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个人所得税会计-PPT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税务会计》八个人所得税会计PPT课件
![《税务会计》八个人所得税会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2b932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5.png)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相关基础知识; ◆掌握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确定; ◆掌握企业涉及个人所得税业务的会计处理; ◆掌握进行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的方法。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五、个人所得税税率
1.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 5%~45%。 2.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 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个 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也适用) 3. 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 减征30%,故其实际税率为14%。 4.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加成征收: 20%、3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5.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 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 税率,税率为20%(出租居民住用房适用10%的税率,居民 储蓄利息税率调为5%)
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 值和合理费用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 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二)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
1. 适用的范围 2. 标准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三、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相关基础知识; ◆掌握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确定; ◆掌握企业涉及个人所得税业务的会计处理; ◆掌握进行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的方法。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五、个人所得税税率
1.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 5%~45%。 2.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 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个 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也适用) 3. 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 减征30%,故其实际税率为14%。 4.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加成征收: 20%、3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5.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 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 税率,税率为20%(出租居民住用房适用10%的税率,居民 储蓄利息税率调为5%)
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 值和合理费用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 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二)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
1. 适用的范围 2. 标准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三、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个人所得税ppt课件讲解
![个人所得税ppt课件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3b5298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c.png)
征收机关
个人所得税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征收管理,各级地方税务局 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
纳税申报与缴纳
纳税申报
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向税务机关申报个人所得,并提交 相关证明文件。申报方式可以通过网上申报、邮寄申报或现场申报等方式进行 。
缴纳税款
纳税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方式缴纳税款。缴纳方式可以通过银行 转账、支票、现金等方式进行。
简化税制和优化税负结构将降 低税收成本和减少逃税现象。
展望未来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个人 所得税改革将继续深化和完善 ,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和
挑战。
05
个人所得税的案例分析
高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案例
总结词
高收入人群通常面临更高的个人所得税 负担,需要关注税务筹划和合理避税。
VS
详细描述
高收入人群通常包括企业高管、明星、专 家等,他们需要缴纳的税款相对较高。为 了减轻税务负担,他们需要关注税务筹划 和合理避税,如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合理 安排收入和支出等。
扣除项目
包括基本扣除、专项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 确定的其他扣除。
特殊情形
处理个人多处取得收入、 境外所得等特殊情形下的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税率与税额的计算
税率表
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的不同 区间,适用不同的税率。
速算扣除数
为了简化计算,采用速算 扣除数计算税额。
计算示例
通过具体案例演示如何根 据税率表和速算扣除数计 算税额。
个人所得税ppt课件讲解
目 录
• 个人所得税概述 •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发展 • 个人所得税的案例分析
个人所得税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征收管理,各级地方税务局 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
纳税申报与缴纳
纳税申报
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向税务机关申报个人所得,并提交 相关证明文件。申报方式可以通过网上申报、邮寄申报或现场申报等方式进行 。
缴纳税款
纳税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方式缴纳税款。缴纳方式可以通过银行 转账、支票、现金等方式进行。
