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21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广
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3 2
J OURNAL OF GU AN GXI M EDICAL UN IV ERSI TY
2008 Apr ; 25 ( 2 )
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3
覃少东 陈 霞 吴 森
(广西壮族 自治 区江 滨医院 南宁 530021)
摘要 目的 : 探讨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 方 法 : 检 测 35 例 老年无症状 性脑梗死 (ACI 组) 患者 , 25 例老 年 症状性脑梗死 (SCI 组) 患者及 22 例健康老年人 (对照组) 的糖化血红蛋白 ( HbA1c) 、 血浆葡萄糖 ( PG) 、 胰 岛素 ( INS) 、 C 肽 ( CP) ( ) ( ) ( ) 水平 , 并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 、 胰岛素曲线下面 积 AUCins 、 C 肽曲线下面积 AUCcp 。结 果 : AC I 患者 行口服葡萄 糖 (411 26 ±171 67 ) m IU/ L ; ( 74189 ± 耐量试验 (OGTT) 后 1 、 2、 3 h IN S 显著高于对照组 ,分 别为 (54177 ± 171 47 ) mIU/ L 、 21194) mIU/ L 、 ( 47101 ±18173) m IU/ L ; ( 441 24 ± 131 94) mIU/ L 、 ( 351 46 ± 121 53) mIU/ L ( P < 0105) 。而 ISI 则显 著 低于 对 照 组 [ (01 93 ± 01 47 ) vs (11 21 ± 01 36 ) ( P < 0105) ] 。但与 SC I 组比较 OGTT 各点及 ISI 无显著差异 ( P > 0105) 。 结论 : 老年脑梗 死 患者不管是否出现症状 ,均可有胰岛素抵抗现象 , 胰岛 素抵抗可能是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 关键词 脑梗死 ; 胰岛素抵抗 ;老年人

高海拔地区无症状性脑梗塞临床分析论文

高海拔地区无症状性脑梗塞临床分析论文

高海拔地区无症状性脑梗塞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高海拔地区无症状性脑梗塞(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的临床特点;病理改变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对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的83例无症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变化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无症状性脑梗塞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17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15-01脑梗死已经是威胁我们生命的疾病,脑梗死分为有症状和无症状,对于有症状的脑梗死有利于预防和治疗,但是特殊类型的脑梗死没有明确的神经系统的定位症,一般患病者多是老年患者,一般是在ct中检查出梗死灶,患者有着病灶严重或轻的感觉,并且有着解释不清楚的症状,并且在ct上有着腔隙的特点,二是无卒中人群存在的脑梗死病灶,随着mri在头颅的广泛的应用,可以检查出的概率竟然高达70%,病变多累及基底节或内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等危险因素,sci可演变成有症状脑卒中或发展为血管性痴呆,故防治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005——2006年收治的36例sbi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其中无卒中症状无卒中病史,头颅ct或mri发现有梗死灶者14例,男性11例,年龄在42-76岁,平均65.2岁,女性3例,年龄在46-70岁,平均60岁,男女比例为3.7:1,有卒中症状或卒中病史,头颅ct或mri发现有与其症状体征无关的梗死灶22例,男性16例,年龄在46-78岁,平均67岁,女性6例,年龄在48-70岁,平均62.5岁,男女比例为2.6:1。

2 临床表现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sbi)无明确神经系统定位体征,非特异性症状包括头痛11例,头晕、头昏23例,主管感觉肢体麻木3例,无力4例,笨拙1例,健忘7例,假性球麻痹1例,反应迟钝19例。

无症状性脑梗死(SBI)70例发病部位临床观察

无症状性脑梗死(SBI)70例发病部位临床观察
中 国现 代 药 物 应 用 2 o o 8年 l 2月第 2卷 第 2 3期
C i hnJMo rgA p lD e2 0 V0 , o2 .

19・ 3
无 症 状 性脑 梗 死 ( B ) O例 发 病 部 位 临床 观 察 S I7
3 讨 论
[ ] 刘建辉 , 云. 3 冀风 无症状脑梗 死 4 例影像 学及 临床 分析. 与 3 脑
神经疾 病杂志 ,0 3 1 ( ) 1 . 2 0 ,l 3 :9
对 无症 状性脑梗死 7 0例发病部位 临床 观察结果进行统 计 学分析显示 : 侧脑室前后角旁发病率最高 ,比例 占观察患
少见 。
与病史及 神经 系统体征无关 的 C 或 M T R检出的脑梗 死即为 无症状性脑梗死 … 。其梗塞灶直径小 于 1 m, 5m 由于深部动
脉梗塞 引起 的小 的囊腔 。随着血管神经影像 技术 的发 展 , 近几年无症状性脑梗死 的检 出率越来越 高 J其好发病 部位 ,
目前还没有深入研究 。
1 资 料 与 方 法
脑组织 中某些部 位是某种 神经功能 比较 集 中的地方 , 如 内囊 、 中央前 回、 中央后 回、 脑干等 , 些部位 脑组织 如果 出 这 现很小 的病 变 , 会表 现 出明显 的偏 瘫 、 身感 觉 障碍 、 就 偏 失 语、 言语不清等症状 , 因此 这些部 位生 成小 的梗塞 灶 临床症 状及神经体征早期 即 已出现 , 不会 表现 为无 症状性 脑梗 死。 但另有些脑组织 的功 能是 负责神 经传 递或 辅助 于某种 特定 的神经功能 的, 如侧脑 室前后 角旁 及放 射冠 等 , 为皮 质下 均 白质神经纤维 , 多聚集 成神 经纤维 束起 神经联 络作 用 , 无重 要 的中枢及锥体束 经过 , 这些 区域 出现 小的梗 塞灶 病变 , 梗

