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小结 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4 第2单元总结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4 第2单元总结

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
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
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 用。 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 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 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
本的属性是客观性。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
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
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①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 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 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 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
题。
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 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把我们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是指导 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人这样评价: 科学发展观是党理论创新的结晶,彰显了党的理论自 信,也展示了党的理论之美。
材料二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促进生
③承认农业生产中的联系是主观的
④使农业生产关系适合农业生产力状况
解析
回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属
于改造客观世界,排除①;联系是客观的,农业生产中
的联系也不应是主观的,排除③。 答案 C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共12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共129张PPT)
政治(R-GZ) -必修4
政治(R-GZ) -必修4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 1 课时 世界的物质性
政治(R-GZ) -必修4
1.知识与技能 (1)能熟记哲学上物质的定义。 (2)能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能分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4)能掌握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地认识世界的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师生对话,从超越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角度,结合各 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探究世界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 (2)通过收集有关生物、地理等材料,探究人类社会是物质世 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政治(R-GZ) -必修4
政治(R-GZ) -必修4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① 中的一部 分。 2.物质的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 所反映的②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③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 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 的④ 。
政治(R-GZ) -必修4
二、全面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1.原理内容:(1)自然界是物质的。宇宙中的一切天体都是统 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生物的产生和进化也是自然界长期发 展的结果;人类是生物长期进化的产物。 (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从人类社会的产生来看,劳动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起了决定 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从人类社会的构成来看,构 成人类社会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都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人类社会是物质的。(3)人类思维的物 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 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课件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问题探究|
(1)宇宙的颜色逐渐发生变化,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宇宙的颜色从苍绿色逐渐过渡为现在的米黄色,还将逐渐
发生变化,是如何体现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的? 提示:(1)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
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宇宙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
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
变。这说明( )
A.只有保持性质的稳定才是事物的静止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认识和改造
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特别提醒](1)规律≠联系。规律是一种联系,但是并 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
(2)规律≠规则。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制定、修改或废 除。规则是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补充或废除,正确的、 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栏目 导引
背规律。同时,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
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
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名师解惑|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规律的概念
(1)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
定的联系。
(2)正确理解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和
方法论要求 运动不可分。不能离开运动谈物质,也不能离开

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注意】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物质形态。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运动(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3)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A.宿命论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论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
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 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 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的 C.常常把物质的具体形状当作世界的本原 D.否认意识是人脑的性能
D.物质与自然科学中的原子的区分
6.下面漫画《不信马列信鬼神》告知我们
①鬼神能保佑党员干部的仕途
②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③哲学玄妙深奥,鬼神超脱世俗
④错误的世界观会把人引入歧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峙的根本点在于( )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
1、 哲学上的 “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峙(根本)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峙(从属)
理解: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环绕世界的本原问题而斗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环绕着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而斗争,处于从属地位。 ③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分: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也有不足之处,Biblioteka 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
①把物质的具体形状当作世界的本原
②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③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 ④
认为全部世界都依靠于人的主观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
从哲学的角度摸索,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道理?
一.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两大阵营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四册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四册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提醒:真理向前发展,并不意味着被超越的真理中包含着错误的内 容或真理已经被推翻了。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 真理,在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内,永远是真理。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堂篇探究学习
2.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1)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里的“人”是指单个人,单个人由于受客观 条件和主观条件的制约,在一定时期内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只能达到 一个层次、一个方面、一个阶段。 (2)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这里的“人”指的是人类,因为人的主观 能动性能够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 移。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科学理论是将
真理性的认识 系统化,形成 一定理论体系
性 质
属于主观范
畴,有正确和 错误之分
属于主观范畴,有 真理是客观 属于主观范 正确和错误之分 的、正确的 畴,是正确的
联 ①形式上主观,内容上客观 系 ②都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堂篇探究学习
典例剖析 例题1在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时期,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富起来的 阶段,诞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强起 来的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实践予以理论升华,提出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是对前面科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说明( ) A.纠正谬误是获得真理的基础 B.对真理的不断追求是我们进行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 C.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超越历史条件就能获得真理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也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在一定程度、一定层
次上的近似的正确反映。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2.4《探究世界的本质》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2.4《探究世界的本质》ppt课件
(2)但是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 的,只要条件存在,规律就存在,就起 作用。一旦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 不存在了,规律就不起作用了。但不同 的物质形态,不同的运动形式有不同的 规律,同一规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 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说规律不是不变 化,但这种变不是人为地变,而是随着 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张三的一生
运动,一刻不停 的运动变化过程。
静止,相对静止, 几十年内他是张三, 不是李四,也不是 泥土、空气。
死亡,腐烂、分解、 化入空气泥土
核心考点突破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含义不同
记一记 背一背
(1)区别: 特点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 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 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
【动高现考象进警行示钟,因】高此考考生对统需于哲要一培学。上养运自己动的概念获取的考信查息、往解往结读信合生息活的能中力具体。如的运: (1两)由种于错唯误物论观的点相对静止观点与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矛盾观点紧
密联系在一起,高考往往把它们放在一起考查,解答问题时需要有意识地
加只以联承想认。静(止2)否20认11运年浙动江-文综-以形海而水上盐度学的的动不态变平论衡考查对相对静止 的的只理前解提承,,认对溶绝入学对与生运析的出理动解过否能程认的力相统要对一求是很静高浓止度。稳-定-的相条件对,主绝义对、运动诡是辩相论对静止
B、客观性还意味着它既不能被 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C、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 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
核心考点突破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1)人能够认识规律。
(2)人能够利用规律。
①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 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 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 ②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 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 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 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 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 为利,为人类造福。