简化税制和优化税负结构将降 低税收成本和减少逃税现象。
展望未来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个人 所得税改革将继续深化和完善 ,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和
挑战。
05
个人所得税的案例分析
高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案例
总结词
高收入人群通常面临更高的个人所得税 负担,需要关注税务筹划和合理避税。
VS
详细描述
高收入人群通常包括企业高管、明星、专 家等,他们需要缴纳的税款相对较高。为 了减轻税务负担,他们需要关注税务筹划 和合理避税,如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合理 安排收入和支出等。
扣除项目
包括基本扣除、专项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 确定的其他扣除。
特殊情形
处理个人多处取得收入、 境外所得等特殊情形下的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税率与税额的计算
税率表
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的不同 区间,适用不同的税率。
速算扣除数
为了简化计算,采用速算 扣除数计算税额。
计算示例
通过具体案例演示如何根 据税率表和速算扣除数计 算税额。
个人所得税ppt课件讲解
目 录
• 个人所得税概述 •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发展 • 个人所得税的案例分析
税务会计课件:个人所得税会计
![税务会计课件:个人所得税会计](https://img.taocdn.com/s3/m/6bb555f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6.png)
个人所得税会计
• 学习提示
•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个人所得税的居
民纳税义务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了解个人
所得税的纳税人和代扣代缴义务人;掌握应
纳税所得额的确认,税率的使用,应纳税额
的计算方法和会计处理;熟悉个人所得税的
纳税申报。
个人所得税会计
1
个人所得税概述
2
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3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
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
费用减除标准:
(一)工资,薪金所得:减除项:5000元。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减除项:成本,费用,损失。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减除项:按月减除5000元及必要费用。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无减除项。 (八)财产租赁所得:
应纳个人所得税=(8200-5000)*3%=96元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一)个体工商户:
1、个体工商户业主的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确定为60000元/年,即 5000元/月;
A、每次收入≤4000元的,减除800元; B、每次收入>4000元的,减除20%。
♣ 对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减按50% 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计征个人所得税;
♣ 对证券投资基金从上市公司分配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扣 缴义务人在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时,减按50%计算应纳税所 得额,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个体工商户向其从业人员实际支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 出,允许在税前据实扣除;
• 学习提示
•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个人所得税的居
民纳税义务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了解个人
所得税的纳税人和代扣代缴义务人;掌握应
纳税所得额的确认,税率的使用,应纳税额
的计算方法和会计处理;熟悉个人所得税的
纳税申报。
个人所得税会计
1
个人所得税概述
2
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3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
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
费用减除标准:
(一)工资,薪金所得:减除项:5000元。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减除项:成本,费用,损失。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减除项:按月减除5000元及必要费用。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无减除项。 (八)财产租赁所得:
应纳个人所得税=(8200-5000)*3%=96元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一)个体工商户:
1、个体工商户业主的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确定为60000元/年,即 5000元/月;
A、每次收入≤4000元的,减除800元; B、每次收入>4000元的,减除20%。
♣ 对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减按50% 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计征个人所得税;
♣ 对证券投资基金从上市公司分配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扣 缴义务人在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时,减按50%计算应纳税所 得额,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个体工商户向其从业人员实际支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 出,允许在税前据实扣除;
第八章个人所得税-精选.ppt
![第八章个人所得税-精选.ppt](https://img.taocdn.com/s3/m/dd24206b6c85ec3a87c2c579.png)
√
√
人 居住未超过90日或183 日的个人
√
×
境外所得
境内支付 境外支付
√
√
√
√
√
×
×
×
×
×
2021/1/4
• 所得来源的确定: • 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
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 1、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
劳务取得的所得; • 2、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
2021/1/4
• [案例8-2]史密斯是一位英国籍科学家, 自2019年起一直在上海某科研机构工作 。2019年,其在中国境内提供科技服务 取得报酬5万元,其中通过设在英国的中 国银行分支机构支付3万元,余下2万元 存入其在中国境内的金融机构。当年回 英国探亲28天,期间在某跨国公司讲学 取得报酬8万元,全部由该公司通过当地 银行支付。2019年史密斯如何在中国申 报纳税?
2021/1/4
• [案例8-3]某人为一家美国外企公司外籍 雇员,2019年被派到中国境内工作,工 作时间为200天,其工资、薪金所得是由 境外公司支付的,且不是由该公司在中 国境内的机构负担。这位外籍个人的工 资、薪金在中国境内申报纳税吗?
