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1.17解放战争考点集训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 17 解放战争-教学文档

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 17       解放战争-教学文档

考点 17 解放战争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1、1945年8月,毛泽东在国共重庆谈判期间曾风趣地说:“民主也成了蒋介石的时髦货!他要演民主的假戏,我们就来他一个假戏真演。

”这反映了当时( )A.蒋介石放弃了民主谈判 B.国内和平形势复杂C.国共两党谈判破裂 D.国民党乘机发动了内战2、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载:“当时,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攻主要集中在两翼:陕北战场有21个旅,共20万人;山东战场有56个旅,共40万人。

两翼之间的兵力十分薄弱,想依仗黄河天险阻挡住解放军南下。

”为此,解放军实施了()A. 全面防御,打退敌人围剿B. 重点防御,粉碎敌人进攻C. 战略反攻,挺进大别山D. 战略决战,发动三大战役3、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下面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百年耻辱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C.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4、邓小平在论述某一战略行动时说:“正像刘司令员(刘伯承)所讲,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这里刚好是个‘把’。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砍断这个‘把’,把战争引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

”这个战略行动()A.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C.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D.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5、1949年4月20日和21日,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四艘军舰溯江而上,不顾三野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鸣炮警告,闯进三野部队防区江面,双方展开激烈炮战。

这说明()A. 解放战争陷入胶着状态B. 国民党军队不堪一击C. 当时中英关系急剧恶化D. 解放战争具有反帝性质6、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

第17课 解放战争 高三一轮复习

第17课 解放战争 高三一轮复习

抗战结束后中国人民共同的愿望是什么?
漫画:窃贼和他的老板
漫画:磨好刀再杀
两种命运的较量
思抗考战: 胜利前后,国共两党在建国方针上有什么 不两同种?命运的较量说明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945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开了中共 七大。毛泽东号召全党为废止国 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而奋斗。中共 “七大”为中国人民指出了光明的前途。
和平
民主
光明的前途
战争
专制
黑暗的前途
一、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1.重庆谈判
(1945.8-10)
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 中 共:争取和平民主
原因:①国民党:迫于国内外的和平
压力, 内战准备尚未完成。
②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 揭穿蒋介石的阴谋。
结果:签署 《双十协定》(内容)
2.思政考治:协重商庆会谈议判(有19何4历6.史1)意义?
根据“双十协定”,1946年1月中国各党 派代表和无党派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 庆举行;会议再一次确认了避免内战、和平建 国的方针,否定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但 会后国民党不顾人民反对,继续坚持一党专制 独裁方针,加紧内战准备,一旦时机成熟,蒋 介石就丢掉伪装,公开发动内战。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
平减少人民痛苦
结果: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
1945年4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 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 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南京
江阴
湖口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 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军队内部的腐败,是国民党战败的重要原因。蒋介石承认军民关 系“可以说恶劣到了极点”……“人民对我们发生反感,而不愿意 帮助我们。”

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 17 解放战争

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 17       解放战争

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 17 解放战争考点 17 解放战争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1、1945年8月,毛泽东在国共重庆谈判期间曾风趣地说:“民主也成了蒋介石的时髦货!他要演民主的假戏,我们就来他一个假戏真演。

”这反映了当时( )A.蒋介石放弃了民主谈判 B.国内和平形势复杂C.国共两党谈判破裂 D.国民党乘机发动了内战2、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载:“当时,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攻主要集中在两翼:陕北战场有21个旅,共20万人;山东战场有56个旅,共40万人。

两翼之间的兵力十分薄弱,想依仗黄河天险阻挡住解放军南下。

”为此,解放军实施了()A. 全面防御,打退敌人围剿B. 重点防御,粉碎敌人进攻C. 战略反攻,挺进大别山D. 战略决战,发动三大战役3、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C. 当时中英关系急剧恶化D. 解放战争具有反帝性质6、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

