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第2单元第4课时练习三(二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4章表内除法(二)导学案
①看图,你知道什么信息?
(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怎样计算?)
②如果要求每行有几面小旗,怎样列式?为什么?
(小组交流,说说方法和理由。)
③如果求有几行呢?该怎么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
④仔细观察这两道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被除数相同,但除数和商的位置交换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37-39页例1、例2和“做一做”,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4、在“○”里填上“+”“-”“×”或“÷”。
48○6=2○6 49○7=21○3
2○3=54○9 15○3=4○1
四、拓展作业:(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1、( )里最大能填几?
15÷( )>4 36÷( )>8
40÷( )>7 35÷( )>6
2、一道除法算式题,除数是9, 芳芳把被除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看颠倒了。结果除得的商是7.正确的商是几?
七、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一个地球仪要8元,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解:56÷8=7(个)
答:56元可以买7个地球仪.
教学反思: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43、44页以及练习九中的第1题、第5—9题、思考题。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第2单元 解决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教案(附导学案)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解决问题》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例4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用加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感受“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过程和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36-6= 29-20= 17+8= 45-9=35-30= 70+12= 36+30= 17+8=2.解答下面各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1)2012年二月份有28天,三月份有31天,二月份比三月份少几天?[求28比31少几,用减法计算,31-28=3(天)](2)有白兔40只,黑兔26只,白兔比黑兔多多少只?[求40比26多多少,用减法计算,40-26=14(只)]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就是求较大数和较小数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板书课题)二、进行新课知识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1.出示情景图观察:图中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从中你都知道了什么?汇报:(1)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
(2)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
(3)三班比一班少4面。
2.学习例4师: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你能根据表中的信息求出二班得多少面红旗吗?学生活动:找一找:要求二班有多少面小红旗,需要哪些信息?该怎样列式?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汇报交流。
小结:可以画线段图来理解题意。
求二班有多少面,就是求比12多3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列式:12+3=15(面)3.拓展应用师: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问题求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学生活动:利用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进行解决。
汇报交流。
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三班得了多少面?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4课时 练习七-精品导学案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导学指导案(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课题:练习七课型:复习课课时:第4课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33页练习七。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
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感受平移和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会用所学的图形拼出图案,培养欣赏美的能力。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重点:感受图形自身蕴含的丰富的形态美。
学习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打开思路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纸片。
教法: “引导发现法”“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
学法:自主探究发现与合作交流。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一、导学目标(一)、独立尝试(预习)自学课本第33页练习七的内容。
(二)、复习并检查(温固)。
1、下列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SB、HC、PD、Q2、下列各种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3、下图是一些国家的国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4、下列图形中:角、线段、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其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2个B、3个C、4个D、5个5、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等边三角形 B 、正方形 C 、圆 D、长方形6、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长方形B、平行四边形C、圆D、半圆()()()(三)1、引入课题:谈话: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小结并过渡: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老师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运动现象,你能说说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吗?(课件出示“练习七”第7题。
)学生自己判断,指名汇报,逐个说出自己是怎样判断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导读探究)1、“练习七”的第8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4课时练习三
教学反思;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除法,弄清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熟练掌握除法中两种不同的分法,能正确书写出除法算式.
学习重点;
1、查漏补缺,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综合能力.
学习难点;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会看图写除法算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 】根.
【1】分一分,写出算式.
【2】比一比,你发现了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3】说出写出的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小结;把一个数平均分,求每一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求分成几份,也可以用除法.
【三】1、引入课题;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能否举出例子来?【板书课题;练习三】
【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义.
【2】、全班交流汇报.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监测达标】.
1、写出除法算式.
(1)、8除以4等于2.
(2)、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个.
2、6只猴子分18根香蕉,平均每只猴子分到【 】根.
□÷□=□
3、小白兔分12个蘑菇;
【1】、平均分给2只小白兔,每只分到【 】个蘑菇.
24÷4=【 】想;四【】二十四,商是【】.
24÷6=【 】想;【】六二十四,商是【】.
*3、在【 】里填上“>”、“<”或“=”.
