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标准
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和管理
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和管理1 / 81第三部分 成都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与管理1.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及装备标准成都市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小学 18个班>现代教育 技术课堂演示系统 校园闭路电视播控系统(套) 摄录编系统卫星教育接收站或进入有线电视网(套)校园广播系统(套) 多媒体电教系统(套)计算机网络教室(间)教学及管理用计算机教育教学资源软件(万元)校校通实物展台(台) 录音机(台)彩电(台)DVD(台)摄像机(台)非线性编辑系统或编辑机(套)教学用机(台)管理用机(台)每3班一台每班一套选配选配选配1111633有外部接口并接入成都教育门户网站说明:1、学校规模为28-54个班,应增加一套多媒体电教系统、一间计算机网络教室。
2、学校规模为55个班及以上应增加两套多媒体电教系统、两间计算机网络教室。
3、课堂演示系统包括实物展台、录音机、彩电、DVD ,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将彩电更换为背投、前投,彩电规格至少为寸。
4、校园闭路播控系统包括调制器、混合器、解调器、放大器、分配器、DVD 、监视器等,3-6路节目源(含有线电视),并实施到班布线。
5、非线性编辑系统包括数码摄像机、带非编卡的计算机非编系统等。
6、校园广播系统包括功放、调音台、话筒、卡座、DVD 等,并实施广播布线。
7、多媒体电教系统包括计算机、背投或前投、银幕、中控台等。
8、计算机网络教室:城市学校按60台/间或每生一台配备,其他学校按30台/间或每两生一台配备。
9、教学用机指学科教师使用的计算机。
管理用机指行政办公使用的计算机。
10、教育教学资源软件包括录音带、录像带、DVD 、VCD 、光盘等,指与学科配套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各类正版音像资料、软件系统、资源库。
成都市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初中 18个班>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演示系统校园闭路电视播控系统(套)摄录编系统卫星教育接收站或进入有线电视网(套)校园广播系统(套)多媒体电教系统(套)计算机网络教室(间)教学及管理用计算机教育教学资源软件(万元)校校通实物展台(台)录音机(台)彩电(台)DVD(台) 摄像机(台)非线性编辑系统或编辑机(套)教学用机(台)管理用机(台)每3班一台每班一套 1 1 1 1 1 1 1 8 5 3有外部接口并接入成都教育门户网站说明:1、学校规模为30-63个班,应增加一套多媒体电教系统、一间计算机网络教室。
湖南省中小学建设指南(2018年)
第六章 工程验收...................................................................................................................................... 48 6.1 一般规定..................................................................................................................................... 48 6.2 建筑工程..................................................................................................................................... 48 6.3 装配式建筑................................................................................................................................. 49 6.4 给水排水专业............................................................................................................................. 51 6.5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52 6.6 电气专业..................................................................................................................................... 53 6.7 室内装饰装修............................................................................................................................. 54 6.8 园林景观..................................................................................................................................... 56 6.9 绿色建筑..................................................................................................................................... 58
中小学实践教学基地标准(3篇)
第1篇一、前言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中小学实践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旨在规范中小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基地建设原则1. 整体规划:实践教学基地应与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相协调,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实践教学基地的利用率。
2. 实用性:实践教学基地应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具有实用性、安全性、可持续性。
3. 开放性:实践教学基地应面向全体学生开放,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实践。
4. 创新性:实践教学基地应注重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教育性:实践教学基地应具有教育功能,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基地建设内容1. 实践教学场所:实践教学基地应具备一定规模的实践场所,包括实验室、实习基地、实训室等。
2. 实践教学设备:实践教学基地应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满足实践教学需求,如实验仪器、设备、软件等。
3. 实践教学师资:实践教学基地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师资,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
4. 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应根据学校教育教学需求,开设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课程。
5. 实践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基地应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
四、基地管理规范1. 管理机构:实践教学基地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和运行。