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 第二单元知识整合梳理(共20张PPT)教育精品.ppt

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 第二单元知识整合梳理(共20张PPT)教育精品.ppt

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实现认识世界的目的。由于客观实际是
千差万别的,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必须做到具体的历

想 政 治
史的统一。



·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6.正确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客观性又称客观真理,指在真理之中包含不以人和人的意志为转
想 政 治 必 修 ④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矛盾凸显,存在法律法规不配套、政策措施碎片化、
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养老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老龄化高峰期的加速到来,将
可能改变我国经济运行,冲击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成为新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成为关系国计民生和

想 政
任何认识又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在这个条件下是真理,超出这个条件则

必 修
是谬误。

·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热点透析
思 想 政 治 必 修 ④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热点材料]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一是老龄人口爆发式增长。预计2025年突破3 亿,秒针每跳动3下就新增1位老人。二是空巢、高龄老人增多。空巢老人已超1 亿,80岁以上老人2400万,尤以农村老人问题突出。三是老人健康状况堪忧。 70%以上老人患有慢性病,失能半失能老人近4000万,老年痴呆患者约900万。 四是人口结构失衡,老龄化与少子化交织。我国总和生育率约1.5,低于中等和 思 高收入国家,养老问题已成为众多“四二一”家庭的隐忧。五是应对不足。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12页精选文档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12页精选文档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含义: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基本问题:思维(意识)与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哲 唯物 物质决定意识。

学 主义 基本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进步性基本 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局限性概 派别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 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论 主义 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形态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与时代↓ 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思想、方向)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产生的历史条件: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直接理论来源(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基本特征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 体系 辩证唯物主义:辨证唯物论、唯物辨证法、认识论主义哲学 构成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毛泽东思想:精髓、活的灵魂中国化的重 邓小平理论:主题、哲学思想大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 “三个代表” 主题社会主义 重要思想 本质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主题、提出意义1、 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1世界的物质性 (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1世界的物质性 (共26张PPT)
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
客质观现象存之在外=,物还质有现精象神+、意意识现现象象。
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特性
区 别
存在 状态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概括了一切客观存在着的 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抽象的、永恒的、 不生不灭的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 还有其自身的个性.
要求:从实际出发

(客观的经济关系) 产品的分配方式

具有物质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1世界的物质 性 (共26张PPT)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 版课件 优质课 课件免 费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1世界的物质 性 (共26张PPT)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 版课件 优质课 课件免 费课件PPT
小结: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自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1世界的物质 性 (共26张PPT)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 版课件 优质课 课件免 费课件PPT
世界
社会
是物质的
思维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1世界的物质 性 (共26张PPT)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 版课件 优质课 课件免 费课件PPT
(三)人的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
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劳动者(决定)

生 产 方 式生 改 物(质产 变生客关 的性决定生观产系,,的所由必产生物关反 作 用生以须产质力产,与关力系量不力生系)所能产是生人相决认力客们产互劳劳为定相观在资关动动,生适的生料系工产所具对产应人而中有(关,们非重象的制要系因不主地标是而能观位志主具随的和) 观有意的客决是 物 质 的具 有 物 质。观定的和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问题(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和同一性问题(区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局限性: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本原。

(局限性: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优点: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 下列说法均属于唯物主义: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天地合而万物生。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气者,理之依也。

4、唯心主义:主观唯心: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识,感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

