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咏物抒怀(含答案)

合集下载

语文版《唐诗宋词鉴赏》之咏物抒怀诗鉴赏

语文版《唐诗宋词鉴赏》之咏物抒怀诗鉴赏

1、这首诗中的马,是怎样的形象?请简要 分析。
• 明确:诗中的马是一匹骏马,神清骨 俊、奔驰生风、纵横驰骋。“竹批双 耳峻,风入四蹄轻”,一静一动写出 了马非凡的气概。其品质,秉性诚笃, 对主人忠诚尽力。
2、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
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可谓“写意传神”,
请谈谈颔联哪两个动词写得极其传神,以及你感受 到的胡马的神韵。
• (3)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寄托作者的情志。
三、咏物抒怀诗鉴赏方法
(1)写什么物,有什么特征----把握所咏之物的 特点(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 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言什么志----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 的感情(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求其“神似”)
归结:咏物抒怀诗思想内容及情感
• 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 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节操;或者 远大抱负,老当益壮的情怀。
• 2、抒写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 • 3、通过某种事物或事情的触动,进而
引发出自己的某征意义
• 常见意象寓意顺口溜: •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一、何谓咏物抒怀诗?
以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细致刻划其外在 形态或表现其内在精神品质,借以抒怀兴 感,托物言志。
咏物诗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直接描绘物象, 绘形绘声绘色,以求精确逼真或传神。一类 托物寓意,借物言志,借题发挥,由此及彼。它 又包含以下两种情况:一种表现或影射社会 现状,如《诗经》中的《硕鼠》;另一种抒 发个人情志,如郑板桥的《竹石》。
特点

咏物言志诗参考答案

咏物言志诗参考答案

“咏物言志诗”参考答案1.(1)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

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2)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2.(1)前两句描绘了林间画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鸟声宛转,鸟影翩翩,山花绚丽,树阴浓密,可以自由的飞翔。

(2)运用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

3.(1)“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2)李诗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

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自伤迟暮,自叹身世。

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曾诗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4.(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

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5. (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2)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

6.(1)①手法:拟人、比喻、对偶。

(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②梅花的特点:开花时间早,颜色形态美好,清高绝俗。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的感伤之情(2分)。

咏物抒怀诗鉴赏公开课ppt课件

咏物抒怀诗鉴赏公开课ppt课件

【注】① 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
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诗人借蝉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 析。
蝉 虞世南 垂緌ruí①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① 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 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4.用衬托或对比。于鲜明对比之中,增加感染力量。

5.环境映衬,侧面烘托: 写到物生长的外部环境往往
就是用环境来突显物的品质。
咏物抒怀诗常见提问方式
• 1.这首诗刻画了什么形象?有什么具体 特点(特征)?作者借它表达怎样的思 想感情?
• 2.诗中所写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对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
注:虞世南原是陈隋旧臣,入唐后以文才和德行受到唐太宗的器重, 他生性耿直孤傲,不合于世。
1、形象特点:
夏蝉
栖高饮露、生性高洁、声音远播。
2、所言之志: 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3、手法:
托物言志 象征
借描写其他事物,来表现作者的思想和品格。
蝉 虞世南 垂緌ruí①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温故而知新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郑燮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些诗都借所咏之物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它们 都属于哪类诗歌?
何谓咏物抒怀诗?
所谓咏物抒怀诗,以客观事物为 描写对象,细致刻划其外在形态 或表现其内在精神品质,借以抒 发思想感情,寄寓襟怀抱负的诗 歌。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8咏物抒怀诗含解析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8咏物抒怀诗含解析

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8 咏物抒怀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古人很喜欢咏物,据统计,仅《全唐诗》已存咏物诗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咏物诗最多的在盛唐时期。

一、主要特点1、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屠隆在《论诗文》中认为:咏物诗“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如:古诗中虞世南的《咏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和李商隐的《蝉》等咏物诗。

又如左河水的《咏棉花》:“不恋虚名列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

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

”短短四句托物言志特征明显。

2、充分运用形象思维无论是虞世南想表达高洁也好,骆宾王想表达怨情也好,李商隐想表达孤清也好,都不是直说,都是通过对蝉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出来的,这就不生硬,不直白,能够让人有生动的想象。

