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行星探测器

合集下载

行星探测与空间科学的发展历程

行星探测与空间科学的发展历程

行星探测与空间科学的发展历程目前,人类对行星探测和空间科学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这些成果的背后,是十几年来各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不懈的努力和探究,以及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创新和提升。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和成果三个方面来论述行星探测和空间科学的发展历程。

历史从人类的历史来看,远古时代的人们已经对星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产生了解析和观察星空的愿望。

古希腊的天文学家阿里斯托芬、托勒密等先哲,曾经对星空作出了了不起的贡献。

他们不但发明了天文仪器,还编写了一些著名的天文学著作。

直到人类踏上月球的那一刻,才正式开启了行星探测的时代。

1966年,苏联“月球1号”探测器首次成功着陆在月球上。

接下来,各国纷纷效仿,陆续推出了一批行星探测器和空间站。

其中,美国“先驱”号等探测器,则在冥王星等行星对象上得到了丰硕的成果。

这些成果在行星探测方面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发展行星探测技术从开始的低级、简单的技术,逐渐发展成了一门高端、先进的硬件技术。

尤其是从“先驱”号探测器开始,这一技术得以快速发展。

探测器上配备的各种科学仪器,以及各类地面信号接收设备,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近些年,行星探测技术不断更新,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被日益广泛应用,如卫星遥感技术、平台机器人等。

并且,这些技术也开始得到了在地球监测、资源勘探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成果总的来看,行星探测和空间科学方面所得到的成果,为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可观的数据和方法。

这不仅包括对行星特征的研究,还包括对宇宙起源、演化的研究等。

其中,最让各个国家科学家齐声赞叹的,便是“旅行者”号探测器在拜访木星、土星等行星时所拍摄到的具有震撼力的影像。

这些影像不仅触动了科学家的灵感,还激励了全世界对于行星探测的持续关注。

到现在为止,行星探测和空间科学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许。

由此可见,人类对于行星探测和空间科学的探讨,也将会不断走向更加深入的发展方向,为人类的科技和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太阳系行星探测

太阳系行星探测

太阳系行星探测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自从人类发现这些行星以来,就一直对它们进行探索。

从早期的望远镜观测到现代的探测器,人类对行星探测的技术不断发展。

如今,太阳系中各个行星的探测已成为了一个专门领域。

本文将探讨太阳系行星探测的过程和成果。

一、探测的历史最早关于太阳系行星的探测始于人类对夜空的观察。

首先被探测到的是火星,由于其红色外表,人们把它称为“战神星”。

一直到公元16世纪,人们才开始使用望远镜来观察它。

1642年,瓦西里·卡普尔斯在日内瓦制造了第一颗望远镜。

到了19世纪中叶,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使用摄影技术记录火星表面的细节,同时开始对其他行星进行观测。

20世纪初,人类的太空探索开始了。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随后,苏联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火箭1号”和第一颗拍摄月球表面的探测器“月球1号”。

随后,美国也开始了太空探索,并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发现者1号”和第一颗抵达月球的探测器“旅行者1号”。

自那时以来,人们开始了对太阳系中各种行星的探测,每年都有数个探测任务被发射。

二、不同探测方式太阳系行星探测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技术方法。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1. 无人探测器已经有许多不同的无人探测器被用于太阳系行星探测。

这些探测器经过了深入的研究和设计,可以在太阳系中探测行星表面和内部结构,探测地质、气候、磁场等等特征。

其中最著名的无人探测器是美国“旅行者1号和2号”和“火星勘测轨道器”。

这些探测器已成功地探测到了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行星,还拍摄了行星的许多令人惊叹的照片。

2. 人类探测虽然人类直接探测行星的技术难度很大,但是已经有几次人类登陆过火星。

最近的一次是2018年11月美国发射了“洞察号”探测器,成功降落火星表面,目前正在深入调查火星的内部结构和地震活动。

未来,人类将继续开展人类探测计划,计划在未来几十年内将有人登陆火星。

3. 空间望远镜空间望远镜是用于太阳系中行星探测的另一种技术。

天问一号探测器介绍

天问一号探测器介绍

天问一号探测器介绍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

按照计划,中国将在本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环绕、着陆、巡视”三大任务。

本文将对天问一号探测器对今生往事进行介绍。

在对天问一号探测器介绍前,我们先欣赏几张图片: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天问奔向苍穹LOGO火星车一、名字对由来“天问”是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名称,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此诗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具有浓厚的道家色彩。

2020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中国行星探测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以“揽星九天”作为工程的图形标识。

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开,表达了宇宙的五彩缤纷,呈现科学发现的丰富多彩,饱含动感,气韵流动。