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掩耳盗铃。

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

物是观念的结合,存在即被感知。

我思故我在。

心外无物。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心想事成,梦想成真。

客观唯心: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理生万物。

上第七天创造世界。

现实世界是理论世界的影子。

5、辩证法和形而上学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2课时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新人教必修4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2课时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新人教必修4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02022/1/102022/1/101/10/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02022/1/10January 10,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02022/1/102022/1/102022/1/10
7.(教材 P34)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否被看作是改变或创 造规律?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正确理解规律的含义 (1)“固有”强调的是规律的客观性。 (2)“本质”是指作为规律的联系,不是浮现在事物表面的 现象的联系,而是隐藏在事物现象之中的本质的联系。 (3)“必然”是指规律是必然而非偶然的联系。 (4)“稳定”是指规律不是多变的、易逝的联系。
3.(教材 P32)(1)世界上有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2)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 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 如此。请你分析一下,这句话错在哪里? 提示:教材设置这一栏目,旨在引导我们深刻体会运动和 静止的辩证关系。 (1)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2)此观点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大雁塔和故宫处于相对静 止之中,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4.1 世界的物质性 (共47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4.1 世界的物质性 (共47张PPT)


世界的组成部分。
本 质 为什么
人类社会
——是物质世界长期发 展的产物;是一个客观 的物质体系;有其客观 规律。
人的意识 ——是社会的产物。
2019/6/1
39
【易错点提示】 ①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自然界
客观存在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客观实在
②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③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哺乳类
灵长类
说一说
人类出现后,创造了许多自然界原 来没有的东西,例如转基因食品、高速 公路、铁路、桥梁、码头……
有人产生疑问,人能有意识地制造自然界中 原来没有的东西,这是否意味着自然界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呢?请谈谈你的观点。
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与 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人们利用自然物

英国天文学家指出,人类所能观测到的那些色彩绚丽 的壮丽星系可能只占宇宙的一小部分,宇宙中还存在大量 看不见的“影子星系”,它们基本上由暗物质构成,恒星 和星际去的含量极少甚至没有。
科学界已经发现,宇宙中约有90﹪的物质以看不见 的“暗物质”形式存在,它们在电磁波谱的各个波段都是 不可见的,普通可见星系中就有大量的暗物质。宇宙中暗 星系与普通可见星系的数量比例可能高达100:1。它们还 根据天文观测指出。一个名叫UGC10214的星系附近可能存 在着一个这样的暗星系。
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 识而客观存在着。有些存在我们可能看不见,但我们 能感觉得到,能检测得到。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概括和抽象了世界万 事万物和现象的共同特性。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
马克思主义物质定义的基本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四册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四册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
典例分析
【例1】 钱学森曾经说过:“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 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这说明 一个人的价值主要表现在( )
C
A.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 B.个体在社会中的影响 C.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 D.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
×
提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
拓宽教材 想一想
阅读教材P75“相关链接” 思考:请为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你的建议。 ______
提示: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
提示: 事物的价值取决于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
(2) 人的价值主要在于自我满足。( )
×
提示: 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3) 个人素质越高,人的价值越大。( )
×
提示: 判断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人民贡献了什么。人的价值与个人素质高低并没有必然的关联。
(4) 人们对社会的贡献既可以是物质贡献,又可以是精神贡献。( )
(2)从作用的内容看
①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 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价值观不同,人们在面对公义与私利、 生与死等冲突时作出的选择也不同。
名师点睛
议题二 如何理解价值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内容: 物质的概念:a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唯一特性)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a 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b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从产生上看,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c 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内容是客观的.方法论: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a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唯物的自然观)b 承认社会的物质性,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唯物的历史观)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内容: 运动的概念运动是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二者关系是不可分割的a 物质离不开运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 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方法论: 承认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主体是物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物主义,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内容: 运动的含义和特点运动是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它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含义:a 事物在他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b 物体相对于某一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任何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特点:他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方法论: 即承认运动的绝对性,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是相对主义的诡辩论.)4.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5+6)5.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内容: 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 a 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要做到根据规律办事.一旦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b 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c 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6.意识的本质(尊重客观规律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重点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b 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意识内容.从生理基础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特有的,不是大脑的机能,也不能说是电脑的机能)从内容上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本质)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不能说是正确反映)7.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7+8)8.物质决定意识内容: 物质是本原(第一性)意识是派生(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9.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内容: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a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会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b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不仅能反映当前对象,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世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能指导人有效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发展;错误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发展.b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上进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方法论: a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c 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10.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11.实践的含义: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主体是人(听课是实践)a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b 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他可以按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的特点: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形式: a改造世界的生产实践b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b 变革社会的实践c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c 科学实验活动1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1+12)1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内容: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通过直接实践或间接经验.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 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c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存在变为现实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反映了客观事物.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方法论: 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14.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内容: a 正确认识(真理)科学理论可以对实践起推动促进作用.b 错误意识(谬误)对实践起阻碍破坏作用.方法论: 发挥真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15.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内容: a 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 真理是客观的(最基本属性):真理的内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c 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d 真理都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只是照搬过去的事实,或者超越历史条件,不切实际的运用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方法论: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16.认识的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内容: a 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b 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c 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前进发展.方法论: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的追求和使命.。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意识的本质》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意识的本质》课件

