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放大镜下的晶体

合集下载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1放大镜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透镜的中央厚度有关,镜片中央凸得越厉害,放大倍数越高。

与放大镜的直径大小无关。

2、老光镜镜片是凸透镜,近视镜镜片是凹透镜。

3、凡是透明的、圆形的物体都有放大功能。

如水滴、圆柱形的玻璃棒、装水的杯子、哈哈镜等。

4、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组成。

5、放大镜的特征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光线通过放大镜会发生折射。

6、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水晶琢磨而成的。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的是英国的格罗斯泰斯特,能增进视力的眼镜是由培根设计制造的。

7、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还能帮助我们看到物体(更多的细节)。

8、放大镜的使用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⑴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⑵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9、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镜是凸透镜,它的特征是透明、中间厚边沿薄。

一.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用放大镜观察昆虫,会发现昆虫头部具单眼和复眼。

复眼由许多结构相同的小眼组成。

复眼对光和闪烁特别敏感,复眼的功能是能成像,2、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由许多彩色的(鳞片)组成,这些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蝇的眼睛是(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

4、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不同的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它们嗅觉(灵敏)。

5、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

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6苍蝇在光滑的玻璃上不掉落和它脚的构造有关,苍蝇的脚由脚毛、钩爪、爪垫爪、粘液组成。

7、认识几种昆虫的触角一.3放大镜下的晶体1、像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一样,都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3课 《放大镜下的晶体》习题 教科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3课  《放大镜下的晶体》习题   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六下第一单元第3课《放大镜下的晶体》习题一、判断题1.可以根据味道来区分盐和糖。

()2.食盐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晶体,玻璃球外形也有规则,也是晶体。

()3.有的晶体很大,有的晶体很小。

()4.晶体的形状是很有规则的,都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5.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的。

()6.所有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缓慢地生长。

()7.自然界中的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者由晶体组成。

()8.只有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我们才能看到晶体的样子。

()9.玻璃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

()10.自然界中的晶体都是有一定的规则。

()11.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有长石、云母、石英等三种。

()12.玻璃、琥珀和珍珠是晶体。

()13.一般来说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都大致一样。

()14.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些晶体的形状有规则,有些没有规则。

()二、填空题15.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我们把这样的物质称为__________。

16.制作一个大的晶体,可以用(____)或(____)。

17.我们把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____)。

如(____)、(____)、(____)、(____)等。

18.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____),有的像(____),有的像一簇簇的(____)。

19.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等物质都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________。

20.制造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21.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我们把这样的物质称为________。

生活中常见的晶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2.许多岩石是由________集合而成的,显微镜下的花岗岩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矿物的晶体。

23.花岗岩中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晶体。

24.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_____________),人们把这样的固体叫做晶体。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4)单元知识要点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4)单元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1、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透明。

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凸透镜镜片的(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越大;凸透镜镜片的(凸度)越小,放大的倍数越小。

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体放大的倍数(最大)。

2、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还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3、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4、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方法:一是(人眼)、(观察对象)不动,只是(放大镜)在人眼和物体之间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晰;二是(人眼)、(放大镜)不动,只是(观察对象)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晰。

5、凡是和放大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6、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物体图像变(大)了,但是看到的视野却变(小)了;反之,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物体图像变(小)了,但是看到的视野却变(大)了。

7、(培根)设计并制造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8、计算机和电视屏幕的图像在放大镜下看,它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的(小圆点)组成。

9、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10、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大?中间越厚,周围越薄;透明球体的放大倍数最大。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都由许多彩色的(小鳞片)组成,这些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2、蝇的眼睛是(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

3、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不同的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它们嗅觉很(灵敏)。

4、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

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5、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

