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中国神话故事》读写结合教学设计三篇

《中国神话故事》读写结合教学设计三篇

《中国神话故事》读写结合教学设计三篇《中国神话故事》读写结合教学设计1一、检查预习情况1、电脑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2、电脑出示词语:肌肤四肢滋润辽阔逐渐缓缓一丈宇宙黑暗茂盛创造上升下降血液开天辟地顶天立地身化万物3、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4、区别“逐”和“啄”在字形和读音上的不同点,鸟儿嘴里叼着一条虫是“啄”,快速追赶就是“逐”二、整体感知,提炼中心1、按要求自由读课文:A.:读准确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B: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能不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2、检查交流读书情况a学生交流后白屏出示课文最后一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b介绍中心句的作用,并要求学生画上这个中心句,做上批注。

c齐读最后一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3、找出中心句中的中心词学生交流:创造a、结合“创造”的字形特点,初步理解创造。

学生交流:创造需要力量,需要工具,需要行动b、到底什么是创造,深入的学习课文之后就会知道答案。

三、精读赏析1、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那么先来了解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宇宙到底是什么样的?赶快从书上找到相关的语句。

a学生交流:宇宙是混沌一片,关键词是:混沌(教师板书:混沌)b、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混沌”c、遇到不懂的词语,我们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查字典。

我们看看字典上对混沌是怎么来理解的。

电子白屏出示:混沌: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2、现在我们知道宇宙之前是混沌一片的了。

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个词。

盘古在这混沌之中,一睡就是十万八千年,有一天,他醒了,他是怎样创造宇宙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重点句子。

a、学生交流后出示: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b理解“抡”的含义,比较“抡”和“拿”的区别c透过“抡”和“猛劈”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学生交流后提示:我们不仅感受到了盘古的力大无穷,我们更感受到盘古在一片混沌中创造宇宙的那份勇气,要有所创造需要无所畏惧的“勇气”(板书:勇气)d、全班齐读: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3、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白屏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小学读写结合实施方案

小学读写结合实施方案

小学读写结合实施方案
小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学习的基础,而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
语文素养。

为了更好地实施小学读写结合教学方案,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

首先,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选取生动、有趣的课文和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使他们愿意主动去阅读。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课文背后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增强他们的阅读体验。

其次,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比赛或者展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增强他们的写作自信心。

此外,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一些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读书角、阅读节等,
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作家或者文学爱好者来学校进行讲座,与学生分享阅读和写作的经验,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另外,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小学读写结合的教学中来。

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
起阅读,鼓励孩子多写作文,以此来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同时,家长还可以和老师保持密切的沟通,了解孩子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表现,共同为孩子的语文学习努力。

总之,小学读写结合实施方案需要教师、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
合作,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为他们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在读写中感受到快乐,收获知识,提高能力。

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读写结合教学设计导语:读写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堂以读写结合为核心的教学活动。

一、引入在教学开始时,引入一段有趣的故事或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是一篇文学作品、一则新闻报道,或者是一篇科普文章。

老师可以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二、阅读理解学生阅读完文章后,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

这些问题可以涉及文章的主旨、关键信息、作者观点等。

通过阅读理解的环节,可以检测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讨论与交流在阅读理解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一些开放性问题,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写作指导在讨论与交流环节后,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指导。

可以是写作结构的示范,也可以是写作技巧的指导。

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如何从阅读内容中提取素材,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运用合适的词汇和句型等。

写作指导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写作能力。

五、写作实践在写作指导后,学生可以进行写作实践。

他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者根据老师给出的写作题目,进行写作训练。

写作的内容可以是对文章的总结、对观点的评论,或者是对自己观点的阐述。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进行写作实践。

六、互评与反思在写作实践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与反思。

学生可以交换作文,进行互相评价和改进。

老师也可以提供一些评价标准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学生也要对自己的写作进行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

