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国家乳品安全标准中乳清蛋白的讨论(doc 12页)
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座谈会资料
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座谈会资料(2010.7.13)一、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发言乳品标准发布后,全社会对乳品标准高度关注。
今天卫生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食品安全监管相关部门、相关的行业协会和部分新闻媒体召开座谈会,共同就如何贯彻实施好乳品标准,进一步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献计献策。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重要性的认识乳品是日常消费品,也是许多食品的重要原配料,与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乳品质量安全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近年来,国家先后公布实施了《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实施了《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和《乳品工业产业政策》等相关的政策措施,部署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工作部署,督促乳品生产经营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食品生产经营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且要求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部分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今年4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在全国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特别强调:要继续强化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下大力气加快食品安全卫生标准、质量标准、行业标准的整合,尽快形成统一的、科学的国家标准。
为了做好食品安全标准工作,卫生部在2008年12月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建了乳品安全标准工作协调小组。
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完善的任务,于2010年3月公布了新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
与以往标准相比,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有以下特点。
一是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基础,在制定过程中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二是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法》要求,突出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限量规定,体现了标准的强制性。
ISO修订乳品中蛋白质测定国际标准
索 票 等纸 质追 溯为 主 。逐步 实行 电子 档案 、条 码标 识 信 息追溯 。在追溯 环 节上 .主 要追溯 农 产 品生产 环 节 、收购环节 、储存环节和运输环节 ,确保农产 品 产 地 准 出和市 场准 入 的有效 对接 。办 法提 出 ,要 建 立 不合 格农 产 品召 回、无害化 处 理 、销毁 等制 度 。 【 国外 信息 】
美国 F D A禁止饲料使用抗生素
日前 .美 国食 品和药 物管 理局 ( F D A)公布 一 份 行 业 指导 性 文件 .计 划 从 2 0 1 4年 起 .用 3年 时 间禁 止 在牲 畜饲 料 中使 用 预防性 抗生 素 .从 而最 大 限度地 避免食 用 畜禽产 品 的消 费者 出现对 抗 生素 的 抗 药性 问题 。业 内专 家表示 .我 国用 于牲 畜 饲料 的
和 法律 意识 。 目前 .湖北 省农 产 品质量 安全 投 诉受
机食 品及 传统农 耕 产 品 .未来 欧盟 将 对此设 禁 以 免假 冒及 污染 : ( 2 ) 目前 欧盟 有 机 食 品不 保 证 没有 残 留杀虫 剂 ,未来制 造商 必须 保证 .有 机食 品的杀
理 率 、执 法查 处 率都 达 到 1 0 0 % ,监 测发 现 的不合
猪 等 的饲 料 必 须有 2 0 %来 自牧场 附 近 .未 来 将 提 高为 6 0 % .且 饲 料 中的蛋 白质 必 须 百 分 之 百 以有
机方式 制 成 。此 外 。欧盟 也将 加强 管控 , 目前 以检
查 农场 为 主 ,生 产链 、经 销商 很少 甚至 完全 没 有受 检 。欧 盟对 有 机 食 品 的进 口有 6 3种检 验 标 准 ,以 后 将改 为单 一标 准
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GB1167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脱盐乳清粉、非脱盐乳清粉、浓缩乳清蛋白粉、分离乳清蛋白粉等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乳清 whey
以生乳为原料,采用凝乳酶、酸化或膜过滤等方式生产奶酪、酪蛋白及其它类似制品时,将凝乳块分离后而得到的液体。
3.2 乳清粉 whey powder
以乳清为原料,经干燥制成的粉末状产品。
3.2.1 脱盐乳清粉 demineralized whey powder
以乳清为原料,经脱盐、干燥制成的粉末状产品。
3.2.2 非脱盐乳清粉 non-demineralized whey powder
以乳清为原料,不经脱盐,经干燥制成的粉末状产品。
3.3 乳清蛋白粉 whey protein powder
以乳清为原料,经分离、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的蛋白含量不低于25%的粉末状产品。
4 技术要求
4.1 原料要求
4.1.1 乳清:由符合GB 19301要求的生乳为原料生产乳制品而得到的乳清。
4.1.2 其它原料: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或有关规定。
4.2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乳制品蛋白质含量标准
