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糖的呈色实验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

⽣物化学实验实验⼀1、糖类的颜⾊反应1. α-萘酚反应糖在浓⽆机酸(硫酸或盐酸)作⽤下,脱⽔⽣成糠醛及糠醛衍⽣物,后者能与α-萘酚⽣成紫红⾊物质。

注意:因糠醛及糠醛衍⽣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 间苯⼆酚反应在酸作⽤下,酮糖脱⽔⽣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酚作⽤⽣成红⾊物质。

此反应是酮糖的特异反应。

因为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

2、还原作⽤许多糖类由于其分⼦中含有⾃由的或潜在的醛基或酮基,因此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铜、铁、银等⾦属离⼦还原,同时糖类本⾝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产物。

糖类这种性质常被利⽤于检测糖的还原性及还原糖的定量测定。

本实验所⽤的试剂为斐林试剂和本尼迪克特试剂。

它们都是Cu2+的碱性溶液,能使还原糖氧化⽽本⾝被还原成红⾊(颗粒⼤)或黄⾊(颗粒⼩)的Cu2O沉淀。

实验⼆脂肪碘值的测定碘值(价)是指100g脂肪在⼀定条件下吸收碘的克数。

碘值是鉴别脂肪的⼀个重要常数,可⽤以判断脂肪所含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

脂肪中常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个或多个双键,能与卤素起加成作⽤⽽吸收卤素。

常⽤碘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起加成作⽤。

脂肪的不饱和程度越⾼,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越多,与其双键起加成作⽤的碘量就越多,碘值就越⾼。

故可⽤碘值表⽰脂肪的不饱和度。

I2+-CH=CH--CHI-CHI-本实验⽤溴化碘(Hanus试剂)代替碘。

⽤⼀定量(必须过量)溴化碘和待测的脂肪作⽤后,⽤硫代硫酸钠滴定的⽅法测定溴化碘的剩余量,然后计算出待测脂肪吸收的碘量,求得脂肪的碘值。

加成作⽤:IBr+-CH=CH--CHI-CHBr-剩余溴化碘中碘的释放:IBr + KI KBr + I2再⽤硫代硫酸钠滴定释放出来的碘:I2 +2Na2S2O3 2Na2S4O6+2NaI思考题:何谓空⽩溶液和空⽩实验?空⽩实验有何意义?在各种分析⽅法中,为消除⼲扰,⽤与测定试样时完全⼀致的条件进⾏测定的溶液。

糖的呈色反应实验原理

糖的呈色反应实验原理

糖的呈色反应实验原理
糖的呈色反应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验,用于检测糖的存在与分析糖的含量。

该实验基于糖与氧化剂之间的化学反应,根据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来判断糖的存在和含量。

实验中常用的氧化剂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它是一种强氧化剂。

高锰酸钾溶液的呈色是紫色的。

当高锰酸钾溶液与糖发生反应时,糖会被氧化成酸,并还原高锰酸钾为无色或淡紫色的氧化锰(IV)离子(Mn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糖+ 2KMnO4 + 3H2SO4 →糖酸+ K2SO4 + 2MnSO4 + 3H2O
在实验中,通常在含有糖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后,溶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根据溶液颜色的深浅可以大致判断糖的含量,颜色越浅糖的含量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该实验只能检测一些还原性较强的糖类,例如葡萄糖、果糖等,而不能检测非还原性糖类,如蔗糖。

此外,该实验的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试剂浓度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标定和对照实验来确保准确性。

糖类的显色实验报告

糖类的显色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糖类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2. 熟悉糖类物质的颜色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

3. 学会使用显色试剂鉴定糖类,区分还原糖和非还原糖。

二、实验原理糖类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

根据糖分子中是否存在醛基或酮基,可以将糖类分为还原糖和非还原糖。

还原糖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与某些显色试剂发生反应,产生颜色变化,从而实现对糖类的鉴定。

本实验主要利用斐林试剂和苏丹Ⅲ试剂进行糖类的显色反应。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纯葡萄糖- 果糖- 麦芽糖- 蔗糖- 淀粉- 水浴锅- 试管- 移液器- 显微镜2. 实验试剂:- 斐林试剂:将0.1g NaOH溶于50ml蒸馏水中,加入0.05g CuSO4,混匀。

- 苏丹Ⅲ试剂:将1g苏丹Ⅲ溶于100ml 95%乙醇中。

四、实验步骤1. 还原糖的鉴定:- 取一定量的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溶液分别置于试管中。

