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合集下载

边缘区淋巴瘤转化为大B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边缘区淋巴瘤转化为大B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第59卷 第2期2023年04月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J O U R N A LO FQ I N G D A O U N I V E R S I T Y (M E D I C A LS C I E N C E S)V o l .59,N o .2A pr i l 2023[收稿日期]2022-05-17; [修订日期]2022-12-09[基金项目]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X+科研项目(3384)[第一作者]闫思琪(1994-),女,硕士研究生㊂[通信作者]冯献启(1971-),男,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㊂E -m a i l :q d f x q2005@163.c o m ㊂赵春亭(1963-),男,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㊂E -m a i l :c t z h a o -006@m e d m a i l .c o m.c n㊂边缘区淋巴瘤转化为大B 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闫思琪1,李田兰2,刘珊珊2,毛春霞2,冯献启2,赵春亭2(青岛大学,山东青岛 266071 1 医学部; 2 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摘要] 目的 探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转化为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病人的临床诊断和治疗㊂方法 回顾1例原发性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治疗缓解后出现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转化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㊁治疗经过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㊂结果 病人确诊直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后,给予R -C HO P 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化疗10疗程后淋巴瘤部分缓解;口服来那度胺维持半年后出现盆腔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转化,考虑淋巴瘤进展,再次给予9疗程R -C HO P 方案化疗;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㊁肾上腺及淋巴结浸润,鞘内注射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地塞米松及大剂量甲氨蝶呤+利妥昔单抗化疗3疗程达部分缓解;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淋巴瘤达完全缓解㊂口服伊布替尼单药维持治疗至今,现持续缓解3年余㊂结论 R -C HO P 方案化疗基础上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伊布替尼单药维持治疗,对发生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组织转化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病人有良好的治疗效果㊂[关键词] 淋巴瘤,B 细胞,边缘区;淋巴瘤,大B 细胞,弥漫性;伊布替尼[中图分类号] R 733.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2096-5532(2023)02-0304-04d o i :10.11712/jm s .2096-5532.2023.59.049[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 )][网络出版] h t t ps ://k n s .c n k i .n e t /k c m s /d e t a i l /37.1517.R.20230308.1035.009.h t m l ;2023-03-09 16:33:24T H EE X T R A N O D A L M A R G I N A LZ O N EL Y M P H O M A O F M U C O S A -A S S O C I A T E D L Y M P H O I D T I S S U ET R A N S F O R M E DI N T O D I F F U S EL A R G EB -C E L LL Y M P H O M A :AC A S ER E P O R TA N DL I T E R A T U R ER E V I E W Y A N S i qi ,L IT i a n l a n ,L I US h a n -s h a n ,MA O C h u n x i a ,F E N G X i a n q i ,Z HA O C h u n t i n g (D e p a r t m e n to f M e d i c i n eo fQ i n g d a o U n i v e r s i t y ,Q i n g d a o266071,C h i n a)[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c l i n i c a ld i a g n o s i sa n dt r e a t m e n to fd i f f u s e l a r g eB -c e l l l y m p h o m a (D L B C L )t r a n s f o r m e d f r o me x t r a n o d a lm a r g i n a l z o n eB -c e l l l y m p h o m a o fm u c o s a -a s s o c i a t e d l y m p h o i d t i s s u e (MA L T -L ). M e t h o d s T h e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o f a p a t i e n tw i t hD L B C L t r a n s f o r m e d f r o m p r i m a r y MA L T -Lw 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f o r 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r e a t m e n t ,a n d p r o g n o s i s ,a n dt h er e l e v a n tl i t e r a t u r e w a sr e v i e w e d . R e s u l t s T h e p a t i e n td i a gn o s e d w i t hr e c t a l MA L T -L a c h i e v e d p a r t i a l r e m i s s i o na f t e r 10c y c l e s o f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w i t hR -C HO P (r i t u x i m a b ,c y c l o p h o s p h a m i d e ,d o x o r u b i c i n ,v i n o d i x i n ,a n d p r e d n i s o n e ).D L B C L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o c c u r r e d i n t h e p e l v i c c a v i t y a f t e r s i xm o n t h s o fm a i n t e n a n c e t r e a t m e n tw i t h l e n a l i d o m i d e .A f t e r a n o t h e r 9c y c l e s o f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w i t hR -C HO P ,t h e p a t i e n t s h o w e d c e n t r a l 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 ,a d r e n a l g l a n d ,a n d l y m ph n o d e i n f i l t r a t i o n .T h e p a t i e n t a c h i e v e d p a r t i a l r e m i s s i o na f t e r 3c y c l e s o f i n t r a t h e c a l i n j e c t i o no fm e t h o t r e x a t e +c y t a r a b i n e +d e x a m e t h a -s o n e a n d h i g h -d o s em e t h o t r e x a t e +r i t u x i m a b ,a n d c o m p l e t e r e m i s s i o n a f t e r a u t o l o g o u s h e m a t o p o i e t i c s t e mc e l l 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 .T h e p a t i e n t h a s b e e n i n c o m p l e t e r e m i s s i o n f o rm o r e t h a n3y e a r s o no r a l i b r u t i n i bm o n o t h e r a p y . C o n c l u s i o n I b r u t i n i bm a i n t e n a n c e t h e r a p y a n d a u t o l o g o u s h e m a t o p o i e t i c s t e mc e l l 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b a s e do nR -C H O Pc h e m o t h e r a p y h a s a g o o d t h e r a pe u t i c ef f e c t o n MA L T -Lw i t hD L B C Lt i s s u e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 l y m p h o m a ,B -c e l l ,m a r g i n a l z o n e ;l y m p h o m a ,l a r geB -c e l l ,d i f f u s e ;i b r u t i n i b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 细胞淋巴瘤(MA L T -L )是一类来源于消化道㊁呼吸道和其他黏膜组织的惰性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成年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7%~8%[1]㊂MA L T -L 转化的病例临床中相对少见,我院收治1例原发MA L T -L 转化为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D L B C L )的病人,现报告如下㊂1 病例报告病人,女,28岁㊂因反复发热㊁盗汗1月,腹痛1周 于2016年3月至我院消化科就诊㊂自述于2016年2月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9ħ,于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有效㊂1周前出现阵发性上腹痛,伴恶心㊁黑便㊁乏力㊁头晕㊂查血常规:血红蛋白(H b )37.00g /L ,白细胞(W B C )6.18ˑ109/L ,血小板(P L T )183.00ˑ109/L ;大便隐血(+);乳酸脱氢酶(L D H )695.7U /L ;E B 病毒(E B V )(-)㊂消化道内镜检查:胃窦组织活检示幽门螺杆菌(H p )阳性;直肠内发现2处直径约0.2c m 广基隆起,伴顶端糜烂;于该隆起处取直肠组织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期闫思琪,等.边缘区淋巴瘤转化为大B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305活检,病理示:黏膜组织内中等大小异形淋巴细胞弥漫浸润;免疫组化检查:肿瘤细胞,C D20弥漫(+),C D3+T淋巴细胞(+),B c l-6(-),C D10(-),M u m-1(-),K i-67的阳性率约10%,符合MA L T-L㊂行骨髓穿刺,骨髓形态学示增生极度低下骨髓象,分类不明细胞占20%,考虑淋巴瘤累及骨髓可能性大㊂骨髓流式示:I G H基因重排(+),免疫分型㊁染色体核型及T C R基因重排均未见明显异常㊂转入我科继续治疗㊂C T检查示:骨盆多发骨质破坏,考虑肿瘤浸润可能㊂颅脑M R I未见异常㊂诊断为: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Ⅳ期B,MA L T-I P I评分2分,高危);②淋巴瘤细胞白血病㊂2016年3月开始给予R-C HO 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联合化疗10疗程㊂2016年11月复查骨髓穿刺未找到特殊细胞,P E T-C T示仍有少许活性肿瘤组织,S U V m a x值较前降低,考虑MA L T-L 部分缓解(P R)㊂此后门诊规律随诊治疗,以28d为1个周期,第1~14天每日服用10m g来那度胺维持治疗㊂2017年7月病人复查P E T-C T结果显示:左肺门㊁后纵隔食管旁及双侧髂外走行区多个肿大淋巴结,代谢增高, S U V m a x约3.5,较前新发㊂2017年8月出现腰酸㊁腰痛,伴间断肉眼血尿㊂泌尿系超声示:盆腔内阴道前方见低回声团,大小约9.2c mˑ8.6c mˑ7.7c 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双侧髂窝多发淋巴结大㊂行超声引导下经会阴盆腔肿物穿刺术,病理结果提示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组化示:C D3 (-),C D20(+),B c l-2(-),B c l-6(-),C D10(-),M u m-1 (-),C D5(-),C D30(-),C D21(-),C y c l i nD1(-),K i-67阳性率约60%,符合D L B C L;骨髓穿刺未见特殊细胞㊂考虑病人淋巴瘤进展(P D),转化为D L B C L(Ⅲ期B)㊂2017年10月 2018年2月再次给予R-C HO P方案化疗9疗程㊂复查骨髓穿刺仍无特殊细胞㊂复查P E T-C T示:腹主动脉旁㊁右侧髂血管走行区及双侧腹股沟区多个增大淋巴结,S U V m a x 为13.2,较前部分新发㊁增大㊁代谢率增高㊂考虑D L B C L化疗后仍P D,提示治疗效果不佳,拟调整治疗方案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㊂病人于2018年3月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顺利获得C D34+干细胞>4ˑ106/k g㊂2018年4月复查胸腹部C T提示右肺下叶多发小结节影,右侧肾上腺占位性病变,考虑肿瘤病灶可能性大㊂病人诉左侧头部不适,颅脑M R I检查提示左侧顶叶及胼胝体异常信号(图1A),符合脑淋巴瘤表现㊂考虑病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累及,肾上腺及全身多处淋巴结受累,目前疾病进展,暂停干细胞移植计划,给予腰椎穿刺并鞘内注射2次甲氨蝶呤10m g+阿糖胞苷50m g+地塞米松5m g,并先后给予大剂量甲氨蝶呤+利妥昔单抗(甲氨蝶呤8.0g第1天,利妥昔单抗600m g第7天)化疗1次㊁阿糖胞苷+利妥昔单抗方案(甲氨蝶呤8.0g第1天,阿糖胞苷4000m g每12h应用1次第1~2天,利妥昔单抗600m g 第1~2天)化疗2次㊂于2018年7月复查,颅脑M R I示:胼胝体压部㊁左侧海马旁回占位性病变,较前明显好转(图1B);胸部及腹部C T示:胸腹部淋巴结及肾上腺病灶较前缩小,化疗效果可;腰椎穿刺未见异常细胞㊂病人一般情况可,头部不适症状较前改善,结合腰穿㊁头颅M R及腹部C T检查结果考虑D L B C L治疗后P R㊂遂于2018年8月行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B E MA方案(卡莫斯汀475m g第6天,阿糖胞苷320m g每12h用1次第2~5天,依托泊苷0.16g 每12h用1次第2~5天,马法兰225m g第1天)化疗,后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㊂院外持续口服伊布替尼560m g/ d,门诊定期随诊至今,复查胸腹及盆腔C T未见异常包块, P E T-C T未见增大淋巴结,病人无明显出血㊁感染㊁腹泻及肌肉疼痛表现㊂病情较前无明显进展,提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及伊布替尼维持治疗后D L B C L达完全缓解(C R)㊂现病人一般状况可,无明显不适㊂3讨论MA L T-L属于边缘区淋巴瘤(M Z L)的一种,是一种低度恶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确诊病人的中位年龄为70岁,女性相对多见㊂MA L T-L最常发生于胃部(35.0%),其次为眼附属器(13.0%)㊁肺(8.8%)㊁结直肠(5.2%)和其他部位[2]㊂临床常表现为与受累器官相关的局部症状,也常有发热㊁盗汗等淋巴瘤相关的全身症状[3]㊂细胞学方面,镜下可见单核样B细胞平铺排列,胞浆透亮,并见病理性核分裂相㊂MA L T-L通常C D20和C D79a表达阳性,C D5㊁C D10和C y c l i nD1表达阴性[4]㊂本例病人因发热㊁腹痛就诊,直肠组织活检㊁免疫组化及骨髓穿刺结果符合MA L T-L㊁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的诊断,10疗程R-C HO P㊁C HO P方案化疗后P R,但其后仅半年余即出现盆腔D L B C L转化,病情进展迅速,临床少见㊂M Z L通常被认为属于惰性淋巴瘤,转变为其他侵袭性淋巴瘤的发生率约为12%[5],发生组织转化的中位时间为1.9年[6],现有报道多见于MA L T-L向D L B C L转化[7-10],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㊂S A G A E R T等[10]对70例MA L T-L样本进行形态学检查和F O X P1染色,结果显示,t(3;14)(p14;q32)易位引起F O X P1强表达的MA L T-L 有转变为D L B C L的风险㊂V A S E F等[11]报道了1例患有MA L T-L伴D L B C L转化病例,原位杂交示MA L T-L细胞和大B细胞中均存在E B病毒且病毒的L M P1基因序列相同,表明E B病毒感染也可能造成MA L T-L的D L B C L转化㊂此外,S T A R O S T I K等[12]通过对24例胃MA L T-L进行微卫星筛查,比较筛查结果与胃D L B C L研究中检测到的畸变,结果显示MA L T-L中最常见的t(11;18)(q21;q21)易位产生的功能A P I2-MA L T1融合蛋白可激活核因子N F-κB,A P I2-MA L T1阳性的MA L T-L病人有较低的概率发生D L B C L表型转化㊂本文病人为青年女性病人,肠道起病,直肠黏膜组织活检符合MA L T-L表现,I G H基因重排(+),发生盆腔D L B C L转化时免疫组化提示K i-67阳性表达率较前明显升高㊂K i-67是细胞增殖的标志,其表达指数可以独立预测肿瘤进展[13-14]㊂不排除年龄因素㊁A P I2-MA L T1的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306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59卷A:2018年4月颅脑M