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边坡水毁的原因及防治策略
浅淡山区公路水毁的预防与抢修
浅淡山区公路水毁的预防与抢修水毁是指由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导致山区公路的损毁。
山区公路水毁给交通运输和居民出行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安全隐患。
为了预防和抢修山区公路的水毁现象,以下是一些措施和方法。
对于山区公路的预防工作,应加强山区公路的水土保持工作。
通过植被的种植、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等措施,增强山区公路的抵御水毁能力。
根据山区地质条件和水文情况,可采取加强护坡、加固桥梁等措施,提高山区公路的抗水毁能力。
加强山区公路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气象监测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和预警山区公路的水毁风险。
一旦发生水毁风险,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居民,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进行山区公路的加固和改建工作。
通过对山区公路的加宽、加固等工程,提高山区公路的承载能力和抵御水毁的能力。
对于经常水毁的路段,可以考虑进行改建,选择更加稳固和安全的路线,减少水毁的发生。
第四,加强山区公路的抢修工作。
一旦发生水毁,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和设备进行抢修工作。
抢修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技术和抢修经验,能够迅速定位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
要做好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第五,加强山区公路的日常维护工作。
定期对山区公路进行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加强对山区公路的管理,设置警示标志和限速标志,引导车辆安全通行,减少水毁风险。
预防和抢修山区公路的水毁需要全面、系统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强监测和预警、加强加固和改建、加强抢修和日常维护等多方面的工作,才能够减少山区公路的水毁风险,保障居民和交通的安全通行。
浅淡山区公路水毁的预防与抢修
浅淡山区公路水毁的预防与抢修山区公路水毁是指由于大雨等极端天气导致山区公路被洪水冲毁、塌方、泥石流等灾害,给交通带来严重影响的现象。
为了预防和抢修山区公路的水毁,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预防是关键。
在山区公路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山区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选择合适的线路,避免穿越险峻的山峰和易发生山洪的悬崖峭壁;对于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路段,进行加固和防护工程;加强排水系统的建设,确保及时排除积水,避免公路被淹。
定期检修和维护也是重要的措施。
山区公路常常处于严峻的自然环境之中,容易遭受风雨侵蚀和地质灾害的影响,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工作。
这包括清理路面积水和泥沙,修补路面破损,清理沟渠,确保排水畅通等。
要加强公路边坡和桥梁的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水毁的隐患。
建立应急抢修机制。
在发生山区公路水毁之后,需要迅速启动应急抢修工作,恢复交通正常。
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急抢修机制,明确各个相关部门的职责,并配备必要的抢修设备和人力资源。
要加强与气象等部门的联动,及时了解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备工作,避免因为灾害发生时抢修无法进行或者效果不佳。
第四,加强宣传和教育。
山区公路水毁是不可预测且频繁发生的灾害,需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对驾驶员的交通安全知识培训,提醒他们在遭遇极端天气时要及时停车避让。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公众普及山区公路水毁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预防和抢修都是防止山区公路水毁的重要措施。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建设,加强定期检修和维护,建立应急抢修机制,加强宣传和教育,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山区公路水毁的发生,保障公路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公路边坡灾害成因及防治技术
公路边坡灾害成因及防治技术公路边坡灾害是指在公路路基上或路域附近,由于地质因素、气候因素或人为因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破坏、滑坡、塌方或崩塌等灾害。
公路边坡灾害不仅会对路面交通造成影响,而且对道路周边环境和财产安全都带来了威胁。
因此,公路边坡灾害的防治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公路边坡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技术。
一、公路边坡灾害的成因公路边坡灾害由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地理环境因素地质构造破裂、断层活动、震动等地理环境因素都可能导致公路边坡灾害。
例如,地下水位上升、泉水渗透、雨季土壤饱和等都可能造成边坡滑坡,灾害发生的概率较高。
2.气候环境因素气候环境因素是引起公路边坡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地表水的侵蚀、水力冲刷等都会使得边坡出现松动,土层失稳等情况。
此外,地质灾害常常与水文因素有关。
台风和暴雨天气对公路边坡也是巨大的威胁,他们往往会使土的稳定性下降,从而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现象的发生。
