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治疗药物摘要

合集下载

抗感染药物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研究

抗感染药物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研究

抗感染药物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研究[摘要]目的:关于抗感染药物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研究。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采取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6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的性别、年龄、过敏史、用药情况等,采用Logostic对造成患者不良反应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果:697例采取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23例,23例不良反应患者中有9例变态反应、3例消化系统损害、6例神经系统损害、2例心血管系统损害和2例眼科系统疾病,1例呼吸系统疾病。

采用多因素Logostic回归分析可知:患者用药注射疗程、ALT和合并慢性病都是造成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

结果:采用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的患者要注意控制好用药周期,并且重视对慢性病和ALT异常患者的监护,有效降低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

关键词:抗感染药物;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属于喹诺酮类的抗生素药物,是第4代广谱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的抗菌药物,抗菌效果较高且用途广泛,对厌氧菌、革兰阳性菌、格兰阴性菌以及抗酸杆菌都有较高的抗菌活性,主要用于敏感菌造成的腹腔感染、生殖系统感染以及呼吸道系统感染的疾病中。

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较多,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心律失常、水肿、低血压等,会造成严重的肝功能损伤,甚至会造成严重的造血功能损伤。

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病率明显提高,给患者的用药安全造成巨大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采取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6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的性别、年龄、过敏史、用药情况等。

697例患者的既往病史、个人史、过敏史等一般资料完整,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

排除标准:患者采用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前未采用肝功能检查,对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药物过敏患者,伴随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均不纳入本文研究。

1.2方法患者采用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取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250ml实施静脉滴注,滴注速度控制在40滴/min,在2小时内滴注完成。

医学专题抗菌药喹诺酮类摘要

医学专题抗菌药喹诺酮类摘要
B环可以改变。
1、N1位取代基对抗菌活性有 很大贡献。
N1 位 取 代 基 如 是 脂 肪 烃 取 代 基时,以乙基或者与乙基体积 相似的乙烯基、氟乙基取代时 抗菌活性最强。
N1位取代基如是脂肪环 烃取代基时,以环丙基 的抗菌活性最强。
N1位取代基也可是芳香 烃取代,苯取代和乙基 取代的作用相似,2, 4-二氟苯基和4-羟基苯 基的取代可扩大抗菌谱, 增强对G+的活性。
6、 甲氧苄啶( TMP) 的作用机理为 A. 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 B.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 C. 抗代谢作用 ( ) D. 掺入DNA的合成( ) E. 抑制β-内酰胺酶( )
喹诺酮类药物是 DNA回旋酶 (gyrase)和拓扑 异构酶Ⅳ (Topoisomerase Ⅳ) 的抑制剂。
回旋酶
喹诺酮类药物对人体细胞拓扑异构酶影响较小
回旋酶
DNA回旋酶
第二十章 抗菌药 第二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三、构效关系
A环时间抗菌作用必须的基本药效结构,3-羧基、4位羰 基氧与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作用,是抗菌必须的 活性基团。
第二代代表药物:西诺沙星(Cinoxacin)、吡哌 酸(Pipemidiemidic Acid
1)抗菌谱:对G-起作用,对G+也有效, 较第一代有明 显的优点,对绿脓杆菌有抑菌活性,对萘啶酸和 吡咯酸的耐药菌株有抑制作用。说明两代药物的 交叉耐药作用不同。
诺氟沙星的合成: 用3-氯-4-氟苯胺(1)和乙氧甲烯基丙二酸二乙酯(2)
在120-130℃缩合得缩合物(3)。 (3)在液体石蜡存在下150℃环合,得化合物(4)。 将(4)在DMF中用硫酸二乙酯进行N-乙基化反应,得
化合物(5)。 (5)在2mol/LNaOH下水解生成(6)。 (6)与哌嗪缩合而得诺氟沙星。

抗感染药物的调研报告摘要

抗感染药物的调研报告摘要

抗感染药物的调研报告摘要抗感染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的药物,用于治疗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本报告对抗感染药物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包括药物的分类、机制、应用范围、副作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

首先,抗感染药物根据其作用靶点及机制可以分为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和抗寄生虫药物。

抗菌药物是最常用的一类,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等。

抗病毒药物一般通过阻断病毒复制来发挥作用,例如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抗疱疹病毒药物等。

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真菌感染,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等。

抗寄生虫药物则常用于治疗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如疟疾、血吸虫病等。

其次,抗感染药物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多种疾病。

不同的感染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合理选择合适的药物是关键。

此外,药物的使用方法(口服、静脉注射等)和剂量也会影响治疗效果。

然而,抗感染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导致了耐药性的出现,这是当前抗感染药物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得一些传统的抗菌药物失去了对感染病原体的有效杀灭能力。

因此,开发新的抗感染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一些新型抗菌剂和抗病毒剂得到了广泛关注,如新型β-内酰胺类药物、抑制病毒酶活性的药物等。

最后,抗感染药物在临床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一些抗菌药物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同时,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可能导致治疗效果的降低或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此,合理选择药物并遵循医生的指导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抗感染药物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合理选用药物、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将有助于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此外,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新型抗感染药物也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效地对抗感染疾病,保障人们的健康。

