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误区及思考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因为范围广泛,学好数学不仅关系到升学和考试,同时也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助力,只有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才能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当前,越来越多小学数学教师开始意识到数学思想的重要性,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尝试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但是由于教师本身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刻,导致实际教学效果无法满足预期要求。

面对这样的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坚持创新,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教学改革引言: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数学的精髓,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数学思想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这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传统教学模式下,许多小学数学教师教学重点仍然停留在知识讲解和解题能力训练,围绕学生升学和考试开展教学工作,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掌握情况并不重视,这就导致教师花费大量精力教学、学生也用心听讲,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此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简单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积极意义,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具体的渗透策略供参考。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积极意义数学本身是一门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在无形间向学生传授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这对学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大有裨益。

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角度来看,数学思想方法背后体现的就是解决数学问题思路,当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自然能够得到提高。

数学思想方法本身具有较强的条理性,学习数学不仅是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涉及到文化和态度方面的传承,在了解数学内在价值规律之后,学生才能从数学的角度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摘要】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和思考出发,提出了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并以具体案例解析了该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该方法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同时,该方法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细节,运用一些策略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

【正文】一、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利用不同的课程来渗透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

这种方法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如自然、社会、科技和文学等知识,与数学知识和方法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关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综合教学模式。

它是一种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习兴趣和提升学习效果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广泛,其核心思想是将数学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直观地体验到数学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通过运用渗透法,让学生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做出决策、推理和判断。

这样,学生就能够逐步形成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

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施1.将数学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数学课上,老师可以与学生一同制定实践项目。

例如,在学习度量衡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商店里购买一些食品,让学生将食品按照不同的重量和数量称重,并计算出价格。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度量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利用科技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一些科技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运用计算机模型或动画演示,将丰富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图形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图形画板或者数学软件来绘制图形,让学生感受到图形的美和数学的魅力。

3.以故事为载体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有启示意义的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在学习差值时,可以讲述一个选手跳高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比较选手的成绩来计算出高度差,并体会到差值的概念和应用。

通过这样的故事,学生不仅学会了计算差值,还学习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差值。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反思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反思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反思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数限制以及文件保存等。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数学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和运用则成为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数学思想是指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思想的渗透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趋势和需求,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意义,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促进数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反思和探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是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所在。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反思探索,可以深入探讨数学思想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加深对数学思想渗透方式的理解,提出有效的数学思想培训和实践方法,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有益的指导。

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不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际效果,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教师培训与实践也是关键的环节,通过培训可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研究意义】的内容到此结束。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反思探索具有关键作用。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反思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反思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反思探索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需要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且发展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一、科学合理地选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选题是关键。

我们需要合理选择教材中的题目,并结合实际生活问题设计问题。

选题要有生活化,问题要富有趣味性,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比如,我们可以针对学生常见的日常生活问题,如糖果和巧克力的味道等问题进行引导,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一件事情背后的规律和秘密。

同时,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掌握程度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孩子们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探索问题的多种解法数学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学科,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分析问题、发现规律和启发式思维等能力。

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想出问题的多种解法,并让他们逐渐领悟到不同解法的优缺点。

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

在数学课上,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比如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创造能力等。

通过组织多元化、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如数学游戏、拓展式的练习等,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尽力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

这意味着,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从而,让学生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并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关于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数学思想方法的关键阶段,良好的数学思想方法对孩子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实践与思考的角度探讨了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应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思维和批判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在实践中,我发现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还比较单一和直观,他们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渐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和示范等方式,鼓励学生采用逻辑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从简单的观察和归纳开始,逐渐形成抽象、推理和推导的思维方式。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特点,设计合适的数学活动。

小学生的数学活动应以游戏和探索为主,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如拼图游戏、数学角色扮演和数学实验等。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推动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思考和探索。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和克服困难。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给予合理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化学习,根据学生的潜能和发展特点,采取个别化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指导,也需要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和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反思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反思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反思探索随着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而现代化的数学教育将独立运用数学知识成为其核心目标。

如何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成为了当下教师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问题及反思。

一、什么是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指在数学学科中借助数学符号和工具,通过运用抽象、逻辑和系统等思维方式,从感性到理性地形成一种特定的认识和思考方式。

数学思想的重要价值在于培养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推论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方法如下:1.贯穿抽象思维,强调概念教学抽象思维是指通过归纳、类比等思维方式抽象出一个通常是数学对象的特征。

