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情感发育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四章-儿童少年心理行为发育PPT课件

第四章-儿童少年心理行为发育PPT课件
5. 触觉
➢ 在五种基本感觉中,触觉是人体发展最早、最基本的感觉; ➢ 触觉在胎儿期已开始发育,到新生儿阶段触觉发育已经高度敏感,尤其在嘴
唇、手掌、脚掌、前额和眼睑等部位特别敏感。触觉是婴儿认识世界的主要 手段之一; ➢ 对婴儿的抚触就是通过对触觉的刺激,增强婴儿触觉的敏感性,加强对外界 的反应,促进其发育; ➢ 2~3岁的幼儿能很好地辨别各种物体的不同属性,如软的、硬的、冷的、热 的、粗糙、光滑等; ➢ 5~6岁时皮肤觉分辨的精细度逐渐提高,在学龄前期已逐步趋于完善。
皮亚杰认知发育的阶段理论
阶段
年龄
行为特征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主要通过感觉动作来认识外部世界,个体认知离不开动作,这是人类智慧的
萌芽阶段。按照发育顺序,此阶段包括了反射练习、动作习惯、有目的的动
作、图式的协调、感觉动作和智慧综合等六个时期。
前运算阶段
3~7岁 由于语言的掌握,儿童可以利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进行表象思维。虽
第一节 童少年认知能力发育
(三)注意力及记忆力的发展
1. 注意力的发展
➢ 新生儿期就有注意,大的声音或者明亮的物体会引起视线的片刻停留,这 种无条件定向反射是最原始的初级注意;
➢ 学龄前儿童依然以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的稳定水平还很低,注意时间短、 容易分散,注意的范围小,带有情绪色彩;
第一节 儿童少年认知能力发育
第一节 儿童少年认知能力发育
(四)思维和想象能力发展
1. 思维能力的发展
➢ 学龄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这是思维发展过程中质的变化;
➢ 青春期少年思维能力有很大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能运用抽 象思维来突破心理运算的界限,能够理解各种抽象的概念,并获得更多增 长新知识的机会。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ppt课件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ppt课件
26

3岁前幼儿情绪产生主 要原因:生理需要是 否满足 3岁后幼儿情绪产生原因:社 会性需要是否满足
27

都不和我玩! 为什么哭?社会性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28
思考:为什么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 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
3岁后幼儿情绪产生原因:社 会性需要是否满足 (1)小班儿童喜欢身体接触, 希望老师摸一摸、亲一亲、 牵着手。 (2)大中班的幼儿希望老师 重视、注意、表扬。
58
判断题



婴儿6个月前喜欢所有的人 大班幼儿情绪具有内隐性 3岁后出现高级情感。 中班幼儿好告状是由于逐渐形成道德感 初生婴儿没有情绪反应 情绪是内隐的、稳定的 动物也有情感 幼儿情绪产生主要原因:生理需要是否满足
59
幼儿最高兴的:老师表扬、喜欢 幼儿最难过的:老师批评、不喜 欢
29
第一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二、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二)、情绪的丰富与深刻化 情绪丰富的含义 1、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2岁以前) 2、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情绪的深刻化——指它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 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内在的特点

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23
1岁半和3岁儿童三类微笑的比较
年龄 1岁 半 3岁
自己笑 次数 % 67 117 55.3 15.62
对教师笑 次数 % 47 334 38.84 44.59
对小朋友笑 次数 % 7 298 5.79 39.7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总数 次数 % 121 749 100 100
1 本能的恐惧 2 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3 怕生 4 预测性的恐惧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PPT课件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PPT课件