- 向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混匀。

- 将试管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观察颜色变化。

- 若产生砖红色沉淀,则表明该溶液中含有还原糖。

2. 非还原糖的鉴定:- 取一定量的蔗糖、淀粉溶液分别置于试管中。

- 向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苏丹Ⅲ试剂,混匀。

- 将试管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观察颜色变化。

- 若溶液颜色变为红色,则表明该溶液中含有非还原糖。

3. 鉴定结果的观察:- 使用显微镜观察产生的沉淀或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溶液与斐林试剂反应后,均产生砖红色沉淀,表明它们是还原糖。

2. 蔗糖、淀粉溶液与苏丹Ⅲ试剂反应后,溶液颜色变为红色,表明它们是非还原糖。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对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的鉴定。

2. 斐林试剂和苏丹Ⅲ试剂是常用的糖类显色试剂,可用于糖类的鉴定和分析。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化学试剂。

2. 实验操作要规范,避免误差产生。

3. 实验结果要及时记录,以便分析。

实验一--糖的呈色反应

实验一--糖的呈色反应

果糖 葡萄糖

颜色反应
2. 运用本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鉴定A、B、 C、D和E五种未知溶液。
考核方式
• 实验预习情况(10%) • 实验操作情况(30%) • 实验报告情况(30%) • 实验考试成绩(20%) • 实验素质(10%)
酮基本身没有还原性,只有在变成烯醇式后,才 显示还原作用。
酮糖的Seliwanoff反应
• 操作方法 • 取试管,编号,各加入Sediwanoff试剂1mL,
再依次分别加入待测糖溶液各4滴,混匀, 同时放入沸水浴中,比较各管颜色的变化 过程。
IV、Fehling试验
实验原理:费林试剂是含有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的氢氧化钠溶 液。硫酸铜与碱溶液混合加热,则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沉淀。 若同时有还原糖存在,则产生黄色或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由于沉淀的速度不同,而形成的颗粒大小也不同,颗粒大的 为红色,颗粒小的为黄色。
在加热条件下,用样液滴定,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反应,酒 石酸钾钠铜被还原糖还原,产生红色氧化亚铜沉淀,其反应如下:
糖酸
Fehling试验
• 操作方法 • 取试管,编号,各加入Fehlin试剂甲和乙
1mL。摇匀后,分别加入4滴待测糖溶液, 置沸水浴中加热2 ~ 3min,取出冷却,观察 沉淀和颜色变化。
V、Benedict试验
(本尼迪特试验)
• 实验原理:Benedict试剂是Fehling试剂 的改良。Benedict试剂利用柠檬酸作为 Cu2+的络合剂,其碱性较Fehling试剂弱, 灵敏度高,干扰因素少。
Benedict试验
• 操作方法 • 取试管,编号,分别加入2mL Benedict试
不同的糖类与蒽酮试剂反应后的颜色深度不同果糖显色最深葡萄糖次之半乳糖和甘露糖较浅五碳糖更浅故在测定混合糖的含量时会应为混合物中不同糖的比例不同造成误差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一、糖的颜色反应及还原作用实验一:糖的颜色反应实验1.1 莫氏实验一、目的掌握莫氏(molisch)实验鉴定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糖经浓无机酸(浓硫酸、浓盐酸)脱水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后者在浓无机酸作用下,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缩合物,在糖液和浓硫酸的液面间形成紫环,因此又称“紫环反应”,其反应如下图: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定糖。

三、实验器材1、棉花或滤纸。

2、吸管1.0ml(*4)、2.0ml(*1)。

3、试管1.5*15cm(*4)。

四、实验试剂1、莫氏试剂:称取α-萘酚5g,溶于95%乙醇并稀释至100ml。

此试剂需新鲜配置,并贮于棕色试剂瓶中。

2、1%蔗糖溶液:称取蔗糖1g,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ml。

3、1%葡萄糖溶液:称取葡萄糖1g,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ml.4、1%淀粉溶液:讲1g可溶性淀粉与少量冷蒸馏水混合溶液合成薄浆状物,然后缓缓倾入沸蒸馏水中,边加边搅。

最后以沸蒸馏水稀释至100ml。

五、操作于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1%葡萄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和少许纤维素(棉花或滤纸浸在1ml水中)。

然后各加莫氏试剂2滴1,摇匀,讲试管倾斜,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1.5ml(切勿振摇!)硫酸层沉于试管底部与糖溶液分成两层,观察液面交界处有无紫色环出现。

