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认识压强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压强优秀教案

初中物理压强优秀教案

初中物理压强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八章《压强》的第一节,内容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具体章节内容为:8.1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8.2压强的单位及其换算;8.3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能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难点:压强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压强计、演示用压强板、计算器等。

学具:练习本、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为什么鞋底有花纹?为什么菜刀的刀刃要磨得锋利?),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压强的概念。

2. 新课内容(1)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2)压强的单位及换算介绍压强的单位,引导学生进行压强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

(3)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分组实验,让学生探究压力、受力面积对压强的影响。

3. 例题讲解选择一道典型的例题,讲解压强的计算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2.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3. 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下列物体的压强:① 重力为200N的物体,底面积为0.1m²;② 重力为500N的物体,底面积为0.2m²。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3)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压强知识解释?请举例说明。

2. 答案(1)① 2000Pa;② 2500Pa。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第一章:压强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压强的定义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计算压强的方法。

1.2 教学内容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 受力/ 面积。

1.3 教学活动通过实例引入压强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压强的存在。

讲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压强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不同物体在同一面积上产生的压强等。

第二章:压强的测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强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让学生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压强。

2.2 教学内容压强计的使用方法:如何正确放置、调节和读数。

注意事项:避免误差和损坏压强计。

2.3 教学活动演示如何使用压强计测量物体的压强,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误差,提高测量准确度。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压强计测量不同物体的压强,并记录实验数据。

第三章:液体压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让学生能够计算液体在不同深度下的压强。

3.2 教学内容液体压强的特点: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液体压强= 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深度。

3.3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观察液体压强的特点,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变化规律。

讲解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3.4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液体在不同深度下的压强等。

第四章:大气压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4.2 教学内容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对物体表面的压力。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气压计的使用。

4.3 教学活动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应用。

演示如何使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4.4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并记录实验数据。

第五章:压强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023年初中物理《压强》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2023年初中物理《压强》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2023年初中物理《压强》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初中物理《压强》优秀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能熟练写出压强公式、单位,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会应用压强公式分析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具体方法,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2、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学习运用比值定义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压强是初中物理课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体现压力作用效果的重要物理量之一。

压强不仅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是材料力学、热力学的核心概念。

《课标》中属于理解层次的内容要求只有四条,压强是其中之一,可见压强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占用重要地位。

与速度、密度的定义方法相同,压强的定义采用的是比值方法。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中学生还将学习另一个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功率。

学生在形成速度、密度概念的过程,为__压强概念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样,理解压强概念,反过来有助于速度、密度概念的巩固、深化。

本节内容由“压强”“怎样减小和增大压强”两部分内容组成。

两部分内容彼此关联,只要学生对压强的概念理解到位,就能顺利解决减小和增大压强的问题。

压强概念的形成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解决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学会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压强的概念,并能用压强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三、教学策略压强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初学极易与压力的概念混淆不清,为让学生较好的理解压强与压力的区别,做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有关因素的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

为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可让学生自行设计各种各样的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最后达到同样的目的(老师要提前为学生准备丰富多样的实验器材)。

8.1认识压强教学设计

8.1认识压强教学设计

《8.1 认识压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压力的概念及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2.知道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应用。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生产生活中有关压强现象的解释,使学生养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教学思想】本节课是一堂比较典型的探究课。

整节课尽量利用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来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在妇幼冲击力的情景激发下,学生自主发现,进而猜想,探究,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认识压力,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并理解压强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的教学成功与否,是能否正确建立压强概念的关键,所以压强概念及其建立过程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压力的概念容易和重力相混淆,学生对于自己周围的压强现象比较熟悉,但对这些现象并不能上升到压强的角度去认识,根据生活现象得到的一些结论往往也是片面的,因此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另外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涉及的因素较多,让学生设计实验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教学器材】小方桌模型,砖块,细沙,多媒体材料【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情境展示]:多媒体展示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个健壮的男人裸露上身躺在尖头朝上的钉板上,提出问题:这个人会不会收到下面钉子的伤害?再从学生的生活情境设疑:我们按图钉时,图钉可以被压入厚实的木板,而我们的手指却安然无恙,为什么?手指对图钉的压力和图钉对木板的压力大小相同吗?使学生兴奋,很快进入求知的状态。