七、展示与分享在互评与反思后,学生可以选择自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全班分享。

通过展示与分享,学生可以互相学习,激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展示能力。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案例【篇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案例】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宝库里最亮丽的瑰宝,作者将自己的悲或喜、情与物,浓缩成几十个字,读来令人神思激荡。

《渔歌子》这首词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优美春色和垂钓时那种悠然自得的意境,情真意切,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显示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生活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词眼“不须归”,展开教学活动。

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思考、想象、表达等实践活动,理解词的内容,感受词的意境,欣赏词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情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经典文化的情感。

因此,结合工作室确立的“读写结合”训练目标,我将本节课重点放在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性地使用文本,以词中营造出来的优美景象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想象,将词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笔触表达出来。

以“我喜爱这,你看”的句式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这样的总分结构的句式来看展读写训练。

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学生练笔时由词入画,由画入情,将读、悟、赏、说、写有机结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二、《渔歌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想想词的意境,并描述出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背诵课文。

3、理解“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知人论诗,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体会作者“不须归”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制作ppt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师:同学们,让我们放眼窗外,春回大地,绿满人间,天也湛蓝,风也和暖,雨也缠绵,山花烂漫,杨柳依依,这时你会情不自禁的吟出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呢?生回答二、整体通读,了解诗意。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景的词。

(板书《渔歌子》,引出课题,齐读课题)师:对于词,你有哪些了解?生回答师:说得真好。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一起来复习一下词的文学常识。

读写结合下的教学设计——以《麻雀》教学为例

读写结合下的教学设计——以《麻雀》教学为例

读写结合下的教学设计——以《麻雀》教学为例文/刘雅静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互读、展示读、角色扮演,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体会老麻雀伟大的母爱。

(2)通过师生互动、完成任务单,能明确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作者怎样把小麻雀的无助可怜、老麻雀的奋不顾身以及猎狗的凶猛到退却写清楚的。

(3)通过初试身手、小练笔,初步尝试将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环节1.1 播放微视频,兴趣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观看一段小视频,在看的过程中仔细思考,视频是讲了一种什么动物?为什么它叫这种名字?1.2 板书课题,完成过渡(1)师: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种小动物。

(画出麻雀的简笔画)(2)教师板书“麻雀”后:小小的麻雀在我们看来力量甚小,可当遇到猎狗这个庞然大物时,老麻雀却会奋不顾身,与猎狗展开搏斗。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品读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麻雀》。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热身,使用视听法,学生既理解了“麻雀”名字的来源,又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简笔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麻雀的”外形,以问题导入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 呈现与练习环节2.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事件脉络(1)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2)小组内互读,解决生字词。

(3)结合课后练习,填写学习任务单,理清脉络,同桌交流。

任务单事件要点概括起因经过结果(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内互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出示任务单,为学生搭建了学习的支架,对建立起课文理解的框架。

引导学生明白作者是通过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把故事写完整,写清楚的。

)2.2 抓住关键词句,学习表达方法2.2.1 作者如何写小麻雀的弱小无助(1)寻找与解释① 请学生自由朗读1-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小麻雀的句子。

② 设问:小麻雀为什么会掉下来?学生在课文中找答案。

③ 师:作者写了小麻雀的哪些方面?从哪儿看出来?(引导学生回答后,板书动作、神态、外形)(2)朗读与练写① 学生展示读1-3自然段,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初中教材读写结合教案

初中教材读写结合教案

初中教材读写结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背影》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能够概括出父亲的性格特点和对儿子的关爱。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3)学会从生活中选取素材,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2)学会珍惜亲情,关爱家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背影》的理解与掌握。

(2)写作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父亲性格特点的深入理解。

(2)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背影》。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1)课文讲述了什么事情?(2)父亲的性格特点是什么?(3)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父亲的性格和情感的?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角度,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总结父亲的性格特点和对儿子的关爱。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重点讲解父亲的性格特点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5. 写作实践让学生从生活中选取一个素材,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6. 课堂展示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7.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反馈,强调写作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背影》,加深对父亲性格特点和作者写作手法的理解。