乳制品蛋白质含量标准
乳制品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
那么,乳制品蛋白质含量的标准是多少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乳制品的种类。
乳制品包括牛奶、酸奶、奶粉、奶酪等,不同种类的乳制品蛋白质含量也有所不同。
例如,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大约为3.2克/100毫升,而酸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则要高一些,大约为4.5克/100毫升。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蛋白质的作用。
蛋白质是人体构成肌肉、骨骼、皮肤等组织的重要成分,同时也是细胞、酶和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适量摄入蛋白质对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那么,乳制品蛋白质含量的标准应该是多少呢?根据国家标准《乳及乳制品规范》(GB 19646-2017)的规定,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应不少于3.0克/100毫升,而酸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应不少于3.3克/100毫升。
此外,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应不少于34.0%,奶酪中的蛋白质含量应不少于20.0%。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只是最低限度要求,实际上乳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可能会高于标准。
另外,不同品牌、不同生产工艺的乳制品蛋白质含量也会有所差异。
总之,适量摄入乳制品可以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营养。
在选择乳制品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种类和品牌。
同时,也可以根据国家标准来参考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乳清蛋白标准
乳清蛋白标准
乳清蛋白标准是指乳清蛋白的纯度达到一定标准的产品。
乳清蛋白是从乳制品中提取出来的一种蛋白质,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
乳清蛋白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纯度:乳清蛋白标准要求产品中的乳清蛋白纯度高,不含有其他杂质和污染物。
2. 蛋白含量:乳清蛋白标准规定了产品中蛋白质的最低含量,通常以百分比或克数表示。
3. 氨基酸组成:乳清蛋白标准对产品中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也有规定,因为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会影响蛋白质的功能和生物活性。
4. 重金属和污染物含量:乳清蛋白标准还对产品中的重金属和其他有害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限制,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乳清蛋白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通常由相关的机构或组织负责,例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或国际标准化组织。
消费者在购买乳清蛋白产品时,可以查看产品标签上的相关信息,以确保购买到的产品符合乳清蛋白标准。
乳清蛋白的特性及其在乳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150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10月T logy科技食品科技乳清蛋白在奶制品加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营养价值极高,是生产高营养产品的主要原料。
乳清蛋白是乳清经过分离、沉淀、浓缩和干燥等加工工序后得到的产品。
伴随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的营养价值,因此乳清蛋白在乳制品生产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 乳清及乳清蛋白的性质1.1 乳清乳清是在利用牛奶生产奶酪时分离出固体后剩余的液体副产品,其中含有大量的水以及少部分的乳清蛋白及其他微量元素。
刚生产出来的乳清具备较高的营养价值,在乳制品生产中的应用最广泛[1]。
1.2 乳清蛋白乳清蛋白是以乳清为原材料生产出的蛋白沉淀物质,其中所含的蛋白质具有较高的碱性,容易被人体吸收。
乳清蛋白根据其对热的稳定性可以分为两种,热稳定和热不稳定性乳清蛋白。
这两种乳清蛋白的加工方式不同,蛋白质的含量也不同。
2 乳清蛋白的营养价值乳清蛋白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囊括了组成蛋白质的所有20种氨基酸。
乳清蛋白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其他食品,且更容易为人体所吸收。
乳清蛋白中能够帮助人体抗氧化的氨基酸,可以促进人体免疫系统的改善,抑制癌细胞形成。
乳清蛋白还包含了较少的脂肪和乳糖,可以减轻人体肠胃负担。
3 乳清蛋白的功能特性3.1 可凝结性乳清蛋白的可凝结性在乳制品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温度达到65 ℃时乳清蛋白就会开始凝结。
凝结后的乳清蛋白以固态的形式应用于食品生产中,可以调节食品的口感,改变其粘稠度。
3.2 锁水性乳清蛋白在凝结成胶后会产生网状的分子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将水分子锁住,包含在网状结构的孔隙当中,因此乳清蛋白可以作为持水剂应用于食品生产中。
3.3 乳化性乳清蛋白分子结构中不仅包含疏水基团还包含亲水基团,且亲水基团分布在分子外侧,因此可以很好地溶解在水中,因此具有乳化性。
因此在制作食品时,可以将乳清蛋白与适量的其他乳化剂搭配使用,起到更好地乳化效果。
3.4 起泡性乳清蛋白的存在便于食品搅拌起泡,并且在形成泡沫后,增加泡沫的稳定性。
乳清蛋白粉添加量标准
乳清蛋白粉添加量标准一、确定添加目的在确定乳清蛋白粉的添加量时,首先需要明确添加的目的。
乳清蛋白粉是一种高营养价值、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来源,常用于食品和饮料中以增强产品的营养价值。
