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第五版)

合集下载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20章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20章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胆红素、 胆汁酸检测的方法; 各型黄疸的代谢特点及实验室鉴别诊断; 常见肝胆疾病的实验室诊断要点; 肝功能实验项目选择与组合原则及 评价。

黄疸的发生机制; 胆汁酸的组成代谢与功能; 常用酶类测定在肝胆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肝脏的合成功能;糖和脂类物质在肝细胞损伤时的代谢变化。

1、加工、处理、储存功能: 对来自消化道的各种外源性物质(氨基酸、糖、脂肪酸、胆固醇、脂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进行加工和储存;对体内产生的内源性物 质(氨、胆红素等非营养物质) ,进行加工处理 ,保护机体免遭侵害。

2、合成、分泌功能: 合成除γ-球蛋白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以外的几乎所有血浆蛋白质(如ALB、 G LB、凝血因子、转运蛋白质等) ;分泌胆汁酸 ,调节胆固醇代谢并促进脂 肪的吸收。

3、解毒功能: 对各种外源性药毒物进行加工处理 ,达到解毒和保护机体的作用。

官、最大的腺体 ,几乎参与体内的一切物质代谢。

4、 降解功能: 对多种激素进行降解灭活。

肝脏(liver) :人体的最大、 最复杂的实质性器1. 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1) 合成和分泌除 γ -球蛋白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 之外的几乎所有血浆蛋白质。

2) 合成多种酶:肝内酶 ,血浆功能酶等。

3) 进行转氨基、脱氨基、转甲基、脱硫和脱羧等反应;合成尿素 (解除氨的毒性),合成重要的含氮化合物 (嘌呤类、 嘧啶类、胆碱、 G SH等)。

4) 调整血液中氨基酸的比例: 为其它脏器运送搭配比例合适的氨基酸混合物 ,多余的则被降解 (代谢芳香族氨基酸)。

2. 肝脏疾病时的代谢变化1) 急性肝损害时:血浆蛋白质浓度变化不大 (肝脏储备大,多数血浆蛋白的半寿期较长)。

2) 慢性肝病时: ALB及A/G ↓甚至倒置、Y-G↑;肝硬化患者(氨基酸运输↓ , ALB↓) 腹水。

3) 晚期肝病时:尿素合成降低→血氨水平增高→易诱发肝性脑病 (肝昏迷);氨基酸平衡紊乱,支链氨基酸(↓ ) /芳香族氨基酸(↑ )比值下降。

第12章-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最终版PPT课件

第12章-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最终版PPT课件

按结构分
.
游离胆汁酸---CA,CDCA,DCA,LCA
结合胆汁酸---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
12
1.胆汁酸的代谢
(3)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概念: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腔后,通过重吸收经门静 脉又回到肝,在肝内转变为结合型胆汁酸,经 胆道再次排入肠腔的过程。
意义:正常人体内胆汁酸总量3-5克,每天约6-12次循环, 有18-36克胆汁酸排入肠道,并有12-32克重吸收。 将有限的胆汁酸反复利用以满足人体对胆汁酸的生理需 要,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
正常代谢:在脂类的消化,吸收,运输,合成,分 解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脂类消化吸收不良
2.脂肪肝:
肝内脂肪氧化分解降低,合成增多,磷脂合成障
碍,不能有效合成脂蛋白输出,脂肪在肝细胞内
沉积而形成脂肪肝。
3.酮血症:脂肪动员增加。
4.血清胆固醇增高
.
10
四、胆汁酸代谢异常
1.胆汁酸的生成
(1)胆汁酸的概念 胆汁酸(盐)是胆固醇在肝细胞
一、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检测指标 二、反映肝脏合成储备功能的检测指标 三、反映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检测指标 四、反映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检测指标 五、反映肝脏肿瘤的血清标志物
.
37
应用价值
反映肝细胞损伤
反映肝脏合成储 备功能
检测项目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胆汁酸TBA
1. 血清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
概念:碱性磷酸酶(ALP)分布广泛,肝、骨、肾较多。 经肝脏排泄。
检测方法:目前,国内实验室多采用连续检测法进行测定 临床意义:胆道阻塞、骨骼疾病、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
肝癌等患者血清ALP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生理状态下升高见于骨骼发育期的儿童。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掌握内容蛋白质、糖和脂类物质在肝细胞损伤时的代谢变化;肝胆疾病生化检查指标的种类;血清蛋白质、胆红素、胆汁酸和常用酶类等检测临床应用熟悉内容肝功能实验的目的、项目选择与组合原则及其结果评价,黄疸实验室鉴别诊断要点了解内容肝脏的解剖结构特点及其生物化学功能重点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测指标肝细胞损伤时肝功能实验及临床意义难点肝功能检验项目选择原则与评价(一)蛋白质代谢异常急性肝损害时,血浆蛋白质浓度变化不大慢性肝病时----血浆清蛋白降低,γ-球蛋白升高,A/G比值降低、倒置。

