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话》中以禅喻诗本义

合集下载

以禅喻诗之个人看法

以禅喻诗之个人看法

“以禅喻诗”重在“妙悟”“以禅喻诗”是严羽《沧浪诗话》论诗方式的特点和诗论的一大命题,说的是用禅思的悟去理解和阐释诗歌创作的规律和奥秘,欣赏和感悟诗歌的意境。

他在书中多次运用禅宗语言,如“悟”“熟参”“正法眼”等,其目的就是为了将诗歌理论说得更为清楚。

“立论依据在于诗与禅在把握对象世界的运思方式和语言策略上极为相似”,但我认为,其语言策略也是源自思维方式;所以综合来看,虽说以禅论诗的风气并不始于严羽,但他的“以禅喻诗”却在思维方式相通的层面使禅与诗走向圆融。

禅可以喻诗,说明二者有相通之处。

“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处可寻”,严羽针对北宋诗歌尚理,尤其是“无一字无来历”“点铁成金”等诗论而标举“兴趣说”,有两层含义,一是“兴趣”是最高艺术境界,即诗写得空灵蕴藉,深婉不迫;二是以“羚羊挂角”等佛家公案意在说明“兴趣”不是依靠知识和学问获得,而是靠禅宗的妙悟来掌握和领会。

“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以禅喻诗”能够得以实现,其核心也是在“妙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联结禅与诗的桥梁,也是禅与诗的共通之处。

“妙悟”在禅是修禅的核心,根本要义在于通过参禅“识心见性,自成佛道”,达到本心清净、空灵清澈的精神境界;“妙悟”在诗则是对诗歌审美本质与艺术特征的把握,也是引发创作好诗的契机。

【一、禅与诗的契合点】禅是佛教的中国本土化,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彼时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态度,而玄妙的禅境又和历来推崇的含蓄、深远的诗境有着某种相通之处,要达到这种玄妙与深远,就需要一种非理性、非逻辑的直觉体验,“妙悟”是最佳选择。

严羽说“以禅喻诗,莫此亲切。

是自家实证实悟者,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卽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也点明了佛法、诗法皆是从自身悟出。

【二、妙悟所体现的思维方式】禅宗讲究瞬间顿悟,于刹那超越一切,“妙悟”本身严格说来是运用禅宗思维后达到的参禅结果,其中包含非逻辑的直觉体验这种思维方式,突破一切界限束缚和思维逻辑,在形象、跳跃的思维中达到物我合一;又包含不可喻的思维方式,即顿悟的内容和内心达到境界的喜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而主张不立文字,只以拈花微笑的以心传心、当头棒喝等动作语言和“嘶风牛马”等机锋话头引人自证自悟,达到“我”所达到的境界。

《沧浪诗话》对后代诗学的影响

《沧浪诗话》对后代诗学的影响

《沧浪诗话》对后代诗学的影响
1. 提出“以禅喻诗”的观点: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强调诗歌创作要像禅家悟道一样,追求自然、空灵、超脱的境界。

这种观点对后代诗学中的“性灵说”、“神韵说”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2. 注重诗歌的审美特征:严羽主张诗歌要有“兴趣”、“妙悟”等审美特征,反对过分追求形式和格律。

这一观点对后代诗学中的“意境说”、“格调说”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强调诗人的修养和品格:严羽认为诗人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修养,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这种观点对后代诗学中的“人品即诗品”、“诗如其人”等观点产生了重要影响。

4. 对诗歌创作的指导意义:《沧浪诗话》中对诗歌创作的方法、技巧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后代诗人的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 对诗歌批评的影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了一套独特的诗歌批评方法,对后代诗歌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明清时期的“神韵批评”、“格调批评”等。

总之,《沧浪诗话》以其独特的理论观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代诗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重要著作之一。

以禅喻诗的著作

以禅喻诗的著作

以禅喻诗的著作
“以禅喻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美学中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指的是用佛经禅理作为比喻来阐述诗歌的审美特性。

早在唐皎然的《诗式》中就有“以禅喻诗”的表述。

南宋诗人严羽在其著作《沧浪诗话》中,更是将这一思想发扬光大,形成了严整的诗学体系。

他借用佛禅的“妙悟”概念作为论述诗的核心,强调对诗歌的整体把握和诗人主体的生命体验。

他的“妙悟”理念,不仅有别于江西诗派过于关注字句章法,更重视从整体上理解和领悟诗歌。

在严羽的体系中,“兴趣”体现为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创作取向,这是多种心理因素如情、理、意等深度融合后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气象”则被视为诗歌审美风格与时代精神等的外在显现。

需要指出的是,“以禅喻诗”并非严羽独创。

在他之前,已经有了许多以禅喻诗的先例。

例如,晚唐五代的王昌龄,皎然等人就已经认识到禅对诗人思维和生活的影响,并将禅的一些观念应用于诗学理论。

但无疑,严羽对此进行了深化并推动了其发展,使其在后来产生了深远影响。

浅论严羽以禅喻诗的原因

浅论严羽以禅喻诗的原因

浅论严羽以禅喻诗的原因作者:姜红梅来源:《文学教育》2010年第03期内容摘要:严羽的《沧浪诗话》以禅喻诗,一是对唐宋时期盛行的诗禅思想的继承与总结;二是严羽认识到了诗与禅的相通,以禅作比,形象明白。

关键词:以禅喻诗诗禅悟入相通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诗话的压卷之作,是宋代文学批评的代表,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论诗方法上以禅喻诗是其最显著的特点。

以禅喻诗并非严羽之首创,一般认为唐代的诗僧皎然是第一位以禅喻诗的诗论家。

到了宋代,以禅喻诗更是成为一种风气,以禅入诗,以禅喻诗风行一时。

南宋末年严羽的《沧浪诗话》可以说是以禅喻诗的集大成者,他以禅语入诗话,以学禅比喻学诗,对宋代以禅喻诗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将以禅喻诗推向了高潮。