2. 完成一篇写作练习,题目为:“我的父亲”。

3. 搜集有关亲情的名言警句,进行摘抄和背诵。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写作手法,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学会珍惜亲情,关爱家人。

六年级下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读写训练点喀喇沁旗小学语文六年级教研组编写者:锦山小学李菲菲前言读写结合教学是以教材文本为载体,从教材文本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习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

因此读写结合的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环节中是尤其重要的。

去年10月份我们召开了全旗“读写结合”教学研讨活动,初步收获了一些好的经验,分享了大家的一些智慧。

之后,锦山小学、锦山中心校、十家中心校三所学校还把这一内容确定为研究课题,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因此,无论是从丁有宽老师那样的名师大家的经验看,还是从我们身边的老师的感悟说,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夯实“读写结合”教学环节都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我们常说对于一篇课文我们要走进去,再走出来。

不仅要知道文章表达了什么,还要知道文章是怎样表达的。

可是究竟怎样走出来,怎样让学生知道文章是如何表达的?具体操作的时候,我们往往觉得没有抓手,缺少具体的操作策略。

鉴于此,我们有了充分发掘教材资源,让读写结合教学具体化,系列化的灵动。

希望能够探索出一套一到六年级读写结合教学经验材料。

材料一以贯之,循序渐进,成系列的体现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过程。

同时能够体现什么样的教材内容要让学生学些什么,教师可以怎样引导学生学,学到什么程度。

经过广泛探讨,我们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局领导、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

尤其是我们聘请的承担编写任务的六位优秀教师,牺牲了整个一个寒假的休息时间,为我们编写了高质量的“读写结合教学环节设计”,这是他们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心血之作,在此我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相信有了“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作为参考,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这一环节教学设计时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优势资源会得到很好的发挥,进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具体编写时我们以《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为依据,确定每一学段,每一册,每一单元乃至每一课的读写训练点。

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读写结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欧也妮.葛朗台》、《金钱的魔力》《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目标:1、品味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抓住边读边画出语言和动作和侧面烘托的有关语句,读给小组的同学们听,并说一说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出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品质?并把你的体会写在语句的旁边。

2、通过探究交流,统一意见后,教师明确出有关语言的语句:(1)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

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他一听这些话,态度稍微改了一点儿,但是他仍旧有点儿摆着架子回答我:“我并没有恶意……恰恰相反,我们换得开!”(这句话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托德起初对“我”的态度。

话说得很刻薄,充满了歧视与轻蔑。

(2)“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

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巴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强的过他。

’……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

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

怪道说‘礼出大家’。

”“姑娘说那里话。

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好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

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好奇,刘姥姥是丑角,但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所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通过语言描写和侧;3、汇报交流: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解,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及时补充。

(1)先让学生自行画出,并写出自己的体会;(2)再在小组内交流;(3)最后在班内展示交流。

三、诵读品味回顾三篇文章,相信大家一定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出现在你的脑海里,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次找到自己喜欢的段落动情诵读,同桌再次互读体会。

(教学方法:通过抓人物的动作、语言和侧面描写,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读写结合整合阅读教学设计设计

读写结合整合阅读教学设计设计

与诗同行——课文整合阅读(读写结合)教学设计隆兴小学胡洪教学目标:1.感受现代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的“趣”。

2.学会这三首诗的写作方法:拟人法、比喻法、假设法。

3.在交流吟诵中熏陶情感,发展思维,进一步学习写作童诗。

教学重难点:1.通过阅读现代诗歌,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2.感受现代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的“趣”。

3.在交流吟诵中熏陶情感,运用学到的方法创作童诗。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师:同学们,近段时间以来,咱们在诗歌的海洋中拾到了许多美丽的贝壳,了解了许多关于诗歌的知识,谁能谈谈自己以前是怎样学诗的?2.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抢答题)(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6)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大家的心目中,诗歌是那样神奇,那样美好,诗人是那么的了不起,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三首现代诗,相信你一定会对诗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二、自读《我们去看海》《致老鼠》《爸爸的鼾声》,同桌交流完成阅读记录卡。