自然地进入了什么是压力的教学。

二、新课教学(一)什么是压力[指导看图]:出示了“手向墙上按图钉”、“墨水瓶压桌子”和“传送带上的物体压传送带”这三个压力的动态示意图。

⇒这些力的方向有什么相同的特征?⇒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初中八年级物理 《认识压强》参考教案

初中八年级物理 《认识压强》参考教案

8.1 认识压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压强的概念。

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过程与方法: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熟练使用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的感悟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和公式。

三、教学难点压强的理解和应用四、教学思路设计本节课的内容一般在学习了力的作用效果之后进行。

这节课的设计意图在于体现新课程标准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和“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的理念。

首先通过图片展示汽车装很多车轮而小汽车却只装4个车轮;扁担为什么不做成圆的;人睡在钉床上安然无事。

从而引发学生们思考其中的原因,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

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动手,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多次实验总结出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表面,压力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

然后指导学生做钉板扎气球的实验,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和动手做实验的热情。

接着通过学生探究实验,使其明白其中的道理。

最后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

五、教学器材演示:多媒体、课件、钉板、气球、钩码、盲道模型等学生:小方桌,面粉、肥皂、钩码、细线、粗线、铅笔、钉子、海绵等六、教学过程。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压强的影响因素,能够分析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压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压强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难点:1. 压强公式的运用。

2.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压强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 利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内容:1. 压强的概念:介绍压强的定义,解释压强公式。

2. 压强的计算:讲解如何根据公式计算压强,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压强的影响因素:探讨压力和受力面积对压强的影响,分析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4. 实例分析:运用压强知识分析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

5. 总结与反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收集学生反馈,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进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概念。

2. 讲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压强公式。

3. 分析压强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理解压力和受力面积对压强的作用。

4. 讲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5.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例,运用压强知识解决问题。

6. 总结与反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收集学生反馈。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压强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

2. 实例分析:评价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为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实例分析:展示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例,让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进行分析。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例,探讨如何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8.1认识压强教学设计教案

8.1认识压强教学设计教案

8.1认识压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压强的概念。

2.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3.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熟练使用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其建立过程。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钉板、气球、钩码、模型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让学生观察教材图8-1,并思考:为什么图钉的钉尖做得很尖,而钉帽做得很大?为什么坐沙发比坐板凳舒服?为什么刀口磨得越薄,刀越锋利?你认为书包带宽一些好,还是窄一些好,为什么?教师引导并提问:它们都跟压力的作用效果有关,那么,什么是压力呢?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压力让学生观察教材图8-2中所示的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对受力物体产生什么效果?并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来。

练习:(1)向墙面按图钉,墙面受到的压力;(2)向天花板上按物体,物体对天花板的压力。

教师提问:这些力的方向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归纳总结: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作压力。

知识拓展分析:1.压力产生的条件:物体间相互接触,而且有挤压作用2.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受力物体内部3.作用点:在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上45.联系: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且两个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探究点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活动1:指导学生做钉板扎气球实验。

第一次,把气球放在有很多钉子的钉板上,然后用一盒砝码压气球,气球不破。

认识压强教学设计

认识压强教学设计

8.1 认识压强【教材版本】沪粤版八年级【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

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会估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的大小。

2、知道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教学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压力、会用控制变量法通过探究知道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会运用压强公式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运用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计算。

【教材分析】《认识压强》选自沪粤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的第一节。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什么是压力,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思想因素有关,什么是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此因素有关”,是学生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载体,“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

本节教材从生活场景走进物理学习,又从物理学习走进社会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学习的认知基础;控制变量、比值定义、对比、归纳等学习方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所涉及,这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方法基础。

另外,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和压力总等于重力的误区,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什么是压力,了解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2.理解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的概念,会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科学探究,归纳得出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八年级《压强》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压强》教案、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尊重他人、分享成果。
5.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压强》这一章节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掌握了力的概念、单位及简单计算,熟悉了面积的计算。但在压强概念的理解、公式应用及实际问题解决方面,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对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尚需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学生对压强概念的兴趣。
3.通过以上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压强》。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向学生介绍压强的定义,即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
2.讲解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受力,A表示受力面积。通过实例解释公式中的各个参数,使学生明确压强的计算方法。
8.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本章内容。
9.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物理世界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气球、砖块、木板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品在用手挤压时,有的容易变形,有的却很难?”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感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八年级物理“认识压强”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认识压强”教学设计