对于严羽以禅喻诗历来褒贬不一,那么严羽为什么要以禅来喻诗呢?总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找到答案,第一受当时诗禅盛行的时代影响;第二是由于诗与禅的内在相通。

一.唐宋诗禅思想的影响“‘禅’最早产生于古印度,是印度古代人所发明的一种修行办法,汉字‘禅’是梵语‘禅那’(d hyana)的简称。

所谓‘禅那’就是静虑的意思,即精神集中、排除一切杂念以求得内心的安宁。

”[1]从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印度的佛教与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道家精神相融合,在唐代形成了最具中国特色的禅宗思想。

禅宗认为,内心之静虑就是真理本身,真理不在心外,只在人们的内心之中,人们寻求真理不必外求,而应向内寻求,抛开内心一切杂念而达到内心的空明静寂就是求得了真理。

所以,禅宗思想的传授靠的是意会,弟子不是在师傅那里习得真理,而是通过坐禅,通过静虑内心达到彼岸世界。

诗禅论,是中国传统的诗文化与佛教禅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所谓的诗禅,本来是以禅入诗,以诗喻禅;而实际上乃是诗歌王国实现儒、道、佛三教合一的产物。

”[2]在唐代,以禅入诗已渐成一种风气,唐代著名的田园诗人王维因诗中多用禅语而被称为“诗佛”。

宋代,随着品评诗作的诗话类作品的出现,佛家的禅语又被引入诗话中,以禅喻诗渐成气候,严羽的《沧浪诗话》就是代表。

为《沧浪诗话》以禅喻诗一辩

为《沧浪诗话》以禅喻诗一辩

为《沧浪诗话》以禅喻诗一辩
骆礼刚
【期刊名称】《学术研究》
【年(卷),期】2003(000)012
【摘要】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其中把汉魏迄于盛唐之诗喻为临济宗,是最上乘的诗,而把盛唐以后之诗喻为曹洞宗,是次一等的诗.这个比喻在后世不断遭到攻讦,认为严羽根本不懂禅学而胡乱设喻.因为临济宗和曹洞宗均出自南宗禅,后世认为两者之间并无高下优劣之分.但通过考察南禅各宗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自从南宋以来临济宗确乎是禅家各宗中最为兴盛的一宗,甚至处于一枝独秀的局面,这是连禅门弟子也公认的不争的事实.严羽的临济、曹洞之喻,是援自他当时所看到的禅门实际状况,而后世对他的攻讦,反倒是不明禅宗发展历史情况的错误批评.
【总页数】4页(P144-147)
【作者】骆礼刚
【作者单位】广东肇庆学院中文系,广东,肇庆,526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09
【相关文献】
1.“第一要义”与“以禅喻诗”坦途--《沧浪诗话》提纲 [J], 张兆勇;张彩云
2."以禅喻诗"说"妙悟"--浅议禅对《沧浪诗话》的理论贡献 [J], 李措吉
3."以禅喻诗":从"喻"字说起——严羽《沧浪诗话》"妙悟说"述评 [J], 张军强
4.浅析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的审美动因 [J], 张倩倩
5.论《沧浪诗话》与"以禅喻诗" [J], 王珏;赵淑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议严羽《沧浪诗话》的“以禅喻诗”

浅议严羽《沧浪诗话》的“以禅喻诗”

浅议严羽《沧浪诗话》的“以禅喻诗”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在我国诗学发展史上别具特色,颇为引人注目。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以禅喻诗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描述了一种空灵的境界,他的观点影响深远。

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探索:一、佛教“禅”对严羽的影响禅,首先是一种宗教,在其从印度舶来与中土柔和的过程中,顺势融合出一种精湛的人生之道,也在文化领域里演绎出了别样风景,尤其对文学艺术,一千多年来,犹如风过树摇,其响不绝。

到了宋代,禅宗得以高度发展,士大夫谈禅成了一种风尚,以致到了不谈禅无以言诗的地步。

诗与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以禅喻诗更是成为他们之间互相附庸风雅的时髦之举。

禅宗也有了极大的变化,从开始的“不立文字”发展成为“不离文字”;由以前的静默观照而变为“参悟”禅家的机锋警语。

妙语偈言必须靠“悟”才能获得佛家真谛。

禅宗向来认为任何文字都难以表达禅的意蕴,但为了将佛家理论流传下去,他们不得不依靠文字。

但他们认为重要的还是“悟”,禅与诗的共同之点除了皆用文字,共同点就是“悟”或“妙悟”。

“学禅必悟禅境,学诗须悟诗境”,宋代文人在诗与禅的关系上,可谓深有体会。

韩驹《陵阳先生诗》卷一《赠赵伯金》:“学诗当如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

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

”龚相《学诗得》、《诗人玉居》卷一:“学诗浑如学参禅,悟了方知岁是年。

点铁成金犹是妄,高山流水自依然。

”戴复古《论诗十绝》、《右屏诗》卷七:“欲参试律似参禅,妙趣不由文字传。

个里稍关心有悟,发为言句自超然。

”以上诗句皆阐述了“妙悟”在学诗与参禅方面的重要性。

“悟”本来就是禅宗用语,因为佛家强调必须靠“悟”才能进入禅境,得到真谛。

东汉许慎《说文》称:“悟,觉也。

从心,吾声。

”可见,“悟”与“妙悟”也有一个“渐修”与“顿悟”的过程。

所以杜甫才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只有经过一个漫长的学习研究阶段,才能“一朝悟罢正法眼”,获得了悟之后的快感。

所以宋代禅宗对诗歌的影响不仅有诗歌语言运用的技巧,还有领悟诗歌真正含义的方法。

阐述严羽以禅喻诗的意义

阐述严羽以禅喻诗的意义

阐述严羽以禅喻诗的意义
摘要:
1.严羽其人及其对诗歌的理解
2.禅宗思想对严羽诗歌理论的影响
3.严羽以禅喻诗的具体表现
4.严羽以禅喻诗的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严羽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了一套独特的诗歌理论。