R I检查;B:2018年7月颅脑M R I检查㊂图1病人颅脑M R I表现表达缺失及K i-67高表达是导致本例病人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㊂目前,除局限性原发性胃MA L T-L可采用根除H p的方法治疗外,MA L T-L的治疗仍以联合化疗为主,尚无统一标准[15]㊂对于有临床侵袭性复发的MA L T-L病人,可考虑进行自体移植[1]㊂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 T K)抑制剂伊布替尼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㊁套细胞淋巴瘤的一线治疗药物[16]㊂一项Ⅱ期临床试验评估了63例复发和(或)难治性M Z L病人口服B T K抑制剂伊布替尼的治疗效果,显示伊布替尼有抗M Z L活性作用[17]㊂因此,口服伊布替尼560m g/d单药维持治疗为M Z L提供了一种新的无需化疗的治疗手段㊂奥妥珠单抗单独或者联合使用治疗初发和复发难治M Z L的疗效测试研究也正在进行中[18]㊂另外,对于出现组织学D L B C L转化的病人,应根据D L B C L 指南进行化疗和(或)免疫治疗[1];伊布替尼与R-C HO P联合使用已经在非生发中心源的D L B C L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反应[19]㊂本例病人出现盆腔D L B C L转化后积极给予R-C HO P方案化疗9疗程,仍出现新发㊁增大淋巴结;1月后出现D L B C L的中枢神经系统(C N S)和肾上腺浸润,给予2次鞘内注射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地塞米松及3疗程化疗后较前好转㊂需要注意的是,30%的D L B C L缓解后在2~3年内复发[20],年龄增长㊁肾/肾上腺受累是D L B C L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21],持续关注肾/肾上腺受累情况㊁在化疗中或化疗结束后给予鞘内注射或静脉注射高剂量甲氨蝶呤可有效预防复发[19-21]㊂年龄ȡ70岁㊁A n nA r b o r分期Ⅲ期或Ⅳ期㊁乳酸脱氢酶(L D H)水平升高是影响MA L T-L病人预后的3个最有意义的临床参数,通常MA L T-I P I分期就是根据这3个参数将MA L T-L病人分为低㊁中㊁高危3组,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70%㊁56%和29%;且高危MA L T-L病人发生组织学转化概率更高[22],预后不良[23]㊂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A L D E-R U C C I O等[24]随访评估了397例新诊断的M Z L病人,更新修正了MA L T-I P I评分标准:将2个或2个以上不同的结外部位多黏膜发病(MM S)纳入评分标准,并且修正年龄范围为>60岁,重新定义了低风险㊁低中风险㊁中高风险和高风险4个风险组,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 F S)分别为未能评估(N E)㊁12.8年㊁5.8年和1.8年[24];另外,新的评分标准能够更好地识别出24个月内有E A L T-L复发或进展(P O D24)可能的高风险病人[25]㊂本文病人初诊即为高危MA L T-L,规范治疗缓解后迅速出现D L B C L转化以及转化后C N S㊁肾上腺复发,均提示预后不良㊂病人目前一般状况良好,表明R-C HO P化疗基础上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伊布替尼单药维持治疗对发生D L B C L组织转化的MA L T-L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㊂对本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为MA L T-L的发生㊁发展及治疗提供更详细的参考,提高人们对该疾病认知,以期未来取得更好的疗效及更长的生存期㊂[参考文献][1]Z U C C A E,A R C A I N IL,B U S K E C,e ta l.M a r g i n a lz o n el y m p h o m a s:E S MO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d i a g n o s i s, t r e a t m e n ta n df o l l o w-u p[J].A n n a l s o f O n c o l o g y:O f f i c i a l J o u r n a l o f t h eE u r o p e a nS o c i e t y f o rM e d i c a lO n c o l o g y,2020, 31(1):17-29.[2]V I O L E T A F I L I P P,C U C I U R E A N U D,S O R I N A D I A-C O N U L,e ta l.MA L T l y m p h o m a:e p i d e m i o l o g y,c l i n i c a ld i a g n o s i s a n dt re a t m e n t[J].J o u r n a lof M e d i c i n ea n d L i f e,2018,11(3):187-193.[3]HWA N GJH,K I M D W,K I M KS,e t a l.M u c o s a-a s s o c i a t e d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期闫思琪,等.边缘区淋巴瘤转化为大B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307l y m p h o i d t i s s u e l y m p h o m ao f t h e a c c e s s o r yp a r o t i d g l a n d p r e-s e n t i n g a sas i m p l ec h e e k m a s s:ac a s er e p o r t[J].M e d i c i n e, 2019,98(36):e17042.[4]C O N C O N IA.H i s t o l o g i c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i nm a r g i n a l z o n e l y m-p h o m a s[J].A n n a l s o fO n c o l o g y,2015,26(11):2329-2335.[5]L E N G L E TJ,T R A U L LÉC,MO U N I E RN,e t a l.L o n g-t e r mf o l l o w-u p a n a l y s i so f100p a t i e n t sw i t hs p l e n i c m a rg i n a l z o n el y m p h o m a t r e a t e dw i t h s p l e n e c t o m y a s f i r s t-l i n e t r e a t m e n t[J].L e u k e m i a&L y m p h o m a,2014,55(8):1854-1860. [6]A R S L A NSH,U Y E TÜR K U,T E K GÜN DÜZE,e t a l.P r i-m a r y b r e a s tm u c o s a-a s s o c i a t e d l y m p h o i d t i s s u e(MA L T)l y m-p h o m a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t o d i f f u s e l a r g e B-c e l l l y m p h o m a:a c a s e r e p o r t[J].T u r k i s hJ o u r n a lo fH a e m a t o l o g y:O f f i c i a l J o u r n a l o fT u r k i s hS o c i e t y o fH a e m a t o l o g y,2012,29(3):274-277.[7]F U J I T A A,T A J I K A M,T A N A K AT,e t a l.Ac a s e o fA P I2-MA L T1-p o s i t i v e g a s t r i c MA L Tl y m p h o m a w i t hc o n c o m i t a n td i f f u se l a r g eB-c e l l l y m p h o m a[J].N a g o y aJ o u r n a l of M e d i c a lS c i e n c e,2017,79(2):251-257.[8]李文智,蒋超梅,王安标.腮腺MA L T淋巴瘤伴大B细胞淋巴瘤转化1例[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9,30(9):672-674.[9]王磊,陈华,蓝松,等.甲状腺粘膜相关淋巴瘤转化为弥漫性大B淋巴瘤1例[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3):163.[10]S A G A E R T X,D E P A E P E P,L I B B R E C H T L,e ta l.F o r k-h e a db o x p r o t e i nP1e x p r e s s i o n i nm u c o s a-a s s o c i a t e d l y m p h o i dt i s s u e l y m p h o m a s p r e d i c t s p o o r p r o g n o s i sa n d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t od i f f u s e l a r g eB-c e l l l y m p h o m a[J].J o u r n a l o fC l i n i c a lO n c o-l o g y:O f f i c i a l J o u r n a l o f t h eA m e r i c a nS o c i e t y o fC l i n i c a lO n-c o l o g y,2006,24(16):2490-2497.[11]V A S E F M A,W E I S SL M,C H E N Y Y,e t a l.G a s t r i c l y m-p h o e p i t h e l i o m a-l i k e c a r c i n o m aa n d j e j u n a lB-c e l lMA L Tl y m-p h o m aw i t h l a r g ec e l l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o fE B Vw i t h i d e n t i c a lL M P g e n ed e l e t i o n s i nt h ec a r c i n o m aa n d l a r g ec e l l l y m p h o m a[J].A m e r i c a nJ o u r n a lo fC l i n i c a lP a t h o l o g y,1996,105(5):560-566.[12]S T A R O S T I K P,P A T Z N E RJ,G R E I N E R A,e ta l.G a s t r i cm a r g i n a l z o n eB-c e l l l y m p h o m a s o fMA L Tt y p ed e v e l o p a l o n g 2d i s t i n c t p a t h o g e n e t i c p a t h w a y s[J].B l o o d,2002,99(1):3-9.[13]S E V I CI,S P I N E L L IF M,V I T A L E D L,e t a l.H y a l u r o n a nm e t a b o l i s mi s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D N Ar e p a i r g e n e s i nb r e a s t a n dc o l o r e c t a l c a n c e r.s c r e e n i n g o f p o t e n t i a l p r o g r e s s i o n m a r k e r su s i n gq P C R[J].B i o m e d i c i n e s,2020,8(7):183. [14]WO N J H,K I M S M,K I M J W,e ta l.C l i n i c a l f e a t u r e s,t r e a t m e n t a n do u t c o m e so fc o l o r e c t a lm u c o s a-a s s o c i a t e dl y m-p h o i d t i s s u e(MA L T)l y m p h o m a: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 s p u b l i s h e di nE n g l i s h b e t w e e n1993a n d2017[J].C a n c e r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R e s e a r c h,2019,11:8577-8587.[15]N O Y A,D E V O SS,C O L E MA N M,e t a l.D u r a b l e i b r u t i n i br e s p o n s e si n r e l a p s e d/r e f r a c t o r y m a r g i n a lz o n el y m p h o m a: l o n g-t e r mf o l l o w-u p a n d b i o m a r k e ra n a l y s i s[J].B l o o d A d-v a n c e s,2020,4(22):5773-5784.[16]N O Y A,D E V O SS,T H I E B L E MO N T C,e ta l.T a r g e t i n gB r u t o nt y r o s i n e k i n a s e w i t hi b r u t i n i bi nr e l a p s e d/r e f r a c t o r ym a r g i n a l z o n el y m p h o m a[J].B l o o d,2017,129(16):2224-2232.[17]C A V A L L O N IC,V A R E T T O N IM,R A T T O T T I S,e t a l.E-v a l u a t i n g i b r u t i n i bf o rt h et r e a t m e n to fr e l a p s e d/r e f r a c t o r y m a r g i n a l z o n el y m p h o m a[J].E x p e r t O p i n i o no n P h a r m a c o-t h e r a p y,2021,22(13):1643-1649.[18]T I L L Y H,G OM E SD A S I L V A M,V I T O L O U,e ta l.D i f-f u s e l a rg e B-c e l l l y m ph o m a(D L B C L):E S MOC l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d i a g n o s i s,t r e a t m e n ta n df o l l o w-u p[J].A n n a l so fO n c o l o g y:O f f i c i a l J o u r n a l o f t h eE u r o p e a nS o c i e t y f o rM e-d i c a lO n c o l o g y,2015,26(S u p p l5):v116-v125.[19]Y U A N T,Z H A N GF,Y A OQ M,e t a l.M a i n t e n a n c e t h e r a p yf o r u n t r e a t e dd i f f u s e l a rg eB-c e l l l y m ph o m a:as y s t e m a ti c r e-v i e wa n dn e t w o r k m e t a-a n a l y s i s[J].T h e r a p e u t i cA d v a n c e s i nH e m a t o l o g y,2021,12:20406207211018894.[20]W I L S O N M R,E Y R ETA,K I R KWO O DA A,e t a l.T i m i n go f h i g h-d o s em e t h o t r e x a t eC N S p r o p h y l a x i s i nD L B C L:am u l-t i c e n t e r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a n a l y s i s o f1384p a t i e n t s[J].B l o o d, 2022,139(16):2499-2511.[21]T H I E B L E MO N T C,C A S C I O N EL,C O N C O N IA,e t a l.AMA L T l y m p h o m a p r o g n o s t i c i n d e x[J].B l o o d,2017,130(12): 1409-1417.[22]C A S U L OC,F R I E D B E R GJ.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o fm a r g i n a l z o n el y m p h o m a(a n da s s o c i a t i o n w i t ho t h e r l y m p h o m a s)[J].B e s t P r a c t i c e&R e s e a r c h C l i n i c a l H a e m a t o l o g y,2017,30(1-2): 131-138.[23]A L D E R U C C I OJP,R E I SIM,H A B E R MA N N T M,e t a l.R e v i s e d MA L T-I P I:a n e w p r e d i c t i v e m o d e lt h a ti d e n t i f i e sh i g h-r i s k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e x t r a n o d a l m a r g i n a lz o n el y m p h o m a[J].A m e r i c a nJ o u r n a lo f H e m a t o l o g y,2022,97(12):1529-1537.[24]A L D E R U C C I OJP,Z H A O W,D E S A IA,e t a l.S h o r t s u r v i-v a l a n df r e q u e n t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i ne x t r a n o d a l m a r g i n a lz o n e l y m p h o m aw i t hm u l t i p l em u c o s a l s i t e s p r e s e n t a t i o n[J].A m e-r i c a n J o u r n a l o fH e m a t o l o g y,2019,94(5):585-596.(本文编辑黄建乡)作者书写文内标题须知本刊文内标题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左顶格书写㊂标题一般可分为3~4级,即:1,2,3 ;1.1,1.2,1.3 ;1.1.1,1.1.2, 1.1.3 ;1.1.1.1,1.1.1.2,1.1.1.3 ㊂第5级标题可用(1)或①㊂1,2级标题均单独占行㊂请作者来稿时遵照执行㊂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 淋巴瘤(MALToma)胃肠道是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最常见的原发部位,其中又以胃最常见, 胃淋巴瘤占全部胃肠道淋巴瘤的50 %~60 %,结外淋巴瘤的25 % , 所有胃恶性肿瘤的3 %~5 %。

