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气道分泌物吸引专家共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气道管理专家共识ppt课件

气道管理专家共识ppt课件
呼吸峰值流量(PEF) < 320L/min。
既往手术等治疗史:术前曾行放射治疗或/和化疗,二次手术或外伤治疗史。
其他:心、肝、肾等功能不全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及各种原因所致营养不良或贫血等。
1、病史及生活、工作习惯。
2、肺功能测试(PEF)和动脉血气分析。
3、CPET:若CPET 检测中SaO2降低>15%。则建议行支气管舒张试验。
专业
有梦想
年轻
专注
气道管理作为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重要环节之一,应用于临床可减少肺部并发症、降低死亡风险、再入院率和住院费用。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2012版和多学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2016版的临床推广应用,促使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与ERAS更紧密结合,临床效果更显著,因而,我们有必要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证据,更新2016版共识,促进围手术期气道管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更合理和规范
术前风险评估方法
4、 PEF 检测: PEF 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能较准确的预测患者咳痰能力。
防治措施
术中危险因素评估及防治:
防治措施
术后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
10%
50%
30%
60%
胸引管管理
创伤小、肺组织无明显漏气和出血风险,可不留置胸引管或留置较细胸引管;胸腔广泛粘连重,留置两根引流管;不推荐常规负压吸引;在无肺部漏气的情况下,尽早拔管,建议引流24h后引流量<300毫升即可拔管(排除乳糜液及出血);数字化引流系统有明显监测优势。
保持气道通畅
麻醉诱导和苏醒速度、代谢快、蓄积少的药物手术结束前提前停肌松药,意识恢复尽快拔管。
有效阵痛
预防性镇痛和多模式镇痛联合应用,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剂、非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或对乙酰氨基酚作为多模式镇痛基础方案,减少阿片类药物应用,应用自控镇痛泵、伤口局部浸润、肋间神经阻滞和椎旁阻滞。

成人气道分泌物的吸引专家共识

成人气道分泌物的吸引专家共识


推荐意见3:选择吸痰管时 ,其管径不宜超过人工气道内径 的50%,有侧孔的吸痰管吸痰效 果优于无侧孔的(推荐级别:D级 )。
• 4.吸痰负压的选择: • 吸痰的负压越大,吸痰效果 越好,但所造成的肺塌陷、气道损 伤也越严重。一项荟萃分析结果表 明,大多数文献报道的吸痰时所用 的负压为- 80—— - 120 mmHg, 少部分报道可至- 200mmHg。对 于痰液黏稠的患者,可适当增加负 压,以达到清除痰液的日的。
T型套管
连接吸引器
接人工气道
负压控制钮
接呼吸机
注水孔
冲水孔
吸 痰 管 及 薄 膜 防 护 套
开放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各方面的比较
项目 方式 时间 吸痰效果 开放式吸痰 患者暂停机械通气 较长 不能很好把握吸痰管、插入 深度,易造成气道粘膜损伤 及吸痰不彻底 产生大量含菌微粒,污染各 种物品表面易造成空气污染 和交叉感染 不易耐受,易烦躁,容易引 起胸闷,气急,剧烈呛咳及 呼吸困难等表现 增快,易因暂停脱机缺氧致 使心律失常 短暂 能确切吸痰深度,可减少气道粘膜 损伤及定位痰液多的部位行彻底吸 痰 不造成空气污染,且能避免吸痰引 起的交叉感染 易耐受,稍烦躁,无明显胸闷气促 及呼吸困难,有呛咳 增快,不会因脱机缺氧致使心律失 常 密闭式吸痰 患者持续机械通气

推荐意见4:吸痰时负压控 制在- 80- -120 mmHg,痰液黏 稠者可适当增加负压(推荐级别 :C级)。
• 5.吸痰前后患者给氧:


在吸痰操作前后短时给患者吸入高浓度的氧, 可减少吸痰过程中氧合降低以及由低氧导致的相 关并发症;仅在吸痰前给患者短时吸入高浓度的 氧,可使吸痰过程中低氧风险降低32%;吸痰前 后均给氧,可使低氧风险降低49%,联合肺复张 可使低氧风险降低55%。 最常用的高浓度氧是100%的纯氧,维持30-60 s 。肺复张操作可通过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实现 。