----血浆尿素水平呈低值。

----血氨增高。

----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下降。

(二)糖代谢磷酸戊糖途径和糖酵解途径相对增强,血中丙酮酸含量可显著上升严重肝病时糖有氧氧化及三羧酸循环运转失常血糖浓度异常糖耐糖曲线异常血清半乳糖浓度增高(三)脂代谢脂类消化吸收不良糖代谢异常,脂肪动员增加,导致酮血症血浆CE/FC的比值下降血浆脂蛋白电泳谱异常,出现LDL积累可出现异常的脂蛋白X(Lp-X)肝内脂肪氧化分解降低或脂肪合成增多或磷脂合成障碍,不能有效合成脂蛋白输出,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而形成脂肪肝。

黄疸黄疸定义是指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皮肤、巩膜和粘膜等组织黄染的现象。

正常人血清胆红素小于17.1μmol/L(1mg/dL)未结合胆红素占80%。

隐性黄疸胆红素超过正常范围,在34.2μmol/L (2mg/dL)以内,肉眼难于察觉。

显性黄疸胆红素超过34.2μmol/L(2mg/dL)黄疸发生的主要机制胆红素形成过多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胆红素在肝外的排泄障碍,逆流入血肝细胞性黄疸成因胆红素摄取障碍胆红素结合障碍胆红素转运障碍胆红素排泄障碍代谢特点血中两种胆红素含量都增高。

总胆红素升高,结合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35%以上。

结合胆红素可由肾小球滤过,尿中出现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在肝内生成减少,粪便颜色变浅。

尿中胆素原含量变化不定:可升高:从肠吸收的胆素原不能有效地随胆汁排出,使血中胆素原增加,尿中胆素原增加;可减低:肝实质性损伤及炎症、肿胀等造成肝、胆管阻塞,结合胆红素不能排入肠道,尿中胆素原减少。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3)PPT课件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3)PPT课件
----血浆尿素水平呈低值。 ----血氨增高。 ----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下降。
.
4
(二)糖代谢异常
磷酸戊糖途径和糖酵解途径相对增强,血中丙 酮酸含量可显著上升
严重肝病时糖有氧氧化及三羧酸循环运转失常 血糖浓度难以维持正常水平 糖耐糖曲线异常,可呈低平型、高峰型、高坡
型等异常曲线 血清半乳糖浓度增高
延长,VitK不能纠正 降低,尤其CHE明显降低
﹤1
.
延长,VitK可以纠正 增高 ﹥1
35
(四)胆汁酸代谢及其异常
1.胆汁酸的类型
按结构分 按来源分
游离胆汁酸(free bile acid)--CA,CDCA,DCA,LCA
结合胆汁酸(conjugated bile acid)--与甘氨酸或牛磺 酸结合 初级胆汁酸(primary bile acid)--CA,CDCA
.
6
(四)胆红素代谢紊乱
1.胆红素(bilirubin)来源与生成 体内的铁卟啉化合物——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 色素、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
胆红素来源
1)衰老的RBC破坏、降解
2)无效红细胞生成
3)非血红蛋白的血红素蛋白质 (细胞色素、过氧化物酶、肌 红蛋白等)分解
.
主流胆红素 (80%)
分流胆红素 (20%)
指标
正常
溶血性黄疸
血清胆红素 总量 结合胆红素 游离胆红素
尿三胆 尿胆红素 尿胆素原 尿胆素
粪便颜色
1mg/dl 00.8mg/dl 1mg/dl
– 少量 少量 正常
1mg/dl
– 深
肝细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1mg/dl
1mg/dl

