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必备考点一)
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
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教师是社会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角色,因此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综合知识是一个必备的考点。
本文将介绍教育综合知识的必背考点,帮助广大考生提高备考效率和成绩。
一、教育学理论基础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规律和教育实践的学科,了解其理论基础对于教师招聘考试至关重要。
1.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 教育学的对象: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教育活动,包括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过程等各个方面。
3. 教育学的分类:教育学可以分为一般教育学和特殊教育学两个主要分支。
4.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儿童发展规律、教育的整体性、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等。
二、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心理学的应用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
1. 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一门科学。
2. 儿童心理发展:儿童心理发展包括智力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方面。
教师需要了解各个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派等,了解不同学习理论对教学有何影响,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
4.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教师需要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教育法律法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遵守各种教育法律法规,了解相关规定对于教师招聘考试至关重要。
1. 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教育法律法规包括宪法、教育法、教师法、劳动法等各个方面。
2. 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教育法律法规主要涉及教育机构的管理、师生关系、学生权益保护等方面。
3. 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四、教育评价和测量教育评价和测量是用以衡量学生学习成绩和教育质量的手段,了解其基本原理对于教师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测量十分重要。
1. 教育评价的对象:教育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学生、教师、教育机构等各个方面。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精选汇总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精选汇总一、教育与心理学教育与心理学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一大考点,涉及到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多个专题。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儿童心理学关注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发展,发展心理学则探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发展过程。
二、教育法律法规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法律法规是一个重要考点。
教师应了解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对教师职业行为、教育教学活动等做出规范。
三、教育学说与教育思想教育学说与教育思想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一大考点,涉及到教育学派、教育理论家及其思想体系。
如中国教育史上的孔子、荀子、程颐等教育家,以及西方教育学派中如杜威、皮亚杰等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四、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重要考点。
包括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等内容。
教师应关注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新观念及相关研究成果。
五、学校管理与教育行政学校管理与教育行政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考点之一,主要涉及到学校组织与管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行政体制、学校管理法律法规等。
了解学校管理与教育行政的相关知识,对于担任教师岗位的教师具有重要意义。
六、信息技术与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成为教师招聘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包括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网络教育、智慧教室等方面的知识。
七、教育评价与教育统计教育评价与教育统计是教师招聘考试的考点之一。
教育评价主要包括课程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内容;教育统计则注重教育数据的搜集、分析和应用。
八、教育研究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研究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教师招聘考试的一大考点。
教师应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能够阅读、分析教育研究文献。
九、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重要考点,教师应了解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演变过程,掌握明清时期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教师公共基础知识重点必背
教师公共基础知识重点必背在备战教师资格考试的过程中,掌握和背诵教师公共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基础知识涵盖许多领域,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等。
下面列举了一些教师公共基础知识的重点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教育学•教学理论:包括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设计等内容。
重点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优缺点,并能根据不同教育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育心理学: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理论,如皮亚杰的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等。
•课程理论:包括课程设计、课程评价等内容。
重点了解课程标准、教材选择与使用、教学评价等相关知识。
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掌握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方法。
•认知心理学:包括学习、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的相关理论和发展。
重点了解知觉、注意、记忆、语言、智力等基本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学:了解个性特质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重点了解人格理论和测量方法。
教育法律•教育法规:了解国家教育法规、教育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包括《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等。
•学生权益保护:了解学生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包括学生伤害赔偿责任、学生隐私信息保护等。
•教学管理:了解教学管理中的法律问题,包括学员管理、教室管理、课程管理等。
总结教师公共基础知识的重点必背内容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法律等多个方面,只有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才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牢记这些重点要点,取得考试成功!以上是关于教师公共基础知识重点必背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祝各位考生取得优异成绩!。
教师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是什么
教师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是什么一、教师考试的背景和重要性教师考试是选拔和评价教师岗位候选人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教师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是常被考查的内容之一,对考生而言,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二、公共基础知识的定义和范围公共基础知识是指教师岗位考试中通用的基本知识,包括但不限于语文、数学、英语、教育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内容。
