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区别表格

2020年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区别表格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肠结核与结核性腹膜炎

南华大学南华医院临床学院内科教研室集体备课记录 消化内科:肠结核及结核性腹膜炎章节集体备课内容纪要 时间:2013年9 月 2 日 地点:内科学教研室 参加人员:吴清副教授、刘朝霞副教授、傅念副教授、彭飞副主任医师、胡杨主治医师、谢妮主治医师、曹婷住院医师 主持人:傅念副教授 主备者:彭飞副主任医师 集体备课目的:1.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与第八版教材变动后,根据新的课本及大纲要求制定统一教案。 2.培养青年教师。 集体备课内容纪要: 傅念:集体备课开始,请主讲人彭飞医生介绍授课内容。 彭飞:下面我来向大家汇报一下: (一)授课对象:临床医学本科(2013级) (二)使用教材:葛均波徐永健主编的人卫第八版《内科学》 (三)大纲要求:2学时。 (四)具体备课讲解: 1.教学目的: 1)掌握肠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熟悉肠结核的发病机理、实验室和其他检查、鉴别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发病机理、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 3)了解肠结核的病理、预防,结核性腹膜炎的并发症及处理。 2.教学主要内容: 肠结核 1)病因和发病机制:入侵途径、好发部位及发病原理。 2)病理:肠结核分型,结核杆菌感染数量、毒性、机体免疫状态与分型的关系。 3)临床表现:腹痛性质、排便习惯、腹部肿块与不同类型肠结核的关系以及肠外结核表现,并发症。 4)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实验室检查:血与粪便常规检查、血沉、结核菌素试验的意义。其他检查:X线检查、结肠镜检查。 5)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要点、诊断性治疗,与克罗恩病、结肠癌、阿米巴病、血吸虫病的鉴别要点。 6)治疗:一般治疗、抗结核药物的治疗、对症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7)预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与预后的关系。 8)预防:肠外结核早期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 结核性腹膜炎 1)病因和发病机制:入侵途径。 2)病理:渗出、粘连、干酪三型。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5)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要点及诊断性治疗。

《病理生理学》试题及答案4

病理学 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最能反映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征的是2000 A.病变累及肺小叶范围 B.病灶多位于背侧和下叶 C.病灶相互融合或累及全叶 D.支气管化脓性炎 E.细支气管及周围肺泡化脓性炎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E 2.局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的胃癌是 A.原位癌 B.浸润型癌 C.早期癌 D.进展期癌 E.晚期癌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3.男,50岁,30年吸烟史,支气管镜活检可见鳞状上皮和支气管腺体,此种病理变化属于2000 A.支气管粘膜化生 B.支气管粘膜肥大 C.支气管粘膜萎缩 D.支气管鳞状细胞癌 E.支气管腺癌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A

4.下列属于假膜性炎的疾病是2002 A.肠伤寒 B.肠结核 C.阿米巴痢疾 D.急性细菌性痢疾 E.肠血吸虫病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D 5.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类型是属于2001 A.渗出性炎 B.变质性炎 C.增生性炎 D.出血性炎 E.肉芽肿性炎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B 6.高血压病时,细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是2002 A.动脉壁纤维化 B.动脉壁水肿 C.动脉壁玻璃样变性 D.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 E.动脉壁脂质沉着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7.乳腺癌来源于2003 A.小叶间质

B.乳腺囊肿 C.导管内乳头状瘤 D.乳腺导管上皮及腺泡上皮 E.乳腺纤维腺瘤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D 8.一肝炎患者作肝穿刺活检,镜下见肝细胞点状坏死,汇管区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及轻度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结构完整。上述病变符合 2003 A.急性普通型肝炎 B.轻度慢性肝炎 C.中度慢性肝炎 D.重度慢性肝炎 E.早期肝硬化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B 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时的脓液主要聚集于2003 A.软脑膜与脑皮质之间的腔隙 B.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腔隙 C.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的腔隙 D.蛛网膜本身的疏松纤维组织间 E.软脑膜本身的疏松纤维组织间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B 10.HE染色切片中,发现肝细胞体积变大,胞浆淡染呈空泡状。为确定空泡的性质,最常用2000 A.苏丹Ⅲ染色 B.普鲁士兰染色 C.嗜银染色

常见传染病与及寄生虫病

常见传染病与及寄生虫病 考试大纲---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一、结核病 病因:空气传播结核分枝杆菌、生型分枝杆菌或非洲分枝杆菌 基本病理变化 变质、渗出和增生 本质:结核性肉芽肿 1.变质——干酪样坏死。 状似奶酪;镜下: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内含结核杆菌。 2.渗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 3.增生——结核结节。 典型结核结节——中央有干酪样坏死,其中含有结核杆菌,周围有类上皮细胞,Langhans巨细胞,外周有淋巴细胞浸润,少量成纤维细胞增生。

干巨累(类) (二)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及结局 多见于儿童。 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 1.病变特点——原发综合征(肺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 2.发展和结局 绝大多数可自然痊愈。少数病情恶化,可播散。 (1)淋巴道播散 原发综合征:肺的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合称原发综合征,是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特征。 (2)血道播散 1)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大量结核杆菌进入血循环,形成结核性败血症,播散到全身各脏器,形成密集分布、大小一致、灰白色界限清楚的小结节。

