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知识笔记大全
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一、集合与函数概念。
1. 集合。
- 集合的定义: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
-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如{1,2,3})、描述法(如{xx > 0})。
- 集合间的关系:- 子集:若集合A中的元素都在集合B中,则A⊆ B。
- 真子集:A⊆ B且A≠ B,则A⊂neqq B。
- 集合相等:A = B当且仅当A⊆ B且B⊆ A。
- 集合的运算:- 交集:A∩ B={xx∈ A且x∈ B}。
- 并集:A∪ B ={xx∈ A或x∈ B}。
- 补集:设U为全集,A⊆ U,则∁_UA={xx∈ U且x∉ A}。
2. 函数及其表示。
- 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 = f(x),x∈ A。
- 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
- 函数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如y = x^2+1)、图象法、列表法。
3. 函数的基本性质。
- 单调性:- 增函数:设函数y = 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 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_1,x_2,当x_1时,都有f(x_1),那么就说函数y = 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
- 减函数:当x_1时,都有f(x_1)>f(x_2),则函数y = f(x)在区间D上是减函数。
- 奇偶性:- 偶函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
- 奇函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 - 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
二、基本初等函数(Ⅰ)1. 指数函数。
-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根式:sqrt[n]{a^m}=a^(m)/(n)(a > 0,m,n∈ N^*,n > 1)。
- 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r· a^s=a^r + s,(a^r)^s=a^rs,(ab)^r=a^rb^r(a > 0,b > 0,r,s∈ Q)。
高数学公式和知识点笔记
高数学公式和知识点笔记高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包含众多的公式和知识点。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一份较为全面的高数学公式和知识点笔记,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函数与极限1、函数的概念函数是一种对应关系,对于定义域内的每个自变量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因变量值与之对应。
2、基本初等函数包括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
3、极限的定义当自变量趋近于某个值时,函数值趋近于一个确定的常数,这个常数就是极限。
4、极限的计算方法(1)代入法:直接将趋近的值代入函数。
(2)化简法:通过约分、通分等方法化简函数。
(3)等价无穷小替换:在求极限时,将一些无穷小量用与其等价的无穷小量替换。
5、两个重要极限(1)$\lim_{x\to 0} \frac{\sin x}{x} = 1$(2)$\lim_{x\to \infty} (1 +\frac{1}{x})^x = e$二、导数与微分1、导数的定义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是函数在该点的变化率。
2、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表示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切线斜率。
3、基本函数的导数公式(1)$(x^n)'= nx^{n 1}$(2)$(\sin x)'=\cos x$(3)$(\cos x)'=\sin x$(4)$(e^x)'= e^x$(5)$(\ln x)'=\frac{1}{x}$4、导数的四则运算(1)$(u + v)'= u' + v'$(2)$(u v)'= u' v'$(3)$(uv)'= u'v + uv'$(4)$(\frac{u}{v})'=\frac{u'v uv'}{v^2}$5、复合函数求导法则设$y = f(g(x))$,则$y' = f'(g(x))\cdot g'(x)$6、微分的定义函数的微分等于函数的导数乘以自变量的增量。
三、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1、罗尔定理如果函数$f(x)$满足:在闭区间$a, b$上连续,在开区间$(a, b)$内可导,且$f(a) =f(b)$,那么在$(a, b)$内至少存在一点$\xi$,使得$f'(\xi) = 0$。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完整版)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完整版)高中数学学问点大全一、集合、简易规律1、集合;2、子集;3、补集;4、交集;5、并集;6、规律连结词;7、四种命题;8、充要条件。
二、函数1、映射;2、函数;3、函数的单调性;4、反函数;5、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6、指数概念的扩充;7、有理指数幂的运算;8、指数函数;9、对数;10、对数的运算性质;11、对数函数。
12、函数的应用举例。
三、数列(12课时,5个)1、数列;2、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3、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4、等比数列及其通顶公式;5、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四、三角函数1、角的概念的推广;2、弧度制;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4、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6、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7、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8、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9、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0、周期函数;11、函数的奇偶性;12、函数的图象;13、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4、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15、正弦定理;16、余弦定理;17、斜三角形解法举例。
五、平面对量1、向量;2、向量的加法与减法;3、实数与向量的积;4、平面对量的坐标表示;5、线段的定比分点;6、平面对量的数量积;7、平面两点间的距离;8、平移。
六、不等式1、不等式;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证明;4、不等式的解法;5、含肯定值的不等式。
七、直线和圆的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2、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3、直线方程的`一般式;4、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5、两条直线的交角;6、点到直线的距离;7、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8、简洁线性规划问题;9、曲线与方程的概念;10、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11、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12、圆的参数方程。
八、圆锥曲线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椭圆的简洁几何性质;3、椭圆的参数方程;4、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5、双曲线的简洁几何性质;6、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7、抛物线的简洁几何性质。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最新)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最新)一、集合与函数概念1.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的全体。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不属于(∉)。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2.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由两个集合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交集(∩):由两个集合的共同元素组成的集合。
补集(C):全集中不属于某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差集():由一个集合中不属于另一个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3. 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
4. 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增函数、减函数。
奇偶性:奇函数、偶函数。
周期性: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x,都有f(x+T) = f(x)。
最值:最大值、最小值。
二、基本初等函数1. 一次函数定义:形如y = kx + b(k≠0)的函数。
图像:一条直线。
性质:单调性(k>0时增,k<0时减)、截距(b为y 轴截距)。
2. 二次函数定义:形如y = ax² + bx + c(a≠0)的函数。
图像:一条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抛物线。
性质:顶点(b/2a, c b²/4a)、对称轴(x = b/2a)、单调性、最值。
3. 指数函数定义:形如y = a^x(a>0且a≠1)的函数。
图像:过点(0,1),当a>1时单调递增,当0<a<1时单调递减。
性质:无界性、单调性、特殊点。
4. 对数函数定义:形如y = log_a(x)(a>0且a≠1)的函数。
图像:过点(1,0),当a>1时单调递增,当0<a<1时单调递减。
性质:定义域(x>0)、单调性、特殊点。
5. 三角函数正弦函数:y = sin(x),周期为2π,图像为波形曲线。
最全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最全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数与代数1.1 数的基本概念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和复数的定义及其性质。
掌握实数的分类和复数的基本概念。
1.2 代数表达式理解并运用单项式、多项式、分式和根式的运算规则。
包括因式分解、公式法解方程、分式方程的解法等。
1.3 不等式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及其解集的表示方法。
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和解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1.4 函数函数的定义、性质、运算及常见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的图像和性质。
了解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概念。
1.5 序列与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掌握无穷等比数列的和的计算方法。
1.6 排列组合与概率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概率的定义、性质及计算方法。
理解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的概念。
二、几何与测量2.1 平面几何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掌握直线、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基本图形的性质和方程。
2.2 空间几何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柱面、锥面、旋转体等常见立体图形的性质和计算。