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解读ppt课件

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解读ppt课件

阐述该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重要性
气道内吸引技术能够防止气道阻塞,确保有效的气体交换,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同时,通过清除气道分泌物,有助于减少肺部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 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应用场景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急诊科、呼吸科等临床科室。适用于需要机械通 气的患者,如呼吸衰竭、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等。在这些 场景中,气道内吸引技术是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和治疗效果的关键手段。
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步骤讲解
详细讲解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 引技术的操作步骤,包括设备准 备、病人体位调整、吸引技术实
施等。
实战操作
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战训练,让 医护人员真实操作,体验实际操
作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分析经典案例的操作过程与结果
01
02
03
案例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案 例,包括操作成功和操作 失败的案例。
提出持续学习与提升的建议和期望
建议
对于从事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 技术的医务人员,建议持续关注国内外 最新研究进展,学习新理念和新技术,鉴相关经验, 推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VS
期望
希望通过持续学习与提升,使更多医务人 员熟练掌握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 技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 加安全、高效的气道管理服务。
• 吸引时机的选择:应在呼吸机呼气末进行吸引,以最 大程度减少肺不张和缺氧的风险。
• 操作过程中的患者耐受度:操作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 舒适度和安全性,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针对操作中的可能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吸引力不足
应检查吸引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吸引管是否通畅,如有堵塞应及 时更换。

呼吸道吸引的不同方式及护理_PPT课件

呼吸道吸引的不同方式及护理_PPT课件

气管切开吸引护理
一、环境要求:
1、入住无陪护病房(ICU)或单人病房,严格控制探视人员。 2、病房温度维持在20~22℃,相对湿度60~70%。 3、病房床头柜等物品每日予爱尔施抹布擦拭,每日湿式拖地、
紫外线消毒2次。 4、接触病人痰液的用品均视为医疗垃圾,放入黄色垃圾袋中。
二、人员要求:
1、所有进病房人员前后均需洗手。 2、所有陪护人员必须戴好口罩、帽子,勤洗手。 3、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必须衣帽整洁,戴好口罩。
• 3)用酒精消毒三通接头的头端和导管的气囊末端,将三 通接头的头端和导管的末端相连,转动三通,使测压 管和气囊相通
• 4)通过捏充气球茎和红色的压力释放阀调整压力值在合 适的范围
• 5)夹闭三通接头的头端和侧端,分离三通接头和气囊
气管插管吸引护理
4、气管插管的病人也要进行气道湿化。这在临床上 容易忽视,大家要重视。
3
经气管切开吸引
4
经声 门 下 吸 引
பைடு நூலகம்
5
经纤 支 镜 吸 引
呼吸道吸引的流程
1
正确评估
2
有效的气道湿化
3
合理的体位
4
有效的吸引
5
吸引后评估
呼吸道吸引的原则
• 按需吸引、适时吸引的原则 • 适时吸引:主要指的是以下4种表现 • 1、患者有咳嗽、有痰鸣音 • 2、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 • 3、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报警 • 4、肺部听诊有啰音
5、口腔护理:经口气管插管时,由于患者无法有效 吞咽,口腔分泌物较多。口腔内合适的温度和湿 度,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经口气管插管时难以 用棉球进行口腔擦拭,可选择口腔冲洗。
• 冲洗前充足气囊压力,确定气道无漏气。将头偏 向一侧,注入口腔护理液,用负压在下方吸出, 反复数次,直到口腔清洁无异味。口腔护理的液 体常采用洗必泰、生理盐水、1%双氧水、2%碳酸 氢钠。

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解读护理课件

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解读护理课件

05
问题与解答
技术问题解答
技术问题1
如何正确使用吸引设备?
解答
首先确保吸引设备的性能良好,定期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 作。使用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吸引压力, 避免过大或过小,以免造成损伤或吸引不彻底。
技术问题2
如何判断气道内痰液的量?
解答
观察患者的呼吸音、痰液的量和粘稠度等,以及患者的症 状和体征,如咳嗽、呼吸困难等。同时,可以通过听诊器 听诊肺部来判断痰液的量。
护理问题2
如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解答
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定期消毒呼吸机管道和设备。严格执 行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和湿化器。同时, 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护理问题3
如何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
解答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情况等,以及实验 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 的护理计划,并随时调整。
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
适用于需要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特别是对于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排痰困 难的患者。
注意事项
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交叉感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吸引方式;避免过度吸引,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 异常及时处理。
02
操作流程解读
准备阶段
01
02
03
评估病人情况
了解病人病情、意识状态 、呼吸频率、痰液量及黏 稠度等,以便确定吸引的 时机和吸引方式。
准备吸引用具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吸引 管、吸引头、连接管和负 压吸引器等,确保吸引用 具清洁、干燥、无菌。
解释沟通
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气道内 吸引的必要性、操作过程 及注意事项,以取得他们 的理解和配合。