3.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是造成公路边坡灾害的原因之一,由于采取挖掘、填筑等工程活动等造成了边坡土壤",堰塞湖等地质灾害的形成。
二、公路边坡灾害的防治技术公路边坡灾害的防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防护栏杆和护栏网在危险路段的边坡设置防护栏杆和护栏网,可以有效地避免车辆失控滑坡,从而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2. 边坡整治当边坡存在严重的沉降、裂缝、塌方等现象时,可以采取边坡整治的措施。
边坡整治包括: 考虑提高基础建设质量,采取沉降坑的加固措施,选择合适的排水处理方案,采用生物修复等多种方式。
3.工程加固工程加固是为了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抗灾能力。
常见的加固方式有土工格栅墙、植草毯、钢筋混凝土桩等。
这些措施可加强土壤的压缩性,使之与地基更加紧密连接,从而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4.预警监测边坡的预警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危险,使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
目前,大多数地方采用全区域局部监测的模式,通过定期检查、数据录入、数据统计、数据预警等方式进行监测。
公路水毁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J IAN SHE YAN JIU技术应用268公路水毁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分析Gong lu shui hui de cheng yin ji fang zhi cuo shi fen xi尚伟伟在现实生活当中,公路是人们日常交通出行的主要路径,如果发生水毁现象不仅仅会影响到出行效率,甚至还会引发交通意外事故,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较为常见的水毁灾害主要包括路基沉陷、桥涵破坏与公路防护工程损坏等,这些情况都会威胁到出行安全。
在这种背景下,相关单位必须要综合考虑公路实际情况,采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防治,这样才可以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大便利,并切实保证出行安全。
鉴于这种情况,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公路水毁的成因,然后提出了水毁防治基本原则,最后进行了防治措施探究。
顾名思义,所谓公路水毁实际上指的是公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暴雨或者连续强降雨等水体作用的影响而出现的损坏以及质量问题。
在发生水毁以后,公路沿线防排水措施会被损毁,导致边坡塌陷,使路面出现裂缝,严重影响公路的政策通行,对于出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造成了巨大威胁。
因此,相关单位必须深入研究引发公路水毁成因,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预防及解决措施,从而切实保证公路运行正常。
一、公路水毁的成因分析1.雨水量过大在最近这些年,部分地区由于夏季雨水过多,甚至频繁出现暴雨,再加上路面排水设施存在缺陷,造成了路面水不断向下渗漏,使得路基土长期处于湿滑状态,导致了路基强度及水稳定性大大下降,不易于行车。
在这种背景下,随着经过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加,受到较大车辆载荷的影响,会造成部分路面出现破碎、下沉、错台以及裂缝等问题。
2.车辆载荷作用随着现代化交通运输量的不断增加,城市公路的车流量也在不断增加,公路路面长期应对着超负荷承载压力,再加上雨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公路路面的承载性能有人在持续下滑,这也就对车辆行驶的舒适与安全性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导致道路通行能力持续下滑。
关于山区公路水毁防治措施的思考
关于山区公路水毁防治措施的思考【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对山区道路的水毁防治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山区公路;水毁;防治措施1.山区公路水毁灾害的种类1.1滑坡和坍塌滑坡和坍塌是常见的破坏现象.尤其是在汛期,植被较少的路段上,边坡上沟壑随处可见。
这是由于路面拦水带的收集水功能减弱,不能与泄水槽构成统一的排水系统导致水在边坡上冲蚀造成的。
且水流在坡脚处会对边坡进行挖掏.如不及时进行处理.就极易形成滑坡和整体滑移现象。
1.2路基冲毁路基冲毁主要发生在雨季。
当雨量、汇水面积很大时,临河侧河流在短时间内汇集大量雨水形成一个冲击力很强的水流,此时河流中夹杂着碎石、土、树木等杂物,迅猛地掏挖着路基,形成路基冲毁。
1.3路基沉陷路基沉陷是指某些路段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偏移量。
形成明显的凹陷和裂纹,或是地基整体下沉,但沉降不均匀。
在山区公路和沿海公路中,当路基排水不当或者路基压实度没有达到规范要求,或者路基填料不当,致使路基遭受水流和毛细水的浸泡,路基承载力降低,动载压缩其产生不均匀变形,导致公路功能受到限制。
2.山区公路水毁原因(1)天灾:非人力所能抗拒的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暴。
(2)山区公路技术标准低,泥结碎石路面极易受山洪暴雨冲刷而成的坑槽、车辙、露骨、冲沟,半填半挖路基极易冲塌。
(3)小桥涵位置不当或孔径偏小或缺桥少涵,排水不通畅,造成洪水漫溢路面,冲毁路基和路面。
由于小桥涵底坡较陡,截水墙设置不当而造成铺底损坏,甚至冲毁小桥涵。
小桥涵被冲毁后,造成两端路基水毁。
(4)急弯、陡坡处,路基路面经受不住洪水的冲击造成冲毁路基路面。
公路紧靠山坡,暴雨时雨水从山坡汇流山沟。
由于山沟坡度陡,水流遇到乱石或跌坎形成水流飞溅路面,轻则冲毁路面,重则冲毁路基。
(5)泥石流、崩塌、滑坡堵死边沟,使边沟水漫溢到路面上,冲毁路面和路基。
地表水或地下径流渗入到路基,使路面形成“橡皮路”,黄土地区路面出现翻浆等。
浅淡山区公路水毁的预防与抢修
浅淡山区公路水毁的预防与抢修浅淡山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势较为险峻,气候多雨,水土流失严重,山区公路水毁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山区公路的水毁预防和抢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交通出行,更关系到山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了加强山区公路水毁的预防和抢修工作,下面将就该问题进行探讨。
