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边的老人导学案及答案
《桥边的老人》
桥边的老人美·海明威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主旨2.掌握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3.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教学重难点:1.把握课文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主旨2.掌握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课前准备: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文章背景。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海明威的作品《老人与海》“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硬汉”形象2.就查找的资料,请学生简单介绍作者,教师相机补充并作以总结:⑴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⑵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最终用猎枪自杀。
⑶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被奥地利迫击炮弹片击中,后又被机关枪打中了膝部,左膝盖被机枪打碎。
他在医院里住了三个月,动了十几次手术,被迫手术换了一个白金膝盖,取出了237块弹片,还有少数弹片至死都保留在他的身上。
⑷后来还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⑸代表作品有《老人与海》《在我们的时代里》《春潮》《没有女人的男人》和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3.了解背景: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
海明威不仅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桥边的老人》便是写于这一时期。
一.梳理情节:人物:“我”和老人情节:相逢——交谈(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分别二.探究讨论小说的主题:提示:通过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探究小说的主题。
问题:1.小说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环境?“许多人涌过桥”中“涌”可以看出当时过桥时的拥挤涌动的人群要去:逃难因此在第一段写了一个逃难的人群涌动的社会环境。
2.老人的处境如何?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⑴“衣服上尽是尘土”“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外在形象:满身尘土⑵“没家,只有刚才讲的那些动物”“我76岁了”年龄身世:年老孤苦⑶“他太累了,走不动了”“我已经走了12公里,再也走不动了”“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身休状况:疲惫不堪(疲惫无助、茫然)总结:年老孤苦的老人被迫逃难,以致满身尘土、疲惫不堪——处境:悲惨(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完成)4.教师引导学生透过表面深入理解:是什么造成人群的逃难和老人的悲惨处境?残酷的战争5.引导学生探究老人的内心世界:文中的“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他始终没有挪动。
《桥边的老人》(学生版)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学生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明威创作风格。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揣摩语言来把握题旨,了解理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在残酷的战争中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
教学重点:(1)揣摩语言,体会简单对话之下蕴涵的丰富意义。
(2)学生能了解“冰山理论”在作品中的体现。
教学难点:言简意丰与“冰山理论”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树立作品—理论—作品的观念。
教学过程:一、巩固复习:1、作者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美国小说家。
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获奖原因是:“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中,同时也由于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
”海明威早期的长篇小说《》(1927)、《》(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如剧本《第五纵队》(1938),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
50年代后,他继续发展20年代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和《五万大洋》的宁折不弯主题,塑造了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
2、文学知识:(1)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又称:迷失的一代。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种。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通过创作小说描述战争对他们的残害,表现出一种迷惘、彷徨和失望的情绪。
代表作家、。
(2)冰山原则一种文学创作理论。
指的是人的语言对于人的思想的表达就好像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在水上面,有八分之七在水下;意思是说人的语言是不足以表达思想的,对于读者而言,也没有必要写得太过于直露,因为读者是能读懂的。
这种创作理论首先是由美国作家提出的,有较大的影响。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共8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桥边的老人导学案(教师版)一、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3了解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二、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2掌握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学习时数 4课时第一学时一、自主学习(8分钟)1、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他的代表作《老人与海》。
2、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2、正音和正字:骡(luó)车脚踝(huái)撇(piē)下踯(zhí)躅(zhú)彳(chì)亍(chù)踌(chóu)躇(chú)神mì(秘)莫测乌云mì(密)布3、概括小说的故事梗概:(1)第一段:介绍环境(2)主体部分:“我”劝老人离开,老人不愿离开。
(对话构成主要情节)(3)最后一段:交待结局二、合作探究(10-12分钟)(一)具体解读阅读第一段,讨论叙述语言的特点。
1、本段交待了哪些内容交待了主人公及故事发生的环境:桥边的老人、避难的人群、运送物资的士兵、踯躅的农夫。
2、本段语言几乎一笔一景,为什么惟独对老人着重笔,且分置首尾注重语言的轻重匀称,结构的错综,与下文的过渡照应。
3、由本段看,小说的叙述语言有何特点语言简约,不事渲染,淡化主观色彩;但包蕴丰富的内容,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