肝脏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肝脏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 食物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致癌物质如谷 氨酸加热环缩而成为Glu-p-2。
▪ 由肠菌作用所产生的致癌物质例如肠 菌作用产生的胺类与亚硝酸盐生成亚 硝胺类等。
▪ 药物的生物转化
大多数药物经不同途径被摄入人体后都要发生分子结构的改变, 药物的生物转化主要是在肝细胞滑面内质网的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的催化 下完成的,反应也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反应,通过生物转化, 常引起药物药理活性的变化
▪ 三、肝脏的生化改变: (一)胆红素代谢及代谢障碍
1、胆红素代谢:
胆色素
尿胆素原 胆素原粪胆素原
尿胆素
粪胆素
胆绿素 胆红素
未结合胆红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如骨髓、脾脏) 结合胆红素(肝脏)
胆红素的来源
①大部分胆红素是由衰老红细胞(辅基血红素)破坏、降解而 来,约占人体胆红素总量的80%
②小部分胆红素来自组织(特别是肝细胞)中非血红蛋白的血 红素蛋白质(如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b5、过氧化氢酶等 )的血红素辅基的分解;
转化对象:
内源性非营养物:氨、胺、胆色素、激素 外源性非营养物:药物、毒物、食品防腐剂、色素
转化特点:
①连续性, ②多样性, ③失活与活化双重性
生理意义:保护机体,致癌、致畸
第一相反应
大多数毒物、药物等进入肝细胞后,经过氧化、还原和水解作用,一 般能使非极性的化合物产生带氧的极性基团,从而使其水溶性增加以便 于排泄,同时也改变了药物或毒物分子原有的某些功能基团。
第二相反应
结合反应。常见的结合反应有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结合、乙酰基结合、 甘氨酰基结合、甲基结合、谷胱甘肽结合及水化等。但其中以葡萄糖醛酸 结合最为重要。
致癌物质的生物转化
癌常由各种化学物质所致,已确定至少有约1700种化学物质具有致癌作 用。致癌物的代谢活化及灭活反应是转化的两个方面,许多致癌物质是经 过肝细胞内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作用,被代谢活化而变为终致癌物的。 致癌物质亦可经生物转化而灭活或被排泄,因此,生物转化具有两重性

生化检验专科第十三章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生化检验专科第十三章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第十三章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1
本章内容概要:
第一节 肝脏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肝疾病的生物化学改变 第三节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 肝功能实验生化检查指标的种类 熟悉: 肝脏的生物化学功能 了解:肝脏的基本结构构。
2
3
第一节 概述
中医对肝脏的理解
4
肝脏:将军之官
脏是指实心有结构的 器官,有心、肝、脾、 肺、肾为五脏
血氨
激素
25
2. 生物转化的物质
苦差事
内源性非营养物: 氨、胺、胆色素、激素
外源性非营养物: 药物、毒物、食品防腐剂、 色素
3. 生物转化的意义
① 对体内生物活性物质进行灭活 ②对外源性物质的生物转化(失活与活 化双重性)
激素的灭活 维生素的活化
26
2. 生物转化作用的变化
罢工(苦差事) 排泄问题
(1)血氨升高,血尿素降低。 (2)胺类物质代谢减慢。 (3)激素灭活功能降低。 (4)外源有毒物质积累→致癌/致畸。 (5)改变药物代谢方式和作用规律。
27











毒物或者代谢废物在体内累积
28
病例讨论
【病例摘要】
女性,61岁,全身皮肤黄染,大便颜色变浅近一个月入院。 1月前无 明显诱因,出现明显黄疸,皮肤瘙痒,伴有轻度腹痛,无明显发热,经对症 治疗后即缓解,反复发作时尿色深黄,大便颜色变浅,体重、食欲、睡眠无 明显变化。6年前曾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 查体:发育 营养正常,巩膜、皮肤明显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上腹部可 见手术瘢痕,腹平坦,未见肠型蠕动波,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或肌紧张, 肝脾未及,未扪及包块,Murphy征(-),无移动性浊音,肠鸣正常。本院B超: 肝内胆管扩张,直径0.4-0.6cm,肝总管直径0.8cm,胆总管内未见结石。

