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七年级地理降水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最新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例题与讲解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例题与讲解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例题与讲解答案:(1)降雨(2)雨量器(3)降水量柱状图(4)多(5)少(6)东岸(7)西岸1.降水的变化(1)降水的定义: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2)形成降水的条件①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气温继续降低.②有凝结核.③水滴(冰晶)增大到能够降落到地面的程度.(3)降水的形式:主要是雨、雪和冰雹,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析规律降雨等级按照雨量的大小,降雨一般分为4个级别,具体如下表:降雨等级24小时降水量/毫米小雨0.1~9.9中雨10.0~24.9大雨25.0~49.9暴雨50.0以上(4)降水的测量①测量工具:雨量器.雨量器是由储水桶、盛水器、漏斗和储水瓶组成的,另外还配有与储水瓶口径成比例的量杯.如下图:②测量方法.a.测量降水量时,将储水瓶取出,把水倒入量杯内.从量杯上读出的示数就是降水量.b.冬季降雪时,要把漏斗和储水瓶取走,直接用储水桶容纳降雪.测量降水量时,把储水桶带到室内,待桶内的雪融化后,倒入量杯内,再读出降水量数字.③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mm).析规律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和年平均降水量日降水量:24小时内的降水量.月降水量:某月每天的降水量相加.年降水量:某年每月降水量相加.年平均降水量:某地区多年降水量的平均数.【例1-1】以下属于降水的主要形式的是().A.降雨B.降雪C.冰雹D.雾解析: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雾不属于通常意义的降水范畴.答案:A(5)降水的季节变化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根据世界各地降水量各月的分配情况,一般可以分为下列五种类型:①一年内,有的地方(如A图)各月降水都很多,属于全年多雨区.②一年内,有的地方(如E图)各月降水都很少,属于全年少雨区.③一年内,有的地方(如B图)夏季降水多,属于夏季多雨区.析规律我国降水特征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表现为夏季多雨的特征,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呈现出全年少雨的特征.④一年内,有的地方(如D图)冬季降水多,属于冬季多雨区.⑤一年中,有的地方(如C图)各月降水较均匀,属于常年湿润区.谈重点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季节的划分分析一个地方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需要掌握季节的划分,就北半球而言,春季是3、4、5月份,夏季是6、7、8月份,秋季是9、10、11月份,冬季是12、1、2月份.【例1-2】读“北半球某地的各月降水分配情况柱状图”,判断此地的降水类型是().A.全年多雨型B.全年少雨型C.夏季多雨型D.冬季多雨型解析:从图中各月降水量的对比能够看出,该地降水主要集中于4~9月,应该属于夏季多雨型的降水类型.答案:C辨误区夏雨型、冬雨型这里所说的夏季多雨或者冬季多雨的降水类型,不是指降水仅集中在夏季的三个月或者冬季的三个月,而是指集中在夏半年或者冬半年.2.降水的分布(1)等降水量线的含义人们根据世界各地的气象记录,把同一时段内降水量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接起来,叫做等降水量线.谈重点年等降水量线的判读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降水量相同.(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①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③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④一般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谈重点世界“雨极”与“干极”世界降水最多的地方不在赤道附近,而在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其一年中的降水量最多达26 461.2毫米,是世界“雨极”;降水最少的地区也不在两极地区,而是南美洲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曾经连续91年没下雨,是世界公认的“干极”.【例2-1】下列有关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B.从赤道向两极呈减少的趋势C.高纬度地区的降水量一定少于低纬度地区D.沿海地区的降水量一定多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解析:A ×降水量受纬度的影响,一般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3)影响降水的因素①纬度位置——影响降水最重要的因素.赤道附近地带终年气温高,对流旺盛,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大,水汽在上升过程中容易成云致雨;两极地区终年气温低,蒸发弱,空气中所含水汽少,并且气流以下沉为主,不易成云降水.②海陆位置.中纬度沿海地区受海洋来的湿润气流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辨误区影响降水的因素因为影响降水的因素很多,海陆位置只是影响降水的因素之一,并不是绝对的沿海地区降水都多,还要结合其他因素具体分析.③地形因素.由于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山地迎风坡的水汽在升高的过程中容易形成降水;而山地背风坡的水汽随山坡下降,气温逐渐升高,不容易形成降水.此外,山脉的走向也能影响降水.如果山脉走向与海岸线垂直,这样就有利于海洋气流深入内陆,使内陆地区降水较多;如果山脉的走向与海岸线平行,这样就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气流,使它不容易影响内陆地区,使内陆地区降水较少.【例2-2】关于下图中A、B、C、D四处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A处位于迎风坡,降水最多B.B处位置最高,降水最多C.C处处于迎风坡的较高地点,降水最多D.D处离海洋最近,降水最多解析:3.降水量柱状图(1)含义和作用降水量柱状图是用柱状图形表示某地在一定时间里(通常是一年)的降水量变化情况.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变化情况,其优点是很直观地显示出各月降水的多少.(2)降水量柱状图的组成如下图所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①中间的柱就是表示降水量多少的柱状图.②纵轴表示降水量,单位是毫米(mm).③横轴表示月份,一般隔几个月标注一个月份.(3)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①观察各个月份降水量的分布是否均匀.②分析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特点,关键是确定每个季节降水的多少.(4)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步骤①绘出横坐标(时间轴),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标出月份.