临床药学在抗感染药物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药学在抗感染药物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药学在抗感染药物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研究题目:临床药学在抗感染药物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感染性疾病对全球健康构成巨大挑战。

抗感染药物治疗是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而药学在抗感染药物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旨在探讨临床药学在抗感染药物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并提供相关研究问题的背景、研究方案方法、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结论与讨论。

1. 引言感染性疾病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威胁着人类健康。

由于细菌多次暴露于抗菌药物导致抗菌耐药性的增加,抗感染药物的有效性受到了挑战,因此临床药学在抗感染药物治疗的研究和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基于临床药学的抗感染药物治疗研究的应用。

2. 研究问题及背景抗感染药物治疗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实践中是常见的治疗手段。

然而,如何优化抗感染药物的选择、剂量和给药方案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临床药学在抗感染药物治疗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可以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优化治疗效果。

因此,我们需要探讨以下问题:- 临床药学在抗感染药物治疗中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临床药学如何优化抗感染药物的选择、剂量和给药方案?- 临床药学在抗感染药物治疗中的应用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如何?3. 研究方案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收集临床药学在抗感染药物治疗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包括研究内容、方法、技术与工具等。

重点关注临床药学在抗感染药物治疗中的理论基础、临床实践应用以及相关案例研究。

同时,通过访谈临床药学专家,了解他们在抗感染药物治疗中的应用经验和观点。

4.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文献信息进行归纳和分析,整理出临床药学在抗感染药物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内容、方法和成果。

在结果呈现部分,我们将展示临床药学在抗感染药物治疗中的主要应用领域、技术与工具,以及相关研究的结果。

5. 结论与讨论本研究将通过对临床药学在抗感染药物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的探讨,总结出以下结论:- 临床药学在抗感染药物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优化治疗效果。

西药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西药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西药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摘要】目的:为有效提高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对西药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抗感染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90例,按接受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

结果:统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后,通过西药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结论:分析表明,西药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显著,但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体质谨慎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西药注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效果;不良反应分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属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抑制细菌繁殖[1]。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针对多种病菌均有较强的作用活性,鉴于其良好临床疗效,已被广泛应用于皮肤、软组织感、及泌尿系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等不同的抗感染治疗中。

但是随着临床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应用的增多,逐渐发现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虽在抗感染治疗中疗效显著,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常见的有发热、恶心、呕吐、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抗感染治疗患者90例进行西药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头孢他啶对照研究,经临床结果观察显示,本研究取得满意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抗感染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90例,按接受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

观察组患者男25例,女20例;患者年龄(19-71)岁,均值(37.62±3.38)岁;对照组患者男26例,女19例;患者年龄(19-72)岁,均值(38.74±3.82)岁;两组数据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抗感染用药的调查报告摘要

抗感染用药的调查报告摘要

抗感染用药的调查报告摘要
抗感染用药的调查报告摘要: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对抗感染用药的现状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调查结果显示,抗感染药物在医疗实践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并对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调查涵盖了不同类型和用途的抗感染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等。

在接受调查的医疗机构中,抗生素是最常用的抗感染药物,其中以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最为常见。

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流感和乙肝等。

抗真菌药物则主要针对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和白色念珠菌感染等。

调查还发现,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滥用抗生素导致了耐药菌的出现,使得某些感染疾病的治疗更加困难。

此外,一些医疗机构在抗感染药物使用上存在不规范的情况,缺乏个体化的用药指导和合理的管理。

此外,一些新型的抗感染药物研发困难,导致目前市场上的抗感染药物种类相对有限。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调查建议加强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首先,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抗感染药物的规范使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用药水平和专业素养。

其次,制定和执行抗感染药物管理政策,加强对抗感染药物的监管和控制。

最后,鼓励和支持抗感染药物的研发,促进创新药物的上市,以满足临床需求。

总之,抗感染药物在医疗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然而,滥用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仍然存在。

通过加强规范使用、加强管理和支持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感染性疾病,保障人民的健康。

一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药物治疗的病例分析

一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药物治疗的病例分析

抗凝药的应用
、 华法林:3mg, qd 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需长期口服
华法林持续抗凝治疗。 患者凝血四项均偏高〔凝血酶原时
间32S〕,D二聚体偏高 〔 257ng/mlDDU〕,建议复 查凝血四项,必要时调整用药剂量。19
补钾治疗
❖患者入院时血钾偏低: 3.36mmol/L ❖ 口服氯化钾缓释片补钾治疗: ❖ 〔用量:0.5g,早午晚餐后服用〕
16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治疗
17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
患者既往2004年行主动脉瓣置换 术,查体发现双手指甲有线状出血, 需警惕细菌栓塞远端毛细血管,考 虑存在感染性心内膜炎,且消化、 呼吸、泌尿系感染不典型,考虑血 源性感染可能性大。但患者血培养、 心脏彩超、心肌损伤标记物均未见 异常。
根据?热病?〔43版〕推荐:哌拉西 18
内容提要
一、病史摘要 二、诊疗经过 三、分析讨论
1
一、病史摘要
❖患者,男,57岁, BMI 22.86kg/m2 。 ❖ 主诉:前受凉后开始出现发热,无畏寒、寒战,体温 最高达38℃,伴干咳,伴流清涕,无胸痛、胸闷、心悸,无 咯血,无活动耐力下降,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自服“感 冒清热颗粒〞后上述病症好转。
❖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84号令〕: 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的关键在于杀灭心内膜或心瓣 膜赘生物中的病原菌。
❖ 1、尽早进行病原学检查,在给予抗菌药物前即应送 血培养,获病原菌后进行药敏试验,按药敏试验结 果调整抗菌治疗。
❖ 2、根据病原选用杀菌剂,应选择具协同作用的两种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 患者仍有间断发热,偶有畏寒、寒战,体温最高达38℃,遂 来我院门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 11.76×109/L,中性粒细 胞百分比76.9%,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摘要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摘要