”材料主要阐明( )A.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具有一致性B.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C.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D.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必然趋势7、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报道: “对西方而言,这一事件已是巨大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来取得的最伟大胜利;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将意味着和平。

”文中“这一事件”指的是( )A.中国赢得民族抗战伟大胜利B.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D.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利8、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7课《解放战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7课《解放战争》

破灭。
2.人民解放战争
(1)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____________ 中原解放区。
(2)战争进程。
战略阶段
战略防御 (1946.6~1947.6)
战略重点
重点进攻 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_________ 大别山 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_______ 辽沈、淮海、平津 发动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战役
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的历史贡献
时期 新民主主义 革命崛起时 期 会议 中共一大 中共三大 贡献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作出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正确决定 作出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 总方针,给混乱中的共产党指明了前进方向
国共十年对 峙时期
八七会议
遵义会议
抗战时期 解放战争时 期 中共七大 中共七届二 中全会
视角延伸 关注新史观 用现代化史观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大事件 中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侵略中国,把中 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反对
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同时也是中
国逐渐走向近代化(现代化)的历史。从中国近代化
(现代化)的角度去认识和评价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
解析 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
合作的开始,故A项错;国民党撕毁协议,发动内 战,故B项错;国民党没有在《国内和平协定》上 签字,和谈破裂,故D项错。
拓展延伸: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
产党探索的特点
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 展国民大革命)。 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 共十年对峙时期)。 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 开展抗日战争)。 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提纲 解放战争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提纲 解放战争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7课解放战争一、内战的爆发1、重庆谈判(1945年8月——10月)(1)背景:①美国积极帮助国民党抢夺胜利果实。

②蒋介石一面准备发动内战,一面又迫于国内外求和平、反内战的压力,特别是内战的准备尚未完成,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2)目的:为争取和平,揭穿美蒋阴谋。

①概况:10月10日,双方代表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②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重庆)(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3、内战的爆发(1)内战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方针: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3)结果:共产党先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后又粉碎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战略反攻:(1)条件:①力量对比发生变化②土改激发积极性(2)反攻标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战略决战:(1)1948年9月-1949年1月。

长江以北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2)结果: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了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渡江战役:由于国民党政府缺乏诚意,国共北平谈判破裂。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屈辱的历史从此结束。

②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世界被压迫民主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第17课 解放战争 (共36张PPT)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第17课 解放战争 (共36张PPT)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
430万人 373万人
国民党军队:
195万人 130万人
100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2)战略反攻阶段(1947年): ①可靠保证:1947年土地改革
a土地革命开展的标志: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b土地革命的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 配土地。
美国对华政策是?
美国帮蒋介石训练军队“扶蒋反共” Fra bibliotek护其在华利益。
美国帮蒋介石运送军队到前线
一、背景: 1、人民渴望和平,反对内战; 2、中共希望和平,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3、国民党坚持内战、一党专政; 4、美国扶蒋反共; 5、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与中国人 民之间的矛盾成为了主要矛盾;(阶级矛盾)
—— 1945年9 月20日, 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
国民党的政策是?
坚持内战 和 国民党一党专政。
这是由它的什么本质决定的? 阶级本质
材料四 : (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 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期目标首先是 “帮助蒋介石,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美国外交文集》
课程标准:概述解放战争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 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前途在何处?
分析内战爆发前各方面的态度。
分析内战爆发前各方面的态度。
材料一 : 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 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 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 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 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 的损害 …… ------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 读者来信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解放战争复习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解放战争复习