9
三、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

.
(一)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 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10
三、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
(一)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 1.情绪的社会化
(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3)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27
本领 ……
17
(一)儿童情绪发展的趋势:
.
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幼小儿童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随着幼儿脑的发育
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幼儿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起初是被动的,即在成人要求
下,由于服从成人的指示而控制自己的情绪。到幼儿晚期, 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才逐渐发展。
3
一、情绪和情感的基础知识
.
(二)表情
情绪的外部表现模式叫做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 情和言语表情。
面部表情:是鉴别人的情绪和情感的主要标志。
身段表情:包括手势和身体的姿势。 言语表情:情绪情感在说话的音调、速度、节奏等方面的表现。
4
一、情绪和情感的基础知识
.
表情既有先天的、不学而会的性质,又有通过 后天模仿、学习获得的性质。
13
三、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
1.情绪的社会化 (3)表情的社会化
A.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
➢ 近1岁的婴儿已经能够笼统地辨别成人的表情。 ➢ 小班的幼儿已经能够辨认别人高兴的表情。 ➢ 对愤怒表情的识别,则大约在幼儿园中班开始。
B.运用社会化表情的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解释面部表情和运用表情手段的能力都有所 增长。一般而言,辨别表情的能力一般高于制造表情的能力

第三章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ppt课件

第三章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ppt课件

*
10
临淄区教育中心崔一环制作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第二节
婴幼儿情绪的发生发展
四、婴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

*

恐惧
11
依恋
临淄区教育中心崔一环制作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节
婴幼儿情绪的发生发展
三、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1.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2.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3.情感表达(表情)的社会化 (二)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1.情绪的日益丰富 2.情感的深刻化 (三)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1. 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2. 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 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
第二节
婴幼儿情绪的发生发展
四、婴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
(一)哭
婴儿的哭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反应,并具有重要的适应功 能。啼哭的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 感到无聊。
➢生理反射性哭:与生理性需要相关; ➢应答性哭:由不适宜的环境剌激引起的; ➢操作性哭泣:1周岁以后,随着思维和语言的出现,生理 现象引发的哭逐渐减少,由心理需要引发的哭逐渐增加。
第二节
婴幼儿情绪的发生发展
四、婴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
(四)依恋
1.依恋的发展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 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一样,无所谓生人熟人。 (2)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依恋建立期,对熟人与生人有了不同的反应。 (3)依恋关系明确期(6个月~2岁) 把母亲当做“安全基地”。 (4)目标调节阶段(2岁以后) 能较好地理解父母的愿望、情感和观点,能调节自己的行为。

婴幼儿情绪情感发育的规律PPT课件

婴幼儿情绪情感发育的规律PPT课件

丰富化
深刻化
? 情绪体验继续分化 ? 引起体验的动因不断增多
?情绪
2. 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首先表现为幼儿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 逐渐减少
?其次表现为情绪逐渐从外露到内隐 3. 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 幼儿的情感更多地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逐 渐与社会性需要和社会性适应相联系 。
2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情绪情感发育的规律 情绪情感发育的影响因素 及异常发育 情绪情感及其社会功能发育 评定
3
第一节 情绪情感发育的规律
4
一、情绪情感发育的意义
(一)情绪情感是婴幼儿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 ?婴儿的情绪反应是和养护者进行沟通的有效信号, 通过向成人传递情绪信息,得到最合适的哺育 。 ?通过情绪反应,适当地促进了自己的社会交往 。
★情绪与语言一起共同实现着儿童与成人、儿童
与同伴间的社会性交往 。
★积极情绪多的、能很好地处理自己情绪体验以
及善于向其他孩子表明自己情绪状态的儿童更受 人欢迎,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
8
(五)情绪情感促进婴幼儿意识产生及个性形成
★情绪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为意识提供最初的来
源和成分。
★婴儿对自身不同的情绪体验,促使其形成和加
13
三、情绪情感发育的阶段 (一)情绪情感发育具有阶段性
1. 情绪出现的顺序
初级情绪:愤怒、悲伤、快乐、惊讶、恐惧 次级情绪:尴尬、害羞、内疚、嫉妒、骄傲
14
2. 情绪的社会化发展
(1)社会性微笑
反射性微笑 最初的
社会性微笑 社会性微笑
初生 五周左右 四个月左右
15
5
(二)情绪情感可以激活和促进婴幼儿的心理活动