成人气道分泌物吸引的专家共识(张建凤)

成人气道分泌物吸引的专家共识(张建凤)

都是以30为界的.样本数>=30就是大样本、小于30呢 就是小样本
双 盲:医生和病人双方都不知道病人所属的对照组。
单 盲:将样本病人随机分为以下三组,病人不清楚自己所属的组别,医生知道病人所属 组别。 第一组是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用来观察病人疾病在没有治疗情况下的自愈效果。 第二组是安慰剂组,给病人吃没有治疗成分的“假药”,用来观察病人的心理作用对疾 病的影响。 第三组是治疗组,给病人吃真药,观察这种药物或疗法的真实治疗效果。
当患者存在以下情况之一时均可应用封闭式吸痰
【28】 : (1)呼气末正压≥10cmH2O; (2)平均气道压≥20cmH2O; (3)吸气时间≥1.5s; (4)吸氧浓度≥60%; (5)患者吸痰≥6次/d; (6)断开呼吸机将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7)气道传染性疾病患者(如肺结核等)
7、封闭式与开发式吸痰
1、封闭式吸痰与开发式吸痰相比:能降低肺塌陷的发生率,尤其是在肺塌陷的高 危患者(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中更明显。 2、在氧需求和(或)呼气末正压需求高的患者中应用,能降低氧合下降的程度.
一项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封闭式吸痰和开放式吸痰相比,能 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吸痰所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7、封闭式与开发式吸痰
6、肺复张手法
推荐意见6:采用简易呼吸器做肺复张操作不良反应较多,不 宜使用(推荐级别:D级)
推荐意见6: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损伤患者,吸痰 前后采用呼吸机做肺复张操作,可减少吸痰过程中氧合降低的 程度和肺塌陷的发生(推荐级别:C级)
思考:用呼吸机做肺复张,如何做?
7、封闭式与开发式吸痰
推荐意见5:吸痰前后应常规给予纯氧吸入30~60S(推荐级别:C级)
6、肺复张手法

成人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专家共识解析与临床应用PPT课件

成人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专家共识解析与临床应用PPT课件

适宜湿化标准与评估方法
适宜湿化标准
保持人工气道通畅,分泌物稀薄易排出;患者呼吸平稳,无呼吸困难、窒息等 表现;肺部听诊无痰鸣音或干啰音。
评估方法
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咳嗽排痰能力、肺部听诊等临床表现;监测人工气道内的 温度和湿度变化;定期检查血常规、胸片等指标,评估肺部感染情况。
02
成人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护理 现状与挑战
04
临床应用策略与效果评价
针对不同病情选择合适湿化方法
轻度呼吸道干燥
对于轻度呼吸道干燥的患者,可 以选择使用蒸汽湿化、雾化加湿 等方法,以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
润。
中度呼吸道干燥
对于中度呼吸道干燥的患者,在 蒸汽湿化、雾化加湿的基础上, 可以考虑使用温湿化器或人工鼻 等装置,以提供更持续、稳定的
湿化效果。
失败原因二
气道温湿化护理不到位。如未使用加热湿化器或热湿 交换器进行气道温湿化,导致气道粘膜干燥、纤毛摆 动功能受损。改进建议:加强气道温湿化护理,保持 气道粘膜的正常生理功能。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发展趋势一
智能化湿化护理设备将得到广泛应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湿化护 理设备将能够更精准地控制湿化液量、温度和湿度,提高湿化护理的效果和安 全性。
注意事项一
保持湿化装置清洁
01
提示
02 定期清洗、消毒湿化装置,避
免污染。
注意事项二
控制湿化液温度和速度
03
提示
04 根据患者耐受度和病情调整湿
化液温度和滴入速度,避免刺 激或窒息风险。
注意事项三
观察患者反应并及时处理
05
提示
06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心率等生
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 理。

