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前沿问题-2012.5.19

合集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号:***********名:***电话: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述评摘要: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成果丰硕,但迄今尚无定论。

尤其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性还是政治性的争辩极为激烈,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索在争鸣中前行,在多维中共建,虽然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仍有一定分歧与缺陷。

基于对近年来关涉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究方法、本质属性以及本质的相关界定的评析,笔者认为“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以促进受教育者政治社会化为主要口的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述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元问题,更是本学科界定与认同的根本性问题,对该问题的研究是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理解,进而从根本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其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日益走向成熟,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本质问题的探讨逐渐提上了日程,人们热切追问、探讨着思想政治教育到底是什么,其本质规定性又是什么等问题,进而形成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热潮。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热议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元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及研究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

学者从不同容、不同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探析:(一)几元论。

有的学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和容,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阐述为一元论、二元论甚至多元论。

叶方兴通过对政治性说和意识形态性说的对比,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界定为政治性;卢景昆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二元的,在的包含两个性质:意识形态性、超越性。

苗苗将学者的阐释其归纳为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

一元论,即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归结为一个根本属性。

例如,有的学者认为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

首先,以意识形态性概括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即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容的阶级性和政治性,还避免了把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唯一容的错误倾向。

思政教育热点与前沿问题综述

思政教育热点与前沿问题综述

思政教育热点与前沿问题综述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是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交互主体性特征,即教育主客体互动的模式由主客二分向主体际性转向、教育主客体互动的方式由人与人的直接互动向人与机的间接互动转向、教育主客体互动的时空向度由实时同步向实时同步与延时异步相融合转向;二是教育内容传播的技术性特征,即教育内容传播时效由单向滞后性向多向即时性转向、教育内容传播形式由单一媒体形态向多媒体形态转向、教育内容传播范围由相对封闭的小众向整体开放的大众转向;三是教育环境的耗散结构特征,即教育环境是开放的、非平衡的、非线性的;四是教育方法的连续统特征,即教育方法的存在原理是现实性与虚拟性的连续统、教育方法的运用理路是上教育与下教育的连续统、教育方法的作用机理是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的连续统。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快速延展了的世界,全新的理念以及大学生不断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便捷化的思维方式和简易化的生活方式,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有效的应对之策,有时处于“失语”状态。

这突出表现为“海量共享”特性解构“一元话语权”、“全天候即时互动”特性凸显传统手段乏力、“个性鲜活”特性挑战“论道”方式、“百家争鸣”特性更显“红色领袖”匮乏、“碎片化”特性呼唤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方式更新。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新媒体时代,互联越来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新媒体的交互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新媒体的大众化加速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化。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研究和驾驭新媒体时代的“游戏规则”,从统筹工作机制、提升络媒介素养、形成上引导与下教育相互配合机制等方面提升管理新媒体的工作水平。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意蕴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维系社会生存、推动社会发展、满足人社会化需要的实践教育活动,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

一方面,文化的发展繁荣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离开文化的根基,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失去最重要的载体及特定的支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文化发展提供导向和动力。

政治学研究的前沿问题PPT幻灯片

政治学研究的前沿问题PPT幻灯片

全球治理有五个要素:全球治理的主体、价值、规 制、对象和后果。
全球治理的理想目标是全球善治。
12
五、公民社会或市民社会
我们可以把社会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
政治社会,即国家系统,其基础是政府组织,
主要角色是官员。第二部分是经济社会,即
市场系统,其基础是企业,主要角色是企业
家。第三部分是公民社会,即民间组织系统;
其基础是民间组织或社会组织,主要角色是
公民。
.
公民社会是国家或政府系统,以及市场或企 业系统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 和,它是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 的民间公共领域。公民社会的组成要素是各
13
种非政府和非企业的社会组织或公民组织。 公民社会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
六、实质民主与程序民主
有、民治”(for people, of people, by
people)。
15
与此不同,协商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理论认为,代议民主的上 述要素已经与现代公民的要求与社会的 发展不相适应,公民与官员之间就共同 相关的政策问题进行直接面对面的对话 与讨论,是政治民主最基本的要素. 之一 ,也是任何其他方式所不可取代的。协 商民主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是当代 民主的核心所在。
六、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就是,将资本 主义的优点与社会主义的优点结合起来, 同时克服两者的缺点,寻找一条介于资 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 的“第三条道 路”。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直流行 于西方国家的民主社会主义与传统. 的 “第三条道路”发生了重大的区别。目 前流行的“第三条道路”的最基本意义, 就是它声称同时超越以新自由主义为主 要特征的新右派和以社会民主主义为特 29 征的传统左派。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的若干思考_张耀灿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的若干思考_张耀灿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中面临的重点、难点、热点、焦点、薄弱环节或有争议、有待发展完善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和日常生活中,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前沿、理论前沿的问题必然不断涌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只有不断跟踪前沿,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其实效性,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发展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横向应用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前沿与理论前沿是相对而言的,他们紧密联系;实践中问题的解决,经验的总结,为理论升华、规律揭示和理论创新奠定基础,是学科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源泉,而理论的发展创新,又为实践创新提供指导,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

