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与翻译
2023高考语文新高考一卷文言文
材料一:【原文】襄子围于晋阳中①,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
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
”【逐句注解】襄子围于【表被动】晋阳中①,出围【突出敌方围困】,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第一位】,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危急】,社稷【本指土神和谷神。
后用来泛称国家】殆【危险】者,唯赫子不失先之。
”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违反礼节;没有礼貌】矣。
”【译文】赵襄子被围在晋阳城中,晋阳城解围后,赵襄子奖赏了五个有功绩的人,高赫排在受赏的首位。
张孟谈说:“晋阳的战事,高赫并没有大的功劳,现在成了受赏的第一位,为什么呢?”赵襄子说:“晋阳的战事,我的国家危急,宗庙快完了。
我的群臣没有一个不对我表现出骄傲轻慢的样子,只有高赫没有违背君臣的礼节,因此首先奖赏他。
”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说:“善于奖赏啊!襄子奖赏一个人,能使天下做臣子的人没有一个敢违反礼节了。
”【原文】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
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
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
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
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
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
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
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逐句注解】或曰:仲尼不知【懂得】善赏【合理的奖赏】矣。
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超越职权】,群臣不敢失礼【违反礼节;没有礼貌】。
上【君主】设其法,而下【臣下】无奸诈之心。
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
襄子有君臣亲【亲密】之泽【恩泽】,操【掌握】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惩罚不合理】也。
为人臣者,乘事【谋事】而有功则赏。
高考文言文阅读之翻译
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 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 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 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 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 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 夫,号为名臣。
【参考译文】 我的伯父名苏涣,早年字公群,晚年字文父。年轻时就
聪明过人,和他交往的,都是当时德高望重的人。天圣元年, 才参加乡试,第二年就考中,担任凤翔郡宝鸡县主簿。
不久,改为凤州司法。王蒙正担任凤州知府,因为与章 献太后是联姻的家族,倚仗太后的势力傲慢专横。他了解苏 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都委托给他。 苏公虽然因为职务的原因为他做事,却十分瞧不起他的为人。 王蒙正曾经向朝廷推荐苏公,并且给显要的官员写信,推荐 苏公是可用的人才。苏公告诉京师办事处的官吏,摒弃了王 蒙正的奏章收藏起他的书信。不久,王蒙正败落,士大夫因 此都称赞苏公。
皇上十分赞许,命令内侍者来查办这件事。张宗用贿赂 请求于温成这样的大家族,不再加以追究,杖责假传圣命的 人,放逐了张宗,整个开封府都震惊了。孝肃公包拯见到苏 公,赞叹说:“您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那些言事的官 好多了!〞提升为提点利州路刑狱,苏公到任满一年,弹劾 城固县令一人随意杀人,整个州都震惊慌慌,于是再也无事 发生。
高考文言文阅读之翻译
鲁侯养鸟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①而觞 之于庙,奏?九韶?②以为乐,具太牢以为 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 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
鸟养养鸟也。 【注】 ①御,迎接。②?九韶?,传
说是舜的乐曲。
1.翻译下面句子。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鲁侯是用他自己享乐的方式来养鸟的,而不是按 照鸟的生活方式来养鸟啊。
高考历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2008-2020年)
高考历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2008-2020年)2020一卷(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嘉祐二年,试礼部。
主司欧阳修思惊喜,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 洵卒,赠光禄丞。
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时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徙知密州。
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
”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佑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
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徽宗立,更三大敖,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苏轼十岁时,母亲程氏亲自教授苏轼读书。
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
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见到苏轼的文章很惊喜,参加殿试考中了乙科,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说:“我要避开他,好让他出人头地。
高考复习(语文)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题【含答案及解析】
任务突破练13文言文翻译题一、(2021·广东普宁普师高级中学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
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
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
武王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
破殷,入商宫。
已杀纣,衅社..,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①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
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代成王摄行政当国。
管叔..之中。
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乃践阼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
”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
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