试讲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试讲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畸形性骨炎 成骨肉瘤 骨软化症 骨转移癌 佝偻病 骨折愈合
疾病因素
呆小症 ALP过少症
维生素C缺乏症
6/21/2020
五、小结
1.概述 2.组织分布 3.ALP测定方法 3.参考范围 4.临床思路
6/21/2020
下节预告。。。。。。
血清酶类
血清转氨酶及其同工酶 血清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 血清γ-谷氨酰基转肽酶及其同工酶 血清5’核苷酸酶 α-L岩藻糖苷酶 单氨氧化酶 脯氨酰羟化酶
ALP由肝细胞合成,胆道排泄。
6/21/2020
主要居住地
6/21/2020
二、碱性磷酸酶的检测
对硝基苯磷酸为基质的速率法 对硝基苯磷酸盐+H2O ALP 对硝基苯酚+磷酸盐
黄色的对硝基苯酚在410nm波长吸光度增加的速率即可测定 ALP的活性
6/21/2020
三、参考范围
年龄 成年 1-30d 1月-1岁 1-3岁 4-6岁 7-9岁 10-12岁 13-15岁 16-18岁
四、临床思路
生理性因素
非疾病因素
妊娠 年龄和性别 饮食、药物 运动
干扰因素
胆红素:浓度≥257umol/L
样本采集:在枸橼酸钠、EDTA、 草酸盐血浆中、ALP受抑制
溶血和高脂血症:标本溶血和乳糜可 导致ALP活性假性下降
6/21/2020
疾病因素
6/21/2020
肝胆疾病
骨骼疾病 其他
阻塞性黄疸 胆汁性肝硬化 肝内胆汁淤积 肝占位性病变 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硬化
女(U/L) 20-105 75-316 82-383 104-345 93-309 86-315 53-362 74-390 52-171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第12章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第12章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硝基还原酶 (肝微粒体)
生 物 转 化
NH2
对氧磷
(水溶性增加100倍,毒性加强)
氯霉素还原产物(失活)
HO-C-H
30
HOCH2-CH-NHCOCHCl2
四、胆红素代谢代谢及其紊乱 五、胆汁酸代谢代谢及其紊乱
第二节 胆红素代谢及其代谢紊乱
胆色素:(bile pigment) 胆色素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代
第一相反应
1. 氧化反应(最多见):微粒体依赖P450的加单氧酶系,线
粒体单胺氧化酶系,醇脱氢酶与醛脱氢酶系(胞液)等。
例:微粒体依赖P450的加单氧酶系: 又称混合功能氧化酶,能直接激活氧分子,其中一
个氧原子加入底物分子中,另一氧原子被还原为水。
基本反应:
RH+O2+NADPH+H+
加单氧酶系 ROH+NADP++H2O
1. 双重的入肝、出肝系统: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 胆道系统。
2. 较特殊的微细的结构: 1) 物质的转运基础---大量微绒毛。 2) 物质交换的基础---较高通透性,MW<4万。 3) 能量保证的基础---线粒体丰富。 4) 物质代谢的基础---亚细胞数量相对较多、发达。 3. 含众多酶系,且有些是肝独有或其他组织含量较少:
(一)蛋白质代谢变化
1. 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1)正常人每天合成10g左右蛋白质:肝本身的蛋白质,合 成除Ig以外的血浆蛋白质。
2)合成多种酶:肝内酶,血浆特异酶等。
3)进行转氨基、脱氨基、转甲基、脱硫和脱羧等反应;合 成尿素(解除氨的毒性),合成重要的含氮化合物(嘌呤 类、嘧啶类、胆碱、GSH等)。
注意:有机阴离子(如磺胺药、水杨酸、脂肪酸、胆 汁酸等)可与胆红素竞争结合ALB。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ppt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ppt