近年来,在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引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和理论研究都十分活跃。

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得到全面推进。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一再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到国民教育全过程、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强调各门哲学社会科学都要不断发展完善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的发展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理论前沿问题颇多,如:社会主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的若干思考张耀灿(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430079)[摘要]文章选取了思想政治教育前沿中的两大问题开展研究。

一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的重大意义和凝练的方法论等方面论述了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二是择取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之一的“搀扶老人”问题,论述了从中得到的关于加强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四点启示。

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实践问题,提出了民主、公正、共富、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政治学前沿问题

政治学前沿问题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发展刘甲0841071017【内容提要】拉克劳、墨菲与齐泽克虽然同属后马克思主义的阵营,但他们在如何理解全球化背景下革命的新形势和左派所应采取的政治策略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拉克劳和墨菲主张“回到领导权斗争”中去,建立多元的激进民主策略,齐泽克则主张“回归”阶级斗争。

两者的差异体现了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潜在地反映了后现代政治叙事逻辑的转变。

【关键词】激进民主/对抗/阶级斗争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及社会斗争形势的多样化,以拉克劳、墨菲和齐泽克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遭遇了严重的危机。

为了化解危机,他们运用了后现代主义的一些理论成果来解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试图建立符合当今新形势下革命斗争的新策略。

虽然同属于后马克思主义的阵营,但他们的政治策略却存在着差异。

拉克劳和墨菲建立了以领导权为核心的激进的和多元民主的策略,齐泽克则主张从这种激进民主回归阶级斗争。

一、拉克劳和墨菲的“激进民主”拉克劳和墨菲认为随着社会主义斗争形势的变化以及整个社会斗争形式的丰富性和多元化,我们必须对社会主义的构想以及道路进行重新思考。

“现在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是整个社会主义概念,它停留在作为大写革命角色的无产阶级本体论中心之上,作为从一种社会类型到另一种社会类型转变的基本因素,依赖于会导致要素空洞化的完美集体和同质化集体意志的幻想前景。

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化特征不可改变地消解了那种政治虚构的最后基础。

”①在他们看来,要对社会主义概念进行变革,首先必须取消无产阶级在本体论上的中心地位,破除对政治主体的本质主义理解。

这一方面是因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多样化和不平衡的发展,工人阶级的斗争形势日益复杂,工人阶级出现了分化和分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无产阶级在社会变革中不再具有特权地位,政治斗争并不必然都是阶级斗争。

因此,他们认为必须取消无产阶级的中心地位,重新引入领导权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论文

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面对如此境遇我们必须扬长避短,长善救失,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网络背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据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2013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我国的网民人数已经达到3.9亿人。

中国的网民增长迅速,在2012年一年就增加了近八千万,年增长率为49%。

目前中国的网民群体仍以青年为主,总体网民中的31.8%都属于18-24岁的青年,这个年龄段的网民中,学生网民群体占据重要地位。

在城镇网民中大中专院校学生占据主导地位。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网络已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网络所具有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开放性和全球性、自由性和不可控制、便捷性和迅速性以及网络化不可逆性等特点/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