2. 管理制度:实践教学基地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3. 安全管理:实践教学基地应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4. 质量监控:实践教学基地应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评估和改进。
5. 信息管理:实践教学基地应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收集、整理和实践教学活动相关数据。
五、基地评价标准1. 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基地应具备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包括设施设备、场所布局等。
湖南省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标准概
湖南省中小学规范化实验室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为贯彻执行《教育部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落实省委省政府教育强省战略,提高我省中小学校教育装备水平,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根据省教育厅(湘教发〔2007 ] 3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实验教案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意见》制定本规范。
一、实验室建设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实验室建设达到部颁《装备规范》的基本要求。
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校实验室建设达到部颁《装备规范》“规划建议”的要求。
(一)实验室范围: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科目;小学科学科目。
(二)实验室数量:中学注:①学校规模小于12个班的参照表中4个平行班的数据指标执行;②学校规模大于48个班的,以48个班的数据指标为基准,每增加12个班((4个平行班),理、化、生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各增加1 间。
③新建实验楼及整体搬迁的学校在实验室规划上,应充分考虑学校发展规模和新课程规范对实验教案的要求,适当增加实验室间数,留有一定余量。
小学注:①学校规模小于12个班的参照表中2个平行班的数据指标执行。
②学校规模大于48个班的,以48个班的数据指标为基准,每增加12个班(2个平行班),科学教室及其附属用房各增加1间:③新建实验楼及整体搬迁的学校在实验室规划上,应充分考虑学校发展规模和新课程规范对实验教案的要求,适当增加实验室间数,留有一定余量。
(三)实验室面积实验室包括学生使用的实验室、仪器室(含各类标本室)、准备室和实验教师(实验员)办公室等配套设施。
新建、改建、扩建科教楼、实验室,实验室使用面积达到下列规范:中学单位:m2小学单位:m2(四)实验室通用要求1.平面设计要求为:学生第一排实验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 5m,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小于30度:最后一排实验桌的后沿距后墙不小于1. 2m,与前面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大于11m。
2.中小学实验室演示台均要求供电到位,设有220V的二孔、三孔插座若干。
湖南基础教育信息化2014十大应用案例
湖南基础教育信息化2014十大应用案例作者:邹淑萍彭介润张韪何其钢来源:《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5年第01期2014年,已成为匆匆那年。
回顾昨天,湖南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不断强化应用驱动、创新机制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广大基层学校和教师、电教工作者进行了生动的实践与探索,创造了一批具有实践价值与推广意义的应用案例。
2014年,实验县市区、提升工程、重难点资源、微课、网络联校、网络直播、名校网络课堂、名师网络工作室、网络教研、二维码应用等已成为了湖南各地各校的热议词和积极实践的关键点,开启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由普及应用走向深度融合的美好蓝图。
一、实验县市区:推进县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的重要抓手【案例】继桂东、芦淞等39个县市区成功创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市区之后,2014年,又有望城、宁乡等10个县市区申报创建实验县市区,现已完成材料评审、网络问辩、远程观课和意见反馈等工作。
这些县市区在整体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涌现了很多创新应用案例:宁乡、南县、津市等县市结合本地实际,坚持以县为主,探索“政府支持、企业参与、部门配合、学校协作”建设模式,促进县域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望城区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实施“研训一体”全员培训,整合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资源,将教研、培训和教育信息化相互对接,在“区级”和“校本”两个层面上探索教师教育新模式的策略和方法,形成区域性“大研训”格局,促进新课程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宁乡县以“宁乡教育新干线”为主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学习空间的作用,着力打造了“名师课堂”“高效课堂”“同步课堂”“在线课堂”“成长课堂”。
龙山县建成了精品课堂及优质专递课堂系统,城区优质课堂向全县73所农村学校的每间教室同步专递、每间办公室同步直播,实现了“同一时间上课”“同上一堂课”“同步互动学习”的城乡互动互通、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目标,解决了农村学校因某些学科缺少专业教师而开不齐课、上不好课的问题。
湖南省城镇普通小学建设标准-条文说明
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湖南省城镇普通小学建设标准DBJ xxxxx-20xx条文说明目次1 总则 (21)2学校建设规模、项目及用房构成 (22)2.1学校规模 (22)2.2项目及用房构成 (22)3技术指标 (28)3.1 用地技术指标 (28)3.2 建筑用房技术指标 (28)4学校选址、规划与总体布局 (29)4.1 学校设点布局 (29)4.2 学校选址 (29)4.3 学校规划设计 (29)5主要技术标准 (31)5.1 一般规定 (31)5.2场地 (31)5.3 建筑与设施设备 (31)1 总则1.0.1为促进湖南省小校现代化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推进素质化教育,加强学校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高湖南省小学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改善湖南省小学教学环境,促进教育进步,在充分考虑湖南省的地方差异的基础上,总体遵守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湖南省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规划,制定《湖南省城镇普通小学建设标准》。
1.0.3 学校建设必须确保安全适用、美观耐久。
学校建筑作为教育的载体,其在选址、建筑质量、周边环境上宜是城市乡村区域内的高标准。
学校建设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学校特点、城市规划要求和周边环境情况做好规划设计。