2.3 解析几何坐标系的建立和应用。
通过坐标和方程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包括距离公式、斜率公式、圆的方程等。
2.4 三角学三角比的概念、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
2.5 向量向量的基本概念、线性运算、数量积和向量积。
理解向量在几何和代数中的应用。
三、统计与概率3.1 统计基本概念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
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统计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2 概率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念。
熟悉二项分布、正态分布、均匀分布等常见概率分布的特点和公式。
3.3 抽样与估计抽样方法、样本容量的确定。
参数估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3.4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理解显著性水平、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的概念。
高中数学知识点完全总结(打印版)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一、三角函数【1】以角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 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角α的终边上任取一个异于原点的点),(y x P ,点P 到原点的距离记为r ,则sin α=r y ,cos α=r x ,tg α=x y ,ctg α=y x ,sec α=x r ,csc α=yr。
【2】同角三角函数平方关系:1cos sin 22=+αα,αα22sec 1=+tg ,αα22csc 1=+ctg ;同角三角函数倒数关系:1=⋅ααctg tg ,1csc sin =⋅αα,1sec cos =⋅αα;同角三角函数相除关系:αααcos sin =tg ,αααsin cos =ctg 。
【3】函数B x A y ++=)sin(ϕω),(其中00>>ωA 的最大值是B A +,最小值是A B -,周期是ωπ2=T ,频率是πω2=f ,相位是ϕω+x ,初相是ϕ;对称轴是直线)(2Z k k x ∈+=+ππϕω,图象与直线B y =的交点都是该图象的对称中心。
【4】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x y sin =的递增区间是⎥⎦⎤⎢⎣⎡+-2222ππππk k ,)(Z k ∈,递减区间是⎥⎦⎤⎢⎣⎡++23222ππππk k ,)(Z k ∈;x y cos =的递增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tgx y =的递增区间是⎪⎭⎫ ⎝⎛+-22ππππk k ,)(Z k ∈,ctgx y =的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Z k ∈。
【5】=±)sin(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cos(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βαtg βαβαtg tg tg tg ⋅± 1【6】二倍角公式是:sin2α=ααcos sin 2⋅cos2α=αα22sin cos -=1cos 22-α=α2sin 21-tg2α=αα212tg tg -【7】三倍角公式是:sin3α=αα3sin 4sin 3-cos3α=ααcos 3cos 43-【8】半角公式是:sin2α=2cos 1α-±cos2α=2cos 1α+±tg2α=ααcos 1cos 1+-±=ααsin cos 1-=ααcos 1sin +。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完整版)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完整版)1. 实数和复数:实数是数轴上的所有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复数由实部和虚部组成,可以表示为a+bi的形式,其中a和b 为实数。
2. 幂和根:幂是指数运算,如a的n次幂表示为an;根是幂的逆运算,开x次方根表示为x√a。
3. 代数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是代数运算的基本运算,它们遵循相应的运算法则。
4. 贝叶斯定理:条件概率和全概率公式的应用,用于计算事件的概率。
5. 几何:包括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涉及到图形的性质,如平行、垂直、相似、全等等。
6. 向量: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在代数中用坐标表示,可以进行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量乘法等运算。
7. 函数:函数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常见的函数有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8. 三角函数:包括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等,广泛应用于几何、物理等领域。
9. 极限与连续性:极限是指当自变量趋近于某个特定值时,函数的变化趋势;连续性是指函数在其定义域上无断点。
10. 导数与微分:导数表示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变化率,微分是导数的几何意义。
11. 积分与不定积分:积分表示函数在一定区间上的面积或曲线长度,不定积分是积分的逆运算。
12. 概率与统计: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统计是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13. 矩阵与行列式:矩阵是一个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数的矩形阵列,行列式是矩阵的一种特殊表示形式。
14. 数列与数级数:数列是由一个或多个数按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序列,数级数是数列的无穷求和。
15. 数论:研究整数性质和整数之间的关系,包括质数、最大公约数、同余等。
16. 解析几何:利用坐标表示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
17. 空间几何:研究三维空间中图形的性质和关系。
18. 数学证明:用严密的推理和逻辑方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正确性。
19. 数学建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方法进行求解和分析。
20. 科学计算:利用计算机和数值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如差值、插值、数值积分等。
高中数学笔记知识点
高中数学笔记知识点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要且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掌握好知识点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中数学常见的知识点,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集合与函数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由一些具有特定性质的元素所组成的整体。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和韦恩图法。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之一。
函数的定义是给定一个非空数集 A 和B,如果按照某个对应法则 f,对于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数 x,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 y 与之对应,那么就把对应关系 f 叫做定义在集合 A 上的函数。
函数的性质包括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单调性是指函数在某个区间上是递增还是递减;奇偶性则是判断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还是y 轴对称;周期性是指函数在一定的区间内重复出现相同的性质。
二、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类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
正弦函数 y = sin x 的图象是一个周期为2π 的波浪线,它的值域在-1, 1之间。
余弦函数 y = cos x 的图象也是周期为2π 的曲线,值域同样在-1, 1之间。
正切函数 y = tan x 的定义域为{x |x ≠ kπ +π/2,k ∈Z},它的图象是一些不连续的曲线,周期为π。
三角函数的公式众多,比如诱导公式、和差公式、倍角公式等。
熟练掌握这些公式对于解题非常重要。
三、数列数列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
常见的数列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 = a1 +(n 1)d,其中 a1 为首项,d 为公差。
前 n 项和公式为 Sn = n(a1 + an) /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 = a1 q^(n 1),其中 a1 为首项,q 为公比。
前 n 项和公式为 Sn = a1(1 q^n) /(1 q) (q ≠ 1)。
四、不等式不等式是用不等号连接两个代数式的式子。
基本不等式为:对于正实数 a、b,有 a +b ≥ 2√(ab),当且仅当 a = b 时,等号成立。
史上最全高中数学笔记
最全高中数学笔记第一章:易错点大全第一节:解题前任务1做题先看是否有小括号。
2解题凡有两组解,设法取舍验证。
3解不等式、求参数范围关注等号。
4构建不等关系,例如使用三角形两边大于第三边。
5含参问题首先考虑分离参数。
6函数存在a、x型常变换主元。
7三角化简遵循:化切为弦。
8讨论单调性,先观察后通分。
9s0=0,能够验证数列是否分段。
10求圆锥曲线问题,△>0。
11不等式问题,解集端点对应方程根。
12关注导数问题的函数定义域。
13双曲线关注两支的取舍。
14活用向量,对应建立两向量横坐标相等。
15等比数列偶数项开方后取舍。
使用均值不等式的三个要求,尤其关注等号成立条件。
第二节:易忽视的重要解题前提1定义域大范围及括号(n∈z)。
2数列验证n=1是否符合通项。
3解析几何:所设直线k是否存在、△>0、焦点位置、短轴长与短半轴长的区别。
4分奇偶性的数列问题,先求偶再求奇可简化运算。
5关注区间开闭问题。
6运用正难则反,由题目向已知转化。
第二章:高中数学知识梳理第一节:集合与简易逻辑属于最简单的题目,但有许多关注事项。
集合中空集存在,容易忽视。
在转化过程中,会出现繁杂运算,可使用补集思想,减少讨论。
否命题否定小前提,不否定大前提。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的等价性转化。
第二节:解三角形一、正弦定理: 1.2.变形:a=2RsinA3.S=absinC=1/2(a+b+c)r=1/2︱x1y2-x2y1︱4.应用:解三角形大边对大角两内角之和小于180°弦函数的有界性5.内角平分线定理:在三角形ABC中,当AD是顶角A的角平分线交底边于D时,BD/CD=AB/AC.6.三角形内,a>b→sinA>sinB。
高中数学笔记整理大全
高中数学笔记整理大全1.对于函数f(x),如果对于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为奇函数;2.对于函数f(x),如果对于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为偶函数;3.一般地,对于函数y=f(x),定义域内每一个自变量x,都有f(a+x)=2b-f(a-x),则y=f(x)的图象关于点(a,b)成中心对称;4.一般地,对于函数y=f(x),定义域内每一个自变量x都有f(a+x)=f(a-x),则它的图象关于x=a成轴对称。
5.函数是奇函数或是偶函数称为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6.由函数奇偶性定义可知,函数具有奇偶性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则-x也一定是定义域内的一个自变量(即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等式的性质:①不等式的性质可分为不等式基本性质和不等式运算性质两部分。
不等式基本性质有:(1)abb(2)ab,bcac(传递性)(3)aba+cb+c(c∈R)(4)c0时,abacbcc0时,abac运算性质有:(1)ab,cda+cb+d。
(2)ab0,cd0acbd。
(3)ab0anbn(n∈N,n1)。
(4)ab0(n∈N,n1)。
应注意,上述性质中,条件与结论的逻辑关系有两种:“”和“”即推出关系和等价关系。
一般地,证明不等式就是从条件出发施行一系列的推出变换。
解不等式就是施行一系列的等价变换。
因此,要正确理解和应用不等式性质。