面对如此挑战,如何因势利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文化的特点(一)网络文化是“虚拟性”与“现实性”的融合网络文化一方面具有“虚拟性”: 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来看, 它超越了传统的地理意义空间, 超越了传统网络, 甚至超越了国界;从时间上看,它可以是实时的, 也可以是非实时的, 超越了传统的时间观念;从文化的创造者来看, 网络成员的身分 (姓名、性别、年龄、社会背景、工作学习单位等等) 可以是非真实的, 但必须是相对固定的。

另一方面, 网络文化又绝对不是完全虚拟的, 从某种程度上它也具有“现实性”, 或许正是由于在现实中无法比拟的现实性, 才使它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首先, 虚拟网络在其物质层面, 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 (像计算机, 网线等) , 是真实的;其次, 网络文化的造就者是真实的人, 并且这些人是脱掉了现实生活中一切面具的人;再次, 虚拟网络成员的思想、感情是真实的(或许还包括一些不太健康、阴暗的东西);另外, 成员之间的互动是真实的,讨论的主题是真实的 (许多主题甚至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讨论)。

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科前沿问题探究

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科前沿问题探究
多样化发展加快一时代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现代转化1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审视思维模式的直线式内容选择的平面式教育关系的单向式精神资源的积累式2思想政治教育思维与运行模式转变一时代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体现时代性适应复杂多样多变的立体互动模式改变传统平面模式具有综合性时代内容理论内容实际内容相关内容的有机整合改变传统单一内容传授与搭配要有多样性目标内容需要个体多样性决定方式多样性改变传统简单说教理论进程互动性备课教育研究是真理一时代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书本事理实际人理对象情理情感协调与互动进程改变传统线性过程3思维模式转化关键认识现代社会领域自然领域思维领域正处在常规问题应对与研究向模糊问题或灰色偶发应对与研究转变一时代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突破传统线性思维局限拓展非线性思维突破传统个体思维与行为局限增强群体思维交汇与组织聚集能力注重主体互动以及主体与教育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突破传统时空观念确立面向未来心理生态虚拟领域的压缩时空与效率观念开发资源涌现模式一时代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4思维与教育模式转变的理论指导与知识借鉴学习运用科学发展观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时空转化借鉴复杂适应系统知识cas系统由面向常规状态的教育与研究转向模糊或灰色状态的教育与研究复杂适应系统方法简介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所谓复杂适应系统简称cas是指由大量的按一定规则或模式进行非线性相互作用的行为主体所组成的动态系统cas的核心思想适应性造就复杂性cas的核心概念适应性主体cas的目标向度探讨cas的演化过程演化性质和演化机理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cas的演化过程显性模式与隐性模式辩证运动过程显性模式是规范行为主体或系统对当前基本任务的认识并驱使其实现的一系列规则系统主要执行系统中合法的任务故称合法系统导致行为主体表现为同一服从与重复的行为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隐性模式是指系统中不是用来构成驱使完成其当前基本任务的那部分系统行为主体在合法系统中相互作用时通过非正式渠道而建立起另一种网络作为合法系统影子故称影子系统其主体遵循各自规则实质上并不执行系统当下的主要任务从而使系统趋于复杂与多样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思想教育与理论研究是cas系统思想教育系统也是由大量的按一定规则进行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所组成的动态系统符合其特征c

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

内容简介
该书共十一章,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元理论问题,主要是第一章到第五章,分 析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澄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争、思 想政治教育价值追问等问题,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前沿研究的内部化;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问题,主要 是第六章到第十一章,分别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构、公共、组织建制、空间整合、转型研究、系统建设等专 题,以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学的内部化建设。
作品思想
第一,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
确立“思想之眼”,首先要明确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研究对象。作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思想领 域以教育形式展开的政治实践活动”,这明确了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领域、研究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 社会、实践、精神意义上的思想,区别于心理学、哲学、意识形态等所的思想。思想是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内 里的窗口,思想领域是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立足点,思想方法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专属方法。
第二,切中思想的政治性特质
作者坚持政治性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这也正切中了思想的政治性特质。作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着 重研究和思想领域中的社会领域和精神领域。这两个领域共同指向社会意识形态领域,而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核 心在于政治思想,它的特点是政治性和社会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政治思想是以政治性为主,社会性为 辅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是以政治性为主要特征,也再次佐证了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
侯勇创作教育学著作
01 内容简介
03 作品评价
目录
02 作品思想 04 作者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是侯勇创作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2018年1月。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第一篇: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二龙山镇的思想政治工作按照上级党委和宣传部门的总体部署,紧紧结合实际,以服务全镇经济发展为主线,对内强化服务,对外拓展渠道,不断探索全镇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新途径。