严羽认为,诗歌的创作应当“妙悟自然”,达到“无意于佳乃佳”的境界。

在这一理论中,禅宗思想对他的诗歌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禅宗强调“顿悟”,认为只要心性顿悟,即可成佛。

严羽将这一思想引入诗歌创作,提出“妙悟自然”的诗歌创作原则。

这一原则主张诗歌创作应在自然而然中达到艺术的高度,通过诗歌表达达到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实现个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

严羽以禅喻诗的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严羽认为诗歌创作应该追求“空灵”,这一概念源于禅宗的“空性”。

在严羽看来,诗歌应该在有限的文字中表达无限的意蕴,通过诗歌传达禅宗的“空灵”之美。

其次,严羽提倡诗歌创作要达到“无我”的境界。

这一观点同样源于禅宗的“无我”思想。

严羽认为,诗歌创作应该超越个人的私欲和执着,从更高的层面来观照世界,实现“无我”的诗歌创作。

最后,严羽主张诗歌应该追求“妙悟”,这一观点直接来源于禅宗的“顿
悟”。

严羽认为,诗歌创作不应该拘泥于文字和技巧,而应该在“妙悟”中达到对世界的深刻理解。

严羽以禅喻诗的意义在于,他将禅宗思想融入诗歌理论,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观念。

这种观念突破了传统的诗歌创作方法,使得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简述《沧浪诗话诗辩》的诗学要点

简述《沧浪诗话诗辩》的诗学要点

简述《沧浪诗话·诗辨》的诗学要点著名学者严羽的《沧浪诗话》,是一部最有系统,理论性极强,也是诗话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诗学著作。

它主要分为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个部分,但其理论部分主要在《诗辨》。

严羽自称:“仆之《诗辨》,乃断千百年分案,诚惊世绝俗之谈,至当归一之论。

”《诗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要点:(一)学诗者“以识为主”。

严羽生活时期,江西诗风盛行,他们主要以黄庭坚为鼻祖,讲求“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严羽认为这是剽窃模拟他人的作品。

而当时以贾岛、姚合为主的四灵派,则呈现一股纤仄、清苦的诗风。

在严羽看来,这两个诗派都是不足以让大家学习的,只会引导人们走向歪道,因此,严羽要求,学诗要有眼力,要能辨认真对待伪邪正。

他认为“以识为主”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1)入门须正。

学诗的第一步要确定学习对象,而这个学习对象必须正确,倘若学习对象不正确,则“路头一差,愈鹜愈远”。

他主张要“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指出要学诗,“先须熟读《楚辞》”、“及读《古诗十九首》”、“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在学习这些诗歌的基础上,“虽学之不至,亦不失正路”。

(二)以禅喻诗——“妙悟”说(1)提出“妙悟”。

严羽从禅家有大乘、小乘,“宗有南北、道有邪正”,指出“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

首先点明了“悟”的重要性,接着举出孟襄阳与韩退之二者之间的例子,引出“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2)悟有层次。

虽然大家在作诗的过程中都会有“悟”的过程,但却有层次上的不同。

“然悟有深浅,有分限之悟”,这里把“悟”,分为两种,一种是“有透彻之悟”,另一种是“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后者主要指中、晚唐和两宋诗歌,是针对苏黄、江西、四灵、江湖诗派创作的流弊,进行猛烈的抨击。

(3)悟之方法。

严羽从“天下有可废之人,无可废之言”,引出“诗道如是也”,认为有不同意这个道理的人,就是“见诗之不广,参诗之不熟耳”。

浅谈《沧浪诗话》中“以禅喻诗”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浅谈《沧浪诗话》中“以禅喻诗”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浅谈《沧浪诗话》中“以禅喻诗”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浅谈“以禅喻诗”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摘要:“以禅喻诗”,即用禅的求真本质、入境之法、审美范式来解释诗歌艺术的重要文学研究方法。

诗歌属于文学艺术范畴,禅学则属于宗教领域,二者本不相关,但两者的思维方式具有类比性,且都推重形象直观、直觉感性,因此,诗禅之间就有径可通。

唐代时关于“以禅入诗”、“以禅喻诗”、“以禅论诗”就已并不鲜见,至于宋代则更是臻于至境,甚至俨然成为文学研究的主流。

严羽的《沧浪诗话》正是“以禅喻诗”的集大成之作。

本文具体分析“以禅喻诗”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关键词:“以禅喻诗”,产生,发展“以禅喻诗”是严羽采用的一种方法与手段,目的是为了说明诗歌的主旨即是“吟咏情性”,这重新开创了中国诗学理论的审美本质。

严羽“以禅喻诗”的方法抉择,是宋时诗学理论话语缺乏更新机制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人“以禅论诗”、“以禅喻诗”的时代风尚所造就,更是严羽自负才力,深切体会唐宋诗风的差异,辨尽诸家体制,志在宗唐抑宋、定诗宗旨的慧心独具所引致。

一、“以禅喻诗”的产生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般若学以其与玄学相似的命题和思辨方式,援玄人佛,格义叠出,成功地切人中国文化。

禅僧谈玄,文人论禅,各取所需,互不妨碍。

禅玄合流,为诗歌创作带来了新的内容,开了诗禅交涉的先河。

晋代,禅诗始出现。

支遁、慧远等开始用诗歌来表现佛教义理。

支遁《咏怀诗》之一“脚橱观象物,未始见牛全。

毛鳞有所贵,所贵在忘签”。

1描写了探玄求道,了悟即色空义的过程,《咏怀诗》之二“道会贵冥想,周象掇玄珠。

怅快浊水际,几忘映清渠。

反鉴归澄漠,容与含道符”。

2则依附玄学以阐说般若修习的要义。

慧远冥游山间,于山水中体悟佛理,《庐山东林杂诗》之“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3是对全诗所阐述的佛学思想的总结。