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TEG)的分析

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TEG)的分析

②患者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ꎮ 排除标准:①合并肺癌、肝
癌、脑癌等肿瘤性疾病的患者ꎮ ②合并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
G 值/
kd
单发病灶和多发病灶比较ꎬ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 P>
表 2 单发病灶和多发病灶 TEG 特点比较[ ( x±s) ]
组别
n/ 例
R/
min
K/
min
α 角/
°
MA /
mm
G 值/
0.21
>0.05
0.16
>0.05
0.14
>0.05
0.22
>0.05
0.17
>0.05
0.20
>0.05
形成的时间ꎬ正常范围 5 ~ 10minꎮ ( 2) K( 凝血形成时间) ꎮ
三、 讨论
~ 3minꎮ (3) α 角( 凝固角) ꎮ 血凝块形成点至描记图最大曲
理想ꎬ治疗后容易遗留并发症损害ꎮ 无症状性脑梗死是脑梗
症状性脑梗死由于缺乏典型的症状容易被忽视ꎮ 血栓弹力
特点ꎮ
( 五) 统计分析
图作为一种评估凝血系统情况的重要方法可以为临床医生
提供纤维蛋白、血小板、凝血等重要信息ꎮ 本研究探讨无症
状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特点ꎮ
一、 资料与方法
( 一) 一般资料
纳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 月收
线弧度作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ꎬ正常范围 53° ~ 72°ꎮ ( 4) MA
死中的特殊类型ꎬ该类型患者不具有典型的神经系统局灶症
值随着 MA 值 的 确 定 而 被 仪 器 自 动 确 认ꎬ 正 常 范 围 4. 6 ~
头晕、头痛、言语不利、肢体麻木等症状ꎬ症状程度通常较为

脑梗死病例分析

脑梗死病例分析

一般资料->现病史:-查体:T:36.7C、P:77次/分、R;21次/分、-BP:125/80mmHg。 识清楚,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左:右=3:3mm,光反应+,右侧肢瘫-右肢肌力0级,左肢肌力5级,面舌瘫,构 障碍,-言语含糊,右侧浅痛觉减退,入院后遵医嘱予神经-内科脑梗死护理常规,一级护理,糖尿病饮食,持-续氧气 入3升/分,给与奥扎格雷纳、丁咯地尔改-善循环,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辛伐他汀降血脂,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等治疗 于29日言语含糊较前加重,考虑为水肿高峰期,-加用甘油果糖及呋噻米减轻水肿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病因:最常见动脉粥样硬化,其次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 少见脑动脉炎。->临床表现:中老年患者多见,病前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血脂异常等 常在-安静状态下或睡眠中起病,约1/3患者的前驱症状表现-为反复出现TIA,有眩晕,恶心,呕吐,吞咽困难, 失语,复视,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症状,意识一般-清楚,大面积脑梗死时病情严重出现意t;康复治疗:应尽早进行目标是减轻脑卒中引起的-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积极处理各项可进行干预-的脑卒中危险因素,降低脑卒中复发的危险性。
目前病情及转归-治疗-现患者意识清楚,-较入院时略有好-言语仍含糊-转,精神好,食-欲正常,二便正-常,静 给予灯-盏花素改善循环-药物治疗及肢体-的康复治疗。
一般资料->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病史,糖尿病病史4-年,平日服用二甲双胍。脑梗死病史10年,遗留-右 活动力弱。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及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个人史:生于原籍,久 本地,未到过疫区。否-认烟酒嗜好->婚育史:24岁结婚,育有2子,均体健。->家族史:否认家族中有遗传病、 染病、特殊疾-病史。

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老年抑郁症的相关性

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老年抑郁症的相关性
( ac l e e t , D) , A I 来 越 受 到临 床 vsua d m ni V 故 C 越 r a 医师 的重 视 。本 文在 总结 分析本 院神 经 内科 病例 的 基 础上 , 探讨老 年抑 郁症与 A I C 的相关 性 。
有无 脑梗死灶 存 在 , 影像 结 果 由经验 丰富 的 2位 专
第3 8卷第 5期
Vo . 8 No. 13 5