3、放大镜下的晶体1、(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教材⽬录第⼀单元微⼩世界1 放⼤镜2 放⼤镜下的昆⾍世界3 放⼤镜下的晶体4 怎样放得更⼤5 ⽤显微镜观察⾝边的⽣命世界(⼀)6 ⽤显微镜观察⾝边的⽣命世界(⼆)7 ⽤显微镜观察⾝边的⽣命世界(三)8 微⼩世界和我们第⼆单元物质的变化1 我们⾝边的物质2 物质发⽣了什么变化3 ⽶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 ⼩苏打和⽩醋的变化5 铁⽣锈了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 控制铁⽣锈的速度8 物质变化与我们第三单元宇宙1 地球的卫星——⽉球2 ⽉相变化3 我们来造“环形⼭”4 ⽇⾷和⽉⾷5 太阳系6 在星空中(⼀)7 在星空中(⼆)8 探索宇宙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 ⼀天的垃圾2 垃圾的处理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4 分类和回收利⽤5 ⼀天的⽣活⽤⽔6 污⽔和污⽔处理7 考察家乡的⾃然⽔域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动第⼀单元微⼩世界1、放⼤镜【教学⽬标】科学概念1、放⼤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物体图像的功能,⽤放⼤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镜⼴泛应⽤在⼈们⽣活⽣产的许多⽅⾯。

3、放⼤镜镜⽚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法1、正确⽤放⼤镜观察物体。

2、⽐较⽤⾁眼观察和⽤放⼤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放⼤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放⼤镜观察⾝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眼观察到发明放⼤镜是⼈类的⼀⼤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放⼤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放⼤镜是“凸”“透”镜【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镜(最好每个学⽣都能有⼀个放⼤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种放⼤镜,尽量放⼤倍数⼤⼀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

柱形、球形的透明器⽫、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平⾯镜⽚、⽔。

教师演⽰:不同放⼤倍数的放⼤镜、图⽚或课件(如放⼤镜镜⽚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为什么要⽤放⼤镜观察1、导⼊:师出⽰放⼤镜:“看,这是什么?”(⽣:放⼤镜)放⼤镜⼤家很熟悉,能否替放⼤镜来介绍⼀下⾃⼰——《我是放⼤镜》。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说课材料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说课材料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 放大镜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3 放大镜下的晶体4 怎样放得更大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 微小世界和我们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 我们身边的物质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 铁生锈了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 物质变化与我们第三单元宇宙1 地球的卫星——月球2 月相变化3 我们来造“环形山”4 日食和月食5 太阳系6 在星空中(一)7 在星空中(二)8 探索宇宙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 一天的垃圾2 垃圾的处理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4 分类和回收利用5 一天的生活用水6 污水和污水处理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8 环境问题和我们KCB系列齿轮油泵的行动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2CY齿轮泵系列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

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培训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培训

研究成果评价的方法
评价不仅包括研究的成果,也要包括小组 同学的研究态度及合作精神。建议从以下几个 方面进行评价: 1、是否围绕生命世界选择课题; 2、有没有明确的研究主题和研究计划; 3、能否围绕主题进行研究; 4、能否按计划把研究进行到底;
5、 课题报告是包含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 的过程、方法、结果几部分; 6、能否根据观察结果对问题作出一定的 解释; 7、汇报过程中表述是否有条理、清楚明白; 8、小组同学是否团结合作; 9、在研究中遇到困难怎样解决。
2.如果学生制作占有了过多的时间, P11的教学活动怎么处理?删掉吗?
1.6 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1.7 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什么
这两课要求学生们要形成的科学 概念是比较开放的。
这是本单元的难点,也是制高点。
——教师指导的力度和难度都很大。
从《宝石花耐旱的秘密》看 学生应具有的研究能力 1、发现问题(选题重要且难) 2、提出假设(要有一定的知识背景) 3、设计并进行对比实验 (实验条件,实验时间) 4、得出结论 5、产生新的问题 6、进一步研究(要使用高倍的显微镜) 7、得出结论
观察前的准备——隐性课时
对使用显微镜观察,教材上没 有专门的作为新课学习,需要教师 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包括如何 培养、制作显微镜下的标本,以及 如何使用显微镜。
自主研究的指导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 行观察。要求选择、确定一个有关身边生命 世界的课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观察研 究,并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让学生经历一个“问题—计划—观察— 结果—交流”,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尝试象 科学家那样研究科学。重点指向学生的观察 范围、观察内容、观察材料和工具的准备。
估测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子书模板,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子书文档下载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子书模板,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子书文档下载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子书模板,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子书文档下载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宇宙单元检测卷一、填空题。