六、注意事项1、试管中加入各种糖后,应做好标记,浓硫酸加入的方式应保持一致。

2、莫氏反应非常灵敏,所用的试剂应洗净,不可再样品中混入纸屑等杂物。

3、当糖浓度过高时,由于浓硫酸对他的焦化作用,将呈现红色及褐色而不呈现紫色,需稀释后再做。

思考题:1、解释α-苯酚反应的原理。

2、用莫氏试验鉴定糖时需注意哪些?试验1.2 塞氏试验一、目的掌握塞氏(Seliwanoff)实验鉴定酮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酮糖在浓酸的作用下,脱水生产5-羟甲基糠醛,后者与间苯二酚作用,呈红色反应,有时亦同时产生棕色沉淀,此沉淀溶于乙醇,呈鲜红色沉淀2,以果糖为例,其反应如下:三、实验器材1、吸管0.5ml(*3)、5.0ml(*1)。

糖的颜色反应实验报告

糖的颜色反应实验报告

糖的颜色反应实验报告糖的颜色反应实验报告引言: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能量,还能给食物增添甜味。

然而,糖的颜色却因其不同种类而有所差异。

本实验旨在探究糖的颜色反应,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进一步了解糖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包括:白砂糖、红糖、蜂蜜、盐、碘酒、试管、滴管、烧杯、酒精灯等。

实验方法如下:1. 准备工作:将试管、烧杯等实验器具清洗干净,确保无残留物。

2. 实验步骤:a. 将白砂糖、红糖、蜂蜜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每个烧杯中放入适量的糖。

b. 分别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使糖完全溶解。

c. 取三个试管,分别将溶解后的白砂糖水、红糖水和蜂蜜倒入试管中。

d. 在另外三个试管中分别放入适量的盐。

e. 分别将碘酒滴入每个试管中,观察颜色反应。

结果和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糖类在碘酒的作用下产生了不同的颜色反应。

白砂糖水在加入碘酒后呈现出淡黄色,红糖水呈现出深褐色,而蜂蜜则呈现出深红色。

相比之下,盐在碘酒的作用下则没有产生颜色反应。

这种颜色反应的差异是由于不同糖类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不同所致。

白砂糖是蔗糖的一种,其化学结构简单,只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

因此,当碘酒与白砂糖水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反应时,会产生淡黄色的颜色反应。

红糖则是通过蔗糖经过炼制而成,其中含有大量的糖蜜和糖浆。

这些糖蜜和糖浆中的有机物质与碘酒反应后产生了深褐色的颜色反应。

这也是为什么红糖的颜色较深的原因。

蜂蜜是由蜜蜂采集花蜜经过酶的作用和蜜蜂的蒸发而成。

蜂蜜中含有多种有机物质,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等。

当碘酒与蜂蜜中的这些有机物质反应时,会产生深红色的颜色反应。

而盐则是无机物质,其化学结构与糖类不同。

因此,当碘酒与盐反应时,没有产生颜色反应。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不同糖类在碘酒的作用下产生了不同的颜色反应。

白砂糖水呈现淡黄色,红糖水呈现深褐色,蜂蜜呈现深红色。

1糖的呈色反应和还原糖的检验(讲稿)

1糖的呈色反应和还原糖的检验(讲稿)

糖的呈色反应和还原糖的检验(讲稿)本次实验目的是了解鉴定糖和还原糖的原理以及方法,并通过实验操作予以验证。

2人一组,前1-18组1个实验室。

二、实验原理。

糖的鉴定:糖经浓无机酸处理,脱水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

戊糖形成糠醛,己糖则形成羟甲基糠醛。

这些糠醛和糖醛衍生物在浓无机酸作用下,能与酚类化合物缩合生成有色物质。

与一元酚如α-萘酚作用,形成三芳香环甲基有色物质。

与多元酚如间苯二酚作用,则形成氧杂蒽有色物质。

通常使用的无机酸为硫酸。

如用盐酸,则必须加热。

常用的酚类为α-萘酚、甲基苯二酚、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等,有时也用芳香胺、胆酸、某些吲哚衍生物和一些嘧啶类化合物等。

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的鉴别:含有自由醛基(-CHO)或酮基(>C=O)的单糖和二糖为还原糖。

在碱性溶液中,还原糖能将金属离子(铜、铋、汞、银等)还原,糖本身被氧化成酸类化合物,此性质常用于检验糖的还原性,并且常成为测定还原糖含量的各种方法的依据。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一共采用了6种糖液作为测试糖液,2%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1%淀粉溶液和1种未知糖液,每种糖液均有专门的移液管移取(贴有标签,有些实验可能只需加几滴,可以在移液管头部套上胶头滴加),不要弄混,所有试剂都有相应的移液管移取(大概4个组公用1套),用后请放回原位,方便别的同学使用。