南华大 学学报 ・医学版
Ju a o f uhC ia( e i io n U e i S aE i
21 0 0年 9月
Sp 2 0 e . 01
分为 老年 抑 郁 状 态组 , 分 <4分 为老 年 非抑 郁 状 评
态组 , 并对 两组 患者 进 行 头 颅 C T和 MR 检查 了解 I
严 重抑郁 可能 是与 A I C 有关 的器 质性 抑郁 。A I C 还 可演 变 为 有 症 状 的 脑 梗 死 或 发 展 至 血 管 性 痴 呆
老年抑 郁症 组 的诊 断符 合 中 国精神 障碍分 类 与 诊断 标准 第 二 版 修 订 版 和 国际 疾 病 分 类 标 准 第 十
版 。对符合入 选标 准者 进行 哈密 尔顿评 分 , 评分 >9
症状 和老年抑 郁 症 。近 年 来 , 着 C 随 T和 M I的广 R
泛应用 , 越来 越 多 的 A I 检 出 , 以 老 年 人 更 为 C被 尤 常见 。F j a a ui w 等 研 究发 现老 年前 期 和老 年期 的 k
经头颅 C T和 MR 检 测 后 , 郁 症组 发 现 有 脑 I 抑
梗死灶的患者 4 例 , 0 非抑郁症组发现有脑 8 占6 %;
梗 死灶 的患 者 1 9例 , 2 .9 ; 占 6 3% 老年 抑 郁 症 组 无

60岁以上非瓣膜性房颤住院患者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60岁以上非瓣膜性房颤住院患者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60岁以上非瓣膜性房颤住院患者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黎计明;罗伟良【摘要】目的:探讨60岁以上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 atrial fibrillation, NAF)住院患者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schemia , SCI)与轻度认知障碍(mIid cognitive impairment , MCI)的关系。

方法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的患者,共纳入98例,根据是否有NAF分为NAF组45例,窦性心律(sinus rhythm , SR)组53例。

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于住院1周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头颅MRI分别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和SCI检测。

结果 NAF组MoCA总评分低于SR组[16(10,20) vs.20(15,23),P=0.006]。

NAF组患者至少出现1个SCI病灶的比例高于SR组(80.0%vs.52.8%,P=0.018)。

NAF组比SR组SCI病灶更好发于皮层或皮层下白质(25.2%vs.12.4%,P=0.017)。

多因素分析显示,AF患者MoCA评分与教育程度有关;SR患者则与年龄、教育程度有关。

结论 AF 是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与SCI发生有关。

受教育程度也是影响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因素之一。

%Objectiv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ilent cerebral ischemia (SCI)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in inpatients with nonvalvula atrial fibrillation (NAF) and those with sinus rhythm (SR) older than sixty. Methods Ninety-eight inpatients were enrolled from November 2014 to November 2015 inHui⁃zhou Municipal Central Hospital: 45 patients with NAF and 53 with SR. All general clinical data was collected. Th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 and brain MRI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cognitive performance ofpatients within 1 weeks of admission. Results The MoCA scores were lower in patients with NAF than in those with SR[16(10,20) vs. 20 (15,23),P=0.006]. At least one foci of SCI was present in patients 80%with NAF and52.8%with SR (NAF vs. SR, P=0.018).The rates of SCIs in thecortex/subcortex were higher in the NAF group than in the SR group (25.2%vs. 12.4%, P=0.017).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MoCA score were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education in NAF patients and were related to age and education level in SR patients. Conclusions NAF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NAF patient and associated with the SCI present. Educational level is a factor affecting the cognitive function with elderly patients.【期刊名称】《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年(卷),期】2016(042)008【总页数】6页(P473-478)【关键词】非瓣膜性房颤;无症状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作者】黎计明;罗伟良【作者单位】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惠州医院惠州516001;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惠州医院惠州51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在年龄大于65岁的人群中患病率达4.7%[1]。

无症状脑干梗死26例临床分析

无症状脑干梗死26例临床分析

无症状脑干梗死26例临床分析近年来,随着MRI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无症状脑干梗死的检出率显著增加,现将笔者遇到的36例无症状脑干梗死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经头MRI诊断为脑干梗死,男23例,女13例,年龄30~84岁,平均年龄60.05岁,高血压病28例(77.78%),心脏疾病15例(41.67%),糖尿病12例(33.33%),高脂血症>18例(50%)。

1.2 临床特点眩晕24例,伴有呕吐12例,一侧肢体无力15例,肢体感觉障碍11例,眼部症状,如瞳孔改变,眼球活动障碍,Horner征8例,语言障碍6例。

1.3 MRI检查本组36例全部行头MRI检查,病变位于桥脑26例,中脑6例,延髓4例。

梗死灶多为点状、小椭圆形,无占位效应。

1.4 临床分析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8例,大脑半球梗死16例,小脑梗死2例,无1例脑干梗死。

1.5 预后治愈13例,好转20例,无变化3例。

2 讨论2.1 误诊原因脑干梗死临床征象复杂,典型交叉瘫少见,也可以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本文中以眩晕起病有24例,占66.7%,其中18例在临床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后经头颅MRI检查脑干出现腔隙性梗死灶,脑干解剖结构复杂,当脑干内前庭神经核出现缺血时,首发症状眩晕、呕吐。

本文中15例出现一侧肢体无力,占41.7%,考虑病灶损害桥脑面神经核以上部位所致引起一侧中枢性面瘫、舌瘫及肢体偏瘫,在临床上易诊断为大脑半球梗死。

至于有些脑干梗死为何无定位体征,Brant-Zawadki[1]等指出,当脑组织持续受损害时,临床神经机能可以不存在,暂时存在或不同程度存在,这说明脑组织缺血的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存在差异,亦提示脑干梗死可以在临床上无症状及体征。