2021/1/4
•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为个人取得的各种所 得。
• (1)判定纳税义务及计算在中国境内居住的天数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需要计算确定
其在中国境内居住天数,以便依照税法和协定或 安排的规定判定其在华负有何种纳税义务时,均 应以该个人实际在华逗留天数计算。上述个人入 境、离境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1天计算 其在华实际逗留天数。 • (2)对个人入、离境当日及计算在中国境内实际 工作期间
第8章 个人所得税 《中国税制》PPT课件
![第8章 个人所得税 《中国税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b9231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9.png)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税率-速算扣除数
②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 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计算方法是: 用全年一次性奖金加上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减去费用扣 除额后的余额除以12,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 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 人所得税。
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收入总额 (二)准予扣除的项目 (三)扣除项目及标准
(四)个体工商户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1.个人所得税税款; 2.税收滞纳金; 3.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4.不符合扣除规定的捐赠支出; 5.赞助支出; 6.用于个人和家庭的支出; 7.与取得生产经营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8.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准扣除的支出。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 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个人取得不满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 计算
3.雇用单位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工资、薪金应纳税额 的计算
4.特定行业职工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 算
5.个人取得公务交通、通讯补贴收入应纳税额的计算 6.个人取得非正常退职费收入应纳税额的计算 7.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 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次许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纳税人采用同一合同转让一 项特许权分期(跨月)取得收入的,应合并为一次收入计 算应纳税额。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20%)
七、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个人出租财产取得的财产租赁收入,在计算缴纳个人
所得税时,应依次扣除以下费用: (1)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 (2)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
②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 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计算方法是: 用全年一次性奖金加上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减去费用扣 除额后的余额除以12,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 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 人所得税。
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收入总额 (二)准予扣除的项目 (三)扣除项目及标准
(四)个体工商户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1.个人所得税税款; 2.税收滞纳金; 3.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4.不符合扣除规定的捐赠支出; 5.赞助支出; 6.用于个人和家庭的支出; 7.与取得生产经营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8.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准扣除的支出。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 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个人取得不满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 计算
3.雇用单位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工资、薪金应纳税额 的计算
4.特定行业职工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 算
5.个人取得公务交通、通讯补贴收入应纳税额的计算 6.个人取得非正常退职费收入应纳税额的计算 7.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 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次许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纳税人采用同一合同转让一 项特许权分期(跨月)取得收入的,应合并为一次收入计 算应纳税额。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20%)
七、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个人出租财产取得的财产租赁收入,在计算缴纳个人
所得税时,应依次扣除以下费用: (1)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 (2)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
《个人所得税 》课件
![《个人所得税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9aa35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10.png)
02
非居民纳税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 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其 纳税义务相对较轻。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
工资、薪金所得
生产、经营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 所得
包括个人因任职或者受 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 、奖金、年终加薪、劳 动分红、津贴、补贴以 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 的其他所得。
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 伙企业、个体工商户的 生产经营所得,以及个 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 、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 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包括个人出租房屋、土 地使用权、机器设备、 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 的所得。
包括个人转让有价证券 、股权、建筑物、土地 使用权、机器设备、车 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 所得。
包括个人储蓄存款利息 ,公债利息,企业债券 利息,金融债券利息, 股票及其他股息红利所 得。
综合所得
将纳税人一定期间内取得 的所有所得加总,按照累 进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分项所得
将纳税人一定期间内取得 的不同类别的所得分别计 算应纳税额,然后加总。
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 = 总收入 扣除项目金额。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与扣除
减免项目
减免与扣除的计算公式
包括基本生活费用、教育费用、医疗 费用等。
应纳税所得额 = 总收入 - 减免项目 扣除项目金额。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影响与展望
影响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个人收入分配、财政收入、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影响。