青少情绪情感发展与教育 ppt课件

青少情绪情感发展与教育 ppt课件

第二节 青少年亲密感的形成与发展
(一)亲密感及其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意义 •1.什么是亲密感 •亲密感是指两个人之间情感上的依恋,特征是: •(1)彼此关心对方的康健和幸福; •(2)愿意同对方谈论私人的、敏感的话题; •(3)拥有共同的兴趣,并参与共同的活动。
2020/4/19
• 2.亲密感对青少年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 青少年时期,亲密感迅速增强。青少年同他人的关系
2020/4/19
• (三)社会性情绪占主导地位 • 随着认知结构的完善,社会经验的丰富以及想象能力的
发展,青少年的情绪体验日益深刻,体验的内容日益广 泛,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社会性情绪情感逐渐上升 到主导地位,社会性情绪的水平也不断提高。
2020/4/19
• 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青少年对具有社会性的、抽象性 的内容更加关注,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情绪体验的内容。 不仅如此,青少年的情感也变得更加细腻、敏感和微妙 。
学习目标
• 一、理解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点 • 二、理解青少年亲密感的发展特点 • 三、了解青少年的主要情绪困扰及其应对方法 • 四、理解情绪能力、情感素质及其培养方法
2020/4/19
第一节 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点
• 一、情绪情感及其功能 • 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对客观事物
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 情绪和情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活动,对于个体的生存
适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具体表现为:适应功能、动机功能和社会调节功能。
2020/4/19
• 二、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 • 青少年身心发展尚不平衡,成人感与幼稚感并存,往
往使之面临着更多的矛盾与冲突,因而在情绪情感的 表现上也更为复杂多变。 • 青少年的情绪情感一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情绪情感发展优秀课件

情绪情感发展优秀课件

(三)情绪发展的特点
1、情绪表达的发展 2、情绪的识别和理解 3、害怕的发展 4、早期微笑的发展
2021/2/27
第三讲 情绪情感的发展
1、情绪表达的发展
(1)情绪的分化 (2)情绪情感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化 (3)情绪的社会化 (4)情绪的自我调节 (5)情绪表达规则的获得
2021/2/27
2021/2/27
第三讲 情绪情感的发展
(2)评价
积极意义: 早期母婴关系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
响 有利于解释亲子依恋的形成 局限: 将情绪发展过于生物学化、绝对化 许多理论缺乏科学根据 过分强调情绪变化只是来自母婴关
系所协调的自我发展
2021/2/27
第三讲 情绪情感的发展
(1)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
2021/2/27
第三讲 情绪情感的发展
(2)评价
积极意义: 把情绪的发生纳入情境关系、认知评价和比较的
概念之中,解释了情绪的特性。 很好的解释陌生人焦虑现象 局限: 认知理论不能解释一些情绪的发生 忽视了生物成熟的积极作用 只是单向地研究认知对情绪的影响,而忽视了情
绪对认知的影响。
(2)儿童害怕的年龄特点
(3)克服害怕的方法:对抗性条件作 用;系统脱敏法;模特塑造法;认知 疗法
2021/2/27
第三讲 情绪情感的发展
4、早期微笑的发展
自发的微笑(0—5周)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
2021/2/27
第三讲 情绪情感的发展
情绪学习过程分析过于简单
2021/2/27
第三讲 情绪情感的发展
(1)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观点
情绪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早期亲 子间相互作用是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对 自我发展有积极作用

第三章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ppt课件

第三章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ppt课件

2.情绪和情感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 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如: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喜欢 观察猴子
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 喜欢观察研究猴子。
3.情绪和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 情绪的外部表现叫表情。人类的表情
面部表情、体势表情和言语表情。 面部表情:高兴时“眉开眼笑”等 体势表情:弹钢琴紧张时:坐立不安 言语表情:悲哀时,语音高昂,语调夸
3岁前幼儿情绪产生主 要原因:生理需要是 否满足
3岁后幼儿情绪产生原因: 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
都不和我玩! 为什么哭?社会性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思考:为什么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对幼 儿的态度和行为?
3岁后幼儿情绪产生原因: 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
(1)小班儿童喜欢身体接触, 希望老师摸一摸、亲一亲、 牵着手。
(2)大中班的幼儿希望老师 重视、注意、表扬。
幼儿最高兴的:老师表扬、喜欢
幼儿最难过的:老师批评、不喜欢
(三)表情的社会化
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 运用社会化表情的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解释面部表情和运用表情手段的能
力都有所增长。一般而言,辨别表情的能力一般高于制造 表情的能力
二、情绪情感的丰富与深刻化
其他研究也表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交往 情感表现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学前儿童同 老师的情感交往多于同小朋友的情感交往。
(二)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在3岁前儿童情绪反应动因中,生理需要是否满足 是其主要动因。
0-1岁:生理需要 1-3岁:出现社会性需要,生理 需要占主导
3~4岁幼儿,情绪的动因处于从主要为满足生理 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 不仅 与成人的交往需要及状况是制约幼儿情绪产生的 重要社会性动因,而且,同伴交往的状况也日益 成为影响幼儿情绪的重要原因。

