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15《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于都五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古代诗歌四首》主备人:李称秀学习目标:1、掌握诗、曲的相关知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曲。

2、在吟诵背诵中感受诗、曲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

3、创设情境,培养想象力,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在吟诵背诵中感受诗、曲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

2、创设情境,培养想象力。

《观沧海》预习导学1、填空。

(1)《观沧海》的作者是,字孟德,(朝代)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时期政权的奠基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著有诗歌、、。

他的诗歌多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宏伟,慷慨悲凉。

(2)《观沧海》是一首。

乐府初设于秦,为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秋风萧瑟..日月之.行星汉..灿烂幸甚至.哉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树木丛生,。

(2),洪波涌起。

(3)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合作探究活动一:借助文中注释,理解《观沧海》大意并进行梳理。

活动二: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写了哪些景?写景有什么特点?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44、诗中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预习导学一、填空。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字,号,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他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被誉为“诗仙”。

(2)近体诗分为两类:每首四句的是绝句,每首八句的是律诗。

根据每句诗字数的不同,又分为五言或七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一首。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月的句子是,。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5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5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湖北省石首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5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北省石首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5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北省石首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5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古代诗歌四首》课题课型课时使用者上课时间《古代诗歌四首》预习展示三课时学习目标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学习重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学习流程知识储备:乐府诗:在中国中古时期的汉魏两晋南北时代,中央政府一直设置着管理音乐和歌曲的专门官署乐府,负责采集和编制各种乐曲,配诗演唱.这些配乐演唱的诗歌,就称为乐府诗,也简称乐府.乐府诗的语言及形式的特点:1。

语言朴实自然2。

押韵灵活3.用对话或独白形式叙事4.浪漫主义的色彩5.排偶句6.回环往复,音韵和谐。

律诗:中国近体诗的一种。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导学:这时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

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可惜的是在次年的赤壁之战中失败了,天下三分,中国从此进入三国鼎立的局面。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

涵泳古代诗歌邂逅四季之美——《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情境。

2.联系写作背景,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3.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学习欣赏古诗。

【重点难点】1.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2.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情境,学习欣赏古诗。

【任务群】任务一:备查·古诗新知任务二:遇见·四季之美任务三:涵泳·感悟哲思任务四:吟诵·声韵传情【学习过程】中国古代诗歌灿若繁星,学校文学社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感受古诗词之美,准备以《古代诗歌四首》为内容,制作一期“涵泳古代诗歌邂逅四季之美”为主题的展板,请你帮助文学社完成展板设计的相关任务。

[课前学习任务]★任务一:备查·古诗新知展板第一展区为“备查·古诗新知”,请你根据下列知识链接、课下注释以及自己查找的资料,帮助完成第一展区的表格填写。

【知识链接】古体诗: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四言体盛行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产生最早的一种诗体。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

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

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近体诗包括绝句(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则称为长律或排律。

)。

元曲: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

散曲又分小令和散套(又叫套曲、套数)。

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小令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通常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外的;曲牌表示曲调,小令另有题目。

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课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课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5 课古代诗歌四首哪些诗句是写者博大的胸怀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年级组教导处【主题阅读】(一)阅读诗词《西江月》,完成文后各题: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4、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15、“稻花香里说丰年”,是谁在说?这是什么写法?有何妙处?16、“路转溪头忽见”什么景象?(用词中一句调整语序后回答)17、“路转溪头忽见”中的“忽”字有什么表达效果?18、全词八句,只有后两句才点出有人夜行,这两句对全词起了什么作用?19、“惊鹊”、“鸣蝉”、“蛙声”描绘了一个怎么样的夏夜风光?反映了夜行人什么心情?(二)阅读诗句,完成文后各题: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0、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

21、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能力提升】22、根据要求默写。

(1)《钱塘湖春行》描写西湖莺歌燕舞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西湖之春到处充满生机勃勃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雄伟壮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诗人博大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中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触景生情、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教师寄语:学记古诗,聪慧一世。

学习目标:1.学习这四首诗,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2.理解四首诗歌的意境;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1.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学习过程一、积累运用(1)《观沧海》极力描写大海的壮阔及由此而想像的景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写春天迷人动感的四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4)《天净沙·秋思》画龙点睛地将景中之意达到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探究《观沧海》中⑴“观”字的作用是什么?⑵那些景物是实写,那些是虚写?⑶体现作者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句子是那几句?⑷本诗的主题是什么?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钱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写的。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情感。