概念是数学思想的核心,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括和总结。

将抽象思维和概念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就可以帮助孩子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2.强化实际问题,注重实践探究数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方式,而非仅仅停留在数学书本上的无意义死记硬背。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和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探究能力。

3.注重逻辑思维,加强理解教学逻辑思维是数学思想和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渗透逻辑思维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证明能力。

同时,强化理解教学在教育过程中也非常重要,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4.强调应用联系,加强交叉教学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在实际问题中提出、应用和发展的。

小学数学教育应该将教学内容虚与实、纵横交错,不仅注重数学本身的知识点,也着重探究实际应用和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多方位的思维能力。

三、反思探索本文总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现代化数学教育的核心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

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

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数学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思考和探讨。

首先,什么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巧妙的方式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运用数学思维。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问题和游戏化的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例如,在教学乘法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应用乘法知识来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还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来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数学思维是指运用数学的概念、方法和技巧来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发现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一种思维方式。

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更加灵活和自主。

例如,在教学数学证明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规律和特点,让他们思考如何使用数学方法来证明一些结论。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培养和运用数学思维,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来提供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信息。

例如,在教学几何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几何图形的演变过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资源来和阅读相关的数学资料,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数学知识的背景和应用场景、设计情境问题和游戏化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以及提供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等方式来运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种方法的实践和思考。

一、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一些能够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方式,通过实践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

比如,在进行计算题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创新思考,来找到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实践与思考1.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开展启发式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分析来理解问题,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

2.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基础性的,这种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等等。

教师需要通过一些有益的教学实践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以增强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来激发思维。

这种合作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能够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主动性在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主研究问题,让他们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最终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总之,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师需要通过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数学的思考和探究,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内容提要: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必要性和应如何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研究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深刻地认识数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利于教师以较高的观点分析和处理小学教材。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时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

只有这样数学思想方法才能落到实处,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长期的教学工作,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和数学意识,形成良好的思维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自觉性、可行性、反复性参考文献:《数学思想方法》作者:解恩泽徐本顺主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11《实用中小学课堂教学方法大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中)》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必要性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数学思想方法既含有思想,又含有方法。

数学思想是在数学研究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数学内在规律的理性认识,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

数学方法是在数字研究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途径、程序、手段和方式的总和。

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数学方法为数学问题的求解和数学知识的获取提供了可能。

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得以实现的手段,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思想是方法的升华,方法是思想的体现。

在小学数学里,没有不含方法的数学思想,也没有不以数学思想为指导的数学方法。

因此,人们把数学思想方法是为一个整体提出。

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显性知识系统,许多重要的法则、公式,教材中只能看到漂亮的结论,许多例题的解法,也只能看到巧妙的处理,而看不到由特殊实例的观察、试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或探索推理的心智活动过程。

因此,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隐性知识系统,小学数学教学应包括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知识的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反思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反思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反思探索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能力的重要阵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力求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实际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探索,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思想是一种辩证思维,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学科,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在实际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教学理念不够先进。

一些教师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

一些教师在实施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时,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一些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受到了过重的学习压力,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难以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资源和条件不足。

一些学校教学条件欠缺,教学资源不足,无法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施提供有效支持。

为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存在的问题,教师们需要进行反思探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施效果。

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摘要:针对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情况,结合自身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重点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应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利用符号化方式,以及将类比、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等措施,希望能对于今后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改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广大数学教师不仅要重视进行数学知识的传递,还应积极地将数学思想融入到教学环节。

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来看,应该充分融入所涉及到的数学模型思想、化归思想、变换思想、集合思想、符号化思想、反证法等很多方法。

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反复操练所学知识,还应贯穿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师应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意识引导,并帮助学生潜移默化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1 对于教材特点深入挖掘,渗透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借助于数学教材较为全面的分析,能循序渐进地学习基础知识中的数学思想,而后面难度教导的知识点所孕育的数学思想往往更加复杂,这就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知识体系来进行消化以及理解,比如,方程、函数以及数形结合相关内容。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前期知识和后续学习的两户联系,则应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全方位介绍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每个章节知识点的练习,并能有效进行知识的拓展,掌握前面数学思想基础上,做好后续知识的简单介绍和引导。