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PPT教学课件

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PPT教学课件

情绪情感的丰富与深刻化
01
情绪情感的丰富化
1、绪过程越来越分化 2、情感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02
情绪情感的深刻化
情感的深刻化是指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 ,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 特点。学前儿童情感的深刻化,与其认知 发展水平有关。
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 幼小儿童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随着幼儿 脑的发育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 少。
➢ 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了审美 的标准。
➢ 同时,他们也能够从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和 美术作品中体验到美。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3.理智感
➢ 5岁左右,理智感以明显地发展起来,突出 表现在幼儿很喜欢提问题,并由于提问和得 到满意的回答而感到愉快。
➢ 6岁幼儿喜爱进行各种智力游戏。
PART 05
理智感
是由于是否认识 的需要而产生的 体验。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1. 道德感。由(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而引起的情感。 幼儿3岁后出现道德感。
➢ 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在集体生活中,随着儿童掌 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发展起来。
➢ 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的,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 而引起。
➢ 婴幼儿的情绪不稳定,与其情绪情感具有情境性 有关。
➢ 婴幼儿情绪的不稳定还与情绪的受感染性有关。 ➢ 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3。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
➢ 婴儿期和幼儿初期的儿童的情绪完全表露于外。随着言语和幼儿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 展,幼儿逐渐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及其外部表现。
学前儿童情绪的培养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PPT课件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PPT课件
1、对环境刺激做出的反应 2、调节和改变人的行为 3、影响活动的组织 4、影响人的交往行为
28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及培养
一、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情绪的易冲动性 2、情绪的不稳定性 3、情绪的外露性
29
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特点
1.情绪的易冲动性.(情绪“暴发户”) 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猛烈,不能自制 ,往往全身心都受到不可遏制的威力所支配。
持续应激会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一般说来, 应激状态的某些消极影响可以调节:过去的知识 经验,良好的性格特征,高度的责任感等,都是 在应激状态下防止行为紊乱的重要因素。
T.Holmes&R.Rahe(1967)的生活改变与压力感量表。
26
应激
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27
四、情绪、情感的作用
——是指个体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 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如求知欲,解决问题后喜 悦之感,为真理献身的自豪感等。
34
二、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
1、道德感
幼儿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 幼儿在2岁左右,开始评价自己乖不乖。 小班:道德感主要指向个别行为。如:打
人是不对的。 中班: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
幼儿晚期,调节自己的情绪能力有所发展。孩子在父 母面前较少的克制,而在他人的面前时,则有能有一 定的控制力,即使有要求,也表达的较委婉。
32
二、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
1、道德感: ——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
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道德标准在不同时代、民族、社会中是不同的。 如果个体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个体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 验,并受到别人的积极评价。 如爱国心,同情心和社会责任心等。

