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桂华作文教学过程指导

合集下载

“写作要有读者意识”教学案例与分析

“写作要有读者意识”教学案例与分析

“写作要有读者意识”教学案例与分析“写作要有读者意识”教学案例与分析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郑桂华我曾在上海一所学校初一年级上过一堂作文课,内容是“培养写作中的读者意识。

”之所以选择如2011版课标然后教室、图书馆、风土人情和特色、四大节日。

“我们的学校”是常见的作文练习题,题中所指的写作对象是学生所熟悉的,初一的学生在校园里已经生活一年多了(上海的小学5年,初中4年),对校园比较熟悉,学生讲到的校园建筑、景物,校园里的生活片段,学校的人员,也是容易想到的材料。

所以,在这个环节,几乎没有一个学生找不到写作材料,不少材料还称得上新颖或丰富。

而一般教记叙文写作中的选材,到这一步已经算完成任务了。

但是,若从“读者意识”的视角看这些材料,则需另当别论。

为什么这么说呢?正因为学生对自己的学校很熟悉,所以他们在选择材料时,第一反应很可能是挑自己喜欢的地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己了解较透彻的内容,至于看文章的人对他选的这些内容是不是感兴趣,的。

师生生生的另外一点是什么原因啊?生:有标志性。

师:标志性就是这个学校的特色。

标志性的,你这个讲的比“特色”好。

(板书:2.标志性的)还有吗?还有什么原因吗?她一下子贡献了两点哦。

同学们!很好!这就比刚刚想写哪里的问题要有挑战多了吧?你凭什么想到这些地方7生11:有自己的回忆。

师:有自己的回忆!这个“回忆”好,也就是说,有你自己的生活感受、经历。

(板书:3.自己的回忆)非常好!你有感受的东西。

(对另一举手学生)好,来!生14:自己喜欢。

师:嗯,太好了。

他从这一点(自己的回忆)进一步讲到是自己喜欢的。

(板书:自己喜欢的)这里来上学,他们自有一些感兴趣的问题。

二是离开这所学校多年的老校友,他们很想知道母校现在的情况。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上面预设的一类作为交流对象,重新考虑写作材料。

经过简短的讨论以后,再作交流。

这个环节师生交流如下:师:(放PPT)有几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很想几年后到我们古美中学来读书,你需要向他们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

高中作文_郑桂华作文教学过程指导

高中作文_郑桂华作文教学过程指导

3. “为抒发的写作”的教学重 点
• “为抒发的写作”的教学,首要是将学 生的注意力引向自我内心的关注与反省。 • 目前这方面的教学大多指向“生活”: 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 对自我的观察与自省,其关键是一种态 度,它取决于内心生活的丰富程度。
4.区分各自的评价重点
• 为交流的写作,关键是作者根据不同的写作 目的、根据读者的不同特点和需要,对自己 的观点等进行调整与组织,用适宜读者接受 的表达形式表达出来。评价的重点是文章的 表达技巧,其次才是所持的观点立场等。 • 为抒发的写作,关键是对自我思想情感的体 察,其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在文章的思想内 容上。评价的重点是文章的思想情感等。
5.反思:落实有序有效的训练
• 为交流的写作训练:表达的技巧与 对表达的反思、修改是训练的两个 重点; • 为抒发的写作训练:观察、体验、 反思生活是训练重点,为了促进对 生活的体验与反思,还需要进行针 对性的阅读训练。
6.有序有效的训练 ——落实过程训练
“过程训练”的两个维度
维度
过程一
内容
学生一次完整的习作训练过 程
——目标过程化
• 不只是一项项要求,而是可以检测 的结果; • 不只是终点,而是通向终点的一段 段的行程
比较
• 学习具体生动地描写。 • 知道具体生动的描写所具备的三个 要素,尝试运用这三个要素。
《春》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 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 星,还眨呀眨的。
分项训练(三):写作流程
• “文体、过程双轨训练”模式 • “三线并行”写作训练模式
“文体、过程双轨训练”模式
• 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训练来安 排初中第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第二、第三学年的作文基本训 练。 • 同时又按“作文过程”——打开思路、收集 积累作文材料、列提纲、写初稿、修改、语 言和文风等训练项目来组成初中作文的另一 训练线索。

9.17郑桂华老师:写作教学改善的关键

9.17郑桂华老师:写作教学改善的关键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陈满铭主编.限制式写作之理论与应用[M]. 台北:万 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 仇小屏编著.新式写作教学导论[M]. 台北:万卷楼图 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 叶嘉青编译.儿童文学与写作教学[M]. 台北:心理出 版社,2011. 王瓊珠编著.故事结构教学与分享阅读(第二版)[M]. 台北:心理出版社,2010. 王鼎钧.文学种籽[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王鼎钧.作文十九问[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 司,2007. 王鼎钧.作文七巧[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王鼎钧.讲理.[M].台北:大地出版社,2007. 岑绍基.作文量表互改研究与实践[M].香港:香港教育 图书公司,2005.
《语文学习》201003

《“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样章》 《怎样编故事》 《论证》 《理想的与实现的 ——“如何选择作文材料”教学 实录与反思》 《语文学习》 200803 《类比构思》 《中文自修》 200802 《描写的奥秘》 《语文学习》 200709 《作文构思教学实录与反思》
《教育科学论坛》 200703 《语文学习》200710 《语文教学通讯》200807-8B 《语文教学通讯》200811B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 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 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 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 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 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 间。……

评析郑桂华老师的

评析郑桂华老师的

评析郑桂华老师的《描写》课堂开平市港口中学谢丽沙郑桂华老师在这堂描写训练课上,打破了以往的中小学的作文教学模式。

郑老师针对“描写”这个训练点,设计了具体的教学路径。

她围绕这个中心,将这堂训练课上设计了四个训练环节:首先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出发,归纳规律,进行了第一次的描写实践;接着抓住学生理解或掌握的图式来检验修正第一次的训练效果,强调描写的三条原则方法,强化学生的方法意识,归纳意识;第三环节,在运用方法的基础上,加以修饰或补充;最后一个环节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的描绘日臻完善,以达到更具体、更生动形象的层面。

由此观之,郑老师的课程设计遵循了写作原理,注意从学生写作水平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心智发育水平。

在我看来,这是一堂成功的写作训练课。

评价一节作文课的质量,主要符合以下四点:一是有明确的写作能力培养目标;二是所设计的教学内容符合写作原理;三是所设计内容和训练方式符合教学对象的心智发育水平;四是教学理念和训练手段现代化。

郑桂华老师这堂描写训练课,采取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

下面,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分析郑老师的描写训练的评价。

首先,郑老师立足于描写方法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叶圣陶先生在书中提到:“作文一课,我谓认定标的,师生全力以赴之。

标的为何?文理通顺而已……至于思想之高深,意境之超妙,皆关系于学养,习作课所不克任也。

”叶老所说的这段话,为我们写作思想给予很大启示:作文是语言训练的专门课程,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训练学生用口头说心头,用笔头写口头的能力。