从上可以看出,诗僧的诗歌创作更多是借诗歌来宣扬佛教义理。

敏感的文人也嗅到了来自佛学的这股新鲜之气,玄言诗中出现了一些表现佛禅思想的内容,如《续晋阳秋》就点出了一些玄言诗中有“三世之辞”的内容“询及太原孙绰转相和尚,又加以三世之辞,而诗、骚之体尽矣。

浅析《沧浪诗话》中的以禅喻诗论文

浅析《沧浪诗话》中的以禅喻诗论文

浅析《沧浪诗话》中的以禅喻诗论文浅析《沧浪诗话》中的以禅喻诗论文在严羽的作品《沧浪诗话》中,“以禅喻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贯穿于整个作品中。

而对于“以禅喻诗”,自古以来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本文首先从内部以及外部两个方面分析出现“以禅喻诗”特色的背景原因和“以禅喻诗”的内涵,然后从“以禅喻诗”“入神”“参”“识”以及“妙悟”“兴趣”等多个角度解析《沧浪诗话》中的“以禅喻诗”,最后阐述《沧浪诗话》中“以禅喻诗”的文学价值。

诗话萌生、发展于唐代,在宋代迎来了其繁荣时期,其中由严羽所创作的《沧浪诗话》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沧浪诗话》“以禅喻诗”的特色对后世诗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也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

然而《沧浪诗话》的这一特色同样也引来了不少争议,大家对它的看法褒贬不一,始终没有统一。

赞同者既肯定“以禅喻诗”这一手法的精妙,也肯定其对后世诗学带来的正面影响,而反对者则对“以禅喻诗”之“喻”字的恰当性提出了质疑。

这种争议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当今学术界对“以禅喻诗”这一特色同样也是争论不休。

一、出现“以禅喻诗”特色的背景原因1.外部原因东汉时期,佛教思想才刚刚传入中国,由于当时的中国已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佛教思想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制约。

后来由于玄学在魏晋时期广泛传播,佛教思想才得以兴起并在南朝时开始流行。

佛教思想的流行对当时文人的思想、行为以及思维方式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而受佛教思想影响所产生的宫体诗、玄言诗、禅林诗以及山水诗等也对当时的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及至后来北宋开始兴起诗话,在各种直接或是间接因素的影响下,禅学也逐渐融入到诗话中来。

同时,禅悦风气的盛行以及当时的文化整合思潮也促进了禅学在诗话中的渗透,形成了“以禅喻诗”的特色。

2.内部原因胡晓明认为“以禅喻诗”出现的内部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在不否定感性经验的前提下,禅宗思想给诗话带来了超越性和离实性,境界更加高远;第二,诗话从“物”到“境”的提升与禅宗思想异曲同工,有着思想上的关联;第三,诗话在语言简化方面的经验和禅宗对语言的理解是相通的。

浅析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的审美动因

浅析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的审美动因
繁荣昌盛的阶段, 经历了初唐 、 盛唐的物质文化积累, 中晚
审美心理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初入期, 主要为审 唐的审美风尚本质上有了重大变化, 社会上层 的生活 E t 趋 美感性投入 , 审美效应为悦耳悦 目; 继入期 , 主要为审美知 入, 审美效应为悦志悦神。 奢华 、 安闲。浅酌低唱、 车马宴游取代了兵车刀弓的边塞描 大夫文化中着重对日常生活描写产生的理论渊源。由于唐 性投入 , 审美效应为悦心悦意; 升华期, 主要为审美理性投 写, 日 常生活在诗歌中逐渐占据大量篇幅, 而这正是宋代士 人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 这众多的愿望受 五代禅宗与士大夫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 乃至到了宋代, 到各种压抑便不能实现, 心理郁结, 内心产生不平衡 , 现实 禅僧便完全地士大夫化了, 与不识字的惠能不同, 他们游览 却又无法给予调节和帮助 , 这种情形之下便会求助于审美 名山大川, 与士大夫们结友唱和, 填词写诗, 鼓琴作画, 生活
浅 析严 羽《 沧 浪诗 话 》 “ 以禅 喻 诗 " 的 审美 动 因
张 倩 倩
( 陕西师范大学 , 陕西 西安 7 1 0 1 1 9 )

要: 严 羽“ 以禅喻诗 ” 的提 出, 在诗歌理论创作上 无疑是一 面旗帜 。进一 步说 , “ 以禅喻诗 ” 上升到 审美意
义层 面 , 其 审美意义上的贡献也是毋庸置疑的。审美活动作为人 的一种精神 上 的高层次 追求 。 其 审 美主体 不 同, 审美需求也会 随之 不同 , 审 美的心理动 因也必然会随之表现 出多元化的倾向 ; 反之 , 即使 审美主体相 同, 表现 出的 审美心理动 因也会 不尽 相 同。 旨在从 审美心理 等方面揭 示严羽《 沧浪诗话》 “ 以禅喻诗 ” 的审 美动 因。

浅议《沧浪诗话》

浅议《沧浪诗话》

浅议《沧浪诗话》之“以禅喻诗”2013级汉语言文学4班颜小琼 2013020406《沧浪诗话•诗辩》称:“论诗如论禅”,“予不自量度,辄定诗之宗旨,且借禅以为喻,推原汉魏一来,而截然谓当以盛唐之法,虽获罪于世之君子,不辞也”。

书信《与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亦称:“以禅喻诗,莫此亲切”。

可见,严羽最得意的论诗方法即“以禅喻诗”,正是从以禅喻诗入手,严羽为了纠正宋代诗坛流弊,竖立盛唐榜样,在诗话著作中“以禅喻诗”,也讲究“单刀直入”。

那么,为何严羽会提出“以禅喻诗”的论诗方法呢?纵所周知,宋代是儒道佛三教并存,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个个是词人。

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

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

就苏轼而言,苏轼一生博览群书,出入儒道,濡染佛禅,杂取各家,并将三家的相通之处融于一身,各有所用,故思想性格宏博开放,灵活通脱。

宋代儒道佛三教并存的状况在他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因此,在当时时代背景的熏陶下,严羽提出的“以禅喻诗”,把佛教理论和诗歌融为一体。