临床意义
升高
Ø 肝硬化,阳性率在80%以上 Ø 爆发性重症肝炎、急性肝炎伴随肝坏死时 Ø 严重脂肪肝患者 Ø 甲亢、糖尿病合并脂肪肝、充血性心衰等 47
二、蛋白质合成功能
Ø 总蛋白(TP) Ø 白蛋白(ALB) Ø 前白蛋白(PA) Ø 凝血酶原(PT) Ø 胆碱酯酶(ChE)
48
三、血清胆汁酸(TBA)
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腔后,通过重吸收经门静 脉又回到肝,在肝内转变为结合型胆汁酸,经 胆道再次排入肠腔的过程。
意义:使有限的胆汁酸能最大限度的反复利用,促进
脂类物质消化吸收。
18
胆红素代谢
胆红素是胆汁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正常成年人胆 红素约80%来源于衰老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血红素, 约20%来源于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的分解。肝脏是 胆红素代谢的主要器官,经肝脏处理的胆红素称结 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未经肝脏处理的胆红素 称未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人血液中主要是 未结合胆红素,胆汁中主要是结合胆红素。
39
2、乳酸脱氢酶(LD)
LD有五种同工酶,LD1,LD2,LD3, LD4和LD5。肝脏以LD5为主,其次是LD4。 肝病时血清中LD虽然升高,但敏感度远不 及转氨酶。许多肝外疾病如心肌梗死、肺梗 死、溶血时也会升高。故LD的监测对肝病 的诊断缺乏特异性。
40
3、谷氨酸脱氢酶(GD)
GD是线粒体酶,集中分布在肝小叶的中 央区域。在不侵犯线粒体的肝细胞损伤时, GD正常,当肝细胞坏死时,线粒体受损而 释放出大量GD,血清中该酶活性显著升高。 所以GD正常不能排除肝细胞的轻度损害, 而GD异常提示肝细胞坏死。
Ø急慢性肝病 Ø胆汁酸淤积 §3.肠道疾病时胆汁酸代谢异常 降低 § 4.胆汁酸代谢与高脂血症

(整理)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与实验诊断

(整理)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与实验诊断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与实验诊断第一节概述一、肝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肝是人体内体积最大的实质性腺体,是具有重要而复杂的代谢功能的器官。

它具有肝动脉和肝静脉双重的血液供应,且有肝静脉及胆道系统出肝,加上丰富的血窦及精巧的肝小叶结构,以及肝细胞中富含线粒体、内质网、核蛋白体和大量酶类,因而能完成复杂多样的代谢功能。

每个肝细胞平均约含400个线粒体,呈圆形、椭圆形或棒形。

线粒体与三羧酸循环、呼吸链及氧化磷酸化、脂肪酸的β-氧化及酮体生成、氨基酸的脱氨基、转氨基及尿素合成等有密切关系。

线粒体对缺氧特别敏感,易于受损伤。

肝细胞的粗面内质网是合成各种蛋白质和酶类的场所,而滑面内质网则与糖原的合成和分解、胆红素、激素、药物、染料及毒物等的生物转化有关。

溶酶体中含10余种水解酶类,它与肝细胞的溶解和坏死、胆红素的分泌以及胆褐素和铁颗粒的代谢有关,具有吞饮、储存、消化和运输细胞内代谢产物的作用。

高尔基复合体与分泌和排泄代谢产物及合成糖蛋白等有关。

有人认为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和毛细胆管构成肝细胞的胆汁分泌微小器官,在肝内胆汁淤积时其功能受到损害。

肝细胞的胞质中含有糖酵解、磷酸戊糖通路、氨基酸激活、脂肪酸和胆固醇合成的多种酶类。

肝细胞核染色体DNA及调控蛋白对肝细胞内代谢起调控作用,肝细胞再生时,DNA大量合成和复制。

肝细胞膜由蛋白质和磷脂等构成,具有三种形态:一是两个相邻肝细胞间的细胞膜,依靠指状突起使相邻肝细胞相互连接;面向肝窦的细胞膜则具有微绒毛,能增大与肝窦血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物质交换;在2或3个肝细胞之间,细胞膜皱折形成毛细胆管,毛细胆管与胆红素等胆汁成分的排泌有关。

当肝内或肝外胆汁淤积时,毛细胆管发生改变。

肝细胞能合成多种血浆蛋白质(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及多种血浆蛋白质)。

在血浆蛋白质的处理上肝起着重要作用。

白蛋白以外的血浆蛋白质都是含糖基的蛋白质,它们在肝细胞膜上的唾液酸酶的作用下,失去糖基末端的唾液酸,就可被肝细胞上的特异受体-肝糖结合蛋白所识别,并经胞饮作用进入肝细胞而被溶酶体清除。

