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2019春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2.1哲学的基本问题(含答案)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1.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2.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
3.结合学生自身学习实际,能够说明生活中必须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
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
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
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
“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
【自主探究】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天人合一”属于什么观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天人合一”属于唯物主义。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含义【想一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与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是一回事吗?不是。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出的正确回答。
2.内容(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有同一性的问题。
(2)根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义两大阵营。
(3)知论。
【判一判】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错误。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23【连一连】探究点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材料一: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说:“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之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
”费尔巴哈反驳道:“如果小猫看到的老鼠只是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为什么小猫用它的爪子去抓老鼠而不去抓自己的眼睛呢?”材料二:有一天,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鱼是多么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PPT课件

8
世界的存在和发展不是意识决定的
唯物主义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荀子
9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 论与不可知论
①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 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 经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4
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何者为本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承认能正确 否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
反映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15
(二)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 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的唯一标准
①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
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②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脑子里有 猪的形象
1
2
先有猪,再有人脑里有猪的形象? 还是先有人脑里有猪的形象,再有猪?
5
存在决定思维, 是唯物主义
然后
脑子里有 猪的形象
然后
思维决定存在, 是唯心主义
6
认为意识决定世界万物的存在
唯心主义
心外无物
王守仁 ,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文学家和军事家,称阳明先生。
7
认为意识决定世界万物的存在 唯心主义 存在就是被感知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四:2.1《哲学的基本问题》强化练习及答案

【成才之路】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2课第1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强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 4
一、选择题
1.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
A.人与人的关系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答案] D
[解析]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就表现为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的关系,故选
D。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 )
①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没有指导作用的问题
②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④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A.①②B.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③④应选。
但②是对④的不同表达方式,二者是一致的,因此
②③④正确,选D。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称为(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C.生产与计划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课本基础知识,依据课本知识可知D项正确。
4.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属于( )
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
C.可知论D.二元论
[答案] C
[解析] 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答案为C。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2.1《哲学的基本问题》ppt课件1

有时海马回也会因疏忽出现错误:它们将现在的观感归入到曾经发生的感觉中,即使 这种“记忆”是从未发生过的,于是就产生了前世记忆般的“似曾相识”。
1.是什么问题?
思维和存在 的关系问题
谁决定谁? 思维能否反映存在?
存在决 定思维
思维决 定存在
能够 反映
不能 反映
存在就是被感知
有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翰生散步, 不小心碰上了一块石头。约翰生便问: “在碰到这块石头产生痛觉以前,它是 否存在?”
贝克莱回答说:“即使此前我没有 感知它的存在,还有别的人感知它的存 在。即使人人都没有感知它的存在,也 还有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无限精神 即上帝在感知它的存在。”
傻儿子
如果客人问你咱们家的桃树怎么没了 ——你就说‘让我砍了卖了 ; 如果他问咱们家的篱笆为什么这么乱 ——你就说‘兵荒马乱糟踏了 ; 如果他问咱们家钱怎么这么多 ——你就说‘爹妈辛苦挣的 ; 如果他问你怎么这样聪明 ——你就说‘那当然 , 我们家世代如此。
于是 ,儿子去招待客人。
客人问 :“ 你的父亲呢 ?” ——“ 让我砍了卖了 !" “ 你母亲呢 ?” ——" 兵荒马乱糟踏了 !“ 你们家门前的牛粪怎么这么多呀 ?“ ——" 爹妈辛辛苦苦挣的 !" 客人生气地问 :“ 你怎么这样说 !” ——" 那当然 , 我们家世代如此 !"
•地质学家对山洞进行了考察,发 现了鬼怪山洞之谜:
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共57张PPT)