5【 】20÷5 30÷6【 】640【 】6×5
12÷3【 】56【 】36÷6 20【 】4×5
五、预习新课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配套教案全除法(2)
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5课时除法(2)【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例5,及练习三第4~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具准备】教材第14页的例题5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
2.分小圆片: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
使学生知道,教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教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
也就是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后答:8个小圆片,每个同学2个小圆片,可以分给4个同学。
师: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二、新授课1.出示教材第14页的例题5。
(1)师引导学生理解“每4个放一盘”,说明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有误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学生分完后,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
(教师要强调四个四个地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3)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4)指导算式的写法。
①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总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
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
第三单元第4课时 猜数游戏(导学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第4课时猜数游戏(导学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北师大版
一、课前预习
1.让家长先准备一个空盒子,放入 10 个颜色不同的小球,然后让孩子往里面猜数,每猜一次从盒子里面取出一颗小球并向孩子展示,学生需要记录并分析答案。
2.学生自己也可以准备一些小球练手,可以将自己准备的小球写上数字或者颜色,或者用卡片来代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猜数思维,能够根据推理猜测正确的答案。
本课的难点在于学生需要以逻辑思维为基础来进行猜数游戏,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数学推理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环节
引导学生猜想:小球的颜色和数字之间是否有某种特定的联系?我们能否从中找出规律来?
2. 活动环节
1.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小球,并且自己猜测。
2.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路记录下来,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3.张老师打算猜一个两位数的数字,数字的十位数比个位数大,两位数的和为10。
(1)让学生猜一个数字,并根据张老师的回答来缩小下一次猜测的范围。
(2)学生自己编制一个游戏规则,然后与同桌一起进行猜数游戏。
3. 总结反思
在教师引导下,分析猜数游戏中的规律以及如何通过推理找出正确答案。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的猜数游戏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更能发现数字与规律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是非常有效的,同时,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表内除法(一) 第4课时 除法(1) 教案
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4课时除法(1)【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4,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
难点: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教具准备】教材第13页的例题4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篮子。
再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个。
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
(板书课题:除法)二、新授课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除法的符号是“÷”。
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2.出示教材第13页的例4。
教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个?”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1)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2)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3)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4)教学12÷4=3这个除法算式,它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3.出示:15÷3=5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
(15除以3等于5)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5)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3页的“做一做”。
通过让学生平均分、写算式,再次体会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精品导学案
第4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
师生共同讨论探究。
【评价提升学习】
1、哪个灯笼上的数是3的倍数,请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18 33 192 1303
2、填空。
(1)一个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在45,63,51,84,102,207,96中,是3的倍数的数有(),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的数有()。
(3)有一个三位数76□,在□里至少填上(),这个三位数就是3的倍数。
(4)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
3、在下面每个数中的□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请在()里写出符合要求的所有数字。
30□() 8□16()
61□7() 208□()
5□() 2□9()
36□() 13□5( )
学案整理:
本节课我学会了:
还有疑惑的问题是:
学生励志寄语:
人生,想要闯出一片广阔的天地,就要你们努力去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勤奋刻苦、充满自信的过好每一天,雏鹰总会凌空翱翔。
只有一个的知识、阅历、素质、修养达到足够的积淀时,オ能真正做到不说张扬之语,不干张扬之事,处于低谷不颓废,過到困难不退缩,一帆风顺不得意,
成绩面前不炫耀,永远保持着踏踏实实,平平常常的生活态度和格调。
以成熟,豁达,自信,睿智处世做事。
就가定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广阔的天地。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及教案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课本P7~27页。
二、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节,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含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所学的除法运算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
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
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三、单元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含义,能进行平均分。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会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单元课时安排: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2课时左右除法…………………………………………………3课时左右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第1课时《平均分》教学内容:课本P7~9页,例1、例2、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
第2单元 第4课时 练习三(导学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第2单元第4课时练习三(导学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和数字特点,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3. 两位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4.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混合运算。
2.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完成练习三的相关题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中的难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4. 课堂讲解针对练习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5. 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巩固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加强课后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后作业:关注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总之,本节课通过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学习”环节。