这三种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实践中反复地受到检验。结果是 第一种被人民抛弃了,第二种方案也没有得到中国最广大人民
群众的拥护。
由此可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 择,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即时训练】1948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我现在主
要担心的是通过对他们(民盟等民主力量)的鲁莽迫害,政府将
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合法地位 问题未达成协议。 ③不足: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___________
(2)政治协商会议: 重庆 召开。 ①1946年初,在______ ②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但很快被国民党撕毁。 2.爆发:
(1)全面进攻:
中原解放区 ,全面内战爆发。 ①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_____________
的影响。
【即时训练1】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 “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 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最能验证这段话的是( A.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 )
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最先获胜 D.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解析】选D。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 在1947年、1948年,辽沈战役结束于1948年11月,与“1949年” 不符,排除A、C两项。依据“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 美国控制的能力”可知此时解放战争结局已定,D项最合适。
2.意义: 独立、统一 的 (1)结束了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_____________ 新中国。 (2)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 毛泽东思想 的胜利。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____________
【史论要旨】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获得胜利的原因主要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17练 解放战争-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17练 解放战争-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专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第17练解放战争[训练目标] 1.抗战胜利后的时局特点;某某谈判、政协会议。

2.解放战争的进程;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意义。

3.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新某某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小题精练1.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待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

”与此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某某事变 B.北平谈判C.政协会议 D.某某谈判2.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的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

”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某某事变的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3.(2016·某某一模)中共某部队曾于1946年向中央发出此电文:“我们提议中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

”该电文发出的背景应该是( )A.某某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D.解放军决定进行战略反攻4.(2016·某某教学合作高三10月联考)1947年某日,曾致电X伯承、及陈赓:“某某准备暂时让敌占去,但陈先瑞、韩东山所率五师部队三千余人有被敌歼灭之危险。

故无论如何应派队救援。

”“以一个旅渡(黄)河接护五师,主力四个旅即刻占领同浦线。

”此时战争的主要态势是( )A.国民党军队发动全面进攻B.国民党军展开重点进攻C.X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即将打响5.(2016·宿迁一模)致电陈(毅)、邓(小平):“请你们准备着,在攻克某某休息数日后,迅即全军东进,相机攻占某某。

或者不打某某,直出徐蚌线。

”其战略意图在于策划(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6.《建国大业》中,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某某省西柏坡召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17课 解放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17课 解放战争

一、单选题1.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发生在山东的一次著名战役,该战役()A.粉碎了敌人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敌人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C.揭开了战略大反攻的序幕 D.是战略决战的重要组成部分2.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美国对国民政府的政策从部分解除禁运到取消禁运,再到实行“有限援助”,1949年开始逐步削弱对国民党的援助。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A. 美国放弃控制中国的战略政策B. 国民政府在中国的影响力发生变化C. 美国由“扶蒋”逐渐转向“中立”D. 美苏争霸使美国国力迅速下降3.据统计,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

这种空前浩大的人力动员,解放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承受能力,可以说超出了最高的负担界限。

当时人民提出的口号是“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

这种超出寻常的战争承受能力的客观条件是()A.解放区基本实现“耕者有其田” B.华北和华东良好的农业基础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受到解放全中国的激情鼓舞4.“决战鲁西南,直插鄂豫皖,突破合围圈,逐鹿我中原。

狭路相逢勇者胜,刘邓大军威名传!”(《千里跃进大别山》)歌曲歌颂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 ) A.国民革命时期 B.长征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5.解决了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问题的会议是()A. 遵义会议B. 中共七大C. 七届二中全会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6.1945年10月19日,民盟与中共达成相互交换情报和资料的共识,民盟将给《新华日报》资料室另行抄送一份他们收集到的有关各地政治、军事情报及有关教育、文化、农民等的资料。

同样,共产党也将《新华日报》刊发的有关资料送给民盟的报社。

这说明()A. 统一战线是重要的斗争策略B. 共产党已做好内战的充分准备C. 国民党“一党专政”不得人心D. 共产党革命领导地位受到认可7.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敌人的数量按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B.淮海、平津、辽沈战役C.平津、淮海、辽沈战役 D.辽沈、平津、淮海战役8.下列是对共产党民主革命奋斗历程进行概括性的一组词语,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B. 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日出东方C. 日出东方--灯塔指引—星火燎原—力挽狂澜—进京赶考D. 日出东方---灯塔指引—力挽狂澜—星火燎原—进京赶考9.“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第17讲解放战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07190192

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第17讲解放战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07190192