三、教师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1. 语文•词语的基本意思和用法•基本的语法知识,如主谓宾结构等•修辞手法和文学常识,如比喻、拟人等2. 数学•算术基础知识,如加减乘除、分数等•代数与方程式•几何学基础知识3. 英语•基本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写作技巧和常见表达4.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如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等•教育学原理和方法•教育制度和政策5. 其他•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如历史、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时事和社会热点四、如何有效备考公共基础知识1.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自身时间和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2.多练习:通过做大量练习题来巩固知识点,提高应试能力。
3.多渠道获取信息:除了书本外,查阅各种资料、参加培训班等方式也有助于知识的积累。
4.多思辨和讨论:与他人讨论或思辨有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5.考试前复习:在考试前适当复习,避免临时抱佛脚,提高信心和应试能力。
五、总结教师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内容广泛,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教育学等多个领域。
考生应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备考,在复习过程中注重查缺补漏,做好总结和归纳。
通过持续的学习和练习,相信考生们定能在教师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必背考点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必背考点一、教育体制1.1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指社会各种力量对青少年进行的有目的的影响和引导,以使他们在身心上得到全部发展。
1.2 中国教育制度中国的教育制度包括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义务教育为9年制,分为小学和初中。
高等教育包括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1.3 教育管理部门中国的教育管理部门包括国家教育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管理机构。
国家教育部负责统筹全国教育工作。
二、教育理论2.1 学习理论学习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主体通过不断的接触和体验,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经验。
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
2.2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学科。
它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内容。
2.3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指对教育质量、效果等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评估。
教育评价的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三、教学方法3.1 交互式教学交互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参与和互动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2 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一种通过互相交流讨论问题和观点,促进学生思维和批判性思考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3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利用多种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方法,包括图像、声音、视频等,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育改革4.1 教育改革的意义教育改革是指对现有教育体制和教育制度进行深刻变革和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需求的要求。
4.2 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和管理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4.3 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指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以适应社会和学生需求的要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五、教育法规5.1 教育法规的意义教育法规是指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小学教育法规、高等院校法规等,是保障教育权益和维护教育秩序的法律依据。
最新最全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必背考点速记
最新最全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必背考点速记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最全的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必背考点速记,希望能够帮助考生高效备考。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考点速记:1. 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和教育问题的科学。
- 教育学的分类:社会教育学、心理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等。
- 教育学的特点:科学性、实践性、规律性等。
2. 儿童心理学基础知识:-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渐进性、差异性、整体性等。
- 儿童心理发展常见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爱因斯坦智力发展理论等。
- 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等。
3. 教育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权利与义务等。
- 国家义务教育法:确立了国家义务教育的法律地位和保障义务教育的内容。
- 师德师风建设规定:明确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
4. 课程与教学理论:- 课程的概念:是指根据一定的学科目标和教育任务,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通过教学活动实施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研究过程。
- 教学设计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情感价值导向等。
5. 教学评价与测量:- 教学评价的类型:形成性评价、总评价、自评等。
- 教学评价的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
- 教学测量的方法:标准化测验、非标准化测验、观察法等。
以上仅为一些重要的考点速记,希望对考生备考教师招聘考试的教育基础知识有所帮助。
请考生结合相关教材深入学习,全面掌握考点内容。
祝您考试顺利!。
最新教师公招《教育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最新教师公招《教育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教育基础知识是教师公招考试中重要的考察内容,考生需要熟悉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为了帮助考生高效备考,本文将为大家提供最新教师公招《教育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以下是针对各知识点的详细介绍:一、教育学理论1.教育学概述:教育学的定义、特点和研究内容。
2.教育学派:主要包括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社会学派等。
3.教育心理学: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学习理论和教育评价等。
4.教育方法论: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课堂管理等。
二、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概述: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
2.教育行政法规:包括教育行政法规体系和教师资格的法律依据等。
3.教育公文处理:包括学校行政文书的撰写、奖励与处分决定的执行等。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1.教育经济学:包括教育财政、教育经费的组成和分配原则等。
2.教育管理学:主要包括学校管理、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评估等。
3.教育统计学:包括教育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利用等。
四、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史1.教育社会学:主要包括教育与社会关系、教育不平等和教育梦想等。
2.中国教育史:包括古代教育制度、近代教育变革和现代教育发展等。
五、教育科技与信息化1.教育技术学:包括教育技术与教育、教育技术与教学等。
2.信息技术与教育:主要包括教学软件的运用、网络教学和信息管理等。
六、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1.教育伦理学:包括师德师风、学生权利保护和教育公平等。
2.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的法律责任等。
这些知识点是教师公招考试中教育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考生需认真准备。
除了上述知识点,考生还需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等技能的训练。
综上所述,考生在备考教师公招《教育基础知识》时,应该系统、全面地掌握各知识点,并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大量的练习,相信考生一定能够顺利备考并取得好成绩。
