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课教学设计一
《一百条裙子》导读课教学设计[1]
《一百条裙子》导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预测、提问、推测等阅读策略的运用,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2、通过阅读具体的语言、外貌、活动的相关语句,感知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心声。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2、教学难点:从初步的了解中感知人物的形象。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课件,播放,各式各样的裙子,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裙子吗?(设计意图,刚开始上课时,学生还未从课间兴奋的状态调整过来,用各种形象的照片,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并且跟本书内容密切相关)。
如果给你一个实现愿望的机会,你希望自己能拥有多少条这样色彩缤纷的裙子?这些花色繁多、各式各样的裙子,竟然属于同一个小女孩,那该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啊?你们想认识她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本曾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的书籍《一百条裙子》。
(二)初步了解,猜想情节。
1.了解作者及此书的文学成就从封面你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书名,作者名等,教师随机介绍作者,此文曾获文学成就,等相关信息。
(设计意图,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阅读方法,读一本书时先读封面。
)2.看封面图画,猜故事情节。
(1)鼓励学生根据封面(图1,两女生共撑一把伞,图2,教师挂着很多图),发挥想象力,猜猜《一百条裙子》可能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设计意图,这里运用的预测、提问的阅读策略,激发学生想象力。
)(2)学生思考完后,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思考,表达能力。
)(3)师总结:刚刚同学们想象的故事,有快乐的,有美好的,有遗憾的,有伤感的,这本书到底讲的什么内容呢?到底谁猜对了呢?你们想知道吗?(设计意图,运用预测的阅读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三)讲述情节,走进书中。
1.认识主人公旺达(1)课件出示:佩琪在学校是最令人喜欢的女孩子,她长得漂亮,金棕色的头发,她还有许多漂亮的衣服。
玛蒂埃是佩琪的好朋友,她俩常常在放学路上捉弄旺达。
旺达没有一个朋友,她一个人到学校,一个人回家。
《童年》导读课教学设计(1)
《童年》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童年》的背景、内容及主题。
2.学会阅读整本书要关注的内容。
3.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制定合适的阅读计划。
教学重难点:1.整体感知《童年》的背景、内容及主题。
学会阅读整本书要关注的内容。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制定合适的阅读计划。
教学过程:一、说童年,走进悲惨生活1.导入:同学们,人生至美是童年,你觉得你的童年是怎样的呢?为什么?(1)快乐的、幸福的……年轻人,等你长大了你才会发现,作业的苦,学习的苦反而会是一种甜。
(2)不管童年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都是我们不一样的童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读《童年》这本书。
去感受这本书中的主人公阿廖沙不一样的童年经历。
板书:《童年》(3)这本书是谁的作品?谁了解过高尔基?我们一起来看看高尔基的人生经历。
4岁时……(4)读着简介你知道了什么?(了不起的成就)高尔基有着悲惨的身世、痛苦的童年,经历了艰辛的生活。
《童年》这本书是高尔基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创作的一部自传体成长小说。
板书:自传体小说2.这本书从成书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依然是经久不衰。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先来读读这段文字。
(1)读读这段文字,你感受到一种怎样的氛围?(压抑的、悲伤的……)(2)一部经典名著,一个文学大师,往往一开头就能奠定整本书的感情基调,读着这本书的开头,我们来猜一猜,你觉得阿廖沙在外祖父家可能过着怎样的日子?(悲惨、痛苦、可怜、苦不堪言……)悲苦(3)你们猜得对不对呢?我们来看一段文字。
二、走进毒打片段,读懂人物形象。
1.默读片段二,用横线划出外祖父毒打我的句子并读一读。
(1)思考: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2)汇报。
(3)同学们,现在你们明白了吗?作家一开始为什么要写那么压抑的,悲凉的场景呢?暗示阿廖沙悲惨的童年呢。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一定要读懂作者的暗示。
板书:读懂作者暗示。
(4)那这本书仅仅写的是苦难吗?他可能还写了什么呢?我们继续读。
统编版一上第5单元 第1课 导读课 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导读课
3.进一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激发识字的兴趣。
活动流程:
—
环节一:谈话导入
看图猜题
朗读发现
导读课-J
环节二:学习新知
—
小结归纳
J
理清思路
—
环节三:拓展思考
►生字预习表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பைடு நூலகம்话导入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图片,要求学生看课件,观察单元目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交流。
学生看课件,观察单元目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交流。
2.通过观察图片,体会课文标题,图文结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通过体验、分享与交流,小结归纳,在丰富的课文内容中感知多种识字方法。
4.进一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激发识字的兴趣。
重、难点:
1.通过观察图片,体会课文标题,图文结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体验、分享与交流,小结归纳,在丰富的课文内容中感知多种识字方法。
四、理清思路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任务要求和图片,要求学生回顾单元整体构架,理清单元学习思路。
学生默读课文,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信息,猜测出对应的课文题目。
学生朗读课文,尝试发现课文中包含的识字方法。
学生回顾五篇课文内容,归纳课文中出现的识字方法。
学生回顾单元整体构架,理清单元学习思路。
活动意图:通过“看图猜题”环节,借助图片,猜测课题,能够将图片与课题进行有效融合,加强理解;通过“朗读发现”环节,学生可以逐步找出课文中隐藏的识字方法;在“归
第
课题:单元导读课一一整体感知单元主体内容
内容分析:
这是本册的第五个单元,是本册教材的第二个识字单元,延续了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以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5篇识字课,之后是语文园地五。