04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 抗感染药物是用于治疗各类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 或合理使用药物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病程 延长,甚至威胁生命。因此,了解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对于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 意义。
03
了解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对于提高用药安 全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
01
通过对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不
良反应的类型、发生率、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
02
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
依据。
03
针对不良反应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和预防措施
,提高抗感染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摘要
目录
• 引言 • 抗感染药物概述 •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控制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
01
抗感染药物是治疗各类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但 随之而来的是药物不良反应的问题。
02
随着抗感染药物的广泛使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逐 年上升,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抑制DNA旋转酶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抑制DNA旋转酶的活 性,使细菌DNA无法复制而死亡。
抗感染药物的耐药性
产生灭活酶
细菌通过产生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钝化酶等灭活酶 ,使药物失去抗菌活性。
药物作用靶点的改变
如细菌的核糖体靶点改变,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失去 抗菌活性。

硫酸锌注射液的功能主治

硫酸锌注射液的功能主治

硫酸锌注射液的功能主治1. 功能特点硫酸锌注射液作为一种药物,具有以下主要的功能特点:•具有抗炎性和抗菌作用;•可以改善和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对某些疾病具有辅助治疗的效果;•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具有保护肝脏功能。

2. 主要适应症硫酸锌注射液适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主要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病毒性感冒、流感等呼吸道感染;•细菌感染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急性和慢性肝炎;•伤口感染、烧伤、创伤后感染等;•结核病的辅助治疗。

3.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1 使用方法•硫酸锌注射液为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给药,必须由医生或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剂量和使用频率根据病情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静脉滴注时需要注意注射速度和药物溶液的浓度。

3.2 注意事项•对硫酸锌成分过敏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皮肤损伤等不适症状需及时告知医生;•情况严重或持续不适应立即就医。

4. 不良反应硫酸锌注射液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包括但不限于:•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瘙痒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皮肤损伤:如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等。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

5. 临床应用进展和研究近年来,硫酸锌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得到了一定的进展。

以下是一些研究成果的摘要:•一项对硫酸锌注射液在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发现,该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和减轻症状。

•另一项研究发现,硫酸锌注射液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

•有研究表明,硫酸锌注射液在伤口愈合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加快伤口愈合速度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然而,仍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验证,以更好地发掘硫酸锌注射液的潜力。

6. 结束语从以上介绍可见,硫酸锌注射液作为一种药物具有抗炎、抗菌、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等多种功能。

抗感染药物研究进展

抗感染药物研究进展

抗感染药物研究进展
赵爱梅
【期刊名称】《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1992(000)004
【摘要】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广泛.据调查每年药品的消耗量中.抗感染药占50%以上.本文就近年来抗感染药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1 抗生素类现在我国抗生素的生产.从1948年抗生素问题世以来品种增加到50多种在抗生素中青霉素的资历最老.至今仍为临床广泛应用.前一时期曾本着能耐酸、耐酶、可口服、对耐药菌和绿脓杆菌有效的目标.进行了半合成改构工作.现已有新品种30多个.头孢菌素的发展最快.近年来引入临床
【总页数】2页(P84-85)
【作者】赵爱梅
【作者单位】菏泽医药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学习抗感染药物研究进展提高合理用药水平——2007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暨临床药理学与临床药学研究进展培训班在威海胜利召开 [J],
2.秀丽隐杆线虫作为抗感染药物筛选模型的研究进展 [J], 史秋佳;杨剑萍;陈缵光
3.体外膜肺氧合对抗感染药物药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吴晓磊;史长城
4.作用于细菌氨酰-tRNA合成酶的抗感染药物研究进展 [J], 张硕;李卓荣;
5.作用于细菌氨酰-tRNA合成酶的抗感染药物研究进展 [J], 张硕; 李卓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脓毒症休克抗感染治疗的用药分析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脓毒症休克抗感染治疗的用药分析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脓毒症休克抗感染治疗的用药分析发表时间:2018-03-09T13:07:35.3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4期作者:艾小华[导读]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脓毒症休克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中江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德阳 618100)【摘要】目的: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抗感染治疗策略及用药进行分析。

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药物治疗,观察患者体温、炎症指标、血培养结果、肾功能指标。

结果:治疗后第9~13d,患者体温逐渐平稳,炎症指标降低,血培养结果显示为阴性;治疗后第17d,患者口述无不适症状,炎症指标、肾功能指标正常。

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脓毒症休克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脓毒症休克;抗感染;治疗策略;用药分析【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4-0074-01 脓毒症休克在内科与外科危重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发病率为11%~15%,致死率达到30%~60%,并呈现上升趋势[1]。