二、唯物主义 (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霍布斯创立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的完整体系,认为宇宙是所有机械 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
二、唯物主义
(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① 世界的本原是有限的、不变的分子。 ② 宇宙由原子和虚空组成。 ③ 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
A.把物质归结为自然 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B.具有机械性、形而 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 唯心主义
A.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B.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C.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三、唯心主义
(一)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 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 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学发展始终并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1)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先有花,再在人脑里有花的形象? 还是先在人脑里有花的形象,再有花?
(1)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学习计划 (思维)
决定 反映
我们总会碰到
学习实际 (存在)
1.原因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 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即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2.原因二: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 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原因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 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 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第一课2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19必修4哲学与文化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哲学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要求如下:1. 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概念及其意义,了解哲学的探索过程;2. 掌握哲学在认识世界、指导生活实践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其运用哲学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重要性,难点在于如何将抽象的哲学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做到知识的有效运用。
我们将重点讲述以下内容:1. 深入浅出地解析“基本问题”的具体内涵;2. 阐释哲学思想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3. 探讨学生如何通过案例、实践活动来掌握哲学思想。
三、教学准备:为了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和解决教学重难点,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准备:1. 搜集并整理相关哲学经典思想,作为教学内容的支撑和补充;2. 准备多媒体教学材料,如视频、图片等,以增强课堂互动性和直观性;3. 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哲学原理。
同时,教师应提前预习教材内容,熟悉掌握相关知识点的概念、内容及难点。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讲授、互动讨论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过程:一、导言激趣课堂开始,教师首先通过一段引人深思的哲学小故事或现实生活中的哲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例如,可以讲述“苏格拉底的苹果”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关于真理、认知和智慧的哲学问题。
通过故事引发学生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为接下来正式的课程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知导入教师简明扼要地介绍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包括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分类及其重要性。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点,为新知识的引入做好准备。
三、知识讲解1. 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讲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定义、内涵及外延,使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哲学基本问题的分类:介绍不同的哲学派别对基本问题的看法,如存在论、认识论、价值论等。
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王守仁
心外无物。 ——唯心主义
王充
人病则忧惧 忧惧则鬼出 。——唯物主义
贝克莱
存在就是被感知 。——唯心主义
牛刀小试
1.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是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②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理在气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2.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下列观点与之一致的是
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观察事物,把一切运动形式 归结为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械运动,否认物质运动 的多样性,否认事物的质变,甚至把人也作为机器。 所以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又称为机械唯物主义。
形而上 学性
把自然科学研究的习惯和方法推广为哲学的分 析方法,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否 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否认矛盾事物是事物发展的 动力。
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唯物主义: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 是派生的,先有物质 后有意识,物质决定 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 本原的,物质依赖 于意识,意识决定 物质。
原子就是物质,就是世界 的本原。
万物的基础是原子 物质, 是基本元素
(德)费尔巴哈
(法)狄德罗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什么)
人们的思想如: 理论、理念、计 划、经验 思想、 观点、感觉、方 针政策、目标等
主观性的东西
思维 意识
存在 物质
意识以外的一切事 物如:地球、生物、 环境、国情、磁场 等可见或不可见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客观存在的事 物。
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
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政治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解惑提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 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即二者谁先谁后、谁决定 谁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 认识存在的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内容,即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 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说,这个问题叫作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哲学问题?
(2)你对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哲学问题是如何理解的?
(3)结合第(2)问的结论,简要说明材料反映的“问题”成为哲学的基
本问题的理由。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提示(1)材料一反映的哲学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材料二反映的哲学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知识脉络
典例剖析
例题1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交会对接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标志
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载人交会对接的成
功需要对航天问题的认识做到“零失误”。“零失误”佐证了( )
①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②思维有时左右存在的发展 ③
康德不可知论的错误倾向 ④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存在
A.①②
精神消失。萧子良几次组织众人与他辩论,都被他驳倒。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1)这里的“形”“神”各指什么? (2)你认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1)“形”指的是人的肉体,属于存在;“神”指的是人的精神,属 于思维。 (2)先有“形”,后有“神”。存在决定思维,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主义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荀子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 知论与不可知论 ①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 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 经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 ②不可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缺陷: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 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可知论
人限于认识能力只能认识“自在之物” 引起的感觉,不能认识“自在之物” 本身。
——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
休谟
康德
(18世纪英国)
休谟的不可知论:
一是关于物质对象 和上帝是否存在 不可知; 另一个是关于经验 之间因果关系(或 普遍必然规律)是 否存在不可知。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 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①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
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②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脑子里有 猪的形象 1
2
先有猪,再有人脑里有猪的形象? 还是先有人脑里有猪的形象,再有猪?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存在即被感知
B
C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 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 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承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 否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二)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 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 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 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存在决定思维, 是唯物主义 然后
脑子里有 猪的形象
然后
思维决定存在, 是唯心主义
认为意识决定世界万物的存在
唯心主义
心外无物
王守仁 ,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文学家和军事家,称阳明先生。
认为意识决定世界万物的存在
唯心主义
存在就是被感知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
世界的存在和发展不是意识决定的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 面内容?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 学 的 基 本 问 题 内 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的 问题,即谁决定谁,谁先谁后的问题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何者为本原
存在决定思பைடு நூலகம்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5.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B
6.“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 有尚未被认 识的事物。”这种观点属 于 A.怀疑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