幼儿心理学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ppt课件

幼儿心理学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ppt课件
第三章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1
第一节 早期情绪的发生
2
一 情绪和情感概述 二 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三 情绪的发生和表现
3
一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 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体验。 这种体验分为:
第一节积早极期体情验绪的发生 消极体验
4
情绪: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情感:个体和环境间某种关系的维持和改变
第一节 早期情绪的发生
12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1919)根据对医院500多名婴儿的观察 提出了:新生儿有三种主要情绪,即怕、怒和爱。华生还详细描述了 这些情绪的原因和表现:
1.怕 华生认为新生婴儿的怕是由于大声和失持引起的。当婴儿安静地躺 着时,在其头部附近敲击钢条,会立即引起他的惊跳,肌肉猛缩,继 之以哭;当身体突然失去支持,或身体下面的毯子被人猛抖,婴儿会 发抖、大哭、呼吸急促、双手乱抓。 2.怒 怒是由于限制儿童运动引起的。如,用毯子把孩子紧紧地裹住,不 准活动,婴儿会发怒,他把身体挺直,或手脚乱蹬。 3.爱 爱由抚摸、轻拍或触及身体敏感区域产生。如,抚摸孩子的皮肤, 或是柔和地轻拍他,会使婴儿安静,产生一种广泛的松弛反应,或是 展开手指、脚趾。
第一节 早期情绪的发生
22
(1)饥饿的啼哭 (2)发怒的啼哭 (3)疼痛性啼哭 (4)恐惧和惊吓的啼哭 (5)不称心的啼哭 (6)吸引别人注意的啼哭
婴儿啼哭的模式
23
反射性微笑
社会性微笑
无区分微笑
婴儿微笑发生发展
分辨性微笑
24
1 婴儿最初的微笑是内源性的,可以在没有外部 刺激的情况下发生。它通常发生在婴儿的睡眠中 或困倦时,并且是突然出现,低强度的。此时这 些微笑,无论是内源的还是诱发的,都是反射性 的,而不是社会性微笑。 有趣的是,即使在新生 儿期微笑也存在性别差异,女婴自发微笑的次数 比男婴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更好的再认他人的基本 情绪。 社会参照的出现。
能体验到复杂的情感,自 我表现意识增强,幼儿开 始谈论情绪和掩饰情绪。 同情反应出现。



布里奇斯的儿童情绪发育理论



伊扎德的儿童情绪发育理论



孟昭兰的儿童情绪发育理论


布里奇斯的儿童情绪发育理论
出生
激动(兴奋)
3个月
痛苦
快乐
6个月 惧怕 厌恶 愤怒
孟昭兰的儿童情绪发育理论
孟昭兰指出: 人类婴儿从进化中获得的情绪大约有8~10种, 称为基本情绪,如愉快、兴趣、惊奇、厌恶、 痛苦、愤怒、惧怕、悲伤等。这些情绪在个体 发展中随着婴儿的成熟、生长而逐步出现。她 提出了个体情绪发生的次序、时间,并具体指 出引发各种情绪的诱因。婴幼儿情绪的发生既 有一般规律,又有个体差异。
情绪情感发育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一、情绪情感发育的意义 二、婴幼儿情绪情感发育的特点 三、情绪情感发育的阶段
第二节 婴幼儿基本情绪的发育 第三节 情感引发的社会功能发育
一、情感引发的婴幼儿依恋 二、情感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三、情感与亲子交往的发展 四、情感与同伴关系的发展 第四节 情感发育的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 一、情感发育的影响因素 二、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异常发育 第五节 情绪情感及其社会功能发育评定 一、情绪情感和社会功能发育的评定方法 二、情绪情感发育的评定内容 三、婴幼儿社会功能发育评定
大声哭闹得到满足和安抚 爬或走以远离不用愉快的刺激 咬东西或避开不愉快的事物 开始应用语言表达
(3)情绪的社会性参照
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关注父母的表情来决定 自己的行动。随年龄增长逐渐频繁,并推广 到其他人。
视觉悬崖
0~3岁婴幼儿情绪发展阶段总结
年龄
情绪表达/调节
出生~6个月
所有基本情绪出现。
积极情绪的表达受到鼓励并更为 经常的出现。