西游记导读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西游记导读课一等奖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2、过程方法:(1)思路:远望《西游记》——走进《西游记》(2)过程:整体感知—讲故事论人物赏美景(3)活动:西游故事会—人物辩论会—西游旅行社。
(4)方法:读写听说结合,思记同步。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广泛阅读名著的兴趣。
(2)熏陶情感、鼓舞精神。
二、教学重点:走进《西游记》,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凝思《西游记》,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四、课前准备:(1)阅读原著,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2)学生分组五、教学过程:导入语:(1)人们常说“四大名著”指哪些?作者是?你最喜欢哪一部?(生答)。
(2)你了解它的什么知识?(生答)。
谁了解这部小说最多呢?(生抢答)。
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书中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欣赏。
(3)好!先请大家倾听一首歌曲。
(出示思考注意并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一)远望《西游》1.整体感知:过渡语:(1)哪位同学来把这部书的内容简要概括一下?(人时事)有多少回?可分为哪几部分?(生答)。
师结:它写的是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
1一百回。
可分为三部分:一至七回:大闹天宫;八至十二回:唐僧出世;十三至一百回:西天取经。
2、总体概括:过渡语:是啊,他们经历了八十一难啊!最终“径回大土,五圣成真”。
那同学们读后有什么感受?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生答)师结:奇、妙、好等。
对,西天路上艰险和灾难的体现者,大都是动物变化的妖精,克服这些阻难的也是猴、猪的精灵。
它就象是一部妙趣横生、兴味无穷的童话。
从文学欣赏角度说那就是一个字:“美”。
过渡语:读后你认为它在哪方面写得美?(生答)师结:(情节人物环境)(二)走进《西游》1.西游故事会过渡语:我知道,同学们现在读小说,故事情节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快乐读书吧《童年》导读课(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童年》的基本情节、文学价值、社会背景和人物关系。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勇敢、坚强品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通过对比当时社会上层与下层人民的生活,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社会背景的差异。
(3)主题思想的感悟:引导学生从作品中的具体事件和人物形象中,提炼出勇敢、坚强、善良等品质。
难点解析:如何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将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举例:通过讨论、写作、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体验作品中的情感,从而更好地感悟主题思想。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童年》的基本情节和主题。这是一部描述作者高尔基童年时期经历的作品,它展现了19世纪俄国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以及主人公阿廖沙在困境中勇敢、坚强的品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阿廖沙在遭受生活的磨难时,如何保持乐观、勇敢面对,以及身边善良的人对他的帮助。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童年》中勇敢、坚强品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阿廖沙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以及身边善良的人们给予他的关爱与帮助。
爱的教育导读课教学设计
爱的教育导读课教学设计《爱的教育》导读课教学设计一、激发阅读兴趣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在阅读中一定收获了很多感悟和体会。
今天,老师要向你们推荐一本充满爱与温情的世界名著——《爱的教育》。
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代表作,它以一个小学生安利柯的视角,记录了他一学年的成长经历。
二、走进作者亚米契斯,意大利著名作家。
他以温馨、真挚的情感,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爱的教育》是他的代表作,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瑰宝。
三、概括内容《爱的教育》以安利柯的视角,讲述了一群充满活力、善良、勇敢的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感人故事。
这些故事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爱与温情的力量,以及成长中的喜怒哀乐。
四、梳理主题1. 爱的主题:《爱的教育》的主题就是“爱”。
作者通过安利柯的成长经历,向我们传递了亲情、友情和师生情的真挚与美好。
2. 成长的主题:在安利柯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孩子的喜怒哀乐。
通过他的经历,我们得以思考成长的含义和价值。
3. 社会主题:书中通过描写安利柯身边的人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善恶。
这些人物形象各具特色,使我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五、品味语言《爱的教育》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人物内心的世界,使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和人性的美好。
六、总结评价《爱的教育》是一部充满爱与温情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友情和师生情的真挚与美好,还让我们思考了成长的含义和价值。
同时,通过书中的人物形象,我们得以窥见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善恶。
这本书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爱与温情的力量,以及成长中的喜怒哀乐。
它是一部值得我们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
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11篇)
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11篇)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1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阅读过程中,认真感受海伦在苦难的成长中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欲望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3.在生活、学习中能够学习主人逆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海伦.凯勒》导入1.同学谈心目中的海伦.凯勒。
2.课前同学们已经课前阅读了第一章“开启心灵的眼睛”,第二章“我的求学之路”,第三章“迎接新生活”,现在请你同桌谈谈以下问题。