学校新建、扩建和改建都必须先规划设计,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建设。
学校的规划和建设应具有超前性,保证可持续发展,教学用房应该多样化发展,一室多用,向教学空间丰富多方向转变以适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
学校建设必须满足学校建筑用地、绿化用地和体育活动用地的需求,学校建设应向多样化、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校园发展。
1.0.4 执行本标准确有困难的,经当地教育及相关部门的批准,可因地制宜对建设内容作适当的调整。
2 学校建设规模、项目及用房构成2.1学校规模2.1.1普通小校的建设规模与学校办学规模密切相关,学校办学规模不同,其建设规模也不同。
学校的建设规模由必配校舍用房的建筑面积和选配校舍用房的建筑面积构成。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的通知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01.14•【字号】湘教发〔2016〕4号•【施行日期】2016.0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的通知湘教发〔2016〕4号各市州教育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义务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教基一〔2014〕10号)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我厅研究制定了《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要明确标准化学校建设范围及目标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包括教学点标准化建设和完全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标准化建设。
到2020年,全省90%以上的完全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要基本达到《标准》要求;所有教学点要基本达到《湖南省小学教学点办学标准(试行)》(湘教发〔2012〕14号)要求。
各地要按照全省总体目标要求,进一步将目标任务明确到校。
二、要明确标准化学校建设主要内容在标准化学校建设中,已完成合格学校建设任务的完全小学和初中学校,要对照《标准》要求重点加强软件建设和配套设施设备建设,教学点要按照教学点要求建设达标。
原则上功能教室建设、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及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生活服务用房和卫生设施、教师配备、学校管理等主要项目都要达到《标准》要求。
生均占地面积和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足的,鼓励主要通过控制办学规模达到办学标准。
三、要明确标准化学校建设主体责任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按照“谁举办、谁建设”“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建设责任主体。
各地要按照省统一部署和总体目标制定实施规划和分年度推进计划,确保目标按期实现。
湖南省中小学建设指南
湖南省中小学建设指南一、引言二、建设目标1.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
2.促进教育公平: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优质教育资源。
3.建设现代化学校: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三、基本原则1.教育优先:把教育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位,使教育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2.创新:推动教育体制机制,激发学校的内生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资源平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解决学校之间的资源差距,使教育公平得到实现。
4.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建设内容1.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增加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效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
2.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学生宿舍条件,确保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成长。
3.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品德修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4.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建设现代化的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五、重点任务1.农村学校建设: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学校的师资配备、硬件设施条件,提高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3.学科建设: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科水平,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
4.校园安全保障: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六、总结。
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
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教育局等部门和单位《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的通知2007-4-6【大中小】发文单位: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号:长政办发〔2007〕12号发布日期:2007-4-6执行日期:2007-4-6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市教育局等部门和单位制定的《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〇七年四月六日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一、总则为促进本市基础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发展,提高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的现代化水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市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规划,特制定《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标准》是本市各级政府规划、设置和管理普通中小学校的重要依据。
《标准》规定的各项建设标准是本市举办普通中小学校应当执行的基本标准。
《标准》有关场所建设及配置设施、设备的具体要求,由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实施细则和实施意见,并根据经济社会以及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订。