这其中宋代的理趣就是最好的论证。

例如秦观的《三月晦日偶题》中写道: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诗之理趣在于作者阐述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

由此可知,禅与诗在宋代本就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参禅重在领悟、顿悟,《沧浪诗话·诗辩》也说诗道亦在于妙悟,学诗和参禅一样,首先必须把握其“真谛”,透彻之悟既要“自上一路,直接根源,单刀直入”,也即所谓的“昔人求道敲骨取髓”,从紧要处下手,学诗也是一样,首先要把握、体味诗的最根本特征。

这说明了禅悟对诗歌创作的重要性,“以禅喻诗”的高明之处便在于汲取了禅悟的精髓,强调了悟是一种直觉,全面辩证的思维方法,避免了江西诗派的偏颇,严羽认为诗之所以为诗的根本便是兴趣,而不是江西诗派的词韵,并进一步明确了正确的悟诗方法,使“以禅喻诗”成为宋代诗论的代表性观点。

强调以禅喻诗的诗话著作

强调以禅喻诗的诗话著作

强调以禅喻诗的诗话著作以禅喻诗的诗话著作,指的是采用禅宗思想来比喻阐述诗歌创作和鉴赏规律的著作。

禅宗思想与诗歌理论的结合,早在唐代就已经开始。

到了宋代,这一结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

其中,严羽的《沧浪诗话》是这一结合的突出代表。

在《沧浪诗话》中,严羽以禅喻诗,将诗歌的创作和鉴赏与禅宗的修行和悟道相互参照。

他提出了妙悟、兴趣等概念,借鉴了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思想,认为诗歌应该超越文字和技巧的束缚,追求直接的感悟和体验。

他还强调了诗歌的言意关系,认为诗歌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字面上的意思,而在于字面之外的意境和内涵,这与禅宗所追求的言外之意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禅喻诗的诗话著作,不仅在理论上推动了诗歌创作和鉴赏理论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使中国诗歌理论和创作更加丰富和多元。

同时,禅宗与诗歌理论的结合,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解读方式,为后世的文化研究和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以禅喻诗的写作特点:1、强调内心体验:禅宗强调修行和悟道的核心在于内心的体验和感悟,同样,以禅喻诗的诗人也强调诗歌创作应该超越文字和技巧的束缚,追求直接的内心体验和感悟。

2、追求言外之意:禅宗追求言外之意,认为真正的意义并不在于字面上的意思,而是需要读者通过内心的体验和感悟去理解。

以禅喻诗的诗人也强调诗歌的言外之意,希望读者通过自己的感悟去理解诗歌的真正意义。

3、强调意象和意境:禅宗注重修行中的意象和意境,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之道。

以禅喻诗的诗人也强调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希望通过具象的意象和抽象的意境来传达诗歌的内涵。

4、空灵之美:禅味在诗中表现为一种空静、虚明、灵智的精美感,这种空灵之美使诗歌具有灵性,仿佛月光一样玲珑剔透。

《沧浪诗话》的主要思想

《沧浪诗话》的主要思想

《沧浪诗话》的主要思想《沧浪诗话》是严羽关于诗的理论批评著作,约写成于南宋理宗绍定、淳化年间。

它的系统性、理论性较强,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

《沧浪诗话》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互有联系,合成一部体系严整的诗歌理论著作,在诗话发展史上是空前的。

严羽的《沧浪诗话》有系统的理论主张,特别是提倡以禅喻诗、强调“别材”、“别趣”、以“妙悟”和“兴趣”为中心、师法盛唐的诗学思想。

1.提倡以禅喻诗严羽的诗禅说和他以前的诗禅说相比,有明显的历史继承关系,但也有较大的不同。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以禅喻诗提出诗歌艺术的美学特征严羽的诗禅说是非常明确。

非常自觉地反对“江西诗病”的角度提出来的,是为了说明诗歌艺术的美学特征,所以他所说的悟与江西诗派的悟是不同的、甚至对立的。

他“妙悟”的对象是诗歌艺术特有的,和一般非文学文章不同的“兴趣”。

(2)以禅喻诗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严羽诗禅说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以妙悟为中心分别阐述了“识”、“第一义”、“顿门”、“透彻之悟”、“镜花水月”等五个相互联系、又逐步深入的基本要点。

“识”,不是指一般的理性认识,它在佛学中是指内心对外境的判别,对诗歌艺术高水平的鉴赏能力,要靠认真学习优秀诗人作品来培养,必须“熟参”第一义之作,方能有“真识”。

因此初学诗时“入门须正,立志须高”,这一点非常重要,如不从第一义悟入,就会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乃至“愈骛愈远”,如能以“汉魏晋盛唐为师”,则“久之自然悟入”,这就叫作“直截根源”,也就是“顿门”。

这样的悟才是“透彻之悟”,而不是“一知半解之悟”。

所以,严羽的诗禅说比他以前各家之诗禅说,是大大地高出一头的,在理论上也都要深刻得多,系统得多。

它对后世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影响,绝不是偶然的。

2.“别才”、“别趣”《诗话》特别强调诗歌艺术的特殊性,提出了“别才”、“别趣”的中心口号。

浅析严羽的诗歌意境论

浅析严羽的诗歌意境论

浅析严羽的诗歌意境论宋代诗人及诗歌理论家严羽在其诗歌理论专著《沧浪诗话》中“以禅喻诗,以悟论诗”,把诗歌意境概括为“气象”、“兴趣”,强调了诗歌意境的重要性,对他所推崇的几种诗歌意境作了分类分析,并提出了诗歌意境的最高境界,发展和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论。

本文拟探讨严羽诗学中的诗歌意境论,并考察佛教禅理对严羽诗论的影响。

标签:严羽《沧浪诗话》诗歌意境论严羽字仪卿,号沧浪逋客,是南宋著名的诗人及诗歌评论家。

他的诗论专著《沧浪诗话》包括《诗辩》、《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篇,涉及诗歌创作论、诗歌风格论、作家作品论等诗歌理论范畴,并阐释了历代诗歌体制的流变和分类,对某些作家作品的真伪、讹误作了一些考证[1](P322)。