三、汇报阅读成果1.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几首现代诗的题材有什么样的特点?2.师相机归纳板书:有趣、贴近生活、大胆想象3.读了这三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4.教师小结:写诗并不是那么神奇的事,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

2023年《精神的三间小屋》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2023年《精神的三间小屋》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精神的三间小屋)读写结合教学设计(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学目标)语文要素目标:1.了解文中''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内涵,理解作者关于构建个体精神世界的观点。

2.分析重点词句,把握比喻论证、正反比照论证的方法,感受文章散文化的言语特点。

人文主题目标:关注自我内心世界,积极构建个体的精神空间。

(教学重难点)体会本文“大中求小,以小见大〃的精妙构思,把握文章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写作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名言导入(PPT展示,请学生朗读。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

——雨果在这世界上,除了人类心灵的崇高的精神表现以外,一切都是渺小而没有趣味的。

——契诃夫心灵是其自身命运的主宰。

——菲•贝利一个拥有真正美的心灵总是有所作为的,并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黑格尔师:我们生活的世界,按常规来看,可以被称之为三维空间。

空间如此广阔,时间如此漫长,不是我们这些微小的生命体能够体会得到的。

但是,我们人类除了拥有空间感之外,还拥有精神,它能够穿越一切空间和时间,造就一种永恒的力量。

那么,人的精神是如何发挥这种作用的呢?那就必需要给人的精神活动以空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看看她认为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安排。

〔展示主页PPT)二、初读感知师:文章的题目是(精神的三间小屋),这是怎样的三间小屋呢?小屋里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勾画关键信息,完成下面的表格。

〔PPT展示表格)〔学生活动:朗读课文,勾画重点词句,完成表格。

)师:同学们在细心研读课文的根底上都完成了表格,下面我们大家交流一下,分享研读的成果。

(学生活动:分享探究成果,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找到三间小屋的内涵。

)师:经过大家的交流我们不难发觉,作者认为人的精神世界应该包含哪些重要的元素?(即精神的三间小屋具体的内涵是什么?)〔爱、合理规划事业、独立的思想)三、分析结构,理清思路教师依据议文章结构的相关知识,带着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设计案例范文摘要:一、引言1.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性2.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挑战二、教学设计案例概述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与步骤三、教学实践与反思1.课堂活动设计a.阅读环节b.写作环节2.学生反馈与评价3.教学策略优化建议四、结论1.读写结合教学的成效2.对未来教学的展望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

读写结合教学旨在通过整合阅读和写作两大语言技能,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将分享一个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设计案例,并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

二、教学设计案例概述1.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活动,掌握英语书面表达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教学内容与步骤(1)阅读环节:教师选取一篇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英语文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阅读策略指导,如教给学生如何快速捕捉文章主旨、如何从细节中提炼关键信息等。

(2)写作环节: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写作任务的设计要与阅读内容紧密相连,如让学生以文章主人公的身份,写一封给朋友的信件,描述自己阅读后的感悟。

三、教学实践与反思1.课堂活动设计(1)阅读环节: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如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主人公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的?(2)写作环节: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写作时间,并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

写作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以帮助他们改进写作技巧。

2.学生反馈与评价通过课后调查和学生作品展示,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下,英语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同时,学生们也纷纷表示,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让他们更加喜欢英语课堂。

读写贯通的单元教学设计

读写贯通的单元教学设计

读写贯通的单元教学设计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读写贯通”的单元教学设计,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学术,但别担心,我们就像聊家常一样,轻松点儿。

读和写,其实就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儿。

比如说,咱们刷朋友圈的时候,看那些有趣的段子,心里是不是也想写点啥呢?对吧?所以,如何把读和写结合得更好,就是我们今天的重点。

2. 理论基础2.1 读写关系说到读写,首先得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

读书就像是给脑袋加油,写作则是把这些油转化为动力。

就好比我们看电影,先得明白故事情节,再去写影评,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这样一来,读和写就像是两位好朋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读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发现,写也不是为了得高分,而是为了表达。