☺ 第一阶段(0~5周)
自发性的笑
☺ 第二阶段(5周~3.5个月) 无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
与同伴间的社会性交往
※积极情绪多的、能很好地处理自己情绪体验以
及善于向其他孩子表明自己情绪状态的儿童更 受人欢迎,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
5.情绪情感促进婴幼儿意识产生及个性形成
*情绪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为意识提供最初的来
源和成分
*婴儿对自身不同的情绪体验,促使其形成和加
强对自身形象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实际应用
父母可以通过对某些活动的奖励给婴幼儿以喜悦、 欢欣的体验,激活和促进婴幼儿的心理活动
3.情绪情感对婴幼儿认知发育的作用
愉快的情绪
激活婴幼儿的 智力和心理活动
推动、组织 婴幼儿的认知加工
4. 情绪情感是婴幼儿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
※婴幼儿通过情绪反应向别人表达他们的需要 ※情绪与语言一起共同实现着儿童与成人、儿童
12个月
兴高采烈 亲爱
18个月 对儿童
妒忌
欢乐
对成人
24个月 惧怕 厌恶 愤怒 妒忌 痛苦 激动 快乐 欢乐 兴高 对成人 对儿童
采烈 的爱
图7-1 K. M. Bridges 的情绪分化模式
伊扎德的儿童情绪发育理论
伊扎德关于新生儿情绪的出现、种类 和以后情绪分化的论述,在其科学性和可 测性上都大大提高了一步;他认为新生儿 具有5种以特定面部表情为标志的相当独立、 具体的情绪。它们包括惊奇、痛苦、厌恶、 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这些情绪反应对新 生儿适应母体外环境和生存具有决定性影 响。
通过吸吮和回避方式调节消极情 绪。
7~12个月
愤怒、恐惧和悲伤等消极的基本 情绪更经常地出现。
婴儿通过滚动、撕咬或远离令人 不安的刺我意识的)情绪。
婴儿通过转移注意力或者控制刺 激物的方式调节情绪。
情绪理解 婴儿可以对快乐、愤怒、 伤心等面部表情加以区分。
孟昭兰的儿童情绪发育理论
婴儿情绪发生的时间、诱因和情绪表现
时间 初生
3-6周 2个月 3~4个月 7个月 1岁 1 ~ 1.5岁
诱因 痛-异味-新异光、声、 运动
看到人脸或听到高频语声
接受药物注射 痛刺激 与熟人分离 新异刺激突然出现
在熟悉的环境遇到陌生人 做了不对的事
情绪 痛苦-厌恶-感兴趣 和微笑 社会性微笑 愤怒 悲伤 悲伤、惧怕 惊奇 害羞、内疚、不安
深刻化
情绪从指向事物的表面现象 转化为指向事物的内在特征
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 首先表现为幼儿情绪 的冲动性、易变性逐 渐减少
➢ 其次表现为情绪逐渐 从外露到内隐
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 幼儿的情感更多地在 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 逐渐与社会性需要和 社会性适应相联系
三、情绪情感发育的阶段 1.情绪出现的顺序
*情绪特征是性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婴幼儿情绪情感发育的特点
1.婴儿情绪的发育特点 2.幼儿情绪的发育特点
1.婴儿情绪的发育特点
➢ 与生理需要是否得 到满足直接相关
➢ 是儿童与生俱来的 遗传本能,具有先 天性
2.幼儿情绪情感的发育特点
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丰富化
➢ 情绪体验继续分化 ➢ 引起体验的动因不断增多
第一节 概述
一、情绪情感发育的意义
1. 情绪情感是婴幼儿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
➢ 婴儿的情绪反应是和养护者进行沟 通的有效信号,通过向成人传递情 绪信息,得到最合适的哺育 。
➢ 通过情绪反应,适当地促进了自己 的社会交往 。
2.情绪情感可以激活和促进婴幼儿的心理活动
情绪
对待行为的 态度
心理活动
第二节 婴幼儿基本情绪的发育

哭是一种不愉快的、 消极的情绪反应, 是婴儿最普遍、基本 的情绪反应之一。
婴儿啼哭的原因
第1周:主要有饥饿、冷、裸体、疼痛 和睡眠受到打扰等
2~4周:喂奶中断、烦躁、第一次增 加非流汁的食品等
1~2个月:常因大人离开或拿走玩具 等引起啼哭
啼哭的类型
♦ 饥饿的啼哭 ♦ 发怒的啼哭 ♦ 疼痛的啼哭 ♦ 恐惧或惊吓的啼哭 ♦ 招引别人的啼哭
初级情绪:愤怒、悲伤、快乐、惊讶、恐惧 次级情绪:尴尬、害羞、内疚、嫉妒、骄傲
15
惊 奇
伤心
厌 恶
快 乐 微 笑
兴 趣
害羞
2.情绪的社会化发展
(1)社会性微笑
反射性微笑
最初的 社会性微笑
社会性微笑
初生 五周左右 四个月左右
(2)情绪的自我调节
情绪的自我调节: 利用一定的策略调整自身情绪状态,从而达到个体 所追求的目标。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情绪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