确定添加目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所需蛋白质的类型和数量。
二、参考行业标准在确定乳清蛋白粉的添加量时,可以参考行业标准。
不同行业对乳清蛋白粉的添加量有不同的标准,如食品加工、饮料生产等。
通过查阅相关行业标准,可以了解同类产品中乳清蛋白粉的通常用量,从而为确定自己的添加量提供参考。
三、考虑产品类型不同类型的产品对乳清蛋白粉的添加量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对于需要高蛋白的饮料或食品,可能需要添加相对较多的乳清蛋白粉。
而对于一些本身就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品,如鸡蛋或肉类,则可能需要添加较少的乳清蛋白粉。
四、计算所需蛋白质含量根据产品类型和目标蛋白质含量,计算出所需添加的乳清蛋白粉的量。
这需要考虑到产品的配方、目标蛋白质含量、乳清蛋白粉的蛋白质含量等因素。
五、调整口味和口感在确定乳清蛋白粉的添加量时,还需考虑到其对产品口味和口感的影响。
乳清蛋白粉具有独特的味道和口感,过量添加可能会影响产品的品质。
因此,需要进行实验和调整,以找到合适的添加量,确保产品的口味和口感最佳。
六、考虑生产工艺生产工艺也是确定乳清蛋白粉添加量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生产工艺可能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因此需要考虑到工艺对蛋白质需求的影响。
七、遵循食品安全法规在确定乳清蛋白粉的添加量时,必须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的要求。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不同的规定和限制。
因此,需要了解相关法规和标准,以确保添加量符合要求。
八、咨询专业人士在确定乳清蛋白粉的添加量时,建议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乳清蛋白粉的性质和用途,从而确定最佳的添加量。
乳清蛋白粉检测标准
乳清蛋白粉检测标准一、目的本标准旨在规定乳清蛋白粉的检测方法、检测规则、判定规则等,确保乳清蛋白粉的质量和安全。
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牛乳清为原料制成的乳清蛋白粉,包括采用浓缩、分离、提纯等技术获得的乳清蛋白粉。
三、检测项目及标准值1.蛋白质含量: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含量应不低于90%。
2.氨基酸组成:采用色谱法等测定,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氨基酸组成。
3.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等测定,脂肪含量应低于1.5%,碳水化合物含量应低于5%。
4.生物活性成分:应含有至少10%的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等生物活性成分。
5.安全性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不超标。
四、检测方法及判定规则1.蛋白质含量:按照GB5009.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如测定结果不低于90%,判定为符合标准。
2.氨基酸组成:按照GB/T5009.124-20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根据标准规定的氨基酸组成进行判定,如测定结果符合标准要求,判定为符合标准。
3.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按照GB/T5009.6-20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方法、GB/T5009.10-20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如脂肪含量低于1.5%、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于5%,判定为符合标准。
4.生物活性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测定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等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如含有至少10%的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等生物活性成分,判定为符合标准。
5.安全性指标: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检测,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不超标,判定为符合标准。
五、其他要求1.样品采集:按照随机抽样原则进行样品采集,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2.检测环境:检测应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实验室进行,确保实验室的环境条件不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检测设备:使用经过检定或校准的设备进行检测,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于国家乳品安全标准中“乳清蛋白”的讨论
关于国家乳品安全标准中“乳清蛋白”的讨论1.引言如果比较一下国家乳品安全标准GB 10765-2010《婴儿配方食品》,在网上公示的征求意见稿和正式发布稿的话,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蛋白质”名下有一个附注“乳清蛋白”。
前后两稿,对它的描述措辞略有不同,但对乳清蛋白在蛋白质中所占比率的规定,却完全一致:不低于60%。
具体如下所示:公示稿No.13的表达是:以乳蛋白及其加工制品为原料的婴儿配方食品,其中乳清蛋白含量应大于等于60%。
正式发布稿No.12的表达是:乳基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应≥60%。
对乳清蛋白含量规定的高度一致,是因为在我国婴幼儿奶粉连续发生安徽阜阳和河北三鹿两次重大安全事故后的今天,我们已经认识到对于婴幼儿来说,他们不仅需要足够的蛋白质而且需要与母乳成份配比相一致的乳的蛋白质,才能保证安全。
一般情况下,牛乳中的乳清蛋白只占总乳蛋白总量的20%,而人乳高于60%。
因此当“国家疾控中心”的专家提议我们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必须追随国际标准同步设定该指标时,其意义不言自明,也无异议。
