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话》中以禅喻诗本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沧浪诗话》中以禅喻诗的本义
严羽的诗歌理论是以禅喻诗,但是,应该怎样理解以禅喻诗,历代诗论家无论是赞成的或是反对的似乎都没有抓住严羽的要旨。
那么严羽的”以禅喻诗”的本义是什么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以禅喻诗”并非始自严羽,正如郭绍虞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诗禅之说原已成为当时认得口头禅了。
[1]既然如此,严羽自称”以禅喻诗”……是自家实证实悟者,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
[2]岂非大言不惭?其实不然。
郭绍虞就此解释说,沧浪之诗禅可以分为二义。
以禅论诗,其说与以前一般的诗禅说同;”以禅喻诗”才是沧浪的特见。
”以禅论诗”是就禅理与诗理相通点而言的;以禅喻诗,又是就禅法与诗法相类之而比拟的。
[3]
笔者认为”以禅喻诗”的本质在于”喻”,在这里诗与禅的关系只是一种比喻,也就是说用禅学的用语来比喻学诗赏诗写诗的情况。
而且,严羽运用禅学的用语只是用他所理解的意义并不一定按照禅学的意义来取譬的。
[4]”以禅喻诗”,自唐至宋,早已不是什么新的课题,由禅而诗,早已展开了两条途径:一条是沟通禅定与诗思,两种不同的精神状态相互参照,诗向禅靠拢,形成一种独特的诗的美学风格;另一条途径是借鉴禅理丰富发展诗歌理论,将禅家那种求得精神解脱的生命体验转化成为具有审美创造意义的生命体验。
[5]我认为第一种途径主要是从诗的欣赏的角度,把参禅的悟比成赏诗的极致,是获得一种生命体验的审美诗性情感。
第
二种途径是是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把诗人通过对前人作品的长期学习,而最后自觉掌握作诗规律比成参禅以后的悟。
一、从诗歌的创作过程来看
严羽”以禅喻诗”首先提出”妙悟”,以为这是诗道的根本,”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那么所说的”妙悟”是在什么范畴内,具休指什么?为什么他要拈出”妙悟”来论事,我觉得这个必须分析清楚。
佛家之悟、妙悟、顿悟,含意相近,所以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又称悟、顿门,这在佛家都是指豁然开朗地佛教真谛的情景。
严羽借佛家这一用语,就是指诗歌创作中豁然获得诗境的创作过程。
所以”妙悟”是比喻诗歌创作过程范畴之内的情况。
1、以”悟”的获得来比喻灵感的产生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常有这种体会,在生活中有所感受,产生了创作冲动,但一时间无法表述自己的感受,在反复思索之中,突然得到一种意象,于是豁然开朗,写出了作品。
创作过程中的灵感与佛家的悟、妙悟、顿悟很相似,所以严羽以之作比喻。
严羽拈出妙悟来喻诗,以为这是诗道的根本,是强调诗歌创作中灵感的作用。
他对比了孟浩然与韩愈的情况,说”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
”这里把学究天人的韩愈和以创作灵感丰富、构思巧妙著称的孟浩然作了对比,指出孟诗比韩诗艺术成就高,关键就在于先天的”妙悟”能力,而不是靠后天的学力。
2、用”禅悟”追求意境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来比喻诗歌意境的创造
严羽用形象的比喻来形容”透彻之悟”所达到的境界:”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
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种美妙境界朦胧缥缈、超逸宅远,而其本质精髓却又华妙澄澈、透彻淋漓。
这是一种含蓄蕴籍的理想境地,无法用确切的语言来形容,只能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叹,用意去领悟。
晚唐司空图曾引戴容州的”诗家之景,如蓝天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6]这与严羽的看法是一致的。
这种空明澄净的境界与禅宗所追求的禅境也有相似之处,因为禅宗也力求从直觉体验、瞬间顿悟中直指本心,进入一种空明灵动、清澈澹泊的玄妙境界,从而解脱肉身,和天地万物融合。
而严羽正是以注重诗歌整体和本质特征的”妙悟”,来纠正江西诗派拘于字法、句法的形式主义作风。
[7]
二、从诗歌的欣赏方面来看
严羽创作过程的范畴里提出“妙悟”的命题,而与之相应,则在欣赏范畴里提出了”兴趣”的观点。
严羽”兴趣”说的内涵,严羽诗学所作的工作是:以”悟”激活诗人生活体验的生命灵性,使其恢复对活泼泼生命的诗意体验,这种诗性体验就是”兴趣”。
”兴趣”是他所叙述的”吟咏情性”,是”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里,严羽进入了诗歌欣赏过程的”意象”说的范围,具有更多的合理性。
我们知道,
诗人在创作中,外物感动,情兴勃发,灵感妙生,吟咏情性,创造了艺术形象。
这个艺术形象,是诗人意中之象的体现,那么在欣赏过程中,”披文而入情”也就要捕捉到这个意象。
在”兴趣”的作用下,文学作品获得了一种”深文隐蔚,余味曲包”的特性,作品中的艺术意蕴含而不露,留给人们无尽的艺术想象空间,让人咀嚼不尽。
张戒赞赏《国风》中诗句”其词婉,其意微,不迫不露,此其所以可贵也” [8]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也有”含蓄”一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9]都点明了诗歌需要具有韵味无穷、委婉曲折的特点。
严羽自然深有同感,他认为苏、黄以文字、议论为诗的作品之缺陷就在于”多务使事,不问兴致”,因此提出”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的主张。
总之,严羽充分意识到诗的本质特征是审美的,富有情趣的,含蓄蕴藉的。
他认为如果诗中加以议论说理,就会破坏诗的美感,自然也无法进入透彻之境。
而作为一种审美直觉体验的”妙悟”,它也具备直觉的一些根本特点,它能够将使人所获得的审美诗意体验(即兴趣)与外在表现形式紧密融合在一起。
这正如钱锺书先生所言,”若诗自是文字之妙,非言无以寓言外之意;水月镜花,故可见而不可捉,然必有此水而后月可映潭,有此镜而后花能映影。
”[10]叶维廉则认为,严羽在排拒江西诗派的迷恋于文字的控宰能力之际,渐渐地离开了把诗看成文字的艺品的观念,进入把诗看作表现前或后便是完整自足的心象的观念。
[11]叶氏此说不仅无视严羽诗学中的大量诗学内容,包括语言的运用的存在,而且未从
根本上把握严羽诗学之”悟”的审美直觉体验特性。
从根本上说,严羽之”兴趣”是一种生命情感体验的形式,它必须从”悟”而得,并且也只能由”悟”而得。
参考文献:
[1]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9:270.
[2]严羽.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251.
[3]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9:275.
[4]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3:257.
[5]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
社,2006:394.
[6]朱恩彬.中国文学理论史概要[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
社,1996:200.
[7]柳倩月,张金梅.”妙悟”论的诗学根源[j].山东社会科
学,2006,(12).
[8]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 (一卷本)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35.
[9]乔力.二十四诗品探微[m].济南:齐鲁书社,1983:57.
[10]钱锺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100.
[11]叶维廉.中国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13.
作者简介:张立娜(1990-),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大学文学院200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武晨雨(1991-),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大学文学院200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