物理“认识压强”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过程与方法:察看生活中各样跟压强有关的现象。

研究压力的作用成效跟什么要素有关。

经历研究的主要环节,经过研究实验,察看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取对压强比较深入的认识,娴熟使用控制变量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察看、实验以及研究等学习活动,培育学生尊敬客观事实、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

经过亲自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取对压强的感悟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经过研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成功的欢乐,培育学生对参加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升学习的自信心。

感悟科学是人类创建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二、教课要点压强的观点和公式。

三、教课难点压强的理解和应用四、教课思路设计本节课的内容一般在学习了力的作用成效以后进行。

这节课的设计企图在于表现新课程标准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和“着重科学研究,倡导教课方式的多样化”的理念。

第一经过图片显现汽车装好多车轮而小汽车却只装 4 个车轮 ;扁担为何不做成圆的;人睡在钉床上安稳无恙。

进而引起学生们思虑其中的原由,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

接下来让学生自己着手,感觉压力的作用成效,经过多次实验总结出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表面,压力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

而后指导学生做钉板扎气球的实验,进而激发学生思虑问题和着手做实验的热忱。

接着经过学生研究实验,使其理解此中的道理。

最后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

五、教课器械演示:多媒体、课件、钉板、气球、钩码、盲道模型等学生:小方桌,面粉、肥皂、钩码、细线、粗线、铅笔、钉子、海绵等六、教课过程教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内容显现图片:①一般汽车和载重汽思虑此中的原引起学生们思虑其车,比较车轮子的多少。

因中的原由,激发学②扁担为何不做成圆的③人生们的求知欲。

睡在钉床上有一块木板,让一位学生来把两位学生上来让学生感觉压力的引入压力的概念。

它向下压弯。

而后问学生:木板演示。

存在,察看压力的能否遇到力的作用?力的作用其余学生察看作用成效,总结出点和方向如何?接下来水平向现象,思虑老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左和水平向右压弯木板。

八年级物理下册8.1认识压强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8.1认识压强教案

《认识压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压强是是反映力的作用效果的另一个方面。

压强就是专门用来描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变的,物体的形变程度用压强来描述,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压强,压强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有意义的,是有用的。

本节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等章节的学习,因此本节是一个核心章节,基础章节,本节是否学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⑴、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能区分重力和压力。

⑵、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⑶、压强的概念,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

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⑷、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技能:⑴、运用所学的压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分析概括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⑴、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⑵、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⑶、通过计算,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提高处理数据的能力,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现象。

⑵、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1、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2、压强的概念。

教学难点:1、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与联系。

2、压强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实验探究法为主。

教学器材:压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码、多媒体课件、沙盘、小刀、一端削尖的铅笔教材分析:教材的编写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

首先从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感受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求知欲。

通过方便、直观的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帮助学生建立起压强的概念。

在理解了压强的概念和公式的物理意义之后,引导学生应用获得的知识分析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教学思路:针对本节教学的基本要求,压强的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8.1认识压强》教案8

《8.1认识压强》教案8

《8.1认识压强》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 掌握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难点】
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压强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请同学们阅读本节课文开头的"?"和图10-1,猜一猜两人对雪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下去了,另一个没有陷下去?
2.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

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
二.新课教学
1.压力
①压力概念: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的方向怎样? ②压力与重力的关系(结合图10-2画出压力示意图)
③演示图10-3实验。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

力面积有关。

2.压强
①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来表示。

②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③压强计算:S
F p =⇒=受力面积压力压强 ④压强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用字母:Pa 表示。

1Pa=1N/m
⑤物理意义:1帕是表示每1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⑥例题(讲解)
3.减小压强或增大压强的方法 F 不变,增大S F 不变,减小S ①减小压强 S 不变,减小F ②增大压强 S 不变,增大F
F减小,增大S F增大,减小S ③解释:为什么书包带要用扁而宽的带,而不用细绳?
三.小结;想想议议。

8.1认识压强教学设计

8.1认识压强教学设计

18.1 认识压力的作用效果学案(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知识点一:压力和压力的示意图①物理学中,把 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作用点:接触面上②压力 大小:只有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F=G 方向:垂直并指向被压表面 ③画出压力的示意图 典型例题1.画出下图中物体A 、B 所受的重力和对支持面的压力(重力用G 表示,压力用F 表示)2.某人重500牛,他站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_,压力的方向是___ __压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