写诗,必须注重形象思维,必须写得鲜活生动,只有这样,才是文学作品而不是报告也不是论文。

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诗歌都或多或少具有此类特点。

3、形象思维都是经过理性思维烛照过想通过一首诗表现什么样的思想内涵,作者是应当明白的。

在形式上怎么才能表达好这样的思想内涵,用什么样的构思和章法安排,这也离不开理性思想。

当然,这样的思维,有些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

写诗,不仅要有对诗的感觉,而且要掌握写作的要领,对所写内容本身的规律及诗的文本要求,要有熟悉的掌握。

只有从理性上理解了,认识了,才能从形象上更好地感觉和表现。

4、诗都是物情交融的产物上述三首诗都写到蝉,也都表达了情。

虽然有的是直接表达,有的是曲折表达。

咏物诗,必须有物,没有物就称不起咏物诗。

但只简单写物不行,还要有人的思想情感作其灵魂。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咏物言志诗(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咏物言志诗(含答案)

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咏物言志诗一、概念借助吟咏自然之物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诗。

二、标志①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事物。

诗人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

②多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

内容: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意)、托物喻理、托物讽世。

三、表达的情感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③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

四、艺术手法①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有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②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夸张等。

③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专题练习:(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寒菊注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明·唐寅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注: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宋灭亡后所写。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诗和唐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菊花作为描写对象的咏物抒怀诗。

B.郑诗所写的菊花独自开放在疏篱边,唐诗中的菊花则开在隐者家园。

C.郑诗笔下的菊花傲风拒霜、独放光华,与唐诗中菊花形象完全不同。

D.郑诗中的“百花”和唐诗中的“玄霜”对表现菊花的品质作用相似。

2.这两首诗中,作者借菊花抒发的情感并不相同。

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孤雁张炎①楚江空晚。

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

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料因循②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

谩长门③夜悄,锦筝弹怨。

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

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

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注】①张炎早年为贵族公子,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父死家散,浪迹天涯。

诗歌鉴赏之咏物抒怀(含答案)

诗歌鉴赏之咏物抒怀(含答案)

诗歌鉴赏之咏物抒怀一、概念理解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客观世界的某一“物某一物”(山川河岳、草木虫鱼)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寄寓诗人理想追求、襟怀抱负、情怀节操、或表达自己观点、感慨愤懑的诗歌。

此一“物”多为作者理想、志趣或人格追求、节操的化身,常见的艺术手法:咏物抒怀、托物言志咏物与写景的区别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多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常见主题及类别:1、表现时代特点和揭露社会丑恶的。

官仓鼠曹邺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物的特点:官仓鼠体形大、胆子大寄托的情感:对贪官污吏搜刮百姓、统治者坐视不管的谴责2、抒发政治失意人生苦闷的。

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物的特点:春柳繁盛、秋柳枯凋寄托的情感:自伤迟暮、自叹身世3、表达人生理想或愿望的。

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物的特点:一支先开,幽香素艳寄托的情感:希望他年应时而发,在京城独占鳌头4、写仕途遭遇及个人节操的。

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指囚徒③玄鬓,指蝉物的特点:高唱、难飞寄托的情感:高洁的品性、政治上不得意5、表达个人喜好和生活志趣的。

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物的特点:花中最后凋谢寄托的情感:对菊花的喜爱6、借物事讽喻社会的。

金钱花罗隐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

诗歌鉴赏·咏物抒怀诗【学生版】2

诗歌鉴赏·咏物抒怀诗【学生版】2

诗歌鉴赏·咏物抒怀诗【学⽣版】2诗歌鉴赏·咏物抒怀诗【学⽣版】⼀、学习⽬标1、把握咏物诗的特征。

2、熟悉和体会这类诗的意象及相应的思想感情,分析其常⽤表达技巧。

3、学习此类诗鉴赏的题型及⽅法。

4、接受古代诗词美的熏陶,提⾼相应的艺术鉴赏⽔平。

⼆、真题热⾝2.(10年辽宁卷)阅读下⾯这⾸宋诗,完成习题。

⾬陈与义①潇潇⼗⽇⾬,稳送祝融②归。

燕⼦经年梦,梧桐昨暮⾮。

⼀凉恩到⾻,四壁③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号简斋,洛阳⼈。

这⾸诗作于政和⼋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

②祝融:⽕神,这⾥指夏季。

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

④衮衮:众多,这⾥指众多居⾼位⽽⽆所作为的官吏。

繁华地:指京城。

(1)第⼆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前⼈认为这⾸诗写⾬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6分)2.(10年⼭东卷)阅读下⾯这⾸古诗,回答问题。

