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二单元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下第二单元要点

一、四字词语

万籁俱寂星光暗淡全副武装蓄谋已久严词拒绝恼羞成怒众寡悬殊同仇敌忾人仰马翻震耳欲聋哭爹喊娘狼狈而逃猝不及防鬼哭狼嚎抱头鼠窜生死存亡大声疾呼夜以继日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和善可亲救命之恩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卢沟桥烽火》按照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再现了那段令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叙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2、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这一天被国人定为“国耻日”。

3、课后习题2(体会带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①“偷偷地”、“摸”揭示了日本军队的险恶用心及卑鄙的行径,带有鄙视的感情色彩。

②“悄悄地”“进发”表现了我国守军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含有表扬、赞许之意。

4、《半截蜡烛》这篇课文生动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和她儿子杰克、女儿杰奎琳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赞扬了母子三人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精神。本文的线索:半截蜡烛

5、课后习题2(想一想带点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①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不能,“似乎”一词准确地反映了危机的过去只是暂时的。)

②……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不能,“似乎”逼真地反映伯诺德夫人此时紧张害怕的心理,不能去掉。)

6、《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聂荣臻将军无微不至关心照料在战场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把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反映了聂将军宽仁大义和中日人民浓厚的友谊。由美穗子的感恩想到的俗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7、日本人民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因为聂将军无微不至地照顾两个日本孤女。称他是“中日友谊的使者”,是因为聂将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大襟怀缔结了中日人民的友谊。

8、课后习题2(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并联系课文体会这段话所含的思想感情):

“杀害”是指非法杀死。“受害”是指遭到损害或杀害。“伤害”是指使受刑损害。这句话突出表现了聂将军的国际主义精神和至仁至义的品质。

9、聂将军,是聂荣臻,他是我国十大元帅之一。其他九位元帅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

10、认识农具:木犁、耙、耧、镰刀、锄头。

11、读读诗句,说说下面带点的词语和什么农具有关。

昼出耘田夜绩麻。耘田:锄草(与锄头有关),也可泛指种田。

童孙未解供耕织。耕:耕田,用犁把土翻松(与木犁有关)。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锄禾:用锄去掉禾田里的杂草,翻松土壤(与锄头有关)。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播种(与耧有关)。收:收割,收获(与镰刀有关)。

1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13、中国古代四大名桥:赵州桥、卢沟桥、洛阳桥、广济桥

三、词语归类

1、表示安静的成语:万籁俱寂、鸦雀无声、悄然无声、悄无声息、夜深人静

2、表示声音大的成语:震耳欲聋、地动山摇、惊天动地、锣鼓喧天、响彻云霄

3、写敌人打败仗的成语:落花流水、人仰马翻、哭爹喊娘、狼狈而逃、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溃不成军、

4、描写战斗场面的成语:枪林弹雨、血流成河、刀光剑影、炮火连天、荷枪实弹

5、生气的词语:恼羞成怒、暴跳如雷、气急败坏、大发雷霆

6、与“蚕食”构词相同的词:鲸吞、牛饮、蛇行、虎啸、龙吟、鸡飞、狗跳

7、与“咽喉”一类的词:手足、耳目、心腹、首脑、肝胆、臂膀

8、形容人高尚情操的成语:顾全大局、大公无私、淡泊名利、光明磊落、刚正不阿

9、与“救命之恩”结构相同的成语:

无稽之谈、不败之地、天壤之别、八拜之交、不惑之年、不白之冤

10、表示情况危急的成语:千钧一发、迫在眉睫、燃眉之急、危在旦夕、十万火急

11、表示人紧张害怕:提心吊胆、六神无主、胆战心惊、忐忑不安、心惊胆寒

12、表示人遇事镇定:从容不迫、处之泰然、临危不惧、神色自若、处变不惊

四、诗句拓展

1、描写军旅生活的诗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爱国诗句积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