另外,病灶小,处于相对静区,未损伤颅神经及其传导通路,可能是无临床定位体征原因之一。

2.2 无症状脑干梗死临床特征本组病例中以桥脑梗死居多,有26例(占72.2%),无典型的桥脑综合征,更多的是一些非特异的症状和体征,由于桥脑体积较延髓和中脑大,梗死的部位多位于基底部,因不易损伤到颅神经核或传导束,而不表现交叉性瘫痪或感觉障碍症状,故易出现定位错误其原因主要为脑干结构相当复杂,脑干内的传导束相对弥散,在不同平面有时靠拢,有时又散开,其受损后出现的症状体征取决于病变的水平、部位、范围和性质等因素。

脑梗死病例分析

脑梗死病例分析

脑梗死病例分析目录一、病例介绍 (3)1. 患者基本信息 (4)家族史 (4)既往病史 (4)2. 病情描述 (5)脑梗部位 (5)脑梗症状 (6)初步诊断 (7)二、诊疗过程 (7)1. 临床表现 (9)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 (10)伴随症状 (10)神经系统检查 (11)2. 辅助检查 (12)脑脊液检查 (12)心电图 (13)血液检查 (14)3. 诊断结果 (15)脑梗的确切位置和范围 (16)脑梗的类型 (16)脑血管病变的评估 (18)4. 治疗方案 (19)药物治疗 (21)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1)血液稀释疗法 (23)康复训练计划 (23)三、病例讨论 (24)1. 病因分析 (25)动脉粥样硬化 (26)血栓形成 (28)心源性栓塞 (29)血管炎 (30)2. 病理生理机制 (30)脑部血流障碍 (31)脑神经损伤 (32)脑细胞死亡与修复 (34)3. 诊断挑战 (34)脑梗症状的非特异性 (35)影像学检查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36)4. 治疗策略的选择 (38)个体化治疗计划 (39)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0)心理与社会支持 (41)四、预后与预防 (42)1. 预后评估 (43)恢复情况 (44)生活质量 (45)长期随访结果 (46)2. 预防措施 (48)生活方式调整 (49)控制危险因素 (50)定期体检与筛查 (51)五、结论 (52)一、病例介绍男性,58岁,因“突发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无力3小时”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3小时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讲话含糊不清,右侧肢体乏力,表现为右手不能持物,行走时右下肢拖曳,无头痛、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及肢体麻木。

患者上述症状持续不缓解,遂急诊就诊。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未规律服药治疗;有糖尿病病史5年,未监测血糖;有吸烟史20年,每日吸烟量20支。

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脉搏7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090mmHg。

211294361_无症状脑梗死中老年女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脂谱、人体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211294361_无症状脑梗死中老年女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脂谱、人体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无症状脑梗死中老年女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脂谱、人体成分的相关性分析*陈丽明① 尹莲花① 邹春燕① 刘用诚① 胡巧玲① 郑彦① 【摘要】 目的:分析无症状脑梗死(SBI)中老年女性患者的血脂谱、人体成分等指标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为寻求改善中老年女性的SBI患病及进展风险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发现的91例SBI中老年女性的临床资料。

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血脂、颈动脉彩超、人体成分等检测结果。

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为IMT增厚组(IMT≥1.0 mm)51例、IMT正常组(IMT<1.0 mm)40例,分析IMT增厚与血脂谱特征、人体成分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

结果:IMT增厚组甘油三酯(TG)、hs-CRP水平、体重指数(BMI)、体脂率、腰臀比、脂肪量、内脏脂肪含量、皮下脂肪含量显著高于IM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Hcy、去脂体重、肌肉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MT增厚与血清hs-CRP水平及BMI、体脂率、腰臀比、脂肪量、内脏脂肪含量、皮下脂肪含量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

结论:hs-CRP、BMI、体脂率、脂肪量及腰臀比的增加对于SBI中老年女性的IMT增厚可能具有一定的预测和诊断价值。

【关键词】 无症状脑梗死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血脂谱 超敏C反应蛋白 人体成分 doi:10.14033/ki.cfmr.2023.14.0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3)14-0079-04 Correlation of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with Blood Lipid Profile and Human Body Composition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Women with Silent Brain Infarction/CHEN Liming, YIN Lianhua, ZOU Chunyan, LIU Yongcheng, HU Qiaoling, ZHENG Yan.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3, 21(14): 79-8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lood lipid profile, human body composition and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women with silent brain infarction (SBI),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eeking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risk of SBI and progression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women. Method: Clinical data of 91 middle-aged and elderly women with SBI wer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from the Health Management Center of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March 2021 to March 2022. General data, blood lipids, carotid ultrasound, and body composition were collected. According to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 51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IMT thickening group (IMT ≥1.0 mm) and 40 cases were IMT normal group (IMT <1.0 mm).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MT thickening and blood lipid profile, human body composition index,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and blood homocysteine (Hcy) was analyzed. Result: Triglyceride (TG), hs-CRP levels, body mass index (BMI), body fat rate, waist-hip ratio, fat mass, visceral fat content and subcutaneous fat content in IMT thicken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IMT norma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otal cholesterol (TC),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Hcy, fat-free body weight and muscle ma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IMT thickening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rum hs-CRP level, BMI, body fat rate, waist-hip ratio, fat mass, visceral fat content and subcutaneous fat content (P<0.05),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HDL-C (P<0.05). Conclusion: The increase of hs-CRP, BMI, body fat rate, fat mass and waist-hip ratio may have certain predictive and diagnostic value for IMT thickening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women with SBI. [Key words] Silent brain infarction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Blood lipid profile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uman body composi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350003, China*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2004441);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科技类)(JAT200228)①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福建 福州 350003通信作者:郑彦 无症状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SBI)又称“静止性”或隐匿性脑梗死,是指患者没有明确的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既往病史,但在头颅CT或MRI检查时发现有与脑血管分布一致的脑梗死灶或脑软化灶,而临床上没有与病灶相关的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1]。