1.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________,右图的月相出现在农历________填“上半月”或“下半月”,大约是农历________填“二十三“或“初八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三,单元,解析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单元检测卷一、填空题。

1.我们面临的污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目前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3.________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四,单元,解析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检测卷一、填空题。

1.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中间较________、四周较________,其能放大的倍数与镜片的________有关。

2.昆虫的眼睛分为单眼和________,一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解析7.探索宇宙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第七课。

本课主要内容涉及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教材以各种望远镜、航天器等丰富的素材展示了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科技成果,让学生了解人类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甚至牺牲,感受科学家在未知世界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在本课中,学生将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提炼,然后讨论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探索宇宙,2021,新教,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3.7,探索,宇宙5.夏季星空教学设计【教材解析】星座相当于夜空中星星的平面坐标。

由于该课程教学时间接近我国夏季,因此选择夏季星空作为研究对象更具有现实意义。

教材中要求学生根据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以便在夜间确定方向。

因为北极星位于地球自转轴北端所指的中心,所以北极星总是在北方。

教科版科学最新六下1-3《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反思

教科版科学最新六下1-3《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课学习晶体,晶体指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比如食盐是氯化钠的晶体,味精是谷氨酸钠的晶体,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和天上飘下的雪花是水的晶体。

关于晶体在外形上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不清楚,以前没有仔细观察过。

本课的主要活动放在了4种晶体的观察活动以及根据晶体的特征来分辨上,并在此基础上以视频的形式把长时晶体制作进行展现。

自然界中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因此,要从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种晶体:白糖、食盐、味精、小苏打入手,引导学生利用放大镜进行仔细地观察研究让学生知道晶体的一些共同特征,也认识到其实晶体就在我们的身边。

最终引领学生探究周围常见的晶体,知道不同物质的晶体形状一般是不同的;而同一种物质的晶体具有基本一致的几何形状。

通过自己的观察、研讨形成“同一种物质的晶体具有基本一致的几何形状”的共识。

知道周围常见的晶体,知道不同物质的晶体形状一般是不同的;而同一种物质的晶体具有基本一致的几何形状,会用放大镜观察常见的晶体,并用图画或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自己观察到的晶体形状,以及知道晶体是怎样形成的,并愿意尝试自制各种晶体。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晶体的兴趣。

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反思《放大镜下的晶体》科学教学反思

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反思《放大镜下的晶体》科学教学反思

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反思《放大镜下的晶体》科学教学反思《放大镜下的晶体》科学教学反思本课以食盐、味精、白糖为例,通过放大镜观察物质世界的某些晶体结构特征。

课前除了为每一个小组准备现成的晶体观察材料之外(食盐\味精\白糖),还应制作准备些通过水分蒸发而结晶出来的晶体,这样的晶体有着不同的结构特征。

而这些晶体的制作,教师应早做准备,如果靠自然蒸发,盐结晶过程较短,而白糖和味精的结晶过程较长,所以要提早一两天准备,以免影响教学。

在观察食盐、味精、白糖晶体时,应强调先用肉眼观察,并记录下观察到的样子,通过控制放大镜的发放来保证这一教学活动的实施,然后再安排利用放大镜观察晶体的活动,并再次记录,进行对比。

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放大镜下的晶体特征有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对晶体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小结晶体的科学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味精、白糖是有规则外形”;比较肯定,但对食盐的规则外形比较怀疑,因为在放大镜下,食盐晶体颗粒并没有如此规则的形状结构,这是因为我们提供的食盐小而潮,学生观察到的往往不是一颗食盐晶体,再因为这些食盐加工的原因,所以形状看上去是不够规则。

这里应该肯定学生的发现,并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可以将后面制作晶体”;的教学内容提上来,制作一杯饱和浓盐水,然后滴在玻璃片上进行加热,制作出食盐晶体。