(二)讨论:小说的结尾除了交待故事的结局,还有什么表达作用(1)点明故事背景(法西斯挺进)(2)渲染氛围,烘托心境(天色阴沉,乌云密布)2(3)象征手法,暗示中心(复活节、仅有的幸运)三、小结与点评(5分钟)初步读懂小说,了解了本篇小说的三要素,了解了海明威小说叙述语言的特点。
四、目标检测(8-10分钟)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D)A脚踝.青稞.裸.露颗.粒无收 B山湫.泥鳅.揪.住瞅他一眼C蹒.跚隐瞒.颟.顸满.目疮痍 D桑葚.湛.蓝斟.酌疲惫不堪.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A轮辐幅射一幅画一副眼镜 B凝视怀疑凝结凝望星空C浇幸浇水绕口令岁月不饶人 D拥挤踊跃波涛汹涌拥上街头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①“你没家?”我问,边着浮桥的那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
(3)学会与他人分享阅读感受,提高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象,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让学生勾画出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和情节,做好批注。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指导。
(2)深入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关爱与责任。
四、课后作业2. 推荐一本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简要介绍作品内容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1. 课后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了解教学效果。
2. 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3. 针对学生的反馈,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和策略。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心得体会和推荐的文学作品,了解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叙述的角度、人称和口吻》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叙述的角度、人称和口吻》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知识储备】:1、关于小说四大文学体裁:小说、散文、诗歌、剧本概念: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情节和环境的描写来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题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分类:(1)按篇幅:长、中、短、微(2)按创作原则:现实主义浪漫主义(3)按时代:古代小说、现代小说、当代小说(4)按国家:中国小说、外国小说(5)按题材:言情武侠科幻魔幻侦探历史纪实……(6)表现手法:诗体、书信体、章回体、意识流描写手法:按内容:语言动作肖像神态心理细节环境(景物)按技巧:工笔白描侧面正面环境:自然与人文(社会)情节模式:完整模式: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一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叙述角度上帝俯瞰——全知视角特点:小说的叙事人就是作者,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绝对控制,什么都为读者安排妥当了。
作用或效果:容量丰富,讲述自由,阅读时信息清楚了然,不必让读者劳神费心,苦思冥想。
凡人目光——有限视角特点:小说的叙事人不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作者,而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讲究含蓄,讲究隐藏、留白。
作用或效果:能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能动性,主动参与,全心投入,更能体验到阅读的魅力,将读者变为小说的第二作者。
3、叙述人称第一人称——“我”——有限视角特点:“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
作用或效果:真实亲切,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
不足: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是“有限的讲述”。
注意:“我”并不等于作者。
举例:比如《桥边的老人》中,“我”就无法得知老人此时此地内心的想法,所以就无从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了。
第二人称问题小说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的情况很少见,严格上说不是一种叙述角度而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
用“你”,倾注的是叙述者对这个人物一种抒情目光,将之当作朋友,更加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之间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作者:胡锦青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年第86期【摘要】随着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推行与普及,更重视的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课程改革更是作为一线教师迫不及待完成的任务。
统编版自读课文的文本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上不仅要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而且需要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文从统编教材的自读课文说起,谈谈教师如何利用“举网以纲,千目皆张”的教学策略,以导学案实施策略,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能力,知识构建,顺势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导学案;部编教材;自读课文;知识迁移一、统编教材自读课文的编排特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充分借鉴国内外母语教材编写经验的基础上,围绕阅读这个核心任务,创新设计,构建了全新的阅读编写体系。
同时,试图构建一个“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自读课文从编排上,一般处于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
从整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出发,无疑,最后一篇自读课文就承担着让学生把已掌握到的语文要素运用到自读课文中、把本单元的核心要素运用到实践中的任务。
如何用,也是统编教材在自读课文编排上的一个精心设计。
自读课文没有课后练习与预习的具体要求,这最大限度地给学生的自主阅读留出空间,避免了教师以课后习题来主导课堂的情况。
统编教材对于自读课文的编排,是以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来设计的。
在这个基础上,是否意味着一线教师对于自读课文可以完全放手,任凭学生自主领会呢?并不是的,在掌握本单元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如何利用自读课文的编排特点来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研究的能力,是我们要研究的課题。
二、自读课文的教学原则(一)把握单元教学目标,渗透单元语文要素在学习新单元的课文之前,教师要把握好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清晰单元的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清楚整个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同时,教师还要清楚自读课文中哪些语文要素是不需要精讲的、考虑学生的原有认知,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