《标准》的实施遵循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分级管理的原则。
本《标准》将标准化学校分为一、二、三级,即市级标准化学校标准(简称一级,下同)、县级标准化学校(简称二级,下同)和乡镇级标准化学校(简称三级,下同);全市各普通中小学校对照《标准》和《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督导评估方案》,在符合相应标准的基础上,努力创建并逐步升级达标;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牵头组织《标准》的实施,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一级标准化学校的认定,各区、县(市)政府根据《标准》,制定并组织实施本辖区内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计划,各区、县(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二级、三级标准化学校的认定;各级政府对升级达标的学校应给予奖励。
二、学校选址、规模、规划与设计标准(一)学校选址1、学校选址应当符合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及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以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且适应城市建设实际需要为原则,合理设置并调整学校布点,具有适宜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空间。
湖南省物价局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有关收费问题的通知
湖南省物价局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有关收费问题的通
知
【法规类别】义务与基础教育
【发文字号】湘价费[2002]235号
【发布部门】湖南省物价局
【发布日期】2002.09.04
【实施日期】2002.09.04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失效依据】本篇法规已被《湖南省物价局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发布日期:2008年9月25日实施日期:2008年9月25日)宣布失效
湖南省物价局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有关收费问题的通知
(湘价费[2002]235号2002年9月4日)
各市(州)物价局:
近年来,教育部、省教育厅在我省挂牌认定了一批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鉴于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设备维护和运转费用较高,根据2002年秋季教育收费政策的统一安排,经研究,现就我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有关收费问题通知如下:
一、经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认定挂牌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名单附后)可向开设计算机和英语课程的学生收取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设备费。
收费标准为:每生每期初中40元,
小学30元,高中在学费中列支。
二、凡已向学生收取了计算机维护费或由社会投资建立“电脑教室”并收取了学习费的,不得再收取实验设备费,省、市重点中学开设的国有民办学校也不得收取此费。
三、以后新挂牌认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经省物价局核准后可参照本通知执行。
四、经省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摘牌取消“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称号的学校,不得再收取本通知规定的费用。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实验学校建设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实验学校建设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9.01.15•【字号】湘教发[2009]3号•【施行日期】2009.0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实验学校建设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湘教发〔2009〕3号)各市州教育局:为进一步推进我省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引导我省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实验学校建设,促进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多元化,我厅制定了《湖南省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实验学校建设基本要求(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在试行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厅基础教育处。
二OO九年一月十五日湖南省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实验学校建设基本要求(试行)为促进普通高中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校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推进学校办学模式改革,形成多元化办学的格局,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根据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制定本要求。
一、基本条件(一)学校为全日制普通高中(不含完全中学),办学规模原则上在15个班以上,班额原则上不超过45人。
(二)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所有国家课程,教育教学整体质量较高。
(三)有满足普通高中教育教学需要的校园校舍和设备设施,有满足特色教育实验教学的设备设施,办学条件整体达到普通高中规定要求。
二、特色定位(一)学校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宗旨、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区域内普通高中学生的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确定办学特色。
(二)遵循普通高中办学规律,以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为依据,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在学校建设、管理体制、队伍建设、办学机制、教育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形成特色体系。
(三)学校在落实普通高中国家课程计划的基础上,注重形成学科教学特色或学科综合特色,有自主创新的特色教育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教学成效显著。
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
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规划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我校教育科学持续开展。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加快我校教育技术装备步伐,在全校范围内普及信息技术整合教育,推进现代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特制定我校现代教育技术五年开展规划。