实验包括2个部分,共7个实验。

(一)糖的呈色反应1.Molish反应(α-萘酚反应)本实验是鉴定糖类最常用的颜色反应。

糖在浓酸作用下形成的糠醛及其衍生物与α-萘酚作用,形成红紫色复合物。

在糖溶液与浓硫酸两液面间出现紫环,因此又称紫环反应。

自由存在和结合存在的糖均呈阳性反应。

此外,各种糠醛衍生物、葡萄糖醛酸、丙酮、甲酸、乳酸等皆呈颜色近似的阳性反应。

因此,阴性反应证明没有糖类物质的存在;而阳性反应,则说明有糖存在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通过其他糖的定性试验才能确定有糖的存在。

步骤:取6支已标号的试管,分别加入各种测试糖液lmL(约15滴),再各加入Molish 试剂2滴,摇匀。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一、糖的颜色反应及还原作用实验一:糖的颜色反应实验1.1 莫氏实验一、目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期待掌握莫氏(molisch)实验鉴定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糖经浓无机酸(浓硫酸、浓盐酸)脱水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后者在浓无机酸作用下,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缩合物,在糖液和浓硫酸的液面间形成紫环,因此又称“紫环反应”,其反应如下图: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定糖。

三、实验器材1、棉花或滤纸。

2、吸管1.0ml(*4)、2.0ml(*1)。

3、试管1.5*15cm(*4)。

四、实验试剂1、莫氏试剂:称取α-萘酚5g,溶于95%乙醇并稀释至100ml。

此试剂需新鲜配置,并贮于棕色试剂瓶中。

2、1%蔗糖溶液:称取蔗糖1g,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ml。

3、1%葡萄糖溶液:称取葡萄糖1g,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ml.4、1%淀粉溶液:讲1g可溶性淀粉与少量冷蒸馏水混合溶液合成薄浆状物,然后缓缓倾入沸蒸馏水中,边加边搅。

最后以沸蒸馏水稀释至100ml。

五、操作于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1%葡萄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和少许纤维素(棉花或滤纸浸在1ml水中)。

然后各加莫氏试剂2滴1,摇匀,讲试管倾斜,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1.5ml(切勿振摇!)硫酸层沉于试管底部与糖溶液分成两层,观察液面交界处有无紫色环出现。

六、注意事项1、试管中加入各种糖后,应做好标记,浓硫酸加入的方式应保持一致。

2、莫氏反应非常灵敏,所用的试剂应洗净,不可再样品中混入纸屑等杂物。

3、当糖浓度过高时,由于浓硫酸对他的焦化作用,将呈现红色及褐色而不呈现紫色,需稀释后再做。

思考题:1、解释α-苯酚反应的原理。

2、用莫氏试验鉴定糖时需注意哪些?试验1.2 塞氏试验一、目的掌握塞氏(Seliwanoff)实验鉴定酮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酮糖在浓酸的作用下,脱水生产5-羟甲基糠醛,后者与间苯二酚作用,呈红色反应,有时亦同时产生棕色沉淀,此沉淀溶于乙醇,呈鲜红色沉淀2,以果糖为例,其反应如下:三、实验器材1、吸管0.5ml(*3)、5.0ml(*1)。

糖的颜色反应实验报告

糖的颜色反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糖的颜色反应原理及实验方法;2. 掌握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的鉴定方法;3. 熟悉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能力。

二、实验原理糖类在浓酸作用下,可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糠醛及其衍生物。

糠醛及其衍生物与某些试剂反应,可产生具有特定颜色的化合物,从而实现对糖类的鉴定。

1. 还原糖的鉴定:还原糖在浓酸作用下生成糠醛及其衍生物,与萘酚反应生成红紫色复合物。

在糖溶液与浓硫酸两液面间出现紫环,证明还原糖的存在。

2. 非还原糖的鉴定:非还原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

在实验条件下蔗糖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苹果或梨匀浆,花生种子,鸡蛋清,马铃薯匀浆。

2. 试剂:浓硫酸,萘酚,蒸馏水,NaOH溶液,CuSO4溶液,3,5-二硝基水杨酸,苯酚,亚硫酸钠,酒石酸钾钠,葡萄糖,碘液。

四、实验步骤1. 还原糖的鉴定:(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苹果或梨匀浆和2mL马铃薯匀浆。

(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硫酸。

(3)振荡均匀,观察两支试管液面间是否出现紫环。

2. 非还原糖的鉴定:(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花生种子和2mL鸡蛋清。

(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硫酸。

(3)振荡均匀,观察两支试管液面间是否出现紫环。

3. 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的进一步鉴定:(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葡萄糖溶液和2mL淀粉溶液。

(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NaOH溶液和1mLCuSO4溶液。

(3)将两支试管放入沸水浴中加热2分钟。

(4)观察两支试管中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还原糖的鉴定:在苹果或梨匀浆和马铃薯匀浆中加入浓硫酸后,液面间出现紫环,证明其中含有还原糖。