开放的椭圆轨道整体倾斜向上,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代表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体现着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标志着深空探测进入太空能力-C3。

这组意义深远的名称与图形标识将承载着中国人航天强国的梦想,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前往未至,发现未知。

二、首次选择火星作为探测目的地的原因火星(Mars)地球的近邻,西方称之为“战神玛尔斯”,在古代中国,人们称它为“荧惑”。

为什么为给这颗星球取这个名字呢?这是因为它在夜空中呈现红色,荧荧如火,在古人看来,它飘忽不定,亮度也常发生变化,似乎是上天在迷惑人类。

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航天器是

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航天器是

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航天器是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航天器是美国的"旅行者1号"(Voyager 1)。

"旅行者1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1977年9月5日发射的,其任务是对外行星进行探测。

该探测器经过多次飞越不同的行星,并于1979年至1980年期间经过了木星,然后在1980年至1981年期间经过了土星。

在经过土星后,"旅行者1号"继续向外飞行,逐渐脱离了太阳的引力束缚。

它于2012年8月成为第一个进入宇宙中介恒星空间(即离开太阳系)的人造航天器。

至今,"旅行者1号"仍在继续远行,向着银河系的边缘飞行。

其探测器上携带了一块金制的唱片,上面记录了地球文化的信息,以及人类的声音和图像,以向可能的外星生命传达地球的信息。

1/ 1。

有望飞出太阳系的五个探测器

有望飞出太阳系的五个探测器

有望飞出太阳系的五个探测器作者:安利来源:《百科知识》2015年第05期经过9年的飞行,美国“新地平线”号探测器近日拉开了“约会”冥王星的序幕。

这场“约会”将持续6个月左右,此后,“新地平线”号将告别冥王星,奔赴太阳系边缘神秘的柯伊伯带,并一去不再复返。

探测浩瀚宇宙的奥秘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迄今为止,除“新地平线”号外,人类还发射了另外两对旨在探索宇宙深空的探测器——“先驱者”10号和11号以及“旅行者”1号和2号。

它们正在飞向遥远的星际空间,飞向太阳系的边缘。

1.“先驱者”10号探测器发射时间:1972年3月2日“先驱者”10号是人类发射的第一个深空探测器,标志着人类探索的触角开始伸向宇宙深处。

自1972年3月2日在美国发射升空,“先驱者”10号以每小时4.8万千米的速度飞行,用了不到1天的时间便接近月球,用了11周接近火星,用了不到2年的时间接近木星。

它是第一个成功穿越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的探测器;它是第一个近距离观测木星的探测器,并于1973年12月3日发回了第一组木星的近距离图像;它于1983年6月13日飞出了海王星的轨道;它发回大量太阳风和宇宙辐射测量数据。

美国宇航局称,最后一次收到“先驱者”10号探测器微弱信号的时间是在2003年1月22日,可探测到它离地球最远距离是122亿千米。

之后它按惯性飞往毕宿五恒星(金牛座的主星),抵达那里将是200万年以后的事了。

“先驱者”10号探测器携带了一块标明太阳与地球在银河系位置以及地球男女图像的镀金铝板。

如果存在着外星人,他们能收到我们的问候吗?2.“先驱者”11号探测器发射时间:1973年4月6日“先驱者”11号是继“先驱者”10号之后,第二个用来研究木星和太阳系外空间的探测器,同时还是第一个造访土星及其光环的探测器。

“先驱者”11号于1974年12月4日接近木星,随后借助木星的强大引力改变轨迹,飞向土星。

1979年9月1日,“先驱者”11号从距土星3400千米的地方掠过,第一次拍摄到了土星的照片。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检测(答案解析)(1)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检测(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赤道上随地球一起转动的物体的向心力等于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B.地球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物体相对静止,且它跟地面的高度为某一确定的值C.人造地球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应等于9.8m/s2D.人造地球卫星运行的速度一定大于7.9km/s2.如图所示,某极地轨道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已知该卫星从北纬6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到南纬60︒的正上方时所用时间为1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卫星的运行速度—定大于7.9km/sB.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半径之比为1:4C.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之比为1:2D.该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同步卫星的机械能3.1789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量G,因此卡文迪许被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若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地球上一个昼夜的时间为1T(地球自转周期),一年的时间为2T(地球公转周期),地球中心到月球中心的距离为1L,地球中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为2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以上数据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B.由以上数据不能求出太阳的质量C.由以上数据不能求出月球的质量D.由题中数据可求月球的密度4.天文单位是天文学中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一种单位,其数值取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

已知哈雷彗星近日距离大约为0.6个天文单位,其周期为76年,只考虑太阳对其引≈)力,而忽略其它星体对其影响,则其远日距离约为(376 4.2A.4.2个天文单位B.18个天文单位C.35个天文单位D.42个天文单位5.如图所示,人造地球卫星发射过程要经过多次变轨方可到达预定轨道。