2.(1)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 (2)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 提示 (1)× (2)×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背景材料】 孟子说:“心之官则思。”荀子说:“心者,形 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李时珍说:“人的记 忆皆在于脑。” (1)从意识的角度分析,上述论断的共同点是什么? (2)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这里的“人脑”能不能写成 “大脑”?
2.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 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__加__工__改__造__的结 果。 总之,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__物__质__世__界__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 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___人__脑____的机 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__客__观__存__在__的主观映象。物质世界是 先于_人__的__意__识___而存在的,物质是__本__原____的,意识是__派__生____ 的,物质__决__定____意识。
教材“探究问题 4” 提示 (1)不会。因为所有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现实世 界中虽然没有鬼神等具体事物,但构成鬼神形象的“原材料”都 来自现实世界,鬼神观念只不过是人们对现实客观对象的虚幻、 歪曲的反映。 (2)不能。客观对象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它通过生活和实践 的环节进入人脑,在人脑中被加工改造成为意识。意识是客观存 在的主观映象,离开了客观对象,人类的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 能发展。
1.(1)意识只能产生于劳动过程中。( ) (2)大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 (3)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 提示 (1)× (2)× (3)√
教材“探究问题 3” 提示 (1)没有。高等动物虽然也有以小脑为核心的中枢神经系统, 但是其大脑无论是在重量、构造,还是在机能上,都比人脑简单, 因此没有一种高等动物的脑在复杂性上超过人脑。 (2)不可能。人脑机能包括运动区、感觉区、语言区,能够形成一 定的网络系统,而动物的脑没有语言区,因此动物的脑在机能上 不可能达到人脑的水平。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意识的形成既离不开__人__脑____,又离不开被反映的_客__观___存__在__。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四册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五课第三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四册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五课第三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审题
审设问 审材料
定选项
题干关键信息“唯物史观”,指明了知识范围
材料主旨是要求立足人民,向人民学习 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不一定就能取得成功,②错误;维护人民群众 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错误;到群众中去找到答案 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体现,①④符合群众观点和群众路 线,正确
答案:B
本课结束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 的主力军。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 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
二、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提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们应该树立群 众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同时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 路线,不断总结经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归纳提升]
1.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 (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运动。 (2)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 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3)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人民群众。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不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不是人类社会存在与 发展的基础,不能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也不是随心所欲的, 必须尊重社会发展规律。 3.坚持群众路线需要发挥每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是每个人所发挥的作用 是不同的,在性质上和大小上都是有差别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 完善真理,反对把适用于一定条件的科学 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中 2、要不怕犯错误,要正确对待错误。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和谬误不容混 淆。(方法论:追求真理、坚持真理。)
B、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超出历史条件、不切实际 运用于另一条件,就成为谬误。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 错误是难免的。(方法论:要不怕犯错误,要正确对 待错误。 )
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 的反映)。 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 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个世界观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的 方法论是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是对物质的能动 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回答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第四课和第五课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部分。 因为这两课阐述的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另一方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 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不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
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回答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回答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2、认识具有无限性 3、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 或者螺旋式的上升。 4、方法论: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求与时俱 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 检验和发展真理。
方法论

真理的定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指导
真理是 客观的 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追求真理、坚持真理。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和谬误不容混淆

中 真理是 有条件的 追 具体的 具体的
求 有条件的 真理与谬误

相伴而行
方法论 指导

方法论
1、要随着历史条件的 变化而丰富、发展、完 善真理,反对把适用于 一定条件的科学认识不 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 件中2、要不怕犯错误, 正确对待错误。
一、真理的含义 真理的最基本属性
二、真理的客观性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 真理和谬误不容混淆 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2、真理都是具体的(具体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 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含义 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实践的基本含义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的特点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 生产实践(改造自然) 基本形式 变革社会的实践(如革命和改革
等)
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实践 和认 识的 辩证 关系 原理 及方 法论
思想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小结
山西省霍州市煤电第一中学 郭丽琴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 A.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 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意识决定物质)
展 追求真 反复性
指导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真 理是一 无限性 理 个过程 上升性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方法论 立足
识的基础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
(原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对实 践具有反 作用
(原理)
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 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 作用;
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的 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方法 论
重视科学理论
的指导作用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世界的本质 方法论
是物质。物
一切从实际出
质决定意识
发,实事求是
意识对物质具有 能动作用。意识 是对物质的能动 的反映,意识对 方法论 物质具有能动的 反作用 正确的意 识促进事物发展, 错误的意识阻碍 事物发展。
重视意识的作用 重视精神力量, 发挥人的主观能 动性。自觉地树 立正确的思想意 识,克服错误的 思想意识。
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地点的变化)的实际; 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时间的变化)的实际。
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原理给我们的方法论:
1、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完善真理, 反对把适用于一定条件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 另一条件中 2、要不怕犯错误,要正确对待错误。
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原理给我们的方法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