xx年1月z省教育厅授予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称号。
在创立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过程中,学校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建成了多媒体电教室、计算机教室、电子备课室、红领巾电视台;完成了校园网建立,开通了宽带互联网,实现了班班通,完成了“南江小学网站”和“南江小学教学资源库”的建立。
xx-xx 年,学校坚持每年投入资金,用于完善、更新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一年级各班已配置了计算机和教学展示平台等电教设备;并购置了大量的教学软件。
设备更新了,应用是关键,学校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的现代技术理论和应用水平。
目前,我校已有局部教师拿到了《信息技术水平高级证书》,大局部教师会制作课件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以《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xx—20xx年工作指导意见》和《湖南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管理方法》为指导,以《南江小学“十一五”开展规划》为依据,以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建立为根底、信息技术的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根底教育的课程改革为契机、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课程整合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不断提高教师、学生的信息素养,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全面提高我校教育和管理水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现代人格教育,建立现代学校。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推进学校信息化环境建立,大力开展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研究与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普及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湖南省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标准
湖南省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为贯彻执行《教育部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落实省委省政府教育强省战略,提高我省中小学校教育装备水平,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根据省教育厅(湘教发〔2007 ] 3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意见》制定本标准。
一、实验室建设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实验室建设达到部颁《装备规范》的基本要求;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校实验室建设达到部颁《装备规范》“规划建议”的要求。
(一)实验室范围: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科目;小学科学科目。
(二)实验室数量:中学注:①学校规模小于12个班的参照表中4个平行班的数据指标执行;②学校规模大于48个班的,以48个班的数据指标为基准,每增加12个班((4个平行班),理、化、生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各增加1 间。
③新建实验楼及整体搬迁的学校在实验室规划上,应充分考虑学校发展规模和新课程标准对实验教学的要求,适当增加实验室间数,留有一定余量。
小学注:①学校规模小于12个班的参照表中2个平行班的数据指标执行;②学校规模大于48个班的,以48个班的数据指标为基准,每增加12个班(2个平行班),科学教室及其附属用房各增加1间:③新建实验楼及整体搬迁的学校在实验室规划上,应充分考虑学校发展规模和新课程标准对实验教学的要求,适当增加实验室间数,留有一定余量。
(三)实验室面积实验室包括学生使用的实验室、仪器室(含各类标本室)、准备室和实验教师(实验员)办公室等配套设施。
新建、改建、扩建科教楼、实验室,实验室使用面积达到下列标准:中学单位:m2小学单位:m2(四)实验室通用要求1.平面设计要求为:学生第一排实验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 5m,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小于30度:最后一排实验桌的后沿距后墙不小于1. 2m,与前面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大于11m。
2.中小学实验室演示台均要求供电到位,设有220V的二孔、三孔插座若干。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意见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7.06.04•【字号】湘教发[2007]30号•【施行日期】2007.06.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湖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意见(湘教发〔2007〕30号)各市州、县(市、区)教育局: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教基〔2006〕6号,以下简称《装备规范》)等四个国家教育行业标准和我厅制定的《湖南省小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湖南省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以下简称《配备目录》),进一步推进全省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的重要性1、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实施新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有效途径。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突破口,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2、中小学实验室是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之一,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场所。
