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其人其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谧与晏争衡 , 致高邑王黎于曹爽。爽用黎 , 于是 以 弼补 台郎 。 除 , 爽 , 同。爽 为屏 左右 , 弼 初 觐 请 而
与论道 , 时无 所他 及 , 以此嗤之 。 移 爽 时爽专朝 政 ,
党与共 相进 用 ,弼通俊 不 治名 高。寻 黎无 几 时病 亡 , 用 王沈代 黎 , 爽 弼遂 不得在 门下 , 为之 叹 恨 。 晏 弼在台既浅, 事功亦雅非所长, 益不留意焉。淮南 人刘陶善论纵横 , 为当时所推。 每与弼语 , 常屈粥。 弼天才卓 出, 其所得 , 3 " - 莫能夺也。性和理 , 乐游 宴, 解音律 , 善投壶。其论道傅会文辞 , 不如何晏 ,
初年 , 何晏身为吏部 尚书 ,能清言 , “ 而当时权势 , 天下谈 士多宗尚之” 《 (文学》 注引《 文章叙 录》 , ) 而王弼则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后生 , 但何晏并 没有以资望或权威 自居 , 而是与王弼平等对话。 在 这 场辩 论 中 , 王弼 取得 了胜 利 ,自然 有所 拔得 , “ 多 晏也”3《 l 魏书 ・ J ( 钟会传》 王弼传》 附《 注引何邵《 王 弼传》 , )何晏对王弼也是衷心佩服。 王弼除了与何 晏对话外 , 又与裴徽对话 、 与刘陶辩 、 与荀融辩 , 其 玄理为钟会和王济所服膺。 自由的学风易于产生 伟大的思想家,这是人类思想史所反复证明了的 真理 。 正始初 , 王弼有幸生活于这样一种 自由的学 风 中 , 想能 够迅 速成熟 也 就不难 理解 了 。 思 家庭 、社 会 的学术 气氛 只是 给王 弼理论 上 的 成熟和成功提供 了一种外部条件和文化土壤 , 而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主体 自身的品格或素质。三国 《 志・ 钟会传》 附传说王弼“ 辞才逸群”逸群即超群 , , 意指王弼言辩之才非同一般。他竟然能折服时人 奉为谈宗的尚书何晏而为一坐之主,足可见其谈 艺的高妙。根据何劭所撰《 王弼传》 的记载 , 王弼 “ 通辩能言”辩即辩理 , , 言即言理 , 皆指玄理而言。 王弼“ 幼而察慧”其突出表现是在治学方法上摒 , 弃了汉代训诂 的传统 , 去繁从简 , 以一御万 。他抓 住了事物 的本体 , 从哲学到社会政治 , 一以贯之 , 统 而理之 , 建立 起新 的理 论框 架 。 这是 王弼 在理论
黄 巾起 义后 , 一统 的局 面被彻 底打 破 , 的 大 人 发展获得 了空前 的自由,但也造成了人的精神行 为 的失 准 , 各种 社会 力量 随之 为所 欲为 。 曹魏 正始 年 间 (4 20~29 , 4 )以曹 爽 为 代 表 的曹 氏统 治集 团 与 以司马懿为代表的豪门势力的斗争 日 趋激烈 。 属于曹 氏集团的士人 , 如夏侯玄 、 何晏 、 王弼等人 提倡老学 , 图用无为而治的策略调和个体与社 企 会 、自然与名教的矛盾 ,重建和谐统一的人生家 园, 确立实现人生价值的普遍生命范式 , 以维护曹 魏的统治。正始玄学就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逐渐 形成。 由于广泛的社会需要而流行的某 中思想 , 一 旦 形成 为社 会思 潮 ,就会 在知识 分子 阶层 中有 切 实而广泛的影响。 在早期玄学家夏侯玄 、 何晏等人 的倡导和启迪下 , 披着儒家外衣的老庄之学 , 迅速 地成为京师洛阳贵族少年们十分感兴趣的热门话 题。 一时间 , 玄风劲吹 , 奏出了富于时代特色的“ 正 始之音”形成了一股杂揉儒道的新思潮。在正始 , 玄音的交响乐章 中, 王弼天才卓出 , 奏出了时代的 最强音 。正始玄学是魏晋玄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 高峰 , 王弼乃正始玄学的完成者 。 王 弼 (2 2 9 , 26 4 )字辅 嗣 , 阳高 平 ( 山东 山 今 金乡) 人①。山阳王 氏是汉 魏 时期 的名 门望 族 。王 弼高祖王龚与曾祖王畅皆为司空 ,是汉末清议的 领军人物。祖父王凯为“ 建安七子之冠冕”1《 [ 才 1 ( 略》 的王粲之族兄 、 ) 刘表的女婿。父王业 , 官至谒