(8分)咏怀⼋⼗⼆⾸(其七⼗九)阮籍林中有奇鸟。

⾃⾔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

⽇⼣栖⼭冈。

⾼鸣彻九州。

延颈望⼋荒。

适逢商风①起。

⽻翼⾃摧藏。

⼀去昆仑西。

何时复回翔。

但恨②处⾮位。

怆恨使⼼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恨(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栖⼭冈。

⾼鸣彻九州。

延颈望⼋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2)这⾸诗整体上运⽤了什么表现⼿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5分)3.阅读下⾯两⾸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2007重庆卷)海棠(宋)苏轼惜牡丹花(唐)⽩居易东风袅袅泛崇光,⾹雾空釉伦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句抒写情感时使⽤了什么⼿法?(4分)答:。

(2)苏轼的《海棠》与⽩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赏花,⼆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答:。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系列之咏物抒怀诗(知识点+方法+习题)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系列之咏物抒怀诗(知识点+方法+习题)

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咏物诗一、咏物抒怀诗内涵:咏物抒怀诗是指诗人借助自然风物,包括天象、植物、动物及人工物品为吟咏对象,通过对该物体的外形、特点、品性等进行细致的描写,将诗人的情感寄寓其中,表达诗人自己的志向、理想和精神品质。

二、咏物抒怀诗分类:1、描摹情态类这类诗歌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

如骆宾王的《咏鹅》;贺知章《咏柳》;苏轼《海棠》2、托物言志类这类诗歌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

如:于谦的《石灰吟》;郑板桥的《竹石》3、咏物抒怀类在咏物类诗歌中,咏物抒怀型的诗歌可以说俯拾即是。

这类诗与托物言志类的诗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它抒发的情感相对来说是短暂的,与“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作者当时的个人处境关系更密切。

如初唐诗人虞世南的《咏蝉》4、以物喻人类这类诗歌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单单指向作者自己。

如北宋宰相李纲的《病牛》5、托物言理类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说明一些“事理”,即通过某个具体事物的“理”,引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

如苏轼的《琴诗》三、标志1.抓题眼:题目一般都是以某种动植物或者某件东西命名,有的时候再前面加一个“咏'“题”“赠”“赞”字。

2.找意象A.植物“四君子”(梅、兰、竹、菊)、莲(荷)、松等。

梅:傲骨挺立,高洁,淡泊兰:孤芳自赏,幽真竹:清雅淡泊,谦虚,坚毅,喻指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不俗不艳,隐逸莲(荷):高洁,不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松:不畏严寒,坚忍不拔B.动物常见的有蜂、蝉、蚕、燕、雁等。

蜂:勤劳、无私蝉:悲哀,感慨人生短暂易逝;高洁,表达诗人对高风亮节的追求蚕:辛苦,勤劳雁:思乡怀人,抒发羁旅之悲C.自然景物夕阳:感慨年华易逝,时光不再月:望月思人、怀乡,表达思念之情柳:与“留”音近,代指离情,表达依依惜别之情3.看内容: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

咏物抒怀诗鉴赏(上课印发用)

咏物抒怀诗鉴赏(上课印发用)

咏物抒怀诗鉴赏一、何谓咏物抒怀诗?所谓咏物抒怀诗,就是诗人在自然中、生活中得到感染与启迪,将自己的感情凝注于所咏之“物”或所叙之“事”,抒发思想感情,寄寓襟怀抱负的诗歌。

二、特点归纳:1、形似: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

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曲尽其妙]2、神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三、咏物抒怀诗鉴赏方法1.体察物态。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2.品味寄托。

知人论世,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明辨技巧。

体会诗人艺术手法的高妙。

四、解题步骤归纳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郑板桥有一首画竹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所谓咏物抒怀诗,就是诗人把在自然中得到感染与启迪,并把自己的感情凝注于自然景物,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的诗歌。

五、咏物抒怀诗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描摹情态类这类诗歌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

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

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这样做也够浪漫了,描写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

(二)、托物言志类这类诗歌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

再来看看于谦的这首《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专题07“咏物抒怀”主题-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分主题考前冲刺练习(原卷版+解析)