②绘出纵坐标(降水量轴),根据最大降水量和最小降水量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并标注降水量数值.③在坐标轴的相应位置,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画出各月降水量柱状图.【例3-1】读“北半球某地各月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地7月的降水量约是________毫米,该地1月的降水量约是________毫米.(2)该地________月的降水量约是140毫米.(3)分析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规律.(4)该地的降水季节变化与上海降水的季节变化一致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从图中可以看出,横轴数值代表月份,纵轴代表降水量的数值.通过读图能够看出每个月份降水量的数值,还能够分析哪个季节降水多,哪个季节降水少,也能够求出全年的降水量是多少.第(4)题要求了解本地降水的季节分配,上海的降水类型是夏季多雨型,和该图不一致.答案:(1)10 75 (2)10 (3)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少,属于冬季多雨型.(4)上海的降水类型是夏季多雨型,和图示该地不一致.【例3-2】关于图示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气温年较差约20 ℃B .年降水量约1 000毫米C .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一半以上D .夏季凉爽,冬季温暖 答案:C4.世界降水量分布图(1)年等降水量线的走向与纬线大致平行,表明降水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年等降水量线的走向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表示受海陆位置影响大;年等降水量线与等高线大致一致,表示降水受地形影响显著.(2)从图上能够看出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如下表:地区 降水多少 原因影响因素 赤道附近 多 终年气温高,气流上升冷却,容易成云致雨 纬度因素 南北回东岸多夏季风来自海洋,带来海陆因素归线附近丰沛的降水 西岸少气流下沉或干燥不容易形成降水 中纬度地区沿海多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大,降水多 内陆少距海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 两极地区少终年气温低,气流下沉增温,不易成云致雨(雪)纬度因素【例4】 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A 地的年降水量在________毫米以上,B 地的年降水量在________毫米以下,造成两点间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由此可知,赤道附近降水_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2)C 、D 、E 三地相比,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地(填字母),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____地(填字母),引起这种差异的因素是________,由此可知,在温带地区沿海降水____________,内陆降水________.(3)甲、乙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地,这说明回归线附近,大陆________岸降水多,大陆________岸降水少.(4)世界降水最多的地方在________(填字母)地附近.答案及解析:(1)2 000 200纬度因素多 少赤道和两极的主要区别就是纬度位置不同,这说明纬度位置是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2)CE 海陆位置多 少C 、D 、E 三地的区别在于距海远近不同,从C 到E 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因此降水越来越少(3) 甲 东 西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较多(4) 丁此地处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地形因素起到主要作用5.降水的各种类型以及形成原因 (1)锋面雨锋面雨多是由锋面或者气旋活动引起的降水.每当冷、暖气团相遇,就会形成锋面,暖湿的气团沿着锋面上升,冷却凝结成水滴,就形成了锋面雨.锋面雨的降水时间较长,降水范围广,是我国的主要降水形式.析规律 我国旱涝灾害的原因在我国锋面雨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非常不稳定,容易造成旱涝灾害.如果其在某地停留时间过长,就会造成洪涝灾害;如果在某地停留时间过短,就会形成旱灾.(2)对流雨对流雨示意图①主要分布地区: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②形成原因:在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近地面的湿润气流受热膨胀上升,引起空气强烈的对流,使空气中的水汽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对流雨的降水范围小,降水时间短,但是降水强度大.这种雨的规律性很强,只要条件适合,在赤道附近地区几乎每天午后都能发生,因此赤道地区降水很多.(3)地形雨地形雨示意图暖湿气流在前进途中遇到山地等地形的阻挡,被迫沿山坡上升,气温下降,发生凝结形成的降雨,称为地形雨.地形雨多发生在迎风面的山坡(迎风坡)上,背风坡面则因空气下沉引起气温上升,使云量消减,降雨较少.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就是典型的地形雨.【例5-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1表示________雨,图2表示________雨,图3表示________雨.(2)在上面的三种降雨形式中,多发生在赤道附近的是________,多发生在山地的是________.(填图的序号)(3)在图2中,A处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图3中,B表示________空气,C表示________空气.解析:本题考查了降雨的三种形式.图1为对流雨,图2为地形雨,图3为锋面雨.对流雨多形成于赤道附近,地形雨多形成于山地的迎风坡,锋面雨多形成于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图2中,A处为晴天,因为这里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成水滴.图3中,B为暖空气,C为冷空气,正是由于冷暖空气相交,才能够形成锋面,在这个锋面附近形成降水带.答案:(1)对流地形锋面(2)图1 图2(3)晴天 A 处盛行下沉气流,大气增温,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4)暖 冷【例5-2】 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判断下列关于各地降水的多少和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A 和B 两地降雨的类型是锋面雨,A 处降水较多B .图中C 地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以地形雨为主,降水最多C .图中B 地和C 地的降雨类型是对流雨,几乎每天午后都下雨D .图中D 地位于世界最大的刚果盆地,降水最多解析: A× 图中B 地位于赤道附近,降雨多为对流雨,和A 处相比,降水较多 B√ C 地降雨属于地形雨,这里被称为世界“雨极”,降水最多 C× C 地降雨不属于对流雨 D× D 地降雨多属于对流雨,降水多,但是不如C 地多。