学校应充分利用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指导学生开展科学实践和课外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3、切实推进实验室建设,加强实验教学工作,是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和水平的重要内容。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法制观念,依法行政,依法兴教,切实解决思想认识不到位,实验室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仪器设备缺乏,实验开出率不高,实验教师待遇偏低等问题。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对第六批省级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进行检查的通知-湘教通[2011]81号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对第六批省级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进行检查的通知正文:----------------------------------------------------------------------------------------------------------------------------------------------------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对第六批省级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进行检查的通知(湘教通[2011]81号)各市州教育局:为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按照相关工作要求,定于近期对第六批(2007年2月8日湘教通〔2007〕23号文件认定)省级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进行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检查范围与时间第六批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共102所(具体学校名单附后)都应接受检查。
6月30日之前为学校自查及市州检查时间;9月底为省抽查时间,具体时间由省电化教育馆商各市州教育局确定。
二、检查依据检查依据为《关于对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进行全面检查的通知》(湘教通〔2005〕28号)。
检查采用百分制计分,得分90分以上的为优秀;80-89分的为合格;79分以下(含79分)的为不合格。
三、检查程序与办法(一)受检学校对照实验学校条件和全面检查要求进行自查,并写出自查报告;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报所属市州教育行政部门。
(二)市州教育局组织专家组按要求对辖区内实验学校进行全面检查,并形成评定性意见。
(三)我厅组织专家组进行抽查,其中被市州评定为优秀或不合格等次的实验学校为必查对象。
检查结果将在全省通报。
各地各学校接此通知后,要认真做好有关准备工作。
二O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附件:第六批省级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名单长沙市(38所)望城县八中、宁乡县九中、宁乡县十三中、开福区国庆小学、浏阳市淳口中学、浏阳市文家市中学、浏阳市四中、浏阳市三中、天心区铜铺街小学、天心区青园小学、天心区幼幼学校、长沙县五美中学、长沙县东业晨曦小学、长沙县三中、长沙县维汉中学、长沙市十五中、湖南大学附属中学、长沙大学附属中学、中南大学铁道学院附属中学、芙蓉区东郡小学、芙蓉区曙光路小学、芙蓉区双新小学、芙蓉区马王堆中学、芙蓉区十二中、长沙市十六中、岳麓区枫林绿洲中心小学、岳麓区阳明小学、岳麓区望月湖一小、岳麓区外国语实验中学、高新开发区虹桥学校、雨花区黎托小学、雨花区洞井中学、雨花区圭塘小学、雨花区中南院学校、雨花区长塘里小学、雨花区雨花亭小学、雨花区和平小学、雨花区外国语初级中学株洲市(7所)醴陵市二中、株洲县育红小学、株洲市南方中学、荷塘区六O一中英文小学、天元区天台小学、北师大株洲附属中学、醴陵市渌江中学湘潭市(3所)高新区火炬学校、湘潭县九中、韶山市镇泰小学邵阳市(3所)新邵县八中、新宁县二中、双清区东塔小学衡阳市(9所)雁峰区环城南路小学、衡山县四中、衡山县城西完全小学、衡阳市扶轮中学、衡东县城关一小、常宁县湘南实验中学、衡山县实验中学、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雁峰区中南路小学常德市(10所)汉寿县二中、临澧县一中、石门县二中、桃源县三中、澧县澧阳镇实验小学、安乡县一中、西洞庭一中、常德市芷兰学校、西湖一中、临澧县新安镇小学怀化市(6所)会同县一中、怀铁二中、洪江市黔阳一中、怀化市三中、沅陵县二中、中方县一中郴州市(6所)郴州市三中、临武县二中、郴州市涌泉小学、汝城县二中、资江市东江实验中学、郴州市六中娄底市(9所)新化县四中、涟源市五中、娄底市六中、娄底市七中、娄底市三小、娄底市五中、娄底市六小、娄底市七小、娄底市九小岳阳市(3所)岳阳楼区东升小学、岳阳市四中、岳阳市巴陵中学永州市(3所)宁远县八中、新田县二中、道县五中湘西自治州(4所)吉首市一中、龙山县里耶小学、龙山县一中、吉首市民族中学益阳市(1所)桃江县一中——结束——。
教育部关于确认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确认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通知正文:---------------------------------------------------------------------------------------------------------------------------------------------------- 教育部关于确认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通知按照原国家教委《关于设立“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通知》(教电厅(1997)4号)精神,经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领导小组审批,确认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528所学校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请各地认真落实实验学校的各项工作,切实发挥辐射和示范作用,积极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2000年10月23日附: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名单北京市(24所)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161中学陈经纶中学昌平区第四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15中学广渠门中学房山区房山中学大兴县黄村第二中学东城区灯市口小学东城区分司厅小学石景山区鲁谷小学西城区黄城根小学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平谷县第五小学西城区阜外大街第一小学通州区东方小学门头沟区大峪第二小学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朝阳区日坛小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花园村中学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延庆县延庆中学天津市(24所)第21中学第四中学南开大学附属中学第二中学第47中学第100中学塘沽区第二中学大港区第三中学咸水沽镇第一中学杨村镇第一中学宝坻县第四中学静海县第一中学蓟县第一中学芦台镇第一中学开发区第一中学大港油田中心区第二小学汉沽区体育场小学河东区第一中心小学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红桥区实验小学第55中学宝坻县第一中学大港油田第10中学蓟县城关小学河北省(15所) 辛集中学秦皇岛市第一中学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张家口市第二中学迁安市第一中学昌黎县汇文中学隆化县存瑞中学乐亭县中堡王庄乡初级中学邯郸市峰峰矿务局小学邯郸市邯山区农林路小学香河县城内第二小学秦皇岛市新一路小学石家庄市四中路小学石家庄市中山路小学唐山市路北区实验小学山西省(15所) 太原市育英中学太原市第37中学太原铁路职工子弟第一中学大同市第一中学大同市第二中学平定县第一中学长治市第二中学襄垣县第二中学运城中学晋城市第一中学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小学神头第一发电厂子弟小学孝义市新城小学运城地区人民路学校晋城市城区凤鸣小学内蒙古自治区(12所) 