2)肺粟粒性结核病。 (三)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及结局 多见于成年人。人体再次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生。 1.病变特点——注意跟原发性对比。 (1)多从肺尖开始。 (2)局限在肺内(机体对结核菌有免疫力和变态反应)。 (3)主要沿支气管在肺内播散。肺门淋巴结不受累,血道播散也很少。 (4)周围常有增生性病变,形成结核结节。 (5)病程长,新旧病变交错存在。 2.病理类型及结局 (1)局灶型:增生为主,中央干酪样坏死。 (2)浸润型:最常见。特点:在肺尖或锁骨下区,病灶周围发生渗出、坏死。如未及时治疗或患者抵抗力下降,坏死物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急性空洞。 空洞不断向外排出含菌的坏死物——慢性纤维空洞型(第3型); 或经支气管播散——干酪性肺炎(第4型)。 (3)慢性纤维空洞型。 (4)干酪性肺炎:浸润型或空洞内的细菌经支气管播散导致。 (5)结核球:球形干酪样坏死病灶。相对较稳定,可手术切除。 (6)结核性胸膜炎。

肠结核

肠结核 1、定义:结核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又称结核性肠炎)。 2、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主要由人型引起,少数地区因牛型(饮用未经消毒的带菌牛奶或乳制品) ?传播途径---经口感染(主要):自身肺(喉)结核;和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共餐, ?直接蔓延:输卵管结核(女性);结核性腹膜炎 ?血行播散:活动性肺结核(肺原发感染、粟粒性肺结核) ?易感人群:人体(免疫力低下,肠道局部抵抗力减弱)结核杆菌(数量多、毒力大) 相互作用的结果 3、病理:主要位于回盲部;其他部位依次为升结肠、空肠、横结肠、阑尾、十二指肠等 淋巴组织丰富(结核杆菌易侵犯淋巴组织) 食物停留时间长,肠黏膜感染机会多 4、病理分型: ?溃疡型: O充血水肿—>干酪样坏死——> 溃疡 O环行扩展,边缘不齐,深浅不一。 O出血少(溃疡基底闭塞性动脉内膜炎) O急性穿孔少(肠段与周围组织粘连) O慢性穿孔多——> 腹腔脓肿&肠瘘 O晚期肠管环形狭窄(病变修复过程中) ?增生型:结核肉芽肿与纤维组织增生造成肠壁局限性增厚变硬后肠腔狭窄 ?混合型:两者在同一患者不同时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兼有两种病变 5、临表: A腹痛(最常见):部位:右下腹或脐周;性质:隐痛或钝痛;时间:餐后多见(胃肠反射-肠段痉挛);特点:常伴便意,便后缓解 B(大便性状改变常见)腹泻和便秘:溃疡型:腹泻为主,无黏液脓血,无里急后重;增生型:便秘为主。 C腹泻便秘交替:曾被认为是肠结核的特征,但也常见于其他肠道器质性病变 D腹部包块:增生型多见,右下腹、固定、轻压痛,质地中等。多为病变的肠管、周围粘连、增生的肠系膜淋巴结形成。 E全身症状:发热常见(午后低热);伴盗汗、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等结核毒血症状;同F时有活动性肺结核的表现(溃疡型多见) 增生型肠结核无毒血症,无发热 晚期患者都会出现肠梗阻及瘘管等并发症 6、常用辅助检查 I结核菌素试验:从结核杆菌培养液中提取的结核蛋白衍生物部位:左前臂曲侧上、中1/3交界处皮内注射PPD5单位(0.1ml),48~96小时(一般为72小时)看结果。强阳性者提示体内有结核杆菌感染AIDS 患者常常表现为阴性结核病早期及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阴性II血液学检查:血常规:多数正常,不同程度的贫血。血沉: III腹水ADA:并发腹水者行腹水腺苷酸脱氨酶检测均大于30u/L;明显升高;方法简单、敏感性高;对诊断结核性渗出液具有特异性:有报道ADA>30提示结核性腹水,>40基本可诊断结核性腹水;重要意义 IV胸片:70%有问题;可见肺结核、活动性肺结核、陈旧性肺结核 V腹部CT:可提示腹腔淋巴结钙化、回盲部肠壁增厚、腹腔积液等

结核病题库3

结核病防治知识题库 一、选择题 1、结核病的主要传染途径为(D) A、皮肤 B、消化道 C、泌尿道 D、呼吸道 2、能够导致视力障碍的抗结核药物是(C) A、异烟肼 B、利福平 C、乙胺丁醇 D、吡嗪酰胺 3、我国结核病发病人数居世界第(B)位 A、1 B、2 C、3 D、4 4、能够引起前庭神经损害的抗结核药物是(B) A、异烟肼 B、链霉素 C、乙胺丁醇 D、利福平 5、能够导致“流感综合征”的抗结核药物是(C) A、异烟肼 B、乙胺丁醇 C、利福平 D、吡嗪酰胺 6、常规抗结核药物剂量条件下,血清浓度达到或超过最低抑菌浓度(MIC)(B)以上才能起杀菌作用。 A、5 B、10 C、15 D、20 7、PZA对(C)菌群具有特殊杀灭作用。 A、A B、B C、C D、D 8、关于结核病发病机制错误的是(C) A、机体受结核菌感染后产生免疫力,同时也产生变态反应 B、结核变态反应属Ⅳ型变态反应 C、结核的免疫主要是体液免疫 D、结核变态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与免疫是平行一致的 9、休眠结核菌群是指(D) A、A 菌群 B、B菌群 C、C 菌群 D、D菌群 10、下列哪项不是异烟肼的主要不良反应(A) A、视力障碍 B、肝功能损害 C、皮疹、药物热等过敏反应 D、周围神经炎 11、肺结核病人最常见的症状是(C) A、疲乏无力 B、午后低热 C、咳嗽、咳痰 D、恶心、呕吐 12、初治结核病人如果坚持进行规则治疗,有(C)以上的病人可以被治愈。 A、50% B、70% C、85% D、95% 肺结核病的正规彻底治疗疗程必须达到(C)