3.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B 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物体表面C 压力的大小一定不等于物体的重力D 压力的方向有时可以不垂直于物体表面 知识点二: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跟_ 和 有关实验器材:小方桌模型、钩码、木块、细沙、肥皂、海绵块、细线、粗线。

图8-3是提供的实验器材,以下三种方案供你选择 (1) 小方桌模型、木块、细沙 (2) 小方桌模型、木块、海绵块 (3) 肥皂、钩码、细线、粗线设计实验:4、以方案一为例:(1)把小方桌正放在细沙上,通过放上 增大压力,观察桌脚 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保持小方桌的对细沙的压力不变,使小方桌 来增大受力面积,再观察桌面 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案进行实验,并将你的实验结果填在下面的方框里。

受力面积相同时, 实验次数压力(选填‘大’‘小’)压力的作用效果(选填‘明显’‘不明显’)1 2压力相同时,归纳结论:① 由第一个表格可以看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__ 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 由第二个表格可以看出,当压力相同时,_________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 和 有关。

综合练习5.小平在家中找了一块泡沫、一个小塑料板凳、一个铁块来研究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如图所示,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比较________ __ 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的.(2)比较甲、乙两个实验可知,压力作用效果跟_____ _____有关. (3)比较乙、丙两个实验可知,压力作用效果跟_______ _________有关. (4)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当 相同时,受力面积越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8.1认识压强》的教学设计

《8.1认识压强》的教学设计

《8.1 认识压强》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2)知道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4)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熟练使用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的感悟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本节课先引入压力的概念,进而提出压力作用效果的问题,通过探究实验总结出决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导出压强的概念。

模仿速度的公式导出压强的公式,并根据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本节课中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与联系对学生来说,刚学习就明了有点吃力,做好受力分析是区别的关键,课后要及时做好巩固。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做好实验是关键。

利用比值定义法引出压强概念之前,先要让学生回忆密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引出过程,再深入理解压强含义。

另外,有关压强的计算要注意物理单位的转换及对受力面积的认识。

三、重难点:重点:(1)理解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2)知道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是决定压强大小的因素。

难点:(1)理解压强的物理含义,掌握与压强有关的计算。

(2)受力面积的单位计算。

四、教学器材:橡皮泥、小气球、图钉、沙子、小方桌模型、砖块、海绵块、肥皂、细线、钩码、弹簧测力计、直尺等。

五、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讨论交流法,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等。

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初中物理认识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认识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认识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压强的概念,学会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了解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压力的概念、压强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2. 难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两个体重差不多的人站在同一片雪地上,站在滑雪板上的同学浮在雪面上,穿自己鞋子的小朋友却陷进了雪里。

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他们穿的鞋子不同。

- 教师追问:鞋子不同为什么就相差这么多?那蚊子为什么能用口器很容易刺破皮肤,体型大的骆驼为什么不会陷进沙地里?通过追问一系列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压强。

2. 生成新知:- 教师讲解压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

-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观察、分析、总结。

3. 应用拓展:- 教师出示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现象。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 教师总结并强调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4.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压强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激发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

3. 撰写一篇关于压强的科普文章,分享自己的见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压强,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024年秋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第1课时 初步认识压强(教案)

2024年秋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第1课时 初步认识压强(教案)