那么两稿之间究竟还有什么需要讨论的呢?2.问题的起因:检验方法的正确性讨论的内容,在显现给公众的这两个文本里是看不到的。
它反映在作为《婴儿配方食品》配套的另一个检验方法标准的“废立之争”。
即公示稿的No.25《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乳清蛋白的测定(征求意见稿)》,而这个文本现在已经被彻底“砍”掉了,因此曾经讨论过的内容,也将可能从此被彻底“隐”去。
在当时制定公示稿的卫生部专家组里,有专家非常专业地提出:这个检验方法只能给出“天然没有变性的乳清蛋白”含量,不能包含“已经变性的乳清蛋白”(至于部分非乳的含氮物,例如三聚氰胺,当然也不能包括)在内。
因此,如果企业采用的原材料或者加工工艺不能保证得到“不变性的乳清蛋白”,那么由于检验结果不计入已经变性的那部份“乳清蛋白”,必将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据此认为这将是对企业的不公,并推断认定这个检验方法标准缺少科学性,是错误的,要求砍掉。
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的理化指标标准
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的理化指标标准一、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的概念和应用乳清粉是指在生产奶制品过程中由乳清分离得到的粉状物质,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而乳清蛋白粉则是从乳清中提取蛋白质而得到的粉状物质,通常用作补充蛋白质和促进肌肉生长的健身补剂。
二者在产品成分和用途上有所不同,但在理化指标标准上有着共同之处。
二、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的理化指标1. 含氮量含氮量是评价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蛋白质含量的重要理化指标。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氮元素,因此可以通过测定样品的氮含量来间接评估其蛋白质含量。
根据国家标准《乳清粉》(GB 5414-2016)和《乳清蛋白粉》(GB 5413-2016),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的氮(蛋白质)含量分别应不低于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总质量的80%和90%。
2. 灭菌指标在生产过程中,灭菌是确保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品质的关键步骤。
灭菌指标包括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群的检测,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清粉》(GB 5414-2016)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清蛋白粉》(GB 5413-2016)中相关规定即可。
3. 脂肪含量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中的脂肪含量也是重要的理化指标之一。
脂肪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口感和品质。
国家标准中规定,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中的脂肪含量不得超过2.0%。
4. 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评价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保存稳定性的关键指标之一。
国家标准中规定,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的水分含量不得高于5.0%。
5. 色泽良好的色泽是产品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国家标准,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的色泽应为奶白色、微黄色或淡黄色,不得出现异物和杂质。
6. 气味气味是评价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合格的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应具有清香怡人的奶香味,不得有异味。
7. 品味品味是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的食用品质的体现。
合格的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应无任何异物,并具有清淡的奶味。
三、总结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在理化指标上有一些共同之处,如含氮量、灭菌指标、脂肪含量、水分含量、色泽、气味和品味。
有关国家乳品安全标准中乳清蛋白的讨论(doc 12页)
有关国家乳品安全标准中乳清蛋白的讨论(doc 12页)关于国家乳品安全标准中“乳清蛋白”的讨论1.引言如果比较一下国家乳品安全标准GB 10765-2010《婴儿配方食品》,在网上公示的征求意见稿和正式发布稿的话,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蛋白质”名下有一个附注“乳清蛋白”。
前后两稿,对它的描述措辞略有不同,但对乳清蛋白在蛋白质中所占比率的规定,却完全一致:不低于60%。
具体如下所示:公示稿No.13的表达是:以乳蛋白及其加工制品为原料的婴儿配方食品,其中乳清蛋白含量应大于等于60%。
那么由于检验结果不计入已经变性的那部份“乳清蛋白”,必将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据此认为这将是对企业的不公,并推断认定这个检验方法标准缺少科学性,是错误的,要求砍掉。
参与讨论的另一方则认为这个检验方法标准是平行引用相关国际标准制定的,方法本身经过验证,肯定没有问题;关键是如何看待和评估乳清蛋白的“变性”现象。
如果认为乳清蛋白的变性与婴儿奶粉的安全性无关,那么结果只计未变性的乳清蛋白是错误的;反之,为了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则必须保留这个标准。
与国际接轨,不让变性的乳清蛋白“鱼目混珠”进入我国婴幼儿食品。
3.问题的转移:变性乳清蛋白的可接受性可见所讨论的问题实质上已经转变成判断“变性乳清蛋白”的可接受性。
或者换个说法,如何理解国际标准所称的“乳清蛋白”。
即,如何界定这个术语定义的内涵。
显然命题超越了检验科学的范畴,不是检验方法本身能够回答的。