A、3-4个月 B、4-6个月 C、6-8个月 D、8-10个月 13、目前抗结核药物中最有效的快速杀菌性药物是(A) A、异烟肼、利福平 B、异烟肼、乙胺丁醇 C、异烟肼、链霉素 D、利福平、吡嗪酰胺 14、在结核病随访中应做到的主要工作是(D) A、询问病人症状改善情况 B、服药有无不良反应 C、询问病人痰菌转阴情 况D、以上都是 15、如果怀疑得了结核病最好应去(C)看病 A、市级以上医疗机构 B、市县级医疗机构 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 部D、以上都是 16、下列哪项不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A) A、腹疼、腹泻、食欲不振 B、咳嗽、咳痰 C、胸痛及呼吸困难等 D、疲劳、乏力、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 17、从未接收过抗结核药物的结核病人,其体内结核菌株对一种或多种抗结核药物耐药,一般是由耐药结核菌传播引起,这种耐药称之为(B) A、获得性耐药 B、原发性耐药 C、继发性耐药 D、多药性耐药 18、初、复治涂阳病人在疗程满2个月时痰菌仍为阳性者,应在治疗满(A)个月时增加痰检一次。 A、3 B、4 C、5 D、6 19、正在治疗的患有结核病的学生可以继续上学吗?(C) A、不可以 B、凭自己已经好转的感觉 C、传染性消失后,根据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诊断证明方可复学 D、边吃药边上学 20、结核菌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大约能存活(B)个月 A、3个月左右 B、6个月左右 C、8个月左右 D、一年以上 21、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C)

肠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

典型病例的诊断一般无困难。但疾病早期,常因症状不明显或缺乏特征性而易漏诊。下列几点可做为诊断本病的依据。一、临床表现有长期发热、盗汗、腹痛、腹泻(或便秘)的青壮年患者。二、肺结核或其它肠外结核患者原病灶已好转,但消化道症状和结核毒血症状反见加重者。三、右下腹肿块伴压痛,或出现原因不明的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者。 四、胃肠X线检查回盲部有激惹、钡剂充盈缺损或狭窄征象者。对于疑有肠结核的患者,在初步排除相关的疾病后,仍难确诊时,可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两周,观察疗效,以帮助诊断。本病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一、克隆病本病的临床表现和X线征象与肠结核极为酷似,有时甚难鉴别,可借助下列几点协助诊断:①本病无肺结核或肠外结核病史; ②病程一般更长,不经抗结核治疗可出现间断缓解;③粪便及其它体液及分泌物检查无结核菌;④X线检查可见病变以回肠未端为主,有多段肠曲受累,并呈节段性分布;⑤肠梗阻、粪瘘等并发症较肠结核更为多见;⑥切除病变肠段作病理检查无干酪样坏死,镜检与动物接种均无结核杆菌。二、右侧结肠癌①本病发病年龄多为40岁以上中老年人;②无长期低热、盗汗等结核毒血症及结核病史;③病情进行性加重,消瘦、苍白、无力等全身症状明显;④腹部肿块开始出现时移动性稍大且无压痛,但较肠结核肿块表面坚硬,结节感明显; ⑤X线检查主要有钡剂充盈缺损,病变局限,不累及回肠;⑥肠梗阻较早、较多出现;⑦纤维结肠镜检可窥见肿瘤,活检常可确诊。在临床上结肠癌的发病率较肠结核为高。三、阿米巴或血吸虫病性肉芽肿肠阿米巴或血吸虫病可形成肉芽肿病变,在鉴别诊断上应注意。该类疾病无结核病史,脓血便较常见,粪便中发现有关的病原体,直肠及结肠镜常可证实诊断,相应的特异性治疗有效。四、其他疾病除上述疾病外,肠结核尚应与下列疾病鉴别:以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应与腹型淋巴瘤、肠放线菌病相鉴别;以急性右下腹剧痛为主要表现者应注意避免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以慢性腹痛牵扯上腹部者易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胆囊炎混淆;有稽留高热者需排除伤寒。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疾病症状 1.全身症状:肺结核患者常有一些结核中毒症状,其中发热最常见,一般为午后37.4℃~38℃的低热,可持续数周,热型不规则,部分患者伴有脸颊、手心、脚心潮热感。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空洞形成或伴有肺部感染时等可表现为高热。夜间盗汗亦是结核患者常见的中毒症状,表现为熟睡时出汗,几乎湿透衣服,觉醒后汗止,常发生于体虚病人。其他全身症状还有疲乏无力、胃纳减退、消瘦、失眠、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等。 2.咳嗽:常是肺结核患者的首诊主诉,咳嗽三周或以上,伴痰血,要高度怀疑肺结核可能。肺结核患者以干咳为主,如伴有支气管结核,常有较剧烈的刺激性干咳;如伴纵隔、肺门淋巴结结核压迫气管支气管,可出现痉挛性咳嗽。 3.咳痰:肺结核病人咳痰较少,一般多为白色黏痰,合并感染、支气管扩张常咳黄脓痰;干酪样液化坏死时也有黄色脓痰,甚至可见坏死物排出。 4.咯血:当结核坏死灶累及肺毛细血管壁时,可出现痰中带血,如累及大血管,可出现量不等的咯血。若空洞内形成的动脉瘤或者支气管动脉破裂时可出现致死性的大咯血。肺组织愈合、纤维化时形成的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可在肺结核痊愈后反复、慢性地咯血或痰血。 5.胸痛:胸痛并不是肺结核的特异性表现,靠近胸膜的病灶与胸膜粘连常可引起钝痛或刺痛,与呼吸关系不明显。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会引起较剧烈的胸痛,与呼吸相关。胸痛不一定就是结核活动或进展的标志。 6.呼吸困难:一般初发肺结核病人很少出现呼吸困难,只有伴有大量胸腔积液、气胸时会有较明显的呼吸困难。支气管结核引起气管或较大支气管狭窄、纵隔、肺门、气管旁淋巴结结核压迫气管支气管也可引起呼吸困难。晚期肺结核,两肺病灶广泛引起呼吸功能衰竭或伴右心功能不全时常出现较严重的呼吸困难。 7.结核性变态反应:可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临床表现类似于风湿热,主要有皮肤的结节性红斑、多发性关节痛、类白塞病和滤泡性结膜角膜炎等,以青年女性多见。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无效,经抗结核治疗后好转。 总之,肺结核并无非常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有些患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如伴有免疫抑制状态,临床表现很不典型,起病和临床经过隐匿;或者急性起病,症状危重,且被原发疾病所掩盖,易误诊。。