一、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理论武装工作的生动性有待加强。

理论学习方面,主要表现在理论学习深度和广度不够,特别是组织农村党员群众的学习手段相对单一,学习氛围相对不浓,学习重点不够突出等方面。

2、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实效性有待提高。

现阶段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存在四个主要问题。

一是名目繁多,但重点不突出。

二是就事论事,缺乏必要的统筹。

三是投入不足,物质无保障。

四是缺少“抓手”,落实较困难。

3、宣传的手段和方式有待丰富。

当前,“大宣传”的工作格局已正初步形成,但宣传的手段和方式有待于丰富和提高。

在制度保障上,存在人才馈乏,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在宣传效果上,存在好坏差异明显,效果参次不齐的问题;在宣传形式上,存在重报纸、电视、轻广播、网络和社会宣传等新型形式的问题;在宣传的内容上,存在重视经济方面的宣传,轻视精神文明建设、民生方面、典型人物和事例的宣传,重视成就性宣传,轻视典型事例和经验的宣传报道。

这此问题,造成的原因不同,但根本原因在于体制和机制的不够健全。

项目4、基层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目前,当地基层文化建设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农民文化生活贫乏。

二是不良文化抬头并滋生蔓延,传统陋习根深蒂固。

由于文化生活缺乏,现阶段农民以打对调、赌牌、喝酒打发日子,给农村带来不稳定因素。

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和建议1、开拓创新,全力抓好理论武装工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开创理论武装工作新局面,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在制度、内容和形式上实现创新。

一是在机制上实现创新,把理论武装工作落到实处。

浅析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和艺术,我们必须对思想政治工作有一个正确全面深刻的认识。

只有树立科学的态度,采取科学的办法,遵循特有的规律去做,才能学会怎样做思想工作,并且做好思想工作。

一、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有人认为思想工作是软任务,实际业务是硬任务,遇到难题,只从业务上找原因,忽视了从思想方面找原因;普遍存在轻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思想政治学习也不够深入,思想不够解放。

部分干部对思想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统一、不到位;理念也不超前,工作存在局限性,照搬照套、老框框形式较多,没有新意和创新。

同时还存在着标杆不够高,眼光不够远的问题,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平平淡淡、得过且过的思想观念。

二、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思考(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完善指挥通信建设结合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进行队伍建设,加强人员的教育;进一步完善重要经济目标防护预案;加强能力的培训和建设,不断提高应急能力。

1、进一步优化民防专业分队结构。

结合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我们对抢险抢救、防化、医疗救护、通信、消防、治安、交通运输等7支专业分队人员重新进行整组,落实人员定岗定编和按岗施训。

同时,在每个镇区建立了一支30人左右的民防综合应急分队,此项工作走在了前列;在组建民防志愿者队伍方面,我市参照镇江民防志愿者队伍组建观摩大会的经验做法,结合丹阳实际,主动与市团市委及相关部门对接,积极探索丹阳民防志愿者队伍建设。

2、修订完善重要经济目标防护预案。

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我们召集8个重要目标防护单位负责人进行座谈,对防护方案的修订完善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对各自的防护责任、区域、组织体系及防护措施进行了再明确、再落实,确保了方案按时修订到位。

3、及时调整战时人防指挥机构人员编成。

我们结合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人员变动、调整情况,在对机构编成人员进行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及时召开了战时人防机构人员编成单位负责人会议,对战时人员指挥机构编成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

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着学生兴趣不高、课堂难以管控、缺少实践环节等问题。

社会环境的变化、学校重视不够、教师能力不足和大学生自身因素是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

可用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办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倡导人文化的情感教育和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当前,高校的思政课教学离党和国家提出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必须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战略高度出发,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作用。

一、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目前,“两课”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动力,有些学生学习态度消极、被动,主要表现在:上课说话、不积极思考问题、玩手机、睡觉、看课外书籍、出勤率低、考试应付等。