教置 之 于道家 自然 或无 之观 念根基 上 。王 弼 的这 两种玄学著作虽然分别有所侧重 ,但他既不机械 照搬道家学说 , 也不完全抛弃儒家思想 , 而是采取 以道释儒的方式 , 在强调“ 的基础上会通儒道 , 无” 把道家 的自然无为与儒家 的伦理名教统一起来 , 从而建构起完整的玄学理论体系。 王弼 的早慧 、玄 学理论 造诣 之 深是 中国乃至 世界哲学史上极为罕见的现象。 究其原 因, 一是家 学 影 响 ,已如前 述 。二是 当时 特定 的社 会文化 土 壤 。魏晋时期 , 随着经学一统局面的丧失 、 清谈 的 勃兴 , 在学术思想领域形成了开放 自由的“ 百家争 鸣” 风气 。其主要表现是 , 没有严格的师承关系和 家法师法 的限制 , 不拘于传统的成见 , 注重思想 的 创新 , 没有必须服从的权威 , 以追索和探讨玄理为 最高 目 。在玄理面前不分地位高低 、 标 年龄大小 , 人人都是平等的, 可以各抒己见 , 畅所欲言 。既可 以相互 学 习 , 长 补短 , 可 以摇 唇鼓 舌 , 此 问 取 也 彼 难 , 番 又一 番 地争 论 下 去 , 到 分 出胜 负 为止 。 一 直 这种在太和年间就 已形成 的学术风气为正始论坛 所继承并有所发展 。《 世说新语》 所载何晏与王弼 的辩论就是这一学风的集 中表现 :何晏为吏部 尚 “ 书, 有位望 , 时谈客盈坐 , 王弼未弱冠往见之。 晏闻 弼名 , 因条 向者胜理 , 语弼 日:此理 , ‘ 仆以为理极 , 可得复难不?’ 弼便作难 , 一坐人便以为屈。 于是 , 一 弼 自为客主数番 , 皆一坐所不及 。 《 ” (文学》正始 )
・
】 2・ 3
第 5期
任 怀 国 : 弼 其 人 其 学 王
何晏 为 吏部 尚 书 , 甚奇 弼 , 之 日:仲 尼 称后 生 可 叹 “ 畏, 若斯人 者 , 与言 天人 之 际乎 !” 可 正始 中 , 门 黄 侍 郎 累缺 。晏 既用 贾充 、 秀、 裴 朱整 , 又议 用弼 。时
,
焉 。 一见 而异之 , 徽 问弼 日 :夫无 者诚 万物之 所 资 “ 也, 然圣人 莫 肯 致 言 , 老子 申之 无 已者何 ? ” 而 弼
日 : 圣人 体 无 , 叉不 可 以训 , 不说 也 。老子是 “ 无 故
有者也 , 故恒言无所不足 。寻亦为傅嘏所知。 ” 于时
①关 于王弼的籍贯 , 学术界还存有争议。一说为河 内山阳, 现在 即今河 南省焦作市。见张岱年主编《 孔子 大辞典 ・ 汉唐人物》 “ 之 王 弼” : 条 另一说为兖州的山阳郡。见《 山东古代思想家》山东人 民出版社 18 年版, 39页。 , 95 第 9 ②王业 为长子取名“ , 正宗” 为次子取名“ , 辅嗣” 意在希 望长子能 弘扬王 氏家族 , 宏” 字“ , 弼” 字“ , 承继正统; 次子 能辅助其兄 , 家 共振 族, 对孩子们寄托 了很深的期望。王弼从 小便 时承 家训 , 是顺理成章的。
子》 周 易》从本体论的高层次解决 了有与无 、 和《 , 自然与名教的关系, 完成 了融合儒道思想、 中 从 阐发 出新的本体论哲学并使之发挥应有作用的艰 巨任务。
关键词 : 正始 玄学 ; 王弼 ;贵无 ” ; “ 论 崇本 息末 ; 会通儒 道 中图分 类号 :2 5 B 3. 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1 4 8(010- 12 0 17 - 2821)5 03— 4
摘 要 : 王弼是魏晋玄学阵营中卓然超群的人物 , 是中国哲学史上超一流的哲学家。在其短 暂 的一 生 中, 著述 颇 丰。从 王 弼的思 想体 系建 构 过程看 , 找到 了一条 综合 儒道 关 系的途径 和方 他 法, 突破 了汉代的学术传统, 构筑 了一个 自具系统的经典解释方法论体 系。他通过重新解释《 老
第1 1卷第 5期
V o . 1 N O. 1 1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潍坊学院学报
J u nl f ef gUnv r t o r a o W i n iesy a i
21 年 1 01 0月
oc .01 t2 I
王弼其人其学
任 怀 国
( 坊学 院, 潍 山东 潍坊 2 16 ) 60 1