消化系统疾病病理学多选题集

消化系统疾病病理学多选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A 型题) 384.* 易引起大出血的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最可能的部位是( ) A.胃小弯 D.十二指肠球部后壁 B.幽门 E.胃底 C.十二指肠下段 385.胃癌转移最不可能发生的途径是( ) A. 转移到局部淋巴结 D.种植转移到盆腔 B.血道转移 到肝脏 E.转移到 Virchow 淋巴结 C.沿天然腔道 种植到肠粘膜 386.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ization)常见于( ) A.急性胃炎 D.慢性萎缩性胃炎 B.十二指 肠溃疡 E.溃疡性结肠炎 C.慢性肠血吸虫病 387.能分泌AFP 的肿瘤通常是( ) A.肺癌 D.肝细胞性肝癌 B.前列腺癌 E.肾腺癌 C.胰腺癌 388.与肝细胞性肝癌发生无关的因素是( ) A.黄 曲霉毒素 D.某些藻类毒素 B.中华分枝睾吸 虫 E.亚硝胺类化合物, HCV 389.与肝功能不 全不相关的临床表现是( ) A.性腺发育迟缓 D.黄疸 B.蜘蛛状血管痣 E.血浆蛋白水平下降 C.出血倾向 390.肝硬化(cirrhosis)晚期腹水(ascites)生成的机 制中,错误的说法是( ) A.门静脉高压 D.血中抗利尿激素,醛固酮水平升高 B.肝合成白蛋白功能下 1

降 E.淋巴液从肝包膜外溢 C.肝内结缔组织增生压迫肝静脉主干 391.不符合假小叶病变特点的镜下改变是( ) A.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包绕肝小叶 B.再生肝细胞团块内缺少中央静脉 C.再生肝细胞团块内中央静脉偏位或有二个以上中央静脉 D.再生肝细胞团块内汇管区位置,数目异常 E.再生肝细胞团块中肝细胞排列紊乱 392.肝细胞癌病人最有诊断意义的血清学指标是( ) A.碱性磷酸酶 D.癌胚抗原 B. -谷氨酰转肽酶 E.酸性磷酸酶 C.甲胎蛋白 393.肝细胞出现 Mallory 小体常见于( ) A.胆汁性肝硬化 D.肝炎后性肝硬化 B.血吸虫性肝硬化 E.淤血性肝硬化 C.酒精性肝硬化 394.急性重症肝炎(fulminant hepatitis)的发生机制,正确的说法可能是( ) A.免疫功能正常,感染病毒少,毒力弱 B.免疫功能缺陷,缺乏有效免疫反应 C.免疫功能不足,仅能杀灭部分病毒 D.免疫功能过强,感染病毒量多,毒力强 E.机体营养状况差时 395.以肝细胞碎屑样坏死(piecemeal necrosis)为主要形态特点的肝炎是( ) A.急性重症肝炎D.慢性活动性肝炎 B.亚急性重症肝炎 E.慢性持续性肝炎 C.急性普通性肝炎 396.肝细胞气球样变时,不会出现的改变是( ) A.细胞内水分增多 D.线粒体肿胀,嵴消失 B.内质网扩张,囊泡变 E.细胞内糖原 2

Bsyqlj2000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综合笔试部分1试题及答案

| ||生活|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郭敬明 A1型选择题(1-111题) 答题说明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右侧胸锁乳突肌收缩时(答案:B) A.头向左侧倾斜,面转向左侧 B.头向右侧倾 倾斜,面转向左侧 C.头向右侧倾斜,面转向右侧 D.头向左侧倾斜,面转向右侧 E.头后仰,面转向右侧 2.下述结构中靠近食管胸部右侧的是(答案:B) A.上腔静脉 B.奇静脉弓 C.主动脉弓 D.胸导管 E.左心房 3.关于胸膜腔的概念,正确的是(答案:D) A.胸膜腔即胸腔 B.左、右胸膜腔互相交通

C.肺位于胸膜腔内 D.胸膜腔由脏胸膜与壁胸膜围成 E.胸膜腔内含有大量浆液 4.肾蒂主要结构的排列关系,由前向后依次为(答案:A) A.肾静脉、肾动脉和肾盂 B.肾静脉、肾盂和肾动脉 C.肾动脉、肾静脉和肾盂 D.肾动脉、肾盂和肾静脉 E.肾盂、肾动脉和肾静脉 5.左心室流人道和流出道的分界标志是(答案:B) A.左房室瓣(二尖瓣)后瓣 B.左房室瓣(二尖瓣)前瓣 C.主动脉瓣 D.室上嵴 E.肺动脉瓣 6.脑膜中动脉穿过的孔裂是(答案:C) A.圆孔 B.卵圆孔 C.棘孔 D.枕骨大孔 E.破裂孔 7.既是淋巴器官,又有内分泌功能的是(答案:C) A.淋巴结 B.扁桃体