10.【护理部PPT】2019-10 .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 团标解读培训PPT

10.【护理部PPT】2019-10 .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 团标解读培训PPT
应用带有声门下吸引装置的气管导管,通过负压吸引, 直接吸引积聚在气囊上方的分泌物的方法。
4.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4.1 应按需实施气道内吸引,应至少每 2 h 通过肺部听诊等方式评估一次气道内吸引指征。 4.2 应进行气道温湿化,Y 型管温度应在 34℃~41℃之间、相对湿度 100%。 4.3 应每隔 6~8 h 测量一次气囊压,并使其维持在 25~30 cmH2O。 4.4 应遵循无菌原则, 手卫生应遵守 WS/T 313 的规定。 4.5 对于患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按照 WS/T 311 中的规定进行隔离和自我防护。
8.气道内吸引操作要点
气道内吸引操作要点
8.1 应按照附录 B 指明的流程进行气道内吸引。 8.2 吸引负压应控制在-80~-150 mmHg(约-11~-20 kPa)。 8.3 吸引前后应给予 30~60 s 纯氧。 8.4 开放式气道内吸引应使用无菌手套,密闭式气道内吸引可使用清洁手套。 8.5 置入吸引(吸痰)管过程中应不带负压。 8.6 置入过程中感觉有阻力或刺激咳嗽时, 应将吸引(吸痰)管退出 1~2 cm ,然后轻柔旋转提吸。 8.7 从置入到退出吸引(吸痰)管, 宜在 15 s 内。 8.8 应先进行口咽部和(或) 鼻咽部吸引, 再进行气道内吸引。 8.9 更换吸引部位时,应更换吸引(吸痰)管。 8.10 密闭式吸引(吸痰)管更换频率参照产品说明书,出现可见污染或套囊破损时应立即更换。 8.11 吸引过程中应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 血氧饱和度、心率/律和血压。
1人工气道 artificial airway
为了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
2气道内吸引 endotracheal suctioning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PPT课件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PPT课件
2.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能会掩饰一些已有感染 的症状,也可以在使用时诱发新的感染。对 活动或静止期肺结核的患者或呼吸系统的 真菌、细菌、或病毒感染者慎用
整理课件ppt
13
糖皮质激素
丙酸氟替卡松
地塞米松 人工合成的水溶性肾上腺素
结构式无亲脂性基团,水溶性较大,难以通 过细胞膜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治疗 作用
整理课件ppt
18
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简称SABA)
1. 硫酸特布他林 制剂: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
雾化溶液:5.0 mg/2 mL 用法与用量:作为初始治疗,吸入性支气管舒张剂
应按需用药,不必定时用药。体重>20 kg:5.0 mg(1小瓶,2 mL)/次 ,24 h内最多用4次;
20 kg:2.5 mg(半小瓶,1 mL)/次, 24 h内最多用4次;如1整瓶药液未一次用完,可 在雾化器中保存24 h
1. 沙丁胺醇 制剂::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
雾化溶剂:5 mg/mL 适应雾化方式:雾化器给药
适当药物浓度:成人每次:0.5~1.0 mL (2.5~5.0 mg硫酸沙丁胺醇),应以注 射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2.5 mL。 每日可重复四次
整理课件ppt
17
沙丁胺醇
喷雾器和驱动装置匹配得当,则喷雾可维持 约10 min。本品可不经稀释而供间歇性使 用,为此,将2.0 mL(10 mg硫酸沙丁胺 醇)置入雾化器中,让患者吸入雾化的药液, 至病情缓解,通常需3~5 min
整理课件ppt
20
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
2 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 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对心血管系统不良 反应大,一般除过敏性休 克外,不推荐用 于哮喘和COPD的治疗。
整理课件ppt