一、山区公路水毁的主要原因山区公路的水毁主要是由于地势险峻、沟壑纵横,植被破坏严重,加上多雨气候的影响,易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由于山区道路基础设施薄弱、排水不畅,也容易发生路基塌方、冲刷等水毁现象。
二、山区公路水毁的预防措施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山区公路的水毁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有关。
需要加强山区公路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对道路进行加固、隧道、桥梁等重要部件的加固和改造,以提高抗灾能力。
2.加强植被保护植被的破坏是导致水毁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加强山区植被的保护工作,推动植被修复和植被保护,降低水土流失,减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3.完善排水系统山区多雨,容易产生洪水和泥石流等现象,而排水不畅则会导致道路冲刷、塌方等水毁问题。
需要加强山区公路的排水系统建设,确保道路排水畅通,减少水毁发生的可能性。
4.加强监测预警在山区公路水毁预防方面,监测和预警工作尤为重要。
及时发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迹象,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损失。
需要加强对山区公路水毁的监测预警工作,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山区公路水毁的抢修措施尽管做好预防工作可以减少山区公路水毁的发生,但在发生水毁后,及时的抢修工作同样重要。
1.建立应急抢修机制山区公路水毁抢修工作需要有一个及时而有效的机制来应对突发情况。
建立应急抢修机制可以在水毁发生后,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和抢修队伍,进行紧急抢修工作,确保道路的畅通。
2.加强抢修队伍建设建立专业的抢修队伍,包括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的抢修人员、抢修工具和设备的配备等,可以提高抢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山区公路水毁塌方原因分析及处治措施
成 大 量水 流 漫 过路 面 集 中冲 刷 左 侧填 方 坡 面 及坡 脚 , 再
加 上山 谷两 侧坡 面 的水 流沿 谷底 集 中冲 刷坡脚 ,从 而形 成 自填方 坡脚 至坡 顶 、宽度 从 下至 上 向两 翼逐 渐 增大 的
种 条件 与 因素 的综合 作 用 ,边 坡 水毁 塌方 的形成 过 程主
重建 工作 的 首要任 务 。本文 针对 山 区公 路下 边坡 塌 方 重
建 修 复采取 了一 些有效 的方 案和 质 量控 制 措施 。并 取得
较好的成果 , 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价值。
1 工 程 概 况
X3 5 7线 K 3 + 2 0 0 ~ K 3 + 2 5 0位 于福 建 省德 化 县 境 内 , 是 德化 通往 龙 门滩镇 区 的主 要通 道 ,为 山岭 重丘 三级 公 路 ,处 于 山 间沟 谷 半填 半 挖 的路 基 断面 形 式 , 2 0 o 7年 改 建完工 , 下边坡高度为 1 2 m, 填 方 基 底 原 来 为水 田 , 基 底 斜坡坡度较缓 , 坡 脚 外侧 5 0 m 为龙 门滩 水 库 库 区 , 上 边
要 有 以下 几类 :
( 1 )边坡 表层 松散 覆 盖层 土 体在 坡面 水 流集 中冲刷 和 重 力的 作用下 。 不断 从边 坡 表面 剥离 , 从而 形成 剥 落塌
路基 边坡 塌方 范 围 。 滑坡 周界 具 有明 显 的剪 切裂 隙 , 塌 方 体 座落 于原 坡脚 前方 ,从 上往 下 与原 路基 土 质从 外往 内
山区公路水毁塌方原 因分析及处治措施
■ 陈祥 文
( 泉 州市公 路局 德化 分局 ,泉 州 3 6 2 5 0 0 )
摘
要
山区公路边坡水毁的防治对策
山区公路边坡水毁的防治对策【摘要】本文分析了山区公路边坡水毁的原因及控制防治对策, 指出公路水毁应防治结合,有效的控制公路水毁发生,保证公路通行质量。
【关键词】山区公路;边坡水毁;防治对策0.前言水毁是公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和危害巨大的特点不但严重影响交通运输的营运与安全,而且也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山区公路水毁主要类型有:(1)山体塌方、滚石、泥石流;(2)路基缺口、滑塌、沉陷、冲刷、淘空、冲毁等;(3)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淘空、断板、破碎、面板悬空;(4)桥梁桥孔堵塞、基础冲空、锥坡毁坏、侧墙胀裂倾覆、拱上填料及台背填土积水、栏杆损坏、桥面损毁、甚至桥梁损毁等;涵洞堵塞、沉陷、翼墙毁损、冲毁等;(5)边沟、截水沟、土质边坡冲缺,护坡、驳岸、挡土墙损毁。
下面结合本人工作实践,对山区公路边坡水毁的防治措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1.公路边坡水毁的原因1.1路堑边坡因边坡未根据地质土质开挖坡度较陡,造成边坡不稳定,边坡未设置截水沟、急流槽,坡面和坡脚未采取防护等措施。
坡体过陡,排水不良,边坡土体易水冲刷甚至饱水失稳,在动水力的作用下,边坡土体结构孔隙增大,进而引发坡面冲刷土体滑塌,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1.2路堤边坡因路堤填土压实不到位及原道路没有设置必要任何排水措施,雨水在路面汇水通过漫流直接集中排至路基边坡,丰富的地下水在路基内渗流,会引起:①路基边坡坡脚受水流冲刷和浸泡,出现路基边坡坍塌、掏空及路基水毁严重等现象。
②路基土体被软化,从而降低了路基边坡土体强度和稳定性。
1.3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山体植被等抗洪能力非常脆弱,稍有暴雨发生,随之就有泥浆砂石拥上路面。
1.4雨季时间较长,经常连降暴雨,致使山上植被覆盖层全部处于饱和状态,增加了覆盖层的下滑重量由于雨水渗入,使覆盖层与山体岩层的粘结面摩擦力减小,而部分覆盖层失去了平衡的稳定,致使深挖路段边坡滑塌;而少部分路段的塌方是因为路基改造过程中,由于大爆破时的震动,使岩石的岩层发生裂缝,而又未采取任何的防护措施,当雨水涉入岩层裂缝中,失去平衡稳定的情况产生塌方。
公路边坡灾害成因及防治技术
公路边坡灾害成因及防治技术公路边坡灾害是指在公路边坡上发生的各种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崩塌等。