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Ⅰ,然后在A点(近地点)点火加速,卫星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Ⅱ;在B 点(远地点)再次点火加速进入圆形轨道Ⅲ。

关于卫星的发射和变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圆轨道Ⅰ上运行时的角速度小于在圆轨道Ⅲ上的角速度B.卫星从轨道Ⅰ转移到轨道Ⅲ的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守恒C.卫星在椭圆轨道Ⅱ上运行时,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D.卫星经过B点时,在椭圆轨道Ⅱ上运行时的加速度大于在圆轨道Ⅲ上运行时的加速度6.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初速度0v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到达最高点;他在另一星球表面仍以初速度0v竖直上抛同一小球,经过时间5t小球到达最高点。

火星探测历史与现状

火星探测历史与现状

火星探测历史与现状夜空中,红色的火星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一直以来,人类都向往能够去探寻这颗神秘星球的可能。

自1960年代以来,各国先后发射多枚探测器前往火星,进行探测和研究。

本文将会介绍火星探测的历史与现状。

一、火星探测的历史1. 早期的火星探测最早的火星探测,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的苏联。

1960年10月10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火星探测器——“1号火星”,但是该探测器在发射过程中发生故障而没有到达火星。

次年,苏联再次发射了“2号火星”,但是该探测器在转移后遇到故障而失败了。

直到1965年,苏联才成功地发射了“3号火星”,第一次传回了火星的黑白照片。

此后,美国和欧洲也加入了火星探测的行列。

美国于1971年成功发射了“火星3号”,并在1976年成功地将“绝对火星探测车”送到该星球上,从而取得了开创性成果。

欧洲的火星探测则始于1988年。

2. 现代的火星探测随着科技的进步,火星探测的方式和手段也不断更新。

从原来的直接飞往火星表面,到现在的利用“大小火星车”和“偏振探测器”等机器人,进行更为深入、复杂的探测。

目前,行星探测器已经实现了对火星的高精度成像、高分辨率拍摄、对地面的探测和分析,以及对火星的大气、天气、水分、气候等情况的研究。

2012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号”火星科学实验室发射升空,开始对火星进行探测。

这一重大的探测任务的目标是:探测火星的地质、化学、大气、水分、天气和生物特征等方面,了解火星的历史和现状。

好奇号探测车不仅拥有名称为“鹦鹉螺”的机械臂,而且配备了多个科学仪器,能够进行更为准确的探测。

截至目前,好奇号已经成功的完成了探测任务,并获取了大量的科学数据。

二、火星探测的现状目前,全球共有10个国家和地区在进行火星探测。

其中,美国的NASA和欧洲空间局是最为活跃的两个探测组织。

截至2019年,NASA已经向火星发射了8个探测器,欧洲空间局则发射了6个探测器,同时还有法、德、意、印度等国也在积极的参与火星探测任务。

中国行星探测发展史

中国行星探测发展史

中国行星探测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但真正的大规模推进和发展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

以下是中国行星探测的主要里程碑和发展历程:1. **初步探索阶段**:
-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开始规划和探讨深空探测技术的研发工作,为未来行星探测打下基础。

2. **发展阶段**:
- 2007年,中国发射了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月球探测的新时代,也是迈向深空探测的第一步。

- 2010年,“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并完成了多项拓展任务,包括月球表面高清晰图像拍摄、月球极区探测等。

- 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软着陆月球,并释放了月球车“玉兔号”,成为中国首个在月球表面执行巡视探测任务的探测器。

3. **火星探测**:
- 2020年7月23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搭乘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启了行星探测的新篇章。

- “天问一号”探测器在2021年5月成功实现了环绕火星飞行,并在同年5月15日,其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降落火星乌托邦平原,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成功实现火星软着陆并开展巡视探测的国家。

4. **后续计划**:
-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还包括计划中的小行星、彗星等深空探测任务,以及对火星及其他行星的进一步探测计划。

- 中国提出了“天问”系列的长远发展规划,包括后续的天问二号、天问三号等项目,旨在对太阳系内的多个天体进行全面深入的探测研究。

总体而言,中国行星探测的发展呈现出从近地空间向深空拓展的趋势,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科研成果丰硕,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对深空探索的决心与实力。

1975年以后宇宙探索资料

1975年以后宇宙探索资料

1975年以后宇宙探索资料1975年以后,人类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进展。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资料:1. 1975年7月,美国和苏联进行了历史性的合作,共同发射了第一艘国际空间站。