②关于不等式的性质的考察,主要有以下三类问题:(1)根据给定的不等式条件,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不等式能否成立。
(2)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及实数的性质,函数性质,判断实数值的大小。
(3)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不等式变换中条件与结论间的充分或必要关系。
第一章:空间几何。
三视图和直观图的绘制不算难。
但是从三视图复原出实物从而计算就需要比较强的空间感,要能从三张平面图中慢慢在脑海中画出实物。
(完整版)高中数学知识点笔记
基本函数 --- 高中数学知识点笔记1. 函数解析式:)()(x f y b kx f y =⇔+=2. 函数的定义域:指x ,图像在x 轴上的影子有3种情况:分母≠0,平方根内≥0,对数真数>0解法:先列不等式组,解交集3. 函数的值域:指y ,图像在y 轴上的影子解法:利用函数单调性;图像法;均值不等式法4. 函数单调性单调递增:函数在区间上,图像由左向右上升,x 变大,y 变大;x 变小,y 变小;即同向变化 单调递减:函数在区间上,图像由左向右下降,x 变大,y 变小;x 变小,y 变大;即反向变化 会由图像求单调区间;单调区间有多个时,用逗号分隔5. 比较大小的方法利用函数的单调性6. 函数求值;分段函数问题注意x 的取值范围;不同题型的解法7. 函数图像:会画图像利用函数图像,求定义域、值域、单调区间8. 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图像: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韦达定理,单调区间,值域9. 一次函数:b kx y +=会画图像:会求单调区间、定义域、值域10. 反比例函数:xk y = 会画图像:会求单调区间、定义域、值域 11. 对勾函数:0,>+=k x k x y 会画图像,会求单调区间、定义域、值域12. 函数零点方程0)(==x f y 的根;图像与x 轴的交点;求法:正负值之间必有零点13. 指数指数与根式的互化,指数为负数时的含义,指数运算公式14. 指数函数时,单调递减;时,单调递增;当;当1010,,1,0,)(<<>>∈≠>=a a y R x a a a x f x 会画图像,会判断单调性、定义域、值域15. 对数对数和指数的互化,对数的求值 运算公式:,log log log ,log log log yx y x xy y x aa a a a a =-=+x a x m x x a m a a ==log ,log log 16. 对数函数时,单调递减;时,单调递增;当;当101,0,1,0,log )(<<>∈>≠>=a a R y x a a x x f a 会画图像,会判断单调性、定义域、值域集合 --- 高中数学知识点笔记1. 集合和元素用描述法表示集合,集合表示的含义,元素的分类,元素的特征表示常用集合的符号,集合与元素的关系,符号表示2. 集合之间的关系包含和包含于,子集和真子集,子集的个数,符号表示3. 集合的3种运算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运算,符号表示命题、充要条件、逻辑 --- 高中数学知识点笔记1. 命题4种命题形式: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命题的否定,全称量词,特称量词, 符号表示;4种命题形式之间的真假关系2. 充分、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若Q P ⇐,则P 是Q 的必要条件;3. 逻辑连接词:且、或、非命题的且、或、非运算。
最全高中数学知识笔记整理
最全高中数学知识笔记整理
一、数学分析
1.极限:极限就是描述一个变量(表达式)变化时将要达到的值,而且在极限值附近
所有可以想到的变量数值都趋近于该极限值。
2.导数:导数是探究函数变化规律的概念,它表示函数在某一点的变化速率(斜率),是一个函数的一阶导数。
3.积分:积分(integral)是一个方面的积分,与求和有些类似,表示函数在一个区
间内变化的累积量,可用于计算面积、体积、总重量等。
二、代数学
1.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由一元一次方程推导而来的,是比较常见的方程,
由一个未知量的多项式的二次方程组成。
2.平面几何:平面几何是由向量计算、直线、圆、圆锥、椭圆等等几何图形确定的几
何学研究,主要用于研究平面中的各种几何图形,比如解决一个房间的装修、对小组成员
之间的空间位置进行划分等问题。
3.向量计算:向量是描述事物空间位置状态,并用来求解向量乘积、几何问题等问题
的强大工具,使用向量计算可以解决许多复杂的几何问题,并亦可用于计算物理现象。
三、概率统计
1.概率:概率的定义是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概率是关于随机现象的统计性质,可用来
衡量某一种以上的可能性大小,以及分析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
2.统计:统计学是一门研究一系列数据描述、衡量、推断及控制的科学,由大量数字
数据聚集而成的特征,主要分析数据的分布规律、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从而快速准确地
获取信息。
3.概率统计:概率统计是指利用概率知识,研究一系列数据的,尤其是随机变量的分布,以推断一般性结果的统计方法,研究从数据中筛选有效、可靠的描述性统计和抽样统计,以及将统计指标反演到概率参数等问题。
高中数学必背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背知识点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或不属于(∈)。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
3.集合间的关系-子集:若集合A 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B,则A 是B 的子集,记作A∈B。
-真子集:若A∈B 且A≠B,则A 是B 的真子集,记作A∈B。
-相等:若A∈B 且B∈A,则A = B。
4.集合的运算-交集:A∩B 表示既属于集合A 又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并集:A∈B 表示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补集:∈UA 表示在全集U 中,不属于集合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5.常用逻辑用语-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四种命题: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它们之间的真假关系为: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若p∈q,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若p∈q,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
二、函数1.函数的概念-函数是两个非空数集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
-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
2.函数的性质-单调性:若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x∈,当x∈<x∈ 时,都有f(x∈)<f(x∈),则函数f(x)在该区间上单调递增;若都有f(x∈)>f(x∈),则函数f(x)在该区间上单调递减。
-奇偶性:若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则函数f(x)为偶函数;若都有f(-x)= -f(x),则函数f(x)为奇函数。
-周期性:若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的任意x,都有f(x+T)=f(x),则函数f(x)是周期函数,T 为它的一个周期。
3.常见函数-一次函数:y = kx + b(k≠0)。
-二次函数:y = ax² + bx + c(a≠0),其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对称轴为x = -b/2a,顶点坐标为(-b/2a,(4ac - b²)/4a)。
高中数学手写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数学手写知识点全总结一、函数1. 函数的概念和符号表示2. 函数的性质及其研究方法3. 基本初等函数及其性质4. 反函数5. 复合函数6. 显函数与隐函数7. 参数方程与一般方程8. 函数的图像9. 函数的变化率10. 函数的应用二、三角函数1. 确定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2. 三角函数的图像3. 三角函数的性质4.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5. 三角函数的几何意义6.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7. 三角函数的变换8. 三角函数的应用三、导数与微分1. 导数的概念和计算2. 导数的性质3. 高阶导数4. 函数的微分5. 微分中值定理6. 隐函数的导数7. 参数方程的导数8. 函数的单调性和凹凸性9. 函数的极值和最值10. L'Hôpital法则11. 泰勒展开12. 导数的应用四、不定积分1. 不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2. 基本初等函数的不定积分3. 常用的不定积分法4. 性质15. 第一换元积分法6. 第二换元积分法7. 分部积分法8. 接触换元法9. 有理函数积分法10. 径向对称积分法11. 特殊代换积分法12. 整式分解积分法13. 积分的应用五、定积分1. 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2. 定积分的计算3. Newton-Leibniz公式4. 定积分的应用5. 广义积分六、微分方程1.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2. 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3. 齐次微分方程4.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5. 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6. 可约形微分方程7. 变量可分、齐次和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8. 常数变易法9. 求解微分方程的方法10. 微分方程的应用七、空间解析几何1. 空间直角坐标系2. 空间点的位置关系3. 空间点的投影和距离4. 直线的方程5.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6. 平面的方程7. 空间曲线的方程8. 空间曲面的方程9. 空间解析几何的应用八、概率统计1. 随机事件及其运算2. 概率的概念和性质3. 条件概率及其性质4. 独立事件及其性质5. 事件的概率的几何表示6.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7.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8. 参数估计9. 假设检验10. 相关性分析11. 概率统计的应用以上是高中数学的知识点全总结,每个知识点包括的内容较多,建立在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上,详细地总结了函数、三角函数、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微分方程、空间解析几何和概率统计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高数学公式和知识点笔记
高数学公式和知识点笔记高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包含了众多的公式和知识点。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份较为全面的高数学公式和知识点笔记,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函数与极限(一)函数函数的概念:设 x 和 y 是两个变量,D 是给定的数集,如果对于每个 x∈D,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 f,变量 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称 y 是 x 的函数,记作 y = f(x),x∈D。
函数的性质:1、单调性:若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 x₁< x₂,都有 f(x₁) < f(x₂)(或 f(x₁) > f(x₂)),则称函数 f(x)在该区间上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
2、奇偶性:若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 x,都有 f(x) = f(x),则称函数f(x)为偶函数;若 f(x) = f(x),则称函数 f(x)为奇函数。
(二)极限极限的定义:设函数 f(x)在点 x₀的某一去心邻域内有定义,如果存在常数A,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不论它多么小),总存在正数δ,使得当 x 满足 0 <|x x₀| <δ 时,对应的函数值 f(x)都满足|f(x) A|<ε,那么常数 A 就叫做函数 f(x)当x→x₀时的极限,记作lim(x→x₀) f(x) = A。