”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
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
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
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
收殷余民。
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
诸侯咸服宗周。
成王七年三月,周公往营成周洛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成王长,能听政。
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
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
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匔匔②如畏然。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以诫成王。
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
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
”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③,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
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选自《史记·鲁周公世家》,有删节):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地。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对点专练4特殊句式译到位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
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
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
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
拜广州都督。
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
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1)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
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王方庆)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
任希古升迁做了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
解析要点:“就”“受”“卒”。
(2)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有到官府诉冤的百姓,府中官员因为事先接受了首领的贿赂,不曾审问。
解析要点:“以”“鞫问”,定语后置句。
(3)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境内清明整肃。
解析要点:“集止”“绳”“清肃”,“首领纵暴者”定语后置。
参考译文王方庆是雍州咸阳人。
他十六岁,就被任命为越王府参军。
(王方庆)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
任希古升迁做了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
王方庆官拜广州都督。
高考必考文言文100篇(含翻译)
高考必考文言文100篇(含翻译)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翻译: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共四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2)题。
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
国珍开府庆元,求士为己用。
国珍闻鼎有才,以计擒之。
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国珍弟平章事,有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
平章之妻受赇,请于鼎。
持不可,曰:“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
妻怒,谮之,系鼎狱,半载乃释。
复起,为上虞制。
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事,屡违约。
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
在庭者皆股栗,膝行请罪,膝屈久不能起,乃罢。
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皆长跪以言,不敢举目视其面。
鼎临事有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
上怒,欲举兵诛之。
莫为计,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
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乃赦之,不问。
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
(节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1.掌握实词举、习、莫(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今方氏欲举.大谋举:__________②不习.边事习:__________③莫.为计莫:__________2.掌握文言翻译基本方法(2)(2023新编,15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②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
③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3)~(6)题。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藁邑。
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
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
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
语文高考文言文翻译
(7)注意用典的语句 )
例1: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译:(人民的灾难)使我像白居易那样泪湿青杉, :(人民的灾难)使我像白居易那样泪湿青杉, 人民的灾难 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 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 例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译: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次建立霍去 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兴兵北伐, 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业,由于草率从事, 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 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 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