这标志着国际合作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新纪元的开始。

2. 1976年,美国的维京1号和维京2号探测器成功到达了火星表面,成为第一批成功登陆火星的探测器。

这些探测器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有关火星表面和大气的数据,并揭示了这颗行星上存在过水的证据。

3. 1986年,苏联失事的太空船获得了维修,为第一次现场维修太空船提供了先例。

4. 199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在地球轨道上发射。

这架太空望远镜提供了几十年来最清晰的星空图像,以前从未被人类看到过的星系和恒星以惊人的清晰度出现在我们眼前。

5. 1998年,俄罗斯和国际合作组织发射了第一个长期驻留在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

这标志着人类在太空居住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6. 2004年,欧洲空间局的“罗塞塔”探测器发射升空,该探测器在2014年捕获了彗星67P/契若缪-杰拉什梅,这是第一次对彗星进行细致研究。

7. 2005年,日本的外层空间探测器“旅行者1号”到达了土星,它对土星进行了一系列的勘测,并协同美国的卡西尼号探测器,揭开了土星和它的环系统之谜。

8. 2012年,美国的“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在火星表面进行了长时间的科学考察。

9. 2014年,欧洲空间局的“哥伦布”科学实验室成功地连接到国际空间站,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因为它表示欧洲也参与到了太空探索的行列中去。

10. 2019年,以色列的“贝瑞甘”号探测器前往月球,尚未成功登陆,但这标志着以色列也开始对太空进行探索。

综上所述,自1975年以来,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进展,这些进展包括太空站、探测器、望远镜、宇航员等,并将开拓者的目光投向外太空和更远的地方,满足了人类对自然和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

旅行者1号: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探测器

旅行者1号: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探测器

旅行者1号: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探测器尹怀勤【期刊名称】《太空探索》【年(卷),期】2017(000)009【总页数】4页(P26-29)【作者】尹怀勤【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今年9月5日是人类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探测器“旅行者1号”成功发射升空飞行40周年的日子,它是历史上飞行距离最远、最长寿的航天器,尽管已经距离地球很远,它每天仍与美国宇航局联系,继续探索着人类未知的深空。

为了探测太阳系的行星和观测太阳以及更远的深空,美国宇航局先后于1972年3月2日和1973年4月6日,分别发射了先驱者10号和11号探测器。

又于1977年8月20日和9月5日,相继发射了旅行者2号和1号探测器。

其中以“旅行者1号”飞得最快,目前距太阳约210亿千米,已经进入星际空间。

旅行者1号和2号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头部是一个扁平的十面棱柱体,中央装有球形燃料贮箱,周围安置着电子设备。

其头上戴有一顶大草帽形状的设备——一个直径为3.7米的抛物面天线即定向天线,下部的两个长条天线实际上都是鞭状天线。

向左右伸开的两个手臂,一长一短,长的是磁强计支杆,短的是红外干涉频谱仪支架,其中除红外光谱仪外,还有宇宙线探测计、等离子体探测器、广角摄像机、窄角摄像机、紫外光谱仪。

“旅行者1号”的侧身还挂着补充能量用的装置——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就是两枚核电池,亦称钚电池。

在燃料贮箱上侧旁装有16台小型液体火箭发动机,以供探测器改变飞行方向和调整姿态使用。

“旅行者1号”的两台电视摄像机的图像分辨率比“先驱者号”提高了1000倍;有多种光学仪器用来测量行星及其卫星的反射和辐射特性,并分析它们的构成和成份;有宇宙线探测计、等离子体探测器和磁强计等星际空间环境探测设备安装在仪器支架上,测量来自各方的宇宙线、带电粒子和太阳风的边界,研究太阳与行星间的关系;还有行星射电天文接收机及其鞭状天线,用来了解行星和卫星的大气层及电离层的特性。

人类探索宇宙的简单历程

人类探索宇宙的简单历程

人类探索宇宙的简单历程一、进入太空时代1.1 第一个人造卫星•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

•这一事件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太空时代,也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全新篇章。

1.2 阿波罗登月计划•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局(NASA)的阿波罗11号登上了月球。

•阿姆斯特朗船长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类,这一壮举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鼓舞。

二、太空探测器和人类在宇宙中的探险2.1 火星探测•火星一直是人类最感兴趣的行星之一,因此多个国家和机构都进行了火星探测任务。

•1971年,苏联的“火星3号”成功着陆在火星上,成为第一个成功实现软着陆的探测器。

2.2 金星探测•1962年,苏联的“金星2号”成为第一个成功飞越金星的探测器。

•之后的几十年里,多个国家陆续进行了金星探测任务,以揭开这颗充满谜团的行星的面纱。

2.3 地外行星和系外行星的探测•不止局限于太阳系,人类还开始向更远的地方探索。

•这些探测任务的目标包括地外行星和系外行星,通过观测和分析,人类逐渐了解了更多关于宇宙的信息。

三、国际空间站:人类永久存在的家园3.1 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国际空间站是由多个国家共同建设和运营的一个空间科学实验室。