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老年抑郁状态或躁狂状态的相关研究

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老年抑郁状态或躁狂状态的相关研究
a d a n r l l e sb h vo r01o t o 】 n b o ma i n s e a i u 1 u c mef . l o
H D测定评分均 < AM 6分, B M 或 R S测定评
无症状性脑 梗死 病灶 多为单 发 的小 病灶 , 主要位于侧 脑 室 、 叶 、 叶 、 叶 额 顶 颞
死后抑郁或躁 狂情绪 , 并且进行正确 的引 导及 临床 干预 , 这对提高患者治疗疾病 的 主动性 、 加快 疾病 的康复有 着 重要 意义 。
无 症 状 性 脑 梗 死 , 且仔 细 追 究 病 史发 现 并 讨 论
10例有抑 郁 或躁 狂 状 态 的老 年人 5 中9 6例经颅脑 C T或 MR 检查证实有无 I 症状性 脑梗 死 , 发生 率 6 % ;5 4 10例 无抑 郁 或躁 狂 状态 的老 年人 中 2 7例 经 颅脑 C T或 MR 检查证 实有无 症状 性脑 梗死 , I 发生率 1% ; 组 比较差 异 有统 计 学意 8 两
无 症 状 性 脑 梗 死 与 老 年 抑 郁 状 态 或 躁 狂 状 态 的 相 关 研 究
分均 < 5分 。两 组 在 性 别 、 龄 、 经 系 统 年 神 林德颖 于福宽 黄殿 惠 明 影 响 。 无 症 状 性 脑 梗 死 多 为 腔 隙 性 无症 状性 脑梗 死 , 患者无 临床症状或仅 有 轻微 的 临 床 症 状 , 被 患 者 及 临 床 医 常 生 忽 略 , 在 体 格 检 查 或 发 生 急 性 脑 卒 中 仪 行颅脑 C T或 MR 检 查 时 才 被 发 现 , 时 I 此 绝 大 多 数 已经 成 为 陈 旧 性 脑 梗 死 , 成 为 已
较多 , 故结 论 不 一 。据 文 献 报 道 : 国 每 美

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症、 感染等危险因素与 S I C 的关系。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 资料 .
19 年 以来 , 脑 c 、 I 诊 为 93 经 T MR 确
st c 的老 年 患者 6 侧 , 中住 院 4 2 其 4倒 , 门诊 1 , 8例 男性 4 8例 , 性 1 , 女 4例 年龄 6 0~8 2岁 , 均 6 . 平 87 岁 ,4 脑 C 5例 T检 查 发 现 梗塞 灶 , 脑 C 8例 T检 查 阴
维普资讯
医学理论 与实践 2O 年第 l 卷第 3 O2 5 期
J 耐 I即r V ] 5 N _l a h O 2 M 1 &P 】 o 1 . J M r 0 U3 c2
●临 床 研 究●
老 年 无 症状 性 脑梗 死 危险 因素临 床 分 析
rt s e t eyamlsd. s l : h r sar l o i e  ̄ te od a eS Ia d h p r m i , ib t , e op c v l  ̄ y e Re ut T ee wa ea mhp b we r i s i t h l 曾 C n y e t o da ee e n s
关键词
老年
无症状性脑 梗死
o T e f D8I 舢 窘
危险 因素
C ii l l c n a Amd
F  ̄ r f e t r l ̄ll 妇r 抽 n _ b e so  ̄]n ex I c Ce I n Ie
W& GYu ̄ , UY N l g Y mOe i
o d p t nsS I l a i t C e
治条件 的限制 , 性别 的构成未做对 E 七 。在 主要危 险 因素方 面 , 吸烟 、 血性 心 脏 病无 明 显差 异 ; 高血 缺 而 压、 糖尿病 、 脂 血症 是 本 组有 统 计 学 意 义 的 危 险 高 因素 。详见 表 1

老年无症状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老年无症状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海南医学》2008年第19卷第9期无症状脑卒中(Silent stro ke SS)又称静止性脑卒中,是指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轻微,不足以引起患者或医生的注意,或者是未被揭示的或未被认定的脑卒中,亦即无明确的脑卒中发作史,无明确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CT 或MRI 检查时发现病灶以外的病变,而又缺乏相应病史者,包括无症状脑梗死和无症状脑出血。

现将我院2004年至2007年间健康体检或门诊体检的160例老年人无症状脑卒中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与体重指数、脉压的相关性,寻找预防老年无症状脑卒中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60例老年无症状脑卒中患者均选自2004年至2007年间门诊和住院的人群。

