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联对斯大林模式的调整与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苏联对斯大林模式的调整与改革(1952-1990)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30年代建立起来的一种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①在经济体制方面,斯大林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排斥价值规律,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在政治体制方面,在全国建立高度集中的党领导体制,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缺少有效的人民监督,后来发展到极端则是个人崇拜的盛行与肃反运动的发生。

斯大林模式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左右着苏联的发展。斯大林留给苏联的也是一个问题成堆的、病态的社会。尽管苏联领导人几次试图改革创新,但始终未能触及体制的根本痼疾。而戈尔巴乔夫最后的一剂“猛药”,最终导致苏联分崩离析。

一、斯大林晚年至马林柯夫执政时期(1952-1955):改革之风拂起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当时的社会现实、国际环境、历史传统和民族传统等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对苏联在短时间内赶超一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保证工业化的实现以及卫国战争的胜利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并非完美,例如,这种模式不利于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企业精打细算,提高经济效益等等。这些弊病,其实苏联早在战前就已经发觉,并酝酿进行改革。但由于战争的到来,这种酝酿被暂时搁置。战后初期,由于忙于国民经济恢复,也无暇顾及到此。但是,斯大林模式的消极影响随着卫国战争的结束愈来愈突出的事实却是无法抹煞的。

1952年2月1日,斯大林写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②,讨论了社会主义社会里的经济建设问题,对计划经济、价值规律、商品生产等问题都作了研究。这表明,斯大林在其生前已经意识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某些问题。在这本书中,斯大林肯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肯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要有商品生产,价值规律也仍然要起作用;肯定了苏联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存在着矛盾。斯大林突破了过去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消灭商品生产的旧观念。1952年的斯大林能够批评1936年斯大林理论的不对,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

③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苏联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根本经济问题的新认识。

1952年10月召开的苏共十九大,苏联领导人对于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当广泛的披露:在经济方面,指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现有可能性还远未加以充分利用,许多企业没有很好完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企业经营不善,原材料、燃料、电力、工具等严重浪费。在政治方面,指出党内自我批评、自下而上的批评远还没有充分

地展开,官僚主义、腐化现象时有发生。

与此同时,在苏联共产党和国家核心领导内部,以日丹诺夫、沃兹涅辛斯基、库兹涅佐夫等为代表的一批干部要求在苏联提高消费水平、实现政治民主化。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也有某种可能,实行某种限度的计划经济,对斯大林关于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提出质疑;主张在国内废除死刑;应着手扩大日用消费品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对东欧各国要求根据各自的国情选择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愿望表示某种谅解和同情;反对以行政命令干预生物学领域研究。但是,斯大林在一系列问题上逐渐觉察了这批干部的意向,对改革思潮发起了严厉打击,改革思潮被压制。

自十九大以后,斯大林由于健康原因已不再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并于1953年3月5日逝世。之后,马林科夫出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他是一个重大转折时期的政治人物,一个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的短暂过渡时期的过渡人物。他一方面要崇奉和坚持斯大林模式,另一方面又想缓和由于推行斯大林模式所造成的尖锐矛盾。

1953年8月8日,作为新政府的首脑,马林科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五次会议上作了讲话,提出了新政府的施政纲领:在工业方面,既要遵守斯大林的工业化理论方针,又要增加消费品。他认为,苏联当时已经解决了发展重工业的任务,使苏联拥有了强大的、技术上完备的重工业,当时最迫切的任务是迅速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用一切方法来加速轻工业的发展,增加消费品。在农业方面,马林科夫要维持斯大林确定的“贡税”体制,同时又许诺要提高国家的收购价格,降低农民的义务交售指标等。

以上表明,马林科夫看到了苏联社会的一些矛盾。但对于苏联的整个体制模式,马林科夫认为应该不断加强。不仅如此,马林科夫还极力维护斯大林这尊偶像,公开赞颂了斯大林,“高高举起这面科学理论的旗帜的,是我们的父亲和导师,天才的列宁及其事业的继承者伟大的斯大林。”④马林科夫的论点,使得他在政治上陷入了孤立,并遭到了赫鲁晓夫的批驳。最后,马林科夫只好承认应继续发展重工业,并于1955年2月8日被迫辞职。