2.学生人数过多,课堂管控难度增大当前,绝大多数高校都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授课,人数基本保持在120人左右,学生多,专业、班级不同,且没有固定的座位,教室大,人数多,部分学生偷偷聊天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在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时,由于教室大,后面的学生听不清而出现低头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所有这些都给教师管控课堂秩序带来了很大困难。

3.注重理论教学,缺少实践锤炼重理论知识传播,轻实践能力培养,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讲好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认知、体会。

课堂实践教学可以采用选取典型案例的形式,让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外实践教学可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游览生态保护区、感受法庭审判等多种形式以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热点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热点问题
从教师发面讲,只有快乐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 快乐幸福的学生,学生的幸福感是教师给的,教 师的幸福感是学校给的。学生的幸福感是一种成 功体验,教师的幸福感是一种高峰体验。
3.要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人 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是一种博大的精 神力量和巨大的感召力量,主要目 的是让学生去感受生命的过程,感 受生命的价值。
民主化的政治环境
民主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趋 势之一。世界从18-19世纪开启 民主化运动以来,民主已经进入 “第四波”。现有大致120个左 右的国家和地区正在朝民主化方 向发展。特别是苏东国家和东亚 儒教国家走向民主化的逐渐成功, 对中国大陆政治体制改革增加了 压力,究竟什么样的民主适合中 国,也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 战。
1 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教育理念 2 增添与时俱进的教育内容 3 采用科学、现代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1 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1. 以人为本中心,突出人的发展。 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 真正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让人 去体验美好,体验快乐,体验崇高, 体验成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鲜 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维体系。现 代人的自我价值、自我判断没有统一 的价值尺度,也不是金钱标准所能衡 量,而是人的自我实践、自我体验、 自我确认。
3
市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问 题。
市场经济遵循等价交换,如 何防止官场、学场市场化是一 个重大课题。
市场经济崇尚多元经济、多 元利益。如何在多元之中有主 导,多样之中有主体,多变之 中有主线。对思想政治教育提 出了挑战。
4
多元化的文化环境
多元文化并存、各种思潮浮现:
提问: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寝室变成“单人套 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ppt课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ppt课件
主义意识形态的哲学、政治、法律、道德等意 识形式的综合作用,也包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封建意识形态残余影响,还包括大众文化、宗 教文化、迷信等影响 在多样思想文化影响下,一方面一些学生已经形 成先入为主观念增添教育难度,另一方面教育 面临多样文化的比较与选择,也影响教育进度
.
13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
5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1、当代社会的客观背景 ——开放环境、信息社会、风险频发交错 ——竞争领域、虚拟领域、多元文化领域交叉 ——竞争压力、信息压力、选择压力交汇 ——三大现实背景、三大复杂领域、三大社会压
力相互渗透,形成了当代社会一系列复杂适应 系统
.
6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隐性模式是指系统中不是用来构成驱使完成其 当前基本任务的那部分系统,行为主体在合法 系统中相互作用时,通过非正式渠道而建立起 另一种网络,作为合法系统影子(故称影子系 统),其主体遵循各自规则,实质上并不执行 系统当下的主要任务 ,从而使系统趋于复杂与 多样
.
3
前沿理论与实际问题
▲时代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精神文化彰显与人文精神缺失的矛盾 ▲坚持面向世界与立足民族发展的辩证 ▲坚持一元主导与自主多样发展的准则 ▲流变风险冲击与理性作用发挥的困难 ▲社会竞争取向与理想信念确立的张力
.
4
前沿理论与实际问题
▲实践形态发展与思想教育价值的实现 ▲人的发展便捷与人的发展阻抗的失调 ▲学生主体发展与社会化程度提高模式 ▲社会环境影响与思想教育作用的互动 ▲教育隐性功效与教育显性释放的关联
——具有综合性——时代内容、理论内容、实际 内容、相关内容的有机整合,改变传统单一内 容传授与搭配