因此,作文训练不能离开学生的基础,不能离开学生的实际,更不能离开学生的生活。

不能要求学生像作家写作一样“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只要求学生把已经认识的事物和已有的思想积蓄说清楚,写明白即可。

从郑老师的课堂上,她的指导恰恰避免纯粹知识介绍。

如在第一个环节中,她出示描写对象“两只鸭子嬉戏于水中的画面”,提示学生描写着重认知对象,引导学生有目的感知情境。

郑桂华教案《散步》.doc

郑桂华教案《散步》.doc

郑桂华教案《散步》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语言表达上“举轻若重”的特点。

以词语的选用与句式结构两方面)2.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语言“举轻若重”的特点。

教学难点:小组活动时,寻找典型词句,体会“举轻若重”的特点和表达作用。

教学方法: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建构新的学习。

学习策略有:朗读、圈画、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与拓展强化。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设计:一、激发兴趣,导入学习1.回忆生活,引入学习。

出示问题:你们一家人一起散步会发生些什么事情?请两至二位同学讲述经历,与大家交流。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要求:轻声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

检查阅读效果:A.散步的人有哪些? B.散步的季节呢? C.散步的地点? D.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E.结果如何?3.交流感受,把握作者的感情。

出示问题: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受到什么?请几位同学谈谈个人的感受。

肯定个性化的发现。

进一步研究文本:作者表达的感情是什么?总结:散步是H常生活,既轻松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在作者笔下变得那么重要。

作者从中感受到责任的重大,领悟到家庭、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内涵。

(总结可以请学生做。

)二、师生合作,初步发现1.朗读第一、二两节,师生共同探讨。

朗读前提出要求:注意,文章中哪些词语或句式很“特别”。

学习第一节:以学生平常习惯的表达方式作为参照进行比较,发现作者选用句式的匠心。

通常习惯的表达有:我们一家四个人在田野上散步。

我、我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在田野上散步。

……归纳比较结果:文章选用的句式有强调的意味,郑重其事地推出一个一个镜头。

(进一步朗读并感受课文语言,切入到本课主要目标一语言的探究,通过比较发现句式的不同寻常。

)学习第二节:自主发现句式比较特殊的何子。

推选用得巧的词语。

句子: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词语:信服(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会发现句式与词语的选用上都有一种“举轻若重”的感觉,更深入地把握作者把小事情写得很重,写得意义不凡。

郑桂华:借助思维工具,快速完成记叙文构思

郑桂华:借助思维工具,快速完成记叙文构思

郑桂华:借助思维工具,快速完成记叙文构思借助思维工具,快速完成记叙文构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构思便是写作活动中“预”的那一步,是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例如,要写一篇记叙文,从哪个角度入题,选择哪些材料,用什么顺序记叙,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动笔之前最好先有一个大致的构想,写起来就比较顺手,行文的脉络也不容易乱。

但无论是正式的考场作文还是平时写课堂作文,写作的时间通常都比较有限,在构思上不可能耗费过多时间,而由于构思不充分,导致一些学生不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这是很可惜的。

因此,具备一定的快速构思能力便很重要。

一般认为,快速构思能力一是源于灵感,二是要通过大量写作训练而慢慢习得,其实,也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思维工具来加快构思速度。

本文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工具,如时间轴、九宫格、树杈图、六何法、鱼骨图等。

借助这类工具,你便有可能用较短的时间找到一篇记叙文的写作思路。

如果平时有意识地进行一些专门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自己构思作文的速度和水平。

一从“不知道写什么”到“有很多内容”可写拿到题目,最怕没东西写。

不少同学恐怕都有这样的经历:眼瞪着题目,可是大脑里一片空白,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却不知从何处下笔。

这种情况与其说是构思,不如说是无端消耗宝贵的时间。

要消解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窘况,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拿起笔不停地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从一个词语开始,一个概念、一件物品、一个人、一件事,把它们都一一记下来。

比如,面对“比看上去更有意思”这个题目,你想到的可能是这样一串词语:意思—有意思—更有意思—什么人、物、事会更有意思。

随后,围绕“有意思”这一关键词,你可能会想到元旦文艺汇演的节目、刚举办的校运动会比赛、几天前看的某一个演出片段、自己玩过的玩具或游戏、新买的一本书、做过的一道题目、教室外面的明媚阳光或阴雨天气等,把它们都一一记下来。

这些联想到的东西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它们便构成一个类似于太阳放射出光芒的图案,我们可以称之为放射图。

郑桂华:我的作文教学实践

郑桂华:我的作文教学实践

郑桂华:我的作文教学实践一路不觉美,回望是风景——我的作文教学实践一开始教作文,就像梦里陷身于茫茫的汪洋中,四顾无边无际,却无处着力。

知道写作在语文中占大头,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过不了写作教学关,无论自己对课堂的感觉还是职业尊严都会是问题,于是不管走的方向对不对,只是不敢停下脚步。

我三十多年在写作教学上的经历,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开始是新手上路,急病乱投医;后来做过主动探索,算是偶有心得;再后来做教师教育,对写作教学就想得更多一些。

回想起来,其实每一步都是在勉力维持,有的还是花笨力气,但愿有限的经验教训能对青年教师有所启发。

新手上路,以模仿为主1990年6月我本科毕业,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初中语文。

二附中的语文教师都是有水平又有个性的,在写作教学上也各有特色。

比如有的经验丰富,就像熟悉季节时令的老农,什么时节抓读书、什么时节练笔、什么时候抓应试,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单等秋季收获;有的有绝招,平时似乎并不怎么教写作,但带学生办刊物,做社会考察,请名家来讲座;还有几个宿儒类的老教师,满腹学问,学生很佩服,愿意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当然也有按部就班教学生写作技巧的。

作为语文教师队伍中的“小白”,我两手空空,情急之下,只能四处求教,跟样学样,看到什么法用什么法。

有的教师每节课前组织5分钟口头练说,我也要学生口头练,讲成语故事、寓言童话故事,介绍一首古诗词,发表时事评论;有的教师要学生读书,我也布置学生读时文、读整本书,也不管效益高低;有的教师要学生回家观察生活细节写周记,我也要学生写,当然周记收上来要每篇都看,还要写评阅意见;有的教师办班级刊物,我也学着办,刊名、编委、前言、后记都齐全。

当时有个老教师主编初中阅读指导,找不到人帮忙,问我要不要试一试。

其实我教书还没入门,但感觉这是个学习机会,就硬着头皮答应下来,于是边查资料边下笔,现学现卖,畏难胆怯陪一路,最后在前辈的催逼下才勉强交稿。

不过,写书等于逼着自己将初中语文知识包括写作知识系统梳理了一遍,这对我的知识结构和写作教学有很大帮助。

作文教学的过程指导

作文教学的过程指导

作文教学的过程指导作者:郑桂华发布时间:2013-05-02 09:09:07 浏览次数:23郑桂华,华东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先后进行了课程改革。

这些改革虽然被冠以不同的名分,不过,改革的旨归又具有显著的共性,即解决“有限的教学时空与无限的知识增长”的矛盾。

因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知识总量在急剧增长,学科分类越来越庞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因此,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掌握那些最值得掌握的知识,使得学习成为儿童成长的助力而不是负担,既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20世纪80年代,吕叔湘先生就深刻地指出过,我国语文教改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教学效率。