专题07“咏物抒怀”主题-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分主题考前冲刺练习(原卷版+解析)
A.王诗写枣花和桑叶,先抑后扬:先写其“小”与“柔”的特点,再褒扬其实用价值。
B.王诗先写了枣花和桑叶,然后以“堪笑”把所咏之物牡丹引出,表露出作者的感情。
C.袁诗前两句是说苔花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也努力展现自己,突出了它不畏艰难的精神。
D.“青春”指美好的时光,“青春恰自来”是说苔花抓住时机开始萌发生长,拥有了美好的时光。
【小题2】本诗第二句“微香冉冉泪涓涓”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此句的妙处。
3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武元衡,中唐诗人,洛阳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春”扮演了一个贯穿始终的角色,它触发乡思,引动乡梦,吹送归梦,无处不在。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了萤火虫的栖息环境,用两个叠音词描写了它的美好形象。
B.颔联用一个比喻,一个转折句,描写出萤火虫群飞、萤光闪烁的特征。
C.颈联写萤火虫在微雨中穿梭,好像要把树点燃,写出了萤火虫的活力。
D.这首咏物诗,充分运用形象思维,在描摹萤火虫中寄托了诗人的感情。
【小题2】诗的尾联用了囊萤夜读的典故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南轩竹
曾巩
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
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
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
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色转明。
(注)琅玕:翠竹的美称。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咏物抒怀诗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咏物抒怀诗

练习2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开放的时候,百花 已经凋谢。 只有她独自开在稀疏的 篱笆旁边,让人心生喜 悦,觉得与众不同。 更不同的是她在凋谢的 时候紧紧地抱着枝头, 任北风呼啸也不凋落。
《画菊》是宋元诗人郑思肖的一首题画诗。 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 ,托物言志,深隐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 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 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 言。
马诗
通过咏马表现志士的奇 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
李贺 于时、怀才不遇的感慨与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愤懑之情。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诗
李贺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我的马儿戴上金子做的马笼头,
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际上,作者是想通过这首诗揭示文学艺术 作品创造产生的道理,那就是:在文艺作
苏轼 品创作中,素材与技巧同等重要,二者缺
若言弦上有琴声,
一不可。就象弹琴一样,只有将“琴(素 材)”与“指(技巧)”二者有机地结合起
放在匣中何不鸣。 来,才可产生优美的琴声(优秀的文学作
若言声在指头上, 品)。
何不于君指上听。
练习3
病柏由盛而衰的变化,象
征唐王朝由强盛到衰落的沧 病柏 桑巨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
杜命甫运时局的忧虑。
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偃蹙龙虎姿,主当风云会。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

【精品】最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附参考答案)★、知识梳理★、知识积累:★、高考方向略.。

见学案★规律探寻一、读懂咏物诗的方法1、概括事物的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精神品格)2、体会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愿望等)3、分析表达技巧(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侧面烘托)1、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对“小松”形象的塑造,第一句的__字显示其蓬勃的生命力,第二句的__字写出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

(2)二、四句的“凌云”含意各有不同,前者指______,后者指______ .。

(3)这首诗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______的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的_______1、诗人简介杜荀鹤(846-904),晚唐诗人.。

出身微贱,早年连败文场.。

因适逢黄巢起义,时局危乱,未得官职便隐居庐山十年.。

后以诗取悦朱温,使朱温为其通关节于礼部,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后又经朱温荐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

他的诗歌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多以诗歌来反映民生疾苦.。

2、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

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

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

3、主旨分析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

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

(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穷困潦倒.。

而世俗之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

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

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的遭遇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

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古代诗歌阅读群文通练 高频主题4 咏物抒怀

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古代诗歌阅读群文通练 高频主题4 咏物抒怀

高频主题4 咏物抒怀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孤雁①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①此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

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孤雁“不饮啄”“声念群”写出孤雁情感热烈而执着,非常想念它的同伴。

B.颔联境界忽然开阔。

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仅是“片影”,它与雁群相失在“万重云”间,此时此际显得惶急、焦虑和迷茫。

C.尾联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诗人对孤雁无比怜悯,对野鸦却是羡慕,野鸦们全然不懂孤雁念群之情,它们无忧无虑,热闹非常,自得其乐。

D.“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这一联以“谁怜”二字设问,诗人与雁物我交融、浑然一体了。

2.这首诗中“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河北邯郸一模)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3~4题。

鹭鸶杜牧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鹭鸶罗隐斜阳澹澹柳阴阴,风袅寒丝映水深。

不要向人夸素白,也知常有羡鱼心。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和罗诗题材相同,两首诗都是以大自然中的鹭鸶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B.杜诗先写鹭鸶的外形特点和其捕鱼的情景,然后描绘了它们惊飞远去的画面。