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第17讲解放战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07190192夯实基础【P33】一、内战爆发【基础梳理】1.重庆谈判(1)原因:国民党: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内战准备尚未完成。

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揭穿蒋介石的阴谋。

(2)结果:签署《双十协定》(1945年)。

2.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3.内战爆发①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②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重难突破】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的必然性(1)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反共反人民的本性使然。

(2)中共代表全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决心实现民主革命的目标,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3)抗战胜利后,民族矛盾地位下降,阶级矛盾重新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一切斗争必须服从这个主要矛盾。

(4)国共双方都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5)虽有和平谈判,但国民党是假和谈,真内战;共产党方面抱着十分的诚意,同时,也没有放松战争的准备。

(6)二战结束后的国际大气候,美国奉行杜鲁门主义,支持有共产党国家的反动政府消灭本国共产党。

所以,美蒋勾结起来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是不可避免的。

【真题演练】一月九日星期三唉!今天的中国寄生虫太多了……国事一天一天的好转了,国家的一切将决定在明(十)日之政治协商会议,此会如果成功,实四亿五千万苍生之幸福,万一不幸则后患无穷,吾人拭目以待。

A.1946年 B.1947年C.1948年 D.1949年【解析】政治协商会议有两个,1946年的重庆政协会议和1949年的北平政协会议,故排除B、C。

根据题干材料中“如果成功,则人民幸福;如果不成功,则后患无穷”可知是1946年的重庆政协会议,重庆政协会议讨论和平建国问题,但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1946年6月,内战准备就绪后,撕毁《双十协定》,内战开始。

【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⑵经过:双方签订《双十协定》。规定:(和平)和 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民主)召开政协会议,保 证人民权利等。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合法地位问题 未达成协议,体现了蒋介石准备消灭中共的意图。
⑶意义:中共取得政治主动,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 和平的诚意。 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1946 1 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
三.本课小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历史意义 ⑴国内:结束百年屈辱,迎来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⑵国际: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鼓舞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欧亚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 注意:和抗战胜利意义相区别。 2.胜利原因 ⑴领导核心:坚持中共的正确领导。
【典型例题】☆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 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 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 排列正确的是( )
A.日出东方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进京赶考 B.力挽狂澜 进京赶考 日出东方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C.日出东方 星火燎原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进京赶考 D.力挽狂澜 日出东方 进京赶考 星火燎原 灯塔指引
②作用: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成为解 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典型例题】☆1946年7月,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
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说:“暂时放弃若干地
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
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据此,
这一时期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 )
1.战略防御(1946 6~1947 6) ⑴粉碎全面进攻 ①标志: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全面内战爆发。

高考历史复习导学案 第17课 解放战争 新人教版必修1.doc

高考历史复习导学案 第17课 解放战争 新人教版必修1.doc

第17课解放战争指导思想:以一本必修为主,联系其它两本必修和本必修涉及的选修内容,以人教版为主综合岳麓版、人民版,在联系中加深理解。

【学习目标】考纲:新民主主义革命。

1.知识与能力: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重庆政协;内战全面爆发、重点进攻、反攻、决战;土改;北平和谈;渡江战役。

2.过程与方法:记忆基本要点;交流基本看法;史料研读、问题探究;广泛联系,注意发展的变化的研究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共取得了胜利。

【预习案】记忆理解基本史实,岳麓版、人民版、选修可记可不记。

1.重庆谈判。

背景,抗日胜利民族矛盾解决,国共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人民要求和平建国,国军滞留西南需要时间,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谈判。

谈判,1945年8月28日-10月10日。

结果,签订《双十协定》,规定和平建国、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保障民权等,但解放区军队和政权未达成协议。

2.重庆政协。

依据,《双十协定》规定召开。

召开,1946年初,国、共、民主党派参加。

结果,通过《和平建国纲领》,确定军队国家化、政治民主化等原则。

意义,和平民主运动高涨,使发动内战不得人心。

3.内战进程。

1946年6月底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内战全面开始;1947年春改为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中共反攻开始;1948年9月-1949年1月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23日占领南京标志国民政府覆灭;1949年5月后追歼残敌。