这样的食盐晶体,就比较有规则,并且细节特征更加明显。

考虑到课堂上教学时间有限,课堂上就只制作一个食盐晶体,课外要求学生依此方法制作白糖、味精等晶体进行观察。

通过观察分析,认识了晶体特征后,应结合媒体图片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晶体图片,以丰富他们的感性认知。

像雪花晶体这种越是奇妙而漂亮的,越能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对晶体的观察兴趣。

对于矿石晶体,可以结合学校的岩石标本,让学生进行观察以加深认识。

制作一个大晶体,有一定难度。

作为拓展活动,也就有弹性了,学生能在课外制作出一个大晶体,就给加分。

其实,我们买来的海蜇皮中,经常就有大块的食盐晶体,我们可以搜集一些给学生看一下,激发他们制作大晶体的兴趣。

六年级的科学题答案

六年级的科学题答案

六年级的科学题答案【篇一:六年级下册科学试卷【参考答案】】ass=txt>六年级科学试卷班级姓名1.月球引力大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

??????????????????() 2.电能可以转换成热能,但热能无法转换成电能。

????????????()3.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

?????????????????????()4.人们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不同区域,并以人、动物或其它物体命名,人们把这些区域称为星座。

?????????????????????????()5.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的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的恒星消亡。

????()6.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物品是永远不会生锈的。

??????????????()7.小河里的水干了,这意味着小河里的水已从地球上消失、不复存在了。

??()8.空气污染、气候变暖、水资源缺乏、全球土地荒漠化,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各不相同的,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的。

???????????????????()9.把刚烧开的热水倒入玻璃杯中,玻璃杯很快也会热起来,但玻璃杯的大小、形状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10.同一棵树上的树叶的大小不一样,但形状是完全一样的。

?????????()11.相同大小的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一样的。

??????????()在不同液体中,由于液体的比重不同,浮力也会不一样。

12.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多种联系,比如食物联系、互生关系等,非生物和生物之间就没有太大联系了,比如土壤和小鹿。

?????????????????()13.凤仙花的种子只能在春天发芽,所以凤仙花要在春天播种。

????????()14.放大镜体积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15. 我们喝的自来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因此里面没有细菌。

????????()16.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的卫星。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1、教学时间可能不够:因为液体干得比较慢。 (特别是糖溶液) 2、只是观察了学生自己制作的结晶体,学生并没 有感受到晶体的世界有什么神奇,很难引发他们 的惊叹和好奇。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点建议:
在观察活动后播放一些晶体放大后的图 片,介绍一些人类对晶体开发利用的成果。 一则,可以使学生领略晶体世界的奇妙,二 则,学生在遗憾自己无法亲自观察到这么美 丽的晶体时,同时产生的是对更先进的观察 工具的渴望。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的目标定位:
拓展观察范围,激发观察兴趣, 在活动中体会到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 知道我们身边有一个看不见的世界,那里有 无穷的奥秘,惊叹人类的研究成果。 尝试借助显微镜独立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在知识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是开放性的, 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希望他们有较多的发现。
难点:
1、自制显微镜的制作指导和学 生制作时出现的问题。如果导致教学 时间的不足,问题出在教师的指导和 学生的动手能力上。
2.如果学生制作占有了过多的时 间,P11的教学活动怎么处理?删掉吗?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命世界 1.7 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什么
不要求学生做得很好,但要知道 一定的格式和要求,尽量按照要求去 做。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研究成果的交流
交流汇报的方式是多样的,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定合适 的形式。
课本上列举了 “蚜虫和它的天 敌—草蛉”的一个范例。
“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是对 蚜虫和草蛉进行比较深入的跟踪观察。 观察者从蚜虫和其天敌草蛉的肢体、 进食、伪装等几方面,以及它们的关 系,作了比较细致的观察和生动具体 的记录、描述。正是希望我们的学生 也能做这样的描述和记录。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配套练习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配套练习答案

1-1、放大镜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1、放大镜是一种常用的观察工具,也叫凸透镜。

2、用放大镜可以看到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节。

3、哪些工作要经常用到放大镜?用放大镜做什么工作?(网状图)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正确的使用方法:⑴眼、物不动而镜动。