于是有人从乳品工艺学方面提出了新的依据,源自国际奶业联合会(IDF)发布的国际标准《英汉乳业术语词汇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OF DAIRY TERMINOLOGY (第二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第3550 款,即STANDARDIZATION OF PROTEIN CONTENT :Adjustment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protein in milk by, for example, removal of retentate from high protein milk(using ultrafiltration) or addition of soluble milk proteins or other means but always using natural milk components.试译如下:蛋白质含量的标准化:指乳中蛋白质浓度的调整方法,如从高蛋白乳中除去多余的蛋白质(用超滤),或加入可溶性乳蛋白,或者其它的方法但必须用天然的(未变性)牛乳成分。
中国乳清蛋白粉标准
中国乳清蛋白粉标准摘要:中国乳清蛋白粉标准是指对乳清蛋白粉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营养成分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的要求。
本文将从乳清蛋白粉的定义、分类、生产工艺、质量标准以及市场监管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加强对乳清蛋白粉标准的认识和理解。
正文:乳清蛋白粉是一种由乳清经过加工而得到的蛋白质粉末,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体育营养、健身和保健等领域。
为了保证乳清蛋白粉的质量和安全性,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
首先,乳清蛋白粉可以根据其生产工艺和成分分为浓缩乳清蛋白粉、分离乳清蛋白粉和水解乳清蛋白粉等几种类型。
浓缩乳清蛋白粉是通过去除乳清中的水分和部分脂肪得到的,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分离乳清蛋白粉是通过进一步去除乳清中的脂肪和乳糖等成分得到的,蛋白质含量更高;水解乳清蛋白粉是通过酶解乳清蛋白得到的,具有更好的消化吸收性。
其次,乳清蛋白粉的生产工艺也对其质量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乳清蛋白粉的生产过程包括乳清的采集、过滤、浓缩、干燥和包装等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时间和环境等因素,以确保乳清蛋白粉的营养成分不受破坏和污染。
此外,乳清蛋白粉的质量标准也是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
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包括乳清蛋白粉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微生物限度、重金属含量等指标。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乳清蛋白粉的质量稳定、安全可靠,并且符合人体的营养需求。
最后,市场监管也是保障乳清蛋白粉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乳清蛋白粉生产企业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其生产过程符合标准和规范。
同时,加强对乳清蛋白粉市场的监测和抽检,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产品,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总之,中国乳清蛋白粉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乳清蛋白粉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乳清蛋白粉的定义、分类、生产工艺、质量标准以及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探讨,可以加强对乳清蛋白粉标准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乳清蛋白粉行业的健康发展。
牛奶的蛋白质含量标准
牛奶的蛋白质含量标准牛奶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饮品,其蛋白质含量一直备受关注。
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不仅是评价其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也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认知和选择。
因此,对牛奶的蛋白质含量标准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牛奶中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
牛奶中主要含有两种蛋白质,分别是乳清蛋白和酪蛋白。
其中,乳清蛋白含量较高,约占牛奶总蛋白质的20%,而酪蛋白则约占80%。
这两种蛋白质都是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质,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关于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的标准,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牛奶及乳制品》(GB 19301-2010)的规定,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应不低于3.0%。
这一标准是针对普通液态牛奶而言的,对于其他类型的牛奶制品,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对于婴幼儿配方奶粉等特殊用途的乳制品,其蛋白质含量标准还会有更为严格的要求。
针对牛奶蛋白质含量标准的监测,国家相关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比如,通过测定牛奶中氮含量,再根据氮与蛋白质的含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准确地计算出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