人教2022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导学案:表内除法(一)平均分【导学案】
教材简析:本单元教材划分为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节,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含义。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所学的除法运算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1.理解平均分及除法的含义,能进行平均分,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除法之间的关系,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课时分配:1.除法的初步认识(1)平均分(1)1课时(2)平均分(2)1课时(3)平均分(3)1课时(4)除法(1)1课时(5)除法(2)1课时(6)练习课1课时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1课时(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1课时(3)解决问题1课时(4)练习课1课时(5)整理和复习1课时(5)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1课时教法与学法:本单元进行除法教学时,多组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建立除法的概念;设计丰富、有趣的活动和练习,提高学生表内除法运算的能力;通过动作、画图、语言表述等多种方式,达到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除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平均分(1)课题平均分(1)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学习除法的第一课,平均分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然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初次接触,所以这节课以分糖果、分橘子为实例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平均分,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通过对比,了解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的结果同样多。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第四课时)《解决问题练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第四课时)《解决问题练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能力目标–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的耐心和毅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2. 学习1.讲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讲解示范一个或多个解决问题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
3. 练习1.让学生进行个人练习,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分组合作,让学生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运用所学的知识。
四、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可以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解决一些问题,并写下解决过程。
五、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练习1.方法:找规律、列式计算、逻辑推理2.技巧:理清思路、多角度思考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是否理解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下节课如何继续引导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本对教学有所帮助。
【导学案】第4单元第4课时解决问题的练习课(二年级下册数学)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四单元导学指导案16- 8= 63 宁9 = 28 宁7 = 48 宁8 = 63- 7= 54 宁9 = 81 宁9 = 40 宁8 = 27- 9=14宁7 =42宁7 =27宁9 =(三)新课导入:1、引入课题。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数学王国”去玩,你们想去吗?“数学王 国”的国王听说咱们要去,非常高兴,给大家带来许多小礼物,她说 “只要谁积极动脑思考,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就把礼物送给谁。
”你 们想要吗?(随之出示漂亮的小卡片,卡片的背面是口算题)不过, “数学王国”的路上有很多困难,要闯过三关才能顺利到达,你们有信 心闯过去吗?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齐读目标)二、 基础练习。
(第一关)课题:解决问题的练习课 课型:练习课第4课时 教师复 备栏或 学生笔 记栏1、把口诀补充完整。
()九二十七八()七十二()七二十八三()十八2、用一句乘法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五九四十五六七四十二3、练习九第1题。
(出示卡片)开火车三、巩固练习(第二关)。
1、练习九第5题。
走迷宫。
(注意:算出的商是下一个算式的除数。
比赛:看谁先走出迷宫。
2、练习九第7题。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如何计算。
3、练习九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并说说思路。
4、练习九第9题。
学生读题。
问:这个题有几个问题?现在每个多少元?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现在每个比原来便宜多少元?怎样计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小结:做题时要注意审题,按题目的要求去解答。
、在O里填上“〉”或 =。
54 -603X 345-5027- 336-6014- 256 - 7042- 624-3018- 632-4036- 46、二年级的7个同学共做了42面小旗,平均每个同学做几面小旗?7、王老师买来32个苹果,每个同学分到4个,这些苹果可以分给几个同学?四、拓展应用、延伸(第三关)1、练习九第6题。
①用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 表内除法(一)
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课时平均分(1)【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例1、做一做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的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平均分”,在分东西的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7页参观科技馆食物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出示教材第7页情境图。
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
小朋友正忙着准备食物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物。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导入新课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食物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小朋友分配食物。
(1)讨论分配方案。
突出每种食物“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
分好后,请各组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食物,从中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物同样多。
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三、巩固拓展1.出示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1题。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联系前面讲的平均分的定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
2.出示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用正方形卡片代替枫叶,数一数,分一分。
分好后,同桌讨论一下: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四、课堂小结师:请学生回忆一下,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知道了什么叫做平均分,了解了平均分的基本定义,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并知道了生活中很多的的实际问题可以用平均分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学会平均分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好处。
【板书设计】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课时平均分(一)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2课时平均分(2)【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例2及练习二第1~3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按照预习中 学生存在的 问题,教师加 以点拨。
2.算一算。
通过算一算,掌握方法。
(1)1 支康乃馨比 1 支玫瑰花便宜多少钱? 教师充分放手,先独立解答,在小组合作交流,最后 指名汇报。 (2)观察综合算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 卖 1 支菊花和 1 支百合花,共花多少钱?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汇报。 说一说你又会得到怎样的结论? 学中做 1.完成试一试的第 1 题。
学案
导案
1、请你找到这节课的数学问题,把它读熟,并把它
写在括号里
(
)。
2、为了解答这个数学问题,课本用 4 幅图完成,请
问:第 1 幅图用的方法是(
),
第 2 幅图用的方法是(
),第 3 幅图
用的方法是(
独
是(
),第 4 幅图用的方法 布置课前预
)。
习
立
4
学 习
尝 3、第 4 幅图的方法是新方法, 像这样 5 20 ,叫做除
几小时?