过去认为大多数胃淋巴瘤为恶性程度高的弥漫大细胞型,仅少数为低度恶性B细胞型。

1983 年, Isaacson 和Wright首先提出粘膜相关淋巴瘤的概念,他们认为早年诊断为胃假性淋巴瘤的病例,在组织学上与小肠粘膜下淋巴集结(Peyer’s patch) 相似,而与外周淋巴结不同, 故称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 淋巴瘤(MALToma) 。

最早发现于胃和小肠,后来发现肺、涎腺、甲状腺、Waldeyer 环、喉、胸腺、肾、膀胱、眼结膜、肝、硬脑脊膜等部位均可发生粘膜相关淋巴瘤。

1994 年修订的欧美淋巴瘤分类(revised European American lymphoma classification ,REAL) 将结外粘膜相关淋巴瘤中作为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

近期文献报道低度恶性MALT 淋巴瘤占胃原发淋巴瘤的35 %~72 % 。

Hayes 等报道胃原发淋巴瘤的发病率上升,1978~1982 年胃淋巴瘤仅占胃肿瘤的3 % ,而1983~1987 年上升至19 %。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 的统计SEER( surveillance , epidemology and end results) 亦表明,在60 岁以上的人群,不分性别,其淋巴瘤发病率均有增加。

随着对胃MALT 淋巴瘤(MALToma) 的深入研究,已认识到它是有明显特点的一个类型,在侵犯范围、治疗方法和预后方面与其他类型NHL 不同。

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摘要】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类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临床特点包括部位特异性表现、慢性炎症过程、易误诊等特点;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小淋巴细胞发生增生,具有典型的外边缘区B细胞特征;影像学表现可见边缘清晰的软组织肿块;诊断方法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治疗方案包括化疗、放疗和免疫疗法等。

综合研究发现,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在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该病的发病机制、精准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关键词】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病理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案、结论总结、展望未来。

1. 引言1.1 疾病概述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起源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的B 细胞。

该疾病通常发生在消化道、呼吸道、泪腺等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处,极少数也可发生在其他器官。

MALT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与慢性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等因素有关。

MALT淋巴瘤病变通常较为局限,生长缓慢,临床症状轻微,易被忽略或误诊。

早期症状常表现为局部不适、轻微疼痛等,晚期可出现出血、溃疡等严重症状。

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但效果因个体差异而不同。

MALT淋巴瘤是一种较为罕见但值得重视的恶性肿瘤,在临床工作中应谨慎对待。

了解其临床和病理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进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水平,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更多希望与机遇。

1.2 研究背景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B细胞淋巴瘤,通常发生在淋巴结结外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

该病在临床上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肿块,常见症状包括局部疼痛、肿胀以及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

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1. 引言1.1 研究背景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瘤类型,通常发生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如MALT(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和GALT(肠系膜淋巴组织)。

这种淋巴瘤通常由边缘区B细胞发展而来,其病理学特点和临床表现与其他类型的淋巴瘤有所不同。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与慢性炎症、自身免疫疾病、感染和遗传因素等有关。

近年来,随着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对于这种淋巴瘤的认识不断深入。

由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与其他类型的淋巴瘤重叠,因此临床医生需要结合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等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就该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系统综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探讨其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相关问题。

通过对该疾病的深入研究,可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明确其诊断要点,优化治疗策略,改善患者的预后,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比较与其他类型淋巴瘤的区别,可以进一步深化对该疾病的理解,为未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依据。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该疾病的特点和机制打下基础。

2. 正文2.1 临床表现特点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稀有的淋巴瘤,其临床表现特点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多样性。

1. 首发症状:患者常常出现咽喉部不适、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呕吐等呼吸道症状,或是消化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等。

2. 局部症状:患者多数出现局部部位的症状,如鼻腔、口腔、咽喉等处的溃疡、肿块、出血等症状。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年 首 次 提 出 … ,0 0年 WH 分 类 将 其 作 为 独 立 的 疾 病 类 20 O
胃 MAL o r ma多 见 于 5 O岁 以 上 患 者 , 病 高 峰 7 发 O岁 左
型 , 名 为 结 外 边 缘 区 B细 胞 淋 巴 瘤 ( 膜 相 关 型 ) 命 黏 。病 变 可 发 生 在 胃肠 道 、 、 肺 甲状 腺 等 部 位 , 胃肠 道 多见 , 占结 外 淋 以 约 巴瘤 的 3 %~4 % [ 。 此 瘤具 有 独 特 的 临 床 病 理 、 疫 表 型 0 0 2 J 免 及 生物 学特 征 , 一 组 惰 性 的低 度恶 性 淋 巴瘤 , 随 着疾 病 的 是 但 进 展可 转 化 为 高 度 恶 性 的 弥 漫 大 B细 胞 淋 巴瘤 _ 。 近 年 来 , 3 J
对 MAa o 的 发 病 机 制 及 分 子 遗传 学研 究 取 得 了较 大 的 进 T ma 展 。现 对 胃 MAL o 的 临 床 病 理 及分 子 生物 学 特 性 和 治疗 T ma 进展 综 述 如 下 。 1 胃 MA T淋 巴 瘤 与 幽 门 螺杆 菌 ( p lr) L H.yoi 胃 MAL 淋 巴 瘤 系 指 发 生 于 胃黏 膜 相 关 淋 巴样 组 织 T ( L 内 的 肿瘤 , 源 于 胃黏 膜 固有 层 后 天 形 成 的 淋 巴装 MA T) 来 置 [ 胃本 身 无 淋 巴组 织 , 引。 胃黏膜 由于 感 染 H.y r发 生 急 、 pli o 慢 性 炎 症 而 获 得 器 官 样 淋 巴组 织 J 。过 去 被 称 为 良性 淋 巴 样 组 织 增 生 和 反 应性 淋 巴 网状 细 胞 过 度 增 生 、 性 淋 巴瘤 的 绝 假 大 多 数 病 例 均 属 于 胃 MA T 淋 巴 瘤 。 目前 认 为 , MA T L 胃 L 淋 巴瘤 是 在 伴 有 H. y r 感 染 引 起 的 慢 性 活 动 性 胃 炎 基 础 pl i o 上 。 特 殊 环 境 下 的 淋 巴 组 织 高 度 免 疫 反 应 为 背 景 而 发 生 于 的[ 在 H.y r 相 关 性 慢 性 胃 炎 中 可 以检 测 到 MAL o 引, pl i o r ma