2. 非还原糖的鉴定:在花生种子和鸡蛋清中加入浓硫酸后,液面间未出现紫环,证明其中不含还原糖。

3. 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的进一步鉴定: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后,产生砖红色沉淀,证明葡萄糖为还原糖;在淀粉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后,未产生砖红色沉淀,证明淀粉为非还原糖。

生物化学实验Ⅰ-糖试验

生物化学实验Ⅰ-糖试验

生物化学实验Ⅰ实验一糖的制备、定性及含量分析(4课时)一、实验目的1.学会糖的制备;2.利用糖的呈色反应来粗略的定性糖类;3.糖的含量测定4.学会使用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还原糖溶于水,非还原糖被酸水解后一般也溶于水,故可用水提取。

而原料中的蛋白质可用调PH值的方法除去或用沉淀剂,糖的进一步纯化可采用乙醇沉淀糖。

糖的呈色反应有:Molisch反应、Fehling反应、Benedict反诉反应等多种呈色反应。

可粗略的定性,较精确则是TCL(单糖,多糖需水解)、GC、HPLC、IR、UV、GC/HPLC-MS来定性。

本实验用Molisch反应粗略的定性。

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对没有还原性的双糖和多糖,可用酸水解法使其降解成有还原性的单糖进行测定,再分别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还原糖以葡萄糖含量计)。

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氧化成糖酸及其它产物,3,5-二硝基水杨酸则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

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成正比关系,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

由于多糖水解为单糖时,每断裂一个糖苷键需加入一分子水,所以在计算多糖含量时应乘以0.9。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小麦面粉或罗望子;精密pH试纸。

2.主要仪器(1)具塞玻璃刻度试管:20mL×11(2)大离心管:50mL×2(3)烧杯:100mL×1(4)三角瓶:100mL×1(5)容量瓶:100mL×3(6)刻度吸管:1mL×1;2mL×2;10mL×1(7)恒温水浴锅(8)沸水浴(9)离心机(10)电子天平(11)分光光度计3.试剂(1)1mg/mL葡萄糖标准液准确称取80℃烘至恒重的分析纯葡萄糖100mg,置于小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混匀,4℃冰箱中保存备用。

糖类颜色反应实验报告

糖类颜色反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 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糖类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糖类的颜色反应是指糖类与某些试剂反应产生特定颜色的现象。

通过观察糖类与试剂反应后的颜色变化,可以鉴别糖类及其类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1%葡萄糖溶液- 1%果糖溶液- 1%蔗糖溶液- 1%淀粉溶液- 0.1%糠醛溶液- 莫氏试剂- 间苯二酚试剂- 浓硫酸- 萘酚试剂- 试管- 烧杯- 温度计- 移液管2. 实验仪器:- 酶标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烧杯- 移液管- 恒温水浴锅四、实验步骤1. -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a.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0.1%糠醛溶液各1mL。

b. 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

c. 斜执试管,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1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

d. 观察并记录各管颜色变化。

2. 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a.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各0.5mL。

b. 向各管分别加入塞氏试剂5mL。

c. 混匀后,观察并记录各管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a. 葡萄糖溶液:试管底部出现紫红色环。

b. 果糖溶液:试管底部出现紫红色环。

c. 蔗糖溶液:试管底部出现紫红色环。

d. 淀粉溶液:试管底部无明显颜色变化。

e. 糠醛溶液:试管底部出现紫红色环。

2. 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a. 葡萄糖溶液:试管底部出现红色。

b. 果糖溶液:试管底部出现红色。

c. 蔗糖溶液:试管底部无明显颜色变化。

六、结论1. 通过Molisch反应,葡萄糖、果糖、蔗糖和糠醛溶液均呈现紫红色环,而淀粉溶液无明显颜色变化。

2. 通过Seliwanoff反应,葡萄糖和果糖溶液呈现红色,而蔗糖溶液无明显颜色变化。

实验一-糖类的性质实验

实验一-糖类的性质实验

实验一糖类的性质实验(一) 糖类的颜色反应一、目的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颜色反应(一)Molisch反应1、原理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

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器材试管及试管架滴管3、试剂莫氏试剂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淀粉溶液0.1%糠醛溶液浓硫酸4、操作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0.1%糠醛溶液内各1ML。

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

斜执试管,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1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

浓硫酸在试液下形成两层。

在二液分界处有紫红色环出现。

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实验二糖的还原作用一、目的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糖类还原性的方法及其原理。

二、原理许多糖类由于分子中含有自由的醛基及酮基,故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铜、铁等金属离子还原,同时糖类本身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衍生物。