展望
未来个人所得税改革将继续深化,逐步完善税收制度,提高税收公平性和效率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经济发展。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
代扣代缴
个人所得税由支付所得的单位或 个人代扣代缴,税务机关定期对
非居民纳税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 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其 纳税义务相对较轻。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
工资、薪金所得
生产、经营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 所得
包括个人因任职或者受 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 、奖金、年终加薪、劳 动分红、津贴、补贴以 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 的其他所得。
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 伙企业、个体工商户的 生产经营所得,以及个 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 、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 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包括个人出租房屋、土 地使用权、机器设备、 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 的所得。
包括个人转让有价证券 、股权、建筑物、土地 使用权、机器设备、车 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 所得。
包括个人储蓄存款利息 ,公债利息,企业债券 利息,金融债券利息, 股票及其他股息红利所 得。
综合所得
将纳税人一定期间内取得 的所有所得加总,按照累 进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分项所得
将纳税人一定期间内取得 的不同类别的所得分别计 算应纳税额,然后加总。
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 = 总收入 扣除项目金额。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与扣除
减免项目
减免与扣除的计算公式
包括基本生活费用、教育费用、医疗 费用等。
应纳税所得额 = 总收入 - 减免项目 扣除项目金额。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影响与展望
影响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个人收入分配、财政收入、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影响。
展望
未来个人所得税改革将继续深化,逐步完善税收制度,提高税收公平性和效率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经济发展。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
代扣代缴
个人所得税由支付所得的单位或 个人代扣代缴,税务机关定期对
个人所得税及会计处理幻灯片PPT
![个人所得税及会计处理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408829ace518964bce847c4e.png)
(70000-44000-6000)X20%=4000
2021/5/12
16
应税项目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生 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 承包经营、承租经 营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 所得 (7)财产租赁所得
(8)财产转让所得 (9)利息、股息红 利所得 (10)偶然所得
营业税=850*0.05=42.5 城建税和教育附加 =42.5*(7%+3%)=4.25 印花税=850*0.001=0.85 (不足1元,按1元缴纳) 应纳个人所得税=(850-42.5-4.25-1-800)*20%=0.45
2021/5/12
20
〔五〕稿酬所得
1、每次收入缺乏4000元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800〕×14%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1-20%〕 ×14% 例:某作家取得一文章的稿酬收入8000元 个人应纳所得税额=8000〔1-20%〕×14%
无限纳税义务: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 得纳税
2021/5/12
4
〔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限纳税义务。
条件: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 2)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
〔只要具备一个条件即为非居民纳税人〕 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纳
税
2021/5/12
5
2021/5/12
2021/5/12
24
三、应纳税额计算中的几个特殊问题
1.税前捐赠扣除规定 公益救济性捐赠指纳税人通过境内非营利的社
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和遭 受自然灾害的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可在规定 比例内扣除: 不超过应税所得的30% 全额扣除
2021/5/12
16
应税项目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生 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 承包经营、承租经 营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 所得 (7)财产租赁所得
(8)财产转让所得 (9)利息、股息红 利所得 (10)偶然所得
营业税=850*0.05=42.5 城建税和教育附加 =42.5*(7%+3%)=4.25 印花税=850*0.001=0.85 (不足1元,按1元缴纳) 应纳个人所得税=(850-42.5-4.25-1-800)*20%=0.45
2021/5/12
20
〔五〕稿酬所得
1、每次收入缺乏4000元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800〕×14%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1-20%〕 ×14% 例:某作家取得一文章的稿酬收入8000元 个人应纳所得税额=8000〔1-20%〕×14%
无限纳税义务: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 得纳税
2021/5/12
4
〔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限纳税义务。
条件: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 2)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
〔只要具备一个条件即为非居民纳税人〕 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纳
税
2021/5/12
5
2021/5/12
2021/5/12
24
三、应纳税额计算中的几个特殊问题
1.税前捐赠扣除规定 公益救济性捐赠指纳税人通过境内非营利的社
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和遭 受自然灾害的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可在规定 比例内扣除: 不超过应税所得的30% 全额扣除
第八章个人所得税
![第八章个人所得税](https://img.taocdn.com/s3/m/690d07eea5e9856a561260fe.png)
个人只要符合或达到其中任何一个标准,就可以判定为中 国居民纳税人。
(二)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
居民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 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非居民纳税人及其纳税义务范围
(一)非居民纳税人 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
的个人。税法同样采用了住所标准和居住时间标准来判定非 居民纳税人: 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的个人; 2.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
五、稿酬所得 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