在中国基础教育的框架内,语文学科——尤其是作文教学,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更加严峻。

这既是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又与我国长期的语文教学传统有关。

习惯上,人们把人类的知识体系分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两大类。

相对来说,属于自然学科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其教学知识体系的设定所遵循的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绵延两千多年的工具理性,即有既定的学科要素、公认的基本概念、客观存在的基础定理。

比如中学物理科课程,其学科基本要素是“质量”、“能量”、“热量”,围绕这些要素,是“力”、“引力”、“反作用力”、“摩擦力”、“浮力”、“张力”等核心概念群,围绕这些概念群,是经典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电学定律等一系列定律。

这些要素、概念、定理,都是公认的,客观的。

学生掌握了这些概念和公理,就可以解释许多物理学科的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题目。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物理课程虽然有一定差别,也无非是在内容安排的轻重、难易上的差别。

即哪些内容重点讲,哪些内容放在哪个学段讲,而不可能有根本差异。

这是因为,自然科学知识的生长过程就是以逻辑的、内结构化的形式发展的。

但是,属于人文学科的语文科课程,就难以列出类似于物理、数学那样客观的学科要素、不可缺少的概念以及公认的定理。

作文讲评作文切题的一种方法2郑桂华

作文讲评作文切题的一种方法2郑桂华

作文讲评:作文切题的一种方法2(郑桂华)二、研读同伴的习作,统计分析,发现我们的问题。

师:现在请你们按照这两点(在板书中将“直接出现次数”标为①,将“位置”标为②),去看我们同学的作文——47分、48分、49分的作文——是我们卢湾中学均分的作文,大多数同学是这个作文分数。

请你们依据这两点——直接出现的次数和直接出现的位置,去划后面这三篇作文。

师:【板书:我们的作文:1 2 3直接:间接:】师:第一篇,直接的有几处?生:(全体)6处。

师:【板书:6】我也统计到6处。

很好。

第二篇?生:(全体)3个。

师:【板书:3】第三篇?生:(全体)7个。

师:【板书:7】平均几个?师生全体:。

【板书:≈】师:(手指板书中“优秀作文”与“我们的作文”两处统计出的平均值)比例多少?接近3倍了吧?好,接下来告诉我,“位置”在哪里?师:“开头”“结尾”都有的。

“独立成段”?(在板书“首段”“末段”处打钩)生:(全体)没有。

(在板书“独立成段”处打叉)师:“段首”?生:(全体)比较少。

师:比较少,基本没有(在板书“段首”处打叉)。

现在知道为什么差十分了吗?今天我们讲的这个话题是想解决什么问题?作文一定要紧扣标题。

这是切题的一种办法。

【板书:切题】我怎么来看出文章是切题的呢?(指着板书)这是一个办法。

办法肯定有很多。

现在怎么办?改呗。

大家知道我们和人家的差距了吗?师:那么,我们接下来分小组研读。

研读什么?我们挑第二篇作文。

“每个人的舞台都有所不同,或是唱歌、或是乐器、或是朗诵……”找到这篇了没有?生:(全体)找到了。

师:好。

你要改前面一篇,或后面一篇也没有问题哦。

但是,请你们来看这一篇反复出现的,核心的关键词是不是“舞台”?生:不是。

师:(手指板书,划出“3”次)它标题中的关键词出现的最少啊。

是不是?大家已经在告诉我们的,这篇出现的最多的词是什么词?生:机器人……师:机器人、航模之类的。

请统计出现了多少次。

同学们,现在当回事来做哦。

郑桂华作文课堂实录 想北平郑桂华课堂实录

郑桂华作文课堂实录 想北平郑桂华课堂实录

《郑桂华作文课堂实录想北平郑桂华课堂实录》摘要:板故宫、香山、什刹海、长城、天安门、烤鸭、天坛,板蜻蜓、塔影、长着红酸枣城墙、温和香片茶、胡、房子、院子、北山、西山,师我们北平和老舍北平区别哪里啊?想北平这课主要讲述是什么容?作者从哪些角描述己对北平思念情?下面是由编整理想北平郑桂华课堂实录教师们不妨参考下想北平郑桂华课堂实录课()导语师(生课前了)!这写是北京我想问下北京学请举手有位那么熟悉北京人或者对北京有定了人请举手(对位没举手学生)你对北京不了?师假如你要北京你准备哪些地方?【板故宫、香山、什刹海、长城、天安门、烤鸭、天坛】(二)精课(景物比较景物感情视角))浏览课划出老舍写景物引导学生描述详细)对景物进行分类哪些有义合不合适学生【板蜻蜓、塔影、长着红酸枣城墙、温和香片茶、胡、房子、院子、北山、西山】师这里面提到了蜻蜓还有还有有义吗?我这么期待你们总是有义咯哪些是合适哪些是不合适?师哦也就是这些花、菜、水那么这些黑枣啊柿子啊都是些什么?生具体东西师哪类东西?生身边东西师对只有当你们进入非常具体沉默比如具体景和物沉默你感触才会明晰起单单说水与说带着白霜柿子感觉就是不样3)比较学生所列景物与老舍景物师我们做了上面这些梳理现我们观察下这两边样吗?有没有样?几乎没有不妨假设我们都知道什刹海想我们关键词是什么?老舍是什么?生蜻蜓师我们北平和老舍北平区别哪里啊?【板老舍、我们】生【板生活化、参观样】【板景】师我们再明晰北平有些什么景?生有历史义景【板有历史义名胜古迹古都】想北平郑桂华课堂实录二课师现我们调整结论是什么呀?北京对做讲是古都是见证国历史轨迹地方或者说是历史名城、化名城而对老舍讲它则是生活化是是什么呢?我们再给它说法生(齐声说))组讨论老舍对北平感情师何以见得?他是什么样?他对是什么感情?师我提醒下很多人都得出结论是爱我看了两组听了那组发现了这情况爱是很词定要明晰吗?什么样爱?哪里看出?他又是以种什么身份、什么样视角看北平?生师(指出比喻句是关键进步分析)生像我这样贫寒人或者只有北平能享受清福了师他视角是什么视角?是贫寒人深爱着北平贫寒北平人所以他看到是什么?是蜻蜓、蝌蚪如是梁实秋写北平师【板梁实秋】梁实秋出身上层社会庭生活优越他回这么写吗?(郁达夫、老舍)师(系写作背景)写936年6月6日发表《宇宙风》杂志老舍当青岛教936年是战乱前夕生存艰难生我欲落泪师(比较我们与老舍对北平不感情)5)对松江印象师关松江你们能讲什么景、什么物呢?(开火车回答)(三)结尾这就是我们学习容我们不要仅仅理老舍先生北平还要从他里感受老舍先生对生活态他是贫寒普通北平人他关了投入了那些蜻蜓、蝌蚪就变得很亲切很有人情味这才是老舍北平而如我们这学习生活了年你只能告诉操场我觉得有些遗憾地方如能够成幸福泉能够成笔人生财富就要我们投入看想北平郑桂华课堂实录人还看了想北平段落划分想北平练习及答案3八年级下册语想北平教案关老舍抒情散欣赏5西安高语必修课想北平步练习及答案析。