•1998年,国际空间站开始建设,至今已经成为人类在太空中的重要据点。

3.2 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国际空间站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实验环境,进行各种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

•通过这些实验,人类不仅对太空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学成果。

3.3 长期太空居住和探索•国际空间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实验室,也是人类长期太空居住和探索的基地。

•宇航员在空间站上进行长期停留,这对人类未来深空探索的准备至关重要。

四、未来展望:人类进一步探索宇宙的挑战与机遇4.1 登陆火星的计划•火星一直是人类最渴望探索并登陆的行星之一。

•多个国家和私人企业都提出了登陆火星的计划,未来或许会实现这一壮举。

太阳系行星的探索与研究

太阳系行星的探索与研究

太阳系行星的探索与研究太阳系是我们所生活的地方,也是科学家们始终关注与研究的对象。

光靠肉眼就已经能看到的行星,如火星、木星等,古人已经有所了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开始了对太阳系的深入研究。

本文将逐一介绍太阳系各行星的探索与研究情况。

第一部分:火星的探索与研究火星,我们的邻居,是最早被人类探索的行星之一。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就已根据它的颜色将它与战神相联系。

实际上如今科学家认为火星是所有太阳系行星中最可能存在生命的。

从1971年苏联“火星3号”任务首次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和成功着陆,到最近美国的“好奇号”和“毅力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探索,火星的探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更深入研究火星的地质、气候和潜在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第二部分:金星的探索与研究金星,距离我们最近的行星,是第一个被探测器访问的行星。

它的高温和厚重的大气层给探索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尽管如此,科学家们还是通过探测器获取了很多有关金星大气絮状云层、气候变化的信息。

第三部分:木星与土星的探索与研究作为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和土星对于科学家来说一直颇具吸引力。

有关木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强大的磁场以及气候系统上,且木星的卫星系也令人惊叹,其中欧罗巴等卫星被认为有可能存在生命。

而土星,最为人所知的则是其精美的环系统。

然而,科学家对土星的研究远不止这些。

对土星的探索始于拜占庭时期,科学家们后来通过卫星探测器对土星及它的环和卫星的详细研究。

第四部分:太阳系的探索与研究还在继续太阳系的探索和研究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工作。

尽管科学家们已经积累了充足的数据和认识,但对太阳系的深入理解和未知的挑战仍旧存在。

最终,科学家们的目标是寻找外太空生命,而太阳系是寻找生命的第一步。

每一个登陆者、每一个传感器、每一个望远镜都是我们了解太阳系和寻找生命答案的一部分。

太阳系的探索犹如一座未完全解开的宝藏,每一个新得出的结果都增加了我们对于宇宙的认知。

人类对接下来的太阳系探索和研究充满了期待,科学家们也会继续他们的探索旅程,直到揭开所有的未知。

世界航天发展简史

世界航天发展简史

世界航天发展简史探索浩瀚的宇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梦想。

我国在远古时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

公元前1700年,我国有"顺风飞车,日行万里"之说,还绘制了飞车腾云驾雾的想像图。

外国也有许多有关月亮的美好传说。

自从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以来,到1990年12月底,前苏联、美国、法国、中国、日本、印度、以色列和英国等国家以及欧洲航天局先后研制出约80种运载火箭,修建了10多个大型航天发射场,建立了完善的地球测控网,世界各国和地区先后发射成功4127个航天器。

其中包括3875个各类卫星,141个载人航天器,111个空间探测器,几十个应用卫星系统投入运行。

目前航天员在太空的持续飞行时间长达438天,有12名航天员踏上月球。

空间探测器的探测活动大大更新了有关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文方面的知识。

到上世纪末,已有5000多个航天器上天。

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航天活动,利用航天技术成果,或制定了本国航天活动计划。

航天活动成为国民经济和军事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天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它以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为基础,汇集了20世纪许多工程技术的新成就。

力学、热力学、材料学、医学、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自动控制、喷气推进、计算机、真空技术、低温技术、半导体技术、制造工艺学等对航天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这些科学技术在航天应用中互相交叉和渗透,产生了一些新学科,使航天科学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航天技术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一、火箭技术火箭技术推动了人类航天发展的历史。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箭是在火药发明之后中国人发明的。

早在公元1000年宋朝唐福献应用火箭原理制成了战争武器,13世纪初传到外国。

传说在14世纪末,中国有个学者万户在坐椅背后安装47支当时最大的火箭,两手各持大风筝,试图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升空。