极限的运算:1、四则运算:若lim(x→x₀) f(x) = A,lim(x→x₀) g(x) = B,则lim(x→x₀) f(x) ± g(x) = A ± B;lim(x→x₀) f(x) × g(x) = A × B;lim(x→x₀) f(x) / g(x) = A / B(B ≠ 0)。
2、两个重要极限:lim(x→0) (sin x / x) = 1;lim(x→∞)(1 +1 / x)ⁿ = e(n 为常数)。
二、导数与微分(一)导数导数的定义:函数 y = f(x)在点 x₀处的导数 f'(x₀) =lim(Δx→0) f(x₀+Δx) f(x₀) /Δx。
高中数学笔记总结【高一至高三_很全】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 A A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如果A B ,同时B A,那么 A = B.如果A B,B C,那么A C .Z ={全体整数} (×)s A= {0})3. ①{(x,y)| xy =0,x∈R,y∈R}坐标轴上的点集.②{(x,y)| xy<0,x∈R,y∈R 二、四象限的点集.③{(x,y)| xy>0,x∈R,y∈R} 一、三象限的点集.4.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②n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③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2 个.. 否命题逆命题.. 原命题逆否命题.②x 1且y 2,x y 3,故补:C U A { x U ,且x A}(2)等价关系: A B0)的解可以根据各区间的符号确单是简命题;的命题结词叫做逻些词“或”、“且”、“非”这辑联结词;不含有逻辑联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或”、“且”、“非”构成的命题是复合命题。
(2)“p 且q”形式复合命题当P 与q 同为真时为真,其他情况时为假;(3)“p 或q”形式复合命题当p 与q 同为假时为否命题若┐p则┐q假,其他情况时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高中数学第二章-函数要点§02. 函数知识函数三要素是定义域,对应法则和值域,而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因为这二者确定后,值域也就相应得到确定,因此只有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二者完全相同的函数才是同一函数.y=f(x)的单调区间.此时也说函数是这一区间上的单调函数(2)f ( x)f ( x) 4.如果 f ( x)是偶函数,则f (| x |) ,反之亦成立。
时有意义,则⑴偶函数: f ( x) f ( x)a,b )也是图象上一点.②满足 f ( x) f (x) ,或 f ( x) f ( x) 0 ,若 f ( x) 0时,⑵奇函数: f ( x)a, b )也是图象上一点.。
数学高中知识点笔记梳理
数学高中知识点笔记梳理数学高中知识点笔记梳理空间几何体表面积体积公式:1、圆柱体:表面积:2πRr+2πRh体积:πR2h(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 为圆柱体高)。
2、圆锥体:表面积:πR2+πR[(h2+R2)的]体积:πR2h/3(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3、a—边长,S=6a2,V=a3。
4、长方体a—长,b—宽,c—高S=2(ab+ac+bc)V=abc。
5、棱柱S—h—高V=Sh。
6、棱锥S—h—高V=Sh/3。
7、S1和S2—上、下h—高V=h[S1+S2+(S1S2)^1/2]/3。
8、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h—高,V=h(S1+S2+4S0)/6。
9、圆柱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S底—底面积,S侧—,S表—表面积C=2πrS底=πr2,S侧=Ch,S表=Ch+2S底,V=S底h=πr2h。
10、空心圆柱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V=πh(R^2—r^2)。
11、r—底半径h—高V=πr^2h/3。
12、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V=πh(R2+Rr+r2)/313、球r—半径d—直径V=4/3πr^3=πd^3/6。
14、球缺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V=πh(3a2+h2)/6=πh2(3r—h)/3。
15、球台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h—高V=πh[3(r12+r22)+h2]/6。
16、圆环体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V=2π2Rr2=π2Dd2/4。
17、桶状体D—桶腹直径d—桶底直径h—桶高V=πh(2D2+d2)/12,(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V=πh(2D2+Dd+3d2/4)/15(母线是抛物线形)。
数学高中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导数第一定义设函数 y = f(x) 在点 x0 的某个领域内有定义,当自变量 x 在 x0 处有增量△x ( x0 + △x 也在该邻域内 ) 时,相应地函数取得增量△y = f(x0 +△x) - f(x0) ;如果△y 与△x 之比当△x→0 时极限存在,则称函数 y = f(x) 在点 x0 处可导,并称这个极限值为函数 y = f(x) 在点 x0 处的导数记为 f'(x0) ,即导数第一定义(二)导数第二定义设函数 y = f(x) 在点 x0 的某个领域内有定义,当自变量 x 在 x0 处有变化△x ( x - x0 也在该邻域内 ) 时,相应地函数变化△y = f(x) - f(x0) ;如果△y 与△x 之比当△x→0 时极限存在,则称函数 y = f(x) 在点 x0 处可导,并称这个极限值为函数 y = f(x) 在点 x0 处的导数记为 f'(x0) ,即导数第二定义(三)导函数与导数如果函数 y = f(x) 在开区间 I 内每一点都可导,就称函数f(x)在区间 I 内可导。
高中数学基本知识点汇总【推荐】
高中数学基本知识点汇总【推荐】一、函数与导数1. 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定义:设A、B是非空的集合,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为f:A→B的一个函数。
(2)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3)函数的表示法:解析法、表格法、图象法。
2. 函数的性质(1)单调性:增函数、减函数。
(2)奇偶性:奇函数、偶函数、非奇非偶函数。
(3)周期性。
(4)有界性。
3. 基本初等函数(1)常数函数:f(x) = C(C为常数)(2)幂函数:f(x) = x^n(n为实数)(3)指数函数:f(x) = a^x(a > 0且a ≠ 1)(4)对数函数:f(x) = log_a(x)(a > 0且a ≠ 1)(5)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
4. 导数与微分(1)导数的定义:设函数y = f(x)在点x0处有定义,若极限lim(Δx→0)[f(x0 + Δx) f(x0)]/Δx存在,则称函数y = f(x)在点x0处可导,该极限称为函数y = f(x)在点x0处的导数,记为f'(x0)。
(2)导数的运算法则: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反函数求导法则等。
(3)高阶导数。
(4)微分:设函数y = f(x)在某区间内有定义,若对于该区间内的任意一点x,都有一个非零实数Δy,使得Δy = f'(x)Δx + o(Δx),则称函数y = f(x)在该点可微,Δy称为函数y = f(x)在点x处的微分。
二、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1. 三角函数(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
(2)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3)三角恒等变形:和差公式、倍角公式、半角公式、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
2. 平面向量(1)向量的概念: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2)向量的表示:几何表示、坐标表示。
(3)向量的运算:加法、减法、数乘、向量积。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一、集合与函数概念1. 集合定义:集合是某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的全体。
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集合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
集合的运算:并集、交集、补集、差集。
常用数集:自然数集(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2. 函数概念定义:函数是两个非空数集之间的映射,使得每一个自变量都有唯一的函数值与之对应。
表示方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
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值。
3. 函数的基本类型一次函数:\( y = ax + b \),图象为直线。
二次函数:\( y = ax^2 + bx + c \),图象为抛物线。
指数函数:\( y = a^x \),\( a > 0 \且 a \neq 1 \)。
对数函数:\( y = \log_a x \),\( a > 0 \且 a \neq 1 \)。
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
二、立体几何1. 空间几何体多面体:棱柱、棱锥、棱台。
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球。
2. 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点与线: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外。
点与面:点在平面上、点在平面外。
线与线:相交、平行、异面。
线与面:线在面上、线与面相交、线与面平行。
面与面:相交、平行。
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棱柱:\( V = Sh \),\( S = 2S_{底} + S_{侧} \)。
棱锥:\( V = \frac{1}{3}Sh \),\( S = S_{底} + S_{侧} \)。
圆柱:\( V = \pi r^2 h \),\( S = 2\pi r(h + r) \)。
圆锥:\( V = \frac{1}{3}\pi r^2 h \),\( S = \pi r(l + r) \),其中 \( l = \sqrt{r^2 + h^2} \)。
三、解析几何1. 坐标系直角坐标系:由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U x A x C A ∈⇔∉,U x C A x A ∈⇔∉.2.德摩根公式();()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3.包含关系A B A A B B =⇔= U U A B C B C A ⇔⊆⇔⊆U A C B ⇔=ΦU C A B R ⇔= 64.容斥原理()()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 ()()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 .5.集合12{,,,}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个;真子集有2n–1个;非空子集有2n–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2个.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1)一般式2()(0)f x ax bx c a =++≠;(2)顶点式2()()(0)f x a x h k a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7.解连不等式()N f x M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N f x M <<⇔[()][()]0f x M f x N --<⇔|()|22M N M N f x +--<⇔()0()f x NM f x ->-⇔11()f x N M N>--.8.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k f k f 不等价,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必要而不是充分条件.特别地,方程)0(02≠=++a c bx ax 有且只有一个实根在),(21k k 内,等价于0)()(21<k f k f ,或0)(1=k f 且22211k k a bk +<-<,或0)(2=k f 且22122k abk k <-<+.9.