⑵眼、镜不动而物动。

2、放大镜下的新发现:⑴书上的图像是由彩色点组成的。

⑵电视机和显示器上的图像是由红、绿、蓝的色点组成。

⑶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三、放大镜的特点。

1、特点:透明;中间厚,周围薄。

2、名词:直径、凸度、焦点、焦距、放大倍数、视野3、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4、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大?(中间越厚,周围越薄;透明球体的放大倍数最大。

)⑴放大倍数=明视距离/焦距⑵怎样测量:a测焦距 b比较放大前后的字数 c 比较放大的格数 d比凸度⑶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的作用?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一、放大镜下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

1、昆虫的耳朵:蟋蟀的“耳朵”在足内侧,蝉的在腹部,雄蚊、蚂蚁的在触角上、蟑螂的在尾须上。

2、昆虫的眼睛:分为单眼和复眼,复眼是由一个个小眼组成,不同昆虫小眼的个数不同。

每个小眼都只能看到物体的一部分,有复眼的昆虫看到的是一个物体的拼图。

昆虫的视力有限,但对移动的物体反应十分敏感。

3、昆虫的触角:蝴蝶的棒状,蟋蟀的丝状,蚕蛾的羽状,天牛的鞭状。

不同昆虫触角的形状不同(会画蝴蝶、蚕蛾、蝗虫、天牛的触角);昆虫触角的形状和着生点不同是鉴别昆虫种类的重要特征;昆虫依靠触角分辨气味,嗅觉比人的鼻子还要敏锐。

昆虫触角的作用:感触物体,分辨气味,平衡身体。

4、昆虫的翅膀:布满彩色的小鳞片,小鳞片由许多扁平的细毛组成。

5、昆虫的口器:咀嚼式,蜻蜓、蝗虫;刺吸式,蚊子、牛虻;舐吸式,苍蝇;虹吸式,蝶和蛾;嚼吸式,蜜蜂。

6、昆虫的足:步行足,蟑螂;跳跃足,蝗虫;游泳足,龙虱;挖掘足,蝼蛄;携粉足,蜜蜂。

二、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1、会画蚜虫和草蛉。

2、观察蚜虫要在10倍的放大镜下才可以看清。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新版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新版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班 级 六年级 学生人数 40 人 实验形式 分组实验实验名称 放大镜下的晶体 实验时间 3 月 9 日实验目的放大镜、食盐、白糖、碱面、味精1 、 让 放 大 镜 靠 近 观 察 的 物 体, 观 察 对 象 不 动, 人 眼 和 观 察 对 象之间 的距 离不 变, 然 后移 动手 持放 大镜 在 物体 和人 眼之 间来 回移 实验过程动, 直至 图象 大而 清 楚。

2、把 观察 到的 图象 用铅 笔在 白纸 上描 绘 下来 。

实验结果 了解了人类在探索弱小世界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教师批注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用放大镜观察昆虫与晶体。

实验成绩 实验有序 仪器器材优实验名称 做个简易的显微镜 实验时间 3 月 16 日实验目的 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仪器器材 放大镜、纸筒、胶带、青苔1 、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 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 知道看得清晰为止。

2 、上下挪移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象,用纸筒和胶带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实验结果 简易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比放大镜放大的倍数大。

教师批注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过程 实验成绩 实验有序 优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时间 3 月 18 日通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说明植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学生显微镜、洋葱、载玻片、盖玻片、碘酒、清水、培养皿、美工刀、仪器器材镊子、烧杯1 、按要求取镜、安放、对光。

2 、制做暂时装片。

实验过程 3 、安装暂时装片: 将暂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 调整显微镜与暂时切片位置,直到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图象为止。

4 、调好后各小组轮流观察。

并画出洋葱表皮细胞图。

实验结果 学生看到了植物细胞组成。

教师批注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有序 实验成绩 良实验名称生物细胞的观察实验时间 3 月 23 日实验目的 1. 学会暂时装片的制作。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基本内容(笔记形式)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基本内容(笔记形式)