《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教学设计
《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话题内容是叙述,小说叙述角度是叙述技巧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课时《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为第一课时,另以叙述腔调为中心一课时。
2、在以往教学中,对于此类问题学生有所接触,但并未形成理论上知识,也未进行专题式的讲述,故有必要进行专节学习。
3、小说作为高考必考内容,高考命题人设计问题往往注重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和主题。
常常在以下题型中考查:①把握故事情节;②揣摩人物形象;③赏析环境描写;④概括探究主题;⑤品味赏析语言;⑥赏析艺术技巧;⑦理解小说的标题。
而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是属于小说考点中情节的艺术技巧。
【学情分析】1、在学习了课文《桥边的老人》以及完成了“改写人称”的练习后,学生对叙述人称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人称和叙述角度的关系,对叙述角度的概念也未形成,故练习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2、高一、高二在学习小说单元和小说专题的时候,几乎没有涉及到叙述视角及叙述人称,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
【教学目标】1、通过教材理论学习及举例,理解小说的叙述视角及叙述人称。
2、掌握三种叙述人称的优缺点。
3、了解小说在叙述视角方面的考题,并掌握基本答题方法。
4、通过练习巩固提升,培养学生解答小说阅读题型的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小说叙述人称的优缺点。
【教学难点】了解小说在叙述视角方面的考题,并掌握基本答题方法。
【课前准备】1、学生学习准备。
学生完成了《桥边的老人》的“人称改写”练习,并已预习《话题叙述》的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
学生作业“人称改写”练习已批改,并已总结问题所在。
精心查找阅读了相关的理论书籍,并有相当详细的备课资料,以及可实际操作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辅助】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引入话题。
1、“思考与实践”题一:《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
《场景》导学案
《场景》导学案【使用说明】1.认真阅读课本29—33页,标记勾画要点,再研读本学案。
记切:先阅读课本,再做本预习案。
2.研读本学案时,注意将课本内容结合起来独立思考,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并填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学习目标】1、认识场景描写在小说中的地位和功能。
2、了解场景描写方法和场景效果。
3、考察风景的意义和风景描写在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中的地位变化。
【课前预习】第一步:认真仔细地阅读课本29—33页,标记勾画要点,思考文本中提出的问题,将疑惑的问题填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第二步:完成预习题。
一、知识填空:1、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是场景。
场景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包括、和。
场景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
它是叙事性作品的基本构成因素,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2、场景有、之分,又有、之分。
二、思考题1、场景有哪些功能?2、风景的意义有哪些?【我的疑问】【课堂学习】一、检查预习情况并作出评价二、学习指导(一)在场景中生活:场景=场合(社会环境)+风景(自然环境),相当于场面,场景描写是场面描写和风景描写的合称,类似“环境描写”,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
这种描写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场景描写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
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
如舞会、晚餐、战斗。
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这样的“面”构成的。
它既不是风景描写,也不是单纯的社会环境描写。
试对下面这段场面描写作出分析: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自己却鼓着腮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地大笑起来。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
每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的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
有了这两盏灯光,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
一一罗兰编号:gswhywxx----001文华高中高二语文选修《桥边的老人》导学案(教师版)编制人:王安章审核人:王安章编制时间:2014年8月9日学习目标1、能说出小说的主要情节,掌握重点字词及作者相关知识。
2、能说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分析老人形象。
3、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反对战争渴望和平、尊重生命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1、能说出小说的主要情节,掌握重点字词及作者相关知识。
2、能说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分析老人形象。
学法指导诵读法。
学习过程一、知识1、走近作者海明威(1899〜1961)________ 国小说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担任驻欧洲记者,并以记者身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战。
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抑郁,1961年自杀。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 》(1927 )、《 _______________ 》(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塑造了摆脱迷惘和悲观,创作了反映为人民利益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的《_________________ 》和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 》。
50年代,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 ---- 代表作《 __________________ 》。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2、追溯背景《桥边的老人》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战。
1936年7月,西班牙战爆发,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
《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