他在总结前人诗歌创作的基础上,“以禅喻诗,以悟论诗”[2],在推崇唐诗的同时对宋代诗歌创作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对其以后明清的诗歌创作及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

历来对严羽诗学的研究既多且深,本文拟对严羽诗学中的诗歌意境论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严羽诗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对古代诗歌意境论的丰富与发展。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论独有的一个概念。

关于意境的探究,可以追溯到先秦老庄和《易经》等对言与象、象与意等关系的阐释,如《庄子·齐物论》中就有关于“自由之境”的讨论。

汉代佛学传入后,佛家修炼达到的境界也称意境[3]。

魏晋时期,刘勰《文心雕龙?隐秀》中开始将“境”的概念用于诗歌理论。

到盛唐以后,文学意境论开始全面形成,首次正式提出“意境”概念并将之用于诗歌理论的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不过,他提出的“意境”只是诗歌境界中的一种,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意境是有区别的[4](P216)。

王昌龄之后,唐代诗僧皎然在《诗式》中提出了“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观点,发展了意境论。

中唐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记》中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

晚唐司空图在《诗品》中进一步发展了意境论,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观点[4] (P217)。

“以禅喻诗”的多重内涵

“以禅喻诗”的多重内涵
中图分类号 :1 0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号 :10 - 15( 00 5 0 8— 4 09 8 2 1 )0— 0 0 0 3
“ 以禅喻诗 ”并不是南宋诗歌理论家严羽 的首创 ,但要谈 “ 以禅喻诗 ” ,首先要提严 羽,因为虽然两宋 人士早 已开启 了 “ 以禅论诗 ”的风气 ,并在诗话 、诗论 中广泛 出现 了 “ 以禅喻诗 ”的评论,但严 羽却集其
即以李杜二 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
承悟也 。可见诗 中 “ 解悟” 已不能舍 思学 而 , 不顾 ;至于 “ 悟” 证 ,正 自思学 中来 ,下学 以 臻上达,超思与学 ,而不能捐思 费学。“
首先,钱先生在这里论述 的是 “ 诗法 ”之悟 的 过程 ,而不是具体 “ 诗句 ”之悟 的过程。他说 ,诗 需 “ 别才”是严羽经过长 期学习实践而一朝悟得的 道理。而这个 “ 解悟 ”的过程是不断读 书穷理 ,不
以禅 喻诗 "的多重 内涵
韩 华
( 西北 民族 大学文 学院 ,甘 肃兰州 7 0 3 ) 3 0 0

要:严 羽 沧浪诗话 中提 出的 “ 以禅喻诗”一说 ,学者们多有阐释 和评说 ,但 由于不能
区分 “ 悟”多方面的 意思, 导致论述 的混 乱和 片面。严羽提 出的 “ 以禅喻诗”实际包含三重 内涵: 鉴 赏之 “ 、诗法之悟 、作诗 时的特殊 思维方 式一一 “ . 陪” 妙悟” 。 关键词:严羽;妙悟说; 以禅喻诗
羽认为学诗 “ 悟入 ”的过程正是这样的:朝夕讽咏, 久之 自然悟入 。
二 、诗法之悟
诗人如何 掌握 汉魏 晋盛唐 诸 公透彻玲 珑不可 凑泊之诗的创作技 巧,严羽认为这也要通过长期的
“ ”来达到。他说 : 悟 工夫须从上做 下,不可从 下做上。先须熟

论《沧浪诗话》与“以禅喻诗”

论《沧浪诗话》与“以禅喻诗”

论《沧浪诗话》与“以禅喻诗”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文学批评特别是诗学批评的代表作。

严羽的诗歌理论是针对宋诗中的江西诗派提出来的,自己也以“说江西诗病,真取心肝刽子手”(《诗辨》)自诩。

全书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门,卷末附有《与吴景仙论诗书》一文,以第一部分为核心。

其中以禅论诗、妙悟之论、别材别趣之说、兴趣、气象之说等是严氏主要的诗歌理论。

“以禅喻诗”是严氏诗论最重要的观点,“妙悟”又是“以禅喻诗”的核心。

标签:严羽;以禅喻诗诗话,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论诗之体,它始创于欧阳修,而后历经数代,到清发展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批评的一种主要形式。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著作,如继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之后,南宋又有张戎的《岁寒堂诗话》、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话》、严羽的《沧浪诗话》,钱钟书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将后三者定位为“鼎足”之三者。

其中《沧浪诗话》它集宋代诗学研究之大成,是“宋代诗话的压轴之作,也是宋代文学批评特别是诗学批评的代表作,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沧浪诗话》全书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门,卷末附有《与吴景仙论诗书》一文,以第一部分为核心。

严羽论诗立足于它“吟咏性情”的基本性质,《福建文苑传》亦以“扫除美刺,独任性灵”总括严氏诗论。

全书完全不涉及诗与儒道的关系及其在政治、教化方面的功能,而重视诗的艺术性和由此造成的对人心的感发,这与理学家的文学观恰成对立。

1 严羽写《沧浪诗话》的时代背景我们知道,诗歌艺术发展到唐代,已经达到了古典诗歌艺术的最高峰。

宋诗要有新的创造,必须独辟蹊径。

散文化和议论化便成为当时宋代诗坛的一个特色,这确实是宋代诗歌出现了新现象。

但是江西诗派却过分强调,他们过多地发议论、讲道理,排比典故、掉书袋,片面追求文字工巧,这些倾向的恶性发展,违背了诗歌发展的艺术规律,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被奉为江西派之祖的黄庭坚就提出诗歌创作要“以理为主”,认为“词意高深要从学问中来”(《论诗帖》),强调“无一字无来历”,“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再答洪驹父书》),提出“夺胎法”和“换骨法”(参看《冷斋夜话》卷一),主张创作要对古人名作“不易其意而造其语”,“窥入其意而形容之”。

