镜引入胆总管进行结石碎石和取石,同时通过内镜插管进行胆囊切除。
这一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同时处理胆总管和胆囊结石,减少了患者手术的创伤和恢复时间。
三、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和胆囊结石的应用双镜联合治疗适用于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特别是对于合并胆囊炎、胆糜囊等并发症的患者更为适用。
该方法对于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也可以选择,但需考虑患者的手术风险和治疗效果。
此外,双镜联合治疗还适用于部分肝硬化患者、老年患者等高手术风险患者,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恢复。
四、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和胆囊结石的可行性分析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和胆囊结石的可行性主要从手术操作、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手术操作方面:双镜联合治疗技术要求医生具备一定的内镜和腔镜技术,操作难度较大,需要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
此外,还需要保持良好的术中协作,确保手术安全和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tat Obet e oivsgt efaiit o prs peas t a badr rsrige o l oo y L G A s c】 r jci T et a t s ly f aa c i- ie gl l e- eev hli t ( A - v n i e h e b i l oo s sd l d p n et m h
O0 ) A dtebed g ou eadet oiei r oey i e e entog u s ee o s tt ays n— t P> .5 . . 5 . n l i lm ne kns cvr m t e r p r n ttii l i i a ( 00 ) h env n r ae t bw w o w a sc l g c n
P . eh d T e l i l a a et wt A P (bevdg u )ad4 a et wt ttl prs pc a ba— C)M to s h i c t o 5 pt ns i L G C osr r p n 9p tnsi h o l l aoc i gl ld cn a d a f 3 i h e o i aya o l d r rsrigeo lh t y( L P )( ot ldgop e enM r 0 7a dO t 0 9w r a a zd h prt nt e e- eev hli o m T G C cnr l ru )b t e a 0 n c 20 e nl e .T eoeao m , p n et o oe w 2 e y i i
传 统 的胆 囊 切 除 术 是 治 疗 胆 囊 结 石 的 常用 手 段 , 凡有右 上腹 疼 痛 以及 胆 囊 炎 发 作 史 , 囊 已丧 失 功 能 胆 并 有病 理 改变者 , 切 胆 ” “ 的适 应 证 明确 。但 对 一 个 尚
・
76・ 8
四川医学 2 1 5月第 3 0 2年 3卷( 5期 ) Scu nMei l o ra ,0 2 V13 , o5 第 i a h dc un l2 1 ,o. 3 N . aJ
论 著
双镜 联 合 保 胆 取石 术 与完 全腹 腔镜 保 胆 取石 术治 疗 胆囊 结石 的临床 研 究
识口, J但腹 腔镜 辅助 胆 管 镜 保胆 取 石 术 与完 全 腹 腔 镜 保胆 取石 术 临床对 比的研 究较 少 。收集 我院腹 腔镜 辅
11 一般资料 : 0 . 2 7年 3 ~ 09年 1 0 月 20 0月将我科收
治 的胆 囊结石 病患 者 12例 随机 分成 两组 ,3例 行腹 0 5
【 ywod 】 eo cs lhai; abad r rsrigeoeto m ; aaoep ;co dc ocp Ke r s hl yt ti s gl l e・ eevn hl i t y lprsoy hl ohs y e o s i l d p lh o e o
胆囊 结 石 病 是 常 见 的肝 胆 外科 疾 病 , 囊 切 除 术 胆 是 主要 的治疗 方 式 … , 术 后 消化 功 能 的影 响及 胆 囊 但
【 关键词 】 胆 囊结石病 ; 保胆取石术 ; 腹腔镜 ; 管镜 胆
【 中图分类号】 R 674 5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4 5 121)5 76 2 0 - 0 (020 - 8- 00 0 0
Cl i a o a a v t d f lp r s o i ・ s itd g l l d e - r s r i g c o e t o o n o a l a a o c p c i c lc mp r t e su y o a a o c p  ̄ a ss e a l a d rp e e v n h l l h t my a d t tly l p r s o i n i ・ b i
・78 ・ 7
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 ( 观察组 )其 中男 2 例 , , 1
女3 2例 , 龄 3 7 年 6— 2岁 中位年 龄 5 , 6岁 , 合并 高 血压 9
3 讨
论
例 , 尿 病 7例 。4 行完 全腹 腔镜 保胆 取 石 术 ( 照 糖 9例 对
组 ) 其 中男 2 , 2例 , 2 女 7例 , 龄 3 7 年 3~ 6岁 , 位 年龄 中
b e d n ou le i g v l me,e tr k n sa rc v r i d e mpi ain w r o a e t e n t o g o p .Re u t A l p r t n r ne o i e i o e y t e me a o l t e c mp r d b w e u s n c o e e w r sl s l o ai swe e o e
sieJ20 1 ( ) 15 pn ,0 7,6 9 :39—16 35
If e c fP l c g i o e [ ] Go C. n Th mb a 甜 .n u n eo UF a e sz n 2 h J Wo gHK. a y h A.