2.2 课堂活动设计那么,怎么把这两者结合得更好呢?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

比如说,可以让学生们先读一篇短文,然后讨论文中的人物和情节,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再让他们动手写一段与之相关的故事。

这样一来,不仅能锻炼他们的理解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要知道,写作的灵感就像雨后春笋,随时可能冒出来,关键是要给它空间。

3. 教学实施3.1 情境创设在实施过程中,情境创设是个不错的点子。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在课上设置一个“故事小镇”,每个学生都是小镇上的居民,他们可以通过阅读来了解小镇的历史,再通过写作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和经历。

这样的设定,既能让学生感受到乐趣,又能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小镇上每天都有新鲜事儿,写出来的故事肯定生动有趣。

3.2 反馈与分享当然,反馈和分享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可以设置一个“故事分享会”,每个学生都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读给大家听。

这时候,大家不仅能欣赏到同学们的创意,还是个锻炼口才的好机会。

要是有人读得特别精彩,肯定能引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哈哈,这种感觉真不错!当然,也可以互相给些建议,帮大家更好地提升。

4. 总结与反思4.1 成效与不足最后,来总结一下这次活动的成效。

读写结合课题实施方案(四篇)

读写结合课题实施方案(四篇)

读写结合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名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有效策略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它承载着语文教学任务的半壁____。

一直以来,语文老师为学生的写作能力苦恼,许多中高年级学生也畏怕写作文,甚至厌恶作文,从而使习作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

崔峦先生说过:“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

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其实,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

纵观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比较强调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普遍存在着动嘴多动笔少的现状,即使有读写结合的随文练笔,还存在着千篇一律的“伪练笔”、错过时机的“空练笔”、缺失引领的“浅练笔”等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我提出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课题。

希望借助该课题的研究达到以下目的:通过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师的习作教学观念,促使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提高指导学生习作的能力,也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

通过研究,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从“读写结合”的落点选择与训练策略切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有效地将____运用语言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____,实现读写的有机结合,以求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通过研究,促进学生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的结合起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增加写作素材,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从小练笔入手,变“要我写”到“我要写”的主观心理变化,最后达到“我爱写”“我会写”的目标。

高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设计

高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设计

高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是基于高中英语读写整合的课程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写作技巧及语言运用综合能力。

通过精选阅读材料,结合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文章结构、理解文本深层含义,同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此外,课程还将注重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协调发展,以实现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或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和使用简单的英语句型,但对于复杂的阅读材料和高级写作技巧仍需进一步指导。

学生群体中,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学设计需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考虑到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阅读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高中英语教材及课外阅读材料中的复杂句子结构和文章组织形式,掌握文章主旨大意,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写作技巧:培养学生运用不同写作技巧,如叙述、描写、议论等,进行创意写作和观点阐述,使文章结构清晰,内容丰富,逻辑性强。

(3)语言运用:加强学生对词汇、语法和句型的掌握,提高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使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能准确、流利地使用英语进行沟通。

2、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形式,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勇于挑战自我。

(2)培养积极态度: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英语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持之以恒地学习。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案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年级学科: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理解,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父爱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写作技巧的提高。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的运用,读写结合的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及其背景。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背影吗?你们有没有见过令人难忘的背影?”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背影》,边读边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写作技巧训练(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背影》这篇文章的写作技巧有哪些?”学生进行思考,回答问题。

2. 教师总结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描写细节、情感表达等,并给出实例进行讲解。

3. 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写作技巧,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写作练习。

四、读写结合(15分钟)1. 教师让学生阅读自己的写作练习,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改。

2. 学生互相交换阅读,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3. 教师选取几篇优秀的写作练习,进行朗读和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表达对父爱的理解和家庭观念的认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理解,使学生掌握了课文《背影》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写作技巧的训练,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