1:统读全诗,从中归结出诗人的游踪。

2: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色,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水面初平云低,写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说云脚低?4:最后两句是怎样结住全诗的?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四、拓展延伸1.t型台秀模样。

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加线部分,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3分)见了大河的汹涌,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有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_____①_____,依旧遗憾;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还是遗憾。

出发吧,永远出发。

世上有不绝的风景,人有不老的心情。

2.出门去旅游。

回忆你自己曾旅游过的一个景点,假设你是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运用拟人、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方式,写法自由,字数不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5古代诗歌四首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5古代诗歌四首

古代诗歌四首黄艳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诗歌五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4.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品味,感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1、诵读并背诵;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品味语言,体味诗曲意境,领会表达的妙处。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1、简介作者2、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

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次北固山下》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4、说说《观沧海》开头两行的作用。

5、《观沧海》中实写观海所见景色的诗句是哪几句?分别描绘出大海怎样的特点?知识链接:《观沧海》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

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

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律,是唐代诗人王湾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问题一、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问题二、实写观海的诗句是哪几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问题三、“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问题四、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问题五、写景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写了怎样的景色?展现了怎么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问题六、哲理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写了怎样的景色?阐明了怎样的道理?【拓展延伸】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古代诗歌四首》导教案第十五课古代诗歌四首【基础操练】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sǒ ng zh(ì )()ji é()石澹澹()()萧瑟()()没马蹄()白沙堤()2. 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 .幸甚致哉,歌以咏志。

B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枯滕老枝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D .乡书哪处达,归燕洛阳边。

3.将下边诗句,作者及出处用直线连结起来:①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王湾《天净沙秋思》② 斜阳西下,断肠人在无涯。

曹操《次北固山下》③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马致远《观沧海》4.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次北固山下》的颈联既写景又点了然季节:冬天。

()② 《观沧海》的作者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

他的诗以绚丽婉约著称于世。

()③ 《塘湖春行》描绘了西湖初春的明朗光,抒了人愉悦的感情。

()④ 《天沙秋思》运用了光景衬托的写法,将抒怀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中,表出一个期流浪他的游子的悲哀。

()【合运用】5.依据境仿写句子。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湖行不足,”留忘返;幸福是孟浩然“ ,的田园生活;幸福是陶渊明“ ,” 的悠自得;幸福是“ ,”的美好祝福。

6.增同学歌的趣,感知歌的特色,领会人的感情,感觉歌的魅力,文老学生睁开“ 叩歌的大” 合性践活。

你极参加此中吧。

( 1)在次合性践学中,你准建睁开哪些活?(起码出三个)(2)收集、整理歌:同学在整理收集到的歌,需要按必定的准行分。

你依据示例,再想两个分的准。

示例:① 按形式分:格律、自由⋯⋯ ② 按作方法分:歌、民歌、童⋯⋯③按分:④按分:( 3)在你的建议下,班级决定举行“诗歌朗诵会”,请简要介绍一下朗诵会的程序。

【课内精读】阅读课文,达成下边各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代诗词四首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代诗词四首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古代诗词四首》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默写四首诗歌;2、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3、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4、初步学习欣赏精彩文句;5、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2、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教学难点: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授课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时数:3课时预习要求:熟读四首诗歌,阅读课文注释。

借助参考书,查出《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里面不懂的字词。

尝试归纳两首诗歌的主旨。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讲授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疏通《观沧海》《次北固山下》字词和诗歌大意,熟读并背诵全文。

完成课后练习一之1。

教学步骤:一、导入:看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导入本课的学习。

二、导读《观沧海》(一)简介作者,诗歌创作背景。

补充,八月,曹操统一了北方,九月,经过此地。

(二)熟悉诗歌。

听《观沧海》朗读。

1、学生齐读《观沧海》。

2、教师点评,教正读音。

重点强调“碣”“澹”“茂”的字形。

(三)理解字词。

沧(青绿色)临(到,登临) 碣石( )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 )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成分,不译。

)行(运行)若(好像)其(代词,指大海)星汉;灿烂(光彩鲜明耀眼)幸()至()以(连词,来)咏(以诗词等来赞颂或叙述)(四)整体把握,疏通文意。

1、归纳诗歌主要内容和主旨。

(讨论回答)内容:(开头两句)交待了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

(水何澹澹—洪波涌起)描写海水的和山岛。

(日月之行—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最后两句)直抒豪情。

主旨: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五)欣赏诗歌。

(讨论回答)1、完成课后练习一之1。

这首诗看似写景,实则述志。

其中的日月之行四句,构思独具匠心,把大海塑造成能包容宇宙的博大宏伟的艺术形象。

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5 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 锁定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2.(能力目标)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c āng ) 海 (ji ã) 石(s ǒng zh ì) (ch áo ) 平 归(y àn ) 水何(d àn ) (xi āo )(s â) 2.文学常识填空。