这些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和车辆的伤亡,还会给公路运输和环境保护带来严重影响。
对公路边坡灾害进行成因分析和防治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路边坡灾害成因1.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结构破坏是公路边坡灾害的主要成因之一。
当土壤结构发生破坏时,土体内部的相对稳定性将会丧失,从而引发边坡滑坡等灾害。
土壤结构的破坏主要是因为地下水位变化、降雨等因素导致土壤发生塌陷、流失等现象。
2.植被破坏植被破坏也是公路边坡灾害的重要成因之一。
植被覆盖能够绑定土体,增强边坡的稳定性。
当植被被移除或破坏时,土体失去了绑定作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滑坡等灾害。
3.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也是导致公路边坡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公路边坡上进行爆破、挖掘等作业时,会破坏土体的稳定性,导致边坡发生滑坡等灾害。
1.加固植被为了增强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可以在边坡上加强植被的覆盖。
通过植被的根系系统,可以有效绑定土体,减少土壤的流失和泥石流的发生。
加固植被还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的侵蚀和剥蚀速度,提高土壤的抗冲刷能力。
2.排水系统良好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地下水位对土壤的侵蚀,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在公路边坡上设置排水管道、排水沟等设施,及时排除降雨和地下水对边坡的侵蚀作用,对边坡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3.地质勘察在公路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是防治公路边坡灾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地质勘察,可以了解边坡的地质条件和构造特征,有效降低边坡灾害的发生可能性。
地质勘察还可以为公路边坡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4.监测预警在公路边坡上设置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及时监测边坡的变形和位移情况,提前预警边坡滑坡等灾害的发生。
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各种监测仪器和设备,对边坡进行长期、连续的监测,为防治边坡灾害提供有力支持。
5.加固工程对于已经发生变形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公路边坡,可以进行加固工程。
阐述公路水毁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阐述公路水毁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公路水毁主要有路基沉陷、路基坍塌、桥涵破坏、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等4种类型,只要从公路的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重视水毁,采取的措施得当,公路水毁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公路水毁;成因;防治公路水毁是指公路沿线的工程设施由于受到水的作用而遭到损坏的现象与过程,是各地共同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属于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尤其是山区道路每年都有公路水毁现象的发生,轻者路基路面损坏、影响公路通行能力,重者桥梁冲毁、中断交通。
由此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
1.公路水毁的类型和成因。
公路建筑物遭遇的水毁问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水毁,系因洪水造成的各种程度的破坏;另一类是水害,是因洪水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公路水害主要有:公路因洪水淹没而中断交通;小桥涵、路基边沟被泥沙堵塞而需要疏通;道路被泥沙淤积而需要清除等。
公路水毁从表现形式来说,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1.1路基沉陷。
路基沉陷是指路基在垂直方向上产生较大的沉降,路基的不均匀下陷,将造成局部路段的基层破坏,进而使路面破损,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断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坑槽、龟裂等,降低路面行驶质量,影响行车安全,甚至中断交通。
形成路基沉陷的主要原因有:(1)填方路段填料选择不当,施工过程中超厚度碾压,压实度不足;(2)路基结构组合不合理,弯沉过大,路面渗水率差,雨,雪水渗入路基;(3)路基排水措施不当,路面、边沟形成积水,缺少必要的排水和防护措施。
1.2路基坍塌。
路基坍塌主要指路基土体自身重量所产生的剪切力,超过了粘结力和摩擦力所构成的抗剪力,因而土体沿松动面下坠散开。
路基坍塌破坏了路基的整体性,损害了路面的通车功能,易造成交通中断,是比较严重的水毁病害。
形成路基坍塌的主要原因有:(1)缺乏合理的排水措施,路基极易冲刷;(2)路基边坡土质松软、坡度过陡,缺乏必要的挡土墙等防护措施;目前公路水毁的重点主要是在山区公路上,不少路段与河道并行,一面傍山,一面临河。
农村公路水毁灾害原因分析及治理
农村公路水毁灾害原因分析及治理摘要:农村公路普遍排水设施不完善,涵洞密度偏低,边沟,截水沟,急流槽等排水设施破坏严重,导致在极端天气情况下,边坡及路面水无法及时排出或沿边坡直接冲刷,掏空路基,造成水毁。
下面就对农村公路的水毁频发原因及治理方案做一下总结分析。
关键词:农村公路;水毁灾害;治理一、重视农村公路水毁的意义公路水毁灾害是指在暴雨洪水以及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下公路沿线所发生的一系列工程损毁现象及过程,是在自然因素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作用下的公路工程破坏现象,致使交通受阻或中段,其中水是导致灾害发生的关键因素。
公路水毁类型较多,有不同的划分依据,总的来说,灾害类型与水流的力学作用、公路结构物特点,以及自然环境特征等方面密切相关。