老年无症状脑卒中160例,其中男性111例,占69.4%;女性49例,占30.6%;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2.5岁。

其中60~69岁,女性11例,男性32例,占26.9%;70~79岁,女性25例,男性55例,占50%;80—89岁,女性13例,男性24例,占23.1%。

本文资料表明:老年无症状脑卒中以70~79岁居多(50%),男性略多于女性,梗死组123例,占76.9%;出血组37例,占23.1%。

入选标准①年龄≥6岁;②既往无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无精神疾病和其它器质性疾病史;③神经系统检查无局灶定位体征。

1.3诊断依据①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②既往无卒中病史(包括TIA);③全部病例均经头颅螺旋CT 、MRI 证实有血管源性脑实质损害病灶[1]。

1.4调查方法全部病例均作颅脑螺旋CT 或MRI 检查后进行调查,包括用汞柱血压计测量坐位血压,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和。

抽取静脉血测定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

血糖测定应用己糖激酶法,血TG 测定应用脂酶法,血HDL-C 匀相测定法测定,LD L-C 应用通过Friedw ald 公式计算。

1.5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农民无症状脑梗死112例临床分析

农民无症状脑梗死112例临床分析

农民无症状脑梗死112例临床分析
赵爱群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年(卷),期】2005(21)5
【摘要】随着CT及MRI的广泛应用,无症状脑梗死(SCI)的发病日趋增多,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其相关的诊断、治疗及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也随之而增,本研究收集了我院1998~2002年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12例农民SCI病人,与104例对照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赵爱群
【作者单位】内蒙赤峰市敖汉旗医院内科,024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3
【相关文献】
1.无症状脑梗死79例临床分析及随访 [J], 王一军
2.无症状脑梗死82例临床分析 [J], 王玉华
3.112例无症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探讨 [J], 肖坤
4.老年糖尿病无症状脑梗死66例临床分析 [J], 夏红英;李建红
5.无症状脑梗死70例临床分析 [J], 陈多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无症状性脑梗死82临床分析

无症状性脑梗死82临床分析
2 0 1 3年 1 月第 1 1 卷 第 3期
注 入子 宫肌层 ,如 疗效 不理想 ,可于0 . 2 5 ~3 h 内重 复应用 ,但总用 药
量 应控制在2 mg 以内。

临床研 究 ・ 9 l
很难达 到理想的治疗 效果 ,进 而使患者不得 不采用动脉 结扎或者栓塞 等方法行 后续治疗 ,严重者甚 至行子宫切 除手术 ,在某 种程 度上给 患 者 的生理和精 神等方 面均带来 了 巨大 的伤害和 困扰 】 。 因此 ,及时有 效的预 防和治疗 宫缩 乏力性产 后出血是全 面降低分娩期产妇 死亡重要 举 措。 缩 宫素在注人 体 内后会 迅速被灭 活或消除 ,故属 于半衰期 较短的
本研究中数据均采用S P S S l - l 3 . O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计量
资料采用啦 验, 计数资料采用) [ 2 检验,并以 P < o . o 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
学 意义 。
2结

2 . 1研究组 与对 照组患者产后 出血情况 的比较 研究 组产 后2 h 出血 量和产 后2 4 h 出血量 明显少 于对 照组 ,差异有 统 计学 意义 <O . 0 5 ),见表 1 。 表 1研 究组 与对 照组 患者 产后 出血 情 况 的比较 ( 士s )
类子宫收 缩类 药物 。正是 由于这一 原因使大部分 宫缩乏力性 产后 出
血 患者 的药物敏感性 较差 ,进而导 致症状反复 且疗效 欠佳[ 4 】 。卡 前列
素氨丁三醇作为前列腺素 P G F : 的衍生物,其中含有天然前列腺素F O t
的( 1 5 S ) 一 1 5 甲基 衍生物的氨 丁三 醇盐溶液 J 。其 肌 内注射该药物后 能够 有效刺激 妊娠子 宫肌层强效 而持久的 收缩 ,充分达到 了正常足月妊娠 末期 的分 娩收缩效 果 ,从而使 妊娠产物顺 利排出 ,与此 同时 ,产后使 用该药 物也可通过 子宫肌 肉的收缩而在胎盘 部位最大 限度 发挥止血作 用 ] 。卡前列素氨 丁三醇注入体 内后会迅速融入血 液循环 ,可在 1 5 s 后 便达到最 高血药 浓度 ,故对 宫缩乏力性 等难治性产后 出血具有独到 的

中国无症状脑梗死诊治共识--周光宁(1)

中国无症状脑梗死诊治共识--周光宁(1)

中国无症状脑梗死诊治共识--周光宁(1)中国无症状脑梗死诊治共识--周光宁中国无症状脑梗死指的是患者没有明显脑梗死症状,但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与脑梗死相关的病理改变,这种情况在中国老年人中非常普遍。

近日,由中国心脑血管病预防与治疗协作组编写并发布了《中国无症状脑梗死诊治共识》,周光宁教授担任主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这份共识的主要内容。

一、定义与分类根据中国无症状脑梗死现有的文献资料,本共识将其定义为“指患者没有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但在脑影像学检查中出现新或增大的慢性缺血性病灶”,共识还对其进行了分类,包括良性无症状脑梗死、对称性无症状脑梗死、非对称性无症状脑梗死等。