4.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4.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新知探究
观察比较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季节变化( 小 )
400
季节变化( 大 )
400
降水量/毫米 降水量/毫米
300
300
290 毫米
200
200
60 — 70 毫米 100 0 毫米 0 1
100
4 7 10 月份
01
4 7 10 月份
甲地
乙地
降水季节变化的地区差异
0 毫米
课堂活动
降水量/毫米
赤道附近:一般在 1 000 毫米以上,有些地 方甚至超过 2 000 毫米。
两极地区:一般在 500 毫米以下。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本地图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上册》 审图号:GS 京(2024)0435 号
新知探究
比较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
北半球某地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
200
175
月份
1
2
3
4
5
6
150
降水量/毫米 10 5 22 47 71 81
125
月份
7
8
9 10 11 12
100
降水量/毫米 135 169 112 57 24 12
75 50 25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月份
2. 收集数据资料,绘制自己家乡所在地某一年度年降水量柱状图。
课堂小结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三多” ◎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 ◎南北回பைடு நூலகம்线两侧,大
陆东岸降水较多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精品课件)

一、降水的变化 1. 降水和降水量的测量 (1)定义:从大气中降落的__雨____、__雪____、冰雹等,
统称为降水。 (2)测量: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__雨__量__器__。
2. 降水的季节变化
通常用__各__月__降__水__量__柱__状__图_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 水的季节变化。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相同: 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________均(如匀A地); 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________差__异(如很B大地)。
[教材图片题]读某仪器图(图3-3-3),完成1~2题。
1. 图中所示的工具是用来测量( B ) A. 气温
B. 降水量
C. 空气湿度
D. 风向、风力
返回 目录
2. 贝贝和同学一起在学校地理园测量降水量,下列做 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D ) A. 下雨时将雨量器搬到室外,不下雨时搬到室内 B. 降水过后,直接从雨量器上读取降水量 C. 降水量的单位为毫升 D. 将雨量器水平放置于平坦开阔地
多 大陆东岸降水_多_____
中纬度地区 两极地区
沿海降水___少___ 内陆降水_少_____
降水______
【易错提醒】 某地的年降水量与某地某一年的降水量的区别 某地某一年的降水量是指该地这一年的降水量总和,
而某地的年降量通常是指该地多年的平均降水量。
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以北半球为例)
全球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主要有:全年多雨型(A)、夏季多雨 型(B)、全年湿润型(C)、冬季多雨型(D)、全年少雨型(E)。
返回 目录
6. 某地的年降水量是869毫米,是指该地( D ) A. 当年的年降水量是869毫米 B. 某一年的年降水量是869毫米 C. 每年的年降水量都是869毫米 D. 多年的平均降水量是869毫米

七年级地理课件 降水与降水的分布(1)