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例3: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练习 1.至于智伯 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至于智伯, 1.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译文:至于智伯, 译文:至于智伯,像对待国家栋梁一样对 待我,因此我就像国家栋梁(报效君王) 待我,因此我就像国家栋梁(报效君王)一 样报效他。 样报效他。 2.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 2.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 所得俸禄 译文:他得的俸禄, 译文:他得的俸禄,都用来供给别人的孤儿 孤女穿衣吃饭。 孤女穿衣吃饭。 3.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 3.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 既加之以刑 之路也。 之路也。 译文: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 译文: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 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一)如何达到“信”的要求 如何达到“
高考语文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及翻译十七篇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及翻译十七篇(一)萧何追韩信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与语,大说之。
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
至于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耳。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萧何追韩信译文等到项梁率领抗秦义军渡过淮河向西进军的时候,韩信带了宝剑去投奔他,留在他的部下,一直默默无闻。
项梁失败后,改归项羽,项羽派他做郎中。
他好几次向项羽献计策,都没有被采纳。
刘邦率军进入蜀地时,韩信脱离楚军去投奔他,当了一名接待来客的小官。
有一次,韩信犯了案,被判了死刑,和他同案的十三个人都挨次被杀了,轮到杀他的时候,他抬起头来,正好看到滕公,就说:“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滕公听他的口气不凡,见他的状貌威武,就放了他不杀。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2卷文言文试题答案及翻译
D.王安中诗文兼擅。
受到皇上器重。
他极有文采,为文厚实脱俗,曾受命赋诗百韵以纪盛宴,徽宗高度赞扬,下令书于大殿屏风,将副本赐给侍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并言京欺君僣上、蠹国害民数事。
上悚然纳之。
(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参考答案10-12 A C C13.(1)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
皇上惊恐,采纳了进言。
(2)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控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为骄横。
参考译文: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
考中进士,调任瀛州司理参军、大名县主簿,历任秘书省著作郎。
政和年间,天下人争相议论祥瑞,朝廷大臣动辄上表称贺,徽宗看了王安中的上表,称他为奇才。
后来有一天,徽宗特地拿出三封诏令让他草拟,安中马上写成,皇上就在他的草稿后批道:“可任中书舍人。
”不久,从秘书少监授任中书舍人,提升为御史中丞。
开封巡逻的士卒晚上捉拿盗贼,盗贼逃走,有个百姓受惊出门与士卒相遇,士卒把他当作盗贼绑起来;百姓到开封府申诉,受不住惨酷的拷打,于是被屈伏罪。
安中审察后得知实情,审理冤屈,立即放走这个百姓,让官吏抵罪。
当时皇上正向往神仙之事,蔡京凭借妖术向(皇上)引见方士王仔昔,朝廷大臣及外戚们都结交关照他。
安中上疏请求从今召用山野道士,应当责令引见人担保;并且陈述蔡京欺君僭上、祸国害民的几件事。
皇上惊觉地采纳了他的意见。
不久再次上疏指责蔡京的罪行,皇上说:“本来打算马上实行你的上奏请求,因为接近天宁节,等过了此节,一定为你罢免蔡京。
”蔡京探察得知,非常害怕,他的儿子蔡攸日夜在宫中侍从,向皇上哭诉恳求。
皇上因此升迁安中为翰林学士,又升他为学士承旨。
宣和元年,授任尚书右丞;宣和三年,任左丞。
金人来朝归还燕山旧地,朝廷谋求帅臣,安中请求前往。
王黼向皇上赞誉他,皇上授任他为庆远军节度使、河北山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燕山府知州,辽国降将郭药师任同知府事。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后汉书-严光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后汉书·严光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
帝遣使聘之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
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
愿因日暮,自屈语言。
”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绝。
”霸..,甚善。
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得书,封奏之。
帝笑曰:“狂奴故态也。
”(节选自《后汉书·严光传》)材料二: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也。
少有高名,同光武游学。
及帝即位,光乃变易姓名,隐逝不见。
帝思其贤,乃物色..求之。
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
帝疑光也,乃遣安车玄纁聘之,三反而后至。
司徒霸与光素旧,欲屈光到霸所语言,遣使西曹属侯子道奉书。
光不起,于床上箕踞抱膝发书。
读讫,问子道曰:“君房素痂,今为三公,宁小差否?”子道曰:“位已鼎足,不痴也。
”光曰:“遣卿来何言?”子道传霸言,光曰:“卿言不痴,是非痴语也?天子征我,三乃来。
人主尚不见,当见人臣乎?”子道求报,光曰:“我手不能书。
”乃口授之,使者嫌少,可更足。
光曰:“买菜乎?求益也?”霸封奏其书,帝笑曰:“狂奴故态也。
’’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卧所,抚其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
良久,乃张目而言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
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竞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因共偃卧。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
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
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
年八十,终于家。
(节选自《高士传·卷下·严光》)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
(3 分 )帝A遣B使C聘D之E舍F于G北H军I给J床K褥L太M官N朝O夕P 进Q膳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区区,用于自称的谦辞,与《过秦论》中“秦以区区之地”的“区区’’意思不相同。
高考模拟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译文5篇
高考模拟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译文5篇(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魏象枢,字环极,山西蔚州人。
顺治三年进士,选庶吉士。
八年,世祖亲政,有司有以私征侵帑坐罪者,象枢疏陈其弊,请仿州县依易知单造格眼册,注明人户姓名、粮银、款目及蠲贩清教,上大吏核验,印发开征:又请定布政使会计..之法,以杜欺隐;请立内外各官治事之限,以清稽滞,皆见施行。
十三年,岁三迁,至户部侍郎。
会西南用兵,措兵食,察帑藏,多所规画。