[ ] S r W. o e o lm a i e oyf i r e nr i ny — 6 e Ps r r u br n r d s n o dg e tes dl a s t i tb u o f e a v p o o
c u y J . u si ,98 7 4 0 0 a s d [ ] E r p e 19 , : 4 7 lt nJ 0 [ ] T atz , a m i G, e m nS e . e et ait ad 5 s r o A B r k H Zi a , t Sg n s bi n is a d m a t l n l y s pe i r g s r ru brn roy ui p n [ ] o r s e t nt o p t o l a i e d s ni l t J . m sv se h f o e m tb f o m a s i
组 ( 0 0 )。两组手术 出血量及 术后肠蠕动恢 复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 ( 0 0 ) P< . 5 P> .5 。两组术后均 无并发症发 生。结论
腹 腔 镜 辅 助 胆 管镜 保 胆 取 石 术安 全 可行 , 两种 术 式 的远 期 疗 效 尚待 深 入 研 究和 对 比观 察 。 但
祁 夫魁
( 山市人 民医院普外科 , 眉 四川 眉山 60 1 ) 2 00
【 摘要 】 目的
对 比研 究腹 腔镜 辅助胆 管镜 保胆 取 石术 与完全腹 腔镜 保胆 取石 术 , 讨 其临床 可行 性。方法 探
12例患者均完成 手术 , 察组平均手 术时 间少于对 照 0 观
20 0 7年 3月 ~ 0 9年 l 20 0月行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 ( 观察组 )5 3例 , 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 对照组 )9例 , 4 对 比分析 两组手术 时间、 出血量、 术后肠蠕动恢复及并发症。结果
切除术 后综合征 日渐 引起人们关注。随着人们对 组
织 、 官 、 器 生 理 、 理 以及 病 理 生 理 的 深 入 认 识 , 器 脏 病
“ 保胆 ” 术逐 渐被 外 科 医生 和 患者 接 受 。 目前 , 腔 手 腹 镜 辅助 胆 管 镜 保 胆 取 石 术 正 在被 多数 外 科 医生 所 认
lsh ss esoain o a ia b lnc sn n eta drtt ne - itei:r trt fsgt o t l aa e u ig isr—n ・oae itr
l br p e t i y J .p e2 0 , ( )3 3 u a si a l [ ]S i , 0 2 1 : m n s bi t n 0 5 5~ 9
助胆 管镜保 胆取 石术 与完 全腹 腔 镜保 胆取 石术 的临床 资料 , 比分析 两 种 术 式 手 术 时 间 、 对 出血 量 、 蠕 动恢 肠 复时间及 手术并 发 症 , 讨 腹 腔镜 辅 助 胆 管镜 保 胆 取 探 石 术临 床可行 性 , 如 下 。 报告
1 资料 与方 法
[] 4
R to y a h n i Gc, lnd TR, r h Oxa Ge i U, t a .T e r l f s p l me tl e e / h o e o u p e n a
( 收稿 日 : 1- - ) 期 2 11 2 0 0o
四川 医学 2 1 0 2年 5月第 3 3卷( 5期 ) S ha 第 i unMei l ora,0 2 V13 N . c dc un l2 1 ,o.3,o 5 aJ
s e esu n tn e la.T eo ea o i n o s re ru s inf a t e sta h ti o told go p ( < u e sf]a d so ew r ce e r h p rt n t i me i b evd go p Wa sg ic l ls h n ta n cnrl ru in y e P
Sie( haP 96 ,00,5 1 ) 19 10 pn P i a17 ) 20 2 ( 5 :8 9 9 7 l
e i i t a db s r r em n l ei e c i t n J . a s ls et y o e o sg e a pd l 8 f a o [ ] E oosr e pt i t e xi r
g l ld e-rsrigc o lh tmy q uki TeP ols o ilo i a ,  ̄ a , i u n60 1 C ia a ba d rp eevn h l too . i —u. h e e s t l e i F p 'H p a fMeh n Meh n Sc a 20 0,hn s h
唐天驷 , 惠林 , 后路 B K椎间融 合术治疗腰 椎滑cr[ ] pn ,0 5 5 2) 10—19 oysaes J .SieJ2 0 , (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