学生的良师教师的益友_听郑桂华教授的_我们的学校_写作教学课

学生的良师教师的益友_听郑桂华教授的_我们的学校_写作教学课
郑老师说,你打造的作 文是商品而不是产品。在当 下,指导学生作文一个重要 目的当然是为了在中高考中 把自己的作文“推销出去”, 使 阅 卷 老 师 很 容 易 接 纳 ,取 得高分、满分。
同时,中高考考场上写 作的时间短、任务重,这就不 得不要求考生做到:字要写 清楚、层次要清晰、开篇即入 题。而主旨立意与层次结构、 材料和语言等则决定着文章 的档次与高下。这些,自然需 要教师日常教学中加以智 慧、有效的指导和点拨。
郑老师环环相扣、层层 推进的教学把课堂推向了高 潮:
师:同学们,就着刚刚的 话题,写文章如何知道是读 者感兴趣、应知的内容呢?
学生 1:年龄。 学生 2:关系、身份、爱 好、兴趣。 学生 3:读者意识— ——角 色互置。 ……
师:既然
(3) 我 还 有 一 个 建 议
同学们已经知 ……
道了这些作文
(4) 我 还 有 一 个 疑 问
因 此 ,教 学 写 作 ,方 法 、 体 裁 、手 段 很 多 ,如 日 记 、随 笔 ,就 要 写 生 活 ,积 累 丰 富 、 新鲜的素材。还要反思生活, 提炼素材,让学生尽力做到: 近看考试,远看人生。
2. 以抽象的要求替代具 体的指导:
(1)训练目标的空泛; (2)训练活动的虚化。 对此,可以这样给予破 解:由抽象上升到具体。就是 把写作内容分项、分条、分目 标来写。 如描写,可以沿着这样 的路径“运作”: 有什么— ——叙述— ——清 楚;
编、全国知名语文教学专家 呢?”郑老师启发学生道,同
郑桂华教授为教育部“国培 时出示“我们的学校”这个作
班”— — —都江堰市骨 干教 师 文题,还附加了这样的两个
执 教 的 示 范 课 :《我 们 的 学 条件与“提示语”:

作文教学:过程指导

作文教学:过程指导
表现之一:简单地理解多读多写,一味 强调写作是自发自为的活动; 表现之二:一味强调学生的生活积累、 阅读积累,以及作文中的真情实感; 表现之三:“好作文”的标准单一机械。
以抽象的要求代替具体的指导
• 表现之一:训练目标的空泛 • 表现之二:训练活动的虚化
解决的对策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想当然代 替描写
作文教学:过程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郑桂华
教师写作教学的过程
• 目前的问题 • 措施之一:明确教什么,即梳理 与开发写作知识,将其分解为一系 列的具体目标; • 措施之二:知道怎么教,即展开 写作过程指导活动。
目前的问题
• 对写作活动认识模糊 • 以抽象的要求代替具体的指导
对写作活动认识模糊
• 梳理与开发写作的核心知识:
关于表达方式的知识技能等序列 关于写作过程知识技能等序列
• 具体、清晰、连续的目标
设计怎么教
• 环环相扣的学习活动 • 与目标匹配的学习材料
有什么
像什么
主观评价 代替描写பைடு நூலகம்
怎么样
多角度描摹
整体到局部
《丰碑》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 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 一尊塑像。 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 旧?像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 身上。
描写
有什么——叙述——清楚
怎么样——描摹——具体 像什么——比喻——生动
明确教什么

浅谈郑桂华写作教学中的“读者意识”

浅谈郑桂华写作教学中的“读者意识”

浅谈郑桂华写作教学中的“读者意识”写作教学一直以来就是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郑桂华教授在《中学教学设计》一书中特意强调要培养学生写作“读者意识”的观点,这让我们深受启发。

一、“读者意识”概念解析与路径转化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写作时心中要有特定阅读对象和明确的表达目的,并据此选择材料、确定观点、运用语言,让表达回归交际功能。

“读者意识”概念由来已久,夏丐尊曾认为“读者意识”是写作中最基本的方法,提出培养读者意识的六大标准。

朱自清提倡写作要有“假想的读者”,强调写作的交际目的。

叶圣陶更是指出写作的第一步是要弄清写作的对象,只有确定了写作对象才能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表达内容和写作方式。

可见,“读者意识”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读者意识”概念被人逐渐忽视。

学生写作对象变成了单一的“老师”,写作目的变成了“应试”。

这种写作的盲目性也导致越来越多学生文章脱离真情实感的表达,变得假大空,学生也逐步丧失了对写作的兴趣。

为此,郑桂华教授提出了四条基本路径,即“让作文题目变成写作任务”、“建议学生列读者清单”、“借助某些应用文体的格式”以及“调整写作评价标准”,试图重新建立学生的“读者意识”,解决以上写作过程出现的问题。

在这里我将对此路径做具体的分析解读:第一“让作文题目变成写作任务”是指在作文题目中包含读者及表达目的等信息,以此帮助学生定位写作对象、写作目的和写作场合。

通过创设写作情境方式,进而强化“读者意识”。

这一点是针对写作命题设置上的转变,虽然实际操作上有难度,但是如果这种命题模式发展得当,将会打破传统读者单一局面,极大改善学生消极写作思维,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与能力,因此这种模式仍值得我们去积极探索。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创建写作情境,并不是说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写作时处于真实的社会环境,而是为学生创造一个交际情境。

让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来感知环境,以对话的方式带动学生的内心感受,激起学生的言语表达欲望。

郑桂华描写作文教学实录

郑桂华描写作文教学实录

郑桂华描写作文教学实录作者简介郑桂华,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教育方向博士,原华东师大二附中语文高级教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浦东新区学科带头人,华东师大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青语会副理事长,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教材副主编,初中语文教材特约撰稿人。

曾获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

著有《听郑桂华老师讲课》、《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语文》、《写作新视点》、《初中生作文十日谈》等;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21)中学教学卷》和《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初中作文教程》、《新语文个性化写作》、《新语文个性化阅读》等丛书。

多次参加上海中考语文卷的命题。

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建设、网络与语文课程整合等方面有较多的关注和研究,致力于新课堂教学艺术的探索。

一、作文教学:过程指导1.作文教学的现状与问题2.作文教学的定位3.作文教学的对策:落实过程指导 3-4集二、课堂实录1.打开作文思路:发散构思2.打开作文思路:类比构思。

作者简介郑桂华,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教育方向博士,原华东师大二附中语文高级教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浦东新区学科带头人,华东师大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青语会副理事长,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教材副主编,初中语文教材特约撰稿人。

曾获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

著有《听郑桂华老师讲课》、《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语文》、《写作新视点》、《初中生作文十日谈》等;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21)中学教学卷》和《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初中作文教程》、《新语文个性化写作》、《新语文个性化阅读》等丛书。