4.土改。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作用,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革,促进了农业生产,农民支持中共参军支前,是中共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5.北平和谈。

背景,决战结束,北平和平解放,毛泽东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蒋介石元旦求和声明。

过程,1949年4月,签订《国内和平协定》,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

2018年人教版高中历史一轮试题:解放战争-教育文档

2018年人教版高中历史一轮试题:解放战争-教育文档

1.在某地发现一张短训班结业证,其中称:“兹有本部盟军联络参谋训练班第二期学员×××修业期满,成绩合格,特给此证……结业时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月×日。

”可见举办该期训练班最有可能是()A.培训接受日军投降仪式所需人才B.国民党为苏美军队培训军事联络人员C.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为内战培训军事人员D.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培训人才2.以下词组分别代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一些重大历史事件。

按其所反映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辽沈开决战-----卢沟燃烽火B.五四起风雷----遵义定决策----卢沟燃烽火-----辽沈开决战C.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辽沈开决战D.辽沈开决战----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3.“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是在()A. 国民革命时期B. 土地革命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4.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共150多万人、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的三大战役是()①辽沈战役②淮海战役③平津战役④渡江战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有人指出: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起点,也是屈辱历史的终结点。

能反映这种观点的两个历史事件()①虎门销烟②中英签订《南京条约》③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④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毛泽东在1945年8月说:“中国的局面,联合政府的几种形式,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占相当长时期,我们还是要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即改造),而不是要砍头。

新人教版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1.17 解放战争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新人教版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1.17 解放战争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1.17 解放战争考点集训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2017附中)一历史文件中写道:“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某某、团结、统一为基础,并在蒋主席领导之下,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某某义。

”据此判断这一文件(D)A.促进国民革命在全国兴起B.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表明国共谋求第三次合作D.形式上奠定和平建国的基础【解析】本题考点是某某谈判。

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根据掌握史实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从“在蒋主席领导之下,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可知,这是某某谈判期间的历史文件。

故选D。

2.在回到某某的欢迎晚会上,X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某某,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

”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B)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利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解析】“毛先生此次去某某”指的是参加某某谈判,这次谈判最终通过了《双十协定》,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双方协议“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某某、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双方还确定召开各党派代表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大计。

这是某某谈判最重要的两项成果。

故选B。

但是关于解放区政权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没有达成一致,故排除A、D。

C是政协会议的结果,故排除。

3.下表所示为中国某次会议代表人数统计情况。

关于本次会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解决了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问题B.体现了政治协商和某某监督原则C.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D.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协议【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次政协会议为1946年初在某某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

4.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

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一 第17课 解放战争 (共23张PPT)

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一 第17课 解放战争 (共23张PPT)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430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365万人
280万人
决战时机已经到来 130万人
根据漫画,结合课文,分析为什么蒋介石一年一个样?三年大 变样?
1946年6月
1948年秋
辽沈战役—历史转弯
1948年9月---11月
东北解放军
三大战役为什么首先在东北打 响?
郑洞国
①解放军在兵力对比上占优势 ②东北敌军孤立分散,补给困难 ③东北工业基础雄厚,解放东北可为解放全 林彪 中国奠定物质基础 关 ④战略位置重要:解放东北后,就可以挥师 门 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战场的作战
两中 头间
三大战役概况
战役
辽沈 淮海
时间
1948.9—11 1948.11— 1949.1
考点1:内战的爆发(背景) 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 的漫画表达了中国人民 什么迫切愿望? 铸剑为犁、重建家园 渴望和平民主 反对内战专制
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
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 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 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 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 统一、民主的新中国。 ——毛泽东《论联合政
解 放 战 争 防 御 阶 段
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 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是?