必须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公路作为交通基础设施,在抵御自然灾害的斗争中,起着“生命线”的显著作用,提高公路抗灾能力,有助于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是科学防灾的必然要求。
因此,研究分析汛期公路水毁灾害的特征及防治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及工程意义。
二、农村公路水毁灾害原因分析总体来看,农村公路水毁灾害原因是由于持续性强降雨导致,但是公路的不同建设部位所发生水毁的原因还是有所差异。
具体对挡土墙、防护工程、路基和边坡四部分进行水毁灾害原因分析。
如下:1、挡土墙水毁原因分析。
挡土墙水毁形式主要有开裂、滑移、沉降、基础空虚和襟边过小等。
其中,导致开裂的原因是砌体砂浆灌注不饱满,砌筑工艺未达标。
导致滑移的原因是压实工艺未达标出现受力软弱区,或未作反向倾角致使摩擦系数小,或基础埋深不足。
导致沉降的原因是挡墙基础强度设计未达标或者施工不规范导致的强度不达标,以及连续强降雨导致排水沟冲断使得挡土墙脚部出现积水。
基础空虚也是由于连续强降雨使得土石流失所致,挡土墙在基础空虚之下受到外力会发生倒塌。
襟边过小也是受到连续的冲刷的影响。
2、防护工程水毁原因分析。
防护工程水毁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防护工程的地基软弱,基础深埋和压实不足,二是防护工程建设位置选择不合理,距离河道过近产生挤压,引起局部的冲刷。
公路边坡灾害成因及防治技术
公路边坡灾害成因及防治技术公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而公路边坡灾害是公路工程建设和运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公路边坡灾害对交通运输安全和通行效率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对公路边坡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路边坡灾害的成因1. 地质因素:地质构造、地层特性和地下水分布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有重大影响。
地质构造复杂、地层较薄弱或者存在明显的滑动面等情况都会增加边坡发生滑坡、崩塌等灾害的可能性。
2. 气候因素:气候因素对边坡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雨水的侵蚀、冻融作用以及台风、暴雨等极端气候事件都可能导致边坡发生灾害。
3. 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以及未经科学评估的开发活动都有可能导致边坡灾害的发生。
人为因素的存在增加了边坡稳定性的不确定性。
4. 地震因素:地震是引发边坡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震可能导致地层变形和滑动面的形成,加剧边坡的不稳定性。
二、公路边坡灾害的防治技术1. 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防治措施,例如选择适当的边坡开挖角度、设置排水系统、加固边坡结构等。
2. 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安装边坡稳定性监测设备,及时监测边坡的变形和位移情况,一旦发现边坡不稳定的迹象,可以通过预警机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避免灾害的发生。
3. 推广应用新技术:现代技术如遥感技术、地质雷达技术等可以用于边坡稳定性的监测和评估,为边坡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4.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加强对公路边坡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对边坡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公路边坡灾害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其发生和发展与地质、气候、人为活动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对公路边坡灾害的防治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只有采取综合性的预防和防治措施,才能真正降低公路边坡灾害的发生率,保障公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浅谈山区公路水毁及其防治措施(标准版)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浅谈山区公路水毁及其防治措施(标准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浅谈山区公路水毁及其防治措施(标准版)公路水毁,特别是山区道路水毁是重庆市共同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因山区公路沿河傍山,坡陡弯急,且多数技术标准低,防水设施不够完善,抵御洪水冲刷能力差,每遇台风、暴雨、引起山洪爆发、山体滑坡等,往往发生不同程度水毁。
轻则边坡坍塌,重则发生山泥倾滑、泥石流、路面受冲刷、岩石裸露等。
台风暴雨溪水暴涨淘刷沿河的路基而坍塌破坏,以致冲断路基,造成交通中断,危及交通安全。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灾害通过人们的努力是完全可以防治的,下面我就山区道路的水毁防治问题和大家进行一些探讨。
一、水毁原因l、天灾:非人力所能抗拒的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暴。
2、山区公路技术标准低,泥结碎石路面极易受山洪暴雨冲刷而成的坑槽、车辙、露骨、冲沟,半填半挖路基极易冲塌。
3、小桥涵位置不当或孔径偏小或缺桥少涵,排水不通畅,造成洪水漫溢路面,冲毁路基和路面。
4、由于小桥涵底坡较陡,截水墙设置不当而造成铺底损坏,甚至冲毁小桥涵。
5、小桥涵被冲毁后,造成两端路基水毁。
6、急弯、陡坡处,路基路面经受不住洪水的冲击造成冲毁路基路面。
7、公路紧靠山坡,暴雨时雨水从山坡汇流山沟。
由于山沟坡度陡,水流遇到乱石或跌坎形成水流飞溅路面,轻则冲毁路面,重则冲毁路基。
8、泥石流、崩塌、滑坡堵死边沟,使边沟水漫溢到路面上,冲毁路面和路基。
公路路基水毁防治措施分析
公路路基水毁防治措施分析公路路基水毁防治是公路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公路路基如果遭受水毁,会造成交通中断,损失严重。