多次参加上海中考语文卷的命题。

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建设、网络与语文课程整合等方面有较多的关注和研究,致力于新课堂教学艺术的探索。

一、作文教学:过程指导1.作文教学的现状与问题2.作文教学的定位3.作文教学的对策:落实过程指导 3-4集二、课堂实录1.打开作文思路:发散构思2.打开作文思路:类比构思[小学作文教学实录]小学作文教学实录语文特级教师靳家彦小学作文教学课堂实录师:我们刚刚见面,彼此还不认识,下面我要做一个自我介绍,然后请你马上说出其中有几个要点?它们都是什么?师:我姓靳,叫靳家彦,是天津南开小学语文老师,今年62岁,小学作文教学实录.看到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态度认真,特别感动,特别高兴.我向你们学习.师:我说完了,现在请你们讲一讲我刚才的这段话有几个要点.生:您叫靳家彦.师:这是第一点.生:您是天津南开小学的语文教师.师:这是第二点.生:您感谢我们.师:这是最后一点.生:您说您今年62岁.师:这是第三点(手势3).师:最后我说什么:看到你们个个精神饱满,态度认真,特别感动这是什么?全体生:是感受(3遍).师:你们非常准确地听了我所说的话(板书:感受)而且知道我最后一点是谈出我的什么?(指板书:全体学生读“感受”3遍.)师:什么是“感受”?生:是发自内心的感想.是自己做完一件事的心得.师:你看“感受”几个字啊?生:两个字.师:我们先看“感”.我们看到的大干世界,包括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包括我们读书,这都是身外之物.这些身外之物是我们内心感知它、感觉它,这叫什么?(板书:“感之于外.”)引起我内心强烈共鸣,引起我内心情感的波澜.这叫(板书:“受之于心”).(全体学生读“感之于外”“受之于心”)师:这就叫(指板书)“感受” (生:大声读3遍).师:古人说目击事物以心击之,用心击之,用心感受它,引起你强烈的情感活动,这就叫“感受”.师:好了,现在你们就谈你们的感受.刚才我谈了我看到你们后内心的情感变化,我的心理活动.现在请你们谈你们的心理活动和感受.我们总要有个话题埃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实话实说》,最早的主持人是崔永元,后来换了一位女主持叫和晶,最近又换了一位男主持人,你们知道他叫什么吗?生:不知道,作文指导《小学作文教学实录》.师:我也不知道,(生:笑声)不管他叫什么,我们今天也来个实话实说,围绕一个话题:你喜欢作文吗?一定要实话实说.别看那么多老师在听我们讲,没关系,老师最喜欢诚实的孩子.你喜欢作文吗?生:我喜欢弹琵琶,心情好时可以疯狂地扫弦,心情不好时也可以发泄出来.师:你喜欢弹琵琶,你没有正面回答,喜欢作文么?生l:还行,因为作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生活体验丰富就有的可写.师:我领会了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喜欢弹琵琶,我懂了.说得很委婉.生2: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作文.师:什么时候喜欢,什么时候不喜欢?生2:心情好时,800字的作文一个小时就可以写好.师:一气呵成,有才.生2:接着说,如果心情特糟糕,300字的作文一边写一边玩.师接着说:心情不好别说写作文了,看谁都不顺眼.是吧?(在场的学生都笑了.)师:是实话实说,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这要看心情.生3:我也是心情好就喜欢写作文,因为脑子里有情况.心情不好时,老师讲的作文我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师:你说的比上一个同学又进了一步,不仅是心情好能写,心情不好不能写,而且说有话可写有内容可写时写得就好.有时老师布置的内容没有词可写,因此心情就不好.道出了一个道理,喜欢写是因为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不喜欢写是因为没词,没内容可写.生4:我常常是一开始不喜欢写,觉得写字烦,一会儿写进去了,越写越顺利就喜欢写了.师:真深入进去了,当你已经开始行文了,而且全身心地投入时就愿意写,如果开始写就嫌难,开头就不知道怎么写,会越写越不爱写.师:嫌烦是态度问题.没词写是内容问题.生5:我是因为作文的类型.老师布置想象作文和童话就喜欢写,可以抒发自己的想象,没有限制.如果写一些老师规定的写人一类的作文,不是不愿写,是比较反感.师:喜欢写想象作文,喜欢写抒情的作文,喜欢写能够表达自己真实意思的作文,而遵命的、非写不可的,就很勉强很无奈.(立刻引导)其他学生:时间紧;可写的太多,写不过来;得分低失去信心了;没有特点的不会写;感受不深不爱写.师:喜欢写的原因有三点:第一,能抒发自己内心真实情感,写后很痛快;第二,能记录生活.将最美好最难忘的人、事、景、物记录下来;第三,通过写作文提高自己的情操,培养品德.不喜欢写的原因也有三点:第一,没有内容,没词可写;第二,缺少方法.那么多内容不知怎么写;第三,态度问题,嫌麻烦,遇到困难,心情不好就不爱写.我们把喜欢写作文.不喜欢写作文的原因归纳出来后,还要请同学们思考:你们写作文时一般从什么地方开始?生(畅所欲言):从观察开始、思考开始,从审题开始,从情感爆发开始,从准备写作文开始.师:说了很多,我觉得要写一篇好文章,要从你的生活、你经历的事情的“感受”(板书)开始.板书:感受是习作的开端;感受是立意的前提;感受是抒情的基点;感受是行文的动力.(接下来靳老师请学生谈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最难忘的事或人,学生畅所欲言.)〔小学作文教学实录〕【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变形记》教学实录(郑桂华)

《变形记》教学实录(郑桂华)

《变形记》教学实录(郑桂华)时间:2005.5地点:上海市虹口教师进修学校年级:高二(一)导入:1)课文题目2)作者介绍(由学生说—由学生提炼)。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卡夫卡的《变形记》。

【板书:变形记】这是一篇短篇小说,课文节选了小说开头的一部分,大家都看过课文了吧?生:看过了。

师:好!以前听过卡夫卡吗?有没有查点资料,作些了解?【板书:卡夫卡】生……【板书:奥地利、生前无名、孤独、不满、《城堡》、《审判》】师:请坐!她讲了很多。

请个同学归纳她所讲的内容,有点难度哦。

生:……【板书:作品、经历、作品特点】师:迅速对一段话进行归纳是语文学习中常用的手段,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归纳的要点是把握信息……后人对卡夫卡评价很高,有人认为他是西方现代文学的鼻祖,对这样一个作家,你们要熟悉。

(二)精读课文1)概括课文内容。

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能不能用比较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生:讲了格里高尔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甲虫,而不是原来的人的样子了。

【板书:格里高尔—甲虫】师:……那后续的事情呢?2)指出甲虫的特征,画出重点句子。

师:你们见过甲虫吧?甲虫有什么特征呢?生:……【板书:壳是硬的、脚很多、圆的、行动不便】师:行动不便,文中写得很充分,是哪些文字?第几节?……师:他反复的强调甲虫的什么特点?生:行动不便,不堪重负。