包头市第35中学满洲里市三道街小学海拉尔市呼伦小学通辽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赤峰市红山区昭乌达小学锡林浩特市第二实验小学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学巴彦淖尔盟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苏虎街小学赤峰市第10中学包头市第四中学通辽市科尔沁区实验小学辽宁省(21所) 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第一小学沈阳市第二中学沈阳市铁西区应昌街小学沈阳市皇姑区岐山路第一小学大连市金州区八里小学大连市甘井子区周水子小学大连市第44中学大连市育明高级中学鞍山市第一中学抚顺市新抚区北台小学本溪市铁路中学本溪市明山区联丰小学丹东市第二中学丹东市站前小学锦州市古塔区保安第二小学锦州市凌河区解放小学营口市站前区红旗小学阜新市实验小学葫芦岛市实验小学朝阳市光明小学盘锦市高级中学吉林省(24所) 实验中学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第六中学长春市第30中学长春市第45中学长春市第48中学长春市第二实验小学长春市宽城区天津路小学吉林市第一中学吉林市毓文中学吉化集团公司第九中学吉林铁路职工子弟第一中学白城市第一中学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吉林油田管理局高级中学四平市地直街小学公主岭市岭西小学白山市实验小学抚松县实验小学通化市东昌区实验小学校延边第二中学长春市第103中学辽源市实验中学吉化集团公司第九小学长春外国语学校黑龙江省(15所)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哈尔滨市大同小学阿城市涤纶小学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齐齐哈尔市龙沙小学牡丹江市第二中学佳木斯市第一中学佳木斯市第二中学大庆市东风中学大庆石油高级中学大庆市第六中学双鸭山市第一中学肇东市第一中学勃利县高级中学上海市(24所)光明中学位育中学育才中学曹杨第二中学北郊中学大境中学延安中学新中高级中学莘松中学嘉定区第二中学南汇县中学青浦区实验中学松江二中崇明中学宝山区实验学校奉贤县育秀实验学校第六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金山区第二实验小学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普陀区平利路第二小学闵行区华漕中心小学浦东新区新时代小学江苏省(28所)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市长江路小学金陵中学苏州市第一中学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无锡市第一中学常州市觅渡桥小学常州市第一中学丹阳高级中学通州市石港小学淮阴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江阴市高级中学如东县掘港小学江宁县东山镇中心小学南京市琅琊路小学苏州市第三中学扬州大学附属中学南通中学泰州中学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扬州市梅岭小学常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建湖县实验小学锡山高级中学如东县中学宜兴高级中学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浙江省(28所)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宁波效实中学宁波市镇海中学温州市实验中学湖州市第四中学嘉善县第二中学黄岩实验中学永嘉县上塘镇城西小学富阳市新登镇中心小学宁波市海曙区中心小学慈溪市实验小学瑞安市实验小学天台县实验小学舟山市定海小学龙游县实验小学江山市城南小学缙云中学金华市环城小学海宁市实验小学绍兴市鲁迅小学义乌中学平阳县中心小学临安市衣锦小学绍兴县实验小学遂昌县实验小学宁波市曙光中心小学东阳中学富阳中学安徽省(15所) 蚌埠市第二中学铜陵市第一中学和县第一中学宁国中学贵池中学淮南市第一中学宿城第一中学合肥市南门小学合肥市西园小学六安市城北小学芜湖市绿影小学安庆市四照园小学淮北市实验小学滁州市全椒县实验小学马鞍山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福建省(21所) 厦门一中龙岩一中长汀一中莆田二中福州八中晋江养正中学三明二中福州实验小学福州群众路小学福州鼓楼第三中心小学厦门演武小学厦门实验小学泉州晋光小学建瓯实验小学三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福州一中厦门六中泉州一中福州第40中学石狮新湖中心小学南安第一中学江西省(16所)南昌市第三中学乐平中学上饶市第一中学宜春第一中学临川第二中学新余第一中学萍乡市芦溪中学鹰潭第一中学九江第一中学赣州市文清路小学上饶市第一小学九江市双峰小学吉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南城县第一中学萍乡中学余江县第一中学山东省(24所) 济南市经五路小学青岛嘉峪关学校枣庄市市中区文化路小学烟台市芝罘区南通路小学龙口市实验小学济宁市实验小学曲阜市实验小学泰安师范学校附属学校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德州一棉有限公司小学博兴县第一小学胜利油田孤岛小学实验中学青岛第45中学青州市王府街道办事处实验初级中学寿光市北洛镇第一初级中学日照第一中学平邑第一中学济南铁路职工子弟实验学校青州市邵庄镇初级中学烟台市芝罘区工人子女小学青州第一中学烟台第三中学济南第12中学河南省(22所) 郑州市二七区幸福路小学郑州市白鸽集团郑州二砂实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业有限公司小学洛阳市第五中学周口市闫庄小学许昌市实验小学许昌市文化街小学上蔡县第一高级中学信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罗山县实验小学三门峡市实验小学灵宝市实验中学新乡市第10中学新乡市育才小学济源市北街学校焦作市轻工职业中专安阳市第七中学中原石油勘测局机关第一小学濮阳市子路小学郑州市二七区陇海西路小学中原石油勘探局第六中学洛阳市第23中学湖北省(16所) 葛州坝外国语学校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宜昌市实验小学汉川市实验小学丹江口市实验小学来凤县实验小学南漳县实验小学随州市实验小学麻城市第一实验小学荆州市沙市区实验小学荆州市荆州小学监利县建设小学咸宁市实验小学潜江市实验小学湖南省(20所)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桃源县第一中学衡阳市第八中学湘潭市第二中学岳阳市第一中学沅江市凌云塔小学祁阳县第一中学怀化市鹤城区■水小学花垣县花垣小学邵阳市第二中学涟源市第一中学张家界市永定区敦谊小学株洲市第二中学宜章县第一中学长沙市第一中学长沙市长郡中学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小学长沙市开福区东风小学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小学常德市澧县澧阳镇第一完小广东省(28所) 番禺中学南海市桂城中学北江中学东莞市东莞中学汕头市金山中学中山市华侨中学茂名市第一中学阳江市第一中学潮州市金山中学开平市开侨中学深圳市外国语学校汕头华侨中学深圳市宝安中学江门市第一中学惠州市华侨中学梅县东山中学广州市海珠区实验小学深圳市深圳小学珠海市香洲区拱北小学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汕头市新乡小学梅县丽群小学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广州市黄埔区怡园小学汕头市聿怀中学广州市天河区云山小学珠海市第二中学新兴县实验小学广西壮族自治区(10所)横县中学柳州市景行路小学南宁市第三中学北海市北海中学柳州地区民族高级中学钦州市逸夫小学玉林市玉林镇古定中心小学梧州高级中学桂林市桂林中学百色市第五中学海南省(9所) 文昌市文昌中学海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海口景山学校定安县第一小学保亭县保亭小学乐东县第一小学海口市第20小学琼海市实验小学琼山市琼山小学四川省(19所) 