刘邓大军挺幕
武汉
考点2: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
国统区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 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 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 和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解放区 问:材料中的第二年指哪一年?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 任务和部分任务分别是什么?外线指什么?内线又指什 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一、解放战争的过程:第一阶段:战争序幕:1945年8月—1946年6月第二阶段:全面内战:1946年6月—1950年6月①防御阶段(1946、6——1947、6)②反攻阶段(1947、6——1948秋)③决战阶段(1948、9——1949、1)三大战役④胜利阶段(1949、1——1950、6)第一阶段:战争序幕:1945年8月—1946年6月1.重庆谈判:(1)背景:①主要矛盾:抗战结束后,国内主要矛盾由中日民族矛盾变为了美帝支持的国民党发动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

②国内人民:渴望和平。

③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积极帮助国民党抢夺胜利果实)[来源:学.科.网]④蒋介石:迫于国内外的和平压力,内战准备尚未完成→“假和平、真内战”⑤中共:代表人民,努力争取和平民主(2)结果: 签署《双十协定》(3)《双十协定》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4)斗争焦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未达成协议(5)意义:政治上取得主动权, 赢得民心。

2.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6年初地点:重庆结果: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第二阶段:全面内战:1946年6月—1950年6月(1)全面内战爆发(时间、标志): 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2)粉碎全面进攻(战术、战果):运动战,歼敌70多万。

(3)粉碎重点进攻(地区):1947年,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2.反攻阶段(1947、6——1948秋)[来源:Z&xx&](1)经济:土地改革(时间、文件、内容、意义)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影响: 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2)军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间、部队、意义):1947年6月; 晋冀鲁豫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高考历史一轮 第17课 解放战争基础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历史一轮 第17课 解放战争基础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历史一轮第17课解放战争基础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一、单项选择题: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中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A.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B.进行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C.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D.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国内战2.1945年,在努力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毛泽东告诫全党:“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要代表得好,不要像陈独秀。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一切为了和平B.不首先挑起内战C.防止国共合作再次破裂D.对国民党要做两手准备3.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希望达到的目的是A.将发动内战的责任加在共产党身上B.借谈判之机,诱使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C.建立一个联合政府D.借谈判之机,进攻解放区4.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没有就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达成协议的根本原因是A.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B.二战后冷战局面的消极影响C.民族矛盾已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根本不同5.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的事件是国民党军队进攻A.陕甘宁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晋冀鲁豫解放区 D.大别山区6.下列不符合中共解放战争时期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的是A.没收地主的土地B.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C.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D.废除土地私有制7.“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同中国共产党的土改政策密不可分”。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土改打击了封建地主,削弱了蒋介石统治的基础B.土改促进了解放区经济的发展C.土改调动了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D.通过土改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8.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动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里所说的转折点是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B.三大战役的胜利C.南京解放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9.在人民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与国民党先后进行了两次谈判,其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和平 B.尽快结束内战 C.共建联合政府 D.为战争作准备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内战爆发前后美国对国民政府援助统计装备军队45个师训练军事人员15万人贷款和物资59亿美元材料二: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实力对比国民党方面共产党方面军队数量430万人130万人装备情况美国援建空军、舰艇8亿美元剩余物资小米加步枪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胜利后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和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1.17 解放战争考点集训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2017附中)一历史文件中写道:“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并在蒋主席领导之下,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据此判断这一文件(D)A.促进国民革命在全国兴起B.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表明国共谋求第三次合作D.形式上奠定和平建国的基础【解析】本题考点是重庆谈判。

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根据掌握史实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从“在蒋主席领导之下,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可知,这是重庆谈判期间的历史文件。

故选D。

2.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

”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B)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解析】“毛先生此次去重庆”指的是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这次谈判最终通过了《双十协定》,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双方协议“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双方还确定召开各党派代表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大计。

这是重庆谈判最重要的两项成果。

故选B。

但是关于解放区政权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没有达成一致,故排除A、D。

C是政协会议的结果,故排除。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B.体现了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原则C.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D.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协议【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次政协会议为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