气道内分泌物吸引

气道内分泌物吸引
4.患者:平卧,必要时头转向一侧,加大氧流量 至6-8L/min,2-3min
评估
1.患者病情、意识、呼吸及痰液阻塞情况, 脉氧或听诊有无痰鸣音 ,痰液粘稠度,痰 液的量
2.口、鼻腔黏膜,有无鼻中隔弯曲,是否有 义齿、气管情况,
3. 患者的合作程度、心理反应,并解释操 作目的
4.负压吸引器的性能、电源电压、各管连接 情况、调节压力
[7]张春舫,任景坤。护士岗位技能训练50项考评指导[M].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91.
痰液粘稠度
护士每次吸痰前应先评估痰液的粘稠度, 对粘稠痰液采用气道湿化等形式,降低痰 液粘稠度,并选择适宜的负压,使之既可 有效吸净痰液,又能避免吸痰导致的低氧 血症和气道损伤。
痰液粘稠度进行分度: I度(稀痰):痰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吸痰后
[18]肖俊良.经口鼻腔气道内有效吸痰的技巧 [J].全科护理,2012,10(9):2545
经口鼻腔吸痰技巧
3.适宜途径: 1)有鼻腔狭窄、鼻腔病变、颅底骨折者,
适宜经口腔吸痰。 2)有口腔病变、张口困难或不太配合咬管
者,适宜经鼻吸痰 3)经口吸痰时,借助张口器或嘱其张开嘴、
增多所致 6.呼吸机监测面板初夏锯齿样流速或压力波形,
排除管路积水或抖动等引起
吸痰时机/时间
不宜定时吸痰,应实时按需吸痰(推荐级别: B级)[1]
吸痰时间10-15s/次,间隔3-5min 痰液吸净:听诊胸骨上窝痰鸣音消失 [2]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呼吸治疗学组.成人气道分泌物 的吸引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 吸杂志,2014,37(11):809
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
痰液粘稠度

成人气道分泌物的PPT文档18页

成人气道分泌物的PPT文档18页
成人气道分泌物的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பைடு நூலகம்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第五医院
.
1
.
2
成人气道分泌物的吸引
专家共识
.
3

气道分泌物的吸引是指患者咳嗽能力降低而
不能有效排除气道内的痰液、血液、误吸的胃内
容物及其他异物,需外界吸引下排除,以保持气
道的通畅。

人工气道的建立致使上气道原有功能丧失,
尤其是大量镇静剂的使用,显著降低了患者的咳
嗽能力。因此,在咳嗽能力差,尤其是建立人工
,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吸痰所致心律失常
的发生率。
.
20
T型套管
连接吸引器
接人工气道
接呼吸机
注水孔
冲水孔
.
负压控制钮
吸 痰 管 及 薄 膜 防 护 套
21
.
22
开放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各方面的比较
项目 方式 时间 吸痰效果
污染程度
耐受程度
心率
开放式吸痰
患者暂停机械通气
较长
不能很好把握吸痰管、插入 深度,易造成气道粘膜损伤 及吸痰不彻底
气道的患者中,气道分泌物的吸引已是医务工作
者必须掌握的常规技术之一。
.
4
.
5
• 1.吸痰适应证:

吸痰操作能导致患者气道黏膜机械性损伤和肺容积降
低,因此不必要的吸引应尽量避免。

当患者出现氧饱和度下降、压力控制模式下潮气量下
降或容量控制模式下气道峰压升高、呼气末二氧化碳升高
等临床症状恶化,怀疑是气道分泌物增多引起时;
(4)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损伤患者中,采
用简易呼吸器做肺复张操作,因呼气末正压的丧失,反而
导致肺泡塌陷,使患者氧合降低。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患者中,采用呼吸机做肺复张操作,可减少
吸痰过程中氧合降低的程度和肺塌陷的发生。
.
18
• 推荐意见6:采用简易呼吸器做 肺复张操作不良反应较多,不宜使用 (推荐级别:D级)。对于急性呼吸 窘迫综合征/急性肺损伤患者,吸痰 前后采用呼吸机做肺复张操作,可减 少吸痰过程中氧合降低的程度和肺塌 陷的发生(推荐级别:C级)。
.
16
• 推荐意见5:吸痰前后 应常规给予纯氧吸人3060 s(推荐级别:C级)。
.
17
• 采用简易呼吸器做肺复张操作不良反应较多:


(1)气道峰压不容易控制,有时可高达96 cmH2O


(2)输送的氧浓度不能达到100%;

(3)潮气量控制不佳,有三分之一的医护人员不能输
送足够的潮气量;

.
8
• 2.吸痰前生理盐水注入:

吸痰前注入生理盐水的目的是稀释黏稠的痰
液,增加痰量的排除。但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吸
痰前注入生理盐水并未增加痰液量,反而使氧合
降低。一项小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吸痰
前注人生理盐水不增加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的
发生率,一项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可减
少VAP的发生率,但另一项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
产生大量含菌微粒,污染各 种物品表面易造成空气污染 和交叉感染
不易耐受,易烦躁,容易引 起胸闷,气急,剧烈呛咳及 呼吸困难等表现
增快,易因暂停脱机缺氧致 使心律失常
密闭式吸痰 患者持续机械通气 短暂 能确切吸痰深度,可减少气道粘膜 损伤及定位痰液多的部位行彻底吸 痰 不造成空气污染,且能避免吸痰引 起的交叉感染
气道内径的50%时,将显著降低气道内压力和呼
气末肺容积。
.
12

推荐意见3:选择吸痰管时
,其管径不宜超过人工气道内径的
50%,有侧孔的吸痰管吸痰效果
优于无侧孔的(推荐级别:D级)

.
13
• 4.吸痰负压越好,但所造成的肺塌陷、气道损
伤也越严重。一项荟萃分析结果表
.
11
• 3.吸痰管的选择:

吸痰管是气道分泌物吸引的主要用品之一,
不同样式的吸痰管所产生的效果亦不相同。有侧
孔的吸痰管在吸痰时不容易被分泌物阻塞,其效
果优于无侧孔的吸痰管,并且侧孔越大效果越好
。吸痰管的管径越大,吸痰负压在气道内的衰减
就越小,吸痰效果也就越好,但吸痰过程巾所造
成的肺塌陷也越严重。当吸痰管的管径超过人工

• 在吸痰操作前后短时给患者吸入高浓度的氧, 可减少吸痰过程中氧合降低以及由低氧导致的相 关并发症;仅在吸痰前给患者短时吸入高浓度的 氧,可使吸痰过程中低氧风险降低32%;吸痰前 后均给氧,可使低氧风险降低49%,联合肺复张 可使低氧风险降低55%。 最常用的高浓度氧是100%的纯氧,维持30-60 s 。肺复张操作可通过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实现。
.
19
• 6.封闭式与开放式吸痰:

封闭式吸痰因无需断开呼吸机,在吸痰过程
中保证了持续的通气和氧合。封闭式吸痰与开放
式吸痰相比,能降低肺塌陷的发生率,尤其是在
肺塌陷的高危患者(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中更明显。在氧需求和(或)呼气末正压需求高
的患者中应用,能降低氧合下降的程度。一项荟
萃分析结果表明,封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相比
易耐受,稍烦躁,无明显胸闷气促 及呼吸困难,有呛咳
增快,不会因脱机缺氧致使心律失 常
.
23

当患者存在以下情况之一时均可应用封闭式
吸痰:
• (1)呼气末正压≥10 cmH2O;
• (2)平均气道压≥20 cmH2O:

人工气道出现可见的痰液;

双肺听诊出现大量的湿啰音,怀疑是气道分泌物增多
所致时;

呼吸机监测面板上出现锯齿样的流速和(或)压力波
形,排除管路积水和(或)抖动等引起时,才进行吸引。
.
6
吸痰不当的后果
气管粘膜损伤 缺氧加重 肺不张 肺部感染 心律失常 支气管痉挛 气道栓塞 人工气道栓塞
.
7
• 推荐意见1:不宜定时吸 痰,应实施按需吸痰(推荐 级别:B级)。
结果表明VAP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
9

一项系统综述结果表明,目
前的研究尚不能确定吸痰前注入
生理盐水是否有益。对物理治疗
师的调查结果显示,仅在气道分
泌物黏稠而常规治疗措施效果有
限时,才应注入生理盐水以促进
痰液的排除。
.
10
• 推荐意见2:吸痰前注入生理盐水 可使患者的氧合降低,不宜常规使用 (推荐级别:C级)。患者痰液黏稠且 常规治疗手段效果有限时,可在吸痰 时注入生理盐水以促进痰液排除(推 荐级别:E级)。
明,大多数文献报道的吸痰时所用
的负压为- 80—— - 120 mmHg
,少部分报道可至- 200mmHg。
对于痰液黏稠的患者,可适当增加
负压,以达到清除痰液的日的。
.
14

推荐意见4:吸痰时负压控
制在- 80- -120 mmHg,痰液
黏稠者可适当增加负压(推荐级
别:C级)。
.
15
• 5.吸痰前后患者给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