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重新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重新认识

理和欲,讲的是伦理道德和物质欲望的关系。朱熹总结先秦以降诸家“理”、“欲”之争的得失,融会贯通儒家的“理”、“欲”观,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天理”不是天的道理,而是指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所规定的共同遵守的道德伦理。“人欲”也不等同于人的欲望,而是指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和愿望。自宋明以降直至清末,随着“程朱理学”上升为官方哲学,这一观念也被制度化、法制化,上升为道德纲领,成为封建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的思想武器。

“五四”运动打倒了“孔家店”,新中国成立推翻了旧道德,“程朱理学”从圣殿的宝座走向被批判与否定,“存天理灭人欲”被作为封建礼教的典型代表,朱熹被作为罪魁祸首,长期受到批判。今天,我们反思传统文化,有必要对此作一番剖析,厘清理论的实质、作者的本意和统治阶级利用之间的关系,以正本清源,为时所用。

一、从人文礼教的角度重新认识“天理人欲”学说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说是不是封建礼教?从理论上予以辨析是有必要的。为此,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礼教?什么是封建礼教?除了封建礼教,是否还有其他礼教?中国是礼义之邦,自古以来,就建立了礼教的思想体系。先秦时期流传下来《周礼》、《仪礼》、《记》就是最古老的礼学典籍。《礼记·曲礼》说,为了使人“自别于禽兽”,圣人起,“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这就是说,圣人制定礼来教人,目的是使人自觉地区别于禽兽,走向文明。这应当是对礼教最早的解释。《礼记·经解》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这说的就是古代的“六经”之教。其中,“恭俭庄敬”就是礼教的结果,是指严肃认真、节俭收敛、庄重恭敬,包含了思想认识和行为态度。可见,礼教是关于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封建礼教,顾名思义,是指反映封建社会特有的社会现实和思想观念的礼教。封建礼教反映了封建等级观念,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代表着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最高统治集团的利益,却不代表全民的利益。所以,封建礼教也就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人民的工具。封建社会的礼教起源《周礼》,它产生的基础是周代的封建制度。但那个时代的“礼教”,在春秋战国时,便已“礼崩乐坏”。秦以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已无“封建礼教”的社会基础。汉代尊儒术复周礼,但所复之礼也与周礼大相径庭。即使周代之礼,也并非都是糟粕。周行分封,诸侯王、卿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思想自由,可行自己之政;王畿即周王自己的封地却很小,但诸侯国都去朝拜他,这中间使各诸侯国凝聚在一起的就是礼教。周公佐成王,一沫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尚礼如此,故使近者悦,远者来,天下归心,这都是礼的力量。当然,宋明以后,理学盛行

,统治者大力宣扬“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以加强思想控制。所以,笼统地说封建社会只有“封建礼教”显然是不合适的。

在封建礼教形成的过程中,人文礼教也在积淀过程中形成。人文礼教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和认同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和规范的行为。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礼包含了对天地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全部内容。人文礼教反映的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共性、人的共性、民族的共性,是千百年来民族精英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经验总结。孔子讲仁、义、礼、智、信,讲“为政以德”;老子讲“无为”,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孟子讲仁政,讲“浩然之气”,讲“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周易》讲“自强不息”,讲“厚德载物”等,都不属于封建礼教的内容,而是人文礼教的内容。笼统地把中国古代礼教称为封建礼教,并予以全面否定和抛弃,这将混同礼教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抹杀人文礼教与封建礼教的质的区别。

封建礼教,是封建制度、封建意识在礼教中的反映,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特殊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封建礼教理所应当受到批判,但不能因此而殃及人文礼教。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说,应当放在人文礼教中加以认识和评价。

二、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说是对先儒要论的总结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说,是总结前代儒家重要典籍的核心理论命题而归纳出来的。《朱子语类》卷十二云: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学问”;《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这段话用一句话归纳了《论语》、《中庸》、《大学》、《尚书》四种经典的核心理论命题:“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显然,朱熹并不认为“明天理灭人欲”是自己的理论发明,而是先代圣人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相同内容。我们不妨就此作些分析。

一是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语见《论语·颜渊第十二》: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朱熹解释说:仁指本心之全德,战胜自己的私欲谓之克己,礼就是天理的简称。为仁是保全其心之德的原因。在朱熹看来,人心之全德,莫非天理,但它也不能不坏于人欲。所以,为仁者必当有以战胜私欲而复于礼,使事事皆能出于天理,那么,本心之德也就能够复全于我了。可见,这里讲的克己,也即战胜自己的私欲,实际上也就是“灭人欲”的意思。讲复礼,也即回归天理,实际上也就是“存天理”的意思。朱熹指出,孔子坚信两点:一是这个日子不会太远,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极言其效之甚速而至大也;二是因为为仁由己而非他人所能预,又见其机之在我而无难也,所以人人都可行仁。

二是《中庸》所谓的“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分别见于《中庸》之第一章和第二十七章。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知新,敦厚以崇礼。

张载有“心统性情”之说。心能感物而生情。其未发时则为性,性即理也,无所偏颇则谓之中。发而为情,情有喜怒哀乐,其中节则谓之和。所以,未发前的中,已发后的和,中和即是最高境界。朱熹认为“致中和”,也就是把心推至到“中和”的最高境界。人的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所以,未发前的中,已发后的和,便非人人都能做到。“致中和”的“致”,是“推而极之”之意,此心充满仁爱,充满天地生物之心,充满天理之心,是平日庄敬涵养之功积累而至,而无人欲之私以乱之。这个“致”即谓学习修养,“致中和”即“存天理灭人欲”。下一条讲“尊德性”,尊者恭敬奉持,德性是我们所接受的天地间正理正道,可说就是天理。“道问学”讲的是修养问题,即通过格物致知,不断提高我们对天理天道的认知。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二者修德凝道之大端也,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所以归根结底,这里讲的还是“存天理灭人欲”问题。

三是《大学》所谓的“明明德”,《大学》开篇即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认为,明德即天理天道,是“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的心理机能,“明明德”即使此德常明。人虽有此明德,“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亲民当作新民,革其旧之谓也。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可见,《大学》的纲领说的也是“存天理灭人欲”的道理。

四是《尚书》四句教讲的人心道心说,《尚书·大禹谟》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