3)给你的感觉。

比较梁山伯与祝英台、聊斋之狐狸精、嫦娥、奥特曼、蜘蛛侠。

师:是的。

……他为什么要反复强调这点?我们不妨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

现在大家先看看你对这个甲虫是什么感觉,有没有什么看起来让人觉得不错的地方。

生:没有。

师:我们中国文学史上也有一些变形的现象。

我小时候经常听一个故事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师:……至少给我一种愉悦的感受。

这个格里高利变成甲虫,是一个看起来让人很不舒服的形象。

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一个东西?谁愿意主动来说?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

生:……师:我们肯定还有很多要说。

我们四人一小组……这个讨论要把我们的思考深入下去。

读郑桂华老师《作文构思指导》心得体会

读郑桂华老师《作文构思指导》心得体会

读郑桂华老师《作文构思指导》心得体会看过郑老师这节课的教学实录,虽然没有去亲身体验感受,但在读教学实录的过程中就仿佛是身在课堂之中,感受到了课堂上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互动所带来的活跃气氛。

同时,郑老师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的观念在她的课堂上也很好的呈现出来,既能注意课堂节奏的快慢又能兼顾到学习速度快的同学和学习速度慢的同学,并组织讨论,互帮互助,好的带动坏的,才能共同进步。

; 首先,郑老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讲授之前,先对学生的作文基础和现状进行了大致的了解,在了解了学生的基础之后,才能知道关于“作文构思指导”这节课的知识点哪些是必须要教的,哪些是可以选择性教的,只有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去发展才能使学生获得成长。

其次,郑老师在和学生交流时的用词具有一定的鼓励性,如“试试看,说说看”,特别是在学生回答的问题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或是回答的不好时,反而会先进行鼓励,会给学生增添很多学习上的信心,而且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会说一句“请坐”,是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的体现。

同时,对同学们的回答进行追问,耐心的引导学生去向着完美的答案靠近而不是期待学生一蹴而就,由引导到最后由学生自己回答出来的完美答案的过程,是学生的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

最后,在教学活动设计上,郑老师特别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去反思自己所写的内容是否好,好的话好在哪里,不好的话又是问题出在哪里。

让学生当堂实践,随机给出话题让学生思考围绕这个话题有哪些内容可以写,并进行小组讨论,罗列出来,请同学们转换为阅卷老师的立场去看哪些点新颖,能够吸引读者,随后再引导学生如何将这些比较吸引人的内容与话题紧密相连。

在解决部分学生没有东西可写的问题时,先让学生发散思维想开去,不要只在这个话题的周围徘徊去想,要想远一点并选择自己所熟悉的内容再去和话题相关联,才会有东西可写,对作文构思的这种教法让我对作文教学也有了一些启发和见解。

在整节课中,郑老师的教学设计非常流畅,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在紧扣本堂课学习内容的同时,也会顺带提醒同学们注意一些易错的生字词,始终不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职责。

课程建设:“写作教学设计” 郑桂华 20150808

课程建设:“写作教学设计” 郑桂华 20150808
志愿者
徐 渊➢ 课程资源的建设 ➢ 课程团队的组建
原因之一
写作教学研究成果非常丰富!
博士论文:
1.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 2000年
2.何更生.知识分类学习论和教学论在作文教学中的 应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叶丽新.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华东师范 大学2005年
➢《初中作文实验教程》(共六册)(第一主编) 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年
➢《新语文个性化写作》(24册)广西教育出版 社2003—2004
➢《绿太阳作文系列》(小学卷、初中卷、高中 卷,计9册)广东新世纪出版社2002年9月
➢《新课标专题教程——写作新视点》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4
➢《初中生作文十日谈》 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
五个方面的学习目标
• 写作——学生
• 为什么写——写作 目的
• 写作教学——教师
•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 写作活动、讲授写作 活动的本质等
• 写作怎么样——写 • 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
作水平评价
评价标准等
• 愿不愿意写——写 作兴趣
• 培养学生的写作成就 感、设计有趣的写作 任务等
设计写作教学活动 • 目前写作教学的常见做法 • 设计落实过程指导的写作活动 • 学习活动设计注意事项
区为中心.,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周子房.写作学习环境的建构,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1.高明扬.科举八股文研究,浙江大学2005年 12.陈颖.写作测试的语境效度研究,交通大学2009年 13.简婕.支持高阶思维发展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构建及其实
证研究——基于小学五年级写作教学,东北师范大学 2011年 14.邓彤.微型写作课程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郑桂华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郑桂华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郑桂华作文教学课堂实录第一篇:郑桂华作文教学课堂实录类比构思执教者华东师范大学郑桂华杭州市第九中学高一学生师课前聊天之后提及-----说清楚一下,把敏锐的感觉用文字记录下来,这就是语文课常做的事情。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类比构思法之后,教师出示冰心的《霞光》,请一位女同学来朗读。

师:请大家说说看,写了什么?作者想写什么?生:生命中的快乐和痛苦,不必太在意。

师:写的是霞的物象,但写的是快乐和痛苦,为什么不直接写,有什么好处?生:容易让读者有兴趣,不枯燥。

师:生命是庄严的话题,神圣的大话题,用这个物象写,容易让作者喜欢。

生:引发读者的共鸣。

师:不直接讲出来。

含蓄。

生:霞和生命中的快乐和痛苦有相似的地方。

师:更加直观生:更加透彻,更具体。

师:所以有时候选择一个物象来承载就要更加直观形象。

屏幕显示谈生命(节选文字)之后屏幕上只有三个大字人生像?师:你能想到哪些物象来表达人生感受,写得越多越好……大于等于8个学生思考,写。

生:繁星迷宫小草浮云沙丘战争白纸彩绘乐谱程序游戏农场赌博搓麻将(学生想解释的时候,被教师忽略)生继续表达:像高尔基文中的海燕像登山,到山顶的那种香烟——抽到高兴的时候就没有了公交车——有些人陪你到终点,有些只是过客浓咖啡—有苦也有甜子弹—一瞬间的人生没有彩排的电影风筝----只有制约着才能飞得更高五颜六色的调味盒餐巾纸—看看还多,其实快用完了雷雨—狂风暴雨后才见彩虹一场旅行瀑布——蓄势待发,倾泻一瞬间火箭——扔掉一些东西才能飞得更高师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将这些物象一一写在黑板上,并标上了序号。

师:现在请大家转换身份,写作文大部分时候是给别人看的,现在请大家当一下读者。

作为读者,你最愿意看哪一篇呢,暂时不考虑内容。

凭理性思考,只投一票。

师:投好后,请回忆反思,交流一下,为什么投给这个,为什么不是哪个?理由是什么?生:给“没有彩排的电影”感觉很文艺。

师:是不是很期待?生:会引发我的阅读兴趣,人生思考。

郑桂华:如何培养学生记叙文选材的切题能力

郑桂华:如何培养学生记叙文选材的切题能力

郑桂华:如何培养学生记叙文选材的切题能力【摘要】材料是否符合题意,是记叙文写作水平的重要考察点之一。

学生可以学习的相关写作策略有:将材料与主题进行反复互动;制定等级量表考查;判断记叙对象或行为主体在文章中的地位,切分事件进程并根据主要场景或细节在文中的作用进行考察。