C.罗诗写鹭鸶洁白的羽毛随风摆动,鹭鸶自视清高,不需要人们来夸耀其洁白。

D.这两首诗都借鹭鸶来抒发情感,但抒发的情感不同,其中罗诗具有讽刺意味。

4.这两首诗都写了鹭鸶,但运用的手法和描写的鹭鸶形象都有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三、(广西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

萤张舜民江皋萤火故辉辉,仍解穿帘夜点衣。

但取见时增意思,莫嫌生处太卑微。

月明敢向星中乱,天黑偏能雨里飞。

今日分明知我去,何年漂泊照吾归。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我”欣慰于流萤多情,它们读懂“我”的心意,穿帘落在“我”的衣襟上。

咏物抒怀诗习题精练

咏物抒怀诗习题精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园【清】黎简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请赏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答案:幽竹、寒花(即菊花),是孤傲纯美的意象;新月、新霜是高雅圣洁的象征。

幽竹静立亭亭,秋菊凌霜傲放,诗人高尚的节操、澄明的情怀,与周围的景物融为一体,一个孤清高洁的形象跃然纸上。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花①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①这首诗作于会昌六年(846)闲居永乐期间。

刘熙载《艺概》中提出咏物诗应该做到“不离不即”,就是既要切合于物,又要在咏物中表现作者的情思。

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阐述这首诗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这是一首借落花隐喻自己现实处境的诗。

花朵用生命装点了春天,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一片芳心,最终却落得个凋零残破、沾人衣裾的凄凉结局。

诗人素怀壮志,极欲见用于世,却屡遭挫折,报效无门,最后只有悲苦失望,泪落沾衣而已。

诗人在体贴物情的同时,委婉曲折地透露心迹,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思。

3、[2012·浙江]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未展芭蕉(唐)钱珝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5分)[答案]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

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4. 下面是元代才子王冕的一首诗,阅读后回答问题。

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2020学年高中语文唐宋诗7第五课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综合演练(含解析)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2020学年高中语文唐宋诗7第五课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综合演练(含解析)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一、基础考查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批:削B.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恨费声:因恨而连声嘶鸣C.东风袅袅泛.崇光泛:众多D.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客思:客中游子的思绪解析:选C。

泛:摇动。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寻.改朗州司马B.无人不道.看花回C.桃花净.尽菜花开D.前度..刘郎今又来解析:选A。

A项,寻,今义指“寻找”,古义指“顷刻、不久”。

3.下列各诗句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本以高难饱B.五更疏欲断C.故烧高烛照红妆D.东风袅袅泛崇光解析:选D。

A、B、C三项都是省略句;D项是定语后置句。

4.对下列诗句意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这匹马所向无前,危难时可以生命相托。

B.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自己因官小而四处漂泊,田园将荒芜怎么不归去呢?C.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海棠花,被东风吹着有些微微摆动,在月光下光彩摇动,香雾笼罩。

D.百啭千声随意移——画眉鸟鸣声婉转悦耳,行人随处可听。

解析:选D。

D项,“随意移”是说画眉鸟在飞翔,鸣声也随之转移。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

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刘方平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注】。

【注】洛阳东:指富贵人家居住之地。

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诗第一句中的“都”字流露出作者经过漫漫寒冬,久盼春色的急切心情。

B.韩诗的第二句表达了诗人见到满园春色,其溢于言表的欣喜一扫遗憾之情。

C.两位诗人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早春的白雪,并借此抒发情怀。

D.“白雪却嫌春色晚”这种写法使文章充满灵动之气,与“雪却输梅一段香”有异曲同工之妙。

解析:选B。

B项,句中的“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

高二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 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 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课前导语咏物抒怀诗,就是诗人在自然中得到感染与启迪,并把自己的感情凝注于自然景物,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的诗歌。

一首好的咏物诗,不仅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鉴赏咏物诗,要分析所咏之物的特征,进而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学习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咏物诗与我们阅读时的心灵碰撞,体味诗人与我们在价值观上的差异。

房兵曹胡马一、诗人名片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是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35岁以前读书与游历。

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小职。

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

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三峡。

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有《杜工部集》传世。

二、诗词故事早弱而早慧的杜甫杜甫幼时,母亲就去世了,他被寄养在姑母家里。

杜甫自小多病,有一天可让姑母为难了——儿子和侄儿都病着,据女巫讲,要病好,病人非得睡在东南角的床上不可;但东南角的床铺只能睡一个人,病人却有两个。

咏物诗鉴赏题答案

咏物诗鉴赏题答案

咏物诗答案1、(10年全国I卷)(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在树叶间上下翻飞。

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2、(10年山东)(1)高洁(或超然脱俗或清高);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