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 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无论是由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还是 由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均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担任中国境内企业董事 或高层管理人员取得的由中国境内企业支付的董事费或工资、薪金所得,不 论个人是否在中国境外履行职务,均应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连续或累计居住超过1年但不满5年的纳税义务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一、纳税人的概念Βιβλιοθήκη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 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以及在中国境 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但有来源 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内地公民、个体工 商户、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外籍个人、台湾同胞等。
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我国个人所得税同时行 使属地主义和属人主义双重税收管辖权,其纳税人既 包括居民纳税人,又包括非居民纳税人,并且两者分 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
(二)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
居民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 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非居民纳税人及其纳税义务范围
(一)非居民纳税人 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
的个人。税法同样采用了住所标准和居住时间标准来判定非 居民纳税人: 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的个人; 2.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
五、稿酬所得 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
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 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无论是由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还是 由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均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担任中国境内企业董事 或高层管理人员取得的由中国境内企业支付的董事费或工资、薪金所得,不 论个人是否在中国境外履行职务,均应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连续或累计居住超过1年但不满5年的纳税义务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一、纳税人的概念Βιβλιοθήκη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 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以及在中国境 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但有来源 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内地公民、个体工 商户、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外籍个人、台湾同胞等。
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我国个人所得税同时行 使属地主义和属人主义双重税收管辖权,其纳税人既 包括居民纳税人,又包括非居民纳税人,并且两者分 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
个人所得税的会计核算(ppt)
![个人所得税的会计核算(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4dfe18a26925c52dc5bf52.png)
• 其他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其应纳税额 的计算公式为:
•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
十一、年所得12万元以上所得的个人所 得税
• 1.年各项所得合计达到12万元以上的所得包括工资、薪金 所得等10项,以及包括经国务院财税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 所得。
• 各项所得的具体计算方法,可向当地税务机关咨询或索取
的个人
权:
居民纳税义务人
来源于中 无限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 国 境 内 、 纳 税 ① 住
而在中国境内居住 境 外 所 得 义务 所 标
满1年的个人
均在中国
准
纳税
②居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 地 域 管 辖
住时
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又不居住的个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 而在中国境内居住 不满1年的个人
权:
来源于中 国境内所 得在中国 纳税
• (5
• (6 •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
• (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 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它是指依照我国《外交特权与 豁免条例》和我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
• (9 • (10 •2 • (1 • (2 • (3)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
• 纳税义务人办理纳税申报的地点以及其他有关事
• 1.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自行申报纳税人 每月应纳的税款,都应当在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
• 2.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按月计征,由扣 缴义务人或者纳税义务人在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 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特定行业的工资、 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 预缴的方式计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个人所得税及财务会计分析(PPT25张)
![个人所得税及财务会计分析(PPT25张)](https://img.taocdn.com/s3/m/c4a485b751e79b8969022605.png)
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基本原理 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 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计税原理与企业所得税一致,但纳税人为 自然人,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具有自然人性质的企业,我 国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将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个人所得税以个人的纯所得为计税比的经营成本和费用; 2.扣除与个人总体能力相匹配的免税扣除和家庭生计扣除; 3.扣除体现特定社会目标而鼓励的支出,称为“特别费用 扣除”,如慈善捐赠等。
【例题· 多选题】下列各项个人所得中,应 当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 )。 A.企业集资利息 B.从股份公司取得股息 C.企业债券利息 D.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正确答案』ABC
八、财产租赁所得:关注个人出售自有住房政策 九、财产转让所得 (一)目前股票转让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量化资产股份转让 (三)个人出售自有住房 企事业单位将自建住房以低于购置或建造成本价格销 售给职工的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规定。 对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惟一生活用房取 得的所得,继续免征个人所得税。 十、偶然所得: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 性质所得 提示:结合减免税政策 十一、其他所得
二、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只是针 对应税项目中的工资、薪金所得)。 1.适用附加减除费用的纳税人可归纳为以下 三类: (1)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工 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 (2)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 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 (3)华侨、港澳台同胞。 2.附加减除费用标准:每月减除4800元
