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前沿问题-2012.5.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理论前沿问题初探与研究
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在于五个方面,即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评价新世纪新阶段这五大途径及其方法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成果,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进创新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这里,主要研究其中四大前沿课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将围绕高校长期沿袭以来的历史文化特点,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怀,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这种博大的精神力量和巨大的感召力量,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去感受生命的过程,感受生命的价值。并且要增添与时俱进的教育的内容,随时跟踪并添加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相关的内容。但在涉及难点和热点内容时,理论观点要准确而严谨,理论推论要少而精,主要精力放在运用适当的资料,生动形象地阐释和说明问题,显得格外重要。要从大学生关心和追逐的各种社会思潮入手,最终解决思想体系和世界观的深层面的问题。要把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配养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守法意识和权力义务意识。
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参与)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如何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和特点,采取多渠道的教育方式,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正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增强广大学生人才竞争力的重要形式,因此,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而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正是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在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确立之时,因此,他们表现出个体意识较强、社会意识淡漠的特征倾向。这种倾向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过多地注重个性独立,缺乏实干精神,重视自我需求,而忽视社会的需要,对社会、对国情甚至对自身都尚未形成正确认识。这种背景下,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于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因为这是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1、服务意识不强,行政色彩过浓,知识膨胀与文化萎缩并存;2、服务活动流于形式,带有盲目性,缺乏创新性和系统性;3、服务保障支撑不足,社会协同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首先要从活动主体入手,建立健全大学生参与活动的动力激励机制,解决根本动力问题。高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机构,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必须从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形成可持续性发展观念,解决基本形式问题。社会是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对象,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还必须建立健全社会的服务保障机制,发挥强大的社会协同作用,解决后顾之忧问题。
三、网络与与思政教育
青年大学生群体作为主要的网络使用群体,是重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高等学校作为信息网络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前沿领域,是重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阵地。因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得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普遍而高度的关注。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始终与中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始终紧贴高校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多年来,理论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例如:第一,“利用网络平台,
传播先进文化”。措施主要是“积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提高网络文化先进内容的访问率,研发师生喜爱的网络文化产品。第二,“注重网络舆情研判,把握学生思想脉动”。措施主要是:研发网络舆情系统,力求舆情信息全面准确。完善网络舆情制度,形成网络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强化网络舆情队伍建设,奠定高质舆情工作的人力资源基础。总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高、技术性强、有效性难,因此要确立开放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要强调参与性和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要注意增加能培养学生比较选择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网络生活多姿多彩,网络社会日渐成型,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开展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诸多著作的焦点主题。2010年出版徐建军等著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从理论、方法、实践三个层面,深入探索和系统论述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该书的第三章在方法论层面探究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基础,阐述了注重针对性、突出隐蔽性、彰显个性化的方法论特性;提出了育人为本、共建共享、功能优化等原则方法,阐述了以思维与表达方式、教育方法、平台建构为主体的方法论体系。纵观这些著作,日益明显的趋势是从网络社会观的角度看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这不但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的认识经过了从网络危害论、网络工具论到网络社会观的历程”,而且显示网络社会用新的社会结构维度统摄新的技术维度、信息维度与文化维度,深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新功能。
尽管早有学者明确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学科的命题和设想,只有现在才能预期:从网络信息、网络技术、网络文化、网络社会等视角,建立一门成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如果把网络信息、网络技术、网络文化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在网络社会观的基础上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以充分实现网络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接。
四、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必须遵循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这就涉及到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借鉴。从心理学的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或者说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2010年出版胡凯等撰写的一本最新著作——《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与方法》,则在更高程度上展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在把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的过程中,发现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是不同性质的两个问题,但是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既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也不能割裂二者的内在关联。就心理素质对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基础性作用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能超越心理健康教育这个阶段”,它“必须从个体的心理层面的问题处理开始,把心理问题的处理看成是进行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起点和切入点”。因此,各高校积极开拓心理健康教育新局面,广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危机干预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断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
21世纪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学术界比较深刻地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两者的内在联系表现为“在根本目标上的一致性,在内容上的交叉性,在实务工作上的互助性”,因此,只有对两者进行整合,才能发挥育人合力。两者结合的“切入点在于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结合的载体“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的关键在于教育方法和教育资源的实践整合。
学术界关于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有机融合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刚刚起步,还留有巨大的研究空间,有待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探究。借鉴和吸收跨学科研究方法和成果,以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经验为根基,开展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有机融合的应用理论研究,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
因此,追求特色、艺术,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发展动向和潮流趋势。所谓特色性,是指在长期教育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核心项目,应当效果显著,群众公认,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所谓艺术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务操作娴熟,熟能生巧,达到类似艺术那样的审美情趣性和自由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只有在科学、特色、艺术下工夫,不断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模式,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时代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