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语文组一、教材及学情分析《外国小说欣赏》是学生完成高中语文必修阶段的学习任务之后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属于“小说与戏剧”系列。
《外国小说欣赏》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
与此同时,适当地勾勒外国小说史的轮廓,简单介绍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以及诸种流派,最终目的是了解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
《桥边的老人》是美国小说家海明威的作品,也是这本教材中第一单元第一课。
篇幅小,笔法简练,意蕴深刻叙述角度具有代表性,它以一个士兵的口吻和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讲述了西班牙内战期间一个老人在躲避战争逃离家乡的路上,身心疲惫,难以再次踏上逃离之路的故事。
“我”遇见了老人,和他交流攀谈,问了他四个问题“故乡”“动物”“家人”“政治态度”,可是无论“我”问什么,老人终究会把交流的问题还原到他珍爱的几只动物身上。
这就是教材的内容。
学生是本文的学习主体,他们如何阅读文本、感知文本、分析文本、表达自我的阅读感受和经验是本文教学的关键。
透过细节凸显人物形象,表达小说主旨是本文的教学重难点,而文章的写作背景、海明威的写作风格是帮助学生解读文本的关键,故结合学情我将小说背景、作者简介透过《导学案》呈现在学生面前,并通过预设问题帮助学生预习文本进入情境,再透过课堂讲解,分析文本达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1、通过梳理故事情节,初步把握“老人”的人物形象。
2、合作交流,透过情节的发展全面把握“老人”的人物形象。
3、透过“桥”感受文本主旨。
三、教学重难点:1、合作探究,透过情节的发展全面把握“老人”的人物形象。
2、深入探究,透过“桥”与“老人”感受文本主旨。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
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小说叙述角度 人称 教学设计
《外国小说欣赏》叙述视角和人称教学设计冯小艳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第一中学一、【设计理念】1.教材分析:叙述角度和人称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话题叙述中的内容。
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小说基本特征,是小说欣赏的的第一步,而叙述人称又和叙述角度密不可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2.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获得语文学习经验的直接参与者、行动者,更是语文学习中能力提升和价值观培养的主角。
平时大多数人有看小说的习惯,对一些技巧可能没有过多关注过,所以在小说写作上也没有大胆尝试,通过叙述角度和人称的讲解希望学生在阅读小说甚至在写作上能有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目标】1.了解叙述角度和人称的有关知识,初步感知小说基本特征。
2.通过阅读及反思,尝试“讲故事”,学会选择合适的叙述视角,运用恰当的人称。
3.进一步反思小说中第一人称的作用,联系高考,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1.注意从不同角度解读小说,学会运用人称写作,表达。
2.用所学解决高考试题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大家爱听故事吗?小说就是一个故事,它要有个讲述人,下面我们看一下《祝福》改写版,思考谁在讲故事。
展示:《祝福》改写版:祥林嫂,卫家山人,一生非常艰辛、坎坷。
早年嫁给比她小十岁的丈夫,有婆婆和一个小叔子,家中以打柴为生。
某年春,丈夫不幸去世,祥林嫂孤身一人来到鲁镇,后在鲁四老爷的家中作女工。
祥林嫂虽然是一个寡妇,但她模样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常常顺着眼,是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试工期内她干活勤快有力,很快就成为了鲁四老爷家中正式的女工。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但是祥林嫂的做工却丝毫没有懈怠,到年底,筹备福礼,全是一人担当。
然而好景不长。
新年刚过不久,祥林嫂的婆婆突然来到了鲁镇,并强行带走了祥林嫂。
哪知道祥林嫂的婆婆为了给小叔子筹办结婚的彩礼,竟然将祥林嫂强行嫁到了山里。
《桥边的老人》导学
小说主旨
■ 人物: 作者主要描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主人 公——桥边的老人;一个是线索人物——我。 老人是个怎么样的人? “我”是谁?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好 处和缺点各有哪些? ■情节: 老人与“我”的对话 ■环境: 战争来临前 ■主旨: 对战争的控诉,对生命的 怜悯。
一、整体阅读
局部精读
阅读《桥边的老人》, 完成下面问题。
3.文章中的“我”问老人对于政治的态度时,
老人说“政治跟我不相干”。谈谈你对作者设 计这段对话的理解。 答:作者借助这段对话,表达对战争、政治的 厌恶与反对,对玩弄政治的人的讽刺:虽然说 老人与政治不相干,但是政治引起的(或政治 家挑起的)战争却扰乱了老人的生活,给人们 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4、小说的背景是什么?这篇小说最大的叙事 特点是什么? 答:①背景是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 ②人物对话。小说情节的展开、人物个性和心 理展示都是通过对话来实现的。
③以“我”的视角展开叙述,增添了故事
真实性。“我”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叙 述故事不带主观色彩(海明威这一叙述风 格人们称之“零口吻”);“我”是一个 观察者,见证了老人的言行,增添故事的 真实性。 ④以没有结局而结尾,耐人寻味。小说一 直渲染敌人的飞机即将轰炸的紧张气氛, 而结尾写“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没有 逃难的老人的命运将如何呢?小说到此打 住,有余味深长的效果。
2)赏析《桥边的老人》的对话艺术
①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小说的人物几
乎原地不动,人物少有动作,情节的展开主要 借助人物对话。“我”与老人的问答之间,蕴 涵了生动的情节。如“我”问故乡,问动物, 问政治以及老人的对答。 ②人物对话反映人物的个性心理。老人提到故 乡及“看管”的动物时,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对 家园的留恋与热爱;不能照顾动物“只得把它 们撇下了”,反映老人面对战争的无奈、苦涩 和悲哀。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优质教案(含单元知识总结)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文章层次井然,内容清晰。
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山沟的大环境(即自然条件)的恶劣险峻,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村干部的补充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二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作者介绍】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
山西霍州人。
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记载.(zǎi zài)险恶.(wùè)归宿.(sù xiù)不禁.(jīn jìn)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青山不老》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青山不老》教案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青山不老》教案,一起来看看吧!《青山不老》课文原文窗外是参天的杨柳。