第九章压强本章学习压强的知识,内容包括: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本章教材的设计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生产实际,强调学生实验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举实例让学生分析,加强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本章共4节:1.第1节为“压强”,本节主要讲述压力、压强的概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及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2.第2节为“液体的压强”,本节主要介绍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及连通器的原理和应用;3.第3节为“大气压强”,主要介绍大气压强的存在和测量方法,以及大气压强的特点和应用;4.第4节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主要讲述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同时在学生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讲解飞机升力的产生,使学生能将物理与生活相结合.【教学目标】1.知道压力、压强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能通过实例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3.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用,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明确压强的概念,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会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大气压强的现象,会利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难点】如何结合生活实例来解释减小和增大压强的原因;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连通器的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大气压的测定;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实际问题.【课时建议】本章共有4节,建议8课时:第1节压强第1课时初步认识压强【教学目标】1.知道压力的概念,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压力.2.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能够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地计算.4.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压强现象,理解压强的概念;5.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获得对压强概念的深入理解,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6.通过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培养学生提问、猜想、实验和分析数据、总结概括的能力.7.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善于观察生活等科学素养.8.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活动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并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理解压强的概念.【教学难点】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正确理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中性笔、压力小桌、砝码、细砂、海绵及周边其它物品.【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章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挑战中考训练”中的习题(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播放课件:厚厚的积雪,人们在雪地上玩耍,雪地上留下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脚印,而滑雪者穿着雪橇不仅不会陷入雪地,而且还能飞奔疾驰.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验:用两个大拇指顶住中性笔笔尖和笔帽,观察笔尖和笔帽陷入两个指头的深度,体验两个手指头的感觉.教师提问:问题一:雪地上为什么会留下脚印?问题二:脚印的深浅为什么不同?问题三:捏住笔时,手指为什么会感到疼痛?有什么不同?学生观看并思考、讨论.教师引导,使学生认识到雪地上留下脚印是因为雪地受到人的压力,手指感到疼痛是因为手受到了笔的压力,而脚印的深浅不同、手的疼痛感觉不同,都是由于压力在物体上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师在物理学中为了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引进压强的概念.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压强.【进行新课】知识点1 压力的产生及其作用效果1.压力的产生师请同学们回忆下,我们在前面学习过弹力,弹力是如何产生的?生: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对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师回答正确,人站在雪地对雪地有压力;手指顶住中性笔有压力,那压力如何产生的?生:人们走在雪地里,鞋底与雪地之间相互接触发生形变产生了力;手指顶住中性笔,中性笔与手指间发生形变产生了力.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发生了形变.师:回答正确,由此可见,压力是弹力的一种,是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也可以说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板书: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2.压力产生的原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相互挤压而产生力的作用.3.压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压力的大小与重力大小有何关系”,并讲解.压力大小与重力大小有何关系(多媒体课件)压力是弹力的一种,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接触面垂直;而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重力作用点在重心处,方向竖直向下,因此压力与重力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力,二者不能混淆.虽然压力与重力性质不同,但有的时候,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引起的,故它们的大小往往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观察下列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压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的关系.(1)图甲:杯子(物体)放在水平支承面上,而且物体只受重力和支持力时,压力是由杯子的重力引起的,大小上有压力F等于重力G;(2)图乙:图钉(物体)被压在竖直墙面上,物体对墙面的压力跟图钉的重力无关,只取决于外力——手作用在图钉上的力.(3)图丙:物体放在斜面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随着重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其大小小于重力的大小.例题1 (用多媒体展示)小明用10N的水平方向的力把重1.2N的黑板擦挤压在黑板上,并使黑板擦贴着黑板匀速直线下滑,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中作出黑板擦受力示意图,并标出各个力的大小.解析:在竖直方向上,黑板擦受到重力G和摩擦力f;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压力F 和黑板对它的支持力N.