但是一声爆炸之后,只见烟雾弥漫,碎片纷飞,人也找不见了。

迄今成功登陆火星的8个探测器

迄今成功登陆火星的8个探测器

看点/Highlight为了探索火星这颗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人类自1960年以来先后开展了40多次火星探测,不仅成功率不高,而且都是研究火星全球、地表、大气和磁场等。

截至目前,只有8次任务成功着陆火星并顺利开展探测工作,最近的一次就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一代火星着陆器—洞察号,它将首次探索火星深处。

1.海盗1号和海盗2号海盗计划是NASA 继旅行者计划之后又一项大型深空探测项目,先后发射了海盗1号和海盗2号两个探测器,其着陆器分别于1976年7月20日和9月3日在火星表面软着陆。

海盗1号由此成为第一颗在火星表面着陆并且成功向地球发回照片的人类探测器。

两艘海盗号在绕火星探测期间,发回了数万张火星照片,着陆火星表面后又发回了着陆地附近火星表面的大量近距离图像。

2.火星探路者号NASA 的火星探路者号探测器于1996年12月4日发射,1997年7月4日在火星阿瑞斯平原成功着陆。

它发回了数千张火星地表照片,清晰地展现了火星上的荒原、山脉、丘陵、沟谷及陨石坑等地貌,并使人类对火星岩石、土壤、气候有了初步了解。

尤其是它携带和释放的旅居者号火星车,是第一台在火星从事科学考察工作的机器人车辆。

3.勇气号和机遇号勇气号和机遇号是NASA“火星探测漫游者”计划的一对“双胞胎”6轮火星车,它们分别于2004年1月3日和1月25日在火星着陆。

勇气号的考察工作持续了2208个火星日,而机遇号则是人类迄今成功登陆火星的个探测器8□ 安利1Highlight/看点有史以来在外星球表面执行任务最长的探测器,已经超过14年的时间。

它们除了传回大量前所未有的高清晰度火星表面照片外,还找到了火星曾经有水存在的初步证据。

4.凤凰号凤凰号火星探测器于2007年8月4日发射,2008年5月25日在火星北极成功着陆。

与勇气号和机遇号利用安全气囊反弹的降落方式不同,凤凰号与之前的海盗号和最近的洞察号一样,是采用缓冲发动机反推方式下降的,着陆精度较高,也可满足重量较大的探测器着陆要求。

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测试(含答案解析)

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据报道,我国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造并开始运营,建成后空间站轨道距地面高度约h =4.0×102km 。

已知地球的半径R =6.4×103km ,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 。

则该空间站的运行速度约为( ) A .7.7km/sB .8.0km/sC .7.0km/sD .3.1km/s2.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为了全人类第一个在月球背面成功实施软着陆的探测器。

为了减小凹凸不平的月面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嫦娥四号”采取了近乎垂直的着陆方式,测得“嫦娥四号”近月环绕周期为T ,已知月球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嫦娥四号”着陆前的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B .“嫦城四号”着陆前近月环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为7.9 km/sC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224πRg T =D .月球的密度为24πGT ρ=3.设两个行星A 和B 各有一个卫星a 和b ,且两卫星的圆轨道均很贴近行星表面。

若两行星的质量比M A :M B =p ,两行星的半径比R A :R B =q ,那么这两个卫星的运行周期之比T a :T b 应为( ) A .12q p ⋅B .12q q p ⎛⎫⋅ ⎪⎝⎭C .12p p q ⎛⎫⋅ ⎪⎝⎭D .12()p q ⋅4.“嫦娥三号”是我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无人探测器,当它在距月球表面为100m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时,周期为18mim 。

已知月球半径和引力常量,由此不能推算出( ) A .月球的质量 B .“嫦娥三号”的质量C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D .“嫦娥三号”在该轨道上的运行速度5.2018年11月20日,国内首颗商业低轨卫星“嘉定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随后卫星进入预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它也是中国首个全球低轨通信卫星星座“翔云”的首发星,开启了中国天基物联探测新时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小于7.9km/sB .据了解该卫星在距离地面约400km 的近地轨道运行,则可以估算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C .该卫星在预定轨道上的周期等于同步卫星的周期D .该卫星接到地面指令需要变轨至更高轨道,则卫星应向后喷气加速6.“神舟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发射,对接“天宫二号”。