闭区间上的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0()(2≠++=a c bx ax x f 在闭区间[]q p ,上的最值只能在abx 2-=处及区间的两端点处取得,具体如下:(1)当a>0时,若[]q p abx ,2∈-=,则{}min max max ()(),()(),()2bf x f f x f p f q a=-=;[]q p abx ,2∉-=,{}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2)当a<0时,若[]q p abx ,2∈-=,则{}min ()min (),()f x f p f q =,若[]q p abx ,2∉-=,则{}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10.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依据:若()()0f m f n <,则方程0)(=x f 在区间(,)m n 内至少有一个实根.设q px x x f ++=2)(,则(1)方程0)(=x f 在区间),(+∞m 内有根的充要条件为0)(=m f 或2402p q p m ⎧-≥⎪⎨->⎪⎩;(2)方程0)(=x f 在区间(,)m n 内有根的充要条件为()()0f m f n <或2()0()0402f m f n p q p m n >⎧⎪>⎪⎪⎨-≥⎪⎪<-<⎪⎩或()0()0f m af n =⎧⎨>⎩或()0()0f n af m =⎧⎨>⎩;(3)方程0)(=x f 在区间(,)n -∞内有根的充要条件为()0f m <或2402p q p m ⎧-≥⎪⎨-<⎪⎩.11.定区间上含参数的二次不等式恒成立的条件依据(1)在给定区间),(+∞-∞的子区间L (形如[]βα,,(]β,∞-,[)+∞,α不同)上含参数的二次不等式(,)0f x t ≥(t 为参数)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min (,)0()f x t x L ≥∉.(2)在给定区间),(+∞-∞的子区间上含参数的二次不等式(,)0f x t ≥(t 为参数)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0()man f x t x L ≤∉.(3)0)(24>++=c bx ax x f 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000a b c ≥⎧⎪≥⎨⎪>⎩或2040a b ac <⎧⎨-<⎩.12.真值表pq非pp或qp且q真真假真真真假假真假假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13.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原结论反设词原结论反设词是不是至少有一个一个也没有都是不都是至多有一个至少有两个大于不大于至少有n 个至多有(1n -)个小于不小于至多有n 个至少有(1n +)个对所有x ,成立存在某x ,不成立p 或q p ⌝且q ⌝对任何x ,不成立存在某x ,成立p 且qp ⌝或q⌝14.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原命题互逆逆命题若p则q若q则p互互互为为互否否逆逆否否否命题逆否命题若非p则非q互逆若非q则非p15.充要条件(1)充分条件:若p q ⇒,则p 是q 充分条件.(2)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必要条件.(3)充要条件:若p q ⇒,且q p ⇒,则p 是q 充要条件.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16.函数的单调性(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1212()()()0x x f x f x -->⇔[]b a x f x x x f x f ,)(0)()(2121在⇔>--上是增函数;[]1212()()()0x x f x f x --<⇔[]b a x f x x x f x f ,)(0)()(2121在⇔<--上是减函数.(2)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0)(>'x f ,则)(x f 为增函数;如果0)(<'x f ,则)(x f 为减函数.17.如果函数)(x f 和)(x g 都是减函数,则在公共定义域内,和函数)()(x g x f +也是减函数;如果函数)(u f y =和)(x g u =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都是减函数,则复合函数)]([x g f y =是增函数.18.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反过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19.若函数)(x f y =是偶函数,则)()(a x f a x f --=+;若函数)(a x f y +=是偶函数,则)()(a x f a x f +-=+.20.对于函数)(x f y =(R x ∈),)()(x b f a x f -=+恒成立,则函数)(x f 的对称轴是函数2b a x +=;两个函数)(a x f y +=与)(x b f y -=的图象关于直线2ba x +=对称.21.若)()(a x f x f +--=,则函数)(x f y =的图象关于点)0,2(a对称;若)()(a x f x f +-=,则函数)(x f y =为周期为a 2的周期函数.22.多项式函数110()nn n n P x a x a xa --=+++ 的奇偶性多项式函数()P x 是奇函数⇔()P x 的偶次项(即奇数项)的系数全为零.多项式函数()P x 是偶函数⇔()P x 的奇次项(即偶数项)的系数全为零.23.函数()y f x =的图象的对称性(1)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f a x f a x ⇔+=-(2)()f a x f x ⇔-=.(2)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2a bx +=对称()()f a mx f b mx ⇔+=-()()f a b mx f mx ⇔+-=.24.两个函数图象的对称性(1)函数()y f x =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0x =(即y 轴)对称.(2)函数()y f mx a =-与函数()y f b mx =-的图象关于直线2a bx m+=对称.(3)函数)(x f y =和)(1x fy -=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25.若将函数)(x f y =的图象右移a 、上移b 个单位,得到函数b a x f y +-=)(的图象;若将曲线0),(=y x f 的图象右移a 、上移b 个单位,得到曲线0),(=--b y a x f 的图象.26.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关系a b f b a f =⇔=-)()(1.27.若函数)(b kx f y +=存在反函数,则其反函数为])([11b x f ky -=-,并不是)([1b kx fy +=-,而函数)([1b kx fy +=-是])([1b x f ky -=的反函数.28.几个常见的函数方程(1)正比例函数()f x cx =,()()(),(1)f x y f x f y f c +=+=.(2)指数函数()xf x a =,()()(),(1)0f x y f x f y f a +==≠.(3)对数函数()log a f x x =,()()(),()1(0,1)f xy f x f y f a a a =+=>≠.(4)幂函数()f x x α=,'()()(),(1)f xy f x f y f α==.(5)余弦函数()cos f x x =,正弦函数()sin g x x =,()()()()()f x y f x f y g x g y -=+,()(0)1,lim1x g x f x→==.29.几个函数方程的周期(约定a>0)(1))()(a x f x f +=,则)(x f 的周期T=a;(2)0)()(=+=a x f x f ,或)0)(()(1)(≠=+x f x f a x f ,或1()()f x a f x +=-(()0)f x ≠,或[]1(),(()0,1)2f x a f x +=+∈,则)(x f 的周期T=2a;(3))0)(()(11)(≠+-=x f a x f x f ,则)(x f 的周期T=3a;(4))()(1)()()(212121x f x f x f x f x x f -+=+且1212()1(()()1,0||2)f a f x f x x x a =⋅≠<-<,则)(x f 的周期T=4a;(5)()()(2)(3)(4)f x f x a f x a f x a f x a +++++++()()(2)(3)(4)f x f x a f x a f x a f x a =++++,则)(x f 的周期T=5a;(6))()()(a x f x f a x f +-=+,则)(x f 的周期T=6a.30.分数指数幂(1)m n a =(0,,a m n N *>∈,且1n >).(2)1m nm naa-=(0,,a m n N *>∈,且1n >).31.根式的性质(1)na =.(2)当na =;当n,0||,0a a a a a ≥⎧==⎨-<⎩.32.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0,,)r s r s a a a a r s Q +⋅=>∈.(2)()(0,,)r s rs a a a r s Q =>∈.(3)()(0,0,)rr rab a b a b r Q =>>∈.注:若a>0,p 是一个无理数,则a p 表示一个确定的实数.上述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无理数指数幂都适用.33.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log b a N b a N =⇔=(0,1,0)a a N >≠>.34.对数的换底公式log log log m a m NN a=(0a >,且1a ≠,0m >,且1m ≠,0N >).推论log log m na a nb b m =(0a >,且1a >,,0m n >,且1m ≠,1n ≠,0N >).35.对数的四则运算法则若a>0,a≠1,M>0,N>0,则(1)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2)log log log aa a MM N N =-;(3)log log ()na a M n M n R =∈.36.设函数)0)((log )(2≠++=a c bx ax x f m ,记ac b 42-=∆.若)(x f 的定义域为R ,则0>a ,且0<∆;若)(x f 的值域为R ,则0>a ,且0≥∆.对于0=a 的情形,需要单独检验.37.对数换底不等式及其推广若0a >,0b >,0x >,1x a ≠,则函数log ()ax y bx =(1)当a b >时,在1(0,a 和1(,)a +∞上log ()ax y bx =为增函数.,(2)当a b <时,在1(0,)a 和1(,)a+∞上log ()ax y bx =为减函数.推论:设1n m >>,0p >,0a >,且1a ≠,则(1)log ()log m p m n p n ++<.(2)2log log log 2a a am nm n +<.38.平均增长率的问题如果原来产值的基础数为N,平均增长率为p ,则对于时间x 的总产值y ,有(1)x y N p =+.39.数列的同项公式与前n 项的和的关系11,1,2n n n s n a s s n -=⎧=⎨-≥⎩(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为12n n s a a a =+++ ).40.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n a d n N =+-=+-∈;其前n 项和公式为1()2n n n a a s +=1(1)2n n na d -=+211()22d n a d n =+-.4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11()n nn a a a q q n N q-==⋅∈;其前n 项的和公式为11(1),11,1n n a q q s qna q ⎧-≠⎪=-⎨⎪=⎩或11,11,1n n a a qq q s na q -⎧≠⎪-=⎨⎪=⎩.42.等比差数列{}n a :11,(0)n n a qa d a b q +=+=≠的通项公式为1(1),1(),11n n n b n d q a bq d b q d q q -+-=⎧⎪=+--⎨≠⎪-⎩;其前n 项和公式为(1),(1)1(,(1)111n n nb n n d q s d q db n q q q q +-=⎧⎪=-⎨-+≠⎪---⎩.43.分期付款(按揭贷款)每次还款(1)(1)1nnab b x b +=+-元(贷款a 元,n 次还清,每期利率为b ).44.常见三角不等式(1)若(0,2x π∈,则sin tan x x x <<.(2)若(0,)2x π∈,则1sin cos x x <+≤(3)|sin ||cos |1x x +≥.4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22sin cos 1θθ+=,tan θ=θθcos sin ,tan 1cot θθ⋅=.46.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212(1)sin ,sin()2(1)s ,nn n co απαα-⎧-⎪+=⎨⎪-⎩212(1)s ,s()2(1)sin ,nn co n co απαα+⎧-⎪+=⎨⎪-⎩47.和角与差角公式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αβαβ±±=.22sin()sin()sin sin αβαβαβ+-=-(平方正弦公式);22cos()cos()cos sin αβαβαβ+-=-.sin cos a b αα+=)αϕ+(辅助角ϕ所在象限由点(,)a b 的象限决定,tan baϕ=).48.二倍角公式sin 2sin c o s ααα=.2222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22tan tan 21tan ααα=-.49.