祝愿各位考生成功!。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整理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1 -⽬录第⼀部分教育学基础 (1)第⼀章教育与教育学 (1)第⼀节教育概述(P3)※ (1)第⼆节教育的起源、发展阶段及发展趋势 (3)第三节教育学的产⽣与发展 (4)第⼆章教育的功能 (6)第⼀节教育功能概述 (6)第⼆节教育功能的影响因素(P22—P27)※ (7)第三章教育⽬的 (9)第⼀节教育⽬的概述 (9)第⼆节教育⽬的确⽴的依据与价值取向 (9)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的(P33) (10)第四章教师与学⽣ (11)第⼀节教师 (11)第⼆节学⽣ (12)第三节良好的师⽣关系(P44) (12)第五章课程 (13)第⼀节课程概述 (13)第⼆节新课程改⾰ (14)第三节新课程带来的变⾰(P63—P67)※ (17)第六章课堂教学 (18)第⼀节教学与教学理论 (18)第⼆节课堂教学设计(P74—P81)※(⼆——六) (20)第三节课堂教学策略 (20)第七章学校德育 (21)第⼀节德育概述 (21)第⼆节德育过程 (21)第三节德育的任务、⽬标和内容 (22)第四节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法 * (23)第⼋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作 (24)第⼀节班级概述(P110) (24)第⼆节班级管理(P116—P122) (25)第三节班主任概述 (26)第⼆部分教育⼼理学 (27)第⼀章⼼理发展与教育 (27)第⼀节⼼理发展概述 (27)第⼆节⼼理发展理论(P134—P137)※ (27)第三节教育与⼼理发展的关系 (28)第四节⼉童、青少年的⼼理发展与教育(略) (29)第⼆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29)第⼀节学习概述 (29)第⼆节学习理论(P148—P157)※ (30)第三章学习迁移、记忆和遗忘 (31)第⼀节学习迁移概念 (31)第⼆节记忆概述 (32)第三节遗忘概述 (32)第四章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 (33)第⼀节学习策略概述 (33)第⼆节知识概述 (33)第三节技能概述 (34)第四节问题解决概述 (34)第五节品德概述 (35)第五章影响学习的⼼理因素 (36)第⼀节学习动机概述 (36)第⼆节归因与学习 (36)第三节注意概述 (37)第六章个别差异与教育 (37)- 3 -第⼀节⼈格差异与教育 (37)第⼆节认知风格差异 (38)第三节学困⽣概述 (38)第七章学⽣⼼理健康教育 (39)第⼀节⼼理健康概述 (39)第⼆节学校⼼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法(P209—P210)* (39)第三部分教育法学 (40)第⼀章法与教育法 (40)第⼀节法的含义、特征与渊源 (40)第⼆节教育法与教育法规 (40)第⼆章教育法律关系 (41)第⼀节教育法律关系概述 (41)第⼆节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41)第三节教育法律关系客体 (42)第四节教育法律关系内容 (42)第三章教育法律规范 (43)第⼀节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和类型 (43)第⼆节教育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假定处理制裁(P228) (44)第三节教育政策 (44)第四章教育法制过程 (44)第⼀节教育⽴法 (44)第⼆节教育法规的实施 (46)第三节教育⾏政执法 (47)第四节法律制裁 (47)第五章教育法律责任 (48)第⼀节教育法律责任概述 (48)第⼆节教育法律责任的分类(P245—P247)* (48)第三节教育活动中侵权法律责任分析(P247—P254)※ (49)第六章学⽣的权利及其维护 (50)第⼀节学⽣权利概述 (50)第⼆节学⽣权利的维护(P257—P262)* (51)第三节学⽣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52)第七章教师的权利及其维护 (52)第⼀节教师权利概述 (52)第⼆节教师权利的内容 (53)第⼋章教育法律救济 (53)第⼀节教育法律救济概述 (53)第⼆节教育⾏政申诉制度(P278-P279)* (54)第四部分教师职业道德 (55)第⼀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55)第⼀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和构成 (55)第⼆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地位、功能与作⽤(P185—P286)* (55)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56)第⼆章中⼩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56)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 (56)第⼀节教师职业道德养成概述 (56)第⼆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P294-P295)※ (56)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的⾃我养成 (56)第四节教师职业道德管理 (57)- 5 -第⼀部分教育学基础第⼀章教育与教育学第⼀节教育概述(P3)※⼀、教育的概念1、⼴义泛指凡是能够增长⼈的知识和技能,影响⼈的思想品德,提⾼⼈的认识能⼒,增强⼈的体质,完善⼈的个性的⼀切活动。
最新最全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必背考点速记
最新最全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必背考点速记介绍该文档旨在为教师招聘考试的准备者提供教育基础知识的必备考点速记,帮助考生快速掌握重点知识并取得优异成绩。
1. 学前教育考点:- 学前教育的概念及特点- 学前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 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法规2. 基础教育考点:- 基础教育的定义和目标- 基础教育的层次和环节- 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 基础教育的政策和改革措施3. 教育心理学考点:-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儿童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4. 教育法学考点:- 教育法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教育法学的基本原理和制度- 教育法学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学校和教师的法律责任和权益5. 教育经济学考点:- 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教育资源的配置和管理- 教育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教育经济学在教育决策中的应用6. 教育学理论考点:-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基本假设和方法- 教育学的主要流派和理论- 教育学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7. 教育评价考点:- 教育评价的概念和目的- 教育评价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教育评价的类型和形式- 教育评价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8. 教育管理考点:- 教育管理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教育管理的原则和任务- 教育管理的层次和方法- 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和改革9. 教育技术考点:- 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教育技术的分类和特点-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10. 教育法规与政策考点:- 教育法规和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教育法规和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制定过程- 教育法规和政策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教育法规和政策的遵守和执行以上是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的必背考点速记,希望能够对考生复备考有所帮助。
祝各位考生取得好成绩!。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LT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一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 (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示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 1632 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普通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0、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1、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份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3、“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示式和注入式。
我们应当提倡启示式,反对注入式。
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教师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
教师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
教师考试是每位志向成为教职的人士必须经历的一道门槛,公共基础知识作为其中重要一环,更是需要认真准备和背诵的内容。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您整理和提供教师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准备考试。
1. 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学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教育学主要流派和理论
•教育学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教育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2.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内容
•心理学主要流派和理论