《观沧海》一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__________见称。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__________,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______。

课前早知道预习巧导航、探究、展示:(一)整体感知1、《观沧海》写景句子从“”到“”共十句,其中,前六句写的是景,后四句写的是景。

这首诗借抒情。

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融合在一起,诗人以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和的表现。

诗中洋溢着激情。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2、《次北固山下》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长江,与金山、焦山合称京口三山。

“次”的意思是:。

次北固山下,就是的意思。

在冬尽春来的时候,诗人沿江东行途中泊舟在北固山下。

在长江的孤舟上,太阳初升,诗人面对江南的青山绿水,感受时光流驶,心中不禁涌起的思想感情。

全诗融写景、抒情于一体,和谐优美,妙趣横生,堪称千古名篇。

(二)研读课文1、研读《观沧海》,品评探究,领会诗的意境美。

(1)“”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2)“”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

作者描绘的景物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15《古诗四首》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15《古诗四首》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15《古诗四首》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15《古诗四首》导学案
15古诗四首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二.情景链接:
了解每首诗的作者。

三.自主研习(展示交流)
1.整理本课中的生字生词。

2.背诵这五首诗。

四、困惑问题
五、合作探究
1.学习《观沧海》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
②这首诗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④诗中写诗人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抒发了诗人的感情,可见其博大的胸襟
⑤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
2.学习《次北固山下》
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

2.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__ ”。

体现“思”字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涯”一词暗示了,从整首散曲看,前四句写,末一句写。

是背景,主体。

写景是为了人。

七、拓展训练
3.词,又名,产生于代,盛行于代。

宋词按风格划分,可分为派和派。

4.《次北固山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诗句是。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15-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15-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你能有感情地朗诵四首诗并会背诵。

2.你能说出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3.你能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1.朗诵诗歌,背诵诗歌。

2.赏析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

【难点预设】学生对于精彩诗句的欣赏,【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现安徽省毫县)人。

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王湾,洛阳(现河南省洛阳市)人。

唐代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下(今陕西省渭南县)人,诗人。

他的讽喻诗有《秦中吟》和《新乐府》。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

元代著名散曲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

2.文体常识——曲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文学体裁。

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进入戏剧的唱词,是戏曲,或称剧曲;另一种是散曲,是属于广义的诗歌。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只供清唱吟咏只用,包括套曲和小令。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指导随堂记录(教师复备)一初读诗歌,读出感情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诗歌。

2.对子互读,读出你的感情。

3.组内赛读,读出个性和语速。

二再读诗歌,读出意境4.书写你喜欢的诗句,看谁写得工整、漂亮。

5.把你喜欢的诗句有感情地朗诵出来吧。

一诵读诗歌。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欣赏。

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2、反复朗读这四首诗歌。

采取多种方式诵读,如自读、对读、齐读、赛读等,注意读出感情。

二品读诗歌。

三研读诗歌,读出情感6.研读诗歌,联系知识链接,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1)怎样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这两句诗蕴含有怎样的哲理?8.《钱塘湖春行》一诗的线索是什么?(4)《天净沙·秋思》中写了哪些景物?四悟读课文,读出自我2.学习了这四首古诗,你能说出它们在思想感情的抒发上有什么不同吗?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你知道诗人为什么会“断肠”吗?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呢?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敞开你的心扉,说一说吧!1.把握每一首诗歌的结构。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诗人的相关情况及写作背景,了解古诗词的文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诗人的相关情况及写作背景,了解古诗词的文学常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博大胸怀。

【学习重点】了解诗人的相关情况及写作背景,了解古诗词的文学常识。

【学习难点】了解诗人的相关情况及写作背景,了解古诗词的文学常识。

【学法指导】朗读法;自主合作交流法【知识链接】1.走近作家曹操: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字孟德,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

与曹丕、曹植并称“三曹”。

王湾:字为德,洛阳(今属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史学家。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2.背景介绍:《观沧海》是建安十三年(208)五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

这首四言绝句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以景托志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四字绝言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