(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或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悲伤情怀。

3、(10年辽宁)(1)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

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不同了。

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

(2)同意。

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4、(1)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2) “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

“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补充注释】风襟:外衣的下襟。

亦指外衣。

5、(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

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之咏物抒怀
一、概念理解
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客观世界的某一“物某一物”(山川河岳、草木虫鱼)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寄寓诗人理想追求、襟怀抱负、情怀节操、或表达自己观点、感慨愤懑的诗歌。

此一“物”多为作者理想、志趣或人格追求、节操的化身,
常见的艺术手法:咏物抒怀、托物言志
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多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常见主题及类别:
1、表现时代特点和揭露社会丑恶的。

官仓鼠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物的特点:官仓鼠体形大、胆子大
寄托的情感:对贪官污吏搜刮百姓、统治者坐视不管的谴责
2、抒发政治失意人生苦闷的。

柳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物的特点:春柳繁盛、秋柳枯凋
寄托的情感:自伤迟暮、自叹身世
3、表达人生理想或愿望的。

早梅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物的特点:一支先开,幽香素艳
寄托的情感:希望他年应时而发,在京城独占鳌头
4、写仕途遭遇及个人节操的。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指囚徒③玄鬓,指蝉
物的特点:高唱、难飞
寄托的情感:高洁的品性、政治上不得意
5、表达个人喜好和生活志趣的。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物的特点:花中最后凋谢
寄托的情感:对菊花的喜爱
6、借物事讽喻社会的。

金钱花罗隐
占得佳名绕树芳,
依依相伴向秋光。

若教此物堪收贮,
应被豪门尽劚①将。

注:劚,zhú,掘、砍
物的特点:形如铜钱,娇美可爱
寄托的情感:戳穿了剥削者残酷无情、贪得无厌的本性
二、如何鉴赏咏物诗
(一)鉴赏步骤
第1步:概括事物的特征
第2步: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
第3步:分析表现手法
(二)鉴赏咏物诗要注意
1、看题目,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

2、整体把握物象的形态特征,紧扣文本。

3、找“物”与“人”的契合点,联系写作背景,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架空分析情感。

(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讽刺时世,或流露人生态度,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4、关注表现手法。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反衬等手法。

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描写(环境烘托)的手法。

三、咏物诗常见提问方式
1.这首诗刻画了什么形象?有什么具体特点(特征)?作者借它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中所写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
3、诗中形象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
鉴赏点拨:
1、一般答题思路:
所咏之物——形象特点(主要形象)——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2、重点把握:⑴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

⑵寄托什么志,寓含什么理。

3、答题模式:
通过什么+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情感(志趣、道理或哲理)
小结:鉴赏咏物诗步骤与方法
三步到位:第1步:概括事物的特征
第2步: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
第3步:分析表现手法示例
1、看题目,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

2、整体把握物象的形态特征,紧扣文本。

3、找“物”与“人”的契合点,联系写作背景,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架空分析情感。

4、关注表现手法。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反衬、侧面描写(环境烘托)的手法。

5、注意答题规范:明物象—指特点—析感情
四、示例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五.课堂练习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

箨(tuò),笋壳。

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2)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孤雁
(唐)崔涂①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缴②,孤飞自可疑。

[注]①诗人本江南人,一生常在巴蜀湘鄂秦陇一代作客。

②缴:短箭。

缴:系箭的丝绳。

(1)简析颔联所要表现的情境。

答:
(2)全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尾联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答:
答案:
竹子的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寓意】
示例一:
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

示例二:
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
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答:(1)颔联既写出当时的自然环境,也刻画出孤雁的神情状态。

暮雨苍茫,一只孤雁在空中嘹嘹呖呖,呼寻伙伴。

那声音是够凄厉的了。

它经不住风雨的侵凌,再要前进,已感无力,面前恰有一个芦叶萧萧的池塘,想下来栖息,却又影单心怯,几度盘旋。

那种欲下未下的举动,迟疑畏惧的心理,也是作者自己孤凄的情感的象征。

答:(2)托物言志。

尾联是说孤雁未必会遭暗箭,但孤飞总使人易生疑惧。

此处点明雁惊魂未定,表达了诗人对孤雁怕逢矰缴的同情。

同时作者以孤雁自喻,表现了他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