(1)在这山间秋色中海伦尽情地享受,她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2)海伦为什么喜欢剧院生活,而不喜欢演讲生活?(3)你觉得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3.全班展示汇报以上问题。
二、阅读第四章“假如给三天光明”(一)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四章阅读导语“也许人的本性就是这样,已经拥有的不知道珍惜,而总是去追逐不属于我们的东西”1.想想自己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和同桌交流。
(二)自由朗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课件出示阅读要求:1.快速阅读184页——203页。
分为四部分“学会珍惜”、“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2.圈画出带有批注的生字词语。
3.重视带有重点符号的句子。
4.关注每一部分后面的“成长启示”、“要点思考”、“写作积累”(三)交流读后体会1.感受成长启示:(1)课件出示“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驻足,但是我们总是错过它们而不自知。
当某一天,它们消失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为什么没有多看一眼,这时多少会有点遗憾与悔恨。
所以,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珍惜眼前的美丽,珍惜眼前的情意,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想起追逐。
”思考一下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童年导读课教学设计
童年导读课教学设计《童年导读课教学设计(一)》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要来聊聊一本超棒的书——《童年》。
你们知道吗?这本书就像是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有趣又让人深思的故事。
先来说说作者高尔基吧,他可是个超级厉害的人物!他的经历就像一部传奇大片。
那《童年》讲了啥呢?其实啊,就是主人公阿廖沙小时候的那些事儿。
他的童年可不太容易,经历了好多困难和挫折。
比如说,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经常吃不饱穿不暖。
但是阿廖沙可坚强啦,一直努力生活着。
书里还有好多好玩的人物呢!像他的外祖母,那可是个温暖又慈祥的人,总是在阿廖沙最需要的时候给他安慰和力量。
还有他的外祖父,脾气有点古怪,有时候让人又爱又怕。
怎么样,是不是有点好奇啦?读这本书的时候,咱们可以一边读一边想想,如果自己是阿廖沙,会怎么做呢?而且呀,咱们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段落画下来,和小伙伴们分享分享。
相信大家读完这本书,一定会有很多很多的收获!好啦,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打开《童年》,走进阿廖沙的世界吧!《童年导读课教学设计(二)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咱们要一起走进一本很特别的书——《童年》。
咱们先来讲讲这本书为啥值得读。
你看啊,它能让咱们知道别人的童年是啥样的,和咱们自己的有啥不一样。
《童年》里的故事可精彩啦!主人公阿廖沙从小就经历了好多好多。
他生活的环境可不太好,周围有各种各样的麻烦事儿。
但是呢,他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
他勇敢地面对一切,就像一个小战士。
咱们来想想啊,阿廖沙的小伙伴们是不是也很有趣?他们在一起玩耍、一起成长。
还有阿廖沙的家人,他们性格都不一样。
比如说他的妈妈,总是默默地关心着他;他的舅舅们,有时候会闹些小别扭。
读这本书的时候,大家要多留意那些细节描写,感受作者是怎么把一个个人物写得活灵活现的。
咱们还可以在书里做些小笔记,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说不定读完这本书,你会更珍惜现在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勇敢、更坚强呢!那咱们就赶紧开始读吧,看看《童年》能给咱们带来多少惊喜!。
一年级数学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数学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导读课是一门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于整个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
下面我将通过一年级数学单元导读课的教学设计和反思来展示如何进行一堂高质量的导读课。
一、导读课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本单元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1.2.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1.3.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2. 教学内容2.1. 介绍本单元课程主题和主要内容2.2. 展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3. 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3. 教学方法3.1.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展示3.2. 结合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3.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促进互动4.1. 复习上一单元内容,引入本单元主题4.2. 用直观的例子引出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4.3.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探讨相关问题4.4.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关键内容5. 教学评估5.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5.2. 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意见5.3. 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二、导读课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1. 学生对于本单元课程的主题和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1.2. 学生表现出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1.3. 学生能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2. 教学不足2.1.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加强课堂管理 2.2. 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较少,需要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互动 2.3. 部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还不够高,需要进一步激发3.1. 调整教学方法,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3.2. 加强课堂管理,确保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程内容上3.3. 设计更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通过以上的导读课教学设计及反思,我对于如何进行一堂高质量的导读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导读课(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导读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感悟中国古代神话的独特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提高学生对神话故事中人物形象、寓意的分析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3.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对文学作品的热爱,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目标相互融合,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符合新教材的要求。