三倍角公式3sin 33sin 4sin 4sin sin()sin()33ππθθθθθθ=-=-.3cos34cos 3cos 4cos cos()cos()33ππθθθθθθ=-=-.323tan tan tan 3tan tan()tan()13tan 33θθππθθθθθ-==-+-.(n 为偶数)(n 为奇数)(n 为偶数)(n 为奇数)50.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函数sin()y x ωϕ=+,x∈R 及函数cos()y x ωϕ=+,x∈R(A,ω,ϕ为常数,且A≠0,ω>0)的周期2T πω=;函数tan()y x ωϕ=+,,2x k k Z ππ≠+∈(A,ω,ϕ为常数,且A ≠0,ω>0)的周期T πω=.51.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52.余弦定理2222cos a b c bc A =+-;2222cos b c a ca B =+-;2222cos c a b ab C =+-.53.面积定理(1)111222a b c S ah bh ch ===(a b c h h h 、、分别表示a、b、c 边上的高).(2)111sin sin sin 222S ab C bc A ca B ===.(3)OAB S ∆=5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ABC 中,有()A B C C A B ππ++=⇔=-+222C A Bπ+⇔=-222()C A B π⇔=-+.55.简单的三角方程的通解sin (1)arcsin (,||1)k x a x k a k Z a π=⇔=+-∈≤.s 2arccos (,||1)co x a x k a k Z a π=⇔=±∈≤.tan arctan (,)x a x k a k Z a R π=⇒=+∈∈.特别地,有sin sin (1)()k k k Z αβαπβ=⇔=+-∈.s cos 2()co k k Z αβαπβ=⇔=±∈.tan tan ()k k Z αβαπβ=⇒=+∈.56.最简单的三角不等式及其解集sin (||1)(2arcsin ,2arcsin ),x a a x k a k a k Z πππ>≤⇔∈++-∈.sin (||1)(2arcsin ,2arcsin ),x a a x k a k a k Z πππ<≤⇔∈--+∈.cos (||1)(2arccos ,2arccos ),x a a x k a k a k Z ππ>≤⇔∈-+∈.cos (||1)(2arccos ,22arccos ),x a a x k a k a k Z πππ<≤⇔∈++-∈.tan ()(arctan ,),2x a a R x k a k k Z πππ>∈⇒∈++∈.tan ()(arctan ),2x a a R x k k a k Z πππ<∈⇒∈-+∈.57.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律设λ、μ为实数,那么(1)结合律:λ(μa)=(λμ)a;(2)第一分配律:(λ+μ)a=λa+μa;(3)第二分配律:λ(a+b)=λa+λb.58.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1)a ·b=b·a (交换律);(2)(λa )·b=λ(a ·b)=λa ·b=a ·(λb);(3)(a +b)·c=a ·c +b·c.59.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 1、e 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得a=λ1e 1+λ2e 2.不共线的向量e 1、e 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60.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设a=11(,)x y ,b=22(,)x y ,且b ≠0,则a b(b ≠0)12210x y x y ⇔-=.53.a 与b 的数量积(或内积)a ·b=|a ||b|cosθ.61.a·b 的几何意义数量积a·b 等于a 的长度|a|与b 在a 的方向上的投影|b|cosθ的乘积.62.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设a=11(,)x y ,b=22(,)x y ,则a+b=1212(,)x x y y ++.(2)设a=11(,)x y ,b=22(,)x y ,则a-b=1212(,)x x y y --.(3)设A 11(,)x y ,B 22(,)x y ,则2121(,)AB OB OA x x y y =-=--.(4)设a=(,),x y R λ∈,则λa=(,)x y λλ.(5)设a=11(,)x y ,b=22(,)x y ,则a·b=1212()x x y y +.63.两向量的夹角公式cos θ=(a =11(,)x y ,b=22(,)x y ).64.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 B d=||AB ==(A 11(,)x y ,B 22(,)x y ).65.向量的平行与垂直设a=11(,)x y ,b=22(,)x y ,且b ≠0,则A||b ⇔b=λa 12210x y x y ⇔-=.a ⊥b(a ≠0)⇔a ·b=012120x x y y ⇔+=.66.线段的定比分公式设111(,)P x y ,222(,)P x y ,(,)P x y 是线段12PP 的分点,λ是实数,且12PP PP λ=,则121211x x x y y y λλλλ+⎧=⎪⎪+⎨+⎪=⎪+⎩⇔121OP OP OP λλ+=+ ⇔12(1)OP tOP t OP =+- (11t λ=+).67.三角形的重心坐标公式△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1A(x ,y )、22B(x ,y )、33C(x ,y ),则△ABC 的重心的坐标是123123(,)33x x x y y y G ++++.68.点的平移公式''''x x h x x h y y k y y k⎧⎧=+=-⎪⎪⇔⎨⎨=+=-⎪⎪⎩⎩''OP OP PP ⇔=+ .注:图形F 上的任意一点P(x,y)在平移后图形'F 上的对应点为'''(,)P x y ,且'PP的坐标为(,)h k .69.“按向量平移”的几个结论(1)点(,)P x y 按向量a=(,)h k 平移后得到点'(,)P x h y k ++.(2)函数()y f x =的图象C 按向量a=(,)h k 平移后得到图象'C ,则'C 的函数解析式为()y f x h k =-+.(3)图象'C 按向量a=(,)h k 平移后得到图象C ,若C 的解析式()y f x =,则'C 的函数解析式为()y f x h k =+-.(4)曲线C :(,)0f x y =按向量a=(,)h k 平移后得到图象'C ,则'C 的方程为(,)0f x h y k --=.(5)向量m=(,)x y 按向量a=(,)h k 平移后得到的向量仍然为m=(,)x y .70.三角形五“心”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设O 为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角,,A B C 所对边长分别为,,a b c ,则(1)O 为ABC ∆的外心222OA OB OC ⇔== .(2)O 为ABC ∆的重心0OA OB OC ⇔++=.(3)O 为ABC ∆的垂心OA OB OB OC OC OA ⇔⋅=⋅=⋅.(4)O 为ABC ∆的内心0aOA bOB cOC ⇔++=.(5)O 为ABC ∆的A ∠的旁心aOA bOB cOC ⇔=+.71.常用不等式:(1),a b R ∈⇒222a b ab +≥(当且仅当a=b 时取“=”号).(2),a b R +∈⇒2a b+≥(当且仅当a=b 时取“=”号).(3)3333(0,0,0).a b c abc a b c ++≥>>>(4)柯西不等式22222()()(),,,,.a b c d ac bd a b c d R ++≥+∈(5)b a b a b a +≤+≤-.72.极值定理已知y x ,都是正数,则有(1)若积xy 是定值p ,则当y x =时和y x +有最小值p 2;(2)若和y x +是定值s ,则当y x =时积xy 有最大值241s .推广已知R y x ∈,,则有xyy x y x 2)()(22+-=+(1)若积xy 是定值,则当||y x -最大时,||y x +最大;当||y x -最小时,||y x +最小.(2)若和||y x +是定值,则当||y x -最大时,||xy 最小;当||y x -最小时,||xy 最大.73.一元二次不等式20(0)ax bx c ++><或2(0,40)a b ac ≠∆=->,如果a 与2ax bx c ++同号,则其解集在两根之外;如果a 与2ax bx c ++异号,则其解集在两根之间.简言之:同号两根之外,异号两根之间.121212()()0()x x x x x x x x x <<⇔--<<;121212,()()0()x x x x x x x x x x <>⇔--><或.74.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当a>0时,有22x a x a a x a <⇔<⇔-<<.22x a x a x a >⇔>⇔>或x a <-.75.无理不等式()0()0()()f x g x f x g x ≥⎧⎪>⇔≥⎨⎪>⎩.2()0()0()()0()0()[()]f x f x g x g x g x f x g x ≥⎧≥⎧⎪>⇔≥⎨⎨<⎩⎪>⎩或.2()0()()0()[()]f x g x g x f x g x ≥⎧⎪<⇔>⎨⎪<⎩.76.指数不等式与对数不等式(1)当1a >时,()()()()f x g x a a f x g x >⇔>;()0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2)当01a <<时,()()()()f x g x a a f x g x >⇔<;()0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77.斜率公式2121y y k x x -=-(111(,)P x y 、222(,)P x y ).78.直线的五种方程(1)点斜式11()y y k x x -=-(直线l 过点111(,)P x y ,且斜率为k ).(2)斜截式y kx b =+(b 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3)两点式112121y y x x y y x x --=--(12y y ≠)(111(,)P x y 、222(,)P x y (12x x ≠)).(4)截距式1x ya b+=(a b 、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0a b ≠、)(5)一般式0Ax By C ++=(其中A、B 不同时为0).79.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1)若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①121212||,l l k k b b ⇔=≠;②12121l l k k ⊥⇔=-.(2)若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且A 1、A 2、B 1、B 2都不为零,①11112222||A B C l l A B C ⇔=≠;②1212120l l A A B B ⊥⇔+=;80.夹角公式(1)2121tan ||1k k k k α-=+.(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121k k ≠-)(2)12211212tan ||A B A B A A B B α-=+.(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12120A A B B +≠).直线12l l ⊥时,直线l 1与l 2的夹角是2π.81.1l 到2l 的角公式(1)2121tan 1k k k k α-=+.(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121k k ≠-)(2)12211212tan A B A B A A B B α-=+.(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12120A A B B +≠).直线12l l ⊥时,直线l 1到l 2的角是2π.82.四种常用直线系方程(1)定点直线系方程:经过定点000(,)P x y 的直线系方程为00()y y k x x -=-(除直线0x x =),其中k 是待定的系数;经过定点000(,)P x y 的直线系方程为00()()0A x x B y y -+-=,其中,A B 是待定的系数.(2)共点直线系方程:经过两直线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λ+++++=(除2l ),其中λ是待定的系数.(3)平行直线系方程:直线y kx b =+中当斜率k 一定而b 变动时,表示平行直线系方程.与直线0Ax By C ++=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0Ax By λ++=(0λ≠),λ是参变量.(4)垂直直线系方程:与直线0Ax By C ++=(A≠0,B≠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0Bx Ay λ-+=,λ是参变量.83.点到直线的距离d =(点00(,)P x y ,直线l :0Ax By C ++=).84.0Ax By C ++>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设直线:0l Ax By C ++=,则0Ax By C ++>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若0B ≠,当B 与Ax By C ++同号时,表示直线l 的上方的区域;当B 与Ax By C ++异号时,表示直线l 的下方的区域.简言之,同号在上,异号在下.若0B =,当A 与Ax By C ++同号时,表示直线l 的右方的区域;当A 与Ax By C ++异号时,表示直线l 的左方的区域.