同时,还可以借助免疫测定、色谱法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牛奶中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进行更为精准的测定和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产品的包装标识来了解牛奶的蛋白质含量。
正规的牛奶产品通常会在包装上标注蛋白质含量,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总的来说,牛奶的蛋白质含量标准是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引导生产企业生产的重要依据。
国家对于牛奶蛋白质含量的标准和监测方法都有明确的规定,消费者在选购牛奶产品时,也可以通过产品标识来了解蛋白质含量。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进大家对牛奶蛋白质含量标准的了解,为大家的健康饮食提供一些参考。
乳清蛋白的特性 及其在乳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乳清蛋白的特性及其在乳制品生产中的应用作者:***来源:《中国食品》2022年第12期乳清蛋白主要是指有效利用更为先进的分离工艺技术,从牛奶中提取出相对应的蛋白质成分,其本身有着十分良好的协调性,和氨基酸进行有效组合可以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应用价值。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乳清蛋白也被称为“蛋白之王”,有着十分显著的应用优势和价值,利用率更高,更容易被人体消化,有着更加良好的生物价,在当前的乳制品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为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和食品营养价值的提升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为此,本文针对乳清蛋白的主要特性及其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等进行了剖析。
一、乳清蛋白的主要特性分析1.乳清蛋白的功能特性。
(1)成胶性。
对乳清蛋白进行相应的加热处理,可以生成相对应的热诱导性凝胶,并对大量水分进行有效保持,因为乳清蛋白在成胶过程中可以形成比较典型的网络结构,可以充分确保大量水分在比较狭小的空隙中进行镶嵌。
对乳清蛋白进行更充分的加热,在65℃左右时就可以形成胶体,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0%左右是最为理想的成胶条件。
在水溶液中对蛋白质质量分数进行调制,达到7%时乳清蛋白会形成胶体。
有效利用乳清蛋白的凝胶特性,可以对食品的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例如有针对性地调整其弹性、硬度等。
(2)乳化性。
乳清蛋白的分子中既有比较典型的亲水基团,又有输水基团,在水溶液中以及通常情况下,亲水基团是在外侧分布,从而呈现出良好的水溶性。
此种结构使乳清蛋白的表面活性进一步激发,同时乳化更加安全稳定。
在对其进行均质的过程中,乳清蛋白可以被有效吸附在脂肪球的表面,形成更加优质且稳定的蛋白面膜,有效避免脂肪球出现聚集情况,进而呈现出均匀、良好的乳状液体,进一步增强乳清蛋白的乳化稳定性,并在烘焙食品、糖果、肉制品等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应用价值。
(3)涂层性。
从根本上来讲,乳清蛋白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可食用膜,因此在乳制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应用乳清蛋白可以呈现出良好的涂层性,使食品本身的香味和风味能够得到充分的保存,还可以更有效地阻隔水分和氧气等,使食品本身的特色和性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乳蛋白国标问题回答
乳蛋白国标乳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医药等领域。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国家制定了乳蛋白的国家标准,规定了乳蛋白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乳蛋白国标的制定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乳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医药等领域。
然而,由于乳蛋白的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着一些不合格产品,给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带来了威胁。
因此,国家制定了乳蛋白的国家标准,规定了乳蛋白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乳蛋白国标规定了乳蛋白的质量要求。
乳蛋白国标规定了乳蛋白的蛋白质含量、水分含量、灰分含量、PH值、脂肪含量等指标。
其中,蛋白质含量是乳蛋白的重要指标之一,国标规定了不同种类的乳蛋白蛋白质含量的要求,如乳清蛋白、酪蛋白等。
此外,国标还规定了乳蛋白的微生物指标、重金属指标等,以保障乳蛋白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乳蛋白国标规定了乳蛋白的检测方法。
乳蛋白国标规定了乳蛋白的检测方法,包括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灰分含量的测定方法、PH值的测定方法、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等。
这些检测方法是科学、准确、可靠的,可以保证乳蛋白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乳蛋白国标的实施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乳蛋白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医药等领域的蛋白质,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乳蛋白国标的实施可以规范乳蛋白的生产和销售行为,保证乳蛋白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总之,乳蛋白国标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乳蛋白国标规定了乳蛋白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可以保证乳蛋白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乳蛋白国标的实施可以规范乳蛋白的生产和销售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乳清蛋白含量新国标遭质疑:空有指标无检测标准