•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3. 教学设计与评价
•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评价的类型和方式
•课程设计和教学大纲的编写
•学生学习评价和综合评价
4. 教育法律法规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
•教育法规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守的法律法规
•教育管理机构和职责
5. 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理念和发展趋势
•教育信息化的教学应用
•教育信息化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6.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发展和自我提升
•教师职业责任和使命感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德关系
以上内容只是教师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的一部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结合教材和辅导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
希望通过努力和认真准备,您能够顺利通过教师考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职人员。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点及常考点总结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
点及常考点总结
一. 必考点总结
1. 教育理论与教育法律法规
- 教育理论: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价值观等
-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办学许可证相关法规、教师资格证相关法规等
2. 课程与教学
- 节奏与架构:课程步骤、教学流程设计
-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践等
- 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评价工具等
3. 学生发展心理学
- 发展特点: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阶段的特征
- 研究理论:认知、行为主义、社会认知等研究理论
- 心理健康: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干预
二. 常考点总结
1. 教育管理与政策
- 学校管理:组织架构、管理制度、领导理论
- 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政策、教育经费、教育评价等
2. 教育技术与信息化
- 教育技术应用: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室、网络教育等
- 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数字化等
3. 教育研究与评估
- 教育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
- 教育评估方法:教育成果评价、教学质量评估等
以上为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点及常考点的总结。
考生可以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准备,提高考试的通过率。
教师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教师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一、教育学1.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教学原则的是哪一个?A. 学生学习时应当保持全神贯注B. 学生学习应当围绕课本内容展开C. 学生学习中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D. 学生学习应当以应试为主要目标答案:D解析:学生学习的目标应当是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应试。
2. 以下哪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避免的错误行为?A.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B.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C. 单向讲解,不关心学生的反馈D.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答案:C解析: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教师应当关心学生的反馈,而不应该只是单向讲解。
二、心理学1. 以下哪个心理阶段属于儿童期?A. 青春期B. 成年期C. 中年期D. 老年期答案:A解析:儿童期是指出生后到青春期的阶段,大约是0到18岁。
2. 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A. 变动性B. 社会化C. 整体性D. 个性化答案:B、C、D解析:心理发展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包括社会化,整体性和个性化。
三、伦理学1. 在教师职业中,下列哪种行为是不道德的?A. 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批评和教育B. 评分不公平C. 给予学生足够的帮助和支持D. 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答案:B解析:评分不公平是教师应当避免的不道德行为。
2. 在教师日常工作中,哪项原则是最重要的?A. 保障学生的利益B. 提高课堂效率C. 确保学校的声誉D. 维护自己的职业形象答案:A解析:保障学生的利益是教师工作的首要原则。
以上是教师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2024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教学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共300题)
2024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教学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共300题)1.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D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概括教材 D理解教材2.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 C )A教学目的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方法3.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B )A温故而知新 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时习之4.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5.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 A )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C教学规律 D教学原则6.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C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7.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成为测量的( D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 效度8.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成为测验的( A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9.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C )A教学程序 B教学步骤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阶段10.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B )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班级上课制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C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D )A.生活焦虑 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 D.考试焦虑13. 发现学习是属于( A )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 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14.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C) A.注意 B.需要 C.动机 D.兴趣 15. 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C )A.健康的人格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心理 D.健康的生活 16. 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 )A.苛勒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布鲁纳 17. 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 B )A.计划策略 B.组织策略 C.调节策略 D.监视策略18.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 D )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问题检验 D.问题解决 19.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B ) A.行动 B.内化 C.执行 D.泛化20. 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 A ) A.形成性评价 B.定性评价 C.定量评价 D.考查性评价 2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
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124题 (精编版)