《科学》六年级下册笔记内容李大敏整理2011-2-19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一课放大镜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哪些工作需要经常使用放大镜?答:需要用到放大镜的行业或人员有:公安侦查人员(寻找现场证据);仪器修理工(观察小型的零件);农业科技人员(观察花、种子、植物的结构);考古工作者(寻找古迹中的遗存);医生(观察病菌细菌);测绘人员(看地图)等…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P2)答:方法有两种:①观察对象不动,人眼与观察对象之间距离不变,放大镜在物体与人之间来回移动;②把放大镜放在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放大镜的作用:(P 3 )答: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信息。

三、放大镜的特点1、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2、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它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的,放大倍数就越大。

3、为什么一些器具也有放大图像的功能?答:因为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的镜片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

4、人们为什么把放大镜又叫凸透镜?答:因为它的镜片中央凸起,且又是透明的四、13世纪,英国的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培根设计并制造了增进视力的眼镜。

第二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一、奇特的身体构造1、苍蝇的复眼:有几千个小眼组成,观察范围广,易于发现周围的敌害;2、昆虫的触角:是他们的“鼻子”,可以分辨各种气味,是嗅觉器官;3、蟋蟀的“耳朵”在头上吗? 不是,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可以迅速感知来自周围的动静。

4、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5、苍蝇落在竖直的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爬行,主要和他的脚的构造有关。

二、蚜虫的天敌——草蛉(草蛉是怎样消灭蚜虫的?)草蛉的幼虫用“镰刀”勾住蚜虫,把尖尖的嘴刺入蚜虫的体内,只用大约20多秒就可以把蚜虫的体内的汁液吸食一空;草蛉还会把蚜虫的空壳背在自己的背上伪装自己。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一、放大镜。

1.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2.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3. 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 昆虫在放大镜下能展现出奇特的身体构造,比如:蝇的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

2. 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3. 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三、放大镜下的晶体。

1. 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2. 常见的晶体有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等。

3. 制作晶体的方法有减少水分法和降低温度法。

四、怎样放得更大。

1. 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2. 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

五、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1. 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包括目镜、物镜、调节旋钮、载物台、反光镜等。

2. 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六、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1. 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的形态多样。

2. 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七、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1.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2. 常见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鼓藻、船形硅藻等。

八、微小世界和我们。

1. 人类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

2. 人们还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3. 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发现和了解了许多微小的生物和物质结构。

六年级下册科学素材-知识点精讲+填空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素材-知识点精讲+填空教科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精讲 +填空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3放大镜下的晶体4怎样放得更大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微小世界和我们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我们身边的物质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铁生锈了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物质变化与我们第三单元《宇宙》1地球的卫星——月球2月相变化3我们来造“环形山”4日食和月食5太阳系6在星空中(一)0.7在星空中(二)8探索宇宙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一天的垃圾2垃圾的处理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4分类和回收利用5一天的生活用水6污水和污水处理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知识考点总结第一单元:《微小世界》一、放大镜(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1、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多的细节。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凸起)、边缘薄。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3、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透——“凸透”镜)。

4、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使用放大镜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2、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三、放大镜下的晶体1、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2、生活中常见的晶体有食盐、白糖、碱面、味精、长石、云母、石英、黄铜矿、雪花、水晶、维生素C 等四、怎样放得更大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放大镜下的晶体》微小世界PPT课件 (共15张PPT)

《放大镜下的晶体》微小世界PPT课件 (共15张PPT)


46、在浩瀚的宇宙里,每天都只是一瞬,活在今天,忘掉昨天。

47、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48、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49、人往往会这样,顺风顺水,人的智力就会下降一些;如果突遇挫折,智力就会应激增长。

50、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不是无知,而是对无知的无知,才是知的死亡。

51、对于最有能力的领航人风浪总是格外的汹涌。

56、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5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58、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59、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从今天开始,每天微笑吧。