另外,关于课堂氛围的营造,我认为在讲述神话故事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能够感同身受。在这节课中,我尽量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让他们体会到神话故事的魅力。但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仍显得拘谨,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勇于表达。
最后,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我也将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以生为本,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获。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神话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中国古代神话的基本概念。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历史事件等进行想象和解释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反映了古人对世界的认知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学文章导读教案
小学文章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3. 引导学生学会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章阅读技巧:略读、寻读、精读等。
2. 文章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
3. 关键词、关键句的识别与理解。
4. 学生感兴趣的文章题材选择。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挑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章,提前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
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文章的作者、背景及文章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阅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略读、寻读、精读等技巧,快速把握文章大意。
4. 文章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的发展、高潮、结尾等部分。
5. 关键词、关键句识别: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并解释其含义。
6. 讨论与分享: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文章。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要求学生课后阅读,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 学生阅读热情的激发。
3. 学生信息筛选能力的提高。
4. 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
五、教学策略:1. 采用生动有趣的文章,吸引学生注意力。
2. 运用多种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3. 创设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积极讨论。
4.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阅读中收获成长。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相信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神话传说》导读课(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3.探讨神话传说的寓意:通过对《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故事的解读,让学生感悟神话传说中的美好寓意和人生哲理。
4.语文素养的培养:通过学习神话传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想象力、表达力和审美鉴赏力。
5.课后作业:布置学生搜集其他神话传说故事,进行阅读分享,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神话传说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激发阅读兴趣。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举例:通过学习《精卫填海》,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鉴赏力。
2.教学难点
(1)区分神话传说与现实:学生容易将神话传说与现实混淆,需要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明确神话传说的虚构性。
举例:在讲解《夸父追日》时,强调夸父不是真实存在的人物,而是古人通过夸父形象表达对自然现象的探寻。
(2)理解神话人物的精神品质: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神话人物所代表的精神品质,需要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进行引导。
3.成果分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神话传说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神话传说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中国神话传说》导读课(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中国神话传说》导读课(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本节课主要围绕教材中的“神话传说”单元进行。内容包括:
《稻草人》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稻草人》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主要介绍了中国现代童话《稻草人》的故事梗概、角色特点以及主题思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现代童话的发展历程,理解童话中的角色形象,并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通过学习《稻草人》的故事梗概、角色特点和主题思想,学生可以提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理解《稻草人》的故事情节,分析角色特点和主题思想。