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
当地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
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
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
六十五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他已经八十-一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他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要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他敲着早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
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层层的梯。
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
”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牲畜林》导学案(师)
《牲畜林》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清小说脉络,体会小说所表现的乐观精神。
2、体会平实但又隐含幽默的语言。
3、认识与理解本小说层层推进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1.过程:①课前准备:自学完成对小说节构的把握,了解延迟法的特点。
②小组合作探讨问题。
③师生归纳总结文章的主题。
2.方法:小组讨论法、教师点拨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谴责战争珍视生命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点1、小说故事情节的概括及轻松幽默的艺术笔法。
2、“延迟”法的使用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学习难点认识情节与结构在概念和功能上的差异,了解结构的构成方式。
学习时数:4课时知识链接1、作者与作品简介卡尔维诺:(1923—1985)意大利人,当代作家。
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
在他绚烂多变的小说后面是一片暖和而明亮的阳光,幻想、宇宙、无穷、时间、欢笑或者悲怆就在这片阳光中静静地蔓延。
卡尔维诺是一位富于幻想、具有童话气质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有着宇宙和科学的背景、耽于哲思和无穷探索的作家。
曹文轩说“卡尔维诺是天堂里的作家”,也有人说他是“一位一只脚跨进幻想世界,另一只脚留在客观现实之中”的作家。
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又译《蛛巢小径》);代表作:小说《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命运交织的城堡》《我们的先人》《宇宙谐趣》。
20世纪小说经典理论著作:《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又译《美国讲稿》)。
编著童话集《意大利童话》。
2、延迟法为了保持小说的线性结构,作者常常故意“延迟”小说的进展。
作者会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幻灭,就在这样捉迷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
这种小说创作的方法类似于“猴子掰包谷(玉米)”。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没有亲历过战争,但我们从新闻报道、电影电视以及文学作品里或多或少感受过战争。
《桥边的老人》小说阅读教学导学案与预习案刘强20210522
《桥边的老人》学习任务单使用者:____________中学________届______班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学习目标:1、学会通过场景与人物分析,概括小说的主题;2、掌握叙述方式的基本类型,初步理解其的艺术效果。
一、检查预习1、请同学交流场景分析,推测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横线处填上你认为合适的修饰语(长短不限):这是一个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二、进入新课1、分析对话中老人所有的语言,根据表述内容分类概括。
“从圣卡洛斯来。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
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抛下了。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是啊。
怕那些大炮呀。
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
猫,当然不要紧。
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七十六岁了。
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我想我现在再也走不动了。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
”“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
不用为它担心。
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你这样想吗?”“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没有。
”“嗯,当然会飞。
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他说。
“谢谢你。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
“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上面的内容分类,并推荐你认为最值得玩味的一句话,向同学说明理由:(1)你的推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同学的推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现在你觉得这部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呢?把你的理解变成修饰性语句填在横线上。
《桥边的老人》(通用5篇)
《桥边的老人》(通用5篇)《桥边的老人》篇1教学目标:1. 阅读并仔细玩味小说的情节,体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2. 了解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及其与内容题旨的呈现关系。
教学重点:1. 玩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小说的题旨;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研读课文,读、思、议相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 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及其创作情况;2. 研读小说,领会其内容和题旨。
教学过程:一. 导课:由旧学《老人与海》导入二. 作者介绍:1. 学生展示作者材料搜集成果。
2. 教师补充。
3. 明确(见相关资料)三. 研读小说内容:(一)整体感知:你在小说中看到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确:“我”在侦察敌情的时候在桥边偶遇一位老人,并与之攀谈的事情。
(二)重点精读:1. 老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场的?明确:战争来临前的紧张、慌乱。
(第一段)2. 逃难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单单这位老人能引起“我”的注意,并与之攀谈起来呢?明确:人们都竞相逃命,可这位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3. 认真阅读课文中两人的对话。