C.胸腺 D.胰 E.脾 8.某病人因外伤致使脊髓腰1节段右侧半横断,损伤平面以下会出现(答案:D) A.右侧痛温觉丧失 B.右侧粗触觉丧失 C.左侧本体感觉丧失 D.右侧本体感觉丧失 E.左侧肢体随意运动丧失 9.位于延髓内的脑神经核是A.滑车神经核(答案:E) D.三叉神经运动核 C.面神经核 D.展神经核 E.疑核 10.内囊出血所致的对侧肢体运动障碍(偏瘫),主要是损伤了(答案:A) A.皮质脊髓束 B.皮质红核束 C.顶枕颞桥束 D.皮质核束 E.额桥束 +离子通过离子通道的跨膜转运过程属于(答案: B)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结核病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结核病知识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结核病是由()引起。 2、结核病的重要传染源是()。 3、患者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时都能产生飞沫,()是肺结核病人产生飞沫的主要方式。 4、结核病的诊断以()为主。 5、怀疑得了肺结核,应到当地()接受检查和治疗。 二、单选题 1、下列疾病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A、风疹 B、肺结核 C、麻风病 D、黑热病 E、霍乱 2、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结核易感人群 A、糖尿病患者 B、矽肺患者 C、艾滋病患者 D、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 E、营养不良者 3、肺结核主要传播途径是 A、吸入含结核菌的飞沫 B、与肺结核病人共餐 C、与肺 结核病人握手 D、吸入含结核菌的尘埃 E、通过皮肤接触 5、卡介苗的主要接种对象是 A、小学生 B、青年人 C、新生儿 D、结核病高发人群 E、免疫力低下者 6、下列哪种症状不是肺结核病人的典型症状

A倦怠 B、低热 C、打喷嚏D、夜间盗汗、食欲减退 E、消瘦 7、肺结核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吸入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带菌飞沫 B、经消化道进入体内 C、吸入排菌结核病人的痰飞沫 D、输血 E、饮用未经消毒的结核病牛的牛乳 9、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主要措施之一,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病人的痰液要及时消毒 B、避免儿童与病人接触 C、病人寝具餐具单用,勤消毒 D、病人要在发热门诊就诊 E、 严禁随地吐痰 11、不属于肺结核病免费的是 A、具有可疑肺结核症状者,拍摄胸片。 B、抗结核组合药物 C、肝功、肾功能检查 D、痰检 E、涂阳密切接触者筛查 14、结核病知识宣传的对象是 A、普通群众 B、结核病患者 C、医务人员 D、结核病密切接触者 E、以上都是 15、结核病健康促进宣传的方式有 A、发放宣传品 B、面对面交谈 C、专题活动 D、专栏、广播 E、以上都是

肠结核

肠结核 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过去在我国比较常见,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及卫生条件改善,结核患病率下降,本病已逐渐减少。但由于肺结核目前在我国仍然常见,故在临床上对本病须继续提高警惕。 【病因和发病机制】 肠结核主要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少数地区有因饮用未经消毒的带菌牛奶或乳制品而发生牛型结核分枝杆菌肠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肠道主要是经口感染。患者多有开放性肺结核或喉结核,因经常吞下含结核分枝杆菌的痰液而引起本病。经常和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也可被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进入肠道后,多在回盲部引起结核病变,可能和下列因素有关:①含结核分枝杆菌的肠内容物在回盲部停留较久,增加了局部肠黏膜的感染机会;②结核分枝杆菌易侵犯淋巴组织,而回盲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因此成为肠结核的好发部位。但胃肠道其他部位有时亦可受累。 肠结核也可由血行播散引起,见于粟粒性结核;或由腹腔内结核病灶如女性生殖器结核直接蔓延引起。 结核病的发病是人体和结核分枝杆菌相互作用的结果。经上述途径而获得感染仅是致病的条件,只有当侵入的结核分枝杆菌数量较多、毒力较大,并有人体免疫功能低下、肠功能紊乱引起局部抵抗力削弱时,才会发病。 【病理】 肠结核主要位于回盲部即回盲瓣及其相邻的回肠和结肠,其他部位依次为升结肠、空肠、横结肠、降结肠、阑尾、十二指肠和乙状结肠等处,少数见于直肠。偶见胃结核、食管结核。 结核菌数量和毒力与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反应程度影响本病的病理性质。按大体病理,肠结核可分为以下3型: (一)溃疡型肠结核 肠壁的淋巴组织呈充血、水肿及炎症渗出性病变,进一步发展为干酪样坏死,随后形成溃疡。溃疡边缘不规则,深浅不一,可深达肌层或浆膜层,并累及周围腹膜或邻近肠系膜淋巴结。因溃疡基底多有闭塞性动脉内膜炎,故较少发生肠出血。因在慢性发展过程中,病变肠段常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所以溃疡一般不发生急性穿孔,因慢性穿孔而形成腹腔脓肿或肠瘘亦远较克罗恩病少见。在病变修复过程中,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可导致肠管变形和狭窄。 (二)增生型肠结核 病变多局限在回盲部,可有大量结核肉芽肿和纤维组织增生,使局部肠壁增厚、僵硬,亦可见瘤样肿块突人肠腔,上述病变均可使肠腔变窄,引起梗阻。 (三)混合型肠结核 兼有这两种病变者并不少见,称为混合型或溃疡增生型肠结核。 【临床表现】 本病一般见于中青年,女性稍多于男性。 (一)腹痛 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间歇性发作,常为痉挛性阵痛伴腹鸣,于进餐后加重,排便或肛门排气后缓解。腹痛的发生可能与进餐引起胃肠反射或肠内容物通过炎症、狭窄肠段,引起局部肠痉挛有关。体检常有腹部压痛,部位多在右下腹。腹痛亦可由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

规培考试题库-整形外科练习 (11)