难点:分析童话中的象征意义,理解童话背后的深层含义。
解决办法:通过阅读理解题和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并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分析童话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从而突破难点。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 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案例研究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介绍《稻草人》的故事梗概、角色特点和主题思想,帮助学生建立对作品的初步理解。
接着,通过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的看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最后,通过案例研究法,引导学生分析童话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2. 教学活动设计:(1)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稻草人、小姑娘、鱼鹰等,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入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2)实验: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亲身体验稻草人的制作过程,从而加深对作品背景的理解。
(3)游戏:设计一个有关《稻草人》的故事情节的游戏,如“稻草人接力赛”,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故事情节的记忆和理解。
《窗边的小豆豆》导读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窗边的小豆豆》导读课教学设计一等奖《《窗边的小豆豆》导读课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窗边的小豆豆》导读课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理念导读课一般是在学生阅读这本书之前进行的。
导读课有别于单纯意义上的“推荐课”。
推荐主要是单向的信息输出,而导读是分享与引领。
所以导读课并非一味地让学生听老师讲,而是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分享读书带来的快乐。
导读课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对读物产生亲近感,引发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让他们箭在弦上,蓄势待发,将“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
另外,在导读课中,教师也不应忘记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以及读书知识、读书方法等的渗透和读书习惯的培养。
教学目标1.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并对作者黑柳彻子有所了解。
2.通过猜读等形式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3.在活动中习得一些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拓宽知识面。
4.通过导读活动,激发读书热情,培养读书兴趣。
教学过程一、猜一猜,读封面师:今天,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瞧,淡粉色的封面上写着这本书的名字,谁来念一念?(指读书名)师:这里的小豆豆既不能种,也不能吃,因为她是一个小女孩。
你能在封面上快速找到这个小女孩吗?这是个怎样的女孩?能说说你的第一印象吗?(指名介绍)多么可爱的小女孩。
小豆豆正是本书的小主人公。
师:看封面,你能告诉大家本书的作者是谁吗?(日本的黑柳彻子)请看藏在封面里的照片,她是个端庄美丽的女作家。
让我们记住她的大名,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聊天式的交流,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
通过猜读封面,使学生知道书名,并联系插图初步了解本书的主人公和作者。
看看、说说、聊聊,如此,学生对本书产生了亲近感。
]二、认一认,读《窗边的小豆豆》师:谁能想到,女作家黑柳彻子笔下的小豆豆竟然是那样的一个孩子。
怎样的一个孩子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本书的第2个小故事,到她原来的学校去看一看!1.镜头一:乒乒乓乓。
2024版《安徒生童话》导读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contents •课程背景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课堂互动环节设计•拓展延伸活动安排•评价反馈与总结提升•总结与展望目录课程背景与目标《安徒生童话》简介及地位丰富的文学价值经典童话故事集这些故事不仅富有想象力,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对孩子们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广泛的影响力导读课程目标与意义01020304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素养传递人生智慧适宜年龄段及受众分析适宜年龄段受众分析教材版本选择与依据权威出版社选择由权威出版社出版的《安徒生童话》作为教材,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版本选择配有精美插图、字体适中、排版美观的版本,以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审美需求。
结合导读需求选择带有导读、注释和练习的版本,方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理解和思考,提高阅读效果。
教学内容与方法核心故事梗概与主题思想分析童话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探讨其性格特点和塑造手法。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外貌、语言、行为等方面的描写,感受人物魅力。
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分析与塑造技巧探讨童话中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学习语言运用技巧。
引导学生尝试模仿童话语言风格,进行创作性写作练习。
赏析《安徒生童话》中的优美语言,感受其独特的表达魅力。
语言表达特色及风格探讨通过朗读童话选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和看法,拓展思维深度。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童话人物情感,加深理解。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课堂互动环节设计启发性问题趣味性问题拓展性问题030201提问策略:激发兴趣,引导思考小组讨论:分享感受,碰撞思想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点评表演情节学生表演童话中的某个情节或片段,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选定角色学生选择童话中的一个角色进行扮演,准备相应的服装和道具。
观众互动观众可以提问或发表评论,与表演者进行互动,加深对童话的理解。