浅论严羽以禅喻诗的原因

浅论严羽以禅喻诗的原因
话 的 压 卷 之 作 ,是 宋 代 文学 批评
法 ,汉 字 ‘ ’是 梵 语 ‘ 那 ’ 禅 禅
(haa 的 简称 。 d yn ) 所谓 ‘ 禅那 ’ 是 就
种 风 气 ,唐 代 著 名 的 田 园 诗 人 王 维 因 诗 中多 用 禅 语 而 被 称 为 “ 诗
佛” 。宋 代 , 着 品 评 诗 作 的 诗话 随
羽在 《 辨》 诗 开篇 就说 “ 夫学诗 者
以识 为主 : 门须正 , 志须 高” 入 立


其 中 的 “ ” “ 门 ” 是 佛 教 识 、入 都
身 , 理 不 在 心 外 , 在 人 们 的 内 真 只 心 之 中 , 们 寻求 真 理 不 必外 求 , 人
而应 向 内 寻 求 ,抛 开 内心 一 切 杂 念 而 达 到 内 心 的 空 明 静 寂 就 是求
东汉 时期佛 教传 人中 国以后 , 印
度 的 佛 教 与 中 国 的 传 统 儒 家 思 想 、 家精神相融合 , 唐代形成 道 在
了 最 具 中 国 特 色 的 禅 宗 思 想 。禅 宗认 为 ,内 心 之 静 虑 就 是 真 理 本
以禅 喻诗 并非严羽之首创 ,一般 认 为唐代 的诗 僧皎然是第一 位以
学教 育
浅 论严 羽 以禅 喻诗 的原 因
圄 姜红梅
内容摘要 : 严羽的《 沧浪诗话》 以禅喻诗 , 一是对唐宋 时期盛行 的诗禅思想的继承与总结; 二是严 羽认识到 了诗 与禅 的相 通 , 以禅 作 比 , 形象 明 白。
关键词 : 以禅 喻诗 诗禅 悟入 相通
严 羽 的《 浪 诗 话 》 沧 是宋 代 诗
物。”J [ 2 在唐代 , 以禅入诗 已渐成一

以禅喻诗的《沧浪诗话》 张晶 第一节方法论意义:以禅喻诗 “以禅喻诗

以禅喻诗的《沧浪诗话》 张晶 第一节方法论意义:以禅喻诗 “以禅喻诗

以禅喻诗的《沧浪诗话》张晶第一节方法论意义:以禅喻诗“以禅喻诗张晶“以禅喻诗”,不是孤立的文论现象,而是有着广泛基础的。

宋代诗人、诗论家借参禅来谈诗的大有人在。

前面举过的吴可、龚相的《学诗诗》以及韩驹的《赠赵伯鱼》诗都是“以禅喻诗”的典型例子。

苏轼以参禅比拟对诗作审美鉴赏,“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

南宋赵蕃也有论诗绝句三首:“学诗浑似学参禅,识取初年与暮年。

巧匠曷能雕朽木,燎原宁复死灰燃。

”“学诗浑似学参禅,要保心传与耳传。

秋菊春兰宁易地,清风明月本同天。

”“学诗浑似学参禅,束缚宁论句与联。

四海九州何历历,千秋万岁孰传传”。

从这些诗篇中可以看到“以禅喻诗”在宋代是一种并不罕见的论诗方法,这与当时士大夫们的禅悦之风是有密切联系的。

但是,一般的“以禅喻诗”还没有上升为系统的理论。

南宋严羽集“以禅喻诗”之大成,并以明确的理论意识使用这种方法。

在《诗辨》篇中,严羽宣称“故予不自量度,辄定诗之宗旨,且借禅以为喻,推原汉魏以来,而截然谓当以盛唐为法。

虽获罪于世之君子,不辞也。

”作者在这里明确地提示出自己论诗的方法。

在《答吴景仙书》中,他又直接表明自己的论诗方法曰:“以禅喻诗,莫此亲切”。

可见,严羽是在高度自觉的前提下运用“以禅喻诗”的方法的。

之所以严羽集“以禅喻诗”之大成,在于他有意识地借禅学范畴,以建立自己的诗学思想体系。

尽管在他借用禅的术语时发生了一些舛误,因而授人以口实,但他建构自己诗学体系的目的基本是实现了。

“以禅喻诗”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诗辨》篇中。

如第四节云:禅家者流,乘有大小,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

若小乘禅,声闻辟支果,皆非正也。

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

大历以还之诗,则小乘禅也,已落第二义矣。

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

学汉魏晋与盛唐诗者,临济下也。

学大历以还之诗,曹洞下也。

……这段文字是集中在“以禅为诗”的,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显示出严羽在禅学修养上的粗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沧浪诗话》中以禅喻诗的本义
严羽的诗歌理论是以禅喻诗,但是,应该怎样理解以禅喻诗,历代诗论家无论是赞成的或是反对的似乎都没有抓住严羽的要旨。

那么严羽的”以禅喻诗”的本义是什么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以禅喻诗”并非始自严羽,正如郭绍虞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诗禅之说原已成为当时认得口头禅了。

[1]既然如此,严羽自称”以禅喻诗”……是自家实证实悟者,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

[2]岂非大言不惭?其实不然。

郭绍虞就此解释说,沧浪之诗禅可以分为二义。

以禅论诗,其说与以前一般的诗禅说同;”以禅喻诗”才是沧浪的特见。

”以禅论诗”是就禅理与诗理相通点而言的;以禅喻诗,又是就禅法与诗法相类之而比拟的。

[3]
笔者认为”以禅喻诗”的本质在于”喻”,在这里诗与禅的关系只是一种比喻,也就是说用禅学的用语来比喻学诗赏诗写诗的情况。

而且,严羽运用禅学的用语只是用他所理解的意义并不一定按照禅学的意义来取譬的。

[4]”以禅喻诗”,自唐至宋,早已不是什么新的课题,由禅而诗,早已展开了两条途径:一条是沟通禅定与诗思,两种不同的精神状态相互参照,诗向禅靠拢,形成一种独特的诗的美学风格;另一条途径是借鉴禅理丰富发展诗歌理论,将禅家那种求得精神解脱的生命体验转化成为具有审美创造意义的生命体验。