自然有所拔得 , 多晏也 。颇以所长笑人 , 故时为士 君 子所 疾 。弼与 钟会善 , 论议 以校 练 为 家 , 会 然每 服 弼之 高致 。何晏 以为 圣人 无 喜怒 哀 乐 ,其 论 甚 精, 钟会等述之。弼与不同, 以为圣人 茂于人者神 明也 , 同于人 者 五情也 ,神 明茂故 能体 冲和 以通 无 , 情 同故 不 能 无 哀 乐 以应 物 , 五 然则 圣人 之 情 , 应物 而 无 累于物 者也 。今 以其 无 累 ,便 谓 不复 应 物, 失之 多矣。弼注《 , 易》 颍川人 荀融难弼《 大衍 义》 。弼答其意, 白书以戏之 日:夫明足以寻极幽 “ 微, 而不 能去 自然之 性 。 子之 量 , 父之 所 预在 , 颜 孔 然遇 之 不能无 乐 , 丧之 不 能无哀 。 又常狭 斯人 , 以 为 未能 以情从 理 者也 , 而今 乃知 自然之 不 可革 。 足 下之 量 , 已定 乎胸 怀之 内 , 而 隔逾 旬朔 , 其 虽 然 何 相 思 之 多乎? 知 尼 父之 于颜 子 , 以无 大过 矣 。 故 可 ” 弼注《 老子》 为之指略 , , 致有理统。 道略论》 注 著《 , 《 ,往往有高丽言。太原王济好谈 ,病 《 、 易》 老》 《 , 庄》 常云:见弼《 “ 易注》所悟者 多。 然弼为人 浅 , ” 而不识物情 , 初与王黎 、 荀融善 , 黎夺其黄 门郎, 于 是恨黎 , 与融 亦不终 。正始十年 , 曹爽废 , 以公事 免 。 秋遇 疠疾 亡 , 其 时年 二十 四 , 子 绝嗣 。 无 弼之 卒 也 , 景王 闻之 , 晋 嗟叹 者 累 日, 其为 高识 所惜 如此 。 王弼卒于正始十年(4 ) , 2 9秋 卒时年仅 2 岁 。 4 王弼是一位谈著双全的玄学家 , 著述颇丰 , 老 有《 子注》 《 、老子指略》《 、周易注》 《 、周易略例》 《 、论语 释疑》 , 等 其中《 周易注》《 、老子注》 尤为后世所重 。 王弼 对经 典 的解 释 , 变 了汉儒 的繁 琐方 法 , 改 着重 阐发哲理 , 对后世影响很大。 老子注》《 在《 、老子指 略》 中所展现 的是王弼 的老学思想 ,在 《 周易略 例》 《 、周易注》 中所展现 的是王弼 的易学思想 ,论 《 语释疑》 也属于玄学化了的儒学著作。 从王弼思想 体系建构的过程看 , 先是入老, 借助于老子 阐述 自 己 的玄 学思 想 ; 是 入 易 , 后 以老 解 易 , 可 以视 之 这 为其玄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老子》 《 是道家著作 , 王弼解《 重在发挥老子哲学的义 旨, 老》 但又融合 了儒家崇尚名教的精神 ;周易》 《 历来为儒家所重 , 儒家借助这部经典重在阐述政治人伦, 即名教 。 亦 王弼解《 发挥儒家原有的易学思想 , 易》 但又把名
收稿 日期 : 1 6 0 2 卜0 - 6 0 作者简介 : 国( 6 -, 山东高密人 , 任怀 1 5 ) 9 男, 潍坊学院图书馆教授 。
者仆射 。兄王宏撰有《 易义)】 序录》 , )( 【《 2 )学术上颇 有造诣 。 汉魏时代的门阀世族为保持 自己家族的社会 地位 , 都有世代相传的家学 , 以之教育子孙 , 并 从 而形成家学传统 。 山阳王氏自汉代以来 , 就是一个 世代业儒的文化家族 , 易》 尚书》 对《 和《 等都有精 深的研究 。 关于王弼幼年所受教育的内容 , 已无从 确考 。 而从其家世 , 可知他 自幼便受到儒学的熏陶 ② 并受 到 当时社 会 思 潮 的深 刻影 响 , 而 为 其创 从 建兼综儒道的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王弼是魏晋之际出类拔萃 的玄学理论家 , 当 时 知名度 虽不 及夏侯 玄 、 晏 , 何 但对 后世 学术 的影 响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令人遗憾 的是 , 有关王弼 的生平 , 陈寿的《 国志》 三 只在《 钟会传》 后简略提 及 :初 ,钟 ) “ ( 会弱冠 , 与山阳王弼并知名。弼好论 儒道 , 辞才逸辩。 易》 老子》 为尚书郎。 注《 及《 。 年 二十余卒。翻 《 ”(魏书・ 钟会传》 王弼传》裴松之 附《 ) 在注《 国志》 , 钟会传》 三 时 于《 中注引晋人何劭 的 《 王弼传》 则较 为详实 (世说新语 ・ 《 文学》 亦有注 引) ,为我们 了解王弼提供了可贵的史料依据 , 弥 补了《 三国志》 太过简略的缺憾 : 弼幼而察慧, 年十余 , 老氏》 通辩能言。 好《 , 父 业 , 尚 书 郎。 时裴 徽 为 吏部 郎 , 未 弱冠 , 造 为 弼 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