糖类这种性质常被利用于检测糖的还原性及还原糖的定量测定。

本实验进行糖类的还原作用的试剂为斐林试剂和本尼迪克特试剂。

他们是含铜离子的碱性溶液,能使还原糖氧化而本身被还原成红色或黄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生成氧化亚铜沉淀的颜色之所以不同是由于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沉淀颗粒大小不同引起的,颗粒越小呈黄色,越大则呈红色。

三、器材试管及试管架竹试管架水浴锅电炉四试剂斐林试剂本尼迪克特试剂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麦芽糖溶液1%淀粉溶液五操作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斐林试剂,再向各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1%果糖、1%蔗糖溶液、1%麦芽糖溶液、1%淀粉溶液各1ML。

置水浴中加热数分钟,取出,冷却。

观察各管溶液的变化。

另取6支试管,用本尼迪克特试剂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三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一、目的通过氨基酸的分离,学习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食品生物化学实验 课件 实验二 糖类性质实验 (一) ———糖类颜色反应(共10张PPT)

食品生物化学实验 课件 实验二 糖类性质实验 (一) ———糖类颜色反应(共10张PPT)
戊糖在浓酸溶液中脱水生成糠醛,后者与间苯三酚结合成樱桃红
因α-为萘糠酚醛反及应糠2(醛.试M衍剂o生l物i对s此c反h应反均应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
将3支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注意观察 /L阿拉伯糖(溶1液),莫混氏匀(。Molisch)试剂50g/
Lα-萘酚的酒精溶液,称取α-萘酚
α-萘5酚g反,应溶(于M9o5l%i乙s醇c中h,反总应体)积100mL,贮于棕色瓶内,使用前配制。 衍生物,后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
阳性反应。在实验条件下蔗糖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3.杜氏实验 戊糖在浓酸溶液中脱水生成糠醛,后者与间苯三酚结合成樱桃红
色物质。
三、器材与试剂
(2)塞氏(Seliwanoff)试剂0.
(1)莫氏(1M.器o材lisch)试剂50g/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0g/L的葡萄糖溶液、10g/L
戊糖在浓酸溶试液管中,脱试水管生架成糠,醛滴,管后,者水与浴间苯锅三。酚结合成樱桃红
,记录各管颜色的变化及变化时间。
3.杜氏实验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杜氏试剂1mL,再分别加入
1滴10g/L葡萄糖溶液、10g/L半乳糖溶液、10g
/L阿拉伯糖溶液,混匀。将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观察颜色的 变化,并记录颜色变化的时间。
思考题
α-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 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 05g溶于30mL浓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杜氏实验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杜氏试剂1mL,再分别加入
将3支试管2同时ư放入沸α水-浴萘中,酚注反意应观的察原理是什么?
,记录各管颜色的变化及变化时间。 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0g/L的葡萄糖溶液、10g/L (2)塞氏(Seliwanoff)试剂0. 糖类性质实验(一)———糖类颜色反应 (1)莫氏(Molisch)试剂50g/ 硫酸层沉于试管底部与糖溶液分成两层,在液面交界处有紫红色环 果糖溶液、10g/L蔗糖溶液各0.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糖类的性质实验(一)糖类的颜色反应一、实验目的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颜色反应(一)α-萘酚反应1、原理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

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器材试管及试管架,滴管3、试剂莫氏试剂:5%α-萘酚的酒精溶液1500mL.称取α-萘酚5g,溶于95%酒精中,总体积达100 mL,贮于棕色瓶内。

用前配制。

1%葡萄糖溶液100 mL1%果糖溶液100 mL1%蔗糖溶液100 mL1%淀粉溶液100 mL0.1%糠醛溶液100 mL浓硫酸 500 mL4、实验操作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0.1%糠醛溶液各1 mL。

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

倾斜试管,小心地沿试管壁加入浓硫酸1 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

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二)间苯二酚反应1、原理在酸作用下,酮醣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

此反应是酮醣的特异反应。

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

实验条件下蔗醣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2、器材试管及试管架,滴管3、试剂塞氏试剂:0.05%间苯二酚-盐酸溶液1000 mL,称取间苯二酚0.05 g溶于30 mL浓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至1000 mL。

1%葡萄糖溶液100 mL1%果糖溶液100 mL1%蔗糖溶液100 mL4、实验操作取3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各0.5 mL。

再向3支试管中各加入塞氏试剂5 mL,充分混合。

将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

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二)糖类的还原作用一、实验目的1、理解并掌握糖类的还原性质;2、学习常用的鉴定糖类还原性的方法。