二、诊断标准本共识提出了中国无症状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一般需要通过MRI或CT等脑影像学检查来发现无症状脑梗死,同时也需要临床医生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及病史询问等方法来进行评估。

三、危险因素及干预策略根据研究显示,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抽烟等都与无症状脑梗死相关,本共识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策略,例如血压控制、血脂降低、控制血糖水平、戒烟等。

四、治疗建议本共识还对无症状脑梗死的治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例如对于非对称性无症状脑梗死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抗血小板、抗凝等药物预防血栓形成等。

五、随访及预后无症状脑梗死患者需要长期随访,以及规律的定期复查,如MRI和CT 等检查,进行评估和跟踪。

同时,需积极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以便更好地预防脑卒中发生。

总之,此次发布的共识对于推动无症状脑梗死临床评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提高诊疗水平,控制患者并发卒中的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共识的发布,预示着我国对脑卒中、卒中高危人群、及其卒中前期管理的高度重视。

328例无症状脑梗死临床分析

328例无症状脑梗死临床分析

1一般资料
本组 3 8 患者 均经螺旋 C 2例 T或 MR 检 查确诊 , I 男性 2 2 , 1 例 女性 l6 , l 例 年龄 3 - 8 平均 6 . ) 9 7( 4 7 岁。其 中有 高血 病史 2 0 , 高 1例 脂血 症 1 4例 , 9 糖尿病 史 1 9例 , 5 越心痫 9 9例 , 有吸烟 史 l 2 。 例 3
2 f2 : 3 -9 1 6 1 )9 0 3 .
[] 贾艳摈 , 迂璋 . 7 周 首发 脑卒中后 抑郁相 关因素的临 床研究 [ . J 中 】 旧神 经疾 痫杂志 , 9 8 2 : 6 19 ,4 6 . [】 高政 , 8 刘启贵 . 毕 中后 急性期抑 郁障碍相 关因素分析 [】 中国 脑 J.

一r陡 。 夼 1 7 1 昌’
/ C iaHel ae ur in hn at C r t t h N io
3 8例无症状脑梗死 临床分析 2
阴育 红 黄 淑 清 隋红 艳 王群 高丽 霞
I 要】 目的 探讨 无症状 脑梗 塞的 临眯特 点 , 险 因素及 预后 。方 法 对 3 摘 危 8例无症 状脑 梗 塞 的病例 资料进 行 分析 。 结果 发 2 病 率 随着 年龄 增 长 呈上 升趋 势 , 男性 多于 女性 。 病变 通 常 为睦 隙性 或 室 旁 多见 。 结论 无 症 状 脑梗 死 是发 生症 状 性脑 卒 中的 危 险信 号 ,应 引起 人 们注 意 , 期 进 行 干预 。 早 【 关键 词】 无 症状脑 梗塞
【 图分 类号 】 R74 中
危 险因素
预后
【 文章编号】 1 —7 8 ( 1 ) 0 2 0 0 4 4 4 2 o —0 0 —0 0o 7 4 例仅 多年 I烟 史而未 发现其 他危险 因素 , I 苦 不能除外吸烟和发病年龄超 前有 内在联 系 , 也支持 L v 等调查证实 的关 于吸烟 是中青年脑梗塞重 oE 要的 危险 冈素 这 一观 点 1 。此外 , 缺血 性心 脏病 、 高脂血 症 、糖尿 痫等都是 Ac 的危险 因素 , I 本组资 料中这些 患者也有 相当的 比例 , 值 得重 视 。 AC 患者之所 以无卒中病史及缺 乏神经系统的相关症状和定 位体 I 征, 与梗 塞灶的 特点密切 相关 。研 究表 明 , I AC 多为 多发性 腔隙性梗 塞, 皮层 下白质好 发 , 少数 1腔隙性梗 塞 多位 于皮层t。本组 MR 表 E I 现 与文献报 道相似 。这 些病灶 小 , 位于脑 的静 区 , 或 未累及 感觉和运 动传导 束 , 以致 临床 卜 常无典 型表现 , 很容 易被漏诊 。本组 3 8 2 例诊 治期 间经反 复追 问病史 , 中 3 其 4例 网忆 曾有 一过性 发音不 清、步态 不 稳 、肢 体麻术 等现象 发生 , 未 引起 重视 , 至 M RI 但 直 检查后确 诊 , 这 一点也晚明患者本 身对某些轻微症状 的忽视和遗忘也是导致漏诊 的 原 因之一 。 因此 , J 临 未医生 在1 作 中 详细的询 问病史 , : 全面细致 的神 经 系统 桧 查是 非 常 必要 的 。 尽 管 AC 不 引起 明 的神经系统 症状 , 可能引起或加剧认 知或 1 但 智 力障碍 。AC 存在 可能使其 后发生 的症状性脑 梗塞病情恶 化 , 1 I 死 亡率增高 , 叫能增加 脑梗塞 复发的 危险 。因此 医患双 方都 应认真 对 并 ‘ 待 。s I 于缺 血性 脑卒 中 , c 属 故可按缺 血性 脑卒 中治 疗 , 合并疾病 但 复杂 者需 重 视共 继 发症 状 的处 理 。 总之 , 老年人 群应定期 体检 , 中 发现各种 危险 因素存 在时 , 坚持早 期 干预 。I 埘f高 危患 l , 论有无 脑部损 害表现 , 时 者 无 条件允 许最好 作 头卢 MR 检查 , 便早期发现 A c , 贞 I 以 I 进行积 极治疗 。这对 于预防再 次 脑卒 中的发生 , 高 中老年人 的生 活质量 都 有重要的 临床 意义 。 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21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21例患者中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慢性心房颤动病史者约占90.5%;单发病灶9例(42.9%),多发病灶12例(42.9%),病灶直径5~15 mm者17例(81.0%),直径>15 mm者4例(19.0%),病灶位于基底节、放射冠、内囊、丘脑、脑干、颞叶、枕叶皮质及小脑;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者17例,4例无自觉症状;给予二级脑血管病预防,随访8~15个月未见有症状脑卒中发生。