在治疗时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能够使患者生存率得到提升。

本次研究将我院5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抗感染治疗策略及用药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与女性分别有26例、20例,年龄35~52岁,平均年龄为(42.5±3.2)岁。

在入院诊断时,体温:39.5℃~40.5℃;血压:收缩压72~85mmHg,舒张压45~55mmHg;血常规:白细胞水平为9.4~9.9×109/L,中性细胞比例为90.5%~95.3%,红细胞水平为4.1~4.3×109/L;肾功能:尿素氮10.3~11.2mmol/L,肌酐350~360μmol/L;胸腹部经CT检查未见胆囊结石,轻压上腹,患者表现为疼痛。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摘要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摘要

5.血液系统

5.1贫血 5.2 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 5.3 凝血机制异常
5.1贫血
抗感染药物引起的贫血机制有三种: △红细胞生成抑制所致的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氯霉素)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所致的贫血 (呋喃唑酮)
两性霉素B、头孢唑林、头孢拉定、甲硝唑 庆大霉素、小诺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 氟哌酸也会引起贫血。

两性霉素B、氟烷或乙醚可致肾小动脉痉 挛,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出现氮质血症。
3.肝脏

药物性肝病根据其发病机理不同,分为中 毒性肝损害和变态反应性肝损害。

中毒性肝损害是指某些药物在肝内经过 P450酶的作用,代谢转化为一些毒性产物, 如亲自由基、自由基和氧基,它们与蛋白 质、核酸和脂质等高分子结合,干扰细胞 代谢,破坏膜的完整性和膜的Ca2+-ATP酶 系、破坏细胞内外环境Ca2+的稳态,最终 造成肝细胞死亡。

药物通过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其毒性强度 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与疗程长短呈正比。 临床上往往出现蛋白尿、管形尿、红细胞, 严重者可产生氮质血症、肾功能减退、尿钾 排出增多等,甚至引起肾小管坏死及急性肾 功能衰竭

氨基苷类主要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但一般 不影响肾小球。庆大霉素较阿米卡星和奈替 米星更易引起肾毒性。 多粘菌素类常用量时即可引起肌酐清除率下 降,大剂量时可造成肾小管坏死和肾小球功 能减退。 头孢菌素类肾细胞毒性的报道并不少见。在 1340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中占了300多例。 万古霉素主要也是损及肾小管,其肾毒性发 生率一般为5%。

8.药物热
药物热的主要诊断依据如下 (1)应用抗菌药物后感染得到控制,体温下降后又 在上升 (2)原来感染所致的发热未被控制,应用抗菌药物 后体温反显较未用前为高 (3)发热或热度增高不能用原有感染解释,而且也 无继发感染的证据,患者虽有高热,但一般情况 良好 (4)某些患者尚伴有其他变态反应如皮疹、嗜酸粒 细胞增多等 (5)停用抗菌药物后热度迅速下降或消退

抗感染药物中以抗菌药物为主摘要

抗感染药物中以抗菌药物为主摘要

抗感染药物中以抗菌药物为主。

抗菌药物系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部分也可用于局部)的各种抗生素和化学合成的药物,其中,抗生素仅指对某些微生物有杀菌或抑菌作用的微生物产物及抗生素的半合成衍生物。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系指化学结构式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这一大类抗生素具有抗菌活性强、毒副反应少、临床疗效好的共同特点。

目前在临床上已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这一类抗生素中新药不少,但细菌的耐药性的问题也日益严重。

1.青霉素类•本类药物是由青霉菌分泌物中分离而得的杀菌剂。

•青霉素和(Penicillin G, Benzylpenicillin)和苄星青霉素(长效西林,Benzathine Penicillin G, Bicillin)的特点:•①窄谱:革兰阳性球菌、嗜血杆菌属和致病螺旋体;•②不耐酸、不耐β-内酰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下称金葡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下称表葡菌)对其普遍耐药;•③肾小管分泌排泄,丙碘舒、磺胺药、阿司匹林可与该药竞争而延缓其排泄;•④变态反应反生率高,用药前必须作过敏原皮试;⑤青霉素可肌注或静脉给药,苄星青霉素仅供肌注。

耐酶青霉素的特点:•①耐青霉素酶、耐酸•②窄谱;•③限用于产青霉素酶的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④组织渗透性好,能穿过胎盘,氟氯西林能渗入骨组织,但均难以透过血-脑屏障和眼玻璃体液。

•⑤同类药物间的比较。

表耐酶青霉素类药物间比较广谱青霉素•1)氨苄青霉素类:包括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和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 Amoxycillin)的特点:•①广谱、不耐酶、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②对肠杆菌属和李斯特菌属的作用优于青霉素,对梭状芽胞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和脑膜炎球菌的作用与青霉素相似,对多数克雷伯菌属、沙雷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和脆弱类杆菌耐药;•2)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类:包括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氧哌嗪青霉素(Piperacillin)、替卡西林(Ticacillin)和呋苄青霉素(Furbenicillin)等的特点:•①广谱、不耐酶、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主要用于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所致感染;•②抗菌活性比较:氧哌嗪青霉素>呋苄青霉素>替卡西林>羧苄青霉素。