新都县第一中学南充高级中学大竹中学渠县中学宜宾市第一中学南溪县第一中学泸州市第二中学成都市盐道街小学泸州市梓■路小学绵阳市成绵路第一小学邻水县鼎屏小学四川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乐山市实验小学峨眉山市绥山镇第三小学双流县棠湖中学彭州市南城小学成都市列五中学成都市第12中学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小学重庆市(21所) 渝中区第二实验小学人民小学北碚区朝阳小学涪陵区第七小学涪陵第五中学开县汉丰镇第五小学万州实验中学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第一职业中学巴蜀小学南开中学第八中学巴蜀中学育才中学第29中学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长寿中学巴县中学忠县实验小学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希望小学江北区华新小学铜梁县铜梁中学贵州省(10所)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遵义市第四中学都匀第一中学毕节第一中学六盘水市第三中学贵阳市甲秀小学遵义市文化小学铜仁第一中学大方县第二中学六盘水市实验小学云南省(10所)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玉溪市红塔区第三中学楚雄州第一中学大理市第一中学思茅地区第二中学个旧市第一中学石屏县第一中学曲靖师范学校附属第二小学曲靖市麒麟区北关小学临沧地区凤庆县凤城完小西藏自治区(5所) 林芝地区中学拉萨市第一高级中学拉萨市第八中学山南地区第一小学昌都地区实验小学陕西省(15所) 西安小学靖边县第一小学宝鸡市金台区东仁堡小学汉中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西安铁路分局西安第五职工子弟小学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西安高新第一小学西安东方机械厂子弟小学庆安集团有限公司子弟中学(西安) 国营黄河机器制造厂子弟中学西安铁路分局西安第一职工子第中学商州中学蒲城县尧山中学铁道部第一工程局咸阳职工子弟中学甘肃省(10所) 玉门市三台小学高台县解放街小学民勤县东关小学嘉峪关市逸夫学校庆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静宁县第一中学临夏市第一中学张掖市第四中学兰州市第33中学兰州市东郊学校青海省(8所) 西宁市第七中学西宁市贾小庄小学西宁市虎台小学西宁市西关街小学平安县第二小学互助土族自治县城北小学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第二小学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第二小学宁夏回族自治区(9所) 银川市第九中学银川市第三中学石嘴山市第三中学宁夏大学附属中学平罗中学长庆银川高级中学银川市第21小学银川市实验小学青铜峡市汉坝小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所) 乌鲁木齐市第三小学乌鲁木齐八一中学附属小学乌鲁木齐石化总厂第一小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中学奇台县第一中学吐鲁番地区实验中学米泉回民中学乌苏市第一中学哈密石油第一中学奎屯市第一中学——结束——。
湖南省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及计分办法
湖南省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及计分办法1、师生比:达标计12分,每少0.002扣1)县城初中:0.063(1:16)县城小学:0.048(1:21)农村初中:0.056(1:18)农村小学:0.043(1:23)2、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标计8分,每少1个百分点扣0.5分中小学教师合格率:100%3、生均校园面积:达标计12分,每少1平方米扣1分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单位:平方米/生学校类别学校规模中心城区学校生均占地面积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合格基本合格合格基本合格小学≤12班- - 22.00 20.00 12班18.10 10.16 18.79 17.90 18班14.81 8.64 17.57 14.60 24班12.59 7.41 15.45 12.60 30班11.11 6.67 14.68 11.97初级中学12班18.00 15.74 19.20 18.81 18班16.67 14.44 17.78 17.24 24班15.00 14.08 17.30 15.12 30班14.25 13.00 16.44 13.31九年一贯制学校18班16.82 11.78 19.24 17.09 27班15.47 10.71 17.65 15.54 36班12.56 9.79 16.11 13.50在山区、湖区等特殊地区,学校用地条件确实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基本合格标准可降低10%。
4、生均校舍面积:达标计10分,每少1平方米扣2分不同规模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单位:平方米/生学校类别学校规模合格基本合格小学≤12班7.4 4.8 12班 6.6 4.3 18班 5.8 4.0 24班 5.4 3.8 30班 5.2 3.7初级中学12班7.9 6.4 18班7.1 5.8 24班 6.7 5.6 30班 6.4 5.1九年一贯制学校18班 6.5 5.4 27班 5.8 4.8 36班 5.6 5.0在山区、湖区等特殊地区,学校办学条件确实受到各方面因素制约的情况下,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基本合格标准可降低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标准》是在《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的实施意见》基础上提出来的,分别从环境建设、资源建设、师资建设、课题研究组织管理、工作成效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我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的31项具体指标,其中加“*”号的网络化环境,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校长培训、教学软件和课题研究六项指标为我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的必备条件。
《湖南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建设标准》主要作为我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评价与确认的重要依据,评价得分80分以下或六项必备条件中一项没有达到的中小学校可认定为不合格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湖南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标准》解释权在湖南省教育厅电教办,实施过程中知道什么意见或建议请向湖南省教育厅电教办反映。
一、主要指标
A环境建设(24分)
A1网络化环境*(4分)A2计算机教室*(4分) A3多媒体教室*(3分) A4教学软件制作室(3分) A5电子阅览室(2分) A6闭路电视系统(2分)A7语音实验室(2分)A8常规媒体设备(2分) A9学校管理系统(2分)
B资源建设(22分)
B1教学软件*(5分)B2安全防范(3分) B3音像教材(3分) B4投影教材(3分)B5软件开发(6分)B6教育教研刊物(2分)
C师资建设(14分)
C1校长培训*(3分)C2信息技术培训(4分) C3课题研究培训(4分)C4教育理论培训(3分)
D课题研究*(14分)
D1参与面(4分)D2价值性(6分) D3可行性(4分)
E组织管理(8分)
E1组织机构(2分)E2工作计划(2分) E3规章制度(2分)E4经费保障(2分)
F工作成效(18分)
F1课题成果(5分) F2使用率(4分)F3教研教改成绩(4分)F4课堂效果(3分) F5示范作用(2分)
二、具体要求
•上一篇文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系列学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