十七年,授左都御史。
疏言:国家根本在百姓,百姓安危在督抚。
原诸臣为百姓留膏血,为国家培元气。
臣不敢不为朝廷正纪纲,为臣子励名节。
”因上申明宪纲十事,上嘉其切中时弊。
磨勘顺天乡试卷...,因陈科场诸弊,请设内帘监试御史;考核各直省学道,举劳之辨、邵嘉,劾卢元培、程汝璞,上如其议以为黜陟。
十八年,迁刑部尚书。
象枢疏言:“臣忝司风纪,职多未尽。
敢援汉臣汲黯自请为郎故事,留御史台,为朝廷整肃纲纪。
”上可其奏,以刑部尚书留左都御史任,寻命举廉吏,象枢举雷虎、班迪凡十人。
上谕日:“雷虎朕亦闻其清,以其怠惰罢黜,既经象枢特荐,授内阁学士。
班迪清慎,因使往江西按事,。
问以民间苦乐,又谢不知,以是镌秩①。
余令更部议奏录用。
”寻命与传郎科尔坤巡察畿辅..,按治豪猾,还奏称旨。
二十三年奏事乾清门踬焉即日疏乞休再奏乃许之二十五年卒谥敏果。
昔象枢以冯溥荐再起。
象枢见溥,问何以见知?溥曰:“昔余为祭酒..,故事,丁祭不得陪祀者,当於前一日瞻拜。
君每期必至,敬慎成礼。
一岁直大雨,君仍至,肃然瞻拜而去,此外无一人至者。
余以是知君笃诚。
”(《清史稿魏象枢列传》,有删节) [注]①镌秩:降级或降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二十三年奏事/乾清门踬焉/即日疏乞休/再奏/乃许之/二十五年/卒谥敏果B.二十三年/奏事乾清门/踬焉/即日疏/乞休再奏/乃许之/二十五年卒/谥敏果C.二十三年奏事/乾清门踬焉/即日疏/乞休再奏/乃许之/二十五年/卒谥敏果D.二十三年/奏事乾清门/踬焉/即日疏乞休/再奏/乃许之/二十五年卒/谥敏果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会计,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片段练习(内容概括分析+翻译句子)(共11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片段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选项]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
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2019·全国Ⅰ卷)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选项]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
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3.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2020·全国Ⅱ卷)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
金人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
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
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靖康初,言者论其缔合王、童贯及不几察郭药师叛命,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责授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
[选项]王安中外放任职,仕途屡遭坎坷。
金人前来归顺,他自请燕山府任职,与辽降将郭药师共事;靖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备受指责,仕途随之沉浮不定。
4.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2020·全国Ⅲ卷)永和末,多疾疫。
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
高考语文新课标卷ⅱ文言文明史韩文传注释答案详解译文
2014 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Ⅱ文言文明史韩文传注释答案详解译文(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海南、黑龙江、吉林、新疆、云南、西藏、内蒙古等省区考卷)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是明宪宗的年号,明朝使用这个年号一共23 年)二年举进士(是指取得了参加进士考试的资格,而非考中了进士。
古文中经常会有“某某屡举进士不第” 的句子,可知“举进士” 不是考中了进士。
又,北宋诗人“石延年三举进士” ,即“石延年曾三次应试进士”。
举,即科举考试。
事实上,进士考试一般分两步走,第一级部级——礼部,合格后再参加第二级的,一般由皇帝亲自主持——当然有时也只是个仪式,叫殿试,由此排出名次,第一名就是大名鼎鼎的状元,再授予官职),除(指授予官职)工科(科举是一种官员,尤其是文官的选拔制度。
因以分科考试选举官员,故名“科举”。
唐朝的科考门科众多,有医科,有工科——就是铁匠木匠船匠等制造业,有文科和武科等)给事中,出(指离开京城,到地方上为官)为湖广右参议。
中贵(即中贵人,帝王所宠幸的近臣,也专称显贵的侍从宦官)督太和山(武当山,古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干没(侵吞他人财物。
《新五代史·李崧传》:“屿仆葛延遏为屿商贾,多干没其赀。
”——李屿的仆人葛延遏为李屿做买卖,常常侵吞他的资材。
《宋史·河渠志三》:“每兴一役,干没无数。
”)公费。
文力遏(è,阻止,抑制)之,以其羡(有余,余剩,这里指余钱。
《孟子滕文公下》:“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
”——:“你如果不互通有无,交换各行各业的产品,用多余的来补充不足的,就会使农民有多余的粮食没人吃,妇女有多余的布没人穿。
你如果互通有无,那么,木匠车工都可以从你那里得到吃的)易(换,交换)粟(米)万石,备振贷(赈济。
振,通“赈”,救济)。
九溪(地名,位于西湖西边群山中的鸡冠垅下)土酋(即“土司”,是中国边疆的官职,元朝始置,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yù,告诉,使人知道,一般用于上对下),皆服。
文言文阅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解析: 回答本题,可借助“ ”“则 解析: 回答本题,可借助“苟”“则”的作用先 断开两处,再依据结构,确定“ ”“辞 断开两处,再依据结构,确定“篇”“辞 句”“不已”后,“古者”前应断开。 ”“不已” 不已 古者”前应断开。 答案: 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 实先意气而后辞句 慕 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 答案: 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 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 资以学问 古而尚仁义者 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 则古作者不为 苟为之不已 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 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 难到 古者其身不遇于世。 古者其身不遇于世
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读您写的一百多篇文章, 读您写的一百多篇文章,确实都是以内容文气为 而以辞采章句为后,敬仰古人,崇尚仁义, 先,而以辞采章句为后,敬仰古人,崇尚仁义, 如果这样坚持下去,再加上您的学问, 如果这样坚持下去,再加上您的学问,那么古代 作者(的水平 不是难以达到的。 的水平)不是难以达到的 作者 的水平 不是难以达到的。古代的作者生不逢 时,就把自己的志向寄托于文章,谋求自己的文 就把自己的志向寄托于文章, 章在后世能遇到知音。从两汉以来, 章在后世能遇到知音。从两汉以来,富贵的人有 成百上千,现在看来,声势光明磊落的, 成百上千,现在看来,声势光明磊落的,谁像司 马迁、司马相如、贾谊、刘向、扬雄这些人, 马迁、司马相如、贾谊、刘向、扬雄这些人,这 些人难道也仅仅追求在当时的声名吗? 些人难道也仅仅追求在当时的声名吗?