4.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

”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D)A.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B.撕毁政协会议协议挑起内战C.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D.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解析】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是在抗日战争之后解放战争爆发之前,不存在所谓“战略失误”,故A项错误;撕毁协议挑起内战标志着解放战争刚刚开始,不存在“某阶段战略失误”的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扩大占领地域、平均使用兵力、多方面发展”可知解放战争初期,蒋介石对解放区全面进攻导致重大失败,而题干问的是这次“战略失误”后,故C项错误;在全面进攻失败后,国民党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故D项正确。

5.(2017雅礼)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

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B) A.迫使国民党停止全面进攻B.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C.拉开对国民党战略决战的序幕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材料中没有显示,而且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是1948年9月开始的辽沈战役,排除;D项是三大战役的意义,排除。

故选B。

6.1948 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

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B)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材料中“故宫、颐和园、雍和宫”都在北京,即此战役与北京有关,又据材料中“1948年底”可判断此战役为平津战役,此战役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故选B。

其他三项均不含有北平这一城市,因此排除。

7.以下是某年毛泽东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发的电文:“……(一)完全同意先打黄维;(二)望粟陈张遵刘陈邓部署,派必要兵力参加打黄维;(三)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

”四天以后,他在电报中指出:“……第三阶段是解决徐(州)蚌(埠)两处之敌,夺取徐蚌。

”与此材料相关的是(B)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从材料“毛泽东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发的电文”“解决徐(州)蚌(埠)两处之敌,夺取徐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役应该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

所以答案选B。

辽沈战役主要发生在东北,排除A;平津战役主要发生在北平和天津一带,排除C;渡江战役,也称宁沪杭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战役,排除D。

8.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报道:“对西方而言,这一事件已是巨大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来取得的最伟大胜利;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将意味着和平。

”文中隐含着作者某种强烈的价值判断的“事件”是(C)A.中国赢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B.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利D.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A对于西方并不是灾难,故排除A。

B不符合“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将意味着和平”。

D也表述错误,因为重庆谈判后国家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和平。

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破产,是共产主义革命斗争中的大胜利,也保证了国内的和平,故本题选C。

9.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直捣南京。

此事件的最大影响是(D) 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B.中国人民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C.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D.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了【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直捣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了,故D项正确。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故A项排除。

中国人民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过于绝对,错在“彻底”,故B项错误。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也属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故C项排除。

10.“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 )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D)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根据材料“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以判断第一个梦想是追求民族独立;根据材料“提高农民的地位”“消除阶级差别”可以反映要求推翻封建主义的诉求。

解放战争推翻“三座大山”,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是解放战争,故答案选择D项。

C项不符合提高农民地位,A、B项不符合取得民族独立。

二、非选择题11.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

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

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鹳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

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

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地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材料二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

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在“内”“外”两个层面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列举并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意义。

(3)材料二所说的“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联系材料与所学,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

【参考答案】(1)内:国民党发动内战,造成经济发展极大破坏;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权力压迫民族工业,使其陷入困境;繁重的捐税负担,对民族工业发展造成极大困难。

外: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美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排挤国货;美国资本输出几乎完全垄断中国市场,造成民族工业发展困境。

(2)经济:解放区进行土改;一亿多农民分到土地,极大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军事: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3)反帝反封建。

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组建统一战线,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抗日)战争结束后不久举行之政治商谈之目的固在于和平,即动员戡乱之目的亦在于和平。

但是今日时局为和为战……其关键不在于政府……全在于共产党。

……政府……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

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而破坏,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族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定的保障……反之,如果共产党始终坚持武装叛乱到底,并无和平诚意,则政府……自不能不与共党周旋到底,别无他途。

——蒋介石1949年元旦《新年文告》(1)“政治商谈”和“戡乱”分别是指什么?“今日时局”是一种怎样的时局?(2)蒋介石提出的“和议”的目的是什么?(3)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判断蒋介石提出的“和议”是否真诚?并从材料中找出证据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1)“政治商谈”指重庆谈判和1946年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