第九章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

第九章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

第九章-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第九章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多功能实质性器官,重约1.2~1.5Kg(成人),它几乎参与体内一切物质的代谢,不仅在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和激素等物质代谢中有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分泌、排泄和生物转化等重要功能,同时还具有调节机体血容量、维持体液平衡和免疫吞噬等作用。

第一节肝脏的解剖结构特点及其生物化学功能肝脏的重要而复杂的代谢功能与肝脏的解剖结构特点密切相关,并已成为临床实验室肝功能检查的生物化学基础。

一、肝脏的解剖结构特点肝脏有丰富的血管网,接受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双重血液供应,且有肝静脉和胆道系统出肝;在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上也有着与其特殊功能相适应的特点:①细胞表面有大量的微绒毛,增大了与血窦的接触面,有利于物质的转运;②细胞膜具有较高的通透性,为肝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提供了重要的通道;③细胞内线粒体丰富,为肝细胞代谢提供能量保证;④细胞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等,为各种蛋白质和酶的合成、药物和毒物等的生物转化以及物质的分泌排泄提供了场所;⑤肝细胞含有繁多的酶系,且有些酶是唯肝独有或其他组织含量极少的,为肝细胞进行众多物质代谢与加工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肝脏的生物化学肝脏执行着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理功能。

主要包括:①接受来自消化道吸收的各种物质,并进行加工和储存。

②合成除γ-球蛋白以外的几乎所有的血浆蛋白质。

③合成并分泌胆汁酸,调节胆固醇代谢并促进脂肪的吸收。

④加工处理体内产生(如氨、胆红素等)和外界进入(如药物、毒物、致癌物等)的非营养物质,保护机体免遭侵害(详见第二节)。

⑤肝脏也是多种激素(如甲状腺素、类固醇激素等)在发挥调节作用后降解的主要部位,籍此可调节血浆激素水平,这一此过程称激素的灭活。

三、肝细胞损伤时的代谢改变(一)蛋白质代谢变化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①能合成和分泌血浆蛋白质。

除γ-球蛋白外,几乎所有的血浆蛋白质均来自肝脏。

第八章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第八章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第八章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二、肝胆疾病的主要代谢紊乱
(一)蛋白质代谢异常
• 急性肝损害时,血浆蛋白质浓度变化不大; • 慢性肝病时
----血浆清蛋白降低,γ-球蛋白升高,出现清蛋 白与球蛋白(A/G)的比值降低,甚至倒置。
----血浆尿素水平呈低值。 ----血氨增高。 ----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下降。
PPT文档演模板
肝脏功能实验室检查项目筛选的原则。
第八章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教学内容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八章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 第一节 肝脏主要生化功能及其代谢紊乱
一、肝脏的主要生物化学功能
¨ 1. 合成与分泌功能 ¨ 2. 加工与储存功能 ¨ 3. 生物转化功能 ¨ 4. 激素的灭活
PPT文档演模板
糖醛酸胆红素、硫酸胆红素,统称为结合胆红素。
目的:既有利于胆红素随胆汁排泄,又限制其通过生
物膜而起到解毒作用。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八章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 葡糖醛酸胆红素的生

• 胆红素
•胆红素葡糖醛酸一酯
•+ •UDP -葡糖醛酸

+
• UDP -葡糖醛酸
•UDP-葡糖醛 酸基转移酶
•UDP-葡糖醛 酸基转移酶
第八章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胆 素 原 与 胆 素 的 生 成 反 应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八章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胆素原的肠肝循 环
胆素原肠肝循环的概念 肠道中有少量的胆素原可被肠粘膜细胞重 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大部分再随胆汁排 入 肠 道 , 形 成 胆 素 原 的 肠 肝 循 环 (bilinogen 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第八章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1