二、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开创性改革(1955-1964)

早在1943年,斯大林就说:“我知道,我死后有人会把一大堆垃圾扔到我的坟上,但历史的风一定会毫不留情地把这堆垃圾刮走。”⑤历史证实了斯大林的预言。斯大林逝世之后,苏联社会沿着什么样的路线行进,构成了以赫鲁晓夫为首的改革派和以马林科夫为首的保守派之间的分歧和斗争。最终,赫鲁晓夫为首的改革派占了上风,并在斯大林逝世后不久就掀起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浪潮。

斯大林逝世前后,苏联在政治上最尖锐的矛盾是平反冤狱。因此,赫鲁晓夫在政治上首先揭露个人崇拜的危害。1956年苏共第20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发表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现象,并为肃反扩大化所造成的冤假错案平反昭雪,正式而公开地发动了一般所称的“非斯大林化”运动。

此时,经济上最尖锐的矛盾则是粮食不足,经济运行机制停滞和僵化。因此,他在

经济上的改革是从要求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开始的。赫鲁晓夫以农业为突破口,以大规模的垦荒运动为开端,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核心是以经济手段调整国家与集体农庄、农民的关系,扩大农庄的经营自主权,调动各方面的因素,促进农业发展。围绕这个核心,他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1.大力提倡垦荒运动;2.取消了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农产品的制度,理顺国家和农民的经济关系,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取消向机器拖拉机站、技术修理站、专业站交纳食物报酬的制度,国家实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办法。由此,斯大林给农民规定的“贡税”予以废止。苏联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从原来的“贡税”关系回到了商品经济关系上来;3.改变农业的计划管理体制。1955年3月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改变农业计划工作》的决议, 宣布从1955年起只下达国家收购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 废除过去繁杂多样的计划指标,扩大集体农庄的生产自主权;4.改组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 由农庄收购农业拖拉机站。1958年2月, 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发展集体农庄制度和改组拖拉机站的决议》, 改变了斯大林时期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不能出售, 只能由国家成立机器拖拉机站代耕, 收取实物报酬的做法,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同时将机器拖拉机站改为机器修配站;5.对个人副业实行鼓励和扶持的方针,放宽对个人经营副业的限制。

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为苏联的农业发展注入了一定的活力,改变了过去国家对农业和农民控制得过死、农业效益差的状况,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改革并没有触及农庄内部的机制, 仍然是劳动日分配制的集中劳动的大锅饭, 难以充分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1957年赫鲁晓夫发动的“工业、建筑管理改组”开始的。这次改组的主导思想是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地方机关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以克服部门分割和本位主义以及地区经济不能综合发展和跨部门联系差等部门管理体制的弊病。具体内容是:撤消大多数联盟和加盟共和国主管工业和建筑业的部,将企业下放到地方;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 统一管理本区域的所有工业和建筑行业。这样,自工业化以来形成的部门管理原则就让位于地区管理原则。这一改组虽然在改变过度中央集权, 发挥地方积极性,促进地区经济的综合发展方面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它在主要方面只是变“条条”管理为“块块”管理, 并未根本改变国家用行政手段管理企业的办法, 未能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而且,由于没有逐步推行开, 在执行过程中又出现了削弱中央权力、滋生分散主义和本位主义倾向, 造成国民经济的混乱, 而大改组中的人事变动, 又侵犯了相当一些人的既得利益。这次改组以收效甚微而告终。

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又提出了扩大企业权力,深入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和积极发展商品货币关系以及加强经济核算为核心的改革方向。苏联的经济改革进入一个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赫鲁晓夫采用了科别尔曼的建议,实行物质利益原则, 推行盈利率和奖金制,用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来推动企业生产的发展;国家只给企业下达产品数量和完成期限两个指标; 把盈利率作为企业优劣和奖金发放多少的标准。

赫鲁晓夫的经济体制改革, 在冲击旧有模式方面的勇气上具有开创性, 兼有经验和教训。但是赫鲁晓夫的改革基本上是纠正斯大林时期的某些偏差, 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他的体制改革主要是把部门管理改为地区管理,在条条与块块、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方面兜圈子,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真正科学的认识,没有突破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