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124题 (精编版)尊敬的读者:以下是关于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124题的文章: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124题 (精编版)教师考编是对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进行考察的重要环节之一。
了解教育综合知识考点,对于备考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124个必背考点。
第一章: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特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以及教育理论、教育法则和教育原则的学科。
它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2.教育学的历史发展教育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国、希腊和印度等文明起源。
现代教育学主要分为西方教育学和中国教育学两个传统。
3.教育学的分类教育学按研究内容可分为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
4.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任务是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育实践。
5.教育与培养的关系教育是培养的一种手段,培养是教育的目标。
教育与培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6.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个别差异原理、心理发展原理和教学原理等。
7.学习理论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
8.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规律性。
第二章: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9.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特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中的心理问题以及教育实践中的心理规律的学科。
10.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教育心理学主要经历了实用主义阶段、实验心理学阶段和社会文化学派阶段等历史发展阶段。
11.教育心理学的分类教育心理学按研究内容可分为学习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教学心理学等学科。
12.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发展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发展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
13.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14.学习成就动机学习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自己学习绩效的期望和对学习任务的投入程度。
教师招聘必背的800个考点
教师招聘必背的800个考点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2.学科教育学的基本概念3.教育学的独立性和全面性4.教育学的发展历程5.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二、心理学基础知识1.心理学的定义和特点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学习与教学的心理机制4.学生心理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5.心理健康与教育三、教学设计与评价1.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2.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分类3.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4.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5.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6.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四、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2.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3.素质教育的方法和手段4.素质教育与综合评价5.素质教育与学校管理五、教育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六、教育经济与管理1.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3.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利用4.教育财务管理与预算5.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七、教育统计与测量1.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教育统计指标的计算和解释3.教育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4.教育测量的应用与分析5.教育统计与测量的前沿领域与趋势八、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1.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分类2.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3.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4.教育信息化对教师角色的影响5.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改革九、课程与教材1.课程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课堂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和技巧4.教材的基本要求和编写原则5.教材选择和使用的注意事项十、学校文化建设1.学校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学校文化建设与校园管理4.学校文化建设与师生关系5.特色学校文化的打造与传播这800个考点涵盖了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与评价、素质教育、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课程与教材、学校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一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de)一门科学.2、我国春秋木年(de)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de)专着.比古罗马昆体良(de)论演况家(de)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de)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de)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de)教学规律).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de)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de)专着.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4、美国杜威(de)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de)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5、苏联赞可夫(de)教学与发展把学生(de)“一般发展”作为教学(de)出发点与归属.6、美国布鲁纳(de)教育过程(de)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de)教学方法.7、苏联苏霍林斯基(de)给教师(de)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着作被称为“活(de)教育学”和“学校生活(de)百科全书”.8、教育(de)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9、我国封建社会学校(de)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10、遗传素质对人(de)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de)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de),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de)、被动(de),而是积极(de)能动(de)实践过程.11、我国普通中学(de)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de)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1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de)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13、“双基”是指系统(de)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14、智育(de)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de)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de)因素.