第八章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1
肝也是胺类物质的重要生物转化器官
蛋白质代谢异常
急性肝损害时,血浆蛋白质浓度变化不大; 慢性肝病时
---血浆清蛋白降低,γ-球蛋白升高,出现清蛋 白与球蛋白(A/G)的比值降低,甚至倒置。
---血浆尿素水平呈低值,血氨增高。 ---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下降。
13
(二)糖代谢异常
肝是维持血糖水平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保障 全身各组织,尤其是大脑和红细胞的能量供应。
➢体内的铁卟啉化合物包括——血红蛋白、肌红 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
➢正常人每天可生成250~350mg胆红素,其中约 80%以上来自衰老红细胞破坏所释放的血红蛋 白的分解。
1)衰老的RBC破坏、降解
胆红素来源
2)无效红细胞生成
3)非血红蛋白的血红素 蛋白质(细胞色素、过氧 化物酶、 肌红蛋白等) 分解
➢对从动脉血带来的代谢物进行加工利用。
8
3. 生物转化功能(biotransformation)
机体对内、外源性的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 转变,使其水溶性提高,极性增强,易于通过 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生物转化可对体内的大部分非营养物质进行代 谢转化,使其生物学活性降低或丧失(灭活), 或使有毒物质的毒性减低或消除(解毒)。
3.化学组成---含众多酶系 故肝脏有“物质代谢中枢”之称!
一、肝脏的主要生物化学功能
1. 合成与分泌功能
➢合成血浆蛋白质(除γ-球蛋白以外),如 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转运 蛋白质等。
➢合成并分泌胆汁酸,调节体内胆固醇水 平并促进脂类和脂溶性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7
2. 加工与储存功能
➢将营养物质进行加工,变成人体内 自己的成分供应全身,并将多余的 物质加以储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五、血清酶类 (一)血清转氨酶及其同工酶
AST有两种同工酶:ASTs和ASTm,分别 存在于可溶性的细胞质和线粒体。细胞 轻度损伤时ASTs显著升高;而严重损伤 时,血清中则出现大量ASTm 。
精品课件
【检测方法】
精品课件
【临床意义】
●急性肝损害时,ALT > AST,慢性肝炎 特别是肝硬化时,AST > ALT。
精品课件
第二节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测指标
一、血白蛋白 二、血 氨 三、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及非结合胆红素
【临床意义】
1.判断有无黄疸、黄疸程度及演变过程 2.根据黄疸程度推断黄疸病 3.根据胆红素升高程度判断黄疸类型 4.根据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协助鉴别黄疸类
精品课件
黄疸的实验室检查 ●比较血、尿、粪中胆红素及其代谢产物异常 改变,可对溶血性、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三 种类型加以鉴别诊断
●黄疸按病因可分为溶血性、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 按病变部位可分为肝前性、肝性和肝后性黄疸;按血中 升高的胆红素的类型分为高未结合胆红素性黄疸及高结 合胆红素性黄疸两类。
黄疸的成因与发生机制 1.胆红素形成过多 2.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
3.胆红素在肝外的排泄障碍
4.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二、肝胆疾病的主要代谢紊乱 (一)蛋白质代谢异常
①血浆蛋白浓度降低 ②血氨升高,血尿素降低 ③血浆氨基酸比例失调
精品课件
(二)糖代谢异常
①丙酮酸含量升高 ②血糖平衡紊乱 ③血清半乳糖浓度增高
(三)脂质代谢异常
1.脂质的消化吸收异常 2.脂质分解、合成和改造的异常
精品课件
(四)胆红素代谢异常 1.胆红素的来源与生成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肝胆疾病的 生物化学检验
林孟戈
精品课件
本章学习过程中请你 思考: 1、肝细胞损伤时,蛋白质、糖、脂类发生哪些 代谢性变化? 2、如何鉴别诊断三种类型的黄疸? 3、肝胆疾病的临床酶学检测项目主要有哪些? 4、反映肝脏储备功能的试验有哪些?各有何特 点? 5、如何评价肝功能检验结果?
精品课件
●同工酶可分为3大类,即胎盘ALP、肠ALP 和肝/骨/肾ALP同工酶,在病理时还可能 出现“高分子”ALP,以及一些与肿瘤有关 的变异ALP 。
精品课件
(三)血清γ-谷氨酰基转肽酶及其同工酶
【临床意义】
● γ-GT是肝胆疾病检出阳性率最高的酶,主要用 于胆汁淤积及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
● γ-GT同工酶分为γ-GT1、γ-GT2、γ-GT3和 γ-GT4四种。正常人只见γ-GT2和γ-GT3。重症肝 胆疾病和肝癌时常有γ-GT1出现,酒精性肝坏死和 胆总管结石时常有γ-GT2增加。γ-GT4与胆红素增 高密切相关。
精品课件
胆汁酸代谢
精品课件
胆汁酸的肠肝循