60、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天下皆难事。

61、在清醒中孤独,总好过于在喧嚣人群中寂寞。

62、心里的感觉总会是这样,你越期待的会越行越远,你越在乎的对你的伤害越大。
2、一般来说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都大致一样。
(√ )
3、自然界中的晶体都是有一定的规则。
(√ )
4、有的晶体很大,有的晶体很小。 5、所有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缓慢地生长。
( √) (×)
6、玻璃、琥珀和珍珠是晶体。
(×)
×
7、只有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我们才能看到晶体的样子。( )
8、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有长石、云母、石英等三种。( √ )
9、玻璃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
(×)

1、再长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终点,再近的距离不迈开第一步永远也不会到达。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3、现在决定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试卷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试卷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练习多套共37页附参考答案一、填空1.生物体是由()组成的。

英国科学家()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2.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探究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它的特点是中间(),边缘()。

3.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看到的范围();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看到的范围()。

4.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蟋蟀的耳朵长在内侧,苍蝇的眼睛是()眼。

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

5.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我们称之为(),他们的排列虽然是规则的,但形状是()的,如食盐、白糖等。

6.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组成的。

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二、选择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A、相同B、相反C、无关2.下列哪个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得病时的病菌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我们得病时的病菌可以通过放大镜来观察。

C、放大镜可以想把物体放大多少倍就放大多少倍。

3.下面三个透明玻璃片(侧面图)中,放大镜最大的是(),看到范围最大的是()。

A、B C4.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放大了的正像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正像5.下列仪器中,()适合观察细菌。

A、显微镜B、放大镜C、望远镜三、判断题()1.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都是晶体,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2.在显微镜未发明前,人们只能依靠眼睛观察。

()3.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4.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方向是一致的。

()5.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6.只要把物体放在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

四、分类松香玻璃白糖珍珠食盐琥珀碱面水晶晶体:非晶体:五、科学探究: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1、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括号中填上序号。

()从目镜往下看,慢慢调整调节旋钮,使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教案
教师:邓奋学生:时间:年月日段
课题:3、放大镜下的晶体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

过程与方法:
1、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

2、用图记录观察结果。

3、自制食盐等晶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秘密的兴趣。

2、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

二、重、难点
1、重点:观察放大镜下的晶体。

2、难点:制作晶体。

三、授课内容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器材: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
教师演示器材:各种晶体及晶体用途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制作好的大晶体及器材
【教学过程】
一、观察美丽的晶体
1、画一画我们记忆中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上节课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小小的昆虫,今天我们要运用放大镜来看一些物质。

糖、盐、味精是大家所熟悉的物质,首先请你在科学记录本上画一画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

物质糖盐味精
记忆中
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借助放大镜观察糖、盐、味精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将放大镜下的颗粒形状画在科学记录本上。

(也可画在书上第7页方框中)
3、关于晶体
交流借助放大镜观察到的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形状。

(食盐和白糖都是立方体状的颗粒,
味精是柱状的颗粒。

)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阅读第8页关于晶体的内容,欣赏第8页各种晶体的图片。

老师也可搜索一些漂亮的晶体图片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来自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二、制作晶体
1、晶体的形成
师:同学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晶体是怎么形成的?像糖、盐、味精这些日常用品,是不是工厂用机器将它们切碎成了这样的形状?不是的,自然界中有的晶体从溶液中诞生,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的结晶。

有的晶体是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物的晶体。

我们可以尝试着用蒸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盐的晶体。

2、制作我们的晶体
师:(出示其他班级已经制作的晶体)瞧,这便是用蒸发的方法得到的盐的晶体,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好吗?
师提供一些浓食盐溶液,让学生用滴管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用酒精灯慢慢烘干。

待水分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在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迹。

(注意,玻璃片需远离火焰用火焰上方的热量烘,老师自己要先试验一下,用这样的方法能否得到理想的晶体。


3、拓展活动
师:我们得到的晶体很小,你们看老师这里却有一个很大的盐晶体,你知道是怎么制成的吗?参考第9页的方法,课外尝试制作一个更大的晶体。

板书设计:
放大镜下的晶体
晶体:像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那样
规则几何外形
固体
四、本次作业:
四、五、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学生签字:
六、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教师签字:
七、教后记
龙文教育教务处:
家长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