七年级地理课件 降水与降水的分布(1)
1
第三节 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降水与生活 降水的季节变化 降水的分布
2
雨滴形成
1、降水及其主要形式
2、降水量的测定
3、降水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返回
3
降水: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 降水。
降水的主要形式:降雨
小雨பைடு நூலகம்
中雨


大雨
暴雨
……
4
返回5
1、降水柱状图的分析 2、降水柱状图的绘制
6
7
降水的季节变化 降水柱状图绘制判读
降水的分布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少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降水水少少
在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少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纬度 海陆 地形
12
降水的分布
常年 常年 多雨 少雨
夏季 冬季多雨 降 多雨 夏季干燥 水
降 400


( 毫
300


200
100
下课后画理 科地理部分 P124第四 题的年降水 量柱状图。
0 1 2 3 4 5 6 7 8 910 1112(月)
降水柱状图的绘制
8
1、降水的分布规律 2、降水的影响因素
9
下一10 张
地形雨示意图
下一张
11
雨雪雹
降水
降水与生活 降水量测量:单位、结果

夏季多 降水


气温 高, 空气 上升 降温, 易成
副高控 制时气 流下沉; 信风控 制时, 风从陆 吹向海
夏季 风从 东部 海洋 吹向 陆地

4.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4.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3)根据降水量数值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
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绘出各月降水量柱
状图,完成下图。
课堂 探究
探究点1 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
问题2:根据绘制的降水量柱状图,该地区哪几个月降水量
比较多,哪几个月降水量比较少?
7、8月降水量比较多 1、2、11、12月降水量较少
问题3:该地区年降水量大约是多
少毫米?
约745毫米
课堂 探究
探究点1 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
问题4:该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冬季少雨,夏季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大
名师点拨 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1)看总量,说多少。观察、估算年降水量,对该地年降水量进行 定性描述为多、较多、少、较少。
(2)看极值,对月份。看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出现的月份。
课堂 探究
探究点2 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情境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首先要看不同纬度地带的
降水差异,还要看同一纬度大陆东西岸从沿海到内陆的降水
差异。
问题3:以亚欧大陆为例,比较中
纬度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年降
水量。 在亚欧大陆的中纬度地带,内陆地区 降水量少,沿海地区降水量多。
当堂
下图为北半球四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
(1)“雨极”:印度东北部的____乞__拉__朋___齐_____⁠ ⁠。
(2)“干极”:智利北部的____阿__塔__卡__马______⁠沙漠。
课堂
探究点1 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
探究
情境 根据降水观测数据,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有利于直观
分析降水变化特点。下表为北半球某地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
时间/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毫米 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 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临邑二中 陈芳玉
想一想
降水的分级
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来判断降雨的大小? 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来判断降雨的大小?
♦ 在气象上通常用某一段时间内降水量的多少来划
分降水强度。 分降水强度。最常用的对降雨的分类方法是按降 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雨的等级。 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雨的等级。 级别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影响 因素
纬度 ♦ 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因素 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 较少。 较少。 ♦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 海陆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 因素 较多 。 地形 ♦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因素
降水与民居
北方平顶房
江南水乡的民居
傣族的民居
临邑二中 陈芳玉
降水的季节变化
观察 北京各个季节的降水有何特点?相比较,哪个月多,哪个月少? ♦ 北京各个季节的降水有何特点?相比较,哪个月多,哪个月少?




如何准确描述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 如何准确描述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
临邑二中 陈芳玉
临邑二中 陈芳玉
地形与降水 A B
思考
A、B两点纬度位置相同,但降水 两点纬度位置相同, 量差别很大,与什么因素有关? 量差别很大,与什么因素有关?
♦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临邑二中 陈芳玉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 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 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毫米以上。 毫米以上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新加坡
100
50
0 1 2 3 4 5 6 7 8 9101112
(月)
罗马
降 水 量 / 毫米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 2 3 4 5 6 7 8 9101112
(月)

350
水 300 量 250
/ 200 毫米 150
开罗
100
50
0 1 2 3 4 5 6 7 8 9101112
迎风坡
乞拉朋齐
背风坡
4. 世界的“雨极”和“干极”是哪里?
雨极
雨极:乞拉朋齐
1861年其年降水量20447mm
干极
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小于0.1毫米
同学们知道中国降水最 多和降水最少的地方在 哪里吗?
降水最多:火烧寮 降水最少:托克逊
降水的变化 降水的分布
总结
降水的形式、测量 降水的季节变化类型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读图,完成60页活动题第2题。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 7、8、9月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 1、2、12月
3.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大约740毫米
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全年多雨型 全年湿润型 冬季多雨型 全年少雨型 夏季多雨型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海洋气温。
猜一猜
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中,看不见