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多部位感染的抗感染治疗

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多部位感染的抗感染治疗

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多部位感染的抗感染治疗摘要目的探讨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引起多部位感染的有效治疗。

方法本文阐述了临床药师对1例多部位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患者的药学监护过程。

临床药师参考泛耐药革兰氏阴性菌的治疗方案结合药敏试验提出适宜的治疗意见。

结果当不能使用替加环素时,米诺环素联用美罗培南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成功治疗多部位肺炎克雷伯菌感染。

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关键词: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多部位感染;药学监护肺炎克雷伯菌(K. Pneumoniae, KPN)为革兰氏阴性菌,属于肠杆菌科克雷伯菌属,为兼性厌氧菌,约占医院革兰阴性菌感染20%以上[1],是引起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的常见菌种,偶尔可致血流感染。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显示,肺炎克雷伯菌的 ESBLs 检出率为 54.5%[2]。

我院最近发现多例同时产ESBLs 和KPC的肺炎克雷伯菌,现将1例泛耐药KPN 导致多部位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有效的抗感染方案。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5岁,已婚。

主因“意识不清13小时余”入院。

患者自2015年10月长期卧床,留置尿管。

2016.1.20尿道口开始出现脓性分泌物,伴恶臭,尿量逐渐减少,尿管中可见黑色絮状物。

1.28 患者21:20被家属发现两眼发直,呼之不应,呼吸动度大,伴右上肢抽动,遂至我院就诊。

以“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收入ICU。

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脑梗塞病史3年,遗留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及言语不利;右侧腹股沟疝气病史2年余。

1.28白细胞计数13.8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3.4%;C-反应蛋白148mg/L;降钙素原(PCT)150.64ng/ml;动脉血气(FiO20.29):PO276.4mmHg,PCO222.1mmHg,pH7.419,BE-9.6mmol/L,HCO3-14.1mmol/L,cLac10.8mmol/L,PO2(A-a)e108.5mmHg;胸片:左下肺炎,左侧胸膜增厚可能性大。

抗感染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前景

抗感染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前景

抗感染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前景Antimicrobial Drugs: Research and Prospects摘要:抗感染药物的研发在防治疾病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多重耐药性菌株的出现和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导致新的抗感染药物研发变得越来越困难。

本文简要探讨了抗感染药物的研发现状、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抗感染药物,多重耐药性,研发,应用前景Antimicrobial Drugs: Research and ProspectsIntroductionAntimicrobial drug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However, the emergence of multidrug-resistant strains of bacteria and the overuse of antibiotics have mad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timicrobial drugs increasingly challenging.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intere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antimicrobial agents tha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bacterial infections.Current Status of Antimicrobial Drug Development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timicrobial drugs involv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targets and the design of compounds that can selectively and effectively inhibit those targets. Traditional antimicrobial drugs have mainly focused on attacking the cell walls and membranes of bacteria or interfering with bacterial DNAreplication and protein synthesis. However, these approaches have become less effective due to the emergence of resistance mechanisms used by bacteria to circumvent these mechanisms.In recent years, researchers have explored new targets and developed new approaches to treat bacterial infections. These include targeting bacterial virulence factors to weaken bacterial infection and manipulating host factors to stimulate the host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bacterial infections.Key Technologies in Antimicrobial Drug Development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timicrobial drugs requires a range of technologies, including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molecular docking, 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 and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is used to identify new compounds with antimicrobial activity from large libraries of molecules. Molecular docking is used to predict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potential compound and target protein. 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 is used to design compounds that can selectively inhibit the target protein with minimal side effects.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is used to generate large libraries of compounds with diverse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Antimicrobial Drugs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antimicrobial drugs are promising, as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new antimicrobial agents that can overcome resistance mechanisms and effectively treat infectious diseases. New approaches, such as targeting bacterial virulencefactors and host factors, have shown promise in preclinical studies. Moreover, advances in technologies such as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and molecular docking have enabled the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new antimicrobial compounds.Conclusion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timicrobial drugs is critical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With the emergence of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novative approaches and technologies are needed to develop novel antimicrobial drugs.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antimicrobial drugs are promising, and research in this field will continue to advance and provide new tools for combating infectious diseases.Keywords: antimicrobial drugs, multidrug-resistant,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prospectsIn recent years, the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multidrug-resistant strains of bacteria has become a major public health concern worldwide. The overuse of antibiotics has contributed to the emergence of these resistant strains. As a resul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timicrobial drug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fight against infectious diseases. New approaches to antimicrobial drug development are emerging. For example, researchers are now exploring the use of phage therapy as a potential alternative to antibiotics. Bacteriophages, or viruses that target bacteria, have been used in some countries to treat bacterial infections. While this approach is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s, it shows promise as a potential solution to the growing problem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Another emerging area of research is into the use of nanoparticles as antimicrobial agents.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shown to have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that can be used to combat infections. Research is ongoing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nanoparticles that can be targeted at specific bacterial strains, and this may pave the way for the future use of nanoparticles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A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timicrobial drugs continue to progress, researchers are also looking at ways to slow down the emergence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One approach is to use combination therapies that involve the use of multiple drugs to target different aspects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Another approach is to use antibiotic stewardship programs to promote the responsible use of antibiotics in order to slow down the development of resistance.In addi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and approaches, there is also a need for increased surveilla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This can help to identify outbreaks of drug-resistant infections and to track the emergence of new resistant strains of bacteria. This information can help to guide public health policies and inform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and approaches.In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timicrobial drugs is critical in the fight against infectious diseases. While the challenges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are significant, the emergence of new approaches and technologies provides hope for the future. Through continued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responsible use ofantibiotics, we can work towards a future where infectious diseases can be controlled and treated effectively.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timicrobial drugs is important for several reasons. First, infections caused by drug-resistant bacteria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treat, leading to increased illness and in severe cases, death. Second, the evolution of bacteria means that existing antibiotics will become less effective over time, creating a need for new drugs to replace them. Third, some types of bacteria are becoming resistant to multiple types of antibiotics, which makes treating infections even more challenging.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in developing new drugs is finding compounds that are effective against drug-resistant bacteria. Researchers are looking for new compounds that work differently than existing antibiotics, such as compounds that target bacterial virulence factors rather than their ability to multiply. They are also study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ntibiotics to identify ways to modify them to make them more effective or to create new compounds with similar properties.Another approach is to use combinations of existing compounds to treat infections caused by resistant bacteria. 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certain combinations of antibiotics can be more effective than using a single drug. This approach involves using drugs that target different aspects of bacterial function, such as cell wall synthesis and protein synthesis. This approach can slow the development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because it is less likely for bacteria to become resistant to multiple drugs at once.In addition to developing new drugs, researchers are studyingalternative therapies for treating infections. Phage therapy is one such alternative that is being studied. This involves using bacteriophages, which are viruses that infect and kill bacteria. Phages can be used to target specific types of bacteria, making them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treating drug-resistant infection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questions to answer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phage therapy.Nanoparticles are also being investigated as a potential antimicrobial therapy. Nanoparticles are tiny particles that can be engineered to have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They can be designed to target specific types of bacteria, making them a potential alternative to antibiotics. However, research is still in the early stages, and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determine their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Finally, it is important to promote responsible use of antibiotics to slow the development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This includes using antibiotics only when necessary, not prescribing antibiotics for viral infections, and completing the full course of antibiotics prescribed by a healthcare provider. By reducing the use of antibiotics, we may be able to slow the development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and preser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xisting antibiotics.In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timicrobial drugs and alternative therapies is critical to combat drug-resistant infections. While the challenges are significant, research is ongoing, and new approaches are being explored. In addition to developing new drugs, it is important to promote responsible use of antibiotics to slow the development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Through continuedresearch and responsible use of antibiotics, we can work towards a future where infectious diseases can be controlled and treated effectively.。