对公路路基水毁进行防治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将对公路路基水毁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一、水毁的原因公路路基水毁是指由于不同原因造成的路基遭受水毁的情况。
公路路基水毁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天气原因:降雨量超过路基排水能力、降雪等造成的冰雪融化。
2. 地质原因:地下水涌入、软土层涌水、河流水源泛滥等。
3. 设计原因:路基设计不合理、排水系统不完善等。
4. 施工原因: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质量不达标等。
二、水毁的危害公路路基水毁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一旦发生水毁,将会给公路交通带来巨大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交通中断:公路路基水毁可能导致路面坍塌、道路断裂等情况,严重影响车辆通行。
2. 安全隐患:水毁造成的路面凹坑、反坡、边坡滑坡等情况,会给车辆行驶带来安全隐患。
3. 经济损失:交通中断会给物流运输带来损失,同时对当地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4. 资源浪费:公路路基水毁后需要进行修复重建,将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三、水毁防治措施分析公路路基水毁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才能达到预防水毁的目的。
下面将从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对水毁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1. 设计阶段在公路路基设计阶段,需充分考虑地质、气象、水文等因素,合理确定路基位置、坡度、截水沟、排水系统等设计要素,以确保路基能够在各种自然环境下正常运行,防止水毁发生。
还要合理选择路基材料,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抗水毁能力。
2. 施工阶段在公路路基施工阶段,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路基的坡度、坡面、截水沟等能够正常运行,排水系统能够顺畅排水。
同时还需要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采取合适的防水措施,防止地下水渗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3. 养护阶段在公路路基养护阶段,需要对路基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排水系统畅通,及时清理截水沟、疏通排水管道等,保持路基的良好排水状态。
公路边坡灾害成因及防治技术
公路边坡灾害成因及防治技术公路边坡灾害是指公路边坡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倾斜、滑坡、崩塌等灾害,对公路交通安全造成威胁,给交通运输设施和公路沿线居民带来威胁。
公路边坡灾害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地质因素地质条件是公路边坡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地质灾害是地球自然要素长期作用形成的,公路边坡的地质力学参数和地质结构掌握很难,由于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在施工初期不进行详细地质勘察及不合理的工程设计以及施工方法不合理等因素导致了在施工过程中的岩石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二、水文因素水文因素是影响公路边坡稳定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水文灾害是由气候、水文特征、地形地貌、植被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对公路边坡造成的影响主要是地表流水、地下水和降雨等。
因此,在设计和修建时需要考虑到道路所经过地质和水文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相应的改善和加强工程建设,提高公路边坡的防御能力。
三、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导致公路边坡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中的过分强调效益和急功近利,有忽视了对边坡的防护等措施,而且经常会出现技术人员不足或质量监管不到位、管理者灰色关系谋取私利等行为,从而使公路边坡的安全隐患得不到有效解决,导致公路边坡灾害发生。
地质防灾是针对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的专业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地质工程的勘察、预测、预防、治理等防灾措施进行实施,保证公路边坡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稳定。
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泵水、抽水等有效的水利措施,防止积水对土石体的侵蚀;同时,在建设中要采用基底加固,预留过度工程、边坡纵向延伸等措施,保证工程的稳定性。
水文防灾是针对公路边坡的水文灾害,主要是通过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改善,确保工程地区的水文条件符合施工要求和工程安全的要求。
在公路边坡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提前考虑到所经过的水文条件和影响因素,利用规范的工程建设流程,采取适合的加固措施,提高公路边坡的防御能力。
三、合理施工合理施工是保证公路边坡工程稳定的重要保障,应注意到施工中的资金投入、工程监控、材料使用以及施工人员的治理等一系列问题,还应做好保障与应急措施的准备,确保施工的安全、质量、效率和环保等关键要素得以保证。
公路边坡灾害成因及防治技术
公路边坡灾害成因及防治技术公路是城市和乡村之间联系的桥梁,它的建设和维护对于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地质条件、自然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等多种原因,公路边坡灾害时常发生,给路网安全和畅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对于公路边坡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路边坡灾害的常见成因1. 地质条件:地质因素是公路边坡灾害的主要成因之一。