某一中国公民,2006年一次取得稿酬收入3000元;当年 还从A国一次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6000元,从B国取得 利息收入4000元。该纳税人己按A国、B国税法规定分别 缴纳了个人所得税1400元和500元。请计算该纳税人2006 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正确答案】稿酬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3000-800) ×20%×(1-30%)=308 特许权使用费应纳个人所得税 6000×(1-20%) ×20%=960 已经在国外缴纳1400元,所以国内不需再缴。 利息应纳个人所得税4000×20%=800,已经在国外缴纳 500,需补缴300。 所以该纳税人2006年应纳个人所得税308+300=608元
个人所得税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基本原理 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 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计税原理与企业所得税一致,但纳税人为 自然人,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具有自然人性质的企业,我 国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将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个人所得税以个人的纯所得为计税比的经营成本和费用; 2.扣除与个人总体能力相匹配的免税扣除和家庭生计扣除; 3.扣除体现特定社会目标而鼓励的支出,称为“特别费用 扣除”,如慈善捐赠等。
【例题· 多选题】下列各项个人所得中,应 当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 )。 A.企业集资利息 B.从股份公司取得股息 C.企业债券利息 D.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正确答案』ABC
八、财产租赁所得:关注个人出售自有住房政策 九、财产转让所得 (一)目前股票转让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量化资产股份转让 (三)个人出售自有住房 企事业单位将自建住房以低于购置或建造成本价格销 售给职工的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规定。 对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惟一生活用房取 得的所得,继续免征个人所得税。 十、偶然所得: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 性质所得 提示:结合减免税政策 十一、其他所得
二、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只是针 对应税项目中的工资、薪金所得)。 1.适用附加减除费用的纳税人可归纳为以下 三类: (1)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工 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 (2)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 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 (3)华侨、港澳台同胞。 2.附加减除费用标准:每月减除4800元
某一中国公民,2006年一次取得稿酬收入3000元;当年 还从A国一次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6000元,从B国取得 利息收入4000元。该纳税人己按A国、B国税法规定分别 缴纳了个人所得税1400元和500元。请计算该纳税人2006 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正确答案】稿酬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3000-800) ×20%×(1-30%)=308 特许权使用费应纳个人所得税 6000×(1-20%) ×20%=960 已经在国外缴纳1400元,所以国内不需再缴。 利息应纳个人所得税4000×20%=800,已经在国外缴纳 500,需补缴300。 所以该纳税人2006年应纳个人所得税308+300=608元
个人所得税ppt课件
![个人所得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94e5a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c.png)
12月份工资应纳税额=(7000-3500)*10%-105=245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60000/12=5000,查表后,年终奖应纳税额=60000*20%-555=11445 12月应缴纳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合计=245+11445=11690
例2:在例1的基础上如果工资为3000,年终奖为36000,计算郑行生12月份的工资薪金的个 人所得税。
级数 1 2 3 4 5 6 7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不超过1500元 超过1500元至4500元 超过4500元至9000元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超过80000元
税率 3% 10% 20% 25% 30% 35% 45%
速算扣除数(元) 0 105 555 1005 2755 5505 13505
个人所得税概念
个人所得税(Individual Income tax),是以个人 (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 所得为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 (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 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 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
纳税人
对象
个税
计税
免税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 居民
非居民
2、当月工资低于3500元时,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年终奖-(3500-月工资))*税率-速算扣除数, 税率是按年终奖-(3500-月工资)除以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
例1:中国公民,郑先生2012年12月份工资7000,12月除工资以外,还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 60000元。计算郑先生12月份的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
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例2:在例1的基础上如果工资为3000,年终奖为36000,计算郑行生12月份的工资薪金的个 人所得税。
级数 1 2 3 4 5 6 7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不超过1500元 超过1500元至4500元 超过4500元至9000元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超过80000元
税率 3% 10% 20% 25% 30% 35% 45%
速算扣除数(元) 0 105 555 1005 2755 5505 13505
个人所得税概念
个人所得税(Individual Income tax),是以个人 (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 所得为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 (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 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 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
纳税人
对象
个税
计税
免税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 居民
非居民
2、当月工资低于3500元时,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年终奖-(3500-月工资))*税率-速算扣除数, 税率是按年终奖-(3500-月工资)除以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
例1:中国公民,郑先生2012年12月份工资7000,12月除工资以外,还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 60000元。计算郑先生12月份的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
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境内习惯性居住。
2. 居住满一年:一个纳税年度(每年的1月1日至 12月31日)中在我国境内居住满365日。在这一 个纳税年度中,因公差、探亲、休假等而离境, 一次不超过30日或累计不超过90日的,属于临 时离境,仍计算居住时间,不扣减天数。
境内无住所个人的纳税义务大小,主要依据其居住时间长 短来确定,居住时间越长,应尽的纳税义务越大。详见下表:
➢ 稿酬所得: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 而取得的收入。
① 为他人的作品提供翻译、审稿所得:劳务报酬所得;
② 有偿转让著作权的使用权,以及个人将自己的文字作 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取得的收入:特许权使 用费所得。
③ 记者、编辑等专业人员,在本单位的报刊、杂志上发