在后面知识的学习中,利用回顾方式,总结数学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比如,在进行“一百以内的数学运算”过程中,请学生思考如何计算:36+25=?在这样的计算中,教师通过粉笔来实现个位和个位的相加,并利用粉笔进行摆出来,在6根粉笔的基础上,接着在数上7、8、9、10、11,能得到个位上的11,然后,同样计算出十位上的5,并能结合相应合并,得到有效的结果61。

这种计算演变的案例,利用数形结合,能有效开展数学思想的渗透。

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思考

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思考

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思考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显性学问系统,很多重要的法则、公式,教材中只能看到美丽的结论,很多例题的解法,也只能看到奇妙的处理,而看不到由特别实例的观看、试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或探究推理的心智活动过程。

因此,数学思想方法是“无形”的,老师讲不讲,还是讲多讲少,随便性很大。

有的老师经常因教学时间紧,将它做为可有可无的事情挤掉,对同学的要求则是能领悟多少就领悟多少。

因此,老师首先要树立观念,从思想上不断提高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重要性的熟悉,把把握数学思想方法纳入到教学目标中去;其次要深化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可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各种因素;最终,老师应当对学校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方法有一个总体的设计,提出不同阶段的详细要求。

下面是我对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一些思索。

一、指导操作,准时归纳。

归纳是通过对某类事物中的若干属性分析得出一般结论的思想方法。

依据操作的内容,指导同学有步骤的合理操作,建立学问的表象,初步形成感性熟悉之后,不失时机地进行归纳,可以使同学对操作所猎取的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

例如百以内数的加法法则的归纳,可以先借助实物图,争论不进位加法的实例,如争论45+23用竖式如何计算,从而归纳出“相同数位对齐”和“从个位加起”;然后借助实物图,争论进位加法的实例,如争论37+25用竖式如何计算,从而归纳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以上两次归纳都是依据个别实例,得出一般性结论,都是不完全归纳;最终,综合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的结论,完全归纳出适合于百以内数的一切加法竖式的笔算法则。

二、认真观看,大胆猜想。

猜想是对讨论的对象或问题进行观看、试验、分析、比较、类比等,依据已有的材料作符合肯定阅历与事实的推想性想象的思维方法。

教学中依据讨论的问题,给同学供应具有启发性的材料,让同学认真观看,并大胆猜想,所讨论的问题会消失什么样的状况,然后,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进一步弄清问题的实质。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反思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反思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反思探索数学思想是一种理性思维的具体表现,是数学知识的自觉反映和运用。

它包括数学概念、数学定理、数学原理和数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养成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反思探索。

一、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1.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他们逐步形成数学思维方式。

2.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灵活运用数学方法,注重训练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运用不同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中提出问题、建立模型、寻求解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发现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2.学生学习状态被动在部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比较被动,没有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传授,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较为肤浅,缺乏实际应用的能力,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外辅导压力过大由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和繁杂,加之家长和社会的课外辅导压力较大,导致学生在课外时间过多地进行机械式的记忆和复习,忽视对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导致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影响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应对策略1.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要转变教学角色,注重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误区与对策

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误区与对策
让 思想 “ 消失 ”
的科 学性 和可操 作性 值得 反 思。
“ 思想”的关联 。 误 区 3: 割 裂 了 “ 经验”与
让思 想 “ 休 眠”
“ 思想”的关联 ,
以苏教版 一 年级 上册 以及
《 1 O的 分 与 合 》 为 例 ,有 “ 1 0可 以 分 成 几 和 几 ”
知 识 可 以 通 过 强 化 得 到 掌 握 ,基 本 技 能 可 以 通 过 训I
生 概 括 出 其 中 的 数 学 思 想 :转 化 思 想 、 极 限 思 想 、
数形 结合 思 想等 。 上述 例子 很 显然 是 为 了让 学 生认 识 甚 至 获 取 数 学 思 想 而 进 行 的 专 项 训 练 。 例 子 虽 然 很 好 ,蕴 藏 了许 多 数 学 思 想 。 但 如 此 训 练 越 过 了 渗 透 数 学 思 想 的 初 哀 ,让 学 生 直 接 归 纳 数 学 思 想 ,学 生 真 的 就 获 取 数 学 思 想 了 吗 ? 如 此 单 纯 的 专 项 训 练
在 “ 四基 ” 中 ,基 本 思 想 与 另 外
在 讲 评 该 作 业 时 ,教 师 结 合 图 示 启 发 学 生 思 考 :你 是 怎 样 算 的 ,怎 么 想 的 ? 接 着 ,教 师 引 导 学
密 切 的 联 系 ,可 以 说 基 本 思 想 是 附 着 于 基 本 知 识 的
掌 握 而形 成 、跟 随 着基本 技 能 的训 练 而巩 固、伴 随 着 基 本 活 动 经 验 的 积 累 而 升 华 的 。 在 教 学 中 ,基 本
有次 序 思考 “ 1 0的 分 与 合 ” 的 数 学 活 动 没 有 得 到 很
好 的 体 现 。 这 种 教 学 忽 视 了 数 学 思 想 的 存 在 ,只 是 单 纯地 教 授 “ 1 0的 分 与 合 ” 的 浅 层 次 的 基 本 知 识 , 无疑 让 重 要 的数学 思 想止 步 于萌 芽 阶段 ,不利 于 学