简言之,同号在右,异号在左.85.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设曲线111222:()()0C A x B y C A x B y C ++++=(12120A A B B ≠),则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上下两部分;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上下两部分.86.圆的四种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222()()x a y b r -+-=.(2)圆的一般方程220x y Dx Ey F ++++=(224D E F +->0).(3)圆的参数方程cos sin x a r y b r θθ=+⎧⎨=+⎩.(4)圆的直径式方程1212()()()()0x x x x y y y y --+--=(圆的直径的端点是11(,)A x y 、22(,)B x y ).87.圆系方程(1)过点11(,)A x y ,22(,)B x y 的圆系方程是1212112112()()()()[()()()()]0x x x x y y y y x x y y y y x x λ--+--+-----=1212()()()()()0x x x x y y y y ax by c λ⇔--+--+++=,其中0ax by c ++=是直线AB的方程,λ是待定的系数.(2)过直线l :0Ax By C ++=与圆C :220x y Dx Ey F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是22()0x y Dx Ey F Ax By C λ+++++++=,λ是待定的系数.(3)过圆1C :221110x y D x E y F ++++=与圆2C :222220x y D x E y F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是2222111222()0x y D x E y F x y D x E y F λ+++++++++=,λ是待定的系数.88.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00(,)P x y 与圆222)()(r b y a x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若d =d r >⇔点P 在圆外;d r =⇔点P 在圆上;d r <⇔点P 在圆内.89.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0=++C By Ax 与圆222)()(r b y a x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0<∆⇔⇔>相离r d ;0=∆⇔⇔=相切r d ;0>∆⇔⇔<相交r d .其中22BA CBb Aa d +++=.90.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设两圆圆心分别为O 1,O 2,半径分别为r 1,r 2,dO O =21条公切线外离421⇔⇔+>r r d ;条公切线外切321⇔⇔+=r r d ;条公切线相交22121⇔⇔+<<-r r d r r ;条公切线内切121⇔⇔-=r r d ;无公切线内含⇔⇔-<<210r r d .91.圆的切线方程(1)已知圆220x y Dx Ey F ++++=.①若已知切点00(,)x y 在圆上,则切线只有一条,其方程是0000()()022D x xE y y x x y yF ++++++=.当00(,)x y 圆外时,0000()()022D x x E y y x x y y F ++++++=表示过两个切点的切点弦方程.②过圆外一点的切线方程可设为00()y y k x x -=-,再利用相切条件求k,这时必有两条切线,注意不要漏掉平行于y 轴的切线.③斜率为k 的切线方程可设为y kx b =+,再利用相切条件求b,必有两条切线.(2)已知圆222x y r +=.①过圆上的000(,)P x y 点的切线方程为200x x y y r +=;②斜率为k 的圆的切线方程为y kx =±.92.椭圆22221(0)x y a b a b +=>>的参数方程是cos sin x a y b θθ=⎧⎨=⎩.93.椭圆22221(0)x y a b a b+=>>焦半径公式(21c a x e PF +=,)(22x ca e PF -=.94.椭圆的的内外部(1)点00(,)P x y 在椭圆22221(0)x y a b a b +=>>的内部2200221x y a b ⇔+<.(2)点00(,)P x y 在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外部2200221x y a b⇔+>.95.椭圆的切线方程(1)椭圆22221(0)x y a b a b +=>>上一点00(,)P x y 处的切线方程是00221x x y y a b+=.(2)过椭圆22221(0)x y a b a b+=>>外一点00(,)P x y 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00221x x y ya b+=.(3)椭圆22221(0)x y a b a b+=>>与直线0Ax By C ++=相切的条件是22222A a B b c +=.96.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的焦半径公式21|()|a PF e x c =+,22|()|a PF e x c=-.97.双曲线的内外部(1)点00(,)P x y 在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的内部2200221x y a b ⇔->.(2)点00(,)P x y 在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外部2200221x y a b ⇔-<.98.双曲线的方程与渐近线方程的关系(1)若双曲线方程为12222=-by a x ⇒渐近线方程:22220x y a b -=⇔x a by ±=.(2)若渐近线方程为x a by ±=⇔0=±b y a x ⇒双曲线可设为λ=-2222by a x .(3)若双曲线与12222=-b y a x 有公共渐近线,可设为λ=-2222by a x (0>λ,焦点在x轴上,0<λ,焦点在y 轴上).99.双曲线的切线方程(1)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上一点00(,)P x y 处的切线方程是00221x x y y a b-=.(2)过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外一点00(,)P x y 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00221x x y ya b-=.(3)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与直线0Ax By C ++=相切的条件是22222A a B b c -=.100.抛物线px y 22=的焦半径公式抛物线22(0)y px p =>焦半径02p CF x =+.过焦点弦长p x x px p x CD ++=+++=212122.101.抛物线px y 22=上的动点可设为P ),2(2 y py 或或)2,2(2pt pt P P (,)x y ,其中22y px = .102.二次函数2224()24b ac b y ax bx c a x a a-=++=++(0)a ≠的图象是抛物线:(1)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2)焦点的坐标为241(,)24b ac b a a-+-;(3)准线方程是2414ac b y a--=.103.抛物线的内外部(1)点00(,)P x y 在抛物线22(0)y px p =>的内部22(0)y px p ⇔<>.点00(,)P x y 在抛物线22(0)y px p =>的外部22(0)y px p ⇔>>.(2)点00(,)P x y 在抛物线22(0)y px p =->的内部22(0)y px p ⇔<->.点00(,)P x y 在抛物线22(0)y px p =->的外部22(0)y px p ⇔>->.(3)点00(,)P x y 在抛物线22(0)x py p =>的内部22(0)x py p ⇔<>.点00(,)P x y 在抛物线22(0)x py p =>的外部22(0)x py p ⇔>>.(4)点00(,)P x y 在抛物线22(0)x py p =>的内部22(0)x py p ⇔<>.点00(,)P x y 在抛物线22(0)x py p =->的外部22(0)x py p ⇔>->.104.抛物线的切线方程(1)抛物线px y 22=上一点00(,)P x y 处的切线方程是00()y y p x x =+.(2)过抛物线px y 22=外一点00(,)P x y 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00()y y p x x =+.(3)抛物线22(0)y px p =>与直线0Ax By C ++=相切的条件是22pB AC =.105.两个常见的曲线系方程(1)过曲线1(,)0f x y =,2(,)0f x y =的交点的曲线系方程是12(,)(,)0f x y f x y λ+=(λ为参数).(2)共焦点的有心圆锥曲线系方程22221x y a k b k+=--,其中22max{,}k a b <.当22min{,}k a b >时,表示椭圆;当2222min{,}max{,}a b k a b <<时,表示双曲线.106.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公式AB =1212||||AB x x y y ==--(弦端点A ),(),,(2211y xB y x ,由方程⎩⎨⎧=+=0)y ,x (F b kx y 消去y 得到02=++c bx ax ,0∆>,α为直线AB 的倾斜角,k 为直线的斜率).107.圆锥曲线的两类对称问题(1)曲线(,)0F x y =关于点00(,)P x y 成中心对称的曲线是00(2-,2)0F x x y y -=.(2)曲线(,)0F x y =关于直线0Ax By C ++=成轴对称的曲线是22222()2()(,)0A Ax By C B Ax By C F x y A B A B++++--=++.108.“四线”一方程对于一般的二次曲线220Ax Bxy Cy Dx Ey F +++++=,用0x x 代2x ,用0y y 代2y ,用002x y xy +代xy ,用02x x +代x ,用02y y +代y 即得方程0000000222x y xy x x y yAx x B Cy y D E F ++++⋅++⋅+⋅+=,曲线的切线,切点弦,中点弦,弦中点方程均是此方程得到.109.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平行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判定共面二直线无交点;(2)转化为二直线同与第三条直线平行;(3)转化为线面平行;(4)转化为线面垂直;(5)转化为面面平行.110.证明直线与平面的平行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2)转化为线线平行;(3)转化为面面平行.111.证明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判定二平面无公共点;(2)转化为线面平行;(3)转化为线面垂直.112.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垂直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相交垂直;(2)转化为线面垂直;(3)转化为线与另一线的射影垂直;(4)转化为线与形成射影的斜线垂直.113.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内任一直线垂直;(2)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内相交二直线垂直;(3)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的一条垂线平行;(4)转化为该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行平面;(5)转化为该直线与两个垂直平面的交线垂直.114.证明平面与平面的垂直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判断二面角是直二面角;(2)转化为线面垂直.115.空间向量的加法与数乘向量运算的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3)数乘分配律:λ(a+b)=λa+λb.116.平面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向空间的推广始点相同且不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三个向量之和,等于以这三个向量为棱的平行六面体的以公共始点为始点的对角线所表示的向量.117.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b(b≠0),a∥b ⇔存在实数λ使a=λb.P A B 、、三点共线⇔||AP AB ⇔AP t AB = ⇔(1)OP t OA tOB =-+ .||AB CD ⇔AB 、CD 共线且AB CD 、不共线⇔AB tCD =且AB CD 、不共线.118.共面向量定理向量p 与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b 共面的⇔存在实数对,x y ,使p ax by =+.推论空间一点P 位于平面MAB 内的⇔存在有序实数对,x y ,使MP xMA yMB =+ ,或对空间任一定点O,有序实数对,x y ,使OP OM xMA yMB =++.119.