整形外科练习 姓名:秦毅得分:0.00 总分:100 及格分:60 考试时间:2016- 一 . 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 1 .直肠长度为 A . 5~10cm B . 12~15cm C . 16~20cm D . 21~25cm E . 26~30cm 2 . A 28-year-old previously healthy woman arrives in the emergency room complaining of 24h of anorexia and nausea and lower abdominal pain that is more intense in the right lower quadrant than elsewherE.On examination she has peritoneal signs of the right lower quadrant and a rectal temperature of 38.38℃(101.8。F).At exploration through incision of the right lower quadrant,she is found tO have a small,contained perforation of a cecal diverticulum.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regarding this situation is true? A . Cecal diverticula are acquired disorders B . Cecal diverticula are usually multiple C . Cecal diverticula are mucosal herniations through the muscularis proprla D . Diverticulectomy,closure of the cecal defect,and appeildectorrly nlay be i ndicated E . An ileocolectomy is indicated evell with well-localized inflammation 3 .胆总管直径的正常值为 A . 6~8mm B . 10~12mm C . 13~14mm D . 15~16mm E . 17~18mm 4 .胃的区域淋巴结分为 A . 3站16组 B . 2站16组 C . 3站14组 D . 2站14组 E . 3站10组 5 .跌倒,手掌撑地,肩外展外旋,出现肩痛,肿胀,活动受限,查体:Dugas征 阳性。该病人肩部的畸形是 A . 届曲外展、外旋

腹泻的临床鉴别诊断

腹泻di a r r h e a ) 、简要定义 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加、粪水中水量增加或答辩成分异常。正常人大便频率为每日1-3 次或每日2-3 次。每日大便含水量应100-200ml ,为成形软便,不含异常成分。正常人每日从饮水中摄取水约2L,从消化道各段分泌的液体约7L,其中胃液、胰液各2L, 唾液、胆汁、肠液各1L。每天进入肠道的液体共约9L,这些液体大部分(85%被小肠吸收,主要在空肠吸收(55%-66%),进入结肠的水分约为1-1.5L ,结肠将其大部分吸收,随大便排出体外的仅有100-200ml 水分。小肠和结肠吸收水的能力很强, 小肠每日可吸收水12-18L,结肠每日可吸收水4-5L,小肠病变时,将过多的水分排入结肠,当超过结肠吸收水分的能力时才会出现小肠性腹泻。 二、腹泻的分类 一)按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特征分类 1、渗透性腹泻渗透性腹泻是由于肠道内有大量吸收不完全的食物,如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症,或各种原因所致的小肠绒毛萎缩引起的双糖酶缺乏,使双糖吸收产生障碍,在肠内引起渗透压升高,不能吸收的药物如山梨醇、甘露醇及盐类泻剂(如硫酸镁)也可使肠内渗透压升高,大量液体被动进入肠腔,使肠内容物增多,促进肠的蠕动使其排出体外,出现腹泻。 渗透性腹泻的特点: ⑴大便量一般小于1000ml/d 。 ⑵禁食后腹泻明显好转或停止。 ⑶血浆-粪便溶质差扩大。正常人的血浆-粪便溶质差小于50mmol/LHQ ⑷正常人pH约为7 (接近中性),pH约为5时,大便酸度增高。当糖类吸收不良时,未被吸收的糖经结肠细菌分解为短链脂肪酸,可使大便变酸。 2、分泌性腹泻分泌性腹泻是指某些病因使小肠隐窝细胞大量分泌水及电解质而引起腹泻。 分泌性腹泻的特点: ⑴每日排水样便大于1000ml。 ⑵血浆- 粪便溶质差一般小于50mmol/L H2O。

历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真题4.doc

历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真题4 71.肠结核溃疡的肉眼形态是 A.椭圆形,溃疡的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 B.口小底大烧瓶状 C.不规则地图状 D.呈带状,其长径与肠长轴垂直 E.火山喷口状 72.关于肝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亚急性重症型病毒性肝炎多发展为门脉性肝硬化 B.病变特点是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假小叶形成 C.门脉高压症可表现为出血倾向 D.肝功能不全可表现为脾肿大 E.肝硬化不发生癌变 73.只有实质细胞而没有间质的恶性肿瘤是 A.乳腺髓样癌 B.印戒细胞癌 C.恶性黑色素瘤 D.横纹肌肉瘤 E.绒毛膜癌 74.卜列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B.血管奁形成 C.软化灶 D.蛛网膜I、?腔有脓性渗出物 E.胶质细胞增生 75.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机制是 A.抑制中枢PG合成 B.抑制外周PG合成 C.抑制中枢PG降解

D.抑制外周PG降解 E.增加中枢PG释放 76.药物的副反应是 A.难以避免的 B.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C.剂量过大时产生的不良反应 D.药物作用选择性高所致 E.与药物治疗目的有关的效应 77.用药的间隔时间主要取决于 A.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B.药物的吸收速度 C.药物的排泄速度 D.药物的消除速度 E.药物的分布速度 78.使用过扳氯丙嗪的精神病患者,如使用皆上腺素后,主要表现为 A.升压 B.降压 C.血压不变 D.心率减慢 E.心率不变 79.异丙皆上腺素的作用有 A.收缩血管、舒张支气管、增加组织耗氧量 D.收缩血管、舒张支气管、降低组织耗氧量 C.舒张血管、舒张支气管、增加组织耗氧量 D.舒张血管、舒张支气管、降低组织耗氧量 E.舒张血管、收缩支气管、降低组织耗氧量 80.苯二氮草类药物的催眠作用机制是 A.与GABAA受体。亚单位结合 B.增强GABA能神经传递和突触抑制 C.与p亚单位苯二钮草受体结合