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地震、山洪、滑坡等自然灾害往往导致边坡的崩塌和滑坡。
2. 自然环境:气候、降水和植被等自然环境因素也是公路边坡灾害的重要成因。
气候变化和降水过程中的冻融作用、滨岸侵蚀等都可能导致边坡失稳。
3.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也是公路边坡灾害的重要成因之一。
不合理的路基工程设计和施工、违法采矿、乱挖乱砍等行为都可能导致边坡的塌陷和滑坡。
1. 地质勘察与分析:在公路工程设计前,必须进行详尽的地质勘察和分析,以了解地质条件,评估边坡稳定性,选择合适的地质条件进行工程选址和设计。
2.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提前采取措施,降低灾害风险。
3. 边坡防护工程:对于易发生滑坡和崩塌的公路边坡,可以采取钢丝网、挡土墙、草坪植被等防护结构和措施,加固和稳定边坡,减少灾害损失。
4. 治理荒山荒坡:加大对荒山荒坡的治理力度,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恢复植被覆盖,提高地表的抗冲性和保持力,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地质环境。
5. 强化公路维护管理:加强公路边坡的定期检测和维护管理,定期清理和修复边坡,保持边坡的稳定和畅通,及时处理发现的边坡隐患,预防边坡灾害发生。
6.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大对公路边坡灾害治理技术的科研力度,不断创新治理技术和手段,培养专业人才和队伍,提高治理水平和能力。
公路边坡灾害是一个综合性的自然与社会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工程、生态和管理等多种手段和技术来应对。
边坡防护工程水毁原因
边坡防护工程水毁原因一、背景介绍边坡防护工程是保证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能够防止边坡的滑坡、落石等灾害,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然而,在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边坡防护工程可能会遭受水毁,导致其防护效果降低或失效,进而引发安全问题。
因此,分析边坡防护工程水毁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毁原因分析1.自然因素(1)降雨:长时间的降雨或暴雨会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大量积聚,增加边坡的负荷,同时降低土壤强度,诱发边坡滑坡等灾害。
(2)冰雪融化:冬季边坡上的积雪和冰川融化后,会形成大量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对边坡造成巨大的冲击力,导致防护工程损坏。
(3)河流冲刷:河流的冲刷作用会不断侵蚀边坡,导致其失稳和破坏。
特别是在山区河流的冲刷作用下,边坡防护工程往往难以抵挡。
2.人为因素(1)设计因素:设计不当是导致边坡防护工程水毁的一个重要原因。
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的影响,或者设计标准过低,都会使防护工程存在缺陷。
(2)施工因素:施工质量差、施工方法不当等施工因素也会导致边坡防护工程水毁。
例如,施工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或者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都可能影响防护工程的稳定性。
(3)管理因素:管理不善也是边坡防护工程水毁的一个原因。
例如,未能及时发现和修复损坏的防护设施,或者在运营过程中未能进行有效的监测和维护,都会导致水毁事故的发生。
三、水毁症状和预防措施1.地表水防治措施: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表水的排除和引流。
例如,设置排水沟、截水沟等设施,将地表水引出路基范围之外,避免地表水对边坡的冲刷和浸泡。
同时,对地表裂缝和孔洞应及时进行修补和堵塞,防止地表水的渗透和侵蚀。
2.地下水防治措施:地下水的防治是边坡防护工程中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和水文分析,确定地下水的分布和水量。
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截水沟、排水盲沟、地下水位观测井等设施,将地下水引出路基范围之外,避免其对边坡的侵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边坡水毁的原因及防治策略刍议
摘要: 随着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山区公路建设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这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早日进入小康生活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要把水毁的发生控制在最低限度,除了有关部门从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把关外,还要依靠全社会力量,对公路所经之处进行综合整治。
要大力宣传公路法规,反对违章超载,增强广大人民的爱路护路意识,保证公路通行质量。
下面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对山区公路边坡水毁的防治措施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公路边坡、水毁原因、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思南至遵义公路处于贵州高原山岭重丘区,公路蜿蜒,河流盘驼,依山傍水,沿线地质复杂,溶洞多发。
其一侧为路堑边坡,边坡坡度大于500,局部近乎垂直,一侧路堤边坡土层粘粒含量较低,透水性较强。
填方路基填土较高,填筑土层与下伏山坡的接触为坡陡面,填筑土层的稳定性较差。
下部为深谷。
区域年降雨量大,雨水或洪水将会引发边坡坍塌、山体滑坡、泥石流,使公路遭受不同程度的水毁,容易阻断交通,影响车辆安全行驶及群众出行不便。
容易出现的水毁类型主要有:①山体塌方、滚石、泥石流;②路基缺口、滑坡、沉陷、冲刷、淘空、冲毁等;③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淘空、断板、破碎、面板悬空;④桥梁桥孔堵塞、基础冲空、锥坡毁坏、侧墙胀裂倾覆、填料及台背填土积水、栏杆损坏、桥面损毁、甚至桥
梁损毁等;涵洞堵塞、沉陷、翼墙毁损、冲毁等;⑤边沟、截水沟、土质边坡冲缺,护坡、驳岸、挡土墙损毁等。