关于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

关于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

关于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所谓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

所谓数学方法,是指某一数学活动过程的途径、手段、程序,它具有层次性、过程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实现的手段。

因此,人们把它们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思维素质,而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思维素质的关键。

如果将学生的数学素质看作一个坐标系,那么数学知识、技能就好比横轴上的因素,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纵轴的内容。

淡化或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把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结构,也必将影响其能力的发展和数学素质的提高。

一位数学教育家曾说过:“学生们在学校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

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职业,那种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地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作用。

”可见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应渗透哪些数学基本思想呢?应如何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呢?一、教学中应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古往今来,数学思想方法不计其数,每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都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

一则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b 有些数学思想方法他们不易接受,二则要想把那么多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给小学生也是不大现实的。

因此,我们应该有选择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数学思想方法学生不但容易接受,而且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

在小学教学中,它主要表现在把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适当的几何图形,从直观图形的特征到发现数量之间存在的联系,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化隐为显的目的,使问题简单、快捷地得以解决。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义务教育新的数学课程,在突出思想方法、紧密联系生活的原则下,估算、统计、抽样、数据分析、线性规划、图论、运筹以及空间与图形等知识是人人必需的数学。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思想方法在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严格地说,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有区别的。

数学思想既牵涉到认识论方面的内容(如对数学科学的看法,对数学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看法,对数学认识过程的看法),又牵涉到方法论方面的内容(如处理数学问题时的意识、策略和指向)。

数学方法则主要牵涉到方法论方面的内容(如表示、加工、处理某种现象或形式的手段,以及为实现某个预期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2)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J?S布鲁纳提出: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更易于记忆,领会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

基本数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符号化与变换的思想”、“集合与对应的思想” 和“公理化与结构的思想”,这三者构成了数学思想的最高层次。

对中小学而言,大致可分为十个方面:即符号思想、映射思想、化归思想、分解思想、转换思想、参数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演绎思想和模型思想。

对于这些基本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从低年级开始渗透,但不必要进行理论概括。

而所谓数学方法则与数学思想互为表里、密切相关,两者都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深化及形成能力。

方法,是实施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则是对应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根据。