通过这些策略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选材切题的能力。

【关键词】记叙文写作教学材料切题◆聚焦◆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常遇到这种境况:面对题目半天没有合适的材料,写作活动难以推进,凑材料勉强成文成了学生记叙文写作的常态之一,这就很容易导致材料偏离题目。

有经验的教师会把怎样选择材料作为记叙文写作教学的重要内容。

但是,不少教师讲的较多的是“材料要切题、真实、典型、新颖”等注意事项,而如何切题等具体的写作策略,往往语焉不详。

如何培养学生选材的切题意识?怎样通过有效训练提高学生的选材用材能力?对此,夏侯老师做了有针对性的探索,她的实验课对我们改进记叙文写作教学具有参考价值。

◆实验◆选材与主题的双向观照夏侯畀春一、现象描述今年的女生节前,我布置写一篇周记,要求学生围绕3月7日学校开展的“女生节”活动完成一篇记叙文。

在批阅习作时,我发现不少学生所写材料内容与“女生节”文章主题联系不紧密,有的甚至与主题完全脱节。

比如下面这个题为《“女生节”即景》的周记片段:匆匆忙忙地洗漱后,穿上新买的小白鞋,我踏上了今天的“旅途”。

屋檐上的小燕子欢快地叫着,枯萎的树干上长出了嫩绿的新芽,鸡蛋花开满枝头,蜜蜂忙着采花粉,蝴蝶在花丛中舞动着轻盈的身姿,一棵棵小草竞相生长,蚂蚁在草丛中寻觅食物。

我突然发现,今天的一切都变得好美好,一切的生物都显得那么勃勃有生机,就连空气也那么新鲜,弥漫着一股神秘的味道。

太阳从天边升起,一束束光线折射到大地上,天边那个鸡蛋黄般的云朵,给天空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感觉路上的一切生物都心存欢喜。