【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7. 薄荷岛( C ) A. 冬季多雨 B. 降水季节变化小 C. 降水集中在夏季 D. 全年多雨 【题7解析】菲律宾位于北半球。读图可知,薄荷岛冬季降水 少,为旱季,夏季降水多,为雨季,全年降水季节变化大,C正 确。故选C。
8. 能够欣赏到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 A ) A. 12月至次年4月 B. 5~6月 C. 7~8月 D. 9~10月
2. 山地对降水的影响 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气温下 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即为地形雨(如图所示)。 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而升温,空气中水汽减少,难以成云 致雨,降水较少。因此,迎风坡 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知识点1 降水的变化
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降水过程,并做了详细记
图2是世界某地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完成3~4题。
3. 该地一定位于( A ) A. 北半球 B. 南半球 C. 东半球 D. 西半球
4. 该地降水季节分配规律是( C ) A. 全年多雨 B. 全年少雨 C. 冬季多雨 D. 夏季多雨
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五次降水过程,并记录 了降水量(表1)。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1 100 mm。据此完成 5~6题。
48
第6次 30日
14
【题3解析】读表可知,该地当月中下旬15~30日,降雨时间、 次数明显多于上旬,特别是第三次降水15~17日,持续时间最 长,D正确;该地月降水量约300毫米,降水较多,气候不干 旱,A错误;表中无法判断降水持续时间最短的是哪一天,也不 能确定是否造成洪涝灾害,B、C错误。故选D。
录(表1)。据此完成1~3题。
表1
本月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降水日期 3日 8日 15~17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2、了解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气温地区分布的规律和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3、能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特点。

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

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

能够依据气温和降水量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

能够根据数字资料及统计图表描述气候特征。

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有的学生始终理解不了,这对于理解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的概念较难,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较差,读图分析时不能要求太高。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复习提问:什么是天气?天气的主要特征?什么是气候?气候的主要特征?辨认、绘制常见天气符号。

引入新课:不管是天气还是气候,要研究他们都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气温、降水。

气温和降水也是我们生活中接触非常频繁,影响较大的。

讲授新课:一.气温顾名思义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这一点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对,包括:气温的单位——摄氏度。

符号——℃。

二.测定气温教师设问:那么气温是怎样测出来的?学生自己阅读书62页活动了解测定气温的方法,注意事项。

提问,总结,强调一天当中四次测量读数时间。

(利用知识的迁移)启发:通过这些数值可以计算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较差、日平均气温等。

累计起来又可以计算月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较差、月平均气温。

以及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年较差、年平均气温和多年平均气温。

强调几个最常用数值:一年当中的最热月的月平均气温、最冷月的月平均气温,年较差、多年平均气温等。

三.世界气温的分布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知道某一个地方的气温状况,我们把世界各地的气温资料都了解到,就可以分析全球气温的状况了。

一般都是使用一种“气温等值线分布图”1、等温线由等高线引出等温线的定义:把世界上多年平均气温相同的各个地方连接而成的线叫做等温线。

2、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引导学生读图,强调读图的方法:看图例注意观察颜色的差别,等温线的注明温度,某一地点的平均气温要看他属于那种颜色或是位于哪两条等温线之间。

通过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指图分析。

世界各地气温的差异,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61页活动1)①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②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的地方气温比周围低。

③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世界之最:①最炎热的大陆——非洲②最寒冷的大陆——南极洲③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指导学生观察“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利用书63页活动1分析: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的事实同纬度海洋与陆地的差别,简单介绍其中原因。

这两幅气温分布图,难度相对较大,现象容易发现,规律不好总结,教师要给予指导。

活动针对较好的学生能完全明白,一般的学生有难度,要分层次教学。

内容小结:利用板书,强调重点课后作业:总结整节课重点,加深印象。

课后小结: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备课讲课,可以活跃课堂。

板书设计:气温:概念、表示方法、观测方法。

气温分布规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学过一些生活常识、自然科学道理,一知半解对于理解降水还有一定距离,有待补充,避开物理上的呆板、严谨,以生活常识,简化比喻来引导。

复习提问: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之最?引入新课:研究天气和气候的时候,除了要掌握气温的资料,数据外,还要知道降水的情况。