由于黑板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受到的合力为零,即重力G与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压力F与支持力N是一对平衡力.答案:受力示意图如图乙所示,G=f=1.2N,F=N=10N.2.压力的作用效果师我们刚才看到小孩站在雪地里,双脚陷入雪里;运动员利用雪橇站在雪地里,却几乎没有陷入雪里;用手按皮肤,手指对皮肤有压力,用的力越大,皮肤陷入越深;用手指顶住中性笔的两端,笔尖、笔帽对手指有压力,笔尖扎进手指深些,笔帽扎进手指浅些.请大家用物理的语言描述这些事例,找出这些事例中所包含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生1:相同之处:都有压力产生,都产生了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了形变.生2:不同之处:压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等不同.师谁能够根据这些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师好,下面我们开始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猜想:(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压力的大小有关.(2)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师既然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有关,那么我们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可采用什么研究方法?生:控制变量法.师那如何设计实验?如何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如何控制和改变压力、受力面积等变量?请大家就利用自己手头的器材设计实验探究.(如海绵\,细砂\,砝码、压力小桌等) 学生分组动手实验,进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如用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控制放在小桌上砝码的个数控制压力;通过小桌的正放和倒放控制受力面积.)学生观察、分析、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结论:板书: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例题2 (用多媒体展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这一问题时,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对某一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说明你的探究结果:(1)探究的某一因素是__________;(2)选用的是图________;(3)探究的结果是_________.解析:比较图A与B,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不同,泡沫凹陷的程度不同,压力越大,凹陷越深.比较图C与D,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不同,泡沫凹陷的程度不同,受力面积越小,凹陷越深.答案:(1)压力大小(2)A与B(3)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或:(1)受力面积(2)C与D(3)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知识点2 压强的概念及计算师为了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引进“压强”这个物理量,即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物理量.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速度、密度的定义,请大家回忆下.生回忆: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师压强的定义也是这么制定的.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师如果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请大家根据前面学习的密度、速度的定义,说出压强的定义式.生:压强=压力/受力面积,用公式表示为p=F/S.师回答正确,像这种下定义的方法是物理学中常见的方法,请大家要熟悉.师下面我们学习压强公式中各个符号意义及单位:p——压强——帕斯卡——PaF——压力——牛顿——NS——受力面积——平方米——m2师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的科学家帕斯卡.在工程应用中,常用千帕作单位.从公式中可以看出1Pa=1N/m2,那么请大家思考,压强为1Pa表示什么物理意义?生:表示1 m2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板书:注意:(1)在应用压强定义式p=F/S进行计算时,S指的是受力面积,是两物体的接触面积,不一定是物体的面积.(2)公式p=FS中,不能简单地说压强与压力大小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物理学中的公式不同于数学公式,它除了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外,更主要的是表示特定的物理意义,因此更准确的说法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与压力大小成正比;当压力大小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例题3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教材P31页例题,并讲解.例题4 (用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用50N的力F把砖分别压在水平桌面上和竖直墙壁上.如果砖重为20N,砖与受压物体的接触面积均为200cm2,则桌面和墙面受到的压强分别为多少?分析:在解答有关压强问题时,首先要把与压强有关的压力和受力面积辨析清楚,再应用压强公式解题.本题的常见错误是:错误地认为砖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砖的重力,或误认为砖对墙的压力等于砖的重力和外加压力之和.解:由甲图可知,桌面受到的压力F1=G+F=20N+50N=70N,受力的面积S1=200cm2=0.02m2,桌面受到的压强p1=F1/S1=70N/0.02m2=3.5×103Pa.由乙图可知,墙壁受到的压力与砖的重力无关,所以F2=F=50N,墙壁受到的压强p2=F2/S2=50N/0.02m2=2500Pa=2.5×103Pa.【教师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有关,我们还知道了压强的定义式,并能进行压强的相关计算.好,谢谢!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1.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它是在学习了力及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摩擦力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在本节教学内容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载体,“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2.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在本节课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这一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弄清了原来未知的知识——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与科学家的创新发明在本质上并没什么两样.在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同时,还对学生渗透求知方法的教育,在帮助学生理解压强概念时,采取了与速度、密度的定义方法进行类比的比值法下定义,正是这些方法的不断深入领会与应用,帮助学生丢掉“拐杖”,学习不再依赖于教师,而是主动地参与到知识获取过程中去,这些方法将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3篇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3篇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压强是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压强是力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对与压强相关的物理现象较为熟悉,但压强的概念学生还比较陌生。