原发性甲状腺粘膜相关淋巴瘤1例报告及治疗体会

原发性甲状腺粘膜相关淋巴瘤1例报告及治疗体会

原发性甲状腺粘膜相关淋巴瘤1例报告及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粘膜相关淋巴瘤/甲状腺淋巴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 Lymphoma)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体会及预后等。

方法通过回顾学习我科诊疗的1例原发性甲状腺粘膜相关淋巴瘤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结果原发性甲状腺粘膜相关淋巴瘤很罕见,术前诊断困难,容易误诊漏诊,治疗以手术及放射治疗等局部治疗为主,结合化学治疗。

结论原发性甲状腺粘膜相关淋巴瘤发展缓慢,生存期相对长,在临床诊治当中发现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无痛性肿块,尤其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时考虑本病的可能性,术前肿物行空芯针穿刺活检,明确肿物性质,规范化治疗。

【关键词】甲状腺;淋巴瘤;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粘膜相关淋巴瘤(MALT)是一种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发病率低、预后较好的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惰性的全身性疾病,见于任何年龄,起源于全身任何部位,大多数MALT淋巴瘤原发于胃肠道,但也可见于眼附属器、涎腺、肺、乳腺、睾丸、舌、扁桃体、腮腺、皮肤、甲状腺等。

原发性甲状腺粘膜相关瘤比较少见,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0.6%-5%,占所有淋巴瘤的1%-2.5%[1],发病与感染、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炎症有密切相关,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甲状腺粘膜相关淋巴瘤来探讨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体会及预后等。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64岁,因发现颈部肿物5月余收入院;右侧颈前肿物,无疼痛,无心悸、易怒,无声音嘶哑,无呼吸困难及进食困难等;查体:右侧颈前皮肤隆起,甲状腺右叶Ⅲ°肿大,颈软,气管向左侧移位,右叶可触及9×6cm一肿物,质地韧,无触痛,边界尚清楚,活动度差,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无血管杂音,甲状腺左叶未及异常,颈部右侧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大小约2.5×2.0cm质软,边界尚清楚;甲功全项:FT3、FT4正常,TSH:5.22uIU/mL、TPOAb:116IU/mL、TgAb:195.10IU/mL;彩超示:甲状腺大小右叶:4.5×4.6×7.8cm 左叶:1.8×1.5×5.1cm,右叶实质内探及大小约6.1×4.2cm偏等回声,边界清,CDFI:周边见环绕血流信号,左叶下极探及大小约1.2×0.8cm偏等回声,边界清。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发表者:魏锐利(访问人次:143)患者:病人女,25岁,无任何疾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

最近发现左眼有类似息肉的肿块,去医院手术时,发现并非如此,切出蚕豆粒大的肿瘤物,病理检查结果如下:基因重排检测报告显示,B淋巴细胞克隆性增生,T淋巴细胞无克隆性增生免疫组化结果:CD3(+),CD20(+),KI-67(+3%),K-LC(+), λ-LC(+)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病理诊断结果:(左眼内毗部结膜)结合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病变支持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刚刚得到诊断结果,尚未开始治疗目前非常紧张,在当地都没有医院愿意接收治疗。

想咨询此病如何治疗,是否可以治愈,治疗时间和费用大概是多少?从外地过去,是否可以马上住院治疗?非常感谢魏大夫的回复。

上海长征医院眼眶病、眼肿瘤诊治中心魏锐利上海长征医院眼眶病、眼肿瘤诊治中心魏锐利:需要你的片子,和切除的手术记录。

患者:非常感谢魏医生的及时回复!再次期待着您的回复。

患者:魏医生,刚刚只上传了手术记录,另外,CT片目前无法清楚拍摄出来,只能手写一下CT扫描描述。

希望您结合之前的免疫组合和基因重排结果再帮忙看看。

我们都非常感谢您的回复及指导!上海长征医院眼眶病、眼肿瘤诊治中心魏锐利:就是粘膜相关淋巴瘤,放疗吧,最好在上海放疗。

患者:谢谢魏大夫回复眼眶肿瘤之一—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的诊治新进展全网发布:2011-06-23 19:45 发表者:魏锐利(访问人次:2337)上海长征医院眼眶病、眼肿瘤诊治中心魏锐利非霍奇金淋巴瘤中边缘带淋巴瘤的一种特殊类型,通常发生在与黏膜和腺上皮有关的结外器官呈低度恶性的惰性发病过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OAML)是眼眶恶性淋巴瘤中较常见的一种,西方国家占50~80%日本和韩国占80~90% 可浸润眶内及其他眼附属器结膜25%,眼眶75%,双侧10%~15%(主要在结膜)发病年龄多为40岁以后,平均年龄65岁,年发病增长率有大于6%的趋势。