思政学科前沿问题

思政学科前沿问题
识研究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3.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第三讲 前沿问题
1.评判学科成立、成熟的标准
第一,作为科学体系,必须有自身的逻 辑结构、独立的概念、范畴和方法论, 以及它自身的逻辑,同时,还要具备 下列两方面:
• 一是作为观念形态的教育论述, • 二是要有实体化的东西。
• 戴钢书:《德育环境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 戴钢书:《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第三讲 前沿问题
戴钢书:《德育环境研究》介绍
• 该书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对 德育环境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勾画出了 德育环境、中介、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三维理论的框架,并在数学上证实了环境、 中介和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理论模型确 实存在,他的这些研究对本学科发展无疑 是有益的和开创性的。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第三讲 前沿问题
评判学科成立、成熟的标准2
• 第二,衡量一种思想体系能否成立, 主要看其“是否能够用来解决教育中 的基本问题,包括内部关系和外部关 系问题,并且发展了这一理论,具有 普遍意义,能够成为决策的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第三讲 前沿问题
评判学科成立、成熟的标准3
《思想政势
• 这些成果相对于本学科已取得的成果 来说,还太少、太微不足道,还没有 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 这些成果还没有达到成熟,还不为人 们所掌握,还没有进入实际应用和操 作的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第三讲 前沿问题
• 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王德育教授对此 种现象解释道:“目前西方以数量方法 来分析经验资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 但在中国政治学界,定量研究仍不多见, 而以定量方法来构建经验理论的研究几 乎没有。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学界对定量 分析方法,在科学知识产生的过程中所 扮演的角色仍不大了解。”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第一篇: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随着社会发展以及铁路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环境、对象和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段党委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这个党建工作着力点,以解决脑子懒、步子慢、作风散、措施虚为突破,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有效性,为完成三大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组织保证。

一、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铁路现代化的进程中,干部职工思想受到深刻影响,发生很大变化,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新问题,主要有:1、“融入中心”方向偏移,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

一是工作精力投入不足。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铁路运输供求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逆转,在安全经营稳定三大任务的压力下,部分政工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方向偏移、重心移位,大家一门心思忙于安全运输‚硬任务‛,而忽视了思想保障‚软实力‛,淡化了‚两手抓、两手硬‛的责任,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安全管理、货源营销、增运补欠、节支降耗上。

谋划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时间、精力减少,调查研究出现空缺,思想教育脉搏把握不准,没有针对性地观察和体会职工的所作所为,不知职工所思、所想、所求。

二是政工力量减弱。

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化,使站段的管理模式、人员结构发生变化,使得政工队伍与业务干部比较,存在人员不足、年龄老化、后备力量脱节等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进车间、到班组、落人头存在‚力不从心‛的问题,直接催生畏难情绪,对做好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慵懒的等靠思想,认为改革是路局的决策,对诸如岗位调整、收入分配等产生的职工切身利益问题,在政策引导、形势教育、矛盾化解和思想稳定上动脑子、迈步子主观能动性不强,致使思想政治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政工队伍年龄及后备力量‚瓶颈‛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活力和思想领域的活泼氛围大受影响,一些基层组织老思路、老步伐、老做法问题突出。

客观上的力量薄弱导致了某些环节思想政治工作细、实、真的淡化、弱化,抓工作一紧二慢三罢休的情况比较普遍,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看不见、摸不到,多一点、少一点无关紧要,有些教育内容抽象的多,形象的少,未能结合实际深入展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ppt课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ppt课件
主义意识形态的哲学、政治、法律、道德等意 识形式的综合作用,也包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封建意识形态残余影响,还包括大众文化、宗 教文化、迷信等影响 在多样思想文化影响下,一方面一些学生已经形 成先入为主观念增添教育难度,另一方面教育 面临多样文化的比较与选择,也影响教育进度
.
13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
18
一、时代的理性模式与隐性模式 辩证运动过程
☆显性模式是规范行为主体或系统对当前基本任 务的认识并驱使其实现的一系列规则系统 ,主 要执行系统中合法的任务(故称合法系统), 导致行为主体表现为同一、服从与重复的行为
.
19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
26
二、精神文化彰显与人文精神缺失的矛盾
三是强调精神文化建设的“三个重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学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
5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1、当代社会的客观背景 ——开放环境、信息社会、风险频发交错 ——竞争领域、虚拟领域、多元文化领域交叉 ——竞争压力、信息压力、选择压力交汇 ——三大现实背景、三大复杂领域、三大社会压
力相互渗透,形成了当代社会一系列复杂适应 系统
.
6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3、教育与学研究面临复杂适应系统 ——教育与研究要素的系统结构
.
11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意识形态领域影响