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及药学分析

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及药学分析

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及药学分析张昌凤周雪梅官葵花*(荆门市康复医院,湖北荆门448000)【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讨组,每组43例。

参照组单纯应用甲硝唑治疗,研讨组应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研讨组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甲硝唑克林霉素联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DOI:10.19435/j.1672-1721.2019.07.044细菌性阴道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该疾病主要是因为阴道厌氧菌菌群失衡引起感染的炎症性疾病,临床症状以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有异味等为主,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1]。

若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未及时得到有效的诊治,极易继发相关妇科并发症,严重者还会发生不孕症[2]。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给予抗生素对细菌性阴道炎进行治疗,由于抗生素的种类繁多,因而如何合理用药制定有效用药方案极其重要。

本研究对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并对药物进行药学分析,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讨组,每组43例。

参照组年龄最小26岁,最大46岁,平均年龄(38.61±3.54)岁;病程最短4d,最长20d,平均(14.31±0.59)d;生育情况:已生育38例,未生育5例。

研讨组年龄最小26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38.63±3.56)岁;病程最短4d,最长19d,平均(14.28±0.54)d;生育情况:已生育37例,未生育6例。

抗感染药的临床应用分析

抗感染药的临床应用分析

抗感染药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抗感染药物是指治疗各种病原体所致感染的各种药物。

抗感染治疗是临床各科大夫必须掌握的本领之一,合理应用会给患者带来益处,反之后患无穷。

本文着重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对实际临床应用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抗感染药;临床;抗菌药物【中图分类号】r969.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222-01抗感染药物是指治疗各种病原体所致感染的各种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含义较抗感染药物略窄,不包括抗蠕虫药物。

抗生素原指在微量时对一些特异性微生物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后将化学方法合成的仿制品,具抗肿瘤、抗寄生虫、免疫抑制等生物效应的微生物产物,以及抗生素半合成衍生物统称为抗生素。

抗菌药物指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各种抗生素及化学药物。

抗感染药物是现代医疗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一类药物,抗感染治疗是临床各科大夫必须掌握的本领之一,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会给患者带来益处。

反之,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本文着重讨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与分析。

1 临床应用的指针与选用原则1.1 应用指征: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1.2 选用原则: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或耐药,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以下简称药敏)的结果而定。