(3)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3 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 于是权贵人争咎甫 分) 译文: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实词: 责备; 讥讽。 解析:注意实词:“咎”,责备;“讥”,讥讽。 第一个分句1分 第二个分句2分 第一个分句 分,第二个分句 分。 答案:于是权贵们争相责怪申甫,又讥讽刘之纶、 答案:于是权贵们争相责怪申甫,又讥讽刘之纶、 金声不懂鉴察人(或 不了解人”“不会用人” 。 ”“不会用人 金声不懂鉴察人 或“不了解人”“不会用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校网高考频道专业大全历年分数线上万张大学图片大学视频院校库高考复习——文言虚词练习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2)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4)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1)某所,而母立于兹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6)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7)百济国西南海中有大岛十五所8)从弟子女十人所。
1)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2)为之,则难者亦易矣3)子墨子解带为城4)项燕为楚将5)窃为大王不取也6)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7)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9)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10)为将者在外而不受君命11)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12)为君翻作《琵琶行》1)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2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3属予作文以记之4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5忽魂悸以魄动。
6何以为计7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8具告以事9皆以美于徐公。
10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11皆好辞而以赋见称12策之不以其道13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14以八月十三斩于市15无以,则王乎?16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1)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2)因拔刀斫前奏案3)变法者因时而化4)高祖因之以成帝业5)因击沛公于坐6)后因伐木,始见此山7)因秦宫室,据其府库8)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9)因使唐雎使于秦一双玉斗,欲与亚父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孰与君少长岂非士之愿与?1)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2)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4)秦则无礼何施之为?5)临视,则虫集冠上6)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1)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4)王见之,曰:“牛何之?”5)然后驱而之善6)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7)何功之有哉?8)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9)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0)石之铿然有声者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掩口胡卢而笑。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4)蟹六跪而二螯5)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6)若欲死而父。
7)如是而已。
8)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2)如太行、王屋何?3)豫州今欲何至?4)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6)徐公何能及君也?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2)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3)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4)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5)吾尝疑乎是6)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铘7)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8)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9)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10)巍巍乎可畏1)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2)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3)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4)视之,乃庞德也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7)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2)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3)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4)亦各言其志也5)妻跪问其故。
6)且行千里,其谁不知7)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8)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9)此其患不见於今,而将见於他日。
10)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1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12)其若是,孰能御之?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是说也,人常疑之。
4)苟政猛于虎也!5)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6)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1)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2)若属皆且为所虏3)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6)三军既惑且疑7)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8)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9)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10)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1)贫者语于富者曰2)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3)指通豫南,达于汉阴4)墨子闻之,起于鲁5)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7)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8)不拘于时,学于余9)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
