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小肠病辨证-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证要点】外感病以高热、痰盛、神昏;内伤病以心烦、失眠、 神志狂乱为辨证要点。
【证候分析】 外感热病: 邪热内炽 —— 发热气粗,面红目赤,便秘尿黄 痰火扰乱心神 —— 躁狂谵语 邪热灼津,痰阻气道 —— 胸闷,痰黄稠,喉间痰鸣 内伤杂病: 痰火内扰心神,轻则心烦失眠,重则出现神志狂乱 —— 胡言乱语,哭笑无常,不避亲疏等痰火蒙闭心神之症 火属阳,阳主动 —— 狂躁妄动,打人毁物,力逾常人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火内盛之征
百度文库
四、心血虚证
【基本概念】心血虚证是指心血不足,心失濡养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眩晕,面色淡白 或萎 黄,唇舌色淡,脉细弱。
【病因病机】 久病耗伤阴血 失血过多 情志不遂,气火内郁,暗耗阴血
五、心阴虚证
【证候分析】 心阴不足,心失所养,心动不安 —— 心悸怔忡 阴虚心神失养,且虚热扰心,心神不安 —— 心 烦、失眠多梦 阴不制阳,虚热内生 —— 五心烦热,潮热,盗 汗,颧红 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痫证多由肝风挟痰,上窜蒙蔽心窍 ——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喉中痰鸣 湿浊酿痰,痰阻中焦,清阳不升,浊气上泛 —— 面色晦滞 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 脘闷恶心 痰浊上蒙心窍 —— 意识模糊,甚则昏不知人 舌苔白腻,脉滑为痰浊内盛之象。 【辨证要点】以神志异常与痰浊内盛见症为辨证要点。
九、痰火扰神证
【鉴别诊断】 本证可由瘀血、痰浊、阴寒、气滞等因 素引起,但相互兼夹而致病亦很常见,如气 滞血瘀、气郁痰凝以及气滞血瘀痰阻、寒凝 气滞血瘀等,尤以痰瘀互结更为多见,故必 须根据不同病因的证候特点,进行全面分析 作出正确诊断。
七、心火亢盛证
【基本概念】心火亢盛证是指心火炽盛,热扰心神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神识痴呆,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喃喃自语, 举止失常;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 喉中痰鸣或面色晦滞,脘闷恶心,意识模糊, 甚则昏不知人,舌苔白腻,脉滑。 【病因病机】 湿浊酿痰,情志不遂,气郁生痰,痰气互结,蒙蔽心神。 常见于癫痫疾病、痰浊上蒙心窍或其它慢性疾病
【证候分析】
癫证多由肝气郁结,气郁痰凝,痰气搏结,蒙蔽心神 —— 神识痴呆,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喃喃自语, 举止失常
【辨证要点】
以心悸心烦、失眠多梦与阴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心血虚、心阴虚鉴别诊断】 血属阴,心阴心血不足,皆可致心失所养,心神不安,均 有: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状。 但血与阴必不同: 心血虚以头目、肌肤、组织、脉道失去血的充养为总的病 机 故:眩晕,面、唇、舌色淡,脉细 心阴虚以虚热内生为总的病机 故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等
六、心脉闭阻证
【基本概念】指心脏脉络在瘀、痰、寒、气等致病因素作用 下导致闭阻不通的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臂内侧, 时发时止 【病因病机】 年高体弱,正气衰减 多食肥甘厚腻,痰浊凝聚,痹阻心脉 外感寒邪,寒客心脉 情志抑郁,气滞血瘀
【证候分析】 正气先虚,心阳不振,失于温养,心动失 常——心悸怔忡; 气血阻滞,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 心胸憋 闷疼痛; 手少阴心经循肩臂而行 —— 痛引肩背或内臂 多属本虚标实 按其病因分为: 瘀阻心脉、痰阻心脉、寒凝心脉、气滞心脉
火邪伤津 —— 口渴、尿黄、便结
心之华在面开窍于舌,火热循经上炎 —— 面赤、口舌生疮、腐烂疼痛
热伤血络,迫血妄行 —— 见吐血、衄血
心热下移小肠 —— 小便赤、涩、灼、痛
舌尖红绛,脉数有力为火热内盛之象。
【辨证要点】 以神志、舌脉与实热见症为辨证要 点
八、痰蒙心神证
【基本概念】痰蒙心神证是指痰浊蒙蔽心神,以神志失常 为主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心烦失眠,面赤口渴,尿黄便结,或生舌疮,腐烂疼痛, 或吐血、衄血,或小便赤、涩、灼、痛,甚或狂躁,神昏谵语。 舌尖红绛,脉数有力。 【病因病机】 感受火热之邪 情志抑郁,气郁化火 嗜食肥腻厚味、辛辣之品,久蕴化热生火
【证候分析】
心主神明,火热内炽,扰乱心神 —— 心烦失眠,甚或狂躁,神昏谵语
一、心气虚证
【基本概念】心气虚证是指由于心气不足,鼓动乏力所 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动则诸 症加剧,自汗,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弱。 【病因病机】久病体虚 暴病伤正 先天禀赋不足 年老脏气虚衰
【证候分析】 心气不足,鼓动乏力 —— 心悸、怔忡 心居胸中,心气亏虚,胸中宗气运转无力——胸闷气短 心神失养 —— 神疲乏力 动则气耗 —— 活动劳累之后诸症加剧 汗为心液,心气虚,肌表不固 —— 自汗 气虚运血无力,气血不充 —— 面色淡白、舌淡苔白、 脉弱。 【辨证要点】 以心悸与气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脏腑辨证 是指在认识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的基础上,将四诊所获得的临床资料 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疾病的病因、 病机、病位、病性等,从而为临床诊 治提供依据的一种辨证方法。
【教学要求】
1、掌握各脏腑的病变范围和病机特点, 掌握各脏腑常见证的含义、临床表现 和病机 2、熟悉脏腑辨证的概念、基本方法、意 义及运用范围 3、了解脏腑之间的发病关系 4、初步学会运用脏腑辨证的知识对临床 典型病例进行辨证。
第一节 心与小肠病辨证
心居胸中,心包络围护其外。其经脉下络小肠,与小肠互为表里。心 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其华在面,又主神明,开窍于舌;小肠主受 盛、化物和分清泌浊。 心病以心主血脉的功能紊乱与心主神志的功能异常为主要病理变化, 心病常见症状: 心悸怔忡、心烦、心痛、失眠多梦、健忘、神昏谵语、 脉结代等; 小肠病以小肠分清泌浊功能失常为主要病理变化。 常见症状: 小便赤涩灼痛、尿血等。
二、心阳虚证
三、心阳暴脱证
【基本概念】心阳暴脱证是指心阳衰极,阳气暴脱 所表现的危重证候。 【临床表现】在心阳虚证表现的基础上,更见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 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或胸痛暴作,口唇青紫,甚或神 志模糊,昏迷不醒,舌淡或淡紫,脉微细欲绝。 【病因病机】 多在心阳虚衰或心脉痹阻的基础上致暴脱亡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