提问: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提示:(1)在谈到家乡时,老人的反应怎样?明确:“露出笑容”“便高兴起来,微笑了”(2)在谈话中,老人说得最多的是什么?明确:动物,老人担心自己家的动物。
(3)老人急着逃跑吗?明确:不急。
“一动也不动”“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上的尘土中坐下去”4. 思考:(1)老人为什么“微笑”?透过老人的“微笑”,你能读出什么?明确:从“微笑”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家乡的爱恋。
同时也表现出老人被迫逃离的苦涩和悲哀。
(2)老人为什么不自己逃命,而只担心那些动物们呢?明确:a.老人无亲无故,动物是他的伴侣,他的亲人。
表现了老人的孤独和善良。
而且此处爱的温暖与正发生着的战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及答案(最新整理)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高二2部)编写人:审核人: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和第三人称中全知视角的运用。
【学习重点难点】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及作用。
学习过程一、知人论世1、作家作品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
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
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
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1954年,“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老人与海》之中,以及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2、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
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惘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
在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但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
他们的幻想破灭,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他们憎恨战争,但不知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心情苦闷,对前途感到茫然。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机,又加重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苦闷。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及答案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及答案【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和第三人称中全知视角的运用。
【学习重点难点】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及作用。
学习过程知人论世1、作家作品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
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
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
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1954年,“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老人与海》之中,以及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3、背景介绍: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
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4、海明威名言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打败。
生活与斗牛差不多。
不是你战胜牛,就是牛挑死你。
上帝创造人,不是为了失败。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海明威自题的墓志铭:恕我不起来啦!一、初步感知自学问题:默读课文,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按提示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高二2部)编写人:审核人: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和第三人称中全知视角的运用。
【学习重点难点】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及作用。
学习过程一、知人论世1、作家作品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
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
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
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1954年,“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老人与海》之中,以及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2、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
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惘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
在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但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
他们的幻想破灭,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他们憎恨战争,但不知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心情苦闷,对前途感到茫然。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机,又加重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苦闷。
他们没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只能消极逃避现实的斗争,躲到个人的小天地里去,企图用爱情、友谊、寻欢作乐来解除精神的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起来。
3、背景介绍: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
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4、海明威名言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打败。
生活与斗牛差不多。
不是你战胜牛,就是牛挑死你。
上帝创造人,不是为了失败。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海明威自题的墓志铭:恕我不起来啦!二、初步感知1、默读课文,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按提示填空。
首段进行描写,介绍故事发生的_ _ 。
主体部分由__ 构成情节。
最后一段交待_ _,既是对的再次点明,又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2、文中刻画的桥边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试加以分析。