因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住院病人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门诊病人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开展药敏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临床上主要通过哪些途径明确致病原,以针对病原菌选择抗菌药物?规范留取标本培养病原测定药敏结合临床评价依据临床特点判断病原参考经验疗法•遇到发热较重感染的病例应尽力争取在投用抗菌药之前送检相应部位临床标本•反复规范留取标本,选用合适培养基•必要时停用抗菌药1~2天再收集标本培养•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也是快速有效•感染症状明显,但病原体检验确为阴性时,要想到特殊病原体感染•尽量做药敏试验,确定耐药类型73、举例说明,在选择有效合适的抗菌药物上主要考虑哪些因素?应有效地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预防和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合适的剂量和疗程,避免产生耐药菌株;密切注意药物对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影响;根据微生物的药敏试验,调整经验用药,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确定给药途径,防止浪费。

74、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多肽类、抗深部真菌类等抗感染药物的抗菌特点及其主要品种的查体点。

太多了。

75、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选用哪些药物较为安全?肝功能不全:尽量选用经肾代谢、无肝毒性的药物,使有效剂量与疗程易于保证,如: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磷霉素和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尽量避免选用主要经肝代谢且/或具肝毒性的药物,如四环素类、红霉素酯化物、氯霉素类、磺胺药、利福平、异烟肼、两性霉素B、酮康唑、咪康唑、氟胞嘧啶等肾功能不全:尽量选择对肾脏无明显毒性,且主要经肝胆系统排泄的药物,如: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等青霉素类、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头孢菌素类、环丙沙星、克林霉素、磷霉素、甲硝唑、利福平、氟康唑、两性霉素B、异烟肼等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四环素、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氟胞嘧啶等,必须使用时应严格调整剂量;采用减量法或减量与延长间期结合调整剂量有条件的可予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肾功能减,药物经肾脏排泄减少,血药浓度增高,易引起蓄积中毒。

如氨基苷类抗生素,使用时间稍长即能引起眩晕耳鸣、耳聋及平衡失调,对肾脏也有影响。

红霉素应用不当,容易出现肝损害。

患有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四环素亦最好不用或慎用,因可加重病情,促进分解代谢,易导致酸中毒,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氯霉素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明显增高。

即使是毒性较小的青霉素,如果用量过大,严重时也可产生眩晕、昏迷等症状。

因此,老年病人使用抗生素,除掌握适应证外,宜减量或延长用药时间隔。

儿童:青霉素、红霉素类孕妇:青霉素、头孢类、红霉素、林可霉素76、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ESBLs格兰阴性杆菌、绿脓杆菌、不动杆菌有良好抗菌作用的抗菌药有哪些?MRSA: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产ESBLs:青霉素、氨苄西林绿脓:青霉素、三代头孢、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妥布霉素、环丙沙星、氨曲南不动杆菌:喹诺酮+阿米卡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77、举例说明,遇到难治性感染可从哪些基本环节寻找感染难治的原因,以对症下药?病原、药物、患者三个基本环节寻找感染难治的原因。

1、诊断性用药(碳青霉烯类、三四代头孢或联合氨基糖苷类针对G-;万古、去甲万古针对G+)2、必要时手术处理3、考虑特殊感染及注重发热的鉴别4、必要时停用所有抗菌药78、简述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抑制剂是一类新型的抗流感病毒药物, 可选择性、竞争性地抑制流感病毒NA,使新形成的病毒无法从细胞表面释放,并使病毒自身聚集,阻断病毒在呼吸道粘膜分泌物中的传播。

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有扎那米(Zanamivir)和奥司他韦(Oseltamivir)二种。

79、简述可经经脉应用的抗疱疹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首选药物。

更昔洛韦、西多福韦、膦甲酸钠80、简述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的种类及特点拉米夫定:作用机制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商品名“贺普丁”)既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逆转录酶的抑制剂,也是此两种酶的底物。

拉米夫定掺入病毒DNA 链中,阻断病毒DNA链的合成,从而抑制HIV和HBV的复制。

拉米夫定对哺乳动物DNA聚合酶的抑制作用微弱,对哺乳动物无明显的毒性。

代谢拉米夫定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为80%-85%,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

拉米夫定主要以原型经肾脏排泄,对肾功能减退者,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妊娠期间不推荐使用该药。

适应症及用法⏹用于治疗HIV-1和HIV-2感染: 150mg,每天二次⏹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100mg,每天1次a)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的治疗终点为HBeAg血清转换,在发生HBeAg 血清转换后继续治疗6-12个月,以巩固疗效。

b)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的疗程不能确定,美国肝病研究会(AASLD)建议,拉米夫定治疗的终点应该为HBsAg的转阴。