结论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临床表现不明显,经治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诊治并予以二级脑血管病预防,可有效避免症状性脑梗死及血管性痴呆的发生。

关键词无症状性脑梗死;老年人;诊治
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无明显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易被忽视,可发展为有症状脑卒中或血管性痴呆,多因CT、MRI检查发现,早期防治十分重要。

2009年10月~2013年3月间本院诊治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21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21例患者中男15例,女6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5.5岁,主要表现为头昏、单侧肢体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一过性言语不清等,4例无明显自觉症状。

患者行走正常,无明显神经系统表现,体检无局灶定位体征,颅脑CT、MRI检查明确梗死病灶,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脑梗死诊断标准。

患者既往无脑卒中病史。

1. 2 CT或MRI表现特点梗死灶单发9例,≥2个病灶者12例,呈片状、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态,病灶直径5~15 mm 者17例,直径>15 mm者4例,腔隙性脑梗死19例,小梗死2例,病灶分别位于基底节、放射冠、内囊、丘脑、脑干、颞叶、枕叶皮质及小脑,未见直径>3 cm的梗死灶。

1. 3 病危险因素分析统计患者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烟酒史、家族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器质性心脏病等。

本组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慢性心房颤动病史者19例。

2 结果
2. 1 临床表现以非特异性症状为主,其中头疼、头昏、头沉者7例,笨拙、注意力不集中、健忘6例,抑郁、焦虑、性格改变等4例,无明显自觉症状者4例;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慢性心房颤动病史者约90.5%(19/21)。

2. 2 21例中单发病灶占42.9%,多发病灶占57.1%;病灶直径5~15 mm者81.0%,直径>15 mm者19.0%;病灶位于基底节区11个(26.8%),放射冠9个(22.0%),内囊5个(12.2%),丘脑4个(9.8%),脑干4例(9.8%),颞叶及枕叶皮质3个(7.3%),小脑5个(12.2%)。

2. 3 经控制血压、血糖及心律失常,营养神经细胞、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后病情缓解,口服阿斯匹林等药物二级脑血管病预防,随访8~15个月,未见有症状脑卒中发生。

3 讨论
无症状性脑梗死为有症状脑卒中或隐匿性脑损害的早期表现,可使后续脑卒中发病危险增加2倍,增加痴呆发病率,患者无相应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经CT或MRI发现颅内低密度梗死灶,高血压、糖尿病、高龄、高脂血症为其危险因素,高血压为最常见发病因素[1]。

长期高血压致小动脉硬化,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增生及玻璃样变致管壁变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引发脑梗死。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多引发病灶较小的腔隙性梗死,冠心病伴心房颤动多引起病灶较大的非腔隙性皮质或皮质下梗死[2],本组患者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慢性心房颤动病史者约90.5%。

本病影响患者认知和神经心理功能,积极防治对预防血管性痴呆有重要意义[3]。

无症状性梗死病灶多位于皮层下白质,以基底节区或内囊区者多见,其次为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多位于基底节、内囊前肢、内囊后肢、放射冠、膝部;非腔隙性无症状性脑梗死多位于皮质下、丘脑、桥脑区,因病灶较深,直径多15 mm者4例(19.0%)。

老年无症状性梗死可引发或加剧认知及智能障碍,为有症状脑卒中或隐匿性脑损害的早期表现,临床对本病认识不足为误诊最常见的原因,治疗不及时可反复发作,引发有症状性脑梗死,经治医师应详询病史,注意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时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按脑血管病二级或三级预防措施,加强肢体功能及智能训练,避免症状性脑梗死及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本组随访8~15个月,未见有症状脑卒中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Lim JS,Kwon HM. Risk of ‘silent stroke’in patients older than 60 years:risk assessment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 Clin Interv Aging,2010,7(5):239-251.
[2] 苏长海,陈金波,刘庆新,等.老年人无症状性脑梗死的病因及影像学研究.滨州医学院学报,2007,30(1):19-21.
[3] 孔令峰,卢艳丽,魏俊岭,等.老年无症状性脑便死临床特征与远期认知障碍的随访研究.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0):1273-1275.
[4] 吴沁. 62例无症状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江苏预防医学,2010,21(2):20-21.
[5] 王亦兵,范洪声.无症状性脑卒中临床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08,5(14):1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