精品课件
2.胆汁酸的代谢异常
(1)肝胆疾病胆汁酸的代谢异常
1)急性肝炎 3)肝硬化
2)慢性肝炎 4)胆汁淤积
(2)肠道疾病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胆汁酸代谢异常 (3)高脂血症时的胆汁酸代谢异常 (4)遗传性缺陷所致的胆汁酸代谢异常
1)特发性新生儿肝炎 2)脑腱性黄瘤病 3)Zellweger脑肝肾综合征
精品课件
●对于引起高结合胆红素血症的肝细胞性黄 疸和梗阻性黄疸,可联合应用反映胆道梗阻 及肝细胞损伤的其他有关肝功能检验指标进 一步加以鉴别
精品课件
四、血清总胆汁酸及结合胆酸
●血清总胆汁酸的测定是反映肝细胞损 害的一个敏感指标,它不仅用于临床诊 断,而且还能反映病情和估计疾病预后。
● CA/CDCA比值可作为胆道梗阻性病变 和肝实质细胞性病变的鉴别指标。比值 > 1,见于胆道梗阻性病变;反之,见于 肝实质细胞性病变 。
精品课件
(五)α-L-岩藻糖苷酶
【临床意义】 1. AFU是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志物, 其活性动态曲线对判断肝癌的治疗效 果、估计预后和预测复发有极重要的 意义,甚至优于AFP。 2.用于岩藻糖苷蓄积病的诊断。
精品课件
(四)血清5'-核苷酸酶
【临床意义】
1. 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病 毒性肝炎、胆结石、胆囊炎等活性增高,且与 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2. 2. 是诊断肝肿瘤及消化道肿瘤的非常灵敏的 酶学指标。
3. 3. 能协助判断ALP升高是肝胆系统疾病还是骨 骼系统疾病 。
4. 4.有助于鉴别诊断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 疸。
第一节 概 述
肝脏的解剖结构特点 双重血液供应——门静脉和肝动脉 两条输出通道——肝静脉和胆道系统
精品课件
肝细胞结构特点
①细胞表面有大量的微 绒毛
②细胞膜具有较高的通 透性
③细胞内线粒体丰富
④细胞有丰富的粗面内质 网、滑面内质网和高尔基 复合体等 ⑤肝细胞含有繁多的酶系
“物质代谢中枢”
精品课件
一、肝脏的主要生物化学功能 (一)合成与分泌 (二)加工与储存 (三)生物转化 (四)激素灭活
①衰老红细胞破坏、降解 ②无效红细胞生成 ③其他含血红素辅基的蛋白质分解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肝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及排泄 3.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精品课件
4.胆红素代谢异常和黄疸
黄疸的定义与分类 ●血清中胆红素浓度超过34.2umol/L(2.Omg/lOOml) 时,可出现巩膜、粘膜及皮肤的黄染,称为黄疸。
(五)胆汁酸代谢及其异常
1.胆汁酸的代谢
胆汁酸(bile acids)是胆汁中 存在的一类24碳胆烷酸的羟基 衍生物,属内源性有机阴离子。 分子内部既含有亲水基团,又 含有疏水基团,其立体构型具 有亲水和疏水两个侧面,因而 使胆汁酸表现出很强的界面活 性。
主要有:胆酸(cholic acid,CA)、鹅脱氧胆酸 (chenodeoxycholic acid,CDCA)、脱氧胆酸 (deoxycholic acid,DCA)和少量石胆酸 (1ithocholic acid,LCA)
● DeRitis比值,即AST/ALT之比,对于 急、慢性肝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判 断肝炎的转归也特别有价值。正常约为 1.15,急性肝炎时DeRitis比值 < 1,肝 硬化时DeRitis比值 ≥ 2,肝癌时 DeRitis比值 > 3。
精品课件
(二)血清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
【临床意义】
●是反映肝外胆道梗阻、肝内占位性病变 和佝偻病的重要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