讲授新课:二.降水降水顾名思义就是天空中水分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水分有可能是雨水,还有可能是雪或冰雹。

1.形成条件: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或以前所学知识解释,及时的评价学生总结答案: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补充:水的液、气、固三态;水分的蒸发、凝结、凝固过程及温度条件;热涨冷缩原理;热空气与冷空气的性质对比;地表一定范围内高度越高、温度越低事实。

2.主要类型:根据挂图,分别讲解由于降水形成过程中不同的空气上升原因和形式,所区分的三种主要降水类型。

并分析分布地区。

①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对流雨。

发生在太阳辐射强列的地区,空气强烈对流时(如赤道地区)②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山的迎风坡产生降水叫地形雨。

沿海、沿湖河等较湿润地方的迎风坡(如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台湾火烧寮等地。

)③锋面雨:当冷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锋面雨。

海洋陆地的交界处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根据降水类型形成条件,联系家乡的实际,判断家乡主要属于那种降水类型,为什么?3.降水量的测量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推算:月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将某月中每一天的降水量相加的和)年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将某年中每一月的降水量相加的和)年平均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将某地多年中每一年的降水量的平均值)。

内容小结:通过板书总结重点。

课后作业:复习巩固板书设计: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降水量的测量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复习提问: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三种主要降水类型?讲授新课:1、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启发学生根据等高线、等温线的定义推断等降水量线的定义(训练学生知识的横向迁移)等降水量线:把世界上多年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同的各个地方连接而成的线叫做等降水量线。

指导学生根据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和书上的活动学会怎样看图。

学生从图中总结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教师总结订正①赤道地区降水多(气温高、蒸发强烈、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气温低、蒸发弱、空气下沉)。

②沿海地区降水多(迎风处受海洋湿润空气的影响),内陆地区降水少。

③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西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比东岸(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少。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根据分布图列举世界之最。

2、世界之最①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印度东北部乞拉朋齐,夏威夷群岛卡维金尼山②世界上降水稀少的地区:南北两极和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及内陆地区③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南美洲利用板书列出前部分知识的体系,找学生回答问题串一遍。

练习1.世界上最热的大陆是:A.亚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非洲2.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是: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南极洲3.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纬度,高山高原地区气温高于平原地区B.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C.7月,世界气温最高的地区是赤道穿过的地区D.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降温4.“地形雨”多形成于:A.沿海平原 B.内陆高原 C.沿海迎风坡 D.背风山坡5.青岛的主要降水类型为:A.地形雨 B.台风雨 C.对流雨 D.锋面雨6.下列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A.赤道地区降水多 B.两极地区降水少C.沿海地区降水少 D.沿海迎海风地区降水多7.某地7月均温20℃,1月均温为-3℃,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A.33℃ B.17℃ C.20℃ D.23℃课后作业:复习并预习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板书设计:世界降水的分布:等降水量线、降水的分布规律第四课时教学设计复习提问:有关气温和降水的内容引入新课:前面几节课讲的是世界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我们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世界的某一地点,我们要学习在某一地点怎样通过当地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研究当地的气候特点。

讲授新课: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1、绘制方法事先在黑板上画好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坐标底图为学生讲解坐标图的各个部分,使学生明白其含义根据书66页的“美国西海岸洛杉矶的气温和降水量表”逐月绘制表示气温的点在示范几个月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

并找学生示范。

用同样的方法逐月绘制表示降水量的条形。

最终完成整张统计图表,并让学生总结其中的关键。

(承接)统计图表是绘制出来了,怎么用呢?我们不光要会画,还要会用!2、阅读方法学生合作利用书66页乌兰巴托和昆明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做练习活动1、乌兰巴托的最高气温约19℃,最低气温约-22℃,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昆明的最高气温约28℃,最低气温约16℃,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乌兰巴托的温差为41℃,昆明的温差为12℃。

补充:乌兰巴托的年平均气温约为-2℃,昆明的平均气温约为23℃。

2、乌兰巴托的年降水量约300mm;昆明的年降水量约1100mm。

3、冬夏季气温的高低不同,温差不同,降水量不同等等。

教师总结:分析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的方法。

夏季气温热还是凉爽?冬季气温冷还是温和?温差较大还是较小?平均气温较高还是较低?降水量较多还是较少?分配平不平均?利用这一方法分析美国西海岸洛杉矶的气候特征。

内容小结:学生复述、强调分析气候的方法板书设计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气温年变化曲线、逐月降水量、分析、图表绘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