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8分钟)1.默读一遍课语言,然后在文中找到下列词语并划出来,借助注解和字典,将意思写在书上。

上课测试时请给画线字注音。

碣石()澹澹()白沙堤()萧瑟()沉没()竦峙()2.解下下列词语的意思。

(1)若:(2)幸甚至哉:(3)次:(4)残夜:(5)竦峙:二、【合作探究】:(20分钟)1.《观沧海》一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2.《次北固山下》一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三、【达标检测】:(5分钟)1.《观沧海》的作者是,字,家、家、诗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代诗词四首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代诗词四首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古代诗词四首》教学目标:一、熟读并背诵、默写四首诗歌;二、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3、明白得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4、初步学习欣赏出色文句;五、培育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一、明白得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二、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教学难点:欣赏出色文句,培育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情感。

讲课方式:教学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时数:3课时预习要求:熟读四首诗歌,阅读课文注释。

借助参考书,查出《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里面不懂的字词。

尝试归纳两首诗歌的主旨。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教学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疏通《观沧海》《次北固山下》字词和诗歌大意,熟读并背诵全文。

完成课后练习一之1。

教学步骤:一、导入:看图片,引发学生爱好。

导入本课的学习。

二、导读《观沧海》(一)简介作者,诗歌创作背景。

补充,八月,曹操统一了北方,九月,通过此地。

(二)熟悉诗歌。

听《观沧海》朗诵。

一、学生齐读《观沧海》。

二、教师点评,教正读音。

重点强调“碣”“澹”“茂”的字形。

(三)明白得字词。

沧(青绿色)临(到,登临) 碣石( )何(何等)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 )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成份,不译。

)行(运行)假设(仿佛)其(代词,指大海)星汉;灿烂(光荣鲜明耀眼)幸()至()以(连词,来)咏(以诗词等来赞颂或表达)(四)整体把握,疏通文意。

一、归纳诗歌要紧内容和主旨。

(讨论回答)内容:(开头两句)交待了观海的地址,直陈其事。

(水何澹澹—洪波涌起)描述海水的和山岛。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里)借助独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最后两句)直抒豪情。

主旨:刻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理想。

(五)欣赏诗歌。

(讨论回答)一、完成课后练习一之1。

这首诗看似写景,实那么述志。

其中的日月之行四句,构思独具匠心,把大海塑造成能包容宇宙的博大宏伟的艺术形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5古代诗歌四首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5古代诗歌四首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5古代诗歌四首备课人欧阳中华审核人督办领导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默写四首诗歌;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2、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初步学习欣赏精彩文句;3、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学习难点: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熟读四首诗歌,阅读课文注释。

借助参考书,查出《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里面不懂的字词。

尽力尝试归纳四首诗歌的主旨。

一、自主学习1、请简介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

2、根据汉字写拼音。

碣澹茂竦峙3、理解字词。

水何澹澹:何,澹澹,至山岛竦峙:竦,峙,萧瑟:幸甚至哉:幸,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其二、展示交流1、归纳诗歌主要内容和主旨。

2、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3、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 哪些诗句是想像的?4、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三、达标拓展1、完成课后练习一。

2、观沧海,全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作者观到的景象有哪些?哪些是动的,哪些是静的?《次北固山下》1、简介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

2、讲授古代诗歌常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

如《观沧海》。

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

如《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规定有、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1、熟悉诗歌。

首联:颔联:——对偶联颈联:——对偶联尾联:这首诗的韵脚是:2、理解字词。

客路潮平两岸阔江春入旧年3、整体把握,疏通文意。

4、归纳诗歌主要内容和主旨。

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1、请简介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及出处。

2、熟悉诗歌。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诗歌四首》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诗歌四首》导学案

《古诗四首》导学案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能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句中传达出的意境。

3、增强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学习重点:1、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2、学习《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这两首诗,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会背诵这两首诗。

3、能借助想象欣赏精彩文句,体味诗句中传达出的意境。

课前预习:熟读《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这两首诗,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完成下面的作者简介,了解律诗和绝句的知识。

曹操:王湾:律诗:绝句:学习过程《观沧海》一、朗读诗歌1、范读2、学生自由朗读。

3、班内展示二、感知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先自主学习,再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2、这首诗中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3、这首诗通过登山览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研读与赏析(组内交流,班内展示)请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四、背诵全诗,师友互查。

《次北固山下》阅读引导: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一、朗读诗歌1、范读2、学生自由朗读。