对空间任一点O 和不共线的三点A、B 、C,满足OP xOA yOB zOC=++(x y z k ++=),则当1k =时,对于空间任一点O ,总有P、A、B、C 四点共面;当1k ≠时,若O ∈平面ABC,则P、A、B、C 四点共面;若O ∉平面ABC,则P、A、B、C 四点不共面.C A B 、、、D 四点共面⇔AD 与AB 、AC 共面⇔AD xAB y AC =+⇔(1)OD x y OA xOB yOC =--++(O ∉平面ABC).120.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b、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y,z,使p=xa+yb+zc.推论设O、A、B、C 是不共面的四点,则对空间任一点P,都存在唯一的三个有序实数x,y,z,使OP xOA yOB zOC =++ .121.射影公式已知向量AB =a 和轴l ,e 是l 上与l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作A 点在l 上的射影'A ,作B点在l 上的射影'B ,则''||cos A B AB =〈a ,e〉=a ·e122.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设a =123(,,)a a a ,b=123(,,)b b b 则(1)a +b=112233(,,)a b a b a b +++;(2)a -b=112233(,,)a b a b a b ---;(3)λa =123(,,)a a a λλλ(λ∈R);(4)a ·b=112233a b a b a b ++;123.设A 111(,,)x y z ,B 222(,,)x y z ,则AB OB OA =-=212121(,,)x x y y z z ---.124.空间的线线平行或垂直设111(,,)a x y z =r ,222(,,)b x y z =r,则a b r r P ⇔(0)a b b λ=≠r r r r ⇔121212x x y y z zλλλ=⎧⎪=⎨⎪=⎩;a b ⊥r r ⇔0a b ⋅=r r⇔1212120x x y y z z ++=.125.夹角公式设a =123(,,)a a a ,b=123(,,)b b b ,则cos〈a.推论2222222112233123123()()()a b a b a b a a a b b b ++≤++++,此即三维柯西不等式.126.四面体的对棱所成的角四面体ABCD 中,AC 与BD 所成的角为θ,则2222|()()|cos 2AB CD BC DA AC BDθ+-+=⋅.127.异面直线所成角cos |cos ,|a b θ=r r=||||||a b a b ⋅=⋅r rr r (其中θ(090θ<≤oo)为异面直线a b ,所成角,,a b r分别表示异面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128.直线AB 与平面所成角sin ||||AB m arc AB m β⋅=(m为平面α的法向量).129.若ABC ∆所在平面若β与过若AB 的平面α成的角θ,另两边AC ,BC 与平面α成的角分别是1θ、2θ,A B 、为ABC ∆的两个内角,则2222212sin sin (sin sin )sin A B θθθ+=+.特别地,当90ACB ∠=时,有22212sin sin sin θθθ+=.130.若ABC ∆所在平面若β与过若AB 的平面α成的角θ,另两边AC ,BC 与平面α成的角分别是1θ、2θ,''A B 、为ABO ∆的两个内角,则222'2'212tan tan (sin sin )tan A B θθθ+=+.特别地,当90AOB ∠=时,有22212sin sin sin θθθ+=.131.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cos ||||m n arc m n θ⋅= 或cos ||||m narc m n π⋅-(m ,n 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132.三余弦定理设AC 是α内的任一条直线,且BC⊥AC,垂足为C,又设AO 与AB 所成的角为1θ,AB 与AC 所成的角为2θ,AO 与AC 所成的角为θ.则12cos cos cos θθθ=.133.三射线定理若夹在平面角为ϕ的二面角间的线段与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所成的角是1θ,2θ,与二面角的棱所成的角是θ,则有22221212sin sin sin sin 2sin sin cos ϕθθθθθϕ=+-;1212||180()θθϕθθ-≤≤-+ (当且仅当90θ= 时等号成立).134.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若A 111(,,)x y z ,B 222(,,)x y z ,则,A B d=||AB ==.135.点Q 到直线l距离h =(点P 在直线l 上,直线l 的方向向量a=PA ,向量b=PQ ).136.异面直线间的距离||||CD n d n ⋅=(12,l l 是两异面直线,其公垂向量为n ,C D 、分别是12,l l 上任一点,d 为12,l l 间的距离).137.点B 到平面α的距离||||AB n d n ⋅= (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AB 是经过面α的一条斜线,A α∈).138.异面直线上两点距离公式d =.d =d =('E AA F ϕ=--).(两条异面直线a、b 所成的角为θ,其公垂线段'AA 的长度为h.在直线a、b 上分别取两点E、F,'A E m =,AF n =,EF d =).139.三个向量和的平方公式2222()222a b c a b c a b b c c a ++=+++⋅+⋅+⋅ 2222||||cos ,2||||cos ,2||||cos ,a b c a b b b c b c c a c a=+++⋅+⋅+⋅ 140.长度为l 的线段在三条两两互相垂直的直线上的射影长分别为123l l l 、、,夹角分别为123θθθ、、,则有2222123l l l l =++222123cos cos cos 1θθθ⇔++=222123sin sin sin 2θθθ⇔++=.(立体几何中长方体对角线长的公式是其特例).141.面积射影定理'cos S S θ=.(平面多边形及其射影的面积分别是S 、'S ,它们所在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为θ).142.斜棱柱的直截面已知斜棱柱的侧棱长是l ,侧面积和体积分别是S 斜棱柱侧和V 斜棱柱,它的直截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1c 和1S ,则①1S c l =斜棱柱侧.②1V S l =斜棱柱.143.作截面的依据三个平面两两相交,有三条交线,则这三条交线交于一点或互相平行.144.棱锥的平行截面的性质如果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那么所得的截面与底面相似,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的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棱锥高的平方比(对应角相等,对应边对应成比例的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于对应边的比的平方);相应小棱锥与小棱锥的侧面积的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棱锥高的平方比.145.欧拉定理(欧拉公式)2V F E +-=(简单多面体的顶点数V、棱数E 和面数F).(1)E =各面多边形边数和的一半.特别地,若每个面的边数为n 的多边形,则面数F 与棱数E 的关系:12E nF =;(2)若每个顶点引出的棱数为m ,则顶点数V 与棱数E 的关系:12E mV =.146.球的半径是R,则其体积343V R π=,其表面积24S R π=.147.球的组合体(1)球与长方体的组合体:长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是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2)球与正方体的组合体:正方体的内切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棱长,正方体的棱切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面对角线长,正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3)球与正四面体的组合体:棱长为a 的正四面体的内切球的半径为12a ,外接球的半径为4a .148.柱体、锥体的体积13V Sh =柱体(S 是柱体的底面积、h 是柱体的高).13V Sh =锥体(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是锥体的高).149.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12n N m m m =+++ .150.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12n N m m m =⨯⨯⨯ .151.排列数公式m n A =)1()1(+--m n n n =!!)(m n n -.(n ,m ∈N *,且m n ≤).注:规定1!0=.152.排列恒等式(1)1(1)mm n nA n m A -=-+;(2)1mmn n n A A n m -=-;(3)11m m n n A nA --=;(4)11n n nn n n nA A A ++=-;(5)11m m m n n n A A mA -+=+.(6)1!22!33!!(1)!1n n n +⋅+⋅++⋅=+- .153.组合数公式m n C=m n m m A A =m m n n n ⨯⨯⨯+-- 21)1()1(=!!!)(m n m n -⋅(n ∈N *,m N ∈,且m n ≤).154.组合数的两个性质(1)mn C =m n nC -;(2)mn C +1-m nC =mn C 1+.注:规定10=n C .155.组合恒等式(1)11mm n n n m C C m --+=;(2)1m mn n n C C n m -=-;(3)11mm n n n C C m--=;(4)∑=nr r nC0=n2;(5)1121++++=++++r n rn rr rr r r C C C C C .(6)nnn rn n n n C C C C C 221=++++++ .(7)1425312-+++=+++n n n n n n n C C C C C C .(8)1321232-=++++n nn n n n n nC C C C .(9)rn m rn rm n r m n rm C C C C C C C +-=+++011.(10)nn n n n n n C C C C C 22222120)()()()(=++++ .156.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关系m m n n A m C =⋅!.157.单条件排列以下各条的大前提是从n 个元素中取m 个元素的排列.(1)“在位”与“不在位”①某(特)元必在某位有11--m n A 种;②某(特)元不在某位有11---m n mn A A (补集思想)1111---=m n n A A (着眼位置)11111----+=m n m m n A A A (着眼元素)种.(2)紧贴与插空(即相邻与不相邻)①定位紧贴:)(n m k k ≤≤个元在固定位的排列有km k n kk A A --种.②浮动紧贴:n 个元素的全排列把k 个元排在一起的排法有kk k n k n A A 11+-+-种.注:此类问题常用捆绑法;③插空:两组元素分别有k、h 个(1+≤h k ),把它们合在一起来作全排列,k 个的一组互不能挨近的所有排列数有kh hh A A 1+种.(3)两组元素各相同的插空m 个大球n 个小球排成一列,小球必分开,问有多少种排法?当1+>m n 时,无解;当1+≤m n 时,有n m n nn m C A A 11++=种排法.(4)两组相同元素的排列:两组元素有m 个和n 个,各组元素分别相同的排列数为n n m C +.158.分配问题(1)(平均分组有归属问题)将相异的m 、n 个物件等分给m 个人,各得n 件,其分配方法数共有mnn nn nn mn nn mn nmn n mn C C C C C N )!()!(22=⋅⋅⋅⋅⋅=-- .(2)(平均分组无归属问题)将相异的m ·n 个物体等分为无记号或无顺序的m 堆,其分配方法数共有mn nn n n n mn n n mn n mn n m mn m C C C C C N )!(!)!(!...22=⋅⋅⋅⋅=--.(3)(非平均分组有归属问题)将相异的) 12m P(P=n +n ++n 个物体分给m 个人,物件必须被分完,分别得到1n ,2n ,…,m n 件,且1n ,2n ,…,m n 这m 个数彼此不相等,则其分配方法数共有!!...!!!! (212)11m n n n n p n p n n n m p m C C C N m m =⋅⋅=-.(4)(非完全平均分组有归属问题)将相异的) 12m P(P=n +n ++n 个物体分给m 个人,物件必须被分完,分别得到1n ,2n ,…,m n 件,且1n ,2n ,…,m n 这m 个数中分别有a、b、c、…个相等,则其分配方法数有!...!!!...211c b a m C C C N m m n n n n p n p ⋅⋅=-12!!!!...!(!!!...)m p m n n n a b c =.(5)(非平均分组无归属问题)将相异的) 12m P(P=n +n ++n 个物体分为任意的1n ,2n ,…,m n 件无记号的m 堆,且1n ,2n ,…,m n 这m 个数彼此不相等,则其分配方法数有!!...!!21m n n n p N =.(6)(非完全平均分组无归属问题)将相异的) 12m P(P=n +n ++n 个物体分为任意的1n ,2n ,…,m n 件无记号的m 堆,且1n ,2n ,…,m n 这m 个数中分别有a、b、c、…个相等,则其分配方法数有!...)!!(!!...!!21c b a n n n p N m =.(7)(限定分组有归属问题)将相异的p (2m p n n n = 1+++)个物体分给甲、乙、丙,……等m 个人,物体必须被分完,如果指定甲得1n 件,乙得2n 件,丙得3n 件,…时,则无论1n ,2n ,…,m n 等m 个数是否全相异或不全相异其分配方法数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