日本金星探测器首航

日本金星探测器首航
大 ,需 配 备 大 面 积 的 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电 池 翼
在 阳光 照 射相机 遮 光罩 和来 自金 星 白昼 反 照率很 强 的光 照射 到 探 测器 上 时 ,采取 中断观 测 的 运 行姿 态 ,从 而达 到 避 开最恶 劣 条件 的 目的。
和大容量 的蓄 电池 。 另外 ,对 天线 、太 阳电池 翼
了许 多新部 件 ,如 先 进 的观 测仪
1 行星 一 概 况 C
行 星 一C从 2 0 财 年进 入可 0 1
器和控制部件等 。
行星 一C的长 、宽 、高 分 别 为 1 5 mm 、1 4 mm和 1 0 mm 。 46 00 40
行性论 证到发射历 时9 。 日本宇 年
宙航 空研究开发机构 ( A A ) JX 所 属宇 宙科学本 部 【 S S) 责行 IA 负
灵 敏度 的检 测 器 和机 械制 冷式 低
温光学技术 。 另 外 , 改 进 了 通 信 系 统 仪 器 , 以实现 低 功耗 。原计 划 采 用
都 是沿 黄道 面轨 道 运行 的 ,所 以
有 较 长 时 间 是 在 日 阴 情 况 下 运
行 ,散热 面 积过 大 时 , 日阴时探 测器 温度 会 急剧 下降 ,这就 需要
用 了许 多新技 术 ,按 新 标准 开发
组成 ;有效 载 荷则 由5 不 同工 种
作 波 长 的相机 和 超 高稳 定 振荡 器 组 成 。相 机 安装 在探 测 器 的侧 面 ( 散热 面 ),以免 阳光 照射 。探 测器 上 还 配有 高增 益 天线 ,即便 在探 测 器 的姿 态发 生 变化 时 仍可 指 向地球 。以保 证 探测 器 与地 面
器和轨 道控制发动机 )6 个分 系统

中国第一颗土星探测器的发射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进展

中国第一颗土星探测器的发射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进展

中国第一颗土星探测器的发射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进展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不仅在地球轨道上建立了完善的航天系统,还开始向更远的宇宙探索迈进。

最近,中国科学家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颗土星探测器,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出了新的一步。

土星是太阳系中最美丽和神秘的行星之一,长久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对土星的内部结构、大气环境等问题充满了好奇。

中国的土星探测器项目旨在深入研究土星,为人类了解宇宙和地球提供更多重要信息。

这颗土星探测器是经过多年科研人员的精心设计和研发而成的,它具备高度自主导航和控制能力,能够在极端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数据收集。

探测器将带着各种仪器和设备,飞向土星,并在接近土星时进行多种科学实验和探测,以获取关于土星大气、磁场、内部结构等方面的重要数据。

这次土星探测器的发射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进展,意味着中国正式踏入土星探测的领域。

此举不仅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全人类探索宇宙的一次重要贡献。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密不可分。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

这不仅为中国航天事业提供了强大支持,也在中国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这次土星探测任务,中国航天科学家们将能够探索土星的奥秘,拓宽人类对外层空间的认知。

这对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既是实现中国航天雄心的里程碑,也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航天技术实力的一次机遇。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强大和航天技术的不断突破,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航天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这次土星探测器的发射只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未来还将有更多的重大项目相继展开。

总之,中国第一颗土星探测器的发射是中国航天事业迈向新进展的重要里程碑。

它不仅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在土星探测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骄傲,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信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将更加辉煌,为人类的探索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太阳系中第一个被人类到达的星球是哪个?

太阳系中第一个被人类到达的星球是哪个?

太阳系中第一个被人类到达的星球是哪个?回溯历史,人类自古就对天空中的星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类开始探索星空,进一步认识宇宙的奥秘。

而太阳系中第一个被人类到达的星球是哪个呢?下面就为大家进行科普。

1. 月球月球是太阳系中第一个被人类探索的星球。

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着陆月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为了第一个踩上月球的人类。

这一壮举开启了人类向太空探索的新篇章,也为日后的宇宙探索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此后,还有“阿波罗12号”、“阿波罗14号”、“阿波罗15号”、“阿波罗16号”、“阿波罗17号”等任务成功返回地球。

2. 水手1号和水手2号探测器探测的金星水手计划是美国首批探索太阳系其他行星与月球的太空探测器。

在1962年至1973年间,共有10个水手计划被成功发射升空,其中水手1号(1962年)和水手2号(1965年)两个探测器成功探测了金星,成为人类首次探测其他行星的成功案例。

3. 火星火星是太阳系中第4颗距太阳最远的行星,在地球和木星之间。

在1965年,美国就向火星发射了第一艘探测器“火星1号”,但由于技术问题,探测器失联。

直到1971年,“火星3号”才成功拍摄了火星表面的照片。

此后的几十年中,火星的探测成果不断,2012年,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好奇号”探测车成功登陆火星,成为人类首次在火星表面实现着陆与探测。