糖的颜色反应

糖的颜色反应
糖的颜色反应
实验目的
1 掌握莫氏试验鉴定糖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塞氏试验鉴定酮糖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1莫式试验:糖经无机酸(浓硫酸、浓盐酸)脱 水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后者在浓无机酸作 用下,能与а 用下,能与а-萘酚生成紫红色缩合物。
塞式试验:酮糖在浓酸的作用下,脱水生成5塞式试验:酮糖在浓酸的作用下,脱水生成5 羟甲基糠醛,后者与间苯二酚作用,呈红色反 应;有时亦同时产生棕红色沉淀,此沉淀溶于 乙醇,成鲜红色溶液。
二、塞氏试验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蔗糖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蔗糖 溶液和1%淀粉溶液 溶液和1%淀粉溶液 0.5 ml ,然后各加塞氏试 剂2.5 ml ,摇匀,同时置沸水浴内,比较各管 颜色及红色出现的先后顺序。
注意事项
1.试管中加入各种糖后,做好标记,并 按顺序放到水浴锅中; 2. 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溶液的颜色 变化情况。
实验试剂
1%葡萄糖溶液 1%葡萄糖溶液 1%蔗糖溶液 1%蔗糖溶液 1%淀粉溶液 1%淀粉溶液 莫氏试剂 塞氏试剂
实验操作
一、莫氏试验 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 1%葡萄糖溶液、 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 1%葡萄糖溶液、 1%蔗糖溶液和1%淀粉溶液,然后各加莫氏试剂 1%蔗糖溶液和1%淀粉溶液,然后各加莫氏试剂 2滴,摇匀,将试管倾斜,沿管壁慢慢加入浓 滴,摇匀,将试管倾斜,沿管壁慢慢加入浓 盐酸1.5 ml(切勿振摇!),观察现象。 盐酸1.5 m以鉴别酮糖的存在? 2 解释α-奈酚反应的原理? 解释α

糖颜色反应实验报告

糖颜色反应实验报告

糖颜色反应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不同糖的溶解性及其与不同颜色溶液的反应,以进一步了解糖的化学特性。

2. 实验原理糖颜色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其原理基于糖分子和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糖溶解在水中时,分子间的键能发生改变,导致光波长的吸收和散射产生变化,从而观察到颜色的变化。

3. 实验材料和仪器- 糖:蔗糖、葡萄糖、果糖、乳糖- 水- 烧杯- 称量器- 滴管4. 实验步骤1. 分别准备四个烧杯,标注为A、B、C、D。

2. 使用称量器分别称取相同质量单位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和乳糖,分别放入标注过的烧杯中。

3. 向每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糖完全溶解。

4. 使用滴管将蔗糖溶液滴入标注为A的烧杯中,将葡萄糖溶液滴入标注为B的烧杯中,将果糖溶液滴入标注为C的烧杯中,将乳糖溶液滴入标注为D的烧杯中。

5. 观察并记录每个烧杯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5.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观察,我们发现不同糖溶液与不同颜色溶液的反应产生了不同的颜色变化。

- 蔗糖溶液与红色溶液反应后,溶液呈现橙红色。

- 葡萄糖溶液与蓝色溶液反应后,溶液呈现紫色。

- 果糖溶液与绿色溶液反应后,溶液呈现黄绿色。

- 乳糖溶液与黄色溶液反应后,溶液呈现淡黄色。

这些颜色变化的产生可以归因于不同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由于不同糖分子结构的差异,其溶解性和颜色变化也不同。

蔗糖、葡萄糖、果糖和乳糖都是多元醇,它们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OH)。

这些羟基与颜色溶液中的某些离子发生反应,形成配合物,从而引起颜色的变化。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四种常见的颜色溶液进行反应,这些溶液中所含的离子种类和浓度不同,导致了颜色变化的差异。

我们可以根据颜色变化来初步判断糖的种类。

6. 结论通过观察糖溶液与不同颜色溶液反应后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糖的种类。

蔗糖溶液与红色溶液反应呈橙红色,葡萄糖溶液与蓝色溶液反应呈紫色,果糖溶液与绿色溶液反应呈黄绿色,乳糖溶液与黄色溶液反应呈淡黄色。

糖的呈色反应原理与应用

糖的呈色反应原理与应用

糖的呈色反应原理与应用1. 引言糖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体内。

除了作为食物的甜味来源外,糖还具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性质和应用。

糖的呈色反应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特性,经常被用于糖的检测和定量分析。

2. 糖的呈色反应原理糖的呈色反应是指当糖与某些试剂发生反应时,可以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

这种颜色变化是由于糖分子结构中的特定功能团与试剂发生化学反应所引起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糖的呈色反应原理:2.1 Benedic试剂法Benedic试剂法是一种常用的糖类检测方法,适用于还原性糖的检测。