思想政治理论前沿问题-2012.5.19

思想政治理论前沿问题-2012.5.19

思想政治理论前沿问题初探与研究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在于五个方面,即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

评价新世纪新阶段这五大途径及其方法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成果,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进创新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这里,主要研究其中四大前沿课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

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

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

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将围绕高校长期沿袭以来的历史文化特点,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怀,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这种博大的精神力量和巨大的感召力量,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去感受生命的过程,感受生命的价值。

政治思想方面存在问题(Word最新版)

政治思想方面存在问题(Word最新版)

政治思想方面存在问题通过整理的政治思想方面存在问题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精品文档政治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政治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着党队伍的建设,那么我们应当怎么正确相识这些问题呢?以下是为大家细心整理的政治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欢迎大家阅读。

政治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社区日益成为人员构成身份困难、人员素养参差不齐,综合治理难度较大的社会单元。

各种各样的利益需求、社会问题和冲突纠纷不行避开地出现在社区。

主动实行措施教化引导居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成为社区最重要的工作职责之一。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社区教化引导居民群众的重要途径、基本方法和有效措施,在解疑释惑、理顺心情、形成共识、凝合力气、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传承文化、推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地位也越来越突出。

如何加强和改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当前须要细致探讨的重要课题。

作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依据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现状,针对当前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究做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精品文档一、正确把握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近年来,各地社区普遍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有了充分的相识,越来越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有效地提高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就2021 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金昌市来看,主城区所在地金川区16个社区担当了大量的创建任务, 其中,与思想政治宣扬教育工作相关的项目占了很大比重。

为了不断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金川区各社区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于平安、文明、和谐等各种创建实践活动之中,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各项创建活动的热忱和主动性,为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金昌市2009 年创建排名尚处在全国第60 位,到2021 年排名上升到第32 位,2021 年最终以地级城市综合排名第10 的成果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

浅析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基本内涵

浅析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基本内涵

浅析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基本内涵摘要: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具体研究部分与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时所呈现的动态走向,以及它所显现的运动状态的形势、所展示的趋向走势,对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内涵有着莫大的关连。

而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基本内涵是思想政治工作前沿本质属性的总和,它包含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意识、前沿视域和前沿行为,是开展一切与思想政治工作前沿有关的其它方面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基本内涵1 思想政治工作前沿意识思想政治工作前沿意识是指在思想政治发展工作中,必须指向人类的现实生活过程,从而展示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需求,把握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方向、发展态势和前进趋势的综合情况。

进行思想政治研究的工作者只有具备先进的前沿意识,才能以前沿视野看待问题,通过前沿领域的研究行为把控思想政治工作前沿意识。

1.1 现实意识。

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意识即告诉我们要面对社会现实,立足现实境况去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问题。

现实意识具体表现在社会现实需求意识和社会现实需求的满足意识上,并促使人们看清社会现实的正常运转及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最终确保社会现实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发展,满足社会现实的需求。

1.2 时代意识。

时代意识要求人们听取时代的呼声,跟进时代变化,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出发,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并在工作中树立思想政治的确认意识,确认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要求,捕捉时代性问题,并在思想政治工作前沿中树立起时代精神的武装意识,真正做到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时代性发展。

1.3 审视意识。

在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发展意识中还包括审视意识,它主张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去审察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中的东西,透视工作中的具体思想和表现方式。

在这过程中需要研究者拥有分析意识、鉴别意识、批判意识和立论意识,才能全方位理解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具体内容。

1.4 创新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理论前沿问题初探与研究
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在于五个方面,即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

评价新世纪新阶段这五大途径及其方法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成果,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进创新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这里,主要研究其中四大前沿课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

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

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

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将围绕高校长期沿袭以来的历史文化特点,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怀,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这种博大的精神力量和巨大的感召力量,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去感受生命的过程,感受生命的价值。

并且要增添与时俱进的教育的内容,随时跟踪并添加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相关的内容。

但在涉及难点和热点内容时,理论观点要准确而严谨,理论推论要少而精,主要精力放在运用适当的资料,生动形象地阐释和说明问题,显得格外重要。

要从大学生关心和追逐的各种社会思潮入手,最终解决思想体系和世界观的深层面的问题。

要把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配养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守法意识和权力义务意识。