《稻草人》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稻草人》的理解和感悟让我感到欣慰。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需要我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稻草人》整本书导读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叶圣陶童话的艺术特色,把握童话的象征意义,学会运用文学知识分析作品;同时,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学习童话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分析叶圣陶在童话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学生了解作者如何通过这些手法传达情感。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文学鉴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品味文学作品的能力。
2.教学难点
(1)对童话中象征意义的理解。
《稻草人》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稻草人》整本书导读课,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读书吧”为依托,选取叶圣陶先生的童话集《稻草人》为阅读教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稻草人》的作者叶圣陶及其创作背景;梳理《稻草人》的故事脉络,了解主要角色及情节;分析童话中的象征意义,探讨稻草人的形象寓意;学习童话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童话,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热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自主阅读整本《稻草人》,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读课教学设计一温州市瓯海区郭溪镇第二小学金三恋【设计意图】本课为“单元整组”教学的起始课,预设用40分钟对第五单元组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做一通览,进而对分课学习做个简单的规划。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单元导语,明确本组学习的意义和要求,培养学生浏览的阅读能力,全面感知单元学习内容,促进他们重局部轻整体的学习方式的改变。
【教学目标】1.交流已有知识储备,激发学习本组课文的兴趣。
2.浏览本组课文,初步了解本组课文的大致内容,明确学习本组课文的基本要求。
3.能按照自己的阅读起点,师生共同制定学习规划,并加以尝试实践。
【教学过程】一、观赏图片,创设氛围。
1.人类发展到今天,科学家作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课件出示各种发明创造)。
2.看了这组图片,想说点什么?科学家真了不起。
那么是什么让科学家们最后有了这样的了不起的贡献?板书:科学精神。
这节课让我们走近第五组课文,单元主题就是——(齐读板书)科学精神。
二、浏览导语,明确重点1.根据经验,教材哪部分会提示本组学习的重点?(单元导语和交流平台)2.默读单元导语和交流平台,划出学习重点。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1)体会科学精神(2)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3)阅读科学家传记或科普作品三、指导方法,形成规划1.带着编者这两个重要的方法提示,请大家静静浏览4篇课文,注意浏览和默读预习不一样,不用圈生字,不用画小节号,要有速度,一目几行,整体上去捕捉信息就可以。
规定时间三分钟。
注意不要落掉每篇课文前面的导语提示、下面的注释、后面的阅读链接、资料袋,看看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怎么样的科学精神。
2.汇报:课文介绍科学家们怎么样的科学精神?(每课交流2-3个,简单互动,提示学生整体上去把握)3.那深入学习时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请同学们选择一篇文章再快速浏览一下,思考哪些地方会遇到困难?一分钟后在小组里交流。
小组交流,老师捕捉重点有价值信息,为全班汇报准备。
在汇报困难时尽量引导学生归类,把一个学生的问题扩大为每个孩子的问题。
(小结学习本单元的碰到的几个难点:科学术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科学精神。
)4.面对这组独有的学习困难,在“学前准备”和“学后拓展”上,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拿出表格写一写,概况地写出你要写的内容,可以填些关键词。
(1)巡视,点拨学生的思路。
(2)点评学生好的建议。
(3)调整补充单元学习规划。
5.制定细如课文的学习规划。
(作业)回去后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困难和感兴趣的方面重点去做一两件事,可以设计细入一课的学习规划,规划可以自己设计,也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这三样模式。
注意不是导读课教学设计二温州市瓯海区丽岙一小李丽娜【教材解读】本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既是低中年级科学故事、科普文章的承接,也是上述单元的发展。
选编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科学精神做出了阐述。
【设计理念】《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为“单元整组”教学的起始课,预设用30分钟左右对第五单元组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做一通览,进而对分课学习做个简单的规划。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单元导语,明确本组学习的意义和要求,培养学生浏览的阅读能力,全面感知单元学习内容,促进他们重局部轻整体的学习方式的改变。
【教学目标】1.交流已有知识储备,激发学习本组课文的兴趣。
2.初步浏览本组课文,了解本组课文的大致内容,明确学习本组课文的基本要求。
3.能按照自己的阅读起点,师生共同制定学习规划,并加以尝试实践。
【教学过程】一、积累成语,唤起体验1.出示成语:坚持不懈标新立异独出心裁实事求是精益求精(1)读成语,理解成语意思。
(2)运用成语说句子。
(3)小结成语特点:这些成语都在描述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的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等方面的科学品质。
2.谈话:你知道哪些科学家的故事呢?3.引入: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中不朽的旋律。
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板书:科学精神课件出示二、浏览导语,明确重点1.根据经验,教材哪部分会提示本组学习的重点?(单元导读和交流平台)学生自学课文导读,找出本组学习的重点。
出示第五组课文学习规划表:《科学精神》2.学生自读导读,交流反馈,教师相机板书:(1)把握主要内容;(2)体会科学精神;(3)学习用具体的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三、指导方法,形成规则1.带着编者的方法提示,请大家静静浏览4篇课文,注意浏览和默读预习不一样,不用圈生字,不用画小节号,要有速度,一目几行,整体上去捕捉信息就可以。
规定时间三分钟。
注意不要落掉每篇课文前面的导语提示、下面的注释、后面的阅读链接、资料袋,看看课文介绍了哪些科学家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如何培养科学精神?2.学生快速阅读,思考。
3.反馈交流本组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课文介绍了这么多科学家的故事,那深入学习时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请同学们选择一篇文章再快速浏览一下,思考哪些地方会遇到困难?一分钟后在小组里交流。
小组交流,老师捕捉重点有价值信息,为全班汇报准备。
在汇报困难时尽量引导学生归类,把一个学生的问题扩大为每个孩子的问题。