该方法中,还原性糖与Benedict试剂反应,产生红色沉淀物。

这是因为还原性糖中的羟基(OH)与Benedict试剂中的Cu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得Cu2+还原为Cu+,生成红色氧化铜(Cu2O)沉淀。

2.2 Molisch试剂法Molisch试剂法是一种用于检测糖的通用方法,适用于各类糖的检测。

该方法中,糖与Molisch试剂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这是因为糖分子中的羟基与Molisch试剂中的酚发生酚醛反应,形成紫色的酚醛酮化合物。

2.3 3,5-二硝基水杨酸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是一种用于检测非还原性糖的方法。

该方法中,非还原性糖与3,5-二硝基水杨酸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

这是因为非还原性糖分子中的羟基与3,5-二硝基水杨酸发生酚醛反应,形成黄色的酚醛酮化合物。

3. 糖的呈色反应应用糖的呈色反应不仅在实验室中有重要应用,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环境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糖的呈色反应应用:3.1 糖的检测糖的呈色反应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用于糖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通过观察产生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糖类物质,以及糖的含量多少。

3.2 食品质量控制在食品加工和质量控制过程中,糖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通过糖的呈色反应,可以对食品样品中的糖含量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从而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3.3 生物医学研究糖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对于糖的检测是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一)糖的呈色反应
1.Molish反应(α-萘酚反应) 2.蒽酮反应 3. Seliwanoff反应(间苯二酚反应) 4.Bial反应(甲基间苯二酚反应)
(二)还原糖的鉴定 1.Fehling反应 2.Benedict反应 3.Barfoed反应
实 验 准备
1、试验报告册 2、小毛巾-试验过程中洗手和刷实验器皿的
水不能乱甩(强酸强碱) 3、预习试验报告 4、认真的试验态度
看!! !
1、试验开始前首先检查自己面前的仪器、器 皿是否符合试验要求――是否符合该实验 配备;数量、清洁程度等
• 本实验移液管为两组公用一套(注)按上 面标注的样品名使用,不要混用;用完后 放回架上,不要放置在实验台面上。
• 实验所用试管要标注上号码,以便于试验 结果的记录,和试验结果的分析
2、配置试剂
• 1)、检查所要配制试剂的实验器皿和试剂 是否准备好
• 2)、器皿的清洁是否符合标准
称量过程:
1)、仪器是否通电(这里指电子天平) 2)、称量纸的取和折叠方式 3)、待仪器指针(数字)不波动后,调零 4)、允许误差范围-0.0X 5)、任何试验操作都要远离试验设备 和仪器,以免操作有误时对仪器设备 造成损害。
祝:大家 试验成功
5)取用浓硫酸时注意安全:开内盖用镊子,盖子的放置 (包括所有的盖子),面向下。
6)冲洗装过浓硫酸的量杯时,注意安全, 不要溅到手上和衣服上。
实验过程:
1、Molish实验:反应灵敏,因此试验过程中要仔细,顺着试 管壁慢慢地加入试剂,观察紫环的出现,不要振荡。
2、蒽酮反应:注意颜色变化的出现时间 3、Seliwanoff反应: • a)、水浴加热的安全:开始本试验时,将电炉打开(电
配置过程:
1)首先检查器皿的行配制,――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将烧杯涮 洗三次,倒入容量瓶中――定容。
3)混匀。——将容量瓶的盖子塞紧,翻转三次即可。
4)若使用烧杯配制溶液,需用玻璃棒搅匀(搅动不易过快、 过慢)。(注):要将玻璃棒贴壁静置片刻,以免将溶 液带出容器;玻璃棒要立刻进行清洗。
电源) 4)清洗器皿(保证下次试验不会因为你的清洗不当
而影响结果),注洗涤过程中不要造成周边环境 污染。 5)将清洗后的器皿放置在仪器架上(注意控干水分) 6)将试剂归类。 7)清理实验室卫生。
撰写试验报告
讨论:试验结果
1、所得结果的推论(原理)是什么 2、这样的结果(证明了)说明那些性质 3、为什么会到这样的结果? 4、误差分析;其他现象分析。
炉上应配石棉瓦),待水沸腾后将电炉调小,该实验结 束将电炉关闭。 • b)、颜色产生的时间较快,注意反应的时间和结果的记 录 4、Feling反应:不仅加热过程中会有颜色的变化;取出冷却 的过程中,颜色会有变化,注意观察。 5、Barfoed反应:注意放置过程中的变化。
试验结束:
1)确定所有的实验都已经完成 2)倒掉废液(注意强酸、强碱的中和处理) 3)清点实验仪器、器皿(清理仪器上的污染、关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