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设计策略

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设计策略

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设计策略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教育观念的不断转变,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模式也在逐渐转变。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只注重其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而没有实现真正的读写一体化。

因此,小学语文教育需要更为简便、互联的教学设计策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设计策略。

一、教学设计思路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应当从阅读进入写作,强调“阅读+写作”的方法,促进学生们的语文素养提高。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阅读教学:1、阅读课前提醒阅读前需要先告知学生阅读目的,对于作品的类型、主旨和具体内容进行预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时因为学生自身阅读能力的不同,需要设置不同的阅读负荷,让学生有一个渐进的阅读体验。

2、阅读小组分享学生们阅读完课文后,可以组织小组分享,让学生彼此交流阅读体验。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梳理和表达,启发学生思辨和解读的能力。

3、阅读后续表达阅读课程完结后,为了巩固学生们的阅读练习,可安排相关的练习和测试,检验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1、写作题材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基础,设置不同时期的作文题材。

初期教学可以以生活为主题,中期转为阅读经典名篇,后期则涵盖更加广泛的内容和更为复杂深入的思考。

2、写作素材搜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广泛收集素材,使学生关注身边事物,周围环境等,增强学生的写作触角和深入思考的意识。

同时教师可以设置实验性的写作课程,让学生尝试新鲜的写作主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

3、写作组织性设计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行文逻辑,分段结构的方式进行写作。

在写作之前,需要学生做好开头、结尾、重点的呈现和文体的掌握,以书信、日记、小说等不同形式的写作,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和素养。

二、教学方法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1、群体合作学习通过群体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一起探讨和解决问题,减少学生的孤立感和对知识的压迫。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读写结合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从单元“学习任务群”学习的角度而言,具体学习任务设计如下:1、通过诵读,反复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之美。

2、学会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深入理解作品。

3、以主题阅读和情境设问的方式,重点欣赏、品味古诗词作品的深刻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

4、以主题阅读和比较阅读的方式细读文本,体会诗人在作品中传递的对人生的感悟及社会的思考,并以此提升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

5、预习时做好读书笔记;从本单元选择一首诗词,就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要求书写整洁,写作符合格式规范。

二、教学重难点以上2、3、4、5点。

三、教法和学法1、自主阅读、合作法。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自己查找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等;小组合作,探究诗词阅读的疑难点。

2、教师引导法。

教师是引导者,要先于学生阅读本单元所有内容,了解学习要求和任务,还要阅读一定量的相关资料,以打开自己的阅读视野、知识视野、思维视野,才能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和写作的相关活动。

才能引导学生对疑难点展开合作、探究,共同得出结论。

3、问题设计法。

教师要设计与文本的相关品味、鉴赏问题,创设相关情境的问题。

4、比较阅读法。

学生能根据课内诗词开展主题阅读和比较阅读,重点欣赏、品味古诗词作品的深刻意韵和独特的艺术匠心,深入理解作品。

四、教学课时数共10个课时,五个任务环节。

(一)第1—2课时:初读诗词,结合相关资料,学会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

(二)第3—4课时通过个人诵读,举行小组诵读比赛,反复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之美。

(三)第5—6课时:主题阅读——以情境设问的方式,重点欣赏、品味古诗词作品的深刻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

(四)第7—8课时:比较阅读——体会诗人在作品中传递的对人生的感悟及社会的思考,并以此提升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

(五)第9课时:学写文学短评。

(六)第10课时:展示分享活动。

学生分享自己写作的文学短评。

《希腊神话故事》读写结合课教学设计

《希腊神话故事》读写结合课教学设计

《希腊神话故事》读写结合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希腊神话故事》中的精彩片段,感受其遣词造句之妙以及想象的神奇之处。

2.根据给出的片段,合理展开想象,进行续写。

教学重点:欣赏《希腊神话故事》中的精彩片段,感受其遣词造句之妙以及想象的神奇之处。

教学难点:根据给出的片段,合理展开想象,进行续写。

教法:引导点拨学法:自主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希腊神话故事》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品读片段,感受神奇1.教师引导:同学们,大家这段时间一直在读《希腊神话故事》,故事中一定会有很多精彩的片段,谁来分享一下?2.学生分享交流。