肠结核教案

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教案续页

五、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沉:增快,为结核活动程度的指标; 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20mm; 粪便常规:可见少量脓细胞与红细胞; 大便抗酸杆菌培养、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有助于诊断。 ?X线检查:对肠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溃疡型肠结核肠段呈激惹征象:排空很快,充盈不佳,而病变上、下肠段充盈良好。 增生型肠结核为结节状改变,肠壁僵硬,结肠袋消失,肠腔狭窄。 ?结肠镜检查:病变主要在回盲部,内镜下见病变肠黏膜充血、水肿, 溃疡形成(常呈环形),大小形态各异的炎性息肉。增生型肠结核可 见肠壁增厚,肠管环形狭窄,回盲瓣变形。 活检如能找到干酪样坏死、肉芽肿或结核分枝杆菌具有确诊意义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标准 ?有腹痛、排便异常、腹部包块、不明原因肠梗阻,伴有发热、盗汗 等结核毒血症状。 ?青壮年患者有肠外结核。 ?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或T-SPOT阳性。 ?X线检查发现回盲部有激惹、溃疡、肠腔狭窄、肠段缩短变形等征 象。 ?结肠镜(金标准):回盲部肠黏膜炎症、溃疡、炎性息肉或肠腔狭窄。 病理发现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或结核分枝杆菌具有确诊意义。 ?诊断性治疗(2~6W)有效可确诊。 2、鉴别诊断 (1)Crohn病:酷似肠结核 肠外结核:不伴有肺结核或其他肠外结核证据 病程:病程更长,病情呈缓解和复发交替 X线检查病变呈节段性分布:有 瘘管、肛门直肠周围病变:更为常见 溃疡形状:肠镜下溃疡呈纵行、裂隙状(鹅卵石状) 抗结核治疗:无效 组织病理抗酸杆菌:无 干酪性肉芽肿:无 结核菌素试验:弱-阳性 (2)右侧结肠癌:年龄常在40岁以上,无结核毒血症状,结肠镜和活组织病理检查可确定诊断。 (3)阿米巴肠病:大便呈果酱色,大便中找到病原体可诊断。 (4)其他:如伤寒、肠道恶性淋巴瘤、肠放线菌病等相鉴别。

消化内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肠结核

肠结核 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病原菌多为人型结核杆菌也可发生牛型结核 杆菌感染。多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结核杆菌侵犯肠道主要是经口感染,患者多有 开放性肺结核或喉结核。病变多位于回盲部,(为何多在回盲部,和哪些因素有关?)病理可 分为溃疡型和增生型,可由血液播散引起如粟粒型结核,少数经直接蔓延引起。 (一)临床表现(重要考点) 更多资料请登录医博园论坛 1. 腹痛多在右下腹,但常有上腹或脐周疼痛,系回盲部病变引起的牵涉痛。疼痛性质 一般为隐痛或钝痛。有时在进餐时诱发。在增生型肠结核或并发肠梗阻时,有腹绞痛,常 位于右下腹或脐周,伴有腹胀、肠鸣音亢进、肠型与蠕动波。 2. 腹泻与便秘:腹泻是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每日排便2~4次,粪便呈 糊样,不含粘液或脓血,不伴里急后重。在增生型肠结核多以便秘为主要表现。 3. 腹部肿块主要见于增生型肠结核。一旦溃疡型肠结核合并有局限性腹膜炎,病变肠 区和周围组织粘连,也可出现腹部肿块。腹部肿块常位于右下腹,较固定,中等质地,伴 轻或中度压痛。 4. 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表现溃疡型肠结核常有结核毒血症,午后低热,伴盗汗,倦怠,消瘦,可同时有肠外结核特别是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增生型肠结核病程较长,全身 情况一般较好,不伴有活动性肺结核或其他肠外结核证据。 并发症见于晚期患者,常有肠梗阻,慢性穿孔,偶有急性肠穿孔,可因合并结核性腹 膜炎而出现相关并发症。 (二)辅助检查 1. 常规检查溃疡型肠结核可有中度贫血,血Rt白细胞计数多正常,RBC沉降增快, 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有助于诊断,大便Rt呈糊状,不混粘液脓血。 2. X线检查(典型征象要牢记,如钡影跳跃征象)X线胃肠钡餐造影或钡剂灌肠检查对 肠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溃疡型肠结核,钡剂于病变肠段呈现激惹征象,排空很快,充盈不佳,而在病变的上、下肠段则钡剂充盈良好,称为X线钡影跳跃征象(stierlin sign),回肠末段可见钡剂积滞。 3.纤维结肠镜检查内镜下见病变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环形溃疡,溃疡边缘呈 鼠咬状有一定特征性),大小及形态各异的炎症息肉,肠腔变窄等。重点是窥察升结肠、肓肠、回肠末端病变,明确溃疡和肉芽肿的性质和部位。活检如能找到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 或结核杆菌具有确诊意义。