三、叙述视角介绍叙述视角、叙述人称。
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
“作者一叙述者一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全知视角基本上是叙述者等同于作者,他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
全知视角的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有限视角是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
1、“我”是谁?这个故事是由我来讲述的,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好处和缺点各有哪些?2、【点拨】小说还有一种视角是全知视角。
请看莫泊桑《项链》中的一个片断: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
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
因为在妇女,美丽、风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这两种视角的区别是什么?3、鲁迅先生的《祝福》属于哪一种视角?他喜欢用哪一种?四、重点探究1、作者海明威正是用有限视角来叙述故事,隐藏了一些内容。
阅读主体部分(对话部分),揣摩人物内心世界,看看作者隐藏了什么?一问:家乡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
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1)老人为什么会“露出笑容”?2)待在那儿照顾动物直到最后离开的这个细节,说明了什么?二问:动物3)老人多次唠叨的语言是什么?4)从中你读到了什么?三问:家“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
猫,当然不要紧。
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
5)你从“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句中读出了什么?四问:政治“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
6)其中隐藏了作者什么观点?7)与老人命运相关的句子还有哪些?8)明知此处即将成为战场,“我”两次劝老人离开,老人为什么不走?结合原文分析原因。
9)“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1)为什么不对我讲了?(2)这个句子中老人强调的是哪个词?隐含了怎样的意思?2、通过以上的阅读和讨论,我们知道作者的叙述运用的是减法,隐去了一些内容,力求简洁明快,这露出水面上。
所谓“冰山理论”,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把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地掩藏于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却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因此,“冰山理论”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文本的简洁,即“少”;二是叙述者的不动声色,即“静”。
你认为,这样写是否会影响小说内容、主旨的顺利表达?小说的主旨是什么?3、解读小说结尾:小说结尾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课外拓展老人与海(故事梗概)古巴的一位老渔夫桑地亚哥已经连续84天没打到鱼了。
头40天还有个叫曼诺林的孩子和他一起,后来孩子的父母嫌老头“背运”,就叫孩子搭了别的船。
老人睡觉不像年轻时总梦见海浪、沙滩,而常常梦见狮子。
第85天一大早,孩子为老人准备了沙丁鱼和鱼食,送老人出海。
这天天气很好,老人决定到更远的大海深处捕鱼。
黎明时,他已在钓丝上装上沙丁鱼,放到适当深处,让小船随海水漂流。
老鹰在上空打着旋,老人把钓丝插到1英里深的海里。
突然,看见伸在水面上的绿色竿子急遽( )地坠到水里,他知道,这是一条马林鱼正吃钓尖和钩把子上的沙丁鱼。
老人灵巧地握着钓丝,感到下面的分量越来越重。
中午时分,大鱼终于上钩了,老人用双手拼命收着钓丝,但依然不能提上一英寸,渔船和人都在水面慢慢漂流。
太阳落山了,大鱼依然未浮出水面,老人想:我拿它没有办法,它拿我也没有办法。
太阳又升起来了,鱼依然向北游。
老人疲惫不堪,左手在抽筋,他吃些生鱼以增加力量。
鱼终于跳出海面,比小船还长两英尺哩。
老人放出更多的钓丝,紧紧拽( )住,手已皮开肉绽( ),涌出鲜血。
第三天,大鱼开始打转,最后银花花的肚皮终于翻出水面,老人使尽平生的力气把它杀死,并将它绑在船边。
那家伙足有1500磅,或许更重。
死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群,它们围着船打转。
老人用鱼叉扎,用桨、舵( )柄、刀子等与鲨鱼拼死搏斗。
他深信:“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
”最终,鲨鱼吃掉了他千辛万苦得来的大马林鱼的肉,仅仅留下一副大鱼的骨架。
子夜时分,老人终于驶进小港,回到他的小茅棚。
天亮后,当人们对着那大鱼的骨架发出惊叹的时候,曼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
路边的小茅棚里,老人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垂着,孩子在一旁守护他。
老人正梦见狮子。
问题:结合全文,理解画线句子。
(1)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
(2)曼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答案(三)初步感知1、默读课文,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按提示填空。
首段进行场面描写,介绍故事发生的_环境_ 。
主体部分由__对话构成情节。
最后一段交待_结局_,既是对背景的再次点明,又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2、文中刻画的桥边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试加以分析。
明确:文中刻画了一个年老孤苦的西班牙老人形象。
他热爱自己的家乡,一谈到自己的家乡,老人就高兴地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他心地善良,充满爱心。
敌人入侵,他不得不逃离家乡,但一直牵挂他养的那几只动物,对这几只动物能否避过战火,一直放心不下。
他不关心政治,他不理解敌人为什么会入侵自己的家乡,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我”是谁?这个故事是由我来讲述的,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好处和缺点各有哪些?明确:由“我”这个小说中的人物来讲述故事,给我们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强的真实感、亲切感;由“我”来讲述故事,故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现在进行时”,使读者对下一步情节有所期待,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但是由“我”来讲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这个老人的身份、他的经历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
2这两种视角的区别是什么?明确:全知视角的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全部的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和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对人物的心理描写。
有限视角的叙述者则只介绍故事的部分情节,把一部分内容隐藏起来了。
作者海明威正是用有限视角来叙述故事,隐藏了一些内容,使得叙述简洁。
而相比之下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则繁复得多。
如果说伍尔芙偏爱叙述的“加法”的话,海明威则更爱“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