4. 木星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也是第5颗距太阳最远的行星。

自1973年以来,共有8个探测器曾探测过木星。

其中最著名的包括:1973年的“先驱10号”、“先驱11号”、“伽利略号”(1995年)与“朱诺号”(2011年)等。

5. 土星土星是太阳系中第6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行星之一。

在1979年,美国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第一次飞过了土星,并尝试探测了土星大气层和环系统。

1997年,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惠更斯号”探测器被送往土星,历时13年,成功地对土星和它的大卫星进行了详细的探测。

月球1号

月球1号
月球1号
人类发射成功的星际探测器
01 简介
03 太空之旅 05 仪器
目录
02 发射背景 04 发射成功 06 结果
基本信息
月球1号(俄语:Луна-1)绰号“梦想”,是苏联、也是人类发射成功的第一个星际探测器,是苏联的第一 个月球探测计划“月球计划”的第4颗无人月球探测器,它是一系列以“月球号”命名的探测器中的第一个成员。 (前3颗月球号探测器没有命名)
结果
结果
这颗361千克的探测器由“月球号”火箭发射升空,它没有经过停泊轨道,而是直接飞向月球,奔月速度达 到 11 . 1 7 千 米 / 秒 。 当 距 离 地 球 11 3 0 0 0 千 米 时 , 它 释 放 出 金 黄 色 钠 气 云 以 使 地 面 人 员 能 跟 踪 观 察 。 第 二 天 , 月 球 1 号没有按原计划撞击月球,而是在距月球5995千米处与月球擦肩而过,随后这个探测器进入日心轨道,成为第一 颗人造行星。
太空之旅
太空之旅
1959年1月2日,月球1号在苏联的拜科努尔发射场顺利升空,随即离开地球轨道。这使它成为人类发射成功 的第一个摆脱地球引力场的航天器。1959年1月4日,月球1号从5995千米外掠过月球。
月球1号的最终命运是成为了第一个人造行星,它将永远地围绕太阳公转,周期为450天。
发射成功
发射背景
在月球1号发射之前,苏联航天机构已经对向月球派遣使者做了三次尝试。在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不到 一年之后就进而做这种难度更高的航天活动,这一方面是因为赫鲁晓夫基于与美国打宣传战的目的而鼓励这种太 空竞赛,一方面也是由于苏联太空计划的总负责人科罗廖夫对自己开发的火箭的能力具有充分的信心。
发射月球1号所使用的火箭被称为月球号火箭。这实际上是卫星号火箭的一种改进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个行星探测器
人们发射了人造卫星以后不久,就开始了行星探测器的研制工作.太阳系内有9颗大行星,它们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探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离地球最近的金星.开始,事情进行得并不顺利,屡次失败.直到1962年8月27日,第一个金星探测器“水手2号”发射成功.12月14日“水手2号”在距金星34 838公里处飞过,完成了对金星的逼近考察,成为一颗人造行星,永远环绕太阳飞行,每345.9天绕太阳一周.之后,人们发射了好几个金星探测器,其中有的进入了金星的大气层,有的在金星上软着陆.它们向地球送回了大量的资料,揭开了蒙在金星表面的那层面纱,取得了丰硕成果.
火星是太阳系中一颗迷人的天体.它上面是否有生命,一直是个谜,很自然地,在行星际旅行的最初阶段,人们立即想到要去拜访那些想像中的“火星人”.1965年,人们发射了火星探测器“水手4号”,第一次对火星进行逼近探测.之后,人们发射了好几个火星探测器,有的在绕火星的轨道上飞行,有的在火星表面上软着陆.它们发回了大量资料.但是,没有一个火星探测器找到过火星人的踪迹.
水星探测器“水手10号”于1973年11月3日发射成功.它飞行了506个日日夜夜.在飞行期间,它向地球传送了4000多幅很清晰的电视照片.根据照片,人们已给水星绘制了地貌图.水星给人们的印象是:它是多么地像月亮啊!
为了考察木星这颗外行星,美国在1972年3月3日发射了第一个木星探测器“先锋10号”.“先锋10号”穿越火星轨道后,同年7月进入小行星带,1973年2月安全地通过了这个危险区域,径直向木星飞去,开始了对木星这颗太阳系内最大的行星的观测.这位重270千克的“使者”飞行了21个月,行程10亿千米,于1973年12月5日风尘仆仆地来到木星上空.从它发回的资料来看,木星上奇异的大红斑是一个耸立在10km高空的云团.这云团可能是一个强大的逆时针旋转的长寿命旋涡,也可能是一团激烈上升的气流.“先锋10号”被木星的巨大引力加速,终于克服了太阳引力场,成为第一艘逃离太阳系的宇宙飞船.8年之后,它将穿过最远的行星——冥王星的轨道,然后以每小时4万公里的速度向金牛座飞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