就中小学数学而言,大致有以下十种:变换与转化、分解与组合、映射与反映、模型与构造、概括与抽象、观察与实验、比较与分类、类比与猜想、演绎与归纳、假说与证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 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占据数学思维的制高点,在更高层次 上审视和解决数学问题,是每个数学教师非常关注的话题.根据笔者从事二十多年的数学教 学经验,认为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常会陷入一些误区.以下笔者将感受较深的四点略 作陈述,并相应提出几点思考或建议,望方家斧正. 1 主次不分 数学思想方法融于数学知识中, 一些学者甚至认为数学思想方法就是数学知识的一个组 成部分.可以这样认为,每一个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乃至每一个数学问题的后面都 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是构造新的数学平台的方法和策略的具体体现.但是,数学思想方 法的渗透应该具有层次性, 一种思想方法的渗透不能越俎代庖冲淡另一种本应该着重渗透的 思想方法,导致主次不分. 案例 1 等差数列 {a }的前 n 项和为 S ,若 a > 0, S = S .问 n 为何值时, S 最 大? 这是笔者在等差数列这一单元小结课的一个例题,目的是把 S , S 用前 n 项和公式代 入,寻找基本元 a , d 的关系,即体现化归思想.在课堂上,笔者问: “从条件中你们获得什 么信息?”没有想到学生甲举手: “将等差数列前 n 项求和公式 S = na + n(n2− 1) d 看成是 一个关于 n 的二次函数,它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从 S = S 可以看出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直线 x = 19.5 ,所以 S = S 最大.” “怎么办?”笔者的脑子迅速运转(学生甲数学成绩 一直优秀,课外参考书看了很多).笔者看到学生乙在抓耳挠腮,于是问学生乙: “你听懂了 吗?”学生乙回答: “听是听懂了,可是他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真佩服! ”笔者乘机问: “你 是怎么想的?” “我是想代求和公式,把 a , d 的关系找出来.”笔者环视教室: “有这个想法 的同学请举手! ”结果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举手了,出乎意料的是学生甲也在其中!于是,笔 者问甲: “你为什么举手?”学生甲说: “数列也是一种函数,利用图象解的方法确实快,但 似乎对本题适合,如果条件改为 a > 0,2S = 3S ,恐怕就没辙了!还是乙同学的方法比 较基本,我刚开始也是这么想的! ”笔者松了一口气,学生甲替老师解围了!于是就总结到: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一要重视基本方法的运用;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把握最佳
2 2 2 2
2
2
2
2
3
致的,只见个别学生点头,其余学生一团雾水,看着他们的迷茫神态,笔者心里也感到不是 滋味: “怎么连这么简单的代换思想也不懂呢?” 这是笔者参加工作不久的一个教学片段.现在想起来, 当时犯了急于求成的毛病.函数思 想一直在中学数学中是一个重要思想,采用映射的思想观点理解函数本身就是一个难点,更 何况学生还刚开始学习函数的现代概念,不理解也在情理之中.又如反证法思想,学生也一 下子难以掌握到位.笔者曾经在八十年代对高一刚入学的学生做过摸底, 出过这么一个问题: “将一条长度为 3 米的绳子任意剪成三段.求证:至少有一段的长度不小于 1 米.”结果只有 不到 10%的学生能够叙述清楚!看来,我们以为很自然的思想方法,学生理解起来需要一个 过程,我们必须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好好掂量掂量(经常回顾自己中学时期和同学在学习数 学时的情景或许对我们教学有帮助) ,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记得笔者曾经听过一个年轻教师 在上一节新授课, 课堂上这个年轻教师列举了一个前一年的高考综合题, 课堂效果并不理想. 笔者问他: “为什么要例举这个综合题?”他说: “这个问题很好,里面体现了多种思想方法, 我想从现在开始,将高考题中的思想要好好在他们中间渗透渗透,哪怕现在他们还听不懂! ” 笔者反思: “这种渗透数学思想的策略与意识无可厚非,但是让学生听不懂,我们是否太操 之过急了?这只会给学生产生“数学难学”想法的后遗症,无形中给他们增加心理压力和恐 惧心理,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局限性,导致他们的数学思 维发展也有一个逐步的过程,如果我们不顾学生的思维特征,将一些所谓的数学思想方法强 加给他们,恐怕是拔苗助长,美国的“新数运动”失败就是一个典型的教训. 那么,我们应如何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又不犯急于求成的毛病呢?笔者认为, 首先要恪守课程标准的要求.因为课程标准是专家们进行了专门研究的且具有学术权威的纲 要,具有一定的可执行信度.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进行一些尝试也未尝不可, 但必须把握好度;其次,教师必须积累经验,尽量让学生经历从浅显到深化的过程,有梯度 地、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要从长远的角度来审视我们自己的做法. 数学思想的渗透应贯穿于数学学习的每一阶段, 前呼后应,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区.通过 数学思想的渗透使学生的思维立足点更高一些,用更广的视野去审视问题,提取信息,迁移 知识,寻找最佳策略方法.当然,感悟数学思想以解决数学问题,仅仅是我们教学目标的一 小部分,真正的价值应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上,发挥数学思想在人的综合素质形 成过程中的基奠作用,进而实现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使用价值.
2 2 2 2 2