先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再独立列式解答。
学中做 交 1、完成练一练的 1、2 题。 流 2、完成练一练的 3 题。 解 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惑
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老师点拨 。
合 1、练一练。
作 完成第 11 页的第 4、5 两题。
考
1、先独立答 题 2、组内交流
试
自 我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总 后我会在 结
年 级 二年级
教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 6 页
高利
1、知识目标: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 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 体验成功的喜 悦。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3课时 认识时间练习课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3课时认识时间练习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识别时、分、秒;能够准确说出一天中的常见时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时间概念理解,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感知与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时间的自主管理意识,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时、分、秒的概念,准确读写时间。
•难点:时间概念的巩固和串联,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2.工具:钟表模型、教学PPT、小黑板和粉笔。
3.素材:时间概念的图片、互动教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时钟的模型,询问学生已经学过的时间单位,引出时、分、秒的概念,让学生大声说出自己现在的时间。
2. 学习新知(15分钟)1.告诉学生时钟的长短分别表示小时和分钟,让学生试着读出不同时刻的时间。
2.介绍分钟的概念,让学生通过钟表模型,熟练地读出具体的时间,如“现在是3点15分”。
3.导入秒的概念,通过互动教具或PPT展示秒表的计时过程,让学生感受时间的流逝。
3. 实践应用(25分钟)1.让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读写时间,相互提问。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2.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时间场景图片,要求学生描述图片中的时间,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感知能力和描述能力。
4. 拓展延伸(10分钟)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简单任务,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和时间管理能力。
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时、分、秒的概念,学会了准确地读写时间。
但时间不等人,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每一刻。
六、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册上关于时间的习题,独立完成一篇关于我的一天的时间日记。
希望这份导学案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导学指导案
(第二单兀表内除法)课题:练习三课型:复习课课时:第4课时
(1) 、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2)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3)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10、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的思考题 11题:
(1) 、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义。
(2) 、全班交流汇报。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监测达标)。
1、 写出除法算式。
(1) 、8除以4等于2。
(2) 、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个。
2、 6只猴子分18根香蕉,平均每只猴子分到(
)根。
五、 预习新课 六、 板书设计:
/()个为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平均分-被除数-除数=商
\平均分成()份,每份几个?
3、小白兔分12个蘑菇:
(1) 、平均分给2只小白兔,每只分到(
)个蘑菇。
□宁口 =□
(2)
、平均每
四、 拓展作业。
(1、先独立答题2、组内交流3、师生交流) 想:(四)五二十,商是4.
想:四( )二十,商是( ). 想:二( )十二,商是( ). 想:( )六十二,商是( ).
想:四( )二十四,商是( ). 想:(
)六二十四,商是(
).
V 或 =0
30-6 ( ) 6 40 ( ) 6X5
6 ( ) 36-6 20 (
)
1. 4X 5= 20
20-5= 4
20-4=( 2. 12-2=( 12-6=( 24 — 4=( 24 - 6=( *3、在(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