1)循表而夜涉,溺者千有余人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3)陈胜者,阳城人也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5)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6)二者不可得兼7)人马烧溺死者甚众8)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9)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高考文言文阅读与翻译高考文言文阅读与翻译从近几年的高考考试说明中,可以看到,高考对文言文考查的要求有七条,这七条要求是: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⑤筛选文中的信息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而从近几年的考试题目来看,它的题型也是与这七条要求扣合在一起的。
我们看到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一般说来有5道题,第一题考查实词,第二题考查虚词,第三题考查句式,第四、五题考查对全文的理解。
翻译题目,有时来自正在阅读的这篇文章,有时另外提供一篇短文。
下面根据这七条要求和考试题型,来作依次说明。
(一)文言阅读1.文言实词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考查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二是考查那些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词语。
【例】2004年全国高考第11题(新课程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B 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C 戒曰:“……不汝容也!”少年皆诺。
D 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答案:A“凶”应该解释为“庄稼收成不好”。
“凶”有“不吉利”的意思,比如“凶吉未卜”。
但在这个语境中,和“岁”放在一起,后面又说“多盗”,只有当年收成不好,人们吃不饱,才会出现偷抢东西的盗贼。
再结合课文学过的“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可知“凶”的正确解释。
总之,根据高考考查实词主要指向课内的规律,我们应该在平时牢牢把握课内所学的知识,考试时仔细分析上下文,才可能对实词做出正确的解释。
2.文言虚词2004年考试说明中保留了18个常见文言虚词,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的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
文言虚词的考查通常采用比较的方式,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他们的意义与用法;或者选出与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相同或相异的一项;或者在句子的翻译中考查虚词的意思等等。
【例】2004年全国高考第12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郡不加寻察,遂结竟无罪(连词。
于是,就)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B 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连词。
于是,就)C 宜戳讼者,以谢冤魂(介词,表目的。
以便,为的是)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连词。
来)D 即刑讼女而祭妇墓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连词。
并且)答案:C虽说“实词易懂,虚词难解”,但是,如果对这18个虚词分类复习,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比如,“乎”、“也”、“焉”是语气词,常放在句末,表达不同的语气,比较容易区别。
这里只要注意两点。
第一,“焉”的疑问代词用法和代词用法,比如“杀鸡焉用宰牛刀”(焉,疑问代词。
哪里),“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焉,代词。
于此,于这里);第二,“乎”相当于“于”的介词用法。
比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乎,介词。
对)。
这两点都比较容易区分,不需多说。
“者”“所”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其他词语组合在一起,形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才行。
如:①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④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可以看到,组成“者字结构”后,可译为“的人”“的物”“的原因”。
与现代汉语“好事者”“送信者”的用法相同。
“所”后面都跟着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如:①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石钟山记》)②鱼,我所欲也(《孟子》)“所谓”就是说的,“所欲”就是想要的,与现代汉语“所见所闻所说所想”,解释为见的闻的说的想的,用法是一样的。
“何”主要作疑问代词或副词;“与”实词性比较强,作虚词主要用作介词“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如果在句末作助词,则相当于“欤”“是谁之过与?”(《论语》)“若”和“乃”的相同点是都可以作第二人称代词。
“若”作连词,表示假设关系。
“乃”更多的时候是作副词。
①当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顺承或时间上紧接着时,可译为“就、这才”。
如: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②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相背时,可译为“却、竟然”。
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石钟山记》)③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时,可译为“只、仅仅”。
如: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史记·项羽本纪》④当表示对事物的确认时,可译为“就是、实在是、原来是”如: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
(《信陵君窃符救赵》)“为”和“因”都可以作介词。
“因”作介词,可译为凭借、趁着、通过。
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趁着)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凭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经由、通过)“因”作副词,可译为“于是,就”。
如: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就)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
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于是,就) “为”作介词,译为“给”“替”;或者表示原因,译为“因为”;或者表示目的,译为“为了”,与现代汉语的用法没有什么很大的不同,所以比较好理解。
剩下7个虚词,是最常用的,可把它们分作三组记忆:第一组,“而”“则”“且”,三个连词。
“而”可以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则”作连词,也可以表示多种关系。
“且”作连词,可表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和选择关系。
“且”作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暂时,可译为“暂且”“姑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