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让同学们查案自己电脑的IP地址,比较与周围同学计算机IP地址的异同。通过比较IP地址的异同,使学生对IP地址在有一个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来分析其格式,加深学生对IP地址的掌握。
看课本,课件,理解IP地址的唯一性。自己动手查找自己电脑的IP地址与周围同学比较,观察有何异同。
营造课堂情境,点出本课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让学生了解IP地址是网络中计算机的身份标识,掌握IP地址的格式,为完成后面的问题做铺垫,本题的设计,既能帮助学生生动地了解IP地址实在的意义及其IP地址的格式,也能使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维持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里氛围。
2、说学法
本课采用的学习方法有类比迁移,对照学习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首先采用类比迁移,对照学习(采用类比迁移对照学习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拟定的,本节课中有很多知识点有着类比点,如IP地址的格式。采用类比迁移学生更容易掌握这些知识点,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其次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每个都参与进来,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以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为目标的学习训练。
教学设计
课题:IP地址格式及其分类
科目:信息技术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课时:1课时
提供者:李佳银
单位:武定一中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教材选修3第二章第二节中的“IP地址的格式及分类”。本节课共三个知识点:IP地址的概念、IP地址的格式、IP地址的分类。本节课是学习了第一章《网络的组建于运行》、第二章第一节“接入因特网”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本节课学习到的“IP地址的格式及分类”等知识的基础和铺垫。在教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IP地址的分类。
回答:IP地址的构成
IP地址由网络标识和主机标志构成。
思考IP地址分为哪几类?根据本节课所讲的每个小组整理出A、B、C三类IP地址范围对应主机标识和网络标识。
本课内容难,通过层层设问进行推进,就是为了让学生循序渐进的理解IP地址的概念,掌握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从而更加生动形象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动手操作,归纳总结能力
5、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IP地址的格式及分类
教学难点:IP地址的分类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本节通过播放公安机关利用IP地址追踪并找到两个离家出走的少年,然后设问:“为什么公安机关可以根据IP地址找到两个离家出走的少年”激发学生对IP地址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出新课的学习,“为什么公安机关可以根据IP地址这一线索找到两位少年?IP地址是什么?引出课题。
看示例图片,讨论为什么公安可以通过IP查找到两位离家出走的少年?
先从视觉去刺激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去学的状态。
授课活动
(一)类比迁移,启发思维(分析IP地址的格式)
1.通过类比法,让学生理解IP地址
展示身份证图片——每个人的身份标识。
车牌号的图片——汽车的身份标识
从而引出IP地址——互联网中计算机的身Fra Baidu bibliotek标识
帮助学生具备简单操作计算机属性的能力。
课堂总结。
结合板书,师生共同完成
七、教学评价设计
1抓住线索进行学习,本课有两条线索,IP地址概念、IP地址格式与分类,通过师生合作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能力还进行了情感渗透
2灵活运用教材,大胆的进行整合。
八、板书设计
1、IP地址的概念
2、IP地址格式
(二)感知问题,合作探究(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
1.鉴于电话号码与IP地址,同样也存在类比关系,设计了活动1展示电话号码08788715877.电话号码由区号+机号组成。
IP地址也由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组成。IP地址的分类又怎么样呢?
带着问题,让同学们阅读有IP地址分类的知识(让学生归纳)将全班分为A、B、C三大组,每组约20人,对应归纳A、B、C三类IP地址。整理出A、B、C三类IP地址对应的主机标识和网络标识及A、B、C三类IP地址的范围,在小组内讨论后把整理的材料,报告给老师。老师最后做出结论。
四、教学方法
1、说教法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激发兴趣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情感、知识、能力三个方面。首先用激发兴趣法激发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兴趣,可以举例如:现如今社会中,公安机关通过网络IP地址的特性抓到罪犯的生活案例。其次采用分组或分层次的教学法。这里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状况有所不同,所以我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程度上学有所得。最后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各种任务,让学生通过掌握获取结果的方法,学会学习、求知。
2、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构建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兴趣。
知识目标:掌握IP地址概念,IP地址的格式与转换,掌握IP地址的分类。
能力目标:学会设置IP地址,子网的划分,能够区分A、B、C类的IP地址。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一的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学习过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要深入的学习高中的信息技术这门课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究和学习。而如何学习信息技术是他们亟待解决和掌握的内容,所以还要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两方面进行培养,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保持浓厚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