[5]我认为第一种途径主要是从诗的欣赏的角度,把参禅的悟比成赏诗的极致,是获得一种生命体验的审美诗性情感。


二种途径是是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把诗人通过对前人作品的长期学习,而最后自觉掌握作诗规律比成参禅以后的悟。

一、从诗歌的创作过程来看
严羽”以禅喻诗”首先提出”妙悟”,以为这是诗道的根本,”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那么所说的”妙悟”是在什么范畴内,具休指什么?为什么他要拈出”妙悟”来论事,我觉得这个必须分析清楚。

佛家之悟、妙悟、顿悟,含意相近,所以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又称悟、顿门,这在佛家都是指豁然开朗地佛教真谛的情景。

严羽借佛家这一用语,就是指诗歌创作中豁然获得诗境的创作过程。

所以”妙悟”是比喻诗歌创作过程范畴之内的情况。

1、以”悟”的获得来比喻灵感的产生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常有这种体会,在生活中有所感受,产生了创作冲动,但一时间无法表述自己的感受,在反复思索之中,突然得到一种意象,于是豁然开朗,写出了作品。

创作过程中的灵感与佛家的悟、妙悟、顿悟很相似,所以严羽以之作比喻。

严羽拈出妙悟来喻诗,以为这是诗道的根本,是强调诗歌创作中灵感的作用。

他对比了孟浩然与韩愈的情况,说”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

”这里把学究天人的韩愈和以创作灵感丰富、构思巧妙著称的孟浩然作了对比,指出孟诗比韩诗艺术成就高,关键就在于先天的”妙悟”能力,而不是靠后天的学力。

2、用”禅悟”追求意境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来比喻诗歌意境的创造
严羽用形象的比喻来形容”透彻之悟”所达到的境界:”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

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种美妙境界朦胧缥缈、超逸宅远,而其本质精髓却又华妙澄澈、透彻淋漓。

这是一种含蓄蕴籍的理想境地,无法用确切的语言来形容,只能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叹,用意去领悟。

晚唐司空图曾引戴容州的”诗家之景,如蓝天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6]这与严羽的看法是一致的。

这种空明澄净的境界与禅宗所追求的禅境也有相似之处,因为禅宗也力求从直觉体验、瞬间顿悟中直指本心,进入一种空明灵动、清澈澹泊的玄妙境界,从而解脱肉身,和天地万物融合。

而严羽正是以注重诗歌整体和本质特征的”妙悟”,来纠正江西诗派拘于字法、句法的形式主义作风。

[7]
二、从诗歌的欣赏方面来看
严羽创作过程的范畴里提出“妙悟”的命题,而与之相应,则在欣赏范畴里提出了”兴趣”的观点。

严羽”兴趣”说的内涵,严羽诗学所作的工作是:以”悟”激活诗人生活体验的生命灵性,使其恢复对活泼泼生命的诗意体验,这种诗性体验就是”兴趣”。

”兴趣”是他所叙述的”吟咏情性”,是”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里,严羽进入了诗歌欣赏过程的”意象”说的范围,具有更多的合理性。

我们知道,
诗人在创作中,外物感动,情兴勃发,灵感妙生,吟咏情性,创造了艺术形象。

这个艺术形象,是诗人意中之象的体现,那么在欣赏过程中,”披文而入情”也就要捕捉到这个意象。

在”兴趣”的作用下,文学作品获得了一种”深文隐蔚,余味曲包”的特性,作品中的艺术意蕴含而不露,留给人们无尽的艺术想象空间,让人咀嚼不尽。

张戒赞赏《国风》中诗句”其词婉,其意微,不迫不露,此其所以可贵也” [8]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也有”含蓄”一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9]都点明了诗歌需要具有韵味无穷、委婉曲折的特点。

严羽自然深有同感,他认为苏、黄以文字、议论为诗的作品之缺陷就在于”多务使事,不问兴致”,因此提出”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的主张。

总之,严羽充分意识到诗的本质特征是审美的,富有情趣的,含蓄蕴藉的。

他认为如果诗中加以议论说理,就会破坏诗的美感,自然也无法进入透彻之境。

而作为一种审美直觉体验的”妙悟”,它也具备直觉的一些根本特点,它能够将使人所获得的审美诗意体验(即兴趣)与外在表现形式紧密融合在一起。

这正如钱锺书先生所言,”若诗自是文字之妙,非言无以寓言外之意;水月镜花,故可见而不可捉,然必有此水而后月可映潭,有此镜而后花能映影。

”[10]叶维廉则认为,严羽在排拒江西诗派的迷恋于文字的控宰能力之际,渐渐地离开了把诗看成文字的艺品的观念,进入把诗看作表现前或后便是完整自足的心象的观念。

[11]叶氏此说不仅无视严羽诗学中的大量诗学内容,包括语言的运用的存在,而且未从
根本上把握严羽诗学之”悟”的审美直觉体验特性。

从根本上说,严羽之”兴趣”是一种生命情感体验的形式,它必须从”悟”而得,并且也只能由”悟”而得。

参考文献:
[1]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9:270.
[2]严羽.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251.
[3]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9:275.
[4]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3:257.
[5]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
社,2006:394.
[6]朱恩彬.中国文学理论史概要[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
社,1996:200.
[7]柳倩月,张金梅.”妙悟”论的诗学根源[j].山东社会科
学,2006,(12).
[8]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 (一卷本)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35.
[9]乔力.二十四诗品探微[m].济南:齐鲁书社,1983:57.
[10]钱锺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100.
[11]叶维廉.中国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13.
作者简介:张立娜(1990-),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大学文学院200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武晨雨(1991-),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大学文学院200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