3.教师出示精彩片段①她刚走到厄庇墨透斯近前时,突然打开了盒盖。

厄庇墨透斯还未来得及看清盒内装的是什么礼物,一股祸害人间的黑色烟雾从盒中迅疾飞出,就如乌云一般弥漫了天空,黑色烟雾中尽是疾病、疯癫、灾难、罪恶、嫉妒、偷窃、贪婪等各种各样的祸害,这些祸害飞速地散落到人间。

②阿波罗来到海边,变成一只海豚,像箭一样游向克里特人的船。

他在船边轻轻向上一跃,一下于就跳出海面,在船弦上撞了一下。

神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他这轻轻一撞,顿时让整条船刷烈地摇晃起来。

这条船本来是往备向北走的,它当时离阿波罗修建庙宇的克利撒小镇十分遥远,但阿波罗使船舵根本不听水手的指挥,而是跟随着地,向着克利撒港而来。

二.互相交流,学习写法1.提问:刚才大家分享了精彩片段,这些片段究竟精彩在哪里呢?2.预设:(1)想象力很神奇(2)运用了修辞手法(3)能激发人的阅读兴趣三.运用方法,续写片段1.出示《普罗米修斯》中的精彩片段没有火,以后的人类会非常难以存活,普罗米修斯知道这点,为了补救这个缺陷,他悄悄摘取木本茴香的一枝,走到太阳车那里,当太阳车从天上地过时,普罗米修斯将树枝伸到它的火焰里,直到树枝燃烧。

他持着这火种降到地上,并带给了人类,即刻第一堆丛林的火柱就升到了天上。

2.火,使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想象一下人们得到火种后,心情怎样?又会有什么表现?出示:火种带到人间后,人们温馨提示:①可以写一写人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灯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读中引出课文的重点词语“憧憬、千钧一发、点燃、
性命、没来得及”等词语,引导学生认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以“多好啊!”让学生懂得为理想而献身的美好;读写结合,
提升学生对“灯光”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感受“灯光”的含义
(一)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

当写到“灯光”二字,你会想到哪些?
(二)生1:我会想到光明、温暖
生2:幸福、安宁。

生3:家的温馨,因为我一回家看到家里亮着灯,我知道感到特别温馨。

(三)师:这些“灯光”都跟幸福、美好、安宁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题为“灯光”的课文,相信你读后一定会对“灯光”有新的认识。

二、整体把握、提纲契领
(一)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中教师插话点评。

(二)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由学生回答中的不同处引出本文的叙述顺序——倒叙。

(三)读文后交流:读完课文,你有哪些发现?或者有哪些疑惑?
三、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一)抓住了“文眼”阅读,也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

就让我们一起循着“多好啊!”走进那战火纷飞的岁月。

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多好啊”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板书:“多好啊”)(二)生汇报,围线“多好啊!”品读句子。

第一处: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第二处:“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第三处: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看书,该多好啊!
(三)品读描写“灯光”的句子,悟表达方面
四、拓展话题,读写结合
(一)在这星火光中,在华灯照耀的今天,我们似乎还能看到郝副营长那张年轻的脸,还能见到李大钊那张什么的脸?(平静而慈祥的脸)还能见到谁的脸?
(设计理念:从“火光”引伸开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所知道的革命先烈的事迹来谈)
(二)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让我们能在电灯下学习。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以“灯光”为话题写一写,把你内心涌动的情感化为文字表现出来,可以是一首小诗,也可以是一段话……
(三)师对照板书总结全文:今天,当我们再一次回到“灯光”,说到“多好啊!”,不会忘记今天的“灯光”中有着那么多美好的期盼,除了感动,还有着无限的“怀念”。

相信现在可以擦去“灯光”后的问号了,那么就把这点点“火光”与“灯光”一起融入我们的朗读中吧,再次读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