边缘区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_________

边缘区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_________

㊃专题㊃通信作者:范磊,E m a i l :F a n l e i 3014@126.c o m边缘区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皇 荣,范 磊(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南京江苏210029) 摘 要:边缘区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结边缘区的惰性淋巴瘤,包括3种亚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 u c o s a -a s s o c i a t e d l y m p h o i d t i s s u e ,MA L T )淋巴瘤㊁脾B 细胞边缘区(s p l e n i cm a r g i n a l z o n e l y m p h o m a ,S M Z L )淋巴瘤㊁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n o d a lm a r g i n a l z o n e l y m p h o m a ,NM Z L )㊂虽然不同边缘区淋巴瘤(M Z L )免疫表型和遗传特点方面有部分重叠,但临床和肿瘤生物学各有特点,近年来随着对M Z L 发病机制深入了解,临床诊断和治疗不断进展㊂本文主要从转化医学研究㊁临床特点㊁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介绍本病近年来的研究进展㊂关键词:淋巴瘤;淋巴结;治疗;诊断中图分类号:R 7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7)12-1013-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7.12.001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a d v a n c e i nm a r g i n a l z o n e l y m ph o m a H u a n g R o n g,F a nL e i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H e m a t o l o g y ,J i a n g s uP r o v i n c i a lP e o p l e 'sH o s p i t a l ,t h eF i r s t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N a n j i n g 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j i n g 210029,C h i n a C o r r s p o n d i n g au t h o r :F a nL e i ,E m a i l :F a n l e i 3014@126.c o m A B S T R A C T :I n d o l e n tB -c e l l l y m p h o m a s d e r i v i n g f r o m m a r g i n a l z o n e i n l y m p hn o d e i n c l u d e t h r e e s pe c if i c e n t i t i e s :m u c o s a -a s s o c i a t e dl y m p h o i dt i s s u e (MA L T )l y m p h o m a ,s p l e n i c m a r g i n a lz o n el y m p h o m a (S M Z L ),a n d n o d a l m a r g i n a l z o n e l y m ph o m a (NM Z L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n dm o l e c u l a r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r e d i s t i n c t i v e f o r e a c ho f t h e s e e n t i t i e s ,a l t h o u g hs o m e p h e n o t y p i c a n d g e n e t i c f e a t u r e sa r eo v e r l a p p i n g .W i t hf u r t h e r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fm e c h a n i s m so fM Z L ,c l i n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p r o g r e s s r a p i d l y .T h i s r e v i e w m a i n l y f o c u s e s o n t h e r e s e a r c h p r o gr e s s e s 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a l f i e l d ,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d i a g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K E Y W O R D S :l y m p h o m a ;l y m p hn o d e s ;t r e a t m e n t ;d i a gn o s is 范磊,血液学博士,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㊂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江苏省首批卫生拔尖人才,江苏省 333工程 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㊂‘白血病㊃淋巴瘤“和‘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委㊂2009-2010年于美国纽约C o l u m b i a&C o r n e l l 大学附属N e w Y o r k -P r e s b yt e r i a n 医院从事博士后临床基础研究㊂研究方向为淋巴肿瘤的分子靶向诊断和治疗㊂边缘区淋巴瘤(m a r g i n a lz o n el y m ph o m a s ,M Z L s )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滤泡边缘区B 细胞的惰性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8%~15%,亚洲国家发病率高于西方欧美国家㊂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 )将M Z L 分成3种亚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 L T )淋巴瘤㊁脾B 细胞边缘区淋巴瘤(S M Z L )㊁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NM Z L )㊂其中,MA L T 淋巴瘤又可以分为胃MA L T 和非胃MA L T 淋巴瘤㊂本文主要依据不同亚型M Z L 近年来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㊂1 M A L T 淋巴瘤MA L T 淋巴瘤占所有M Z L 的50%以上,是M Z L 发病率最高的亚型㊂MA L T 淋巴瘤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但回顾性研究提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病原体感染:眼部MA L T 淋巴瘤与鹦鹉热衣原体感染㊁胃MA L T 淋巴瘤与幽门螺杆菌(H p )感染㊁肺部MA L T 淋巴瘤与无色杆菌感染有关等;②自身免疫性因素:甲状腺MA L T 淋巴瘤常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病史㊁腮腺MA L T 淋巴瘤合并干燥综合征病史等;③炎症慢性刺激:眼部㊁肺部和肠道等慢性炎症刺激等;④其他原因㊂回顾性研究发现MA L T 淋巴瘤多发生在结外器官,以胃部MA L T 淋巴瘤最为常见,其他非胃MA L T 淋巴瘤好发部位依次为:腮腺㊁眼附器㊁皮肤㊁肺部和甲状腺等[1]㊂M o o d y 等[2]研究提示慢性抗原刺激和特定基因㊃3101㊃‘临床荟萃“ 2017年12月5日第32卷第1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D e c e m b e r 5,2017,V o l 32,N o .12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突变在MA L T淋巴瘤发生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其中任何单一因素都不足以导致疾病恶变的发生, MA L T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㊂该研究回顾性检测了179例不同部位MA L T淋巴瘤患者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 G H V)使用与17种基因突变,结果发现眼附属器MA L T淋巴瘤中I G H V4-34与T N F A I P3基因失活性突变(编码N F-κB通路负调控因子)之间存在重要联系;腮腺MA L T淋巴瘤I G H V1-69使用明显增多(54%),但与所研究的17种基因突变均无相关性;MA L T淋巴瘤缺乏其他以N F-κB为中心的B细胞淋巴瘤的典型表型,例如C D79B,C A R D11, MY D88,T N F R S F11A和T R A F3突变㊂由于突变或缺失导致的T N F A I P3失活在携带I G H V4-34使用[7/13(53.5%)]的MA L T淋巴瘤患者尤其是眼附属器MA L T(O AM L)淋巴瘤患者中发生率(70%)更高[2],本研究一定程度揭示抗原刺激和基因突变在MA L T淋巴瘤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且不同部位MA L T淋巴瘤I G H V使用偏向不同提示可能与接受不同抗原刺激所致㊂对于MA L T淋巴瘤预后分层,由于疾病异质性较大,以往多无统一危险度积分系统,T h i e b l e m o n t 等[3]通过对I E L S G-19临床试验中401例不同部位MA L T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现:晚期病变(Ⅲ~Ⅳ期)㊁高龄(>70岁)和乳酸脱氧酶(L D H)升高是MA L T淋巴瘤预后独立不良因素,据此3个参数将MA L T淋巴瘤患者分为3个危险度分层(MA L T-I P I):低危组0分㊁中危组1分和高危组ȡ2分,对应的5年无事件生存(E F S)在3组间分别为70%,56%和29%,本研究进一步在633例MA L T 淋巴瘤患者中进行验证,证实此模型的有效性㊂治疗方面,由于MA L T淋巴瘤发生于结外部位,疾病容易早期发现,临床诊断时大多为早期局限性病变,因此临床多采用以手术㊁放疗为主的局部治疗为主,只是对于少数晚期患者会采用系统性治疗㊂1.1胃MA L T淋巴瘤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胃部MA L T淋巴瘤和H p感染密切相关,利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大部分胃MA L T淋巴瘤患者可以检测出H p㊂目前临床检测H p感染的方法有局部组织培养㊁聚合酶链反应(P C R)㊁血清学检测㊁粪便抗原检测㊁C13呼气法,快速尿素酶检测法等,其中局部组织培养和C13呼气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㊂由于胃部MA L T淋巴瘤较高的H p感染率,因此目前使用积极的多药联合清除H p感染是早期胃MA L T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4]㊂一般而言,对于初诊胃MA L T淋巴瘤患者经过全面评估确诊为早期病变(I E或I I E)并且H p感染阳性患者,大多建议使用四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㊁阿莫西林㊁克林霉素和胶体果胶铋)的方案两周清除H p感染,其后每3个月复查胃镜和H p感染,如果H p感染仍然为阳性可以考虑二线抗H p治疗,而对于胃局部MA L T淋巴瘤,如果疾病好转或者稳定都可以继续随访,通过单纯抗H p治疗,超过80%患者可以持续缓解甚至疾病治愈,但是对于随访超过1年仍然有肿瘤组织残留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二线治疗清除残留肿瘤组织,目前认为针对胃部的局部放疗或者采用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对于抗H p无效或者H p感染阴性患者完全缓解率可以达到46%~80%,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达到93%,并且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较小[5]㊂虽然大部分早期H p感染阳性的胃MA L T淋巴瘤患者对于抗H p治疗反应较好,但是仍然有10%~ 20%的患者会出现抗H p治疗耐药,目前认为晚期病变㊁组织学存在大细胞转化成分㊁近端胃位置㊁胃镜下非浅表和深层浸润以及存在t(11;18)/A P I2-MA L T1易位的患者可能出现对于抗H p治疗反应不佳,此类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和随访病情,必要时及时更换治疗方案[6]㊂对于初诊时H p感染阴性的早期胃MA L T淋巴瘤患者建议直接采用局部放疗,如果不适合采用放疗的患者可以考虑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也可以获得不错的疗效㊂对于晚期的胃部MA L T淋巴瘤患者,由于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累及,因此多建议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全身系统性治疗㊂1.2眼附属器MA L T淋巴瘤(O AM L)原发眼部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亚型,病理类型多样,其中MA L T淋巴瘤大约占所有眼部淋巴瘤的54%,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O AM L一般病灶仅局限于眼附属器官(眼睑㊁结膜㊁泪器㊁眼外肌和眼眶等),大多数O AM L起病时为单侧眼附器发病,但仍有38%患者诊断时发现多发病灶㊂该病发病机制一般认为与长期暴露于特定病原体(鹦鹉热衣原体)㊁药物㊁慢性抗原刺激及免疫失调有关,局部淋巴组织从反应性淋巴样增生逐步发展为克隆性淋巴系统肿瘤㊂O AM L 临床特征性表现为泪腺㊁眼眶㊁结膜肿块或明显的眼睑肿块㊁眼球突出㊁疼痛或复视,或无症状㊂典型的结膜病损表现为鲑鱼肉样或粉红肉样外观,也可出现鼻泪管引流系统的累及㊂预后因素方面年龄大于65岁㊁非I期病变㊁L D H升高和骨髓活检阳性认为是O AM L的预后不良因素㊂治疗方面,由于O AM L发病率低,因此国际和㊃4101㊃‘临床荟萃“2017年12月5日第32卷第1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D e c e m b e r5,2017,V o l32,N o.1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国内尚无标准一线推荐方法㊂由于部分O AM L患者伴有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因此对于病原体检测阳性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抗鹦鹉热衣原体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多西环素和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完全缓解(C R)率约20%,部分缓解(P R)率约为55%;鹦鹉热衣原体感染阴性的O AM L患者疾病发病位置特殊,大多数为早期病变,因此可以采用包括手术㊁放疗为主的局部治疗方法㊂采用局部放疗ʃ手术的治疗方式,95.9%的O AM L患者可以得到较好的局部疾病控制,5年的无疾病生存达到86.4%,总生存可以达到93.8%,放疗剂量多控制在30G y以内,有报道提示剂量超过30G y可以降低疾病复发,但是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随之增加,局部放疗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白内障㊁干眼㊁结膜炎㊁角膜炎,令人担心的眼部失明则很少发生㊂如果是双侧发病或者累及视神经等深部组织是疾病复发的高危因素㊂1.3其余部位MA L T淋巴瘤 MA L T淋巴瘤其他多发的部位还包括皮肤㊁腮腺㊁甲状腺㊁肺部和乳腺等,如果是局部病变多采用手术㊁放疗等局部治疗方法,如果是晚期病变则建议联合全身系统性治疗控制疾病㊂2S M Z LS M Z L起源于次级淋巴滤泡边缘区的记忆B淋巴细胞,是一种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 H L),占淋系肿瘤2%㊂大约20%S M Z L患者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 I H A)㊁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 T P)等]㊂本病临床表现和预后存在异质性,大多数患者中位生存时间8~10年不等,但10%~20%患者会出现大细胞转化,预后较差㊂由于形态学的相似性,以往部分S M Z L被误诊为C D5-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 L L)㊂本病中位发病年龄68岁,无性别差异㊂多累及脾脏(白髓)和脾门淋巴结(其他部位淋巴结受累较少),大多数S M Z L在确诊时已侵犯骨髓,约有1/3肝脏受到累及,外周淋巴结极少受累及(17%)㊂因为骨髓和肝脏的高累及率,许多患者诊断时即为Ⅳ期[7]㊂本病25%患者初诊时没有临床症状,很少伴有B症状及L D H升高㊂实验室检查方面,外周血涂片可见绒毛状淋巴细胞,25%患者存在血细胞减少,1/3患者伴有单克隆球蛋白(M蛋白,常为I g M)[8]㊂本病免疫表型没有特征性,常表达C D19㊁C D20㊁C D22㊁C D79a㊁C D79b㊁F M C7及I g M;而C D5㊁C D10㊁C D43㊁B C L6㊁c y c l i nD1以及C D103多为阴性;C D23㊁I g D 及c I g等免疫表型没有特异性㊂C L L的M a t u t e s积分多ɤ2分;C D5d i m达10%~25%,可共表达C D23或C D43,需与C L L鉴别;C D11c和C D25有时阳性,C D103和C D123几乎均阴性㊂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80%病例为复杂核型,7q-最为常见,约占30%,D e l(17p)的发生率在3%~17%㊂分子生物学方面S M Z L存在I G H V1-2使用偏向,N O T C H2和K L F2突变在疑难疾病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但可见于其他惰性B淋巴瘤,临床提示预后差㊂S M Z L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这与患者的肿瘤负荷㊁体能状态有关[7]㊂脾脏病理是诊断的金标准,但是由于缺乏其他特异性的诊断指标,加之部分患者不能接受脾脏手术,因此以往S M Z L诊断方面较为困难㊂2008年M a t u t e s等[9]提出了S M Z L最低诊断标准,具体为:符合以下1项即可诊断S M Z L:①脾脏组织活检+C L L免疫表型积分ɤ2分;②典型细胞形态学表现+C L L免疫表型积分ɤ2分+C D20阳性细胞窦内浸润(如脾组织无法获得)㊂因此,目前临床怀疑S M Z L的患者,在缺乏脾脏病理的情况下,依据血液和骨髓的详细检查也可以确立S M Z L 的诊断㊂在治疗方面,意大利团队报道大约32%的S M Z L患者伴发丙型肝炎病毒(H C V)感染,并使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方案可以使得此类患者淋巴瘤可得到控制,总缓解(O R R)率和C R率分别为77%和47%,78%的患者持续病毒学缓解;中位随访时间为3.3年,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23个月;5年无进展生存率(P F S)和总体生存率(O S)分别为78%和94%,近期另一项不含干扰素的抗H C V治疗也提示对于伴发H C V感染的S M Z L患者,单纯抗H C V治疗可以使得淋巴瘤相关治疗反应率为73%,两项研究证实H C V感染与S M Z L密切相关[10]㊂但是,本中心的回顾性研究表明中国S M Z L人群H C V发生率显著低于欧洲国家(大约3%),因此提示东西方S M Z L患者在发病病因上存在差异㊂对于H C V感染阴性的S M Z L患者,在开始治疗前需要评估治疗指征,如果不存在治疗指征可以暂时观察和随访,但是如果存在血细胞减少㊁脾脏梗死或者脾脏肿大所致的压迫症状等就需要开始治疗㊂目前对于有症状的S M Z L患者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是单药利妥昔单抗或者脾脏切除术,两者都有较好的近期疾病控制率,但是回顾性资料显示单药利妥昔单抗治疗的复发率低于脾脏切除,并且有资料显示,在诱导治疗后继续使用利妥昔单抗进行维持治疗将进一步降低疾病的复发[11-12]㊂同时分析发现在单药利妥昔单抗的基础上联合化疗并不能进一步增加疗效,相反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增加㊂㊃5101㊃‘临床荟萃“2017年12月5日第32卷第1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D e c e m b e r5,2017,V o l32,N o.1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3N M Z LNM Z L是成熟B细胞来源的边缘区淋巴瘤,临床大多侵犯淋巴结而结外器官累及极少,NM Z L在所有M Z L中发病率最低,大约只占10%,中位诊断年龄59岁,男女比例相当㊂患者诊断时多为晚期病变,全身广泛浅表㊁胸腹部淋巴结肿大,但多为非巨块型㊂1/3NM Z L患者骨髓受累,10%患者单克隆I g M增高,大约15%NM Z L患者会出现大细胞转化(中位时间为4.5年),预后较差㊂常见染色体异常包括+3㊁+18㊁+7㊁+12㊁6q-㊁I G H V4-34g e n e (30%)[13],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提示NM Z L和S M Z L 中存在K L F2㊁P T P R D和T N F A I P3等新型分子突变,提示N K-κb㊁S T A T3等信号通路存在异常,可能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㊂治疗方面由于针对NM Z L设计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较少,因此没有推荐方案,临床对于NM Z L的治疗基本参照其他惰性淋巴瘤㊂具体而言,临床治疗基本参照滤泡淋巴瘤治疗原则:首先排除少数H B V㊁H C V等病毒感染相关NM Z L外,对于早期局限性病灶推荐采用局部放疗或单药利妥昔单抗治疗;对于晚期病变患者,如果没有治疗指征可采取观望等待的策略,反之有治疗指征的NM Z L患者可以采取系统性治疗,包括联合免疫化疗等[14-15]㊂总体而言,M Z L无论在肿瘤生物学,还是在临床表现㊁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异质性,不同亚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诊疗策略㊂由于M Z L属于惰性淋巴瘤,大多数患者对于一线治疗疗效较好,预后佳,生存期较长㊂对于复发难治M Z L患者可以考虑惰性淋巴瘤的二线治疗方案,近年来包括伊布替尼㊁来那度胺等新型药物也显现出令人鼓舞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M Z L患者的临床预后㊂参考文献:[1] M a t u t e sE,M o n t a l b a nC.C l i n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o fn o n-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n o n-o c u l a re x t r a n o d a l m u c o s aa s s o c i a t e dl y m p h o i d t i s s u e(E NMA L T)m a r g i n a l z o n el y m p h o m a s[J].B e s t P r a c tR e sC l i nH a e m a t o l,2017,30(1-2):99-108.[2] M o o d y S,E s c u d e r o-I b a r z L,W a n g M,e t a l.S i g n i f i c a n ta s s o c i a t i o nb e t w e e n T N F A I P3i n ac t i v a t i o n a nd b i a se di mm u n o g l o b u l i n h e a v y c h a i n v a r i a b l er e g i o n4-34u s a g ei nm u c o s a-a s s o c i a t e dl y m p h o i dt i s s u el y m p h o m a[J].J P a t h,2017,243(1):3-8.[3] T h i e b l e m o n tC,C a s c i o n e L,C o n c o n i A,e ta l.A MA L Tl y m p h o m a p r o g n o s t i c i n d e x g e n e r a t e d f r o mt h ed a t a s e to f t h eI E L S G-19p r o s p e c t i v e 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J].B l o o d,2017,130(12):1409-1417.[4] A n g e l oZ,C e s a r eH,L o r e n z oR,e t a l.E r a d i c a t i o nt h e r a p y i nH e l i c o b a c t e r p y l o r i-n e g a t i v e g a s t r i c l o w-g r a d e MA L Tl y m p h o m a p a t i e n t s:a s y s t e m i c r e v i e w[J].J C l i n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13,47(10):824.[5] V r i e l i n g C,d e J o n g D,B o o tH,e t a l.L o n g-t e r mr e s u l t so fs t o m a c h-c o n s e r v i n g t h e r a p y i n g a s t r i c MA L Tl y m p h o m a[J].R a d i o t h e rO n c o l,2008,87(3):405-411.[6] R u s k o néF o u r m e s t r a u x A,F i s c h b a c h W,A l e m a n B,e ta l.E G I L S c o n s e n s u s r e p o r t.G a s t r i c e x t r a n o d a lm a r g i n a l z o n eB-c e l l l y m p h o m a o fMA L T[J].G u t,2011,60(6):747.[7] A r c a i n i L,R o s s i D,P a u l l i M.S p l e n i c m a r g i n a l z o n el y m p h o m a:f r o m g e n e t i c st o m a n a g e m e n t[J].B l o o d,2016, 127(17):2072-2081.[8] P i r i s MA,O n a i n día A,M o l l e j o M.S p l e n i c m a r g i n a lz o n el y m p h o m a[J].B e s t P r a c t R e s C l i nH a e m a t o l,2017,30(1-2): 56-64.[9] M a t u t e sE,O s c i e rD,M o n t a l b a nC,e ta l.S p l e n i c m a r g i n a lz o n e l y m p h o m a p r o p o s a l s f o r a r e v i s i o no f d i a g n o s t i c,s t a g i n ga n d t h e r a p e u t i cc r i t e r i a[J].L e u k e m i a,2008,22(3):487-495.[10] M a h a d e v a nD,U n g e r J M,S p i e rC M,e t a l.P h a s eⅡt r i a l o fc i s p l a t i n p l u s e t o p o s ide p l u s g e m c i t a b i n e p l u s s o l u m e d r o l(P E G S)i n p e r i p h e r a lT-c e l l n o n-H o d g k i n l y m p h o m a(S WO GS0350)[J].C a n c e r,2013,119(2):371.[11] E l s eM,M a rín n i e b l aA,d e l aC r u zF,e t a l.R i t u x i m a b,u s e da l o n e o r i n c o mb i n a t i o n,i s s u p e r i o r t o o t h e r t r e a t m e n tm o d a l i t i e si n s p l e n i c m a r g i n a lz o n el y m p h o m a[J].B r JH a e m a t o l,2012,159(3):322-328.[12] K a l p a d a k i s C,P a n g a l i s G A,A n g e l o p o u l o u MK,e t a l.T r e a t m e n t o f s p l e n i cm a r g i n a l z o n e l y m p h o m aw i t hr i t u x i m a bm o n o t h e r a p y:p r o g r e s s r e p o r t a n d c o m p a r i s o n w i t hs p l e n e c t o m y[J].O n c o l o g i s t,2013,18(2):190-197. [13] A r c a i n i L,R o s s i D,P a u l l i M.S p l e n i c m a r g i n a l z o n el y m p h o m a:f r o m g e n e t i c st o m a n a g e m e n t[J].B l o o d,2016, 127(17):2072-2081.[14] T h i e b l e m o n tC,M o l i n a T,D a v iF.O p t i m i z i n g t h e r a p y f o rn o d a lm a r g i n a l z o n e l y m p h o m a[J].B l o o d,2016,127(17): 2064-2071.[15] M a k a r o v aO,O s c h l i e s I,Mül l e rS,e t a l.E x c e l l e n t o u t c o m ew i t hl i m i t e dt r e a t m e n ti n p a e d i a t r i c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m a r g i n a l z o n e l y m p h o m a[J].B r JH a e m a t o l,2017A u g2[E p u ba h e a do f p r i n t]收稿日期:2017-12-08编辑:武峪峰㊃6101㊃‘临床荟萃“2017年12月5日第32卷第1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D e c e m b e r5,2017,V o l32,N o.1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摘要】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瘤类型,其临床表现通常包括颈部淋巴结肿大、持续性发热、乏力等症状。