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二1、体育(de)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2、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3、美育(de)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de)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de)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de)能力;(3)培养学生(de)心灵美和行为美.4、劳动技术教育(de)任务:(1)培养学生(de)劳动观点,养成正确(de)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5、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de)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6、教师是教育工作(de)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7、教书育人是教师(de)根本任务.8、教师劳动(de)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de)连续性、空间上(de)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9、教师(de)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10、学生是教育(de)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de)主体、是发展中(de)人.11、我国新型师生关系(de)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de)建立取决于教师(de)教育水平.12、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de)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de)双边活动.13、教学是实现教育目(de)(de)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de)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de)原则.14、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de)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de)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15、课程是学校教育(de)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de)蓝图.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三1、两种对立(de)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2、教学(de)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3、常用(de)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de)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de)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de)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③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de)教学方法: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de)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4、教学工作(de)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de)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de)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de)检查与评定.5、一节好课(de)基本要求:(1)教学目(de)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6、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7、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de)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de)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de)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de)主要标志. 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de)/顷序发展(de),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de)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de)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8、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de)源泉和基础.9、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de)原则;知行统一(de)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de)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de)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de)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de)原则;教育影响(de)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0、马卡连柯(de)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de)原则.11、德育(de)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de)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12、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13、班主任工作(de)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14、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de)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de)了解方法.15、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de)中心环节.培养正确(de)集体舆论和优良(de)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de)重要标志之一.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四二、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de)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4、心理是人脑(de)机能,脑是心理(de)器官.人(de)心理(de)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de)映象.5、神经系统(de)基本活动方式——反射.6、意识是人(de)心理反映(de)最高形式.意识(de)基本特性:自觉(de)目(de)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de)两种信号系统(de)协同性.7、心理学科(de)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de)交叉学科.8、需要(de)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9、马斯洛(de)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de)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10、动机产生(de)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1l、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de)心理倾向.12、兴趣(de)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13、学习动机(de)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1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1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de)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de)积极性.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五1、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2、创设问题情境(de)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de)客观事物(de)个别属性(de)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de)客观事物(de)综合整体(de)反映.感觉是知觉(de)基础,知觉是感觉(de)整合.4、生物钟现象:人体内(de)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de),这些节律性(de)变化就是所谓(de)“生物钟”(de)机制.5、知觉(de)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6、注意(de)(de)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de)组织特性.7、注意(de)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8、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de)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de)间接、概括(de)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de)两大基本特征.9、思维(de)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10、思维(de)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六三、新课程知识1、新一轮(de)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de)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de)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2、新课程(de)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de)创新,每门学科(de)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de)创新,强调课程(de)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de)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de)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de)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de)整合,注重科学探究(de)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de)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de)应用.