3、班内展示二、感知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三、研读与赏析(组内交流,班内展示)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

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四、背诵全诗,师友互查。

五、作业:分组默写这两首诗,组长检查。

第二课时学习重点:1、学习《钱塘湖春行》和《天净沙·秋思》,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会欣赏精彩文句,体味诗句中传达出的意境。

课前预习:熟读《钱塘湖春行》和《天净沙·秋思》这两首诗,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完成下面的作者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第十五课《古代诗歌四首》学习目标1、朗读并背诵这四首古代诗歌。

2、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3、品味诗歌的意境。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理解诗的主要内容,培养热爱中国文化精髓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感。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

3、小组合作探究,古诗的意境。

共同完成课堂训练。

学习重点1、朗读并背诵这四首古代诗歌。

2、感悟古代诗歌的内容。

学习难点品味诗歌的意境。

第一课时学习小目标:1、朗读并背诵《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2、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3、品味诗歌的意境。

学习重点:感悟古代诗歌的内容。

学习难点:品味诗歌的意境。

课前预习教材助读1、走进作者(1)曹操(公元155年-220年,65岁),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及诗人。

一名吉利,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某某省亳州市)人。

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宦官家庭。

家中长子,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十常侍中的一员,汉相国曹参的后人。

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

因家庭的关系曹操自幼便有机会接触官宦子弟。

日后的劲敌袁绍亦是曹操年少时朋友。

曹嵩的出身,当时就搞不清楚,所以陈寿称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夏侯氏之子。

曾先后任司隶校尉、大司农、太尉等官。

(2)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

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2、了解背景(1)《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诗人这次途经北固山去游吴中,但见船下江水潮平岸阔,头顶南雁北归,触发了心中情思,于是写下这首传世佳作。

3、文体知识(1)关于汉乐府诗。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5《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5《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古代诗歌四首【教材分析】这四首诗歌中,有曹操的《观沧海》抒发作者登山望海的博大胸怀;有王湾在北固山下驾舟扬帆、身临其境写下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长江壮景;有白居易用早营、新燕、乱花、浅草等初春特有的景物写出的自己在白沙堤上驰马赏春的心情;有马致远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十几种物象堆叠吟成的悲秋之音。

我们可以在吟诵中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感情,与诗人同悲同喜。

感受诗词的基调,畅谈自己的感受。

【学习目标】1.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2.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共2课时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5《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重点】诵读诗歌,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为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胜炙人日的诗篇。

(从了解灿烂文化入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二、综合指导·1.整体感知四首诗歌的体裁:《观沧海》——乐府诗《次北固山下》——五言律诗《钱塘湖春行)}——七言律诗《天净沙秋思》——小令2.指导诗歌朗读方法:(1)停顿四言、五言诗句一般分两节来读,如:“老骤/伏权”“潮平/两岸阔”。

七言诗句一般分三节来读,如:“问君/归期/味有期”。

(2)重读诗句中需强调的词语要重读,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画线字应加重语气。

(3)语调应根据诗歌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缓、上升,如“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句,“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尤以“恨”为甚。

(4)延缓有时某个字的读音要有所拖延,如“却话巴山夜雨时”,其中“雨”字应略为延缓清音,造成一种回味感。

七年级语文上册 15《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 15《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

15《古代诗歌四首》根据你掌握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作者。

1、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县)。

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曹操好作乐府歌辞(乐府诗),本诗即选自宋代郭茂倩编定的《乐府诗集》。

他的诗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诗歌代表作除《观沧海》之外还有《蒿里行》《龟虽寿》。

2、王湾(公元693年~公元751年),唐代,号为德,洛阳(今属河南洛阳)人。

3、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

大都(今北京)人。

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祥。

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曾任江浙行省务官。

一生写了120多首散曲,其中《秋思》堪称“叹世”之作中的代表。

被人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

4、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1.查字典,查准字音;2、反复阅读文章,了解内容;3、上网查阅资料。

(一)《观沧海》1、解题题目《观沧海》中,“观”的意思是“远望、眺望”,沧海:大海,这里指渤海。

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补充内容:水何澹澹:何,多么。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竦,高。

峙,挺立。

高高地挺立。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庆幸。

至,极点。

庆幸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

其,它,指沧海。

3、整体感知(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古代诗篇四首》
依据你把握的材料,简略介绍一下作者。

1、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县)。

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曹操好作乐府歌辞(乐府诗),本诗即选自宋代郭茂倩编定的《乐府诗集》。