乳清蛋白含量新国标遭质疑:空有指标无检测标准
佚名
【期刊名称】《化学分析计量》
【年(卷),期】2012(21)3
【摘要】最近雅培奶粉身陷“质量门”事件,再度引发了人们对新国标的质疑。
在新国标中明确规定乳清蛋白与酪蛋白比例指标,该指标被部分专家认为是判别奶粉是否易为幼儿消化。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新同标里没有该项目的检测标准,在日常监管中,也非常规抽查项目。
对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也承认,由于采用现行乳清蛋白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实际含量存在一定的误差。
据悉,目前卫生部正在组织研制新的乳清蛋白的检验方法。
【总页数】1页(P74-74)
【关键词】乳清蛋白;检测标准;新国标;蛋白含量;评估中心;安全风险;测定结果;测定方法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21
【相关文献】
1.乳清蛋白含量新国标有指标规定无检测标准 [J],
2.高通量快速检测母乳总蛋白、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含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J], 董学艳;姜铁民;刘继超;陈历俊
3.认真研读新国标准确解读新国标全面理解新国标良好应用新国标电热水器新国标新变化 [J], 蒋士桦;连小卫;朱禹韬
4.考马斯亮蓝法检测不同乳中乳清蛋白含量 [J], 聂昌宏;郑欣;阿依居来克·卡得尔;李欣荣;阿地力江·依米提;郭伟;高晓黎
5.基于感官实验和理化指标分析含有乳清蛋白分离物和乳清蛋白水解物的苹果汁饮料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国家乳品安全标准中“乳清蛋白”的讨论1.引言如果比较一下国家乳品安全标准GB 10765-2010《婴儿配方食品》,在网上公示的征求意见稿和正式发布稿的话,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蛋白质”名下有一个附注“乳清蛋白”。
前后两稿,对它的描述措辞略有不同,但对乳清蛋白在蛋白质中所占比率的规定,却完全一致:不低于60%。
具体如下所示:公示稿No.13的表达是:以乳蛋白及其加工制品为原料的婴儿配方食品,其中乳清蛋白含量应大于等于60%。
正式发布稿No.12的表达是:乳基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应≥60%。
对乳清蛋白含量规定的高度一致,是因为在我国婴幼儿奶粉连续发生安徽阜阳和河北三鹿两次重大安全事故后的今天,我们已经认识到对于婴幼儿来说,他们不仅需要足够的蛋白质而且需要与母乳成份配比相一致的乳的蛋白质,才能保证安全。
一般情况下,牛乳中的乳清蛋白只占总乳蛋白总量的20%,而人乳高于60%。
因此当“国家疾控中心”的专家提议我们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必须追随国际标准同步设定该指标时,其意义不言自明,也无异议。
那么两稿之间究竟还有什么需要讨论的呢?2.问题的起因:检验方法的正确性讨论的内容,在显现给公众的这两个文本里是看不到的。
它反映在作为《婴儿配方食品》配套的另一个检验方法标准的“废立之争”。
即公示稿的No.25《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乳清蛋白的测定(征求意见稿)》,而这个文本现在已经被彻底“砍”掉了,因此曾经讨论过的内容,也将可能从此被彻底“隐”去。
在当时制定公示稿的卫生部专家组里,有专家非常专业地提出:这个检验方法只能给出“天然没有变性的乳清蛋白”含量,不能包含“已经变性的乳清蛋白”(至于部分非乳的含氮物,例如三聚氰胺,当然也不能包括)在内。
因此,如果企业采用的原材料或者加工工艺不能保证得到“不变性的乳清蛋白”,那么由于检验结果不计入已经变性的那部份“乳清蛋白”,必将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据此认为这将是对企业的不公,并推断认定这个检验方法标准缺少科学性,是错误的,要求砍掉。
参与讨论的另一方则认为这个检验方法标准是平行引用相关国际标准制定的,方法本身经过验证,肯定没有问题;关键是如何看待和评估乳清蛋白的“变性”现象。
如果认为乳清蛋白的变性与婴儿奶粉的安全性无关,那么结果只计未变性的乳清蛋白是错误的;反之,为了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则必须保留这个标准。
与国际接轨,不让变性的乳清蛋白“鱼目混珠”进入我国婴幼儿食品。
3.问题的转移:变性乳清蛋白的可接受性可见所讨论的问题实质上已经转变成判断“变性乳清蛋白”的可接受性。
或者换个说法,如何理解国际标准所称的“乳清蛋白”。
即,如何界定这个术语定义的内涵。
显然命题超越了检验科学的范畴,不是检验方法本身能够回答的。
于是有人从乳品工艺学方面提出了新的依据,源自国际奶业联合会(IDF)发布的国际标准《英汉乳业术语词汇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OF DAIRY TERMINOLOGY (第二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第3550 款,即STANDARDIZATION OF PROTEIN CONTENT :Adjustment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protein in milk by, for example, removal of retentate from high protein milk(using ultrafiltration) or addition of soluble milk proteins or other means but always using natural milk components.试译如下:蛋白质含量的标准化:指乳中蛋白质浓度的调整方法,如从高蛋白乳中除去多余的蛋白质(用超滤),或加入可溶性乳蛋白,或者其它的方法但必须用天然的(未变性)牛乳成分。
”显然变性的乳清蛋白不为国际标准所接受。
当时有人还依据美国、欧盟、大洋洲等国际标准,针对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重视设备硬件忽视规范工艺软件”而采用非正常的过度热处理的操作现象,就如何引导企业的工艺改进问题,提出了分步推进实施的建议方案。
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像现在监管“新食物资源”和“食品添加剂”一样严肃地整顿加工工艺纪律,建立必要的“工艺”申报和审批制度。