(5)课程评价(de)创新,提出了发展性(de)评价观,侧重学生(de)全面发展,关注教师(de)成长.(6)课程管理(de)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3、基础教育(de)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de)核心环节.4、为了学生(de)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de)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de)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de)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de)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de)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de)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de)个性发展,尊重学生(de)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de)价值观.新课程(de)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de)发展.5、新课程(de)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de)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de)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de)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de)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de)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de)三个原则.6、新课程(de)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de)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de)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de)比重,将10%一12%(de)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de)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de)类型结构.7、新课程(de)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de)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de)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de)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de)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de)合理应用.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七1、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de)主角转向“平等中(de)首席”.交往(de)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de)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2、新课程提倡(de)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de)那种单纯接受式(de)学习方式.3、新课程(de)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de)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de)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4、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1)构建“三级课程”(de)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2)开辟“自下而上”(de)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de)课程管理方式.(3)采取“抓大放小”(de)原则.5、教师要成为课程(de)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6、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de)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de)培养.7、新课程(de)核心理念:以学生(de)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de)发展,为了中华民族(de)振兴.8、素质教育(de)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9、新课程(de)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0、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11、新型(de)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de)途径——师生间(de)双向交流.12、改变原有单一、被动(de)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de)多样化(de)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de)核心任务.13、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de)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考试高分秘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必备考点一)
考点1 教育的概念
(1)孟子:《孟子·尽心上》最早出现了教育一词:“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2)许慎:《说文解字》最早解释了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3)夸美纽斯:“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性”、“教育是生活的预备” 。
(4)裴斯泰洛奇: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
(5)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
教育是为了传递人类生产生活经验和文化,而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包括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
广义教育: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考点2教育的本质属性
(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传递社会经验的实践活动。
(人类靠教育传递经验,而动物靠信息遗传。
教育具有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等社会属性)
(2)教育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
(社会性和意识性是人的教育与动物教育的本质区别)(3)教育是一种促使个体社会化(把个体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和社会个体化(把社会的观念、制度贯彻到个体身上)的实践活动。
考点3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统称为教育者。
(教育者是教学活动主体,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的中介)
(2)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对象、学习的主体、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媒介的依据,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3)教育影响: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中所依靠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统称为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桥梁)
人为什么要受教育?
1 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即必要性。
社会发展需要传递人类的社会经验,个人也需要学习社会经验去适应社会以及获得自身发展。
2 是人类身心特性决定的,即可能性。
人具有可塑性,身心具有发展的潜力。
名言:
夸美纽斯: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人。
柏拉图:若他受过真正的教育,他就是最温顺最神圣的生物;若他没有受教育,或者是受了错误的教育,他就是一个世间最难驾驭的东西。
考点4教育的功能分类
(1)按功能作用对象,可以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按功能作用方向,可以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按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以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第1 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