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参与)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如何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和特点,采取多渠道的教育方式,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正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增强广大学生人才竞争力的重要形式,因此,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

而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正是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在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确立之时,因此,他们表现出个体意识较强、社会意识淡漠的特征倾向。

这种倾向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过多地注重个性独立,缺乏实干精神,重视自我需求,而忽视社会的需要,对社会、对国情甚至对自身都尚未形成正确认识。

这种背景下,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于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因为这是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1、服务意识不强,行政色彩过浓,知识膨胀与文化萎缩并存;2、服务活动流于形式,带有盲目性,缺乏创新性和系统性;3、服务保障支撑不足,社会协同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首先要从活动主体入手,建立健全大学生参与活动的动力激励机制,解决根本动力问题。

高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机构,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必须从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形成可持续性发展观念,解决基本形式问题。

社会是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对象,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还必须建立健全社会的服务保障机制,发挥强大的社会协同作用,解决后顾之忧问题。

三、网络与与思政教育
青年大学生群体作为主要的网络使用群体,是重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高等学校作为信息网络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前沿领域,是重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阵地。

因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得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普遍而高度的关注。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始终与中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始终紧贴高校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多年来,理论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例如:第一,“利用网络平台,
传播先进文化”。

措施主要是“积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提高网络文化先进内容的访问率,研发师生喜爱的网络文化产品。

第二,“注重网络舆情研判,把握学生思想脉动”。

措施主要是:研发网络舆情系统,力求舆情信息全面准确。

完善网络舆情制度,形成网络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强化网络舆情队伍建设,奠定高质舆情工作的人力资源基础。

总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高、技术性强、有效性难,因此要确立开放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要强调参与性和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要注意增加能培养学生比较选择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网络生活多姿多彩,网络社会日渐成型,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开展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诸多著作的焦点主题。

2010年出版徐建军等著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从理论、方法、实践三个层面,深入探索和系统论述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该书的第三章在方法论层面探究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基础,阐述了注重针对性、突出隐蔽性、彰显个性化的方法论特性;提出了育人为本、共建共享、功能优化等原则方法,阐述了以思维与表达方式、教育方法、平台建构为主体的方法论体系。

纵观这些著作,日益明显的趋势是从网络社会观的角度看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这不但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的认识经过了从网络危害论、网络工具论到网络社会观的历程”,而且显示网络社会用新的社会结构维度统摄新的技术维度、信息维度与文化维度,深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新功能。

尽管早有学者明确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学科的命题和设想,只有现在才能预期:从网络信息、网络技术、网络文化、网络社会等视角,建立一门成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如果把网络信息、网络技术、网络文化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在网络社会观的基础上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以充分实现网络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接。

四、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必须遵循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

这就涉及到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借鉴。

从心理学的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或者说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2010年出版胡凯等撰写的一本最新著作——《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与方法》,则在更高程度上展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在把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的过程中,发现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是不同性质的两个问题,但是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

既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也不能割裂二者的内在关联。

就心理素质对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基础性作用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能超越心理健康教育这个阶段”,它“必须从个体的心理层面的问题处理开始,把心理问题的处理看成是进行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起点和切入点”。

因此,各高校积极开拓心理健康教育新局面,广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危机干预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断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

21世纪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学术界比较深刻地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两者的内在联系表现为“在根本目标上的一致性,在内容上的交叉性,在实务工作上的互助性”,因此,只有对两者进行整合,才能发挥育人合力。

两者结合的“切入点在于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结合的载体“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的关键在于教育方法和教育资源的实践整合。

学术界关于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有机融合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刚刚起步,还留有巨大的研究空间,有待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探究。

借鉴和吸收跨学科研究方法和成果,以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经验为根基,开展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有机融合的应用理论研究,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

因此,追求特色、艺术,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发展动向和潮流趋势。

所谓特色性,是指在长期教育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

特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核心项目,应当效果显著,群众公认,产生较大社会影响。

所谓艺术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务操作娴熟,熟能生巧,达到类似艺术那样的审美情趣性和自由创造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只有在科学、特色、艺术下工夫,不断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模式,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时代性和实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