在病理上,可见淋巴结结构受损,存在大量小淋巴细胞。

免疫组化显示CD20、CD79a等阳性。

分子遗传学上5q-、7q+等异常常见。

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

与其他淋巴瘤的鉴别诊断需要结合病理特点和分子遗传学特征。

该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仍有待进一步探讨,有必要加强对其临床和分子机制的研究。

深入了解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指导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病理特点、免疫组化特点、分子遗传学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意义、进一步研究、展望1. 引言1.1 定义和背景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淋巴瘤类型,主要发生在消化道、呼吸道和其他黏膜相关器官的淋巴组织中。

MALT淋巴瘤在临床上呈现出慢性和进展性的特点,常见症状包括慢性腹痛、消化不良、体重减轻、贫血等。

这种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症状、病理特点以及免疫组化和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

MALT淋巴瘤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与慢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环境因素有一定关联。

引起MALT淋巴瘤的具体分子机制和遗传异常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深入了解MALT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有助于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通过对病例的详细观察和分析,我们旨在总结该病的典型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免疫组化特点以及分子遗传学特点,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通过对该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探讨,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区分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与其他类似疾病,从而实现早期诊断并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淋巴瘤的分类

淋巴瘤的分类
Burkill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
滤泡性淋巴瘤
占淋巴瘤
3%-5%
占NHI5%一10%
好发人群
儿童和青年人(多见于非洲儿童,国内少见)
中老年人,中位年龄59岁
起源
滤泡生发中恶性程度
高度侵袭性(高度恶性的小无裂细胞型)
惰性(低度恶性)
免疫表型
CD10、CD19、CD20、CD79a、表面Ig、Bel-6
CD10、CD19、CD20、表面lg、Bcl-6、Bel-2
染色体易位
T(8;14)一导致c-mye癌居因过度表达,促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而发生淋巴瘤
(14;18)一导致Bel-2基因的活化及Be1-2蛋白高表达,Bel-2蛋白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
病理特征
满天星1像,即癌细胞间散在分布着胞质丰富而透亮的春噬有核碎片反应性增生的E嘴细胞
赘生物体积较小,沉积在心瓣膜表面,常累及二尖瓣或三尖瓣
关节
脾脏
发生率
95%
8版未讲述
典型临表
滑膜充血水肿
脾脏体积增大、滤泡增生
病理特征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紧接滑膜细胞处浅表部位的结缔组织内可出现灶性纤维素样坏死
红髓出现大量浆细胞。小动脉周围纤维化,形成羊葱皮样结构为最突出的病理变化
早期淋巴结病变
T细胞性
原发于
淋巴结、结外任何部位(如纵隔、口咽环等)
皮肤
恶性程度
侵袭性(高度恶性)
惰性(低度恶性)
免疫表型
CD19.CD20.CD79a、表面Ig
CD2.CD3、GD4、CD45RO
遗传学改变
Bcl-6基因突变,( 14;18),Bcl-2基因易位
多数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呈单克隆性

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成人淋巴瘤,它源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泪腺、甲状腺等部位。

MALT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了解这些特点对于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MAL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取决于病变部位。

常见的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以及特定部位的症状,如消化道MALT淋巴瘤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恶心、呕吐、便血等消化道症状,呼吸道MALT淋巴瘤可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在临床上,MALT淋巴瘤有时被误诊为炎症性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因此需要通过病理检查来明确诊断。

病理学上,MALT淋巴瘤的特点是肿瘤细胞起源于边缘区B细胞,表现为细胞浆较少、淋巴浆细胞样的外观,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通常表现为CD20和CD79a阳性,CD5、CD10、CD23、CD43等T细胞标记阴性。

MALT淋巴瘤还可表现为淋巴滤泡结构的扩张,伴有淋巴细胞的肿大和增生,以及异型淋巴样细胞的出现。

在组织学形态上,MALT淋巴瘤的特点是肿瘤细胞侵袭淋巴结边缘区、滤泡周围组织和黏膜下组织,形成小型的结节状浸润,有时还可形成瘤样病灶。

有时,MALT淋巴瘤还可与炎症组织相混杂,形成所谓的淋巴瘤样反应。

治疗方面,MALT淋巴瘤的治疗原则是局部控制和系统治疗相结合,局部控制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放疗和内镜治疗等方式,系统治疗主要是通过化疗和免疫治疗等方式。

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干扰素等新治疗手段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对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MALT淋巴瘤,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有些患者肿瘤即可完全消退,无需进一步治疗。

MALT淋巴瘤是一种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淋巴瘤,临床医生在面对此类疾病时,应该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淋巴瘤类型,主要发生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如胃肠道、呼吸道、甲状腺、眼睛等处。

该疾病具有一些特殊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深入了解其特点对于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临床表现MAL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常见的症状包括局部不适感、疼痛、肿块、出血、压迫症状。

在特定部位的病变也会出现相应的症状,比如胃MALT淋巴瘤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腹痛等症状;肺MALT淋巴瘤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MALT淋巴瘤也会伴随着全身症状,如乏力、体重减轻、发热等,但这些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

病理特点MALT淋巴瘤的主要病理特点是淋巴瘤细胞浸润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形成小型淋巴滤泡,瘤细胞常呈边缘带细胞样,核大,核仁明显,有分裂和凋亡。

免疫表型主要为B细胞表面标志物(CD20、CD79a)阳性,并且常见为轻链单克隆,通常是κ型。

部分病例可见到CD5、CD10、CD23等T细胞表面标志物。

成像学表现MALT淋巴瘤在影像学检查中的表现也是多样的。

比如在胃镜检查中,可见黏膜不规则增厚、红斑、溃疡及结节状肿块,而在CT扫描中可能显示肿瘤呈不规则形状、边缘模糊、增强后中度强化。

在眼科检查中,可见到巩膜淋巴结增大、结膜下肿块,CT检查则可能显示弥漫性或局限性巩膜增厚。

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MALT淋巴瘤的诊断,首先需要进行病理学检查,包括组织活检和免疫组化检查。