二、水毁的原因
2.1 路堑边坡
因边坡未根据地质土质开挖坡度较陡或设计不当,造成边坡不稳定,边坡未设置截水沟、急流槽,坡面和坡脚未采取防护等措施。
坡体过陡,排水不良,边坡土体易水冲刷甚至饱水失稳,在动水力的作用下,边坡土体结构孔隙增大,进而引发坡面冲刷土体滑塌,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2.2路堤边坡
因路堤填土压实不到位及原道路没有设置必要任何排水措施,雨水在路面汇水通过漫流直接集中排至路基边坡,丰富的地下水在路基内渗流,会引起:①路基边坡坡脚受水流冲刷和浸泡,出现路基边坡坍塌、掏空及路基水毁严重等现象。
②路基土体被软化,从而降低了路基边坡土体强度和稳定性。
2.3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山体植被等抗洪能力非常脆弱,稍有暴雨发生,随之就有泥浆砂
石拥上路面。
(1)雨季时间较长,经常连降暴雨,致使山上植被覆盖层全部处于饱和状态,增加了覆盖层的下滑重量。
由于雨水渗入,使覆盖层与山体岩层的粘结面摩擦力减小,而部分覆盖层失去了平衡的稳定,致
使深挖路段边坡滑塌;而少部分路段的塌方是因为路基改造过程中,
由于大爆破时的震动,使岩石的岩层发生裂缝,而又未采取任何的防护措施,当雨水涉入岩层裂缝中,失去平衡稳定的情况产生塌方。
三、公路水毁的防治策略
(1)公路水毁防治应从设计源头抓起。
设计是关乎工程质量和寿命的重要环节,无论从选线,还是桥梁、路基边坡防护设计都应考虑到水毁这个因素,有意识消除可能导致公路水毁的隐患,提高工程的抗灾能力。
(2)对土基和基层强度不足,极易出现路基发软下沉的路段设置暗沟或渗沟,使地下水能排到路基以外。
(3)与河流并行的公路设置的防护工程,其基础尽可能地适当加深,确保工程质量,防止洪水冲刷。
对于地质条件较差经常滑坡的深挖路段应在边坡顶端上设置截水沟,边坡应根据实际的地质情况设置不同的坡度和不同的防护形式。
(4)山区公路因受地形的限制,回汇水面积集中,应因地制宜地对纵向排水沟加深加宽,涵洞进水口的沉砂应适当加深,在公路的纵向和横向排水方面加大力度,把涵洞的养护列入日常养护中;养护应及时,消除水沟和涵洞内堵塞物,经常保持排水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在日常养护工作中,不断完善排水设施,同时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及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地制订一些具体的防治措施,从检查水毁的苗子入手,从思想上重视防毁,从行动上加强防毁。
要牢固树立治路必先治水的观念。
(5)加强生物防治。
公路水毁防治,在采用挡墙、护面墙、骨架护
坡、锚固框架保护等工程措施的同时,也应重视生物防治,增加植被,改善自然环境,达到减少水土流失,稳固边坡的作用。
四、加强日常养护管理、防治结合
公路水毁应防治结合,以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把水毁隐患消除在日常养护中;因此,要把防治公路水患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公路设计和施工质量对预防公路水毁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它们的实施是在公路建成之前,重在预防。
而公路养护是在公路建成之后经常性要做的工作,养护质量对防治水毁也至关重要。
公路水毁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公路养护对防治水毁发生的意义就在于把防毁工作做在水毁发生之前,真正做到能先觉先知,把发生水
毁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1)要搞好公路排水系统的养护;应及时修复排水系统出现损坏
部分,保持排水设施功能完好。
对容易出现汇水路段地方要适当设置如拦水带引排水至路基路面外,公路边沟、引水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特别是排水出水口要经常性保持畅通,要经常清除堆积物和杂草;要把水流引向路基以外,而不能直冲路基,尤其是截水沟,一
般由于其处于上边坡等较高、较陡、人员不易到达的地方,所以被养护人员所忽视,或者根本没有去养护,所以许多截水沟早已被堵塞,根本发挥不了作用。
所以当雨季来临时,边坡冲刷严重,溜方特别多。
在养护中如果发现边坡土质不好,易被冲刷而设计中未考虑的,要新开挖截水沟,这种现象在较早建成的公路中比比皆是,有些填方边坡,经过雨水长期冲刷,形成大小、长短不等的沟槽,在养护
中要及时予以修补,以免越来越严重最终造成边坡整体滑坍,对易
被冲刷的边坡要种植根系发达的草种如香根草、螃蜞菊等防止坡面冲刷,这种办法成本低、容易施工,在养护中被广泛应用。
(2)要定期对公路桥梁、涵洞、挡土墙等防护工程进行检查,特别要检查基础是否被冲刷或淘空;墙台、拱圈是否出现裂缝等,如果发生了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桥下淤积往往由于数量大,清理难
度大而不被重视,如果影响到桥梁安全要定期清理,特别是在雨季
来临前,涵洞在平时养护中要经常性进行清淤,涵底不得淤积泥砂
或树枝等杂物,涵底铺砌及锥坡被损坏的部分要及时修补,对一些
跨径过小排水不良的涵洞要进行改建,对一些经常性积水的地方要根据需要增设涵洞或采取其他措施。
(3)要在雨季期间坚持巡路,发现积水、小溜方要立即排除,特别是边沟等排水沟渠不要被小溜方堵塞,对一时无法清理的大溜方要开出临时流水沟,不能让积水浸泡路基。
在以往的工程案例中有些路基缺口仅是因为几十方的小溜方阻塞边沟,使水漫路基淘空坡脚而造成几万元的损失。
对一些被冲刷严重的桥涵等构造物基础等要临时加固。
洪水来临时,其中往往夹带大量树枝、木头,直接冲击桥梁等,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疏排。
发现路基路面积水地段现场没办法消除,雨后要及时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以防后出现水毁。
(4)要在水毁发生后,采取“先干线、后支线”、“先抢通、后修复”的原则,对已经发生的水毁进行综合治理,防止扩大,保证公路的畅通,方便当时人民的生产、生活。
(5)要认真总结经验,对已经发生的水毁病害要认真加以分析,找出发生水毁的真正原因,根治水毁必须从研究其水流结构及相应的冲淤变形出发,才能在修复及今后的养护过程中加以避免。
特别是水毁修复方案要加以多方比选,找出最为合理的综合方案,防止水毁的再次发生。
五、结束语
认真贯彻中央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的方针,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加快公路建设步伐,加大公路养护管理技术改造力度,使地区的路网技术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显著提高。
保证了公路通行质量,提高了防治工程的有效性与减灾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