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学生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基础上,和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

压强是全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重要保证。

因此,搞好压强的教学是抓好本章教学的关键。

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压力及其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②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公式进行有关计算,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

③知道压强增大和减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乐于探索、勇于探究物理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

压强的概念统领全章、贯穿全章,因此压强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压强概念的建立。

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如何通过概括实验结论得出压强概念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关键:实验的成功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探究影响压力效果的因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做好感受压力效果的.实验就显得特别重要。

4.教学媒体:图片及多媒体课件。

二、学情分析:由于八年级学生具备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究意识,学生完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探究,绝大多数学生能从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会对获得的信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

三、教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了情景法、合作探究法、启发引导法和多媒体辅助法等多种方法,并且能按照新课标倡导的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出结合学生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物理认识压强的教案

初中物理认识压强的教案

初中物理认识压强的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压强的概念,学会计算压强,掌握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难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两张图片,分别是两个人站在雪地上,一个人穿着滑雪板浮在雪面上,另一个人穿着普通鞋子陷进雪里。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他们穿的鞋子不同。

”教师追问:“鞋子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那蚊子为什么能轻易刺破皮肤,大型骆驼为什么不会陷进沙地里?”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压强。

二、生成新知1. 教师讲解压强的定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定义为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大小。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3. 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三、应用拓展1. 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生活中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压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强调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压强的计算和应用。

2. 搜集生活中的压强实例,分析其原理,下节课分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压强的概念,学会计算压强,掌握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八年级物理下册《认识压强》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认识压强》教案、教学设计
a.展示一个物体在不同面积上受到相同力的情况,让学生观察压痕的变化。
b.解释压强与力、面积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计算公式。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以下问题:
a.压强与力、面积的关系是怎样的?
b.在生活中,哪些现象与压强有关?
c.压强在工程领域中有哪些应用?
2.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实验观察,总结压强与力、面积的关系。
2.压强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特别是单位换算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3.实验探究中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想:
1.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增强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通过动态图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压强的存在,从而降低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
2.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压强计算公式。先从简单的数值计算入手,再逐步过渡到复杂的应用题,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力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但在压强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难。学生对实验探究过程充满好奇心,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尚需进一步指导。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对压强知识的学习兴趣。
2.降低理解难度: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具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3.注重实验指导: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应适时给予学生指导,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4.培养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运用压强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认识压强》教学设计(第1课时)
备课人:黄明静【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2)知道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3)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
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2)压强概念的建立和压强的公式。

难点:(1)压力的大小与重力的关系;
(2)压强的概念理解和压强公式的运用。

【教学思路设计】
本节课的内容一般在学习了力的作用效果之后进行。

这节课的设计意图在于体现新课程标准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和“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的理念。

首先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们思考其中的原因,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

紧接着图片展示让学生交流讨论找共同点总结出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表面,压力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指向被压物体。

然后通过重物压钢尺和玻璃瓶微小形变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

再次让学生受压气球和手压笔尖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并猜想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通过学生探究实验,使其明白其中的道理。

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压强的概念,最后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

【教学方法】
讨论与观察法,实验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图钉、气球、铅笔,海绵,钩码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比一比谁先扎开奶茶,展示所用的吸管(一个平口,一个尖端)。

饮料的吸管一端为什么要做成尖的呢?这与压力的作用效果有关。

那么什么是压力呢?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二、新课学习
(一)什么是压力?
[教师引导]:观察图片,
学生思考讨论:(1)三幅图中的力有什么共同点?(方向和作用点方面引导)
(2)压力的大小和重力相等吗?(演示实验)
[师生总结]:
压力
1、定义: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2、符号:F,单位:N
3、产生条件:相互接触挤压。

4、方向:垂直于受力物的表面且指向受力物。

5、作用点:受力物的表面处。

6.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实验1、用铅笔的两端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压手心,谈感觉。

2、用手心和手指压气球,观察接触处的形变程度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1、提出问题:
你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具体谈谈怎样控制变量?
(2)根据问题引导,明确了设计思路,下面制定实验方案并选择合适的器材进行实验,以小组
为单位,相互交流,完成活动二。

看哪一小组设计的精彩,有创意,一会儿给大家展示。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分组实验
A.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
结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B.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结论: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教师总结]:
1、压力作用效果和压力以及受力面积有关。

2、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动脑筋:压力,受力面积均不同如何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引导类比速度的定义)引入压强的概念(三)压强
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公式:压强= 压力/受力面积
3、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1Pa = 1N/m2=1N•m-2
4、物理意义:每m2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三、课堂练习:
1、关于压力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压力都是由于物体的重力产生的
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C.竖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D.压力的大小有时等于物体的重力
2、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的是( C )
A.相同形状的实心铜块和铁块放在同一海绵上,铜块产生的效果显著
B.同一个人站在水泥地上和沙坑中,在沙坑中会留下较深的脚印
C.同一块砖平放和竖放在沙面上,竖放时陷入沙中的程度较显著
D.行驶在同一泥地上的载重汽车,满载时在泥上的留下的痕迹深
3、下列有关力学知识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举重运动员在将杠铃举高的过程中,他对地面的压强越来越大
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会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四、课堂小结:
【师生交流】学过本节课后,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五、作业布置:自我评价与作业1、2
【板书设计】
第一节认识压强
一、压力
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方向:与受力物的表面垂直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压面积的大小有关
二、压强
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公式: p=F/S
单位: Pa 1Pa=1N/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