他的诗篇散文清峻整齐,气势雄伟,大方悲惨,篇中抒发自己的政治志向,并反映了汉末公民的磨难日子。

诗篇代表作除《观沧海》之外还有《蒿里行》《龟虽寿》。

2、王湾(公元693年~公元751年),唐代,号为德,
洛阳(今属河南洛阳)人。

3、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是元代闻名的
杂剧家。

大都(今北京)人。

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祥。

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曾任江浙行省务官。

终身写了120多首散曲,其间《秋思》可谓“叹世”之作中的代表。

被人称为“元曲四咱们”之一,更被时人美称为“曲状元”。

4、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我国
巨大的实际主义诗人。

我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
人和文学家。

他的诗篇体裁广泛,形式多样,言语平易浅显,有“诗魔”之称。

1.了解古代诗篇体裁的有关常识。

2.能够精确背诵并默写,能够领会作者的思想爱情。

3.品尝言语,体会诗词意境。

1.查字典,查准字音;2、重复阅读文章,了解内容;3、上网查阅材料。

(一)《观沧海》
1、解题
标题《观沧海》中,“观”的意思是“远望、瞭望”,
沧海:大海,这儿指渤海。

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
它是一首抒发诗。

2、凭借注释,疏通诗篇内容。

弥补内容:
水何澹澹:何,多么。

澹澹:水波荡漾的姿态。

以观沧海:以,表意图连词。

山岛竦峙:竦,高。

峙,耸立。

高高地耸立。

萧条:描述风吹树木的声响。

幸乃至哉:幸,幸亏。

至,极点。

幸亏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间:若,像。

其,它,指沧海。

3、全体感知
(1)全诗以哪个字打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打开,写爬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际的?哪些诗
句是想像的?
第一层(最初两句):告知观海的地址,“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绘海水和山岛。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凭借独特的想
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魄。

是虚景,从两个“若”字能够看出。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表现作者广博的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间。

星汉绚烂若出其里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爱情?
这首乐府诗表现了诗人广博的胸襟,发奋高昂的精力。

抒发了一致我国,建功立业的雄伟志向。

(二)《次北固山下》
1、解题
标题《次北固山下》中,次,是停靠的意思。

从诗的体
裁看,它是一首五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发诗。

2、全体感知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时节的风光?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初春。

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爱情?哪两句诗会集
表达了这种爱情?
怀念故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幻想“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形,
假如你感同身受将会有怎样的感触?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向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视点,作扼要剖析。

a、在描绘景象、时节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替换的天然理趣。

b、表现了韶光仓促,光阴荏苒。

(三)《天净沙秋思》
1、全体感知
(1)《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有什么特色?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
瘦马。

这些都是凄清、悲惨、感伤之景。

“小桥流水人家”是以乐景反衬哀景,“小桥流水人家”虽好却不是自己的家园,有家归不得,愈加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2)哪句能够作为点睛之笔,道出了游子的情怀?
断肠人在天边。

提示:断肠人,指长时间流浪在外的游子。

(3)这首诗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爱情?概括主题。

经过凄清、悲惨、感伤的秋景描绘,表现羁旅游子的孤
苦孤寂以及对家园亲人的怀念之情。

(四)《钱塘湖春行》
1、解题
地址:钱塘湖时节:春事情:行(骑马游春)
体裁:七言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本文环绕哪两个字来写。

诗人的“行”踪(游踪是怎么的?从文中找出词语)
“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湖东--------白沙堤3、诗人在途中看到了什么,用原文答复。

(寻景象)
孤山寺北--------贾亭西--------------湖东--------------白沙堤
¦¦¦
水几谁乱浅绿
面处家花草杨
初早新渐才阴
平莺燕欲能里
云争啄迷没白
脚暖春人马沙
低树泥眼蹄堤
4、行程找到了,现在咱们看看写了什么“春景”?哪些归于初春之景?
春景-------水、云、鸟、树、泥、花、草
初春之景(细节描绘)-----水面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
早莺新燕乱用、浅草
5、诗中哪句诗流露出诗人已陶醉在夸姣的山清水秀中了?
“独爱湖东行缺乏”,说明晰诗人恋恋不舍、陶醉在夸姣的山清水秀中了。

表现了作者对“春”的喜欢和赞许之情。

6、赏析:“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由于仍是初春时节,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由春的歌手和春的信使来展现出大天然刚从熟睡中刚苏醒过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