表作品而取得的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
收个人所得税。
返回
四. 税率
应税所得项目
适用税率
工资、薪金所得
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5%~45%)
1.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2. 3.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
(5%~35%)
稿酬所得
实际税率14%
劳务报酬所得
1.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2.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3. 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 4. 偶然所得; 5. 其他所得
纳税人 居民 纳税人
非居民 纳税人
划分标准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一般是中国公 民)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居住时间满 一年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居住时间不 满一年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
纳税义务 无限纳税义 务(境内、 境外所得)
有限纳税义 务(境内所 得)
• 表注:
1. 住所: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而在中国
纳税 人
居住时间
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 来源于中国境外所得 境内支付 境外支付 境内支付 境外支付
非居 不满90或183日 √
×
×
×
民纳
税人 满90或183日但
√
√
×
×
不满1年
居民 满1年但不满5年 √
√
√
×
纳税
人 满5年,从第6年 √
√
√
√
起
返回
三. 征税对象
1. 工资、薪金所得 2.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 个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4. 劳务报酬所得 5. 稿酬所得 6.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 财产租赁所得 9. 财产转让所得 10. 偶然所得 11. 其他所得
• 征税对象注释:
➢ 工资、薪金所得不包括:
① 独生子女补贴; ② 托儿补助费; ③ 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④ 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
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助。
➢ 利息税:
2008年10月9日起,利息税暂免征收。
➢ 财产转让所得:
股票转让所得暂不征收所得税。
• 征税对象注释(续):
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20%,30%,40%
20%
• 表注:
1. 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实行加成征 收。
2. 稿酬所得税率20%,可按应纳税额减征30%。
3. 从2001年1月1日起,对个人出租房屋取得的所 得暂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返回
感谢观赏
学习交流共同提高
第八章个人所得税会计-PPT文档资料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法规概述
一.概念及特点 二.纳税人 三.征税对象 四.税率 五.优惠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 的一种税。
特点:
1. 实行分类征收,分别适用不同的费用减除规定;
2. 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
3. 费用扣除额较宽;
4. 计税方式多样化;
5. 鲜明的奖限政策。
返回
二. 纳税人
•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的个人。
• 2000年1月1日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征 收 企业所得税,只就企业投资者的个人所得缴纳个 人 所得税。
按照住所和居住时间
居民纳税人 非居民纳税人
2. 居住满一年:一个纳税年度(每年的1月1日至 12月31日)中在我国境内居住满365日。在这一 个纳税年度中,因公差、探亲、休假等而离境, 一次不超过30日或累计不超过90日的,属于临 时离境,仍计算居住时间,不扣减天数。
境内无住所个人的纳税义务大小,主要依据其居住时间长 短来确定,居住时间越长,应尽的纳税义务越大。详见下表:
➢ 稿酬所得: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 而取得的收入。
① 为他人的作品提供翻译、审稿所得:劳务报酬所得;
② 有偿转让著作权的使用权,以及个人将自己的文字作 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取得的收入:特许权使 用费所得。
③ 记者、编辑等专业人员,在本单位的报刊、杂志上发
表作品而取得的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
收个人所得税。
返回
四. 税率
应税所得项目
适用税率
工资、薪金所得
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5%~45%)
1.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2. 3.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
(5%~35%)
稿酬所得
实际税率14%
劳务报酬所得
1.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2.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3. 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 4. 偶然所得; 5. 其他所得
纳税人 居民 纳税人
非居民 纳税人
划分标准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一般是中国公 民)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居住时间满 一年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居住时间不 满一年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
纳税义务 无限纳税义 务(境内、 境外所得)
有限纳税义 务(境内所 得)
• 表注:
1. 住所: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而在中国
纳税 人
居住时间
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 来源于中国境外所得 境内支付 境外支付 境内支付 境外支付
非居 不满90或183日 √
×
×
×
民纳
税人 满90或183日但
√
√
×
×
不满1年
居民 满1年但不满5年 √
√
√
×
纳税
人 满5年,从第6年 √
√
√
√
起
返回
三. 征税对象
1. 工资、薪金所得 2.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 个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4. 劳务报酬所得 5. 稿酬所得 6.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 财产租赁所得 9. 财产转让所得 10. 偶然所得 11. 其他所得
• 征税对象注释:
➢ 工资、薪金所得不包括:
① 独生子女补贴; ② 托儿补助费; ③ 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④ 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
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助。
➢ 利息税:
2008年10月9日起,利息税暂免征收。
➢ 财产转让所得:
股票转让所得暂不征收所得税。
• 征税对象注释(续):
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20%,30%,40%
20%
• 表注:
1. 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实行加成征 收。
2. 稿酬所得税率20%,可按应纳税额减征30%。
3. 从2001年1月1日起,对个人出租房屋取得的所 得暂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返回
感谢观赏
学习交流共同提高
第八章个人所得税会计-PPT文档资料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法规概述
一.概念及特点 二.纳税人 三.征税对象 四.税率 五.优惠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 的一种税。
特点:
1. 实行分类征收,分别适用不同的费用减除规定;
2. 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
3. 费用扣除额较宽;
4. 计税方式多样化;
5. 鲜明的奖限政策。
返回
二. 纳税人
•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的个人。
• 2000年1月1日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征 收 企业所得税,只就企业投资者的个人所得缴纳个 人 所得税。
按照住所和居住时间
居民纳税人 非居民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