病理学测试题三

《病理学基础》测试题三姓名:学号:班级: 1、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的主要形式是 A.点状坏死 B.桥接坏死 C.灶性坏死 D.大片坏死 E.碎片状坏死 2、桥接坏死主要见于下列哪种肝炎 A.慢性肝炎 B.急性普通型肝炎 C.急性重型肝炎 D.中、重度慢性肝炎 E.亚急性重型肝炎 3、肝体积明显缩小,外观黄绿色,表面呈结节状,光镜下见肝细胞大片坏死,同时可见肝细胞再生结节,明显淤胆,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节间纤维组织及小胆管明显增生,考虑 A.门脉性肝硬化 B.重度慢性肝炎 C.急性重型肝炎 D.亚急性重型肝炎 E.急性黄疸性普通型肝炎 4、关于食管癌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食管上段最常见 B.鳞状细胞多见 C.可见原位癌 D.亚硝胺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E.可以多灶发生 5、一肝炎患者作肝穿刺活检,镜下见肝细胞点状坏死,汇管区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及轻度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结构完整。应考虑的诊断是 A.早期肝硬化 B.轻度慢性肝炎 C.中度慢性肝炎 D.重度慢性肝炎 E.急性普通型肝炎 6、胃溃疡底部常见动脉内血栓机化,该处血栓形成的主要机制描述正确的是 A.溃疡组织释出多量组织凝血酶原 B.溃疡处动脉内膜炎致内膜粗糙 C.溃疡处动脉血流缓慢 D.溃疡处纤维化使动脉内血流不规则 E.胃液促进凝血过程 7、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中新月体的细胞包括 A.肾小球系膜细胞 B.肾小球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和单核细胞 C.肾小球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和单核细胞 D.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 E.肾小球球囊壁层上皮细胞 8、毛细血管基底膜形成钉状突起,常见于 A.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B.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C.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 D.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E.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9、肾毛细血管管壁增厚呈车轨状或分层状,常见于A.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C.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D.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E.膜性肾小球肾炎 10、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肾脏改变为 A.大瘢痕性固缩肾 B.颗粒性固缩肾 C.大白肾 D.蚤咬肾 E.大红肾 11、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增生的细胞为 A.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 B.肾小球壁层细胞和系膜细胞 C.肾小球脏层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D.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细胞增生 E.肾小球各种细胞均有较明显增生 12、急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改变为 A.毛细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 B.B.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及基底膜增厚 C.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肾球囊上皮细胞增生 D.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及血栓形成 E.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 13、上行性感染的肾盂肾炎,病变累及最轻的部位是 A.肾盂黏膜 B.肾间质 C.肾小管 D.肾乳头 E.肾小球 14、肾体积明显缩小,质地变硬,表面有大的不规则瘢痕凹陷,最可能诊断为 A.良性高血压病引起的萎缩肾 B.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 C.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D.晚期肾小球肾炎 E.慢性肾盂肾炎 15、恶性程度最高的甲状腺肿瘤是 A.滤泡癌 B.乳头状癌 C.未分化癌 D.髓样癌 E.淋巴瘤 16、甲状腺癌中,下列哪一种最常见 A.滤泡性腺癌 B.乳头状腺癌 C.髓样癌 D.梭形细胞癌 E.巨细胞癌 17、甲状腺髓样癌是一种 A.交界性肿瘤 B.错构瘤 C.未分化癌 D.迷离瘤 E.神经内分泌肿瘤 18、乳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是 A.髓样癌 B.浸润性导管癌 C.浸润性小叶癌 D.鳞状细胞癌 E.湿疹样癌 19、浸润性子宫颈癌指肿瘤浸润深度应超过基底膜下 A.1mm B.2mm C.3mm D.4mm E.5mm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咳嗽、咳痰 3 周或以上,可伴有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热(常午后低热),可伴盗汗、乏力、食欲降低、体重减轻、月经失调。结核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表现:结节性红斑、泡性结膜炎和结核风湿症等。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当呈现强阳性时表示机体处于超过敏状态,发病机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结核病的参考指征。患肺结核时,肺部体征常不明显。肺部病变较广泛时可有相应体征,有明显空洞或并发支气管扩张时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康尼峡缩小提示肺尖有病变。 1、全身症状 肺结核患者常有一些结核中毒症状,其中发热最常见,一般为午后 37.4℃~38℃的低热,可持续数周,热型不规则,部分患者伴有脸颊、手心、脚心潮热感。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空洞形成或伴有肺部感染时等可表现为高热。夜间盗汗亦是结核患者常见的中毒症状,表现为熟睡时出汗,几乎湿透衣服,觉醒后汗止,常发生于体虚病人。其他全身症状还有疲乏无力、胃纳减退、消瘦、失眠、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等。 2、咳嗽 咳嗽常是肺结核患者的首诊主诉,咳嗽 3 周或以上,伴痰血,要高度怀疑肺结核可能。肺结核患者以干咳为主,如伴有支气管结核,常有较剧烈的刺激性干咳;如伴纵隔、肺门淋巴结结核压迫气管支气管,可出现痉挛性咳嗽。 3、咳痰 肺结核病人咳痰较少,一般多为白色黏痰,合并感染、支气管扩

张常咳黄脓痰;干酪样液化坏死时也有黄色脓痰,甚至可见坏死物排出。 4、咯血 当坏死灶累及肺毛细血管壁时,可出现痰中带血,如累及大血管,可出现量不等的咯血。若空洞内形成的动脉瘤或者支气管动脉破裂时可出现致死性的大咯血。 5、胸痛 胸痛并不是肺结核的特异性表现,靠近胸膜的病灶与胸膜粘连常可引起钝痛或刺痛,与呼吸关系不明显。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会引起较剧烈的胸痛,与呼吸相关。胸痛不一定就是结核活动或进展的标志。 6、呼吸困难 一般初发肺结核病人很少出现呼吸困难,只有伴有大量胸腔积液、气胸时会有较明显的呼吸困难。支气管结核引起气管或较大支气管狭窄、纵隔、肺门、气管旁淋巴结结核压迫气管支气管也可引起呼吸困难。晚期肺结核,两肺病灶广泛引起呼吸功能衰竭或伴右心功能不全时常出现较严重的呼吸困难。 7、结核性变态反应 结核性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类似于风湿热,主要有皮肤的结节性红斑、多发性关节痛、类白塞病和滤泡性结膜角膜炎等,以青年女性多见。 总之,肺结核并无非常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甚至没有任何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如伴有免疫抑制状态,临床表现很不典型,起病和临床经过隐匿;或者急性起病,症状危重,且被原发疾病所掩盖,易误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