会做错?原来,在高一的时候,笔者例举了这样的一道题: “求函数 y = x +xx + 1 的值域.” 该题运用上面的方法,结论完全正确!学生当然“牢记在心” ,案例 2 的解法错误也就在所 难免了!实际上,所谓的“ ∆ 判别法”完全是方程思想方法中的一种“有条件限制”的“小 法” ,由于经验不足,没有看清方法后面所蕴涵的思想,以偏概全而对学生产生了误导. 近年来,笔者听了不少年轻老师的课,多多少少能够“看到”自己成长过程的“影子”. 即在数学思想方法的处理上,往往过于微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看来,一个数学教师要 很好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首先必须对方法后面的数学思想有深刻的理解,努力提高 数学修养. 3 各行其是 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蕴涵着多种数学思想方法, 它们可能相互依存, 我们不能人为地割裂, 应该相互协调,综合渗透,否则将陷入各行其是的误区. −x 案例 3 解不等式 x + 1 >0 1+ x
2
2 2
这是笔者在教学中使用过的一个数学问题,按照现在的考试形势,似乎不太合时宜,但 是笔者觉得以前在讲授该题的经历颇能说明问题.刚上无理不等式解法时,学生在一份课后 练习中遇到这个问题,由于练习很多,笔者没有多思考,就把答案报给学生,并且提示学生
2
x2 +1
采用去分母化为无理方程,即化为 x 1 + x > x − 1 的形式,认为学生应该能够完成,加 上教学任务紧,就没有继续和学生探究下去了.到后来的专题复习的时候,笔者备换元法的 运用一课时,又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引题提出,想让学生体会换元法的好处.于是,笔者先 让 学生做一 下 ( 估 计他们会 采 用 去 分 母 的方法),结果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化到 x 1 + x > x − 1 后,没有讨论而直接两边平方去根号.显然,学生的分类讨论思想还没有 掌握好! 无理不等式化为有理不等式的过程蕴涵着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在处理这个问题上, 笔者的第一次教学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由于前面的工作没有做好,需要对分类讨论思想 的运用进行弥补,导致换元法专题课的任务不能完成. 现在笔者在反思:是否有必要开换元法的专题课?以后在数形结合专题课中再将本例 −x 拿 出?(本例可以 利 用 换元 u = 2 x , v = 1 u + v = 1 ,而原不 等式 化为 x +1 x +1 , u + 2v > 0 然后利用数形结合解之).笔者也遇到过一些教师开设思想方法专题课,如: 数形结合专题;函数思想运用专题;方程思想运用专题;…….在上课的时候,教师不外乎 例举一些可以利用本节课的思想方法能够“占便宜”的例子.笔者在听课的时候想:教师已 经提出主题了, 学生的思维导向肯定是会想到教师的例子或课堂练习都应该使用这种思想方 法来进行的,可一到茫茫的题海中,没有任何提示,学生会想到吗?学生会想到采用哪些思 想方法是最佳的途径呢?一些数学问题往往需要多种思想方法的有机结合才能解决 (如本例 就融合了分类讨论、换元、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要采用数形结合法,换元法的铺垫作用就 显得重要).因此,笔者认为,数学思想方法应该在平时有意识地进行综合渗透,我们要经 常将各种思想方法在同一个数学问题中同时出现让学生去体验、去选择,提高他们在问题解 决各环节中捕捉最佳方法的敏感性.适度对某个思想方法系统讲解和渗透虽然必要,但不宜 过于分开,导致思想方法之间的割裂现象,否则对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培养不利. 4 急于求成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手段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否则欲速则不达. 案例 4 已知 f ( x) − 2 f ( 1 ) = x ( x ≠ 0) ,求函数 f ( x) 的表达式. x 在函数概念课上好后,笔者补充了这么一道题.原想通过这道题渗透函数的对应思想, 可是学生竟然毫无反应.笔者只能尴尬地将解题过程展示:用 1 替代等式中的 x ,得到等式 x 1 1 1 f ( ) − 2 f ( x) = ,没想到这时就有一个学生提出: “ 已知等式 是对 x 而言的,怎么对 也 x x x 成立?”笔者解释说: “已知的等式对一切非零实数 x ,当然对 x 的倒数 1 也成立.”只见学 x 生一个个紧锁眉头,一副似懂非懂的表情.当笔者采用消元法将已知式子与所得到的式子消 去式子中的 f ( 1 ) 的时候,刚开始发言的学生又站起来: “老师,这两个式子中的 x 怎么会 x 是 一 样 呢 ? 除 非 x = ±1 , 它 们 才 一 样 !” 笔 者 只 能 再 次 强 调 已 知 等 式 1 1 f ( x) − 2 f ( ) = x ( x ≠ 0) 是一个恒等式,采用 来替换 x ,当然两个式子中的 x 可以是一 x x
n n 1 14 25 n 14 25
1
n
1
14
25
19
20
1
1
14
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