结伴同行的高冷女神,也露出灿烂的笑容。

乍读这篇习作,觉得小作者观察细腻、描写生动,语言表达也不差,但是,她所描写的内容与我布置的写作要求之间并没有多少关联。

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建议201109郑桂华

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建议201109郑桂华
丌同的任务提供丌同的写作素材和语言形式激収丌同背景知识的语言信息给学生提供课埻上运用真实语言的机会学生按前期写作中的范文和教师的提示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初稿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按以下几个问题就其作文迚行讨论计划并且共同拟定讨论文稿为后面的报告做准备
• 目前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 • 关于写作活动的认识 • 解决的措施之一:明确教什么 • 解决的措施之二:作文过程教学
对写作能力的一些研究:
• 美国写作分析的6+1要素评分规则 • 国内学者的一些研究 • 可以直接借鉴的研究
1.美国写作分析的6+1要素评分规则
• 思想性 • 组织性 • 写作风格 • 用词
• 精采绝伦:超出期望,超乎想像
• 优秀的:在这些要素中表现出控制 力和技巧;亮点多多
• 合格的:总而言之,优点多于缺点 ;需要稍加改动
• 选几个代表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汇报时除注 意以上几个问题,还注意写作中语言的精确性 和流利性。
写作修改期
•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他们的作文。
• 教师先分析学生的汇报,并对诸如文章主题、 说明主题的例句和观点等提出评判标准,然后, 根据这些标准评价学生的作文。教师还可以利 用质量不同的作文,让学生自己评判并产生一 致的评价标准。
• 语句流畅性 • 不完整的:优点与需要修改的地方
• 写作常规
大致平衡;处在途中
• 格式
• 初级的:需要修改的地方很多;有 些词句中隐含了作者的观点
• 刚刚起步:刚刚起步,毫无控制力
思想性
5 文章清晰紧凑,能够吸引读者。相关的轶事 和细节丰富了文章的中心主题。
• 主题严密且易控制。 • 相关的、生动的、高质量的细节描述给与读者
• 训练重点:对写作过程的基本操作规范和 技巧,逐项进行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生动地叙述
• 4. 抑扬结合——常见的有欲扬先抑和欲抑 先扬两种方法,“抑”是蓄势,“扬”是 兴波。如《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 5. 虚实相生——正面直接地写叫实写,侧 面间接地写叫虚写。虚写为实写服务。文 章要以实带虚,虚中见实,相辅相成,形 成一个又一个波澜。如《第二次考试》 (何为)。
作文教学:过程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郑桂华
一、新时期以来写作教学的探索
二、认识写作活动与写作教学
三、学生写作的过程 四、教师写作教学的过程
一、新时期以来写作教学的探索 • 以读促写
• 分项训练
以读促写
• 以“文体为中心”的一种写作教学模式。 • “文体为中心”的作文训练模式着重培养学 生对每种文体的特征及模式的把握能力,通 过训练掌握每种文体的写作知识、写作方法, 从而形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写 作规范。 • 基本程序:模仿——改写——仿作——评 析——借鉴——博采。
• 初中二年级进行分析训练,主要目的是培养 学生的分析能力,训练方式是写分析笔记, 这一阶段侧重进行议论和说明的练习。 • 分析训练又分为“分析起步”和“分析入门” 两个阶段。 • 分析起步:是指提出问题、给予解答、了解 情况、实事求是、分析角度(条件分析、因 果分析、演变分析); • 分析入门:指多角度分析、特点分析、本质 分析、意义分析、分析和知识、分析与联想、 分析与情感。
分项训练(三):写作流程
• “文体、过程双轨训练”模式 • “三线并行”写作训练模式
“文体、过程双轨训练”模式
• 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训练来安 排初中第一、第二、第三学年的作文基本训 练。 • 同时又按“作文过程”——打开思路、收集 积累作文材料、列提纲、写初稿、修改、语 言和文风等训练项目来组成初中作文的另一 训练线索。
对这些探索的反思:
• 没有区分写作活动的不同类型,不同 类型的写作活动需要进行不同的训练。 • 在实际教学中,少有研究者(包括有 追求的语文教师)将某项写作技能具 体化明确化操作化。 • 作文教学有没有更好的序列? • 怎样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认识写作活动与写作教学
• 根据写作目的区分写作与写作 教学 • 知道不同写作活动的训练要点
分项训练(一):写作技能
• 刘胐胐高原提出的“观察——分析——表达” 三级训练体系,侧重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培养。 • 总结构:观察是基础,分析是核心,表达是 结果,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这一训练体系符合写作“物—意—文”转化 规律。
• 初中一年级着重进行观察训练,主要目的 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方式是写观 察日记、观察笔记,这一阶段侧重练习记 叙和描写。 • 观察又分为一般观察和深入观察。 • 一般观察:指定向观察、机遇观察、科学 现象观察、日常生活观察、人物观察、内 心世界观察; • 深入观察:指比较观察,反复观察,观察 与体验、联想、想象、调查的关系。
• 确定不同写作活动的评价
1.根据写作目的区分写作活动
• “为交流的写作”。目的是影响外界, 比如书信、论文、新闻报道等。 • “为抒发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满足自 我的某种内在需要。如日记、随笔、博 客等。
• “为交流的写作”也被人们称为 “规范写作”、“为生存的写 作”、“实用写作”、“交际写 作”等。 • “为抒发的写作”也被人们称为 “自由写作”、“为生命的写 作”、“理想写作”、“率性写 作”等。
1. 目前的问题
• 对写作活动认识模糊 • 以抽象的要求代替具体的指导
1.1 对写作活动认识模糊
表现之一:简单地理解多读多写,一味 强调写作是自发自为的活动; 表现之二:一味强调学生的生活积累、 阅读积累,以及作文中的真情实感; 表现之三:“好作文”的标准单一机械。
1.2 以抽象的要求代替具体的指导
3.中美作文过程比较
中国 美国 写 范文借 教师命题为主、 命题关注实用表达, 作 鉴、知 教师点拨写作 贴近学生生活需要; 前 晓写作 思路、学生独 学生根据表达目的 任务、 立拟提纲;以 交流素材、学生交 获得写 激活学生完成 流、修改、完善提 作素材、 写作任务(教 纲;以激活学生的 拟提纲 师的命题作文) 表达愿望与已有积 为导向。 累为导向。
3. “为抒发的写作”的教学重 点
• “为抒发的写作”的教学,首要是将学 生的注意力引向自我内心的关注与反省。 • 目前这方面的教学大多指向“生活”: 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 对自我的观察与自省,其关键是一种态 度,它取决于内心生活的丰富程度。
4.区分各自的评价重点
• 为交流的写作,关键是作者根据不同的写作 目的、根据读者的不同特点和需要,对自己 的观点等进行调整与组织,用适宜读者接受 的表达形式表达出来。评价的重点是文章的 表达技巧,其次才是所持的观点立场等。 • 为抒发的写作,关键是对自我思想情感的体 察,其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在文章的思想内 容上。评价的重点是文章的思想情感等。
• 表现之一:训练目标的空泛 • 表现之二:训练活动的虚化
2. 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对策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3. 明确教什么
• 梳理与开发写作的核心知识:
关于表达方式的知识技能等序列 关于写作过程知识技能等序列
• 具体、清晰、连续的目标
3.1关于表达方式的知识技能等
• • • • • 叙述 描写 抒情 议论 说明
2. “为交流的写作”的教学重 点
• “为交流的写作”的教学 ,重要的是培养 学生的“读者意识”,即写作时要充分考虑 到读者的需求,做到读者愿意接受、能够 接受。
• “从读者出发”就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 一种技巧。
• 训练重点:对写作过程的基本操作规范和 技巧,逐项进行训练。
例如
• • • • • 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 叙事抒情文章的起承转合 “凤头”“猪肚”“豹尾” 中心句领起 ……
香港地区的一种训练
• 第一次写作过程:
学生写作-教师批改-交流
• 第二次写作过程:
学生研讨教师批改-学生修改-再交 流
2. 美国的训练
• 分段写作模式 • 头脑风暴写作模式 • 环境写作模式
2.1 分段写作模式
• 三段写作模式 • 四阶段写作模式 • 五阶段写作模式
三段写作模式
• • • • 写前准备 写作 修改 (写作构思、写作、审阅、修改; 再写作、再审阅、再修改……)
“三线并行”写作训练模式
• “三线并行”是指写作内容-写作手法-写 作过程三线索的并列安排。 • 写作内容:由简到繁的序列——单纯的一事、 一人、一景、一物、一番情、一种理,复杂 的一事多人、一人多事、多人多事、由物及 人等。 • 写作手法:结构手法、表达手法等。 • 写作过程:立意、选材、结构、布局、表达、 修改和思维能力。
过程二
针对学生某项写作技能的教 学指导过程
三、学生一次完整的习作训练过程
• 我国的训练 • 美国的训练
1. 我国大陆的训练
四阶段: • 写作前-写作-批改(学生参与的批 改)-交流 两阶段: • 写作-批改(教师个人的批改)-评 讲交流
阶段
训练内容
写作前 范文借鉴、教师给出题目、头脑风暴 (获得写作素材)、写作思路点拨、拟 提纲 写作 独立写作 批改 自批、小组批改、教师批改 交流 教师讲评(读优秀作文+问题分析)、 张贴优秀作文(黑板报、墙报、班级网 页;佳作园地、作文排行榜等)
3.2 关于写作过程知识技能等
• • • • • • 审题 构思 选材 立意 结构 修改
3.3 具体、清晰、连续的目标
• 具体清晰的目标是什么样的? • 具体清晰的目标怎么获得?
定义中间教学目标时思考:
(1)什么时候,学生拥有了什么行为,才算达到 了教学目标? (2)该以何种顺序获取? (3)其中每一步成功以什么来衡量? (4)我们怎样知道学生是否准备充分? (5) 发现错误以后,以什么方式进行修正? (6)其他的方法是否也可以实现教学目标?其缺点 是什么? • 清楚了这些问题,那么中间目标的性质、数 量、顺序也就非常清楚了。
五阶段写作模式
• 写前阶段 • 起草阶段 • 修改阶段 • 定稿阶段 • 反馈阶段 (强调对学生写作的反馈)
五 阶 段 写 作 模 式 之 一
确定中心 制定计划
打 草 稿 评价 与 修改 评价 与 编辑 出版 与 评定
2.2 头脑风暴写作模式
• 审题阶段:教师提供一个作文题目,学生根据 该作文题进行审题立意使,可以采取头脑风暴 式,引导学生编制一张MIND MAP. • 初稿阶段:要求学生用所学过的语言知识来构 思,尽可能第将他们脑海中的MIND MAP草 拟成文。 • 修改阶段:学生相互修改和作者本人的修改。 • 讲评阶段:教师在批阅过程中,应该认真记录 习作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错误,作 为讲评材料。
第二单元 生动地叙述
• 1. 制造悬念——在作品的某一部分故意设置 疑团,引起读者对人物命运、矛盾冲突的关 注,使其产生急切期待、欲知后事的心理。 如《草船借箭》(罗贯中)。 • 2. 铺陈误会——利用时间、地点、人为因素, 故意造成人物之间的误解,为行为推波助澜, 丰富情节的戏剧性。如《醉人的春夜》(吴 金良)。 • 3. 着力突转——故事情节不是按常理发展, 而是陡遇情理中的“意外”,转向另一方面 去。如《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四阶段写作模式
• 命题讨论阶段:师生共同提供素材,选择双 方均感兴趣的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讨论, 让学生自己确定文章的写作角度和可利用的 素材。 • 完成初稿阶段: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提炼自 己的观点,打出腹稿,并对腹稿进行取舍, 整理出提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初稿写作。 • 深化主题阶段:对初稿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内容不仅涉及文章要表达的观点,而且包括 文章的语言形式及组织结构等。 • 编辑成稿阶段:学生通读全文,再次审视文 章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必要的补充、删减和 润色,使文章更能准确表达观点。最后,编 辑成稿交给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