5.针对这些学习困难,在“学前准备”和“学后拓展”上,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拿出表格写一写,概括地写出你要写的内容,可以填些关键词。
(1)巡视,点拨学生的思路。
(2)点评学生好的建议。
(3)调整补充单元学习规划。
(作业)18 跨越百年的美丽温州市瓯海区南白象二小李静芝【教材分析】本文是梁衡的同名散文(发表于《英才》1994年第4期)的节选。
这篇文章主要歌颂了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高尚精神,以及她获得巨大荣誉之后的淡泊名利,表达出外表的美丽往往只是暂时,但外表本来就美丽的居里夫人通过对科学孜孜以求的不倦探索,超越时空,在人们的心中永远美丽。
【教学目标】1.会写“埃、伦、藤”等14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肃然无声、卓有成效”等词语。
2.了解居里夫人高尚的品格、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以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3.在品味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中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和深刻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4.真正理解“美丽”的内涵,思考人生的意义,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的含义。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等相关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课文,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关于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走近居里夫人。
1.(课件示:居里夫人照片)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位美丽端庄的女士是谁吗?2.你对居里夫人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
3.作者把大家的感受融合在一起写下了这篇文章,齐读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
二、质疑问难,了解居里夫人。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质疑: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2.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到文中寻找答案。
这篇课文里边有些句子比较难读,有点长,你可以多读几遍。
思考: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再连起来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交流反馈,理清脉络。
1、指名朗读并初步理解下列词组:⑴指名分组朗读,教师相机正音;⑵第一组: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些人物;第二组:这四个词语有什么联系?第三组:与“打破砂锅问到底”、“刨根问底”等词语联系理解;第四组:与“淡泊名利”联系理解。
2.再次默读课文,看看每个自然段大致写了什么,还可以用简单的语句在旁边批注一下。
3.请生交流各段的段意。
4.把这些自然段地内容连起来说说,概括地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5.理清了文章这条纵向的线索,知道了这篇课文大概的内容,同学们我们再次浏览课文,想想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你勾画相关的语句多读几遍,把最能触动你心扉的句子誊抄在作业本上,还可以写写你的感受。
四、研读容貌,欣赏美丽。
1.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
2.找出描写居里夫人外貌的句子。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子。
注意“藤”、“衔”、“粪”等字的书写;2.继续思考课后第(1)题。
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谈话导入:1.同学们已经初步阅读了《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课文,知道课文写的是谁?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①居里夫人的外表美②镭的颜色美③居里夫人的内在美,人格美二、解读“美丽”,感受外在美和巨大贡献。
(第二段)1.师:很多同学在交流时都谈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首先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来到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这一天的法国科学院,看一看美丽的居里夫人。
2.仔细读一读课文的第二段,看自己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
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再读一读。
3.对话交流,感受美丽以及贡献的巨大。
(惊人的发现、震惊等)4.我们从文字中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外在美和巨大的贡献,你这时是怎样的心情?(佩服等)请你怀着这样的情感读一读这段话。
(第二段话的最后两句)三、解读“美丽”,感受人格精神(3-6)1.师:同学们,居里夫人的美丽形象和惊人发现能够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让我们再仔细读读后面的课文,想一想除了美丽的容貌,究竟什么是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种“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你的心中最让你感动的美丽是什么?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等会儿我们来交流。
2.生读课文,作批注。
(自主探究)3.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合作学习)4.师: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学生汇报:要点一: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她的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师:课文哪个部分让你的这种感受最深?生:我觉得第三自然段写发现和提炼镭的过程让我感受最深。
师:好,就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居里夫人坚定、刚毅、执著的追求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读书。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句子一:“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
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感受她追求真理、治学严谨的精神,)句子二:“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化验室只是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导学预设:1.从这段话里可以知道居里夫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他们提炼镭的工具只是“一口大锅”,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