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来进行综合分析。

在鉴别诊断中,需要将MALT淋巴瘤与其他类型的淋巴瘤、炎性假瘤等进行区分,这需要临床医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

治疗和预后MALT淋巴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方式,其中具体选择治疗方案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MALT淋巴瘤的预后相对较好,但在部分患者中也有不良预后的情况出现,此时需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

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

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

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DEC. 2023, Vol.21, No.12 Total No.170Radiological Features of 【通讯作者】陈相猛,男,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肺癌影像学诊断。

E-mail:****************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12月 第21卷 第12期 总第170期嘱患者深呼吸,屏气状态完成CT平扫。

13例患者接受增强CT扫描:保持和胸部CT平扫同样的方向和范围;使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浓度:350mg /mL;剂量80~100 mL),经肘前静脉以2.5~3.5mL/s的流率由高压注射器注射,动脉期和静脉期分别为注射对比剂后30s和60s进行图像采集。

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冠状面和矢状面多平面重组图像,层厚均为3.0mm。

CT征象阅读和记录由两名胸部放射亚专业方向的高年资医生,在未知病理结果的前提下完成,意见不统一通过协商达成最终意见。

包括以下征象:(1)数量(单发,多发);(2)位置(左肺上叶、下叶;右肺上叶、中叶、下叶);(3)分型(结节肿块型,表现为肺内单发或多发的结节肿块影,边界清晰或模糊;肺炎实变型,表现为大片状或节段样分布的致密影及实变影;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表现为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斑片状或网格状模糊影;粟粒型,表现为多发小结节状致密影;混合型,表现为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亚型同时出现);(4)空气支气管征(病灶内可见充气支气管影);(5)血管造影征(增强图像显示病灶内强化血管影);(6)病灶周围磨玻璃密度影;(7)支气管扩张(病灶内部显示的支气管管径超过近端支气管管径);(8)空洞;(9)钙化;(10)胸腔积液等[3-4]。

1.3 18F-FDG PET/CT检查9例患者接受了18F-FDG PET/CT检查:采用美国GE Discovery VCT64型PET/CT仪,显像剂为18F-FDG(广州市原子高科同位素公司;放化纯>95%)。

眼眶黏膜相关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及文献复习

眼眶黏膜相关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及文献复习

眼眶黏膜相关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及文献复习董萍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1(013)023
【摘要】目的:探讨眼眶黏膜相关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以下简称MALT 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MALT淋巴瘤进行了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肿瘤由边缘区B细胞组成,对组织造成破坏性浸润,肿瘤细胞CD20,CD79a,BCL-2弥漫阳性.结论:MALT淋巴瘤具有惰性的临床过程,缓慢扩散,复发后可累及到其他部位,确诊依赖于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总页数】1页(P244)
【作者】董萍
【作者单位】224300,江苏盐城市射阳县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肝组织病理诊断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
3.眼眶黏膜相关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及文献复习
4.结膜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5.眼眶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71例的临床病理特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又称MALT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组织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胃、肠、甲状腺、肺、眼部及皮肤等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

MAL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临床表现MAL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消瘦、体重下降、发热、盗汗、疲乏、贫血等全身症状,以及局部侵犯所致的相应器官症状。

胃MALT淋巴瘤患者最常表现为上腹疼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眼部MALT淋巴瘤患者可表现为眼部肿胀、外观异常等。

二、病理特点1. 组织形态学:MALT淋巴瘤的病理学特点是在边缘区淋巴组织中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增生,呈现淋巴滤泡结构。

典型的MALT淋巴瘤病变呈现为小体状增生的淋巴细胞,有时可见到成簇的淋巴细胞形成。

2. 免疫组化:MALT淋巴瘤常表达B细胞标记物,如CD20、CD79a、CD19,也可能表达CD5、CD10、CD23等。

3. 分子遗传学:病变组织可常见到t(11;18) (q21;q21)和t(1;14) (p22;q32)等染色体易位。

4. 免疫组织化学:MALT淋巴瘤组织中常见到大量的IgM和IgA分泌,部分病例还可见到IgG和IgE的分泌。

5. 其他特点:MALT淋巴瘤组织中还可出现淋巴滤泡的脱落和破坏,以及间质纤维化的形成。

三、诊断要点MALT淋巴瘤的诊断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常见的检查包括病变组织的组织切片检查和特定免疫组化标记物的检测。

放射学检查(如CT、MRI)、内镜检查、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等也可辅助诊断。

四、治疗方案MALT淋巴瘤的治疗策略包括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两种,具体治疗方案因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异。

一般局部治疗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局部化疗,而全身治疗则主要包括化疗和免疫治疗。

近年来,靶向治疗成为MALT淋巴瘤治疗的新方向,如采用靶向B细胞的药物进行治疗。

肝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

肝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

MAL - L表现为大小不等 的结节 , T MZ 最大者 3c m×2 5c . m×2c m。肿瘤细胞 主要 由弥 漫分布 的中心细胞样 细胞组成 , 与肝 实质分界清楚 。瘤组织 内可 见残 留 的小胆 管 , 但未 见 “ 巴上 皮 病变 ” 淋 。瘤 细胞 免疫 表 型 C 2 、C 7 a和 呈 阳性 表 达 , D0 D9 C 3 C 4 R C 5 C 1 、 yl 、 和 b l D 、 D 5 O、 D 、 D 0 C cnD1 i c 2呈 阴性表达 。结论 -
o a r i a o e B c l lmp o fmu o a a s ca e y h i is e t p ( AL M Z o h i e .M e h d A a e o dl ma gn l n - e l y h ma o c s — s o it d l mp o d t u y e M z s T- L) ft e l r v to s c s f M ALT- Z o h ie s s u id b it lg n mmu o it c e s r n e iw ft e l e a u e a d is ci io a h — M L ft e l r wa t d e y h s o o y a d i v n h s o h mit y a d r v e o h i r t r , n t l c p t o t ' n lg cc a a t n tc r n l z d o i h r c e s iswe e a ay e .Re u t M ALT_ ZL o ie s a l c u e n a u t Th i e a a ib e s l o — sl s M fl r u u l o c r d i d l. v y e l rh d a v r l o i n d v a d u e 。t e g e t s n a u i g 3 c ×2 5 c ×2 c ls h r a e to e me s rn m . m m, Th u rc l r e i m i n h we if s n n t n e t mo el we em d u i sz a d s o d d fu e a d mo o o — s n e O Si fl a i n o y ia e to y e l e c l ,wh c r l d l e t d fo t e l e a e c y a Alh u h t e e we e U n i r t f t p c l c n r c t -i e l t o k s ih we e wel e i a e r m h i r p r n h m . n v to g h r r s l sz d b l u t t i h u ma l ie i d c s wi n t e t mo ,a p r n y p - p t ei ll s n r o d n iid Th mmu o h n t p f t e e h r p a e tl m h e i l e i s we e n t i e tf . h a o e ei n p e o y e o h t mo e l wa o iie f r C 0。CD7 a ca d n g tv o u rc l s p st o D2 s v 9 ,I n e a ie f rCD3 ,C 5 D4 RO,C D5 ,C 0,Cy l , b l . Co cu i n D1 c i D1 , c- n 2 n l so M[ ALT— Z ft e l e sv r a e,a d t e d a n ss n e s t o i e p t o p o o y a d i M L o h i ri e y r r v n h ig o i e d o c mb n a h mo h l g n mmu o h n t p ,e i n t g n p eoy e l mi a i n t e p s i i t fo h r p i r o - d k n’ y h ma n f mm a o y p s d t mo so ie sa l h o sb l y o t e rma y n n Ho g i S l mp o s a d i l i n a t r e u o u r fl r s we 1 v .

1例直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淋巴瘤报告并文献复习

1例直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淋巴瘤报告并文献复习

Vol.27No.2Apr.2021*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9-0070)△通信作者,E-mail :******************1例直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淋巴瘤报告并文献复习*肖守铜1,崔文文1,管仲安2△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山东济南250000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山东济南250000DOI:10.19668/ki.issn1674-0491.2021.02.019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淋巴瘤是指来源于淋巴滤泡边缘区(即淋巴滤泡和滤泡外套之间的结构)细胞的低度恶性淋巴结外B 细胞性淋巴瘤,临床表现具有明显的惰性,病情进展缓慢,病程长,肿瘤常呈局限性生长,该病好发于50岁以上年龄段,近年有发病年轻化趋势[1]。

直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淋巴瘤临床表现不典型,多表现为腹痛、便血、局部肿物及排粪习惯改变,严重者可引起肠梗阻,与炎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及肠道恶性肿瘤等表现相似,误诊率高,预后尚不明确[2-3],因此,临床医师应予以重视。

本文报告1例直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淋巴瘤患者的诊治过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和讨论。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5岁,因“反复便血伴肛内肿物脱出7天”于2020年6月2日入院。

患者便血反复发作,血色鲜红,偶有疼痛,便时可伴肛内肿物脱出,可还纳。

患者曾于外院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示距肛门约5cm 处可见两处相连的隆起(见图1),期间未进行相关的治疗。

平素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入院查体:神清,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腹查体未见特殊。

专科检查:骑伏位,肛门外观大致正常。

直肠指诊:肛管前位、右前位可触及质软条形肿物,活动度可,退指指套少量染血,色鲜红,未见分泌物。

2诊治经过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1)肛周及腔内彩超提示肛管前壁黏膜下低回声,考虑黏膜下炎性包块;(2)盆腔MRI 提示直肠右前壁局部隆起并盆腔多发小淋巴结;(3)胸部+全腹增强CT 提示回肠末端壁略厚并周围多发小淋巴结;(4)妇科肿瘤标志物检查未见异常。

气管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

气管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

气管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李梦杰; 刘鹏; 施淑静; 王彪; 周杰; 金玉珍【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9(024)012【总页数】2页(P2313-2314)【作者】李梦杰; 刘鹏; 施淑静; 王彪; 周杰; 金玉珍【作者单位】062650 河北青县青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 淋巴瘤属于一种结外淋巴瘤,主要由小B淋巴样细胞组成,包括了边缘区细胞、小淋巴细胞、单核样细胞、散在免疫母细胞、中心细胞样细胞等。

MALT淋巴瘤可发生于胃肠道、唾液腺、肺脏等器官组织,气管案例相对罕见 [1]。

我们遇1例,报道如下。

病例资料患者王XX,女性,76岁。

住院号1990391。

主因发现右肺阴影8个月余于2019年2月27日住我院呼吸科。

患者于2018年6月18日家属觉患者喘气粗,因有肺癌家族史,给患者查胸部CT发现右肺阴影。

未进行治疗。

于2018年9月9日复查胸部CT肺阴影无明显变化,又于2019年2月7日复查胸部CT肺部阴影亦变化不明显。

患者有活动后喘息,无发热,无咳嗽,无咳痰,无咯血,无胸痛,无乏力不适,无明显体重减轻。

患者不吸烟,不饮酒,无高血压及冠心病史,无糖尿病及肾病史,无病毒性肝炎及结核病等传染病史。

体格检查:T:37.3℃,P:98次/分,R:20次/分,BP:140/80mmHg,神志清楚,精神无异常,颈部、腋下、腹股沟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呼吸平稳,发育正常,查体合作,无杵状指,咽部无充血,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双肺无啰音,心率98次/分,心率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右侧乳腺外上限触及直径约1厘米左右肿物,质较硬。