c)对于已经发生肝硬化的患者,拉米夫定可延缓肝硬化的进展,降低肝癌发生率。

拉米夫定的疗程需要更长,甚至要终身治疗。

耐药性拉米夫定长期使用会引起耐药性的增加。

YMDD(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基序变异是导致HBV对拉米夫定耐药的原因。

发生YMDD变异后,多数患者出现ALT的反跳,偶可发生肝功能失代偿,甚至死亡(尤其是已有肝硬化患者)。

因此,临床上应注意疗效与危害(YMDD变异)的平衡,治疗过程中必须定期监测HBV DNA水平和基因型耐药。

与阿德福韦联合治疗可减少拉米夫定耐药性的产生。

停药拉米夫定停药后部分患者可出现ALT反跳(尤其是未发生HBeAg血清转换者),多发生在停药后1年内(平均4个月内),少数可出现肝功能失代偿,甚至引起死亡。

因此,在停用核苷(酸)类似物1年之内,应进行严密的临床随访。

阿德福韦酯:阿德福韦酯 (adefovir dipivoxil, ADV;商品名“贺维力”) 是阿德福韦的前药。

该药易经胃肠道吸收,可以与腺苷酸竞争性渗入病毒DNA 链, 作为终止物抑制DNA 聚合酶, 终止DNA 新生链的合成, 从而使病毒的复制受到抑制,具有抗逆转录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包括拉米夫定耐药HBV毒株)和疱疹病毒的作用。

代谢该药体内半衰期较长,约12~36 h ,每日口服一次即可。

口服吸收后,90%以上的药物不经过代谢直接由尿液排泄。

适应症⏹ HBeAg阳性或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肝患者用法及不良反应阿德福韦的不良反应较少,但剂量超过每日30mg/d时,可引起肾毒性,推荐的剂量为每日10mg/d。

耐药HBV对阿德福韦的耐药率却远低于拉米夫定。

HBV RT区rtA181位和rtN236位变异是阿德福韦常见变异位点。

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联合治疗可降低拉米夫定耐药患者对阿德福韦耐药率,故推荐拉米夫定耐药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

由于阿德福韦的耐药率较低,故该药尤其适合需要长期治疗者。

恩替卡韦作用机制恩替卡韦(entecavir ,ETV,商品名“博路定”)作用于HBV DNA复制的起始、逆转录和DNA正链合成这三个环节,抑制HBV的复制。

对拉米夫定耐药、阿德福韦耐药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近期发现,恩替卡韦对HIV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代谢ETV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20~24 h,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体内代谢率很低,主要在肾脏以原型排泄(约60%~80% ),不良反应较少。

适应症⏹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用法⏹核苷(酸) 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0.5 mg,每天一次⏹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1mg,每天一次耐药在已上市的核苷(酸)类似物中,恩替卡韦对HBV DNA的抑制作用作用最强,耐药率最低。

已知的恩替卡韦耐药相关的变异位点为rtT184、rtS202和rtM250V,但上述位点的单独变异并不引起耐药的发生,只有在M204V + L180M 变异的基础上,出现上述任何一个位点变异,才导致耐药发生,表明恩替卡韦具有较高的耐药基因屏障,后者是恩替卡韦耐药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恩替卡韦的耐药率较低,故该药尤其适合需要长期治疗者。

替比夫定作用机制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商品名“素比伏” )是一种合成的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通过与HBV DNA 聚合酶的天然底物—胸腺嘧啶-5’-三磷酸盐竞争, 抑制该酶活性。

它对HBV DNA聚合酶具有高度选择性,该药对HIV无抑制作用。

代谢替比夫定口服吸收好,半衰期为14小时,临床上不良反应较少见。

适应症及用法该药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其抑制HBV DNA的作用优于拉米夫定,推荐剂量为600mg,每天1次。

耐药该药的耐药率低于拉米夫定,目前发现,与替比夫定耐药相关的变异类型只有M204I(而不是M204V)。

因此,该药与拉米夫定有交叉耐药性。

替诺福韦酯作用机制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fumarate,TDF)是替诺福韦的前药。

可抑制HBV 聚合酶和HIV 逆转录酶,阻止DNA链的延伸。

替诺福韦对HBV野毒株的作用优于阿德福韦,对目前的核苷类似物耐药HBV毒株均有较强的作用。

代谢该药主要经肾排泄,约70%~80%以原形经尿液排出体外。

适应症⏹治疗HIV/HBV混合感染(不单独治疗HBV感染)⏹与其他逆转录酶抑制剂合用治疗HIV-1感染用法:每次300mg,每日1次,与食物同服。

干扰素作用机制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机体受各种诱导物刺激而产生的一类蛋白质,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及抗增殖作用,因而抑制病毒的生长。

干扰素可分为α、β、γ三种主要类型,在临床上,具有显著抗病毒作用的主要是α干扰素。

适应症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包括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

用法普通α干扰素疗效不理想,且每周需多次给药,故目前已被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所取代。

市场上有两种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派罗欣” 和“佩乐能”。

⏹派罗欣每次135-180µg⏹佩乐能每次1.0-1.5µg /Kg⏹皮下注射,每周一次⏹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时需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不良反应①流感样综合症:不同程度发热、寒战、全身不适、肌痛;②部分患者有骨髓暂时抑制: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低,停药后可恢复;③1/3病例轻度脱发;④心动过速;⑤偶可诱发癫痫、抑郁症等81、应用于深部真菌药物的种类及抗菌特点多烯类、三唑类、棘白菌素类和嘧啶类。

多烯类: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能选择性地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结合,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细胞内重要成分如钾离子、核苷酸和氨基酸等外渗,从而抑制真菌生长,最终导致真菌的死亡不良反应:静滴过程中可发生即刻反应如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呕吐等,有时可出现一过性血压降低、眩晕等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