按照国际惯例,企业使用的加工工艺必须规范,如需变动必须得到有关部门的审定而不准自行改变。
应列入政府“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以确保上市乳品的安全。
但是对方坚持认为加工工艺本无标准可言,他们认为罗列在国际标准里的温度、保持时间等技术参数之所以如此之多,意思就是允许企业自行调整。
政府也不必干预企业所采用的实际工艺,否则将压抑企业的创新精神。
有意思的是,他们的依据也同样是美国、欧盟、大洋洲等那几个国际标准,只不过双方对同一文本的翻译和意义的理解完全不同。
他们认为制定工艺标准是不必要的另一个理由,是因为“不是还有良好生产规范在吗?”他们不认为GMP和HACCP等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基础是工艺技术管理,认为GMP可以等同或者替代工艺。
会议主持人当机立断:“有关术语定义和工艺问题不属本次标准的工作范围”,停止讨论。
4.讨论的结果无独有偶,此前在这次卫生部专家组里还发生了另一起“砍掉”类似标准的事件:《热处理乳中乳果糖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Determination of lactulose content in heat-treated milk-Method 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标准。
该标准也是一个平行引用国际标准方法而制定的。
或许由于它的标题和它的《编制说明》过于直接和醒目地挑明了“热处理”和“热处理强度”等敏感概念,因此在决定上网公示的乳品安全标准名单之前,就早早地被否定了。
具体否定的理由是“该方法不适用于区分复原乳”,但是事实上起草者的本意是按国际惯例将其应用于“鉴定乳与乳制品的真实热处理强度”,以监控不正常的热处理对乳的伤害,从防范不正常加工可能导入化学性危害的角度,构筑一道乳品的安全大堤。
与“复原乳”根本毫无干系,被“砍”得莫名其妙!但是对于与《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配套的“乳清蛋白的测定”标准,当时卫生部的专家组没有形成最后意见,所以直到2009年10月卫生部在上网的公示稿里依然继续保留着No.25《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乳清蛋白的测定(征求意见稿)》的文本。
然而现在,在10年4月22日卫生部正式发布的2010版乳品安全标准里,这个检验方法标准没有了。
换言之,作为对我国婴幼儿乳品唯一的一个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的GB 10765 《婴儿配方食品》成品标准,仅仅只是在名义上保留了一个“乳清蛋白含量”的数量要求,因为并没有明确它的内涵也没有配套的具体监管理念和必要的手段。
5.问题的波及范围看来一场公案已经尘埃落定,然而讨论过程所折射出来的问题并不因此而自动消失。
首先是不同的利益集团在标准问题上参与博弈的表演在继续,其次是我们对国际标准全面完整准确理解的程度,还将继续受到考验。
“废立之争”所暴露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对于标准所设置的项目及其限值的理解,实际上不是检验方法专家的强项而应是产品设计专家(定义)和加工制造专家(工艺)的强项。
就像在医院里,化验员不能代替医生为病人选定和解释化验项目以及作出疾病诊断一样。
如果我们的乳品安全标准体系最终放弃了这些为国际奶业界所采用的基本监控手段和方法,放任变性乳清蛋白(由于热处理强度不同,加工成本远低于未变性乳清蛋白)充任我国婴儿配方奶粉重要成份的话,必将偏离该产品的定义初衷和容忍导入形形色色的异常制造工艺。
不难预期,中长期内将对我国人工喂养的部分婴儿产生相当的营养后果。
事实上这个“放弃”还将直接波及到另外一个安全标准GB 11674-2010《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的有效实施和执行,因为缺失了鉴定乳清蛋白原料质地的主要手段,婴儿配方奶粉的质量控的制高点必将丢失;还将间接地涉及其它更多不同种类乳制品的安全性。
因为前面所引用的IDF关于“乳蛋白质标准化”的要求以及世界各国政府的类似规定,包括这次“胎死腹中”的两个检验方法标准,并不只是针对婴幼儿配方乳品的,而是适用于所有的乳与乳制。
只不过在我国的国家标准层面上,这些内容已经缺失将近30年了。
或许这就是导致产生下列现实问题的一个直接原因:“为什么我国近年来所暴露的重大乳品安全事件,与世界各地相比具有显著的特殊性:不是生物性的而是化学性的?”6.后果预期众所周知,国家标准具有前瞻性,也就是说其所产生的效应具有滞后性。
试看1986版的老国标GB/T 6914《生鲜牛乳收购标准》对生乳的定义是“系指从正常饲养的、无传染病和乳房炎的健康母牛乳房内挤出的常乳。
”由于遗漏了以前版本里都有的紧随其后的禁令性内容:“不准有任何添加或提取”,为各种外源性杂物进入乳汁网开一面,终于在十多年后酿成了“三聚氰胺”惨案。
不难预期,由于本版国家标准缺失了对加工工艺的监管主动权,我国乳品所特有的化学性危害的威胁,不仅依然继续会存在一段时期,而且在此期间其危害程度将会进一步扩大和更趋严重。
我国乳品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着特殊的化学性危害因素,与我国乳品加工企业有个特别的偏爱“过度热处理”有关。
原因也是显然的,因为主管我国食品安全的多数政府部门只关注上市乳品的微生物指标,长期以来缺失需要对“热处理强度”的监控理念。
企业出于“自我保护”同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发现了切切实实存在着一条可以迅速做大做强的“捷径”:大幅度“过度杀菌”来降低成品的细菌数。
因而缺乏动力,切实改变目前生乳质量低下的现状,来满足正常加工工艺的要求。
工艺上热杀菌的宗旨是在尽可能保证“不改变”或“少改变”乳汁天然状态的前提下,根据设计所预定的保质期目标,选用合适的设备和规范的工艺,以实现“消除和不产生食用时的不安全因素”。
但是热处理的能力客观上是有限的,而且是把“双刃剑”。
例如杀灭微生物的效果受到“对数规律”的制约而不可能达到彻底的“无菌”、也抑制不了许多酶的活性、对某些毒素的破坏根本无能为力。
杀菌效果首先取决于物料的初始含菌量,其次在得到相同的杀菌结果的目标下,初始含菌量决定了物料内部成份之间的化学反应程度。
所以乳业界历来强调“牧场是加工企业的第一车间”,生乳的品质是决定下游所有乳品加工产品安全性的唯一制高点。
据近年来对乳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的深入研究,证明热处理不仅会改变乳蛋白质(包括功能性多肽)的结构,全面降低乳的营养功能;同时过度的热处理将导入新的不安全因素。
因此防止对乳汁的“热伤害”是构建乳品加工工艺必不可缺的一个基本原则。
不仅是液态乳,国外的奶粉制造工艺在近20年间,也有了极大的改进,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奶业联合会(IDF)在1980年前后连续颁发了近10个标准,用以鉴定奶粉的实际受热强度并据以分为高、中、低和极低四个依次升高的品质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