辅助检查:血白细胞5.9×109/L,中性粒细胞66%,红细胞正常,血小板正常,凝血功能正常,血D-二聚体阴性,血糖正常,电解质正常,血脂正常,肾功能正常,肝功能正常,血气分析:PH7.41,PaCO2 37.4mmHg,PaO2 71mmHg。

原发性胸腺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原发性胸腺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原发性胸腺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

原发性胸腺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相对罕见的B细胞淋巴瘤,其中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边缘区淋巴瘤。

该疾病常常发生在50岁以上的成年人身上,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这种淋巴瘤。

下面将就该病例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详细分析。

临床表现:
该患者是一名6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咳嗽,气促以及发热等。

体格检查时肺部听诊发现两侧肺部存在明显的湿性啰音。

血清学检查发现该患者白细胞总数较正常值略高,但是其他恶性细胞的指标未检出异常。

病理分析:
组织学观察:经病理生物学检查显示,肺部病理灶组织细胞密度较高,瘤细胞大小均匀,并且细胞核相对较大。

瘤细胞之间的胞质存在免疫现象,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后证实瘤细胞表达CD20,CD79a等B淋巴细胞特异性抗原。

另外,瘤细胞也表现出两种免疫球蛋白轻重链表达不均的特点。

分子遗传学分析:经分子遗传学检查证实该患者瘤细胞具有冠状病毒病人的治疗终点相关基因6(TRAF6)基因敲除,并且11q21以及14q32的染色体发生了一些变异。

诊断结果:
综合上述病理学结果,本例的病情最终诊断为原发性胸腺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

治疗方案:
在治疗方面,该患者进行了放疗和化疗以及靶向药物治疗。

结语:
原发性胸腺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瘤,该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在病理学检查中表现为组织细胞密度较高,瘤细胞大小均匀,并且细胞核相对较大。

治疗方案也包括放疗、化疗以及靶向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发表者:魏锐利 (访问人次:143)患者:病人女,25岁,无任何疾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

最近发现左眼有类似息肉的肿块,去医院手术时,发现并非如此,切出蚕豆粒大的肿瘤物,病理检查结果如下:基因重排检测报告显示,B淋巴细胞克隆性增生,T淋巴细胞无克隆性增生免疫组化结果:CD3(+),CD20(+),KI-67(+3%),K-LC(+), λ-LC(+)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病理诊断结果:(左眼内毗部结膜)结合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病变支持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刚刚得到诊断结果,尚未开始治疗目前非常紧张,在当地都没有医院愿意接收治疗。

想咨询此病如何治疗,是否可以治愈,治疗时间和费用大概是多少?从外地过去,是否可以马上住院治疗?非常感谢魏大夫的回复。

上海长征医院眼眶病、眼肿瘤诊治中心魏锐利上海长征医院眼眶病、眼肿瘤诊治中心魏锐利:需要你的片子,和切除的手术记录。

患者:非常感谢魏医生的及时回复!再次期待着您的回复。

患者:魏医生,刚刚只上传了手术记录,另外,CT片目前无法清楚拍摄出来,只能手写一下CT扫描描述。

希望您结合之前的免疫组合和基因重排结果再帮忙看看。

我们都非常感谢您的回复及指导!上海长征医院眼眶病、眼肿瘤诊治中心魏锐利:就是粘膜相关淋巴瘤,放疗吧,最好在上海放疗。

患者:谢谢魏大夫回复眼眶肿瘤之一—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的诊治新进展全网发布:2011-06-23 19:45 发表者:魏锐利 (访问人次:2337) 上海长征医院眼眶病、眼肿瘤诊治中心魏锐利非霍奇金淋巴瘤中边缘带淋巴瘤的一种特殊类型,通常发生在与黏膜和腺上皮有关的结外器官呈低度恶性的惰性发病过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OAML)是眼眶恶性淋巴瘤中较常见的一种,西方国家占50~80%日本和韩国占80~90% 可浸润眶内及其他眼附属器结膜25%,眼眶75%,双侧10%~15%(主要在结膜)发病年龄多为40岁以后,平均年龄65岁,年发病增长率有大于6%的趋势。

OAML是一种无痛的、致死率很低的恶性肿瘤,因此,对于一部分病人,仅观察即可。

部分瘤经常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及时治疗,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术后放射治疗、化疗。

多种治疗措施常伴随相关的副作用。

然而,因为缺乏前瞻性的实验研究,OAML的治疗方案选择还没有确定。

近来对衣原体感染和OAML发病机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认识,促进了创新性治疗—抗菌治疗的发展。

已经证明根除HP的抗菌治疗对OAML不起作用,但强力霉素根除鹦鹉衣原体感染有效,这对于其他方法治疗失败的病人是有效的选择(如受照射的区域以及局部淋巴结肿大)。

Meta分析证明抗生素治疗OAML有效性研究说明:包括42例患者(意大利、澳大利亚、台湾和美国)48%(24例)有效(完全有效8名患者,部分有效8人,轻微有效4人,20例患者病情稳定,2例在进行抗生素治疗后病情进展),但42例患者中只有3例的客观指标(X片和裂隙灯照片)提示有效,抗生素疗效有很大差异迄今为止报道的文献中,尚缺乏客观指标判定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性,缺乏组织学不同亚型的OAL治疗的有效率,此外,短时间的随访都认为目前没有确切的证据,因此今后的前瞻性研究需要明确客观评价治疗指标,也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

抗肿瘤免疫疗法—利妥昔单抗作为抗B淋巴细胞CD20抗原的嵌合单克隆抗体已经证明此药对MALT淋巴瘤有效,主要用于新诊断出的OAML病人,但易复发,可在其他治疗方法有禁忌时暂时缓解症状,局部病灶注射已成功用于结膜淋巴瘤,但这种方法的疗效仍然有待于定论,用于OAML的病人也缺乏对照。

手术是治疗OAML的主要方法,手术的重要意义在于:确定诊断必须的一步;在某些病人是治疗途径的一部分,泪腺部、结膜、眶前部病变可完全切除;眶深部、眼外肌、视神经周围病变不需完全切除,主要依据在于减少并发症,且并不影响生存率,有资料证明部分切除和完全切除在Ⅰ期病人结果相似。

放射治疗也是OAML治疗的重要措施。

OAML的最佳治疗方法和几个临床生物学变化密切相关,基因突变也许可以成为预测治疗以及鉴别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潜力的工具。

在本讲座中,我们对OAML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如果确认是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手术后复发也不可怕,只要放疗就可以了,放疗剂量3600拉得以下就行,每次200拉得,分次照射,应该没问题。

MALT淋巴瘤预后较好,大多局限于眶内,全身症状较少见。

治疗方式主要有单一的手术切除或手术切除后联合放疗、化疗、根除鹦鹉热衣原体的抗生素治疗、免疫治疗等,可根据肿瘤的分期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其中手术切除联合放疗是较为经典的治疗方式。

眼眶原发低度恶性粘膜相关淋巴瘤的放射治疗眼眶粘膜相关淋巴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

手术很难一次切除干净,可考虑手术切除大部分肿瘤+化疗+随诊观察。

必要时可采用生物治疗。

认为放射治疗剂量控制在24~35Gy为宜,低于24Gy局部复发率增加,高于35Gy则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Chao等[6]认为30Gy为首选剂量;而Reddy等[1]则推荐35~40Gy为最佳剂量。

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的放射治疗王绿化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1999年第3期第8卷论著作者:顾大中黄一蓉余子豪雷英衡单位:100021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关键词:淋巴瘤/放射疗法;眼眶肿瘤/放射疗法【摘要】目的分析12例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的放射治疗结果,复习文献,讨论眼眶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法。

方法1958年至199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12例,Ⅰ期8例,Ⅱ期4例。

10例行单纯放射治疗,2例行放射治疗加化疗。

放射治疗主要为局部照射,照射剂量D T30~60Gy。

结果局部控制率100%,5年生存率86%。

文献复习显示,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75%为低度恶性,单纯放射治疗局部控制率平均97%,5年生存率62%~93%,远处复发率为20%。

结论局部放射治疗是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有效的治疗方法,低度恶性放射剂量D T30~35Gy,中、高度恶性 D T36~40Gy。

Radiotherapy of primary malignant lymphoma of the orbitWANG Luhua,GU Dazhong,HUANG Yirong,et al.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Cancer Hospital,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Beijing 100021【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reatment results of our twelve primary orbital lymphoma.Methods From 1958-1997, 12 patients with primary orbital lymphoma were treated. Eight cases had Stage I lesions and four had Stage Ⅱlesions. Ten patients received radiotherapy alone (30~60 Gy,4~8 weeks) and 2 patients received radiotherapy plus chemotherapy.Results Local control rate was 100% and 5-year survival was 86%. Literature is reviewed. About 75% of orbital lymphoma is pathologically low-grade. Local irradiation could nearly give 100% local control with 62%~93% 5-year survivalrate. Distant relapse is about 20%.Conclusions Carefully planned radiotherapy with lens shielding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treat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orbital lymphoma. Radiation doses of 30~35Gy for low-grade lesions and 36~40Gy for intermediate and high-grade lesions are recommended.【Key words】Lymphoma/radiotherapy;Orbitalneoplasms/radiotherapy眼眶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较为少见。

国外文献报道,约占眼眶肿瘤的10%,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百分比<1%,在国内更为罕见[1-4]。

我院自1958年~1997年共收治眼眶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2例,作者总结其治疗结果并进行了文献复习。

1 材料与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自1958年~1997年共有14例病人被诊断为眼眶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其中1例仅作了眶内容物摘除术,未做术后放射治疗,1例为双下睑结膜假性淋巴瘤,确诊后未在我院治疗。

其余12例均接受了放射治疗,2例合并应用了化疗。

该组病例的基本情况见表1。

治疗方法:10例为单纯放射治疗,2例放射治疗合并化疗。

2例中1例单药应用甲酰溶肉瘤素,总量6.16 g,另1例应用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方案4周期。

放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单前野或前野加侧野照射,后者合并应用楔形板技术。

放射治疗剂量D T 30~60Gy,4~8周。

2 结果治疗后随诊结果见表1,7例随诊5年以上。

3例已死亡,2例死于淋巴瘤的病例均为Ⅱ期患者。

例8在治疗后12个月死于肿瘤广泛播散,例9治疗后7年死于肿瘤远处复发,例10疗后10年死于非肿瘤因素。

1例疗后患眼发生白内障而致视力障碍。

1例疗后出现患眼干燥症状。

12例均未出现局部复发,局部控制率100%,5年生存率86%。

3 讨论眼眶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结外恶性淋巴瘤,中位发病年龄为60岁,50岁以上的病例占80%。

一般认为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是男性的1.5~2倍。

临床表现视病变部位不同而异,可表现为流泪、眼部异物感;发生于眼睑、泪腺和结膜的病变可表现为眼睑水肿、上睑下垂、局部肿块。

睑结膜的病变常表现为